大學考情

「篩選倍率」其實很重要 收藏

  大學問編輯部   2021-12-08    四技甄選 , 個人申請

  分享




不管是高中生還是高職生,在個人申請或四技甄選簡章的校系資料中,常會看到「篩選倍率」,這些數字代表什麼意思呢?

「篩選倍率」簡單來說,就是在第一階段時先篩選出招生人數幾倍的人以進入第二階段甄試。這些數字大小,攸關考生是否能進入第二階段甄試。

以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為例,在111學年度個人申請的簡章中可以看到校系分則資料如下圖。你會發現,預計甄試人數其實就等於「(最低)篩選倍率」乘以「招生名額」(63=3*21)。

不同倍率,由高到低篩選

若不只一科有篩選倍率,且倍率各有高低,則篩選方式是由倍率高到倍率低,依序篩選出可以參加甄試的人數。

同樣以上述臺大中文系為例,假設1500人通過學測檢定,即國文達前標,英文、數學B、社會、自然皆達均標,那麼就會以這1500人來進行倍率篩選,從倍率高的社會科依序篩選到倍率低的國文科,方法如下:

先由1500人中選出社會科分數排名前168名(21*8)的人,再從168人中選出英文科分數排名前126名(21*6)的人,最後再從126人中選出國文科分數前63名(21*3)的人。因此,經過層層篩選後,只剩下這63名考生可以進入第二階段甄試。

由各科篩選倍率的高低,可以看出該科目在系方心中的地位。篩選倍率最低的科目,表示是該學系最重視的科目,且與就讀該系所需的能力最相關,因此,該科目成績高則擁有競爭優勢,同學在選填甄選校系時,須特別留意哪些科目有篩選倍率。此外,篩選倍率最高的科目,則代表進入該系的基本門檻,也是系方要求的就讀能力之一。

相同倍率,以科目總分來篩選

有些學系某幾科的篩選倍率都相同,這時就以這些科目的級分總和來篩選。以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為例,在111學年度個人申請簡章中可以看到校系分則資料如下圖。



假設有1000人通過學測檢定,即國文、英文、數學A、自然皆達均標,英聽達到B級,就會以這1000人來進行倍率篩選。

由於國文、英文、數學A的篩選倍率都是6,因此須以三科級分總和來篩選。即在國文、英文、數學A的總分中,選出分數排名前102名(17*6)的考生,再從這102人中選出自然科分數排名前51(17*3)考生。因此,只有這51名考生可以進入第二階段甄試。

超額篩選,依校系規定再篩

在篩選過程中如果同級分,則同級分的考生會一起進入次一倍率的篩選,不受人數限制。但也因為同級分的關係,最後會篩選出多於預計甄試人數的情況,此時就會進入「超額篩選」。

這些超額的同級分考生會依校系規定的「同級分(分數)超額篩選方式」中所訂的學測科目及順序,依序篩選出原先預計甄試的人數。如果篩選到最後,仍然因同級分而超額,則超額的考生一律取得參加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的資格。

舉上例興大動物科學系來說:在最後一輪(即最低倍率)自然科篩選時,甲、乙、丙三人因為自然科分數相同,所以都通過篩選,但預計甄試人數較原訂多出1人。此時就必須依該系規定的「同級分(分數)超額篩選方式」先以甲、乙、丙三人的「國英數A自的級分總合」來評比,若丙分數最低就被淘汰,無法進入第二階段甄試。若三人成績一樣仍分不出高下,則繼續依該系規定的學測科目級分來比高低。

為什麼要篩選?

篩選可以事先選出較有可能通過第二階段甄試的考生,避免資源與時間的耗費。

假設X學系預計招生人數為40人,而想申請進入該系的考生有400人,如果沒有先經過第一階段的篩選,則所有400人都送出審查資料(學習歷程檔),但只有10%的考生能錄取,對其他也用心準備審查資料的90%考生而言,無異耗時費力且徒勞無功,龐大的資料量也造成評審教授的負擔。此時,事先篩選出錄取機會大的人就很重要,因此有了「篩選倍率」的出現。

所以同學們除了在學測或統測考試中要極力取得好成績外,也要注意心目中理想校系的篩選倍率,才不會在第一階段就被刷下來,縱使擁有再高的總級分也無用武之地囉~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