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開講

【新竹】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選校讓學習更有彈性 收藏

  口述/中華大學校長 劉維琪 整理/大學問編輯 黃惠瑄   2018-11-25    商業與管理群 , 管理學群 , 中華大學

  分享

大學時從理工轉向商管的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認為,選系不如選校,但要瞭解學校特色,主動出擊、善用學校資源。此外多參加社團活動累積解決問題的能力,並透過閱讀名人傳記,提早思考人生未來方向。



現在強調的是跨域能力,對許多工作或產業而言,科系不再是限制條件,只要工作態度正確、志向適合、願意學習,非本科系的同學也有機會。以高鐵駕駛員來說,無論有無學科基礎,都須經過9個月的訓練,認識機械原理、駕駛速度安全性判斷、面對突發狀況如何應對等。因此並不是非機械系畢業不可,機械系畢業只是代表你比別人更容易上手。

然而,駕駛員是個枯燥的工作,並不是每個人的人格特質都適合擔任高鐵或火車駕駛員。以高鐵來說,踏入駕駛艙開始,台北到高雄近兩小時的車程必須獨自一人待在密閉空間裡,且須全神貫注,直到把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為止。行駛中,每分鐘要按一下駕駛桿以示清醒,否則警報會響。這類型的職業,適合耐得住寂寞的個性,且因責任重大,心理素質也要堅強,對於人格特質的要求往往大於學系要求。

劉校長(圖中)鼓勵同學要主動出擊,善用學校資源。

在校主動積極

現在,學系迷思已逐漸被跨域能力擊破。考大學時,若興趣志向不明確也沒關係,「選校」可以讓學習更有彈性。在大學四年,只要積極挖掘學校提供的資源,多方探索、跨域學習,外文系可以去學電腦,觀光系也可去修日文,皆能幫助你從不同領域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與方向。

在學習的路上,也不能只是「聽話」,而要去積極嘗試、主動尋求解決之道。舉例來說,缺研究經費時,有些同學會直接放棄,但有些人則是寫計畫申請經費補助、企業贊助等,想盡辦法完成目標。做就業準備時也是如此,有些同學還沒畢業就開始找工作,備妥履歷寄給所有學長或是相關企業,懂得去行銷自己,積極為職涯做準備。這種「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的鐵人精神,往往能為自己開啟機會的大門。

此外,也要多花時間思考未來,找到自己的立足點。當別人滑臉書、打電動時,每天撥出一些時間閱讀名人傳記,甚至短文都好,藉由別人的故事經驗中學習成長並找到自己的方向。自己的人生,只能靠自己去探索與成就。

社團人生找到方向

當年我以選校不選系的方式選填志願因而進入了成大數學系,但數學並非我的興趣,因此在大二時轉到企管系。那個年代,大多數人都想擠進成大理工學院,我反而由理工學院轉至管理學院。轉到企管系後,因為有興趣所以對學科學習充滿熱忱,就像突然打通任督二脈,成績突飛猛進。

會選擇轉系也是因為社團經驗帶來的啟發。在國高中階段甚至大一時期,我幾乎把大部分的時間投注在社團或班務活動上,身兼數職,是班長也是班聯會主席,活躍於各式社團,不斷舉辦辯論、演講等活動、擴大社團的豐富度。這些社團經驗對我幫助很大,除了培養管理能力外,也讓我從中發現了自己對管理的興趣,決定從數學系轉到企管系,確立了人生的目標與志向。

選校三大指標

在選擇學校時,建議同學可以從管理經濟角度,將下列三項指標納入考量,在同級分的學校中,選擇一所適合自己興趣、且能培養專長的大學。

第一、看學校的「收支餘絀表」。從財務上觀察學校有沒有把足夠的資源投入在學生身上。假使「收支餘絀表」顯示盈餘多,表示校方今年所收的學費使用率不高。簡單來說,就是「每生(資源)成本」的多寡,最好選擇將經費投資運用在學生或設備上的學校。

第二、「生師比」適當與否可做為參數。生師比越高,代表平均每位學生被照顧的機會相對較少;但這並非唯一標準,要根據教學現場,如研究型大學與教學型大學之分、專兼任師資比例進行綜合評量。假使達不到教育部規定的最低標準,這樣的教育品質是要打個問號的。

第三、主動了解各校「辦學特色」。對大學的學系特色要有全面的認識,有無跨域學習的資源?有無海外交換的管道?是否有就業保障?從這些質化的層面找出適合的大學。

中華大學校長 劉維琪 小檔案



★出生:1952年

★現職中華大學校長、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講座教授

★學歷:建國中學、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學士、西北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博士

★專長及研究領域:公司理財、管理經濟、行為財務、金融機構管理

★專業所屬大學學群管理學群企業管理學類

★專業所屬技職群類商業與管理群


★想看更多校長開講嗎?請參考:【大學問週末報】台灣.香港大學校長,給高中生的生涯指南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