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最HOT教授】政大臺史所林果顯 讓歷史活起來 收藏

  張明華   2017-12-06    社會組 , 文史哲學群 , 高中歷史 , 大學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分享

Photo on Visualhunt.com

想像一下,如果你像小叮噹般,擁有一台可以在過去與未來間穿梭自如的時光機,那麼身處21世紀的你,最想體驗哪種歷史人物的生活?對於這個問題,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最年輕的助理教授林果顯笑著說,若真能來場時空旅行的話,他最想回到古代體驗史官的生涯,親身了解以前的歷史記錄者是如何看待歷史、解讀歷史,相信對鑽研歷史的自己來說,將是難得又過癮的體驗!

拋開刻板印象束縛,從多元角度看歷史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每個人都上過歷史課,但可曾想過歷史在我們人生歷程中究竟扮演什麼角色?為何我們要讀歷史?又希望從歷史中學到什麼?林果顯說,其實光是懂得開始思考這些問題,就已經是研讀歷史的收穫之一。

曾有學生跟林果顯抱怨不喜歡歷史,因為不喜歡背東西;但在他看來,大學教授歷史課程的目的並非為了背誦強記每個歷史事件的人、事、時、地、物,而是要培養學子獨立思考與思辨能力,他甚至希望每個來上課的學生都能拋開過去的歷史思維,重新將自己的史觀「解構再建構」,不要被刻板的印象所綑綁,學習從不同角度觀看歷史。

他以中國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為例,過去我們總認為當時群雄各據一方而導致中國時局紛亂、動盪不安,一直要等到秦始皇一統天下後才迎來太平盛世,然而這樣的刻板印象全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被大一統的朝代觀給綁住,以致於認為分裂就是等同紛亂、一統才能天下太平。然而,在林果顯看來,春秋戰國其實是個多元奔放的年代,各國各自有自己的文化發展,許多具有創造力的事物都在這個年代產生。

也因為春秋戰國的歷史故事太過精彩,讓著迷不已的林果顯原本要以此時期作為探究主軸,沒想到因為爺爺往生,意外成為改變自己歷史研究生涯的轉捩點。

林果顯談到,當時因爺爺往生,平日較少見到的家族親戚全都齊聚一堂為爺爺送行,從叔叔伯伯的回憶敘舊中,他驚覺自己竟對上一輩人的生平故事與那個年代的臺灣如此陌生,因而轉而對探究臺灣史產生興趣,也因緣際會開啟往後從清帝國末期、日治到戰後臺灣史的研究生涯。

教學第一招:人物為主軸,為歷史賦予人味

為何想透過人物呈現歷史變遷?林果顯說,因為這樣的歷史課才有「人」味。為此,他所教授的歷史通識課往往是從人物出發,引導學生思考不同時期的人物與歷史演變間的關係。

在規劃課程時,他會先選出14位與清朝時期、日本統治到戰後臺灣相關的歷史人物,這些歷史人物涵蓋官方與民間、男性及女性,其生平都與當時的時代變遷息息相關,林果顯讓學生從這幾位人物中,投票選出自己想探究的人物,作為這門課的討論主軸,透過「以人觀史」的方式,讓學生更貼近這三個時期的臺灣歷史,進而去思辨威權體制、殖民政治、人民自主力量展現等議題。

教學第二招:化身歷史人物,學習設身處地思考

「歷史的演變往往跟那個時代人物的選擇有關。」林果顯認為歷史的推移與變遷,關鍵在於人,人的抉擇會影響歷史的發展。他以出生於1899年的蔡阿信為例,成長於日治時期的她是臺灣近代第一位接受現代醫學訓練的女醫師,18歲就隻身前往日本醫校進修。

事實上,不管哪個時代,要成為歷史上的第一人總是特別不易,尤其在當時前往日本留學的臺灣學生不過才一百多名,女生更是少見,但蔡阿信能成為女醫師的求學歷程,也凸顯那時的她正身處兩個不同世代的歷史轉捩點,女性不再像過去一樣只能完全依附在男性經濟權力下,也有機會靠著教育翻轉人生,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除了蔡阿信外,透過其他歷史人物也能從中觀察當時的歷史變遷。林果顯強調,許多歷史的發生或演變都不是理所當然,他希望學生透過人物生平經歷去思考當時的時空背景,將歷史活化。

教學第三招:挑起學生好奇心,把課程變有趣

一門好的通識教育課程應該具備那些要素?才剛跨過不惑之年門檻,卻已三度獲頒政大通識課優良教師的林果顯認為,「讓課程內容有趣」是首要之務,但要讓學生覺得有趣的前提是老師要先覺得自己的教學內容很有趣,因為熱情是會相互感染的,當老師在台上講得眼神閃閃發亮時,相信台下學生也會感受到老師的熱力四射。

以自身的通識課為例,林果顯會試著在教學時挑起學生想進一步探究的好奇心,解構學生對歷史事件的原有認知,讓課程變得有挑戰性。

他表示,多數人念歷史是照著事件的發生時間序走,常把世界史和臺灣史區隔開來,但綜觀來看,臺灣史也是世界史的一環,不應如此壁壘分明。所以他會將臺灣史放在世界史脈絡中來教,讓學生思考為何四百年前,西班牙、荷蘭等歐洲國家會不約而同來到臺灣?

他指出,當時許多歐洲國家都想與中國做生意,但當時的鎖國思想讓歐洲強權不得其門而入,因此鄰近中國、地處世界重要航線、具地利優勢的臺灣,也就成為西、荷等國前仆後繼來到這裡的原因。林果顯強調,歷史事件往往是「環環相扣」的關係,在我們關注臺灣歷史變遷的同時,也要回頭去看同一時間軸的世界各國發生了什麼事,而導致臺灣出現這樣的變化,才能避免陷入以偏概全的歷史思維。

教學第四招:踏查大稻埕,引領學生感受歷史情境

為了讓歷史場景躍然紙上,林果顯會利用課堂進行戶外踏查,帶領學生實地走訪大稻埕,親身感受情境氛圍。他表示,親臨歷史現場的魅力非文字、圖像或現在最夯的虛擬實境所能取代,就像許多人喜歡造訪的千年古國義大利,當身歷其境時,更能感受這個西方文藝復興發源地的文化風采。

林果顯談到,研讀臺灣史的優勢就是讓我們可以從身處的這塊土地找到歷史與自己的連結性,透過戶外踏查可以讓學生貼近古往今來的歷史場景,思考為什麼這裡會發生這些歷史事件,「就像有學生好奇為什麼古早時代大稻埕的商業街(現在的貴德街)街道寬度這麼窄小,這是因為以前的商業街道只需要能容得下轎子經過就足夠。」從馬路寬度也能反映出過去交通工具的使用情況,這就是歷史的有趣之處,讓後人得以見微知著。

教學第五招:規劃學習單,由學生分組調查

「透過眼見為憑,更能理解當年大稻埕能成為臺灣重要歷史發源地的緣由。」正因大稻埕在臺灣史演變中扮演重要角色,跨越了清朝、日治與戰後臺灣,為讓學生試著比較這三個時期的歷史軌跡,林果顯會在踏查前先規劃好學習單,並配合學生所攜帶的大稻埕地圖進行分組調查與討論,藉此找出大稻埕哪些建築是從清朝保留迄今,哪些建物是在日治時期或是戰後臺灣才出現,透過各組分工與合作,區分三個不同時期的歷史特色,呈現出大稻埕一路走來的發展變遷,讓大稻埕不再只是歷史課本上的地名,而是活生生的歷史場景展現。

教學第六招:結合TA進行討論課,激發思辨力

除了戶外踏查外,討論課也是林果顯課程的一大特色。他表示,為激發學生發掘問題、進行歷史思辨的能力,他會聘請碩博士班學生擔任教學助理(簡稱TA)來進行討論課,透過分組形式,讓學生思考前兩周課程所上內容,從中找出問題進行討論,藉由你一言、我一句的思辨,不僅有助於學生進行深度思考,也能藉此釐清人物與歷史背景的關係。

不只如此,討論課還會規劃議題相互討論,例如探討殖民者與被殖民者角色的不同思維:當你扮演殖民者角色時,會運用哪些殖民方式來進行統治?反觀自己成為被殖民者角色時,又會以哪些方式對抗殖民政府?不同的角色立場往往會激發不同的思考與選擇,林果顯希望學生能藉由角色扮演,融入歷史情境中,設身處地思考,從中理解「殖民」與「被殖民」的概念與意涵。

儘管在大師備出的歷史學界,林果顯自謙自己只是個後生晚輩,但他仍深信人文基礎學科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建立學生的獨立思考與思辨能力,而歷史學正是培訓這種能力的最佳方式,這也是林果顯教授歷史課程以來,一直秉持的理念初衷。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64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跳脫讀「死」書,林果顯讓歷史「活」起來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