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學習

高中學科 【學測考前衝刺】地理科三大學習心法
Photo via McLac via VisualHunt 地理是一門在生活中進行探索的學科,而高中地理則在「理解生活」這個意涵上將課程分為三大部分:通論、區域地理、應用地理,分別於高一至高三的課程中進行講授。三個部分的讀書方式有所差異。通論地理的概念很多,例如:高一上有地圖、地理資訊、自然地理;高一下為人文地理:產業、都市、人口……等,在平時就要多記憶各個概念的定義,在理解基本概念之後,再練習推理,需要建構自己的思考系統,以利於真正「理解」概念,並加以應用。區域地理著重區域特性,先了解各個區域的自然環境,與人文特色再了解當地人地互動的脈絡,最後總結出區域特性。以下則根據地理能力的培養,提出筆者淺見。 一、學習時:善用圖表,理解概念 【1.認識圖表與應用】:高中地理強調空間位置,富含很多地圖、統計圖表與統計地圖的應用,看懂課本裡各地圖與圖表的特性後,可嘗試接觸與繪製各種不同的地圖。 【2.了解概念而非單純背誦】:地理學習重視因果關係的推演與概念的應用,若要釐清與熟悉課本中的各種概念和定義,可先抄寫並記下其定義,再思索每個名詞背後的「成因」、「過程」、「影響」,便可游刃有餘的解答各種試題或應用在高二、高三的學習上。 【3.運用紙和筆的思考與學習】:學習完每個章節後,可學習製作心智圖或系統圖並抄寫於紙上,也可製作比較圖或比較表,透過自己的整理與書寫,可加深記憶並理解各概念與各區域特色。 二、課堂上:專心聽講,先想再問 【1.上課專心聽】:課堂前可先預習,學習自己抓重點,並在課堂上專心聽課,然而重點在於學習老師如何整理課本資料,了解老師如何推論因果的過程,以及老師上課的脈絡。 【2.上課認真回答問題,並於不了解處發問】:課堂上的發問可以快速的反應出學習上的盲點與疑難。 【3.課後複習】:可比對自己整理與老師整理的資料,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然後試著解釋每個概念給自己聽或是同學聽,讓自己與同學能真正的理解。 【4.題目多做,但要有品質的做】:學習後透過試題的練習,找出自我學習的盲點,除了有助於了解試題方向和重要核心內容,還可以了解自己的實力,並幫助自己對課本重點的掌握。但,要記得是學習過後再做試題,以驗收學習成果而不應藉由做試題來取代學習。 【5.掌握問問題的要點】:看到自己答錯的題目不是錯了就問,需先思考問題,找出自己出錯的原因,找出原因或疑惑處之後,再就疑惑之處詢問老師,如此老師才能告訴你/妳推論需要思考的面向。另外,除了找出正確答案外,能不能說明錯誤答案為什麼錯?相信這樣可以讓曾犯的錯誤成為自己成功的基石。 三、課堂外:觀察周遭,製圖思考 【1.多觀察與思考,對生活中的事物保持熱情】:未來的地理考科,強調統整與生活化,故地理的學習,不應也不可能僅限於課堂上的學習,所以平常可以觀察生活周邊的事物,可以根據「理論與事實的比對」、「同一區域不同時間的比對」及「不同地區的比對」找出相異處,研究與思考為何如此,以培養多元思考的能力。 【2.課外的閱讀】:平常可從報章雜誌與新聞媒體多了解生活時事,多與老師或同學討論,可從每一件事情的原因(WHY)、對象(WHAT)、地點(WHERE)、時間(WHEN)、人員(WHO)、方法(HOW)等六個方面提出問題進行思考。 【3.培養讀圖及繪圖的能力】:閱讀的過程中,可將讀到的脈絡整理成地圖或圖表,有助於事情的記憶、理解與釐清。 結語 地理學習目的在於培養學生「探究生活的能力」,能對地表現象的分布、交互作用與區域特色有極高的興趣。透過圖表能力的培養;概念的理解、應用與分析;廣泛的閱讀與觀察;邏輯思考的能力的訓練,可以讓地理的學習更加紮實且精進,而這一切都有賴於平時一步一步的累積以及對生活的熱情,相信透過平日的練習以及師生的共同成長,可以讓地理的學習獲得佳績。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地理—理地之學
高中學科 【學測考前衝刺】化學科五大準備秘訣
Photo via PublicDomainPictures via VisualHunt 教書多年,常遇到學生會帶著困惑的眼神問我:「老師,學測要考的科目很多,化學該怎麼準備起……?」此時,我都不加思索的說:「還不簡單,就丟掉你的手機、關掉你的電玩,就可以啊,XD!」博君一笑!其實準備考試真的是要有些方法!良好讀書方法與心理狀態可避免考試失常或自亂陣腳,最後失去信心而放棄的機率!所以本篇內容將分五部分說明。 一、高三課程不偏廢,並自訂自己的讀書複習計畫 很多學生在面對高三上各科都有進度的形況下:如自然組學生有選修化學、物理與生物,再加上國英數。社會組的學生也是類似的情況,不得了!這要怎麼複習啊?很多同學的解決方式就是二擇一:放棄了進度,選擇了複習。這樣真的有用嗎? 其實高三各科進度課程都有機會咀嚼高一、高二的課程內容,放棄進度,就等於失去各科的統整機會,化學當然也是!因此兩者不可偏廢:因為學測大多考的是統整,非單一概念;所以不妨把握這白天的進度課程,把他當作是練習統整、學習打破章節的大好機會,並在課餘自訂學測化學複習計畫,寫法範例如下表,請參考。 每一個科目,一星期至少選兩次複習時間,每次皆可微調,但下列數點務必遵守: 1.不好高騖遠,須按部就班! 2.不因為有其他事情,就刪掉今天晚上要看化學內容! 3.除非因統整關係,不要因為在某一章不懂,就跳頁或跳章節複習! 二、注意各章重點與需統整的概念 現將基化一與基化二各章需統整與弄懂的概念羅列如下表。 三、大量練習題目 考古題的練習其實不是為了背題目,它最大的功能是反映出我們的統整是否有做到、該理解的定義是否到位,同時也能理出該章節的考試方向,好處很多。如同準備運動會的大隊接力,賽前一定要有充分練習,才能得到最好的成績。 四、注意閱讀題型的重點提示 閱讀題型有很多文字,在閱讀時一定要挑出在課本上所見過的專有名詞,並朝這些專有名詞的定義去思考。相信必能找出一些方向感,這也是我們在上表中一定要弄懂各名詞定義的重要;同時面對其他非閱讀題型也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五、生理時鐘的調整 學測自然考科的考試時間是下午一點鐘開始。所以用一個學期的時間調整好生理作息,能在下午一點前就保持清醒狀態,否則很容易因為剛睡醒,思考仍未調整好而無法敏銳,導致該拿的分數拿不到。 最後,這場幾乎馬拉松賽的學測要考驗的,不是只有考科上的充分準備,更多的是心理戰。隨時給自己信心,找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唸書、一起討論;在讀累時一起打氣、一起運動,給彼此鼓勵是相當重要的。堅持用心考完學測的最後一科,準備迎接勝利的果實! 老師,祝福你/妳們,加油!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同學們來吧!準備化學學測 【 化學考科 】
高中學科 【學測考前衝刺】生物科三大應試策略
Photo via felixioncool via Visual Hunt 生物科目是與日常生活比較接近的一門學科,基本上生物學的知識,都是一些基本概念,至於較深入的生物學,則比較著重於推演、假設和求證,所以在學習生物學時,平時就要多記憶專有名詞,理解基本概念之後,再練習推理,如此的學習才能根深蒂固。至於學科能力測驗的目標主要在評量考生的基本能力,所以難度上較為簡易,因此同學準備的方式應有所不同,以下提供筆者淺見,供大家參酌。 一、平時扎穩根基,奠定深厚實力 胡適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生物科既要記憶又需要理解,所以在學習的技巧和工具上就更顯現其重要性了,善用它,就能如魚得水。 【1.繪製心智圖示】:將課程所學的生物學內容,以心智圖串連,作完整的歸納與系統整理,以幫助自己掌握正確清晰的概念,融會貫通全盤的內容,進而能舉一反三。 【2.務必作實驗】:生物學的知識,往往是眼見為憑,只要是親自操作過的概念,留在腦海中的印象最為深刻,如此可以避免記一些生澀的生物名詞。透過實驗操作,了解實驗的操作步驟和目的,不僅可驗證課本所習得的重點概念外,更能培養探究科學的素養。 【3.臨摹生物構造圖】:很多的生物知識都潛藏於圖中,若能經由親自寫過流程或畫出構造圖,並了解模式圖的真實大小、所用單位、構造所呈現意義,以及該圖示取自何種材料?切面的位置?所能預測的情況等,就能更加的了解和熟悉。就如同外科醫生在外科手術前,都會在腦中冥想每一步驟和構造與細節,模擬臨場現況,期能在真正執行手術時,應付所有情況。 【4.善用坊間線上輔助教材】:複習或解惑多可利用線上教學媒體素材,將不易懂的概念或知識,透過輔助教材,重新再學習或溫故而知新,解決心中的疑難雜症,強化學校所學習的核心概念。 二、掌握統整概念,瞭解來龍去脈 生物知識的建構,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巨觀至微觀、具體而抽象,層次連貫而分明,尤其是核心概念與子概念的連結,應循序漸進了解彼此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不斷回顧反思彼此之間的關係,達到相關概念的融會貫通和綜合統整。 另外,最好熟悉課綱所列的主要概念,雖然目前課程採一綱多本的模式,各版本在內容取捨上多有不同,但是考題脫離不了以課程綱要為原則,因此複習時以此為主,不要花費太多時間在不必要的地方。 三、勤做學測試題,關注周遭時事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學測這幾年的考古題比例很多,以探討活動來說,五年的考題中洋蔥根尖大概出現了三次。故勤作歷屆學測試題,有助於了解試題方向和重要核心內容,還可以了解自己的實力,並幫助自己對課本重點的掌握。 但是,千萬不要把課本當作學習生物學的唯一來源,除了應多注意周遭所發生的時事外,一定要養成定期閱讀科學相關的雜誌,如《科學月刊》或《科學人雜誌》,養成讀後摘述重點,並將課堂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其上作比對和驗證。 結語 學測測驗只不過是一種手段,比測驗更重要的目的是如何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標。然而今非昔比,目前是資訊發達,流通快速的年代,欲獲得生物學的相關資訊是非常容易且快速,但獲得的是資訊而非知識。論及知識的建構,仍然需要透過學校教師,引領學生,經由系統化的學習模式下,讓學生習得生物學知識;並透過紮實的訓練,一步一腳印,慢慢堆疊,砌成一道堅固又穩定的城牆。因此知識建構的愈紮實,就能通往更高的生物學殿堂,也就愈能一窺生物學的奧秘。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生物學學生物──學測篇
高中學科 【學測考前衝刺】物理科四大應試密技
Photo credit: fdecomite via Visual hunt / CC BY 每當高二升高三時,學生們為了準備學測往往會問:「買哪一本參考書比較好?」 坊間書籍琳瑯滿目,一本比一本精美;一本比一本厚重,為了安心準備學測,感覺複習講義厚度越厚、內容越多越好。看過一些複習講義將高二、高三自然組物理的公式都列入講義內容,然而絕大部分超出「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以下簡稱「課綱」)的計算,並不會在學測試題中出現,即使出現也會在題目中提及公式。完整學習自然組課程,雖然能夠幫助考生在學測中得到分數,但不代表沒學習過高二、高三自然組的課程內容,必定在學測自然科中慘遭滑鐵盧。 建議學生複習時搭配課綱,抓住裡面提及的重點,遇到超出課綱的公式內容,瞭解隱藏公式背後的物理現象即可,但其實那就是課程中定性敘述的內容,以下4點提供給準備學測的學生作為參考。 一、培養閱讀科普文章的習慣 學測物理考題大多偏向科普,計算不難,但需要有邏輯思考判斷力及資料統整能力。這能力需要長時間培養,建議平時抽空前往圖書館翻閱一些感興趣的科學雜誌或科普網站,如:《科學人》雜誌、《科學月刊》、《選才電子報》的「科普專區」等來獲得科普新知。 二、基礎物理要紮實 科學量測結果有「數值」及「單位」兩個部分,數值固然重要,然而學生往往具備計算能力,對於單位的標註卻常常忽略或不知從何下手,事實上,單位對科學素養的養成而言是很重要的部分。往年七個基本量相關內容是學測常見題目之一,近年來開始轉為由七個基本量單位表示其他導出量的物理單位,如:104年學測第1題即是考能量單位。 基礎物理一的內容多且雜,建議搭配課綱抓住最核心的概念,再往外延伸,避免像無頭蒼蠅般混亂且無頭緒。 三、重視物理知識的連貫 由於學習科學需要許多知識搭配,使得學習內容有時過於零碎,建議學完基礎物理一及基礎物理二A後,再重新閱讀基礎物理一課本中的緒論。 緒論是以宏觀的角度看高中課程中各領域的物理學發展,並介紹給所有讀者。藉由緒論統整所學,再回想新理論的提出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新的結果並且造成了什麼重大改變?藉由緒論可避免學習物理流於枝微末節。另外,考生必須試著把所有相關概念串接,並將其應用延伸,如:原子理論的發展與電磁學相關之處。 四、重視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及與其他學科的連結 物理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如:運用耳溫槍快速量測正確體溫、在高速公路利用RFID或者車牌辨識進行通行費收取、將電荷耦合元件(CCD)安裝於哈伯天文望遠鏡中,可以較快速且清晰地看見我們在宇宙中的「鄰居」。我們享受著科學家及工程師運用物理學知識發現或發明的成果,讓生活更加便利,但若將學習物理視為畏途,甚為可惜。 科學、科技的發展大多需要跨領域的搭配,如:藉由繞射的結果確立「DNA的雙股螺旋構造」;藉由研究都卜勒現象搭配星體光譜變化來研究「宇宙演化」等。 將研究物理做為職業不一定適合每個人,但是我們一直運用物理原理來解決生活中面臨到的難題,例如:開瓶器的設計。沒學過物理的人可以藉由嘗試各種方法得到結果,但學過物理的人可以知道哪些方式較為可行,進而找到較佳問題解決的方法。 如何準備學測物理 欲掌握學測考試內容者,建議練習學測歷屆考題及學測研究試卷,雖然不可能出現完全相同的內容,但物理概念大同小異,重點是同學們有沒有辦法「見山不是山」地解讀,找出隱藏在文字背後的物理概念。 可以找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準備學測,藉由溝通討論,發展一套適合自己的解題策略和想法,比單打獨鬥來得有趣。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從霧裡準備物理
高中學科 【學測考前衝刺】國文考科三大準備方向
Photo via Hermann via Visual Hunt 朱子有詩曰:「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商量舊學、培養新知是學習知識的重要方法。當然,也適用於準備學測國文考試。通常會感到國文困難的學生,往往是基本的文學體質不健全,以致氣弱乏力。那麼,要如何運用商量舊學,培養新知的方劑來振虛起弱呢? 一、借助古典 「商量舊學」最具體的作法即是借助古典。高中國文教材中過半是古典作品,也許有人要說我們現在不以文言書寫,何必費那麼多心思在古典作品上。 但證諸現代文學大師,如:張愛玲、余光中、白先勇、楊牧、張曉風、簡媜等,無一不是借助古典,而卓然成家。因為文言書寫者往往「十年磨一劍」,錘煉工深才下筆。一般學生如能充分借助古典,不但有助於選擇題閱讀理解的判讀、排序題的因應和文法題的解題,而且在古典教材中學到的寫作方法至今依然十分受用。 如〈師說〉中三段縱橫對比法、〈諫太宗十思疏〉中以賓顯主排比法、〈燭之武退秦師〉中利害分析並陳法等,這些也是現代說服人的好方法。而學生在研讀古典教材中,以作者經驗開啟自己的生命氣象,找到處世的方法與智慧,下筆屬文,更能深化文章內涵。 二、立足現代 「培養新知」最重要的意涵即是立足現代。身為21世紀的青少年,當然要以現代為根基。高中國文教材中四成以上是現代作品,除了11篇A類教材選文務必精熟外,學生對自己所使用的版本教材應有信心,只要讀好一套版本,就具備高中生基本應有的語文能力了。所以,對非A類教材選文也要用心。 例如:蔣勳〈石頭記〉藉石頭寫人生,使人從中體察莊嚴之美,也學到品味的能力。王鼎鈞〈一方陽光〉和張曉風〈許士林的獨白〉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寫離亂時代遭隔絕數十年遊子的孺慕慈母之情,使人在家庭倫理遭受考驗的現代,體會出親情的可貴。龍應台〈第35封信 獨立宣言〉寫為人母者所受到的親子衝擊,之後藉由電子家書展開跨世代的對話,使人學到現代的溝通之道。洛夫〈愛的辯證〉書寫兩種不同的愛情觀,使人思考愛情與人生的抉擇。研讀這些教材,有助解讀克漏字題型、修辭分析題和現代語文應用題,既學到如何精緻書寫語體文,也學到面對未來的因應之道。 三、創造極致 學習語文最重要的就是輸入與輸出。所謂「輸入」,就是以上所言的借助古典、立足現代;而「輸出」則是指「發表是吸收的利器」。但是,輸出絕非率爾操觚。在考場上的輸出,講究的是創造極大值,講白了,就是設法拿到最高分數。要達到此一目標,便須在寫作測驗中創造極致。如何創造極致呢?分析歷年來學測國文寫作測驗題型後得知,大致可由以下方向努力: 【1.發揮創意想像】:以103年的引導寫作題「通關密語」、104年的看圖寫作題、105年的候選素材說明為例,如果能發揮想像力,展現創意思考,必然令人耳目一新。 【2.反思社會文化】:以101年的解讀「心教」、103年的解讀〈品與味〉、105年的「我看歪腰郵筒」為例,如果平時就能關懷社會,反思文化,上了考場自然振筆疾書,不致搜索枯腸。 【3.沉澱自我經驗】:以100年的「學校和學生的關係」、102年的「人間愉快」、104年的「獨享」為例,如果能取材自我經驗,行文便會更真切而有說服力。 蘇轍認為:「文者,氣之所形」。商量舊學,培養新知是滋陰又補陽的作法,有助文學體質健全,可以打通任督二脈,使學生在學測國文應試時「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進而創造極致,追分成功!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打通任督二脈──學測國文應試準備之道
高中學科 高中教室裡的英聽教學
高中教室裡的英語聽力教學,受限於正課只有4節以及各校資源不一,實施起來確實有它的限制。然而筆者相信,完整的語言學習歷程,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缺一不可。而在英語聽力教學活動設計上,筆者從文獻和課堂實作上得到一點小小想法,尚請各位教育先進不吝指教。 英聽教學設計原則建議 1.英聽訓練無所不在:盡量每一節課都有相關英聽訓練,但是時間不需太長。 2.聽說並進:學生唯有唸對了,才能聽得正確,因此口說和聽力是一起訓練的。 3.反覆不斷聽:聽一遍叫做測驗,聽兩遍以上才叫訓練。對於聽力的素材,務必讓學生聽兩遍以上,第一次是聽主旨,第二次才聽細節,若素材太難,聽三次也不為過,唯每一次聽的目的(purpose)不同,任務(task)也不同。另外,任務的安排是循序漸進的,由簡單到難。如:在第一次聽或觀看影帶時,要求學生做克漏字填空(cloze exercises),就是比較難且不適合的任務。 4.真實的聽力材料:教師若能提供不同主題或情境(甚至是不同語言背景的英語使用者)的真實(authentic)材料,對學生英聽能力上會有大大助益。 5.學生任務和聽力素材難度相關:若素材太難,給予學生的任務(task)要簡單一點,若素材簡單,給予學生的任務(task)就要難一點。例如:難的聽力素材就不宜做太多的克漏字填空。 6.差異化的概念可落實在學生任務選項:設計聽力學習單時,可設計兩種以上分層學習單(tiered assignments),讓學生依據自己程度做選擇。如:聽主旨時,學習單就有:(A)要求學生寫下主旨(B)讓學生在兩個選項中做主旨的選擇。 7.聽力素材以二到五分鐘長度為佳:太短的聽力素材無法提供充足的背景知識,而太長的素材,學生無法記憶。 8.要求學生作筆記:雖然有些測驗學生不能在試卷上做筆記,但是在課堂訓練時,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做筆記,記下要點,或畫簡易心智圖,幫助理解。 9.勿過度教授聽力腳本:以不同的任務(task)帶領學生聽懂主要內容,不需要在聽完之後一行行教授文本,如此教學目標容易失焦,學生亦會喪失興趣。 高中課堂上的英聽教學設計 在以影片或課本文章(因為教室沒有相關資訊設備而必須以課本文章來做聽力素材)設計英聽教學活動時,和設計閱讀活動一樣,都會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最常用的課堂英聽教學活動 礙於篇幅關係,筆者無法詳述所有聽力教學的可能性,但就個人最常使用的聽力教學活動與大家分享,跟大部分高中老師一樣,筆者高一、二也都只有4節正課。 【課堂上的練習】 1.配對練習(paired reading) 每節上課每隔10分鐘,學生須就單字例句或分段課文,做配對的朗讀練習,藉此幫助他們建立聲檔,培養他們對語音的感知。 2.齊讀(choral reading) 運用齊聲朗讀的教學技巧促成流暢度的達成。 3.跟讀(shadowing) 每一課視所剩時間多寡,利用書商提供的CD,挑一小段,一句句播放讓學生跟讀(若學生熟悉文本,跟讀時就不看文本)。讓學生了解唸句子時該注意的事項,如:節奏、語調、何時斷句、字的連音、那些字是句中重音或非重音所在(word stress in a sentence)。藉此幫助學生由讀出來進而能聽得更懂。 4.配音練習(dubbing) 每一學年,本校會辦理英文配音比賽,學生就剪好的5分鐘影帶(如:馬達加斯加、腦筋急轉彎)進行角色分配練習(全班都做)。在模仿原配音者的語氣和速度說話時,學生更容易覺察到在現實世界裡的溝通,很多的語音是含混帶過,未必會被說話者說得很清楚,藉此培養他們對真實世界的英語有更深一層認知,進而有助於他們的英聽理解。 5.課堂上影片的使用 由於本校班班有投影設備,班班有電腦和網路,在做文本閱讀時,總可以找到2到5分鐘相關短片。依照上述聽力教學活動原則設計學習單,讓學生聽的時候有目標。 【學生課外練習】 英語聽力教學不可能單靠課堂完成,因此作業是必要的。筆者依照寧曉君老師的listening journal學習單,修改一下,讓學生詳實記錄當週的聽力練習活動,使用的網站如附錄,全為免費的網站,讓學生藉此練習活動能接觸到更多元的聽力素材,彌補課堂英聽素材的不足。 喚醒學生對英語語音的感知 高中教室裡的英語聽力練習,受限於時間和設備,能做多少完全是看授課老師的靈活運用。協助學生打開他們英聽的耳朵,喚醒他們對英語語音的感知,是身為英文老師的責任,也唯有如此,才能圓滿學生語言學習的完整性—聽說讀寫並重。 ★延伸閱讀:「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英文學科中心」教學資源研發小組於101年研發了「高中英語聽力有效教學」一系列教案(含文稿、PPT、教學分享錄影), 網址:http://english.tyhs.edu.tw/xoops/html/modules/tinyd0/index.php?id=10 附錄:英語聽力自學網站 1. http://www.esl-lab.com 2. https://tw.voicetube.com/ 3. http://www.hopenglish.com/ 4. http://www.englishcentral.com/videos#!/index/all/all/trending/ 5. http://learnenglish.britishcouncil.org/en/listen-and-watch/ 6. http://www.elllo.org/ (不同口音的英語使用者) 7. http://lyricstraining.com/ (歌曲) 8. http://www.real-english.com/ (簡易) 9. http://1know.net/knowledge/2ea17be6f911?v=list/ (TED演講集)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高中教室裡的英聽教學
高中學科 高中國文可以這樣教
去年,隨著高中歷史與公民課綱「微調」的白熱化,也開始陸續有人注意到高中國文課綱的問題。(比較詳細的討論,可見拙作〈除了歷史和公民,你知道國文課綱也被調了嗎?〉,此處不贅。)事實上,國文科一直有著非常嚴重的問題,就算解決了這次的課綱爭議,這個科目都還是應該進行一番澈底的改革。 目前我們所爭議的文白比例問題、意識形態問題,其實都沒有深入此一科目真正的沈痾。對於現行的高中國文科,各種批判的意見已有許多,我在此想要從另外一個方向討論這個問題:到底高中國文科應該怎麼改?可以怎麼教? (圖片來源:Flickr user enixii CC BY-SA 2.0維基共享資源) 追本溯源,思考國文科存在目的 我認為,首先在課程目標上,應該去除多餘的文化、道統負擔,回歸到一個知識性學科的立場,去思考:我們要教給學生的知識是什麼?這套知識為什麼是全體國民都應該學會的?從這個角度出發,高中國文科存在最大的目的,應該是培養學生「如何閱讀」。或許會有人問,為什麼只討論「閱讀」,不討論「寫作」?寫作當然是現代社會的基礎技能,但一般國民所需要的「寫作」,就是實用性的思維表達而已,不需要以「作家」為目標去教育學生。這樣低標的寫作,應該要在國民教育更前面的階段(也就是國中)完成。而高中作為進入大學、學術的預備階段,能夠靈活閱讀各種文字作品和資料,應該才是更重要的能力,因為這將很大程度上決定大學教育的效果。 五大方向,提升學生閱讀力 決定以培養學生「如何閱讀」這個目標之後,我認為有以下幾件事情,是現行的高中國文科可以改革的方向: 【一、以現當代的作品為主要的教材,並且不限於文學作品】 鑑於學生畢業之後,將要面對的是一個資訊快速流動、各種文字作品和訊息迭出的世界,所以教材必須以現當代的作品為主,讓學生習慣現代語言的溝通模式。而這裡的「現當代作品」,從文字上來說,可以同時包含本地創作和翻譯作品;從內容上來說,不應限於(但還是應該包含)文學作品,廣泛納入報導文學、科普、評論、調查報告、論述性的作品。從2014年的318學運之後,我們應該已經深切的體認到,民主制度必須依賴公民的積極參與。而參與的先決條件,就是能夠廣泛閱讀、分析各種資料。不同學科的知識都可能影響我們的生活,而一個人本來就不可能擁有所有專業,所以培養廣泛閱讀各種文字作品的能力和意願是非常重要的。而古典作品在幫助學生面對當代議題上的助益較弱,其珍貴之處在於某些文化涵養,因此雖然應該在教材中保留部分古典經典,但在數量上不應凌駕在現當代的作品之上。 【二、用書單取代選文】 現行高中國文科的教材編選方式,是編選七十六篇短文,平均分布在六冊教科書當中。這樣的形式造成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一名學生從小學一年級起、直到國民教育畢業為止,很可能都沒有完整讀完一本書的經驗。閱讀是一件複雜、需要門檻和練習的事,完整閱讀兩三千字的短文,和讀完一本二十萬字的書,所需要的專注力、邏輯思考、抽象能力和記憶力是完全不同等級的。而我們的學生在十八歲以前,幾乎都被教科書占去了大多數的時間,要如何培養「閱讀一本書」的能力?那又怎麼能期望我們的國民成人之後願意閱讀?因此,我認為高中國文科應該以「書單」取代「選文」,由教師或教育專業團體定期審議、更替一份書單,作為高中國文的教材基礎。如果以每學期閱讀三本書,並且兼及許多相關脈絡的補充資料,高中三年學生至少會閱讀十八本書以上的數量,將形成非常可貴的經驗。從而,學生也能不再受限於脈絡解離的「選文」,真正進入一本書。就算全部將選文替換為書單的作法不可行,我也覺得至少可以折衷採用,比如說每學期讀一本書外加六篇選文;或至少規定六學期內要讀完四本書,選文合計不得超過五十篇之類的作法。 【三、在選文或書單的選取標準上,以「議題」和「體裁」為兩個軸心來選擇教材】 以往的國文課本多以文學體裁分類,強調古典散文、古典詩詞曲、現代小說、現代散文和現代詩的比例。但我認為,除了體裁要平均外,也應該盡可能在「議題」上平均,充分表達各種階級、族群、性別和政治上的立場。這樣可以把高中國文科從抽象的、難以評估教學成果的「美學導向」,稍微拉到「思想導向」,加強學生閱讀、吸收、思辨的能力。在國文課中,我們可以讓學生實地進入當代社會的諸多議題:比如女性主義、同志平權、種族歧視、階級不平等⋯⋯在教學過程中,國文科的目的不是「傳播一套正確的觀念」,而是讓學生能有機會透過這些教材,練習現代公民必備的溝通與論述能力。 【四、革新教學方法】 目前國文科有一重大的問題是,許多國文老師錯將「翻譯」、「解釋」和「修辭」當作國文教學的主要重點。但其實這些內容都是非常低層次的解讀,我們應該改變現行師資培育的內容,並且提供線上國文教師再進修的機會,讓教師們具備面對不同體裁、不同議題之作品的閱讀能力。比如以某些國文老師們一直覺得「沒什麼好教」的現代文學來說,光是現代小說部分,就應該教導基礎的敘事學、文體學、象徵手法、寫實性的感知基礎⋯⋯之類的內容;而在現代詩的部分,對語言和風格的分析也是必備的。而面對如上所述的報導文學、科普、論述性作品,國文老師也應該要有能力教導基礎的田野調查、論證格式、意識形態分析等內容。 【五、廣開專題式的選修課】 或許會有很多人認為,如果按照上述四點來重新設計高中國文,會讓很多對傳統的、文學的內容有興趣的學生,沒有機會接觸到他們有興趣的作品。但在這個問題上,我支持朱家安〈高中國文必修學分應砍半〉一文當中的立場,認為不應把某部分人的興趣當作所有人都必須學習的理由。我認為兩全其美的方式,不是增加文言文或純文學教材的比例,而是在「必修」的高中國文之外,增列許多專題式的「選修」課程。如果某些學生喜歡文言文,他可以不必在「必修」當中零散地唸那些脈絡解離的文章,可以直接「選修」諸如「唐宋文」、「先秦諸子」之類的課程。同樣的模式,也可以套用在現代文學和其他非文學作品上。在這樣的設計裡,必修的高中國文科比較像是性向試探,盡可能讓學生接觸各種作品;而如果學生想再深入,就自行選修有興趣的課程,這樣教師在備課上也可以更集中地發揮自己的專長。 綜合以上,我希望傳達的不僅僅是對現行高中國文科的批判,我更希望能提出方向和具體作法,來建立一個更好、更有效率的國文科。上述的許多變革,有的茲事體大(比如教師專業的再訓練),有的卻可以一蹴可幾(比如廣納各種類型的作品),但無論如何,總是要開始做才有機會前進。或許有些人會懷疑,上述的作法真的有可能在高中階段施行嗎?這點我可以用我個人歷年數百場、破萬人次的高中演講經驗擔保:這是可能的,不要小看高中生的潛力。 教法正確,讓人對國文課上癮 我想以最近幾週,我親身經歷的一個案例結束這篇文章。前一陣子,我應中壢高中老師之邀,去主講一系列關於現代小說的讀書會。在第一堂課,我用動畫、MV和一篇小說講解完現代主義小說中的「象徵」怎麼操作之後,我和同學們閒聊,聊到了課本裡面有選的魯迅〈孔乙己〉。他們對這篇本來都沒什麼感覺——學生通常很討厭課本裡面的作品,這是正常的——但我立刻問起剛剛才討論過的「象徵」手法:「〈孔乙己〉裡面的主要象徵是什麼?」 魯迅(By Penlong97 , from Wikimedia Commons) 他們眼睛瞬間亮起來了。他們從來沒想過,背解釋和題解之外,這篇小說原來還可以這樣讀,而且用的就是剛剛花不到一個小時學會的內容。 然後我接著問:我們剛剛說過,小說中如何對待象徵、就是如何對待象徵背後的那個理念。照這個邏輯來看,孔乙己最後被打斷腿、然後失蹤了,「你們覺得魯迅心目中的中國,有救嗎?中國知識分子,能發揮功能嗎?」 幾乎所有同學都非常用力地搖頭。 但這跟課本上面的題解講的完全不一樣。於是我再問:「課本都說魯迅是非常堅定的改革運動者,可是他的小說卻這麼悲觀,那⋯⋯如果這兩件事是不矛盾的,要怎麼解釋一個內心悲觀的人卻還是認真拚改革?他到底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在拼這些改革運動?」 如果你也在場,看到他們的眼神倏然亮起、又倏然跌入專注的沈思當中,你完全不會懷疑我們的文學是有希望的。你也不會再小看高中生的感性和理性。這幾年來,我試過很多次了,我知道那是什麼感覺。那是會讓學生學上癮的國文課,也是會讓老師教上癮的國文課。你需要的不是華麗的「翻轉」或繁複的課堂設計,而只是用正確的教法、帶著學生進入正確的教材裡面,如此而已。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高中國文可以這樣教
高中學科 一沙一世界的 <近代物理學>
Photo via Visualhunt 本文的主要對象是在學習高中物理的學生。希望能夠跳脫課本的框架,用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讓讀者一窺前沿的科學知識,擴展讀者的科學視野,激發潛在的未來科學家們產生對物理或是科學的好奇心。 牛頓力學是真的嗎? 在高中的物理課程中,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學習牛頓在十七世紀所提出的力學。這也許會讓你覺得牛頓力學對於描述和解釋我們的物質世界是一種永遠不會錯的「真理」。但是其實,目前我們所知道的物理定律,都有其適用的範圍。所謂的範圍,指的是尺度或能量的大小。超過了這個範圍,理論便不再適用,或者我們可以簡單說,理論在這個情況下就是「錯的」。 例如,依據牛頓第二運動定律,一個質量為m的物體,受到大小為F 的力量作用,會產生量值為a 的加速度,滿足F=ma 的數學公式。你可曾經想過,m 是否可以是任何大小的量值?假設這個物體為電子,m 為電子質量,牛頓力學告訴我們電子的運動行為可以用F=ma 來描述,就這樣代入公式看起來並沒有錯,但是其實這是「錯的」!當你用這種方式去描述一個電子,可從實驗上觀察到與理論互相矛盾的結果,即使理論本身的數學看起來並沒有任何矛盾之處。我們可以說它是正確的數學,但是錯誤的物理。 歡迎來到量子的世界 既然它是「錯的」,那什麼才是對的呢?種種像這些無法解釋的實驗結果,迫使二十世紀初的科學家提出量子論。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學習量子論,因為小尺度的物體不再遵守牛頓力學而遵守量子論。量子論有其描述電子的方式,例如波粒二象性,小世界遵循另外一套奇妙的遊戲規則。 規矩的粒子 vs. 自由的波動 波動與粒子是多麼的不同呀!日常生活尺度中的粒子(例如一顆棒球)就像一個中規中矩的人,嚴格遵循紀律與規則,往前走的時候就不能往後走,往東就不能往西,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一顆籃球用某種初速度和仰角投出,便形成拋物線進入籃框。但是波動呢?似乎較為「崇尚自由」,從一個波源就想要同時儘可能向四面八方擴散出去,既往前也往後,往東也往西。 猜不透它的心 波粒二象性告訴我們,微小粒子(例如電子)具有某種波動般的特性,似乎是崇尚自由的,像個頑皮的小孩,不喜歡受到拘束。事實上,你越想要限制他在哪裡,他就越想逃離那邊,或是說你越知道他在哪裡(位置),你就越不知道他想去哪裡(動量)!把他關起來,他就會很「激動」地想要逃走。這種激動代表大的能量起伏,可以說越小的尺度就對應到越大的能量。這在量子物理中被稱為「海森堡測不準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這個原理聽起來或許不可思議,也不是用牛頓力學能夠理解的,但可以用它來解釋原子的穩定性、電子繞射和白矮星等等許多的事情。 小尺度代表高能量 「小尺度代表高能量」這件事情還可以告訴我們為什麼我們研究世界上最小、最小的東西(夸克或甚至尋找更小的東西),需要用到能夠產生最高能量的粒子加速器。目前全世界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是位於瑞士和法國邊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可讓粒子(質子)獲得約一兆電子伏特的能量。所謂的「強子」(hadron)就是會受到強作用力的粒子,例如質子。電子則感受不到強作用力,屬於一種「輕子」(lepton)。我們可以把粒子加速器想像成是人類最好的「顯微鏡」,讓我們得以研究最小、未知的東西的行為,尋找新的遊戲規則,或新的「物理」。 量子力學就是真的嗎? 但是二十世紀初所提出的量子力學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嗎?不是的,我們已經知道當尺度更小(或能量更高)的時候,我們需要更高深的理論。例如描述與原子核衰變有關的弱作用力,要用到電弱統一理論。描述夸克的行為則需要用到量子色動力學。能量更高時,也許存在一個能夠結合強作用力,電弱理論的大統一理論。能量再高也許會是超弦理論等等,不過這些深不可測的理論(大統一理論、超弦理論等等)在現階段都只是(專業的)臆測,並沒有確切的實驗證據。 一沙一世界 簡單說,我們只要有更大的能量,便能研究更小的東西。去哪裡尋找更大的能量呢?我們能夠想像得到的最大的能量,就是宇宙創生時的大霹靂(the big bang)。所以我們可以仰望星空尋找大霹靂的痕跡,其中也許蘊含了問題的答案。我們望得越遠,便看到越能量越高而古老的過去,也讓我們得以研究更高深的理論。可以這麼說,研究最小的東西(基本粒子),就是在研究最大的東西(宇宙)。反過來也成立,可說是「一沙一世界」的感覺,這是為什麼宇宙學是重要的其中一個原因。 萬有理論 我們是否已經有一個萬有理論(Theory of Everything),可以適用於任何尺度?很可惜,這個理論尚未被建立,仍舊是許多科學家的夢想和努力研究的主題。科學是一個偉大的探索,而物理學是一個未完成的科學。很多事情是科學無法解釋的,因為物理學本身如今仍是個未完成的作品。但科學仍在進步,也許哪一天一個聰明的科學家就會告訴我們答案,而這位未來的科學家現在正讀著本文也說不定。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一沙一世界
高中學科 如何運用圖表學好歷史?
Photo via VisualHunt 「老師,歷史要怎麼讀?課本的東西我都有背啊!為什麼還是考不好?」 作為一位歷史老師,這是我最常被學生問到的問題。這的確是個好問題,在以往那個填鴨的年代,歷史科的讀書方法,不外乎就是把課本上的人名、事件全部都死記、死背,如囫圇吞棗般的「背多分」;然而,這是個笨方法,而且是個學習成效甚低的方法。 不可否認的,人文學科常需透過背誦的方式來累積,但,不能只是靠背誦的方式。要知道,人的學習,初期都是從形成短期記憶開始,而短期記憶消失前,如果能透過適當的引導,就會形成長期記憶,這才能算的上是有效的學習。那麼要如何對歷史進行有效的學習呢? 不急,先讓我們來理解一下「歷史」這門學科的特性。首先,要問「什麼是歷史?」,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過去曾經發生過的事」;很好,這個回答便揭露了歷史這門學科的第一個特性-「時間」。 第一步:自製主題式年表 所以,要學好歷史的第一步,我通常會告訴學生,去做個年表吧!最好是做個「主題式的年表」,而不是流水帳式的年表,而且,一定要自己親手去做,不要假手他人,或是用書商現成的年表。 為什麼要做主題式的年表呢?理由很簡單,做年表,能讓學習者對於所學的內容作一初步的省思與檢視,把所學的時代發生過什麼事作個分類整理,然後依時間先後次序排列起來。這個初步省思的過程,其實就是把剛剛學習的歷史知識從短期記憶轉為長期記憶的第一步,算是熱身運動。年表做好了之後,就不難發現不同歷史事件之間的影響與關係,這對於學習者建立歷史最重要的時間邏輯觀念和梳理歷史的脈絡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步:畫出心智圖 而接下來,我通常會要求學生針對所學的單元試著去畫「心智圖」,畫心智圖的目的,是要讓學生針對所學內容去進行深刻的思考與分析,透過思考,把該單元所學到的個別知識點之間的關係找出來連成線,而這知識點間的連線,除了縱向的因果關係連線之外,還要進一步找出橫向的影響性連線,最後各線相互交織統合起來作出歷史的解釋,也就是「面」。 這樣一個深層思考的過程,可以幫助同學把短期記憶內化為長期記憶,讓學生對於歷史知識的學習,不再是一個個死背下來。說不出所以然的生冷名詞,而是許多能說出因果關係、影響,甚至是自己想法的觸類旁通、活學活用的觀點。能夠確實做到這一點,歷史的學習就可以說是初步完成了。至於應付考試這件事,當你已經能用自己的話語將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影響都說清楚,甚至提出自己的觀點或理論,歷史考試的成績還能差到哪去嗎? 唯有「思考」才能學好歷史 總的來說,歷史這門學科的學習方式,重點在「思考」,光看書,只是做到了「背」這個最初步記憶的功夫;還要動手去整理、去畫,在這過程中,才能做「思考」的功夫,才能把知識點活化為歷史的學問的,而這才是學好歷史最根本的讀書方法。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如何運用圖表學好歷史?
高中學科 搞懂關鍵概念,破解指考地理圖表題
Photo via Visual Hunt 高中地理最主要分為三大部分:通論/系統地理、區域地理、應用地理,依序分配於高一至高三的課程中。三個部分的讀書重點略有不同。 通論/系統地理的概念很多,需要願意花時間動腦思考以真正「理解」概念,如此才能較輕鬆地將這些概念轉化為深層記憶。 區域地理著重區域特性,先掌握各個區域的自然環境,再搭配不同時期的人類活動,最後綜合出區域特性。 應用地理則是試圖從地理的觀點分析理解世界重要議題,如災害、糧食與水、都市與人口、自然地景、疾病等,是展現地理學科面對真實生活環境的課程。 以下分別針對課程內容的學習與考題類型的練習兩方面加以說明。 通論/系統地理:基本概念的建立 通論/系統地理是高中地理的基礎,重點在於確實理解每一個重要概念的定義、成因、分布與運用。這個部分主要在高一地理的範圍內,如果能夠紮實地學習,奠定下厚實的基礎學科知識,對於學習區域地理有事半功倍之效。 1.抽象概念:最主要是氣候領域與地理資訊系統GIS,這部分的概念較為抽象,如氣候部分的高、低氣壓、大氣環流及洋流等;GIS系統中的空間儲存模式(向量與網格)。這類型的概念需要投入時間思考以獲得真正地理解,接下來才能應用這些概念於高二區域地理的學習。 2.具象概念:如地形、水文、產業、都市、人口等,這類較具象的概念相對之下較容易學習,掌握每個領域的重要理論概念(如水文歷線、產品生命週期、人口轉型等)、名詞定義(如洪峰延滯期、中地、聚集經濟、區位擴散等)、產業特色(如熱帶栽培業、高科技產業、零售業等)。這個部分的概念和名詞數量相對較多,真正地理解後才有助於延長記憶的時間與提高應用這些概念的能力。 區域地理:了解位置、區域特色 人與環境的互動是地理學的三大傳統領域之一,因此要掌握世界各區域的位置、獨特性為何,與區域特性形成的原因。 1.位置:包含  (1)絕對位置:記得每個地區大約的緯度與經度,初學某地區時可以從絕對位置推導出當地可能的氣候類型與時區。考試時可從經緯度位置快速地判斷出圖片中的區域對應於實際地表上哪個區域。  (2)相對位置:熟悉各區域相鄰的地理區或地形區,有助於區域結盟、區域經濟活動發展的學習。 2.區域特色:掌握每個區域「最主要」的自然與人文特色。課本章節所編排的標題就是主要概念,一定要養成「閱讀標題」的習慣,再細看各章節內容。主要都是先熟悉各區域的自然環境特色(地形、氣候最為重要),再加上不同時期(從傳統到現代)的人類活動,歷史發展(殖民與被殖民;自由與共產等)的影響,綜合出區域的特色,如西亞─乾燥地區、石油重要產區、宗教與水源衝突;歐盟─優良的自然環境、統合的過程與政策、面對的挑戰;非洲─南北對稱的氣候、產業結構失衡等。 應用地理:理論概念與實際個案的結合 高三社會組才會修習應用地理,掌握高一、二各單元的主要概念與區域特色後,配上實際個案,學習的困難度應該不會太高。 各種考試題型的學習方法 透過不同的考試題型來檢驗學生是否具備地理能力:觀察、空間定位與判讀、資料分析等能力,以下針對不同的題型說明學習的方法。 【一、地圖】 地圖是最簡單表達現象空間分布的媒介,初步認識某區域時,首先要注意經、緯度,在腦海中建立此區域在全球的相對與絕對位置。接下來就是連結已學過的行星風帶與地方風系、全球洋流系統分布,搭配上地形,即能建構基礎的自然環境狀態。亦可以利用地圖作複習,用筆在地圖中劃上風向、洋流流向,寫上行星風帶、地形名稱與降水多寡、農業形態等,強化地圖印象。 【二、統計圖】 1.氣候圖(柱狀圖、折線圖、散布圖等):應該是每年必考圖,各類型的氣候圖一定要學會。觀察月均溫、月降雨量的變化,對應高一各種氣候類型的特徵。 2.等值線圖:最常出現的是等高線圖,利用課本提供的習題,花點時間再次親自手繪國中已學會的地形剖面圖,親自手繪的記憶強度比單純閱讀還高,最常考的地形判讀:河谷所在、峽灣、河階、沖積扇等要能熟練快速分辨。 3.其他的統計圖:掌握圖中所資料的變化,與各類型統計圖的特性。 【三、表格】 確定表格中記錄的資料分類名稱為何(如地區或國家、氣溫、降水、出生率、死亡率、人口數、HDI等),找出表格內的獨特數值,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接下來觀察數值的變化。依據題幹所提供的方向進一步將表格內的數值,與既有的地理概念或區域特色作聯結,應該就能回答問題。表格與統計圖都是測驗資料分析與歸納能力的方式。 【四、描述】 通常這類型的題目文字數偏多一些,只要耐著性子閱讀敘述文字,抓取關鍵字,即能順利找到線索,歸納出主要概念或指涉的地區/國家。 地理學是一門空間之學,在議題呈現的角度上多從地表現象的分布、交互作用與區域特色等方向,同時也多使用各種圖、表加以呈現。因此判讀圖像、解析表格資料、從敘述文句中抓取關鍵重點,是地理科考試的重要題型。希望考生能掌握上述方法,在試場上獲得佳績。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地理指考關鍵概念,你/妳讀懂了幾項?
高中學科 4大訣竅複習指考公民與社會
Photo credit: StockMonkeys.com via Visualhunt / CC BY 每當有某一社會議題受到關注時,無論是牛奶秒購秒退、降低投票年齡門檻、伊斯蘭國(ISIS)勢力崛起、乃至巴黎氣候協議。在校園中、教室裡常出現這樣的聲音:公民與社會科你們怎麼看? 的確,公民與社會科所涉及,包括社會心理、道德法律、政治和經濟等學科領域,可謂是從我(自我成長)到我們(公共利益)、也從相愛(婚姻效力)到分手(夫妻財產制),更從HTC到iphone(比較利益)。做為一個社會公民,無論你自詡為一名鄉民或酸民,嘲弄莞爾之餘也訴諸公平正義。但若從準備考試角度檢視公民與社會科,下列對於準備方向與能力增進提供些許建議。 一、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公民與社會科中各種議題的討論,除涉及社會科學相關概念外,也需培養較佳的閱讀理解能力。各種主題的論述,唯有先「了解」才可能提出「見解」,因此增進閱讀理解能力,也是應試公民與社會科需鍛鍊之基本而重要的功力。 二、公共議題的適度關注 當媒體聚焦討論應否拒購、秒退抵制,抑或爭論多元成家行不行時,無論你/妳是否已按下「讚」,或正斟酌更換社群網站個人頭貼表達立場。在個人表態與採取行動之前,更應該先看看法官在判決書上羅列的判決要點和《民法》增修條文的內容。 新聞議題的時效性雖常如流星般稍縱即逝,但國內新聞內容的雞毛蒜皮,更讓閱聽人遠離公共議題的討論。因此,適度關注公共議題,且是一種具深度、廣度的理解,從原因、過程、困境到可能對策的全面思考,進而對應學科內的知識內容,涉及何種基本權利、法律規定,與哪些概念有關聯性。幾盡可謂社會上的多數議題,皆與公民與社會科產生「某種」關聯性,兩者的緊密程度可謂「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畢竟公民與社會科測驗,是一根植「常識」基礎上的「知識」評量。 三、掌握基本概念,延伸理解事例 累積些許源自教學現場與學生互動的經驗發現,法律範疇的原理原則,屬較不容易掌握的學習內容。例如,誠實信用原則和信賴保護原則、法律優位和法律保留的差異。抽象法律概念或原理原則的理解,建議藉由事例中涉及原理原則的運用,掌握重要定義和區辨異同。 四、運用優良試題,檢視盲點迷思 學習歷程不免存在盲點與迷思概念,甚或受影視劇情誤導產生錯誤法律認知,例如:親子關係中的收養,常誤用為「認養」、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請求。藉由優良試題的適度練習,找出個人學科上存在的盲點與迷思,應為參加考試前刻不容緩的要務。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公民與社會指考準備的「4」大方向
高中學科 不能錯過的高中生物學習奧秘
Photo credit: Caroline Davis2010 via Visualhunt / CC BY 生物世界多采多姿,生命現象五花八門。常聽到學生表示:「生物好難喔!要背的東西那麼多,根本記不起來。」也常有學生把生物當作「自然科學中的社會科」、「是屬於背的自然科」來學習。 不得不說,記憶力絕佳的學習者,在學習生物上或許會比不擅長記憶的學習者來得吃香(「記憶力好的學生在學習表現上有其優勢」,這或許是適用於各科學習的一句論述)。然而生物的專有名詞和關係極多,高中生要學習的知識量相當龐大,在各科知識逐量累積之下,若只是用背誦的方式學習生命科學,記憶留存的效果著實有限,再怎麼善於強記的學習者都會感到吃力。 最重要的是,純粹記憶的學習方式,不僅無法體會生命世界的奧妙,更不可能激起與生命科學碰撞交流時的美麗火花,那就太可惜了。高中學生究竟該如何學習基礎生物和選修生物呢?筆者提供下列淺見。 螺旋式的生物課程結構,由簡入繁、層次分明 臺灣各年段的生物課程採螺旋式的課程結構安排,從強調對現象的觀察,到內部機制的簡介,再深入探討和分析機制的細節。 以光合作用為例,國小自然課學綠色植物具有葉綠體,會吸收二氧化碳和光,製造養分和氧氣。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接觸到葉綠體的構造;其中,光反應在囊狀膜進行,碳反應在基質進行,反應物包括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物包括氧氣和葡萄糖。高一和高二生物課學光反應的過程中,囊狀膜上的葉綠素吸收光能,水分子被分解,產生氧氣並由氣孔釋放,另外產生ATP和NADPH提供碳反應所需;碳反應利用來自光反應的ATP和NADPH,將二氧化碳固定形成醣類。高三生物課則以細胞和分子等更微觀的角度,探討光合色素的種類、光系統的運作、光反應過程的電子傳遞鏈、碳反應中的固碳、還原及五碳醣再生等三階段過程。 由此例可知,螺旋式的課程結構由核心往外擴散,隨著年段逐漸加深加廣;整個過程由淺入深、由簡單而複雜、由巨觀至微觀、由具體而抽象,層次連貫而分明。 掌握概念整體性,包括核心概念與子概念之關係 當發散式的開展知識點之後,經常有學習者走火入魔,流於對細節的拘泥,侷限在概念的支微末節,忽略了概念的整體性和全貌。 例如高三自然組學生在學習光合作用的光反應時時,會接觸到「光系統、反應中心、P700、P680」等專有名詞,只去背誦「光系統I的反應中心稱為P700、光系統II的反應中心稱為P680,光系統由數百個葉綠素a、葉綠素b和類胡蘿蔔素等色素分子所組成」,而不去理解「為何光系統I的反應中心要稱為P700?為何光系統II的反應中心要稱為P680?光系統I和II之間有什麼關係?為何演化的結果是由各種色素分子共同組成光系統?這樣對植物而言有什麼好處?」這就是所謂不求甚解的「背生物」。 此種將概念複合體瓦解為知識碎片來記憶的學習方式,是導致生物學習效能不彰的典型形態。當前述引號中的問題都獲得釐清後,將加深對光系統相關概念的認識,並於各個知識點之間形成更強而有力的連結。也就是說,在學習某一核心概念及其相關子概念時,應循序漸進地注意子概念形成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釐清其脈絡與適用範圍;在子概念建立後,重複比較各子概念,並經常回顧反思其與核心概念之間的關係,才能達到相關概念的綜合統整和融會貫通。 培養科學求真技能與建模等主動學習能力 請思考:看偶像劇或鄉土劇時,出現的角色不計其數,其間的愛恨糾葛之複雜,觀眾卻從來不會搞混劇情,這是為什麼?因為觀眾會跟隨著瞭解角色間每一段關係的發展。當新角色加入,或神秘人出現時,劇情仍然繼續,充滿莫名與懸疑,卻毫無違和感,這是為什麼?因為觀眾會從人、事、時、地、物等不同面向發想許多問題,並從劇情內容尋找可能的蛛絲馬跡,此時每一位觀眾都是柯南。上週沒看八點檔,這週仍然可以很快跟上劇情,這是為什麼?因為只要掌握了劇情發展的大方向,稍為問一下其他觀眾,三兩下就能釐清疑問而與進度接軌。 話說回來。看電視這檔事,與學生物有什麼關係? 關係可大了!學生物的方法與態度就跟看偶像劇的過程一般,運用「觀察、提問、假設、實驗、推理、解釋、批判、論證、歸納」等科學過程技能,去探究與解決問題。這些不只是一系列的口號或步驟,而是科學求真的歷程。透過敏銳的觀察與提問、大膽的假設與系統的實驗、邏輯的推理與解釋、理性的批判與論證、合理的歸納與結論,以解析並理解現象或概念,甚至從中獲得新發現與創見! 此探究與解決問題的歷程中,將經歷對文字、符號、圖表和模型的閱讀及溝通交流,以分析其所蘊含的資訊,此為基礎的理解,也是所謂「理解後比較容易記憶」的層級;如果能將所理解的資訊整合,遷移應用至其他情境,與生活周遭或大自然連結,則獲得的概念會達到更深層的意義化,成為「與生活有關、有用的生物知識」;若能更進一步建立新模型、新理論、新觀點,再繼續下一輪的探究、檢視及考驗,則進階為「如科學家般的思考」,這是最上乘的境界,也是科學教育所希望達到的目標之一。 建構分析概念,強化與生活的關聯性 看到「雙刀雞姐、撒尿牛丸、黯然銷魂飯」或「皮卡丘、寶貝球、火箭隊」這些關鍵詞,腦海中浮現什麼畫面?沒看過食神電影或神奇寶貝卡通的人肯定無法理解。正如同看到「醛固酮、心房排鈉素、腎素」或「世代交替、孢子體、配子體」這些關鍵詞,會想起哪些生命科學概念或主題? 學習者心中的故事之細緻度取決於學習者與相關素材的互動深度(有多麼瞭解?)以及互動頻率(看了幾次?)。秉持好奇心,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多一些堅持與耐心,去咀嚼、解構及分析每個概念,更進一步再建構屬於自己的新概念模型,並強化與日常生活的關聯性。生命科學就在生活裡,人人都可以是科學家。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不能錯過的生物科學習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