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學習

好書 經濟學速成,東大教授教你
(編按:前東京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井堀利宏,學術成就豐富,被譽為日本財政學權威。為了讓年輕人搞懂經濟現況與對未來的演變未雨綢繆,他著手將在東大傳授經濟學22年的講義,濃縮為任何人都能在10小時內,學到東大四年教的經濟學課程。) 稀少性:決定你得付多少 經濟學很重視「稀少性」的觀念。稀少性,代表社會必要性的程度。稀少性取決於「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大小。即使是大家都需要(需求很高)的東西,假如到處都有(供給充分),稀少性就會降低。 舉例來說,人民生活絕對少不了水,但是,如果你在路上看到有人賣自來水,每瓶1000日圓,想必會覺得很貴吧!不過,如果哪天你在沙漠迷了路,口乾舌燥,即使要花1萬日圓買一瓶水,你可能也願意。實際上中東的石油出產國,水有時的確比石油更稀少。 東西的價格,取決於需求和供給。人們對財貨/服務的評價越高,需求就會增加,導致價格上漲,成為新企業進入該財貨市場的誘因,使該財貨的供給增加。透過供需調整,讓社會投入更多資源,生產必要性較高的財貨和服務。 供給所需的「成本」,也會隨著社會必要性而變化。如果需求量一直很大,不管花多少成本,都應該生產該財貨。如果價格上漲,導致需求減少,代表價格上漲使得需求轉移到其他財貨。對社會來說,沒有必要花費高成本生產該財貨。 機會成本:多留意就少吃虧 經濟學也很重視成本的概念。 成本代表進行經濟行為時的損失。不管從事什麼經濟活動,當然都需要成本。 舉例來說,家庭要消費(購物)的時候,必須以市場價格購入消費財。購入金額對家庭來說,就是消費行為造成的損失=成本。企業從事生產活動時,為勞動、資本這些生產要素支付的金額(工資和利息),對企業來說就是成本。 還有另一種概念是機會成本,代表看不見的成本。舉例來說,企業自己準備資本投資,既然是本來就已經準備好的資本,投資的時候看起來好像沒有損失。然而,如果企業不把資本用於投資,改借給其他人,應該可以得到利息之類的報酬。本來有賺取收入的機會,卻不好好利用,把資本用於其他地方,實際上等於放棄了原本可以得到的收入。 機會成本取決於經濟主體的個別情況。舉例來說,假設A先生和B先生分別為了當棒球裁判而請假一天不去上班,A先生本來每天可以賺1萬日圓,B先生本來每天可以賺2萬日圓,為了當裁判請假的機會成本分別是1萬日圓和2萬日圓,所以原本收入較高的B先生,他的機會成本就比較高。換句話說,如果當裁判的收入一樣,機會成本越高的人越沒有意願當裁判。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經授權摘錄自圓神出版的《10小時速成!東大教授教你用得到的經濟學》第1章 個體經濟學和總體經濟學 《10小時速成!東大教授教你用得到的經濟學》 【作者】:井堀利宏 【譯者】:陳昭蓉 【出版社】:先覺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1日 【書籍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cm 【好書哪裡買?】 *博客來: https://goo.gl/EUpKLW *讀冊: https://goo.gl/Z1oaL8
好書 用英文也能吐槽?阿滴教你
突然要用英語表達時,不少人一時間會想不出適當的詞。阿滴精選150個很多人不知道,可以這樣用、十分道地的實用生活英語,分為:校園、愛情、吐槽、職場、日常五大部分,輕鬆好學、有趣好記,讓你腦袋空白失血時,迅速靈光閃動,一開口就聊不停。 吐槽第1滴:不喜歡 《英語每日一滴》 吐槽第2滴:就醬喔 《英語每日一滴》 吐槽第3滴:廢話 《英語每日一滴》 吐槽第4滴:你瘋啦 《英語每日一滴》 吐槽第5滴:靠夭 《英語每日一滴》 吐槽第6滴:別擋路 《英語每日一滴》 吐槽第7滴:我早說過了 《英語每日一滴》 吐槽第8滴:我不在乎 《英語每日一滴》 吐槽第9滴:不然勒 《英語每日一滴》 吐槽第10滴:啊不就好棒棒 《英語每日一滴》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經授權摘錄自圓神出版的《英語每日一滴:IG最夯,學校不教,聊天、搭訕、吐槽都有戲》 PART3 吐槽30滴 《英語每日一滴:IG最夯,學校不教,聊天、搭訕、吐槽都有戲》 【作者】:阿滴(Ray Du) 【出版社】:如何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6月1日 【書籍規格】:平裝 / 168頁 / 12.8 x 18.6 cm 【好書哪裡買?】 *博客來: https://goo.gl/kLwGjL *讀冊: https://goo.gl/RgEHfz
好書 公東學徒制,重塑匠人精神
小時候,我家對面住的是日本熊本縣移民而來的菓子屋師傅,那是他們家傳好幾代的手藝,每天一大早一家人就開始搓麵糰,熬煮餡料,再親手一個個捏拿出精巧美味的和菓子,他們每日重複一樣的工作,同樣幾款和菓子,做出來的味道也都一樣,從來不曾看出他們有倦怠之意。 後來我到瑞士上木工師傅學校,到德國參與德國基金會舉辦的工業職校校長特別班的訓練,考察了各地技職學校的特色,也參與工廠實做,我發現德瑞兩國的技師有一個特色,都在實做中學習,一點一滴、從簡入繁,不斷的練習,一直到很熟練了還要繼續做,做到非常精確,才能成就一門技藝,成為一名技師,而且一輩子以此為業。 我了解到,這就是日本職人、歐洲工匠的精神,這些國家的工業、工藝之所以發達,靠的就是廣大民眾孜孜矻矻、踏踏實實的學藝,他們不求快,但求精;不求量,但求質,追求價值,伴隨而來的就是價格。也就是說,他們對於一門技藝的要求在精益求精、精雕細琢、追求極致的精確,這種對工作要求的執著與鑽牛角尖,超越了把工作當成賺錢謀生的工具,但伴隨而來的創新就極具實用性,而非華而不實的劣級品。如此,自然打開行銷通路財源廣進。 重文憑輕技術,技職改造也枉然 所以在國際上「Made in Japan」「Made in Germany」「Made in Switzerland」,就是品質保證,許多名牌因此應運而生,如日系的林內、日立、大金,德國名車如BMW、賓士、奧迪、保時捷,瑞士名錶如勞力士、積家、百達翡麗。這些世界名牌的背後,是一個個工匠的執著與世人的敬重,每件產品的每道工序都有其嚴謹的要求,甚至每一個零件都是精心打磨,才能造就卓越的品質。能有如此精湛的工藝,其實來自於這些國家具備勞工神聖的觀念,以及對技術、工藝的尊重,其中不乏台灣稱之為黑手的技術人員,在德瑞,他們的薪水甚至與管理階級相當。 反觀華人世界普遍存在著士大夫階級觀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從過去的科舉制度到現在的升學考試,讓國人有著重文憑而輕技術的觀念,實是技藝、工業、科技的最大障礙,即使老一輩的匠師現在都稱捧為國寶,但願意向其學藝的年輕人如鳳毛麟角,使得許多傳統工藝瀕臨失傳,在工業方面也無法培養實力完備的基礎技術人員。如果這樣的觀念不改,技職學校的課程設計還是以升學為導向,不重高職,而將大量資源投資技術學院,也不是為了訓練一個職人、工匠,那技職教育怎麼改造都是枉然,無法造就一名訓練有素的技師,台灣想要產業提升,具有競爭力,也就遙不可及了。 公東瑞士學徒制,重塑匠人精神 我在教育界服務了三十年,其中二十七年在公東高工度過,是我一生最精華的時段。錫質平神父引進瑞士學徒制,堅持小班制的教學,在公東實習工廠從事生產,開創「學用合一」的教育方式,也成功將學徒制本土化,締造了獨樹一格的公東技職教育的模式。我也在那段期間透過瑞士天主教白冷會及葛士賢老師的協助,得以技術人員國外應聘的名義,於一九六九、一九七四年兩度赴歐洲進修。留學期間我學到德國人嚴謹的做事態度與方法,也學到瑞士人克勤克儉、實事求是、擇善固執的工匠精神。 在歐洲,我看到許多和台灣不同的教育環境。例如歐洲有許多專所,提供年輕人學習技術,台灣也有很多「專所」,卻是專門用來補習考大學、考研究所,甚至於考建築師、司法官的「補習班」。在這種教育環境下,學校一味培養學生成為「考試的熟練工人」,而不是訓練一個人具備群體生存能力及個人自我實現。光這一點,就無法與德瑞匹比了。 教育應適性揚才,硬擠大學已偏差 教育應該是引導年輕人「適性揚才」的神聖工作。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天賦,都有他內心真正想做的事和將來想成為的人,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書做研究。但是家長們卻拚命把孩子送進大學,希望小孩不要輸在起跑點上,這真是台灣社會普遍的偏差現象。 結果教改後的台灣,每個人都念大學,甚至貸款念大學,以至於一畢業就負債累累,卻找不到適合的工作,經濟優渥的人,則繼續讀研究所、攻讀博士班,畢業後很多都成為流浪教授,還是一樣從22K開始,台灣的年輕人花這麼多時間在讀書、拚文憑,結果還是看不到未來,這是多麼嚴重的社會問題,而且浪費了龐大的社會資源與個人青春。 反觀瑞士,大學只有十二所,不到三分之一的人進大學,其他都選擇技職學校,他們從小六開始就接受職業指導,七、八年級就會自主安排參訪感興趣的企業,開始思考或規畫自己的未來,大約九年級就已經在企業裡當學徒習藝了,透過產學合作,造就了許多扎實的基層技術人力。而學徒經過三年的學習,畢業之後,經國家考試及格,就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人才,失業率自然降低了。 這種由企業培養所需人力的方式,與台灣大不相同,每一家企業都各自負擔起培養人才的社會責任。在這樣的制度下,大多數人從事著自己喜歡的工作,自然會督促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養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這種精神對一個民族、國家、社會,甚至企業都會產生質變。公東高工的校訓:「實事求是,認真負責」,就是要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挽救技職崩壞,體制外推動變革 我們再回頭看台灣,一九八四年李煥擔任教育部長時,為回應民間訴求,廣設高中大學,並大幅減少技職生工廠實習的實作時數,以降低技職教育的投資,並強推群集教育。一九九六年,擔任教育部長的吳京,又放寬專科學校、技術學院升格為大學。導致技職教育體系徹底破壞,職業教育全面導向升學方向來辦學。高中、高職也從過去的三比七的學生比率轉變成一比一,職校的技術導向及勞工神聖的觀念也就蕩然無存了。前副總統蕭萬長曾經率先喊出「技職教育再造」的口號,這意味著群集教育已經行不通了。 近年有鑑於四百億巨額的「東部開發基金」中,包括地方建設及職業教育再造的經費預算,讓一些政商關係良好的財團或社團紛紛競標,再度提起昔日公東高工所實施的學徒制,也讓我成為被訪問的熱門對象,我常斬釘截鐵告訴記者:「除非唾棄已偏離的現今技職教育政策,走到體制外,否則不可能在現行技職教育體制中以學徒制的模式辦學了。」 台灣主流技職教育注定失敗已是大勢所趨,因此,兩年前我結合了一些學生及社區人士成立了「DIY技術發展協會」,推動 「以務易務,以藝換藝」的終身學習模式,讓大家「你幫我,我幫你」,彼此交換技藝。 之所以成立這個協會,是因我覺得現代人幾乎什麼都靠付費取得,傳統社會人們互助的機制卻崩潰了,台灣逐漸走向高齡化社會,如不趕快找回自助助人的傳統,很多人都會陷入年老無助的困境,以藝換藝就是要讓大家重新回到傳統社會的互助體制裡。 最近我又在台東大學開設體制外的木工師傅學校,免費教學,也在初鹿國中開基礎木工班。前者是為期一年的課程,目前有五個學生,我和他們在工作中一起討論、學習,使技藝精進,達到師傅級的水準,我想藉由這種課程讓學徒制能夠繼續傳承下去。 後者是讓一些對學校課程沒有學習成就感的孩子有學習技藝的機會,來轉移學習挫敗感,這些孩子對木工的興致很高,亦從中得到很高的成就感,這證明教育要走對的路,讓孩子適性學習,這樣就可以讓每個人都成為高材生。 我很關心未來的教改,很擔心教改的方向又偏了,才會想寫這本書,同時在體制外做點事情,如果教改還是像之前那樣亂無章法,只會越改越糟,並讓學校無所適從,那犧牲的就是這些未來的主人翁,不可不慎啊。我以實際的行動紀念並感謝瑞士天主教白冷會在台東所做的貢獻,更期昐白冷會的精神代代薪傳。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經授權摘錄自圓神出版的《瑞士學徒制教育在公東:一位老校長引導的學習革命》結語 給下一個世代的教育備忘 《瑞士學徒制教育在公東:一位老校長引導的學習革命》 【作者】:黃清泰 【出版社】:圓神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5月1日 【書籍規格】:平裝 / 240頁 / 15 x 21 cm 【好書哪裡買?】 *博客來: https://goo.gl/W9MvwF *讀冊: https://goo.gl/Wj3Gi1
好書 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
「這女孩怎麼會來補習班聽報名說明會?」這是我對她毫不留情的第一印象。 當時正逢學校放暑假,這名女高中生染了一頭亮眼的金髮,還特地上過捲子,做出漂亮的大波浪。她長得很美,卻戴著假睫毛、化濃妝,耳環和項鍊拎拎啷啷,身上的T恤短到不行,肚臍露出來了,下半身穿著低腰裙,還故意把裙頭捲起來,裙襬短得嚇人,腳上踩著很高的高跟鞋,指甲的造型也很誇張,身上甚至散發出濃濃的香水味。 除了「辣妹」之外,我實在想不出其他形容詞。我們名古屋人將裝扮花俏的女孩稱為「名古屋妹」,看到她後,我不禁想「這就是名副其實的名古屋妹啊」。但也僅此而已,我之後對她的印象倒是不壞。因為,當我一如往常地向她深深鞠躬說「好的,交給我吧」時,她也低頭回答「麻煩老師了」。 看到這樣的情景,在補習班任教多年的我馬上知道了。「這孩子雖然看起來超誇張,但骨子裡其實是好孩子。」 學年吊車尾,決定挑戰日本最難考的慶應私大 和這對母女聊了一下之後,我才知道她就讀名古屋私立X女子高中二年級。這所學校被稱為「新娘學校」,可從國中一路直升到大學,幾乎不需要考試,但由於她品行不佳,已經多次被學校處罰無限期停學,再這樣下去事情就麻煩了(會無法接受校內推甄),而且她的程度根本無法考上其他學校──基於上述原由,媽媽聽說我們補習班的評價不錯,便將她帶到這裡來詢問報名事宜。當時,她在學校的成績是學年最後一名,偏差值低於30,糟到谷底的意思。 我先問她:「妳的第一志願是哪裡?」她馬上回答:「不知道。」於是我又問她:「那東大如何?」她說:「東大很土,我不喜歡,感覺很多男生都戴著厚厚的眼鏡,整天只會K書。」原來是這樣啊(笑)。「那慶應呢?有沒有聽過『慶應出帥哥』?如果妳能考上慶應,大學生活一定能過得多采多姿。」聽我這麼說,她笑了出來:「哦哦,真的耶!慶應的男生都很帥!我要是能考上慶應,聽起來就很厲害!」 就這樣,這個偏差值30、學年吊車尾的彩加,決定應屆挑戰日本最難考的私立大學──慶應大學。 高中二年級,英文一問三不知 訂好目標之後,我當場幫她考試,確認她的英文有沒有國中程度,國文如何……結果不出所料,真的非常糟。她的答案或許距離正確解答很遙遠,不過懂得當場思考,並寫出類似「主動」的答案。我對她最有好感的地方,是她無論面對任何問題,都能露出無憂無慮的笑容,開心地回答。她懷著「矇到就賺到了」的想法,不管對錯都會丟出答案,這種心態非常棒。 「妳看起來為什麼這麼開心?」我問她。「因為學校老師都不跟我聊功課,只有你一直問我很多問題。」原來是這樣啊,或許是因為學校老師對她的課業已經不抱希望了吧。 「我在幫妳考試耶(笑)。」 「彩加最討厭考試了!因為等分數出來,一切就結束了,很無聊嘛。」 「會嗎?我倒覺得分數出來後,一切才正要開始。知道自己哪裡不懂,把這些地方弄懂就好了,不是嗎?」 「哇!老師你好正面思考,太厲害了!既然這樣,彩加以後也會越變越聰明。」語畢,彩加爽朗地笑了。 「沒錯,妳一定可以脫胎換骨!接下來,妳會吸收很多知識,英文也會變得很好,如果考上慶應,一定嚇死身邊一票朋友。他們一開始或許不看好妳,覺得妳很有勇氣,但只是去當炮灰的,所以妳要是真的考上了,一定能變得超有自信,這點對於未來也很有幫助喔。」 「哇,彩加考上慶應耶,哈哈哈哈!」 我想這個時候,她還不清楚「慶應」兩個字所代表的意義,也不知道這間學校有多難考吧……我自己可能也是在搞不清楚的狀態下,對她說出這些話的。當時,我判斷她的學力大約是「小學四年級」。高中二年級的辣妹,學力是小學四年級,而我必須讓她在一年半之後考上慶應大學。福澤諭吉大人(慶義大學創校人),對不起,我太小看你了。 辣妹想像力驚人:「那個胖女生超可憐的!」 之後,她開始到我當時工作的名古屋補習班上課,一週三次左右。從那時候起,我開始接受辣妹驚人的想像力轟炸。 開始學習日本史之前,有天她問了我一個問題:「老師,我覺得啊,這個女生超可憐的。」她邊說邊指著「聖德太子(註1)」這個眼熟的人名。我了解她為什麼會把聖德太子誤以為女生,因為最後一個字是「子」。從結論倒推回來嘛,我懂。但再怎麼說,聖德太子在日本史中的知名程度應該可以排進前十名,而且也絕對不會有人覺得他「超可憐的」,到底是哪一點、哪個字,讓妳產生這種錯覺的啊? 「嗯?為什麼覺得他很可憐?」 「因為,這個女生一定超胖的,才被人取這種名字。怎麼會有人叫做聖德胖子(註2)嘛。」聖德胖子……這種不知所謂的創意,實在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我……我說彩加,妳考過私立中學的入學考吧?所以才能進入現在這間女校。但妳居然連這個都不知道,會不會太奇怪了?」 「彩加參加入學考的時候,只有考國文和數學而已,現在好像要考四個科目的樣子,但彩加考的時候只有兩科嘛,所以社會當然不會啦。不過小學的時候,媽咪(彩加的媽媽)告訴我:『彩加,只要考上這所學校,之後就算不讀書也可以進大學喔!這樣就不用每天去學校死讀書了,所以妳要加油喔。』因為媽咪這樣說,所以我好努力準備!上國中一直到現在的這五年半我都沒有讀書,現在連數學和國文也都不會了。」 但再怎麼說,不知道聖德太子是誰也太誇張了……這種時候,我都會笑出聲音,因為只要我這麼做,學生也會受我影響而展現笑容。 「因為名字叫做『太子』,所以就誤認為對方是胖女生……」這種以日常經驗中自然產生的既有概念來進行思考的方式,在心理學中稱為「質樸概念(Naive Conception)」。因為實在太誇張了,我忍不住稱讚她說:「妳實在太天才了!」這裡使用的是心理學裡的換框法(Reframing技巧,也就是改變想像的架構和觀點,並加以稱讚。彩加一聽,馬上得意忘形起來。 「哪有!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啊!任何人看到都會這麼想,對吧!」彩加得意洋洋地說出自己的主張(笑)。像這種時候,我都會笑著跟她說:「妳好吵喔!」每次彩加只要一得意忘形,就會像這樣耍嘴皮子來強調自己的正當性,這就是她的特色。她總是不屈不饒地強調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不過她也願意聆聽別人的話,改變自己的行為,這就是她率真的地方)。 好壞取決於想法,師生建立信賴關係 「好!這樣好了,現在換妳告訴我一個日本史裡妳所記得的最厲害的事情!」 「唉唷,人家不知道嘛。」 「起碼知道一個吧?隨便都好,請妳動腦想一想。」 「嗯……我想不出來啦。啊!有了!建立一個好國家……(註3)」 「喔喔喔喔喔!很厲害喔,這個不錯!」 「還有平安京(註4)。」 鎌倉幕府竟然被她和平安京湊在一起,差點讓我跌破眼鏡。(我還以為「建立一個好國家」之後接「鎌倉幕府」是全日本國民都知道的常識……附帶一提,目前教科書的主流認為鎌倉幕府創立於1185年,這麼一來就不適用這個順口溜了,還請各位見諒。) 不過,我決定採取正面思考!至少她還知道「兩件」歷史相關的事情啊!沒想到她接著說出一句話,馬上把我的正面思考打入地獄。「但是啊,老師,平安京到底是什麼人?」 聽到彩加超級缺乏常識的答案後,我忍不住虧她;她的反應卻是出乎意料的得意洋洋,看起來很開心的樣子。於是我在心裡覺得「這孩子可以」,並且在不斷虧她的過程中,開始了每天的指導。 我習慣在每一次和學生見面時,努力找出這個學生的五個優點,然後說出其中最棒的一點來稱讚他:「這一點很棒喔!」稱讚的內容可以是任何事情,例如:「一般人在這種時候都會緊張,你卻能那麼自然地笑著對大家說話,好厲害喔。」接著再開始虧他,像是:「不過你能想出這種答案,還真是滿蠢的啦。」這麼一來,不但自己開心,對方也能感受到「這個人願意接納自己」,因此對我持有好感,也會願意和我開玩笑。我將這些技巧運用在彩加身上。 藉由這個技巧,她學到了「每個人的優點也都是缺點,而缺點也同時是優點,是好是壞完全取決於你的想法」這個道理。我們兩人就這樣一邊建立信賴關係,一邊開始了兩人之間的爭防戰。 ※註1:聖德太子,日本飛鳥時代的皇室成員,被推古天皇冊封為皇太子,並任命為攝政王。日本知名偉人。 ※註2:「太」這個字在日文有肥胖之意。 ※註3:日本學生背誦歷史的順口溜,音同1192,剛好是鎌倉幕府成立的時間。 ※註4:日本平安時代的首都,也有獨特的背誦順口溜,所以彩加才會弄混。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經授權摘錄自圓神出版的《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故事》第一章 與金髮辣妹彩加的第一次接觸 《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故事》 《後段班辣妹應屆考上慶應大學的故事》 【作者】:坪田信貴 【譯者】:龔婉如 【出版社】:圓神出版 【出版日期】:2015年4月27日 【書籍規格】:平裝 / 272頁 / 18.2 x 25.7 cm 【好書哪裡買?】 *博客來: https://goo.gl/iRMN3x *讀冊: https://goo.gl/26qRD9
好書 歷史告訴你,魯蛇也能成大器
《哥教的不是歷史,是人性:呂捷親授,如何做一隻成功的魯蛇》 說起魯蛇的鼻祖,首推韓信。 秦末天下大亂,出生淮陰的韓信,因為從小生長在窮苦家庭,沒父沒母無兄無弟,每天帶著一根長劍跟一把簫在街上閒逛,套句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典型的小混混、七逃囝仔,更嚴格來講,就是具有攻擊性的遊民。韓信出生時機不好、家裡環境不好、連造型都不稱頭,可以說是整個魯到底了啊。 當年可沒有遊民之家喔,遊手好閒,沒有一技之長的韓信,混到後來連吃飯都成問題,靠著今天吃這家,明天吃那家的白吃白喝過日子,時日一久,就算是慈悲心腸的村長嫂也凍未條!這天看準他要上門,連碗筷都不擺上,年少氣盛的韓信,儘管平時神經大條,看到這個景象也老大不爽,不吃嗟來食,甩頭就走。 走沒多久來到溪邊,平時常給他點心的大嬸們還是挺熱情地把飯盒裡的飯菜拿給他充飢,他邊接過來邊滿懷感謝地說:「大姊,等我發達了,一定準備好酒好菜來報答您。」沒想到和善的大姊完全不給面子:「算了吧,你都過不了這時,我哪敢想你會有來日。」韓信忍住飢餓,連飯菜也不拿,面紅耳赤地低頭走了。 韓信的自尊心二度受到打擊,沒想到衰運會連莊,厄運真的不只一兩樁,街角等著他的是盤踞在街市,人稱「菜市仔口大摳ㄟ」的蔡興,一夥人等在那兒,「大摳興ㄚ」帶頭挑釁說:「你這個沒路用的咖小,別以為拿著一把破劍就可以假鬼假怪,中看不中用,有本事就來定孤支啦,不然⋯⋯」蔡興比了比胯下:「你從這裡鑽過去,我就饒你一命。」 沉得住氣,擺脫魯蛇第一步 韓信原本已經餓到不行,連站都站不穩。這時一被刺激,哪忍得下這口氣!男兒膝下有黃金啊!韓信脹紅著臉,額頭青筋暴跳,抓著劍柄,準備跟蔡興一決勝負,反正都已經窮途末路,為了一口氣,拚了啦! 眾人圍著呼叫吶喊,正等著看好戲的時候,原本劍拔弩張的態勢卻突然急轉直下。 韓信突然頓悟,正所謂:「俗辣枉做,性命枉顧。」他啪一聲跪倒在地,三步併兩步地爬了過去。所有人先是愣了幾秒,接著大笑如雷般爆了出來,毫不留情。 同學啊,你們以為這時候就是要戰才是勇者對吧!NO~NO~NO~匹夫之勇也是魯蛇的特徵,姑且不論韓信打不打得贏,要是不小心打到蔡興葛屁了,光是市場圍觀的民眾出庭作證,韓信這個牢勢必會做到屁股長瘡。而且古代「殺人者死」是鐵律啊!當年可沒有廢死聯盟喔,沉得住氣,這是韓信跳脫魯蛇的第一步。 韓信受胯下之辱,這個臉丟到幾千年後你們還在笑。但是從這天起,韓信認清自己只是橫走在市街上的俗仔,等人賞飯吃只有被羞辱的份。LP都鑽過了,還有什麼會比這個更糟糕的呢?他也接受自己是隻沒有資源、沒有依靠的魯蛇這個事實。絕對不能坐以待斃,於是他決定離鄉背井尋找飯票,希望有一天可以光榮返回來,大聲唱〈回鄉的我〉這樣。 在那個時代哪個地方絕對有飯吃呢?當然是當兵啊! 要從軍也要找個穩當一點的。韓信雖然悔悟了,但多少還是留有一點魯蛇心態,想想有地方包三餐就好,其他不用想太多。於是西瓜靠大邊,他投靠了項梁。結果在「定陶之役」的時候,項梁被他原本看不起的章邯打敗,人頭落地,項梁的侄子項羽因此取而代之,韓信也好狗運脫離了二等兵的角色,獲選為「執戟郎」,就是儀隊隊員啦!這時候的他更接近權力核心了,常常可以在大王眼皮底下走來走去。 力拔山兮的項羽在「鉅鹿之戰」闖入章邯手下強將的陣中,殺得血流成河,還逮捕王離、擊殺副將蘇角,報了叔父被殺的一箭之仇。最後收編了各路諸侯,聲勢如日中天。 大公司再好,也不要苟安養老 韓信冷眼旁觀,看清了諸侯的各懷鬼胎,於是雞婆提醒項羽,不必再尋找秦軍的主力會戰,要抓緊時間避開秦軍,因為劉邦已經抄小路往關中去了。先前楚懷王與各路諸侯約定,先入咸陽者就可以稱王,如果項羽不聽建議,一定會喪失先機。沒想到項羽整個在興頭上,一心只想與秦軍會戰,不接受韓信的建議。果不其然,劉邦率先入關。 最讓韓信對項羽絕望的是,項羽竟然還自稱西楚霸王,架空楚懷王為義帝,把他流放到湖南的小地方。韓信的忠告進不了項羽的耳,於是韓信最後做了決定,他要逃離楚營,夜奔到漢王劉邦的營區。記住,大公司再好,如果未來沒有發展性,那你一定要跳槽,千萬別抱持著魯蛇苟安養老的心態! 魯蛇韓信在漢營中不改其性,在軍中仍是夸夸其言,滔滔不絕地大放厥詞。其實韓信天生就有演講的才能,再加上在市井混久了,口才當然不輸人。他高談:「楚軍只是外強中乾,漢王雖然目前兵力不大,但未來一定有辦法爭霸天下。」這番謬論在他人眼中實屬牽強,但碰巧路邊經過一個蕭何,聽了以後驚為天人,要他夜裡到帳下說個分明。結果帳裡細聽果然有理,便決定推薦給劉邦,讓他到電視台,上CALL IN節目為政策辯論。 沒想到時間一天一天過去,劉邦還沒有召見韓信,也沒有發通告給他。性急的韓信老大不爽,於是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又打算溜出漢營。二度跳槽的他這時有些徬徨,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正在三心兩意之時,後方傳來達達的馬蹄聲。韓信一驚,心想:「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逃兵!」萬一被抓到很可能會因為逃兵而斬立決!這該如何是好? 沒想到,追來的是蕭何。蕭何牽起韓信的手,唱著:「Baby don't go~」這就是流傳千古的「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感動於蕭何的惜才,也真的是離開漢營才發現無處可去,一動不如一靜,好馬吃回頭草又何妨,就留下吧。 話說蕭何氣喘吁吁帶著韓信回到劉邦帳中,一見到劉邦,蕭何就把握機會推銷,大力吹捧韓信。劉邦眉頭一皺,立馬把軍中第一職位「大將軍」許諾給了韓信。劉邦為什麼這麼容易就把職位授給一個完全不了解的人?難道蕭何就是傳說中的有力人士嗎?還是劉邦真的這麼知人善任? 其實是因為蜀中無大將,劉邦看到韓信這位罕世奇才正是他現在最缺的軍事將領。出身亭長的劉邦一路打來,靠的都是街坊鄰居,像是開馬車的夏侯嬰、管監獄的曹參、在衙門寫字打算盤的蕭何、殺狗的屠夫樊噲,但這些人說實話只是烏合之眾,缺乏紀律與培訓,一旦碰上正規軍便有如以卵擊石,因此當務之急是找到軍事幹才。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立功留青史 韓信是怎麼通過劉邦的面試呢?遇到瓶頸的劉邦其實也是另一隻魯蛇,雖然還不至於是喪家之犬,但面對勇猛作戰、強悍霸氣的項羽,心中還真是舉棋不定、一籌莫展。韓信一開口,首要就是先重建劉邦的自信心,他以曾在項羽軍中的經歷開始說起,抨擊項羽雖是威風八面但吝於賞賜,也就是小氣。另一方面,他雖然攻城掠地,但仍囿居彭城,地域觀念極深,眼光狹窄。第三,項羽的人緣不好,因為他常大小眼,分封諸侯不公平,所以引起怨聲載道,還迫害楚懷王喪失了盟主,更加顧人怨。第四,項羽動不動就屠城燒屋,讓黎民百姓叫苦連天。 韓信一番話說得劉邦恍然大悟、如釋重負、眉開眼笑,他接著又直指三秦,點名章邯、司馬欣及董翳瞞上欺下,塗炭生靈,自己卻活得開心爽快。所以若要打敗項羽,他們三人便是首先要拿下的目標。劉邦一聽恍然大悟,心頭澎湃洶湧,連聲讚嘆韓信真是孫武再世、樂毅再生啊!所以用心觀察、留意細節、勤練口才也是脫離魯蛇的方法之一! 兩天之後,劉邦築台拜將,正式授與韓信大將軍的職位,但是在十萬大軍擂鼓震天的威嚇聲中,手持虎符、高舉令旗的韓信其實還沒有真正脫離魯蛇形象,營帳中流傳的竊竊私語都在討論他是哪根蔥。靠著一張嘴打天下,沒人相信他會是溫拿。 韓信一點都不著急,他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劉邦的軍隊問題在紀律與訓練,他們一打就亂、一亂就敗、一敗就散,簡直跟即溶奶粉一樣!所以他著重組織編組,並在軍隊潰散後迅速地組織集結。韓信點兵可不只是算人頭、數饅頭的算術題,也是一種組織與戰略,短短的時間,韓信就編整了一支可以打仗的隊伍。 秋天,韓信表現的時機來了,韓信獻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把三秦的大軍引到修築的廢棄蜀道,再領奇兵由陳倉殺出,占據關中,建立了戰功,終於脫下了魯蛇的外衣,名留青史。 ★圖文經授權摘錄自圓神出版《哥教的不是歷史,是人性:呂捷親授,如何做一隻成功的魯蛇》第1章 歷史魯蛇全人物攻略 《哥教的不是歷史,是人性:呂捷親授,如何做一隻成功的魯蛇》 【作者】:呂捷 【出版社】:圓神出版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29日 【書籍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cm 【好書哪裡買?】 *博客來: https://goo.gl/aNbfo2 *讀冊: https://goo.gl/fHUU7a
好書 【系主任推薦】—《女大學生會計師事件簿》
《女大學生會計師事件簿》 本系列文章摘錄自《大學財經科系指南-選對科系你就是最搶手的CEO》,將帶領同學一窺各大學財經科系系主任口袋中的入門好書,藉由好書的閱讀,不僅能了解財經學群各領域的樣貌,更能建立良好的人生與學習態度,跨出未來成功的第一步。 對財經學群有興趣的您,絕對不能錯過《女大學生會計師事件簿》。 ============================================================================ 台灣金融研訓院與大學問網站合作出版的《大學財經科系指南-選對科系你就是最搶手的CEO》專書,彙整 256 個財經學群科系,深入採訪 69 個系所,超過百位大學財經領域的學院領袖,全面剖析財經學群學生未來就業方向和產業發展趨勢,作為學子選填科系志願的指南。(想瞭解更多?按我點擊進入) 推薦人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主任蘇永盛。 (點擊校系進入看介紹) 推薦理由 作者本身是會計師,透過故事讓讀者隨著情節解開企業會計的心態、造假帳簿的技巧、小事不查累積成大錯等常見問題。 《女大學生會計師事件簿》 【作者】:山田真哉 【譯者】:林冠汾 【出版社】:台灣角川 【書籍簡介】 可愛女大學生會計師藤原萌實,與入行一年的菜鳥見習會計師柿本一麻在各查核企業遇上一連串的奇妙事件。一一解開窗飾會計、侵占企業經營權、禮券詐欺等內容豐富的謎題,讓你迅速了解會計、公司構造,以及經濟構造! 史前未有、眾所期待的超實用經濟懸疑推理小說第1彈! (本文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好書哪裡買? --《大學財經科系指南-選對科系你就是最搶手的CEO》-- *台灣金融研訓院網路書店: http://goo.gl/jRVgCD *博客來: http://goo.gl/jdcKU7 *讀冊生活網路書店: http://goo.gl/IfDEOA *金石堂網路書店: http://goo.gl/ldB5nQ --《女大學生會計師事件簿》-- *博客來:http://goo.gl/TtU4AF *讀冊: http://goo.gl/DRcPR2
好書 只用一本參考書,讀七次
我想我之所以擅長「閱讀」,要感謝小時候爸媽唸故事書給我聽。 我爸媽總是不斷唸許多故事書給我聽,甚至唸到連我都背起來,反過來唸《小飛俠》給妹妹聽,媽媽也拿這件事情消遣我。聽說我還曾經把書倒過來看,直到看到圖畫才發現拿反了。我小時候並沒有親自讀過《小飛俠》的故事書,而是聽爸媽唸了許多次,把故事背起來,背到自己都能說出口。當然,我在聽故事的時候也沒想過要背下來。 或許是這樣的經驗影響,我在上小學之前就非常愛讀書,最喜歡的地方是圖書館,爸媽每逢週末就會帶我去圖書館,盡量挑盡量借。當時還書期限是兩星期,我會在期限內全部讀完,再去借新書。也就是說我靠著重複與持續學會了閱讀,這個經驗催生了「讀七次」的概念。 挑選內容涵蓋最廣的課本,一本就好 「讀七次」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讀哪本書。有時候基礎教材不是自己選,而是全校統一的,就像各所國中、高中有指定教科書,大學的期中期末考也有各科指定課本。當然大學、國家考試更不能自己挑選課本!如果輪到自己來挑選課本,則取決於自己心中的方針與流程。我的方針很簡單,基礎教材只讀一本。所以我會挑選內容涵蓋最廣的那一本,那麼我在市面上茫茫書海中的搜尋方向,就是尋找內容涵蓋最廣的一本書。 以司法考試為例,每種法規都有權威學者寫的基礎教材,但我並沒有選擇這些教材,而是選了補習班的教科書;因為學者寫的東西太專精,不夠廣泛。畢竟幾乎沒有一個學者會在著作裡放「通論」,大家都是提倡嶄新又獨特的說法,再拿判例、通論跟自己的說法比較,顯示自己說的才是合理。因為學者的工作就是向大眾推銷自己的論點。 有位知名教授就曾經說過:「如果在司法考試的論文裡引用我的學說,我又是主考官,那麼分數會比較高,但碰到其他人當主考官,應該拿不到分數。」所以從普遍性觀點來看,我認為補習班教科書比較恰當。另外一個不能犯的錯,就是看到什麼書就買什麼書。我有個朋友,他在準備考大學的時候上過補習班,班上喜歡使用大量教科書,很遺憾他第一年沒有考上。 第二年他選的補習班方向完全不同,只用一本比較厚的基礎教材。他有點擔心,但畢竟之前讀過那麼多本還是落榜,想說死馬當活馬醫,進去讀看看,沒想到隔年就考取了大學。當你只有一本基礎教材,就必須重覆唸同樣的內容,並且持之以恆。 「看不一樣的東西,角度比單看一樣東西廣,應該能獲得更多資訊吧?」我想有人會如此反駁吧。但不同角度的資訊反而讓人搞不清楚何謂基礎,連基礎都不穩固,自然就無法運用自如了。所以說,看三種不同方法描述同一件事情,並不等於同一件事情看三次;就重複、持續的觀點來看,後者比較有利,這就是我準備考東大的必勝鐵則。 ★努力格言:參考書不能見一本就買一本! 首次大公開,「讀七次」詳明解! 第一次讀,跟第三次、第五次、第七次有什麼不同?麻煩的抄寫,朗誦,複習,全都不需要!只要順順讀七次,就能理解書本內容。 【第一次讀要挑文章的關鍵字】 這裡請注意使用「鋸齒讀」,一次由上往下看三行,接著再從下往上看三行,但別忘了「閱讀」的感覺,這時候只挑名詞。 在視線以鋸齒線條移動的過程中,請挑出關鍵名詞。第一讀先找漢字名詞,漢字的文字密度比較高,所以專挑文章裡特別標黑的地方就好。以我來說,第一讀就能挑出「大腦」「進化」「現代人」「體重」「智能商數」「額葉區皮質」等名詞。 ★第一步:確實掌握副標。第二步:沿著箭頭移動視線。第三步:挑出關鍵字。 【第三次用直線讀,補強第一與第二次】 第三次是逐行的「直線讀」,只要挑出前兩次「鋸齒讀」漏看的名詞就好,也不需要閱讀文章內容,至於專欄與註解還是跳過不看。就算看了三次還是漏掉些詞,也不必在意,這裡的目的只是習慣整體文意,放膽嘗試就對了。 【第五次就讀全部,包括註解與專欄】 這是首次讀進所有細節。請注意,第五次要懂文章結構,最好的幫手就是連接詞和句首副詞。比方說「所以」這個連接詞,前面是因後面是果;「簡單來說」就是前面的內容可以總結為後面的簡單描述。而且基本上,文章分段落一定有某種意義,尤其段落開頭通常堆滿資訊,不可不讀。 注意這些連接詞、句首副詞,可以掌握整篇文章的動態,就算不特別仔細去讀,只要掌握關鍵字、連接詞和副詞,自然就能了解文章架構。 【第六次是邊讀邊重複「先看再整理」的動作】 最後是「收尾讀」。收尾讀要確認前面五次看過的內容,並深深記在腦中。第六次採用直線讀,因為前面已經看過五次,速度應該接近第一次。 【第七讀跟第六讀相反,是先做總整理再仔細讀文章】 也就是先在腦海中描述「這個段落章節是講這樣的內容」,再開始讀文章,這麼做的目標是能夠整理出筆者本身所獲得的結論。如果這個階段的整理做不好,再重來一次即可。可以回頭從第一讀開始,也可以從第四讀開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經授權摘錄自如何出版的《這樣讀出你的最高分:圖解東大榜首教你最有效率的學習法》第一章 最有效率的深讀學習法! 《這樣讀出你的最高分:圖解東大榜首教你最有效率的學習法》 【作者】:山口真由 【譯者】:李漢庭 【出版社】:如何出版 【出版日期】:2015年4月27日 【書籍規格】:平裝 / 96頁 / 18.2 x 25.7 cm 【好書哪裡買?】 *博客來: https://goo.gl/OxPM7L *讀冊: https://goo.gl/6eXvqz
好書 全台最老的高中生如何逆轉勝
從小到大,我真的覺得自己是個很不會念書的人,就是沒辦法死背,考試的時候又常因為壓力太大而表現失常。國中畢業那年,我因為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及專科,硬是重讀了國四班一年,我一個念建中、台大畢業的好朋友,甚至跟我說他沒聽過國四班……我心想:「你是在跟我說笑嗎?」 好不容易重讀了一年,我以當年聯招五百多分的成績考上心目中的第三志願,也就是位於台北內湖的德明商專。會想去讀德明,其實是因為同學們都說那邊美女比較多,聽久了,也就希望真的能夠拚上。結果,你也知道,現實往往跟期望是有落差的。現實不是德明沒有美女,而是我考上後,以為接下來要迎接的是多美好的人生,豈料…… 會選擇念專科,就代表我不打算考大學了,畢竟考試本來就不是我的強項。結果沒想到,要想順利畢業,接下來的五年還是得不斷面對各種考試的挑戰。現在想想,那時的我真是好傻、好天真,還以為專科就像是提早過「由你玩四年」的大學生活一樣。 第一年我還勉強混得過去,但是到了第二年,我就因為蹺課太多、考試不過,硬是被校方給退了學。 負面思想+負面環境,不向下沉淪也難 這下我可慌了。我的家境並不富裕,專科也是父母親標會借來的錢供我去念的。但是,當時才十七歲的我根本不會想那麼多,心裡想的都是還可以去哪裡混張畢業證書。於是,我報名了當年度的專科轉學考,以驚險的成績進入當時位於南港的中華工專。第一次退學的經驗並沒有讓我更加警醒,反而讓我玩得更兇。當時班上有許多同學都不愛念書,跟我這種愛混的人在一起,完全一拍即合。 「大洲,等會兒下課要去哪裡玩?」上課上到一半,前面的同學阿偉轉過身來問我。 「去哪?沒有意見啊,你有什麼建議?」 阿偉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樣,摀著嘴小聲地對我說:「帶你去玩個刺激的如何?」 「刺激的?最好是啦,有什麼刺激的我沒玩過?」想我以前在德明念書的時候,就是以玩樂出名。抽菸、打牌、喝酒、蹺課,不是樣樣都行? 「好啊,那就下課約一下。」 想不到,這「刺激的」不是別的,竟然是去一個朋友家裡吸毒!很難想像吸毒是什麼感覺,畢竟我會抽菸,吸毒應該也是沒兩樣吧?結果不碰還好,一碰竟讓我沉醉在飄飄然的感覺中,無法自拔。 「怎麼樣?大洲。就跟你說是刺激的吧?」阿偉一臉奸笑。 「嗯,真的是不一樣,」我一邊吸一邊說:「但是,這些要不少錢吧?」 「不用錢的,」阿偉拉長了尾音:「朋友之間算錢多傷感情啊,你說是不是?」 就這樣,我開始陷入更墮落的人生,對未來也更感茫然。 結果在中華工專就讀甚至不到一年,第二個學期末,我就因為蹺課過多,考試幾乎都沒出席,又被退了學,這次更是嚴重的操退(操性不佳)加學退(三分之二的學科被當掉)。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因為離開了吸毒的環境,加上毒品日漸昂貴,涉毒不深的我便藉這個機會把它戒了。你以為朋友之間真的不會計較錢嗎?當然不是!一旦你上癮,他還會跟你討更多,甚至還會把之前沒討的都補回來! 可是,接下來的我,又該何去何從?我那時才真的開始慌了,因為不想再去讀任何專科,熬那難纏的五年,而且還要補回所有被當掉的學分。於是我開始四處尋覓能夠接受我的高中,想不到竟一次又一次地被拒之門外。我父親陪著我,一家一家學校地拜託對方收留,但是這些學校只要一聽到我連續被好幾家專科退學,根本連想都不想就拒收。那種挫敗的感覺,如今我還歷歷在目。 當你認真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幫你 很快又到了夏季午後,炎熱的氣氛更讓人感到心浮氣躁。連續被許多高中拒絕的沮喪,讓我對前途感到焦慮,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 某天下午,我騎著摩托車閒晃到忠孝東路五、六段一帶,映入眼簾的是一所不太明顯的高中。我心想:「這或許是個機會吧?」走進大門,看到了右側的教務處,我就直接向對方詢問是否還有招收新生。沒想到教務主任竟然親自走出來招呼我,他看了一下我當初以高分考進德明的五專分數,竟然很樂觀地對我說:「你其實還不錯啊,資質應該不差,就來念念看我們高二的資優班吧!」 「資優班?你是在開玩笑嗎?」我心裡想著。從小到大,可從來沒有人誇過我天資優異。 「是啊,」教務主任接著說:「我們希望你能夠拚一下,考上大學,而且我們也希望能夠提高升學率,我會盡力幫你的。」 可是,我心裡想的可不是要再去考什麼大學,我只是想,起碼得拿張畢業證書吧!當時我的國中同學都已經要升大學二年級了,而我卻從國中畢業後就再也沒拿過畢業證書。國四班、兩間專科又多耗掉我四年,我真的只求這次能順利從高中畢業就好了。 「同學,來這裡註冊喔。」教務處一位老師遠遠地叫著我。 「算了,至少有學校讀,管它什麼資優不資優的。」我邊想邊走過去。 「幾歲了?」老師問我。 「快滿二十了。」我還一副很得意地說著。「怎麼了嗎?」 「二十歲?真的假的?」老師一臉緊張地問。 「有什麼問題嗎?」我趕緊追問。 「有啊,當然有問題,如果你已經滿二十歲,以現行教育部的規定來說,我們就沒辦法收你了。」 「不會吧?真的嗎?有這麼嚴重?」這下我可真的笑不出來了。 「因為你是轉學過來的,你過去最高只念到專科二年級,依規定,我們只能讓你入學高中二年級。」老師接著說:「但是,教育部也有限制,如果要收轉學生,日間部高二最高年紀不得超過二十歲,但你已經二十歲了。」 我的天啊,誰說天無絕人之路?在這個當下,我真的覺得彷彿全世界都在跟我作對,早知道不能收,還跟我說什麼資優班! 「也不是不行念,如果你真的想要,只能去念夜間補校了,補校就沒有年齡的限制了喔。」那名老師看到我這麼沮喪的模樣,趕緊安慰我。 這時候,那名教務主任也走過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老師,」我趕緊半哀求地問她:「怎麼辦?還有什麼辦法嗎?」 「唉,」主任嘆著氣說:「教育部的規定就是規定,我們也沒辦法作假,學籍都是要上呈的,但是……」主任想了一下,「也許我們可以先問問教育部?」 八月天,真的是讓人心浮氣躁,尤其當事情格外不順的時候,總是很想要找藉口發脾氣。但是我又有何奈?畢竟走到這步田地是我咎由自取,我總得為自己的不成熟和貪玩付出代價。 電話的那頭窸窸窣窣地說著,在教務處這頭的我們只能安安靜靜地等著,期望有曙光乍現的可能。這時,說話的老師側著頭,邊摀著話筒邊問我的出生年月日,她另一隻手的食指也沒閒著,一字一鍵地把我的生日輸入電腦。 「十月!」老師驚訝地喊著,彷彿接生婆對等待孩子出生中的爸爸般地喊著說:「恭喜你!有了!」 「什麼?有什麼了?」別再讓我白高興一場啊! 「教育部那邊說,雖然你是這個年分出生的,但因為你是十月出生,所以可以算到下一個學年度,」老師邊喘邊說:「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收你了!」 我這輩子大概到二十歲以前都沒這麼興奮過,那種感覺像是中了樂透一樣,就連我現在寫著這篇文章的同時,手還忍不住顫抖。「上天,真的是無絕人之路啊!」我內心裡瘋狂地呼喊著。 教務主任也忍不住驚呼:「就差一個月!還好!大洲,歡迎你進入祐德高中,希望你這次能夠好好加油!」 就這樣,我進入了當時所謂的升學班還是資優班,我都搞不清楚了,我只知道打電話去教育部的老師最後跟我說了一句話:「還好你是十月,大概沒有比你更老的日間部高中生了。」而我當時同班同學的平均年齡是十六歲,我比大部分的同學整整大了四歲。 逆轉心理學:正向心理(自助、人助、天助) 有了夢想,就要勇敢地講出來並試著轉化成行為。有了自助,找到人助,最後就是交給天助了。 天助的部分我們無法掌握,唯一能夠掌握的就是自助了,而強烈的自助動機,又會增強他助的可能性,讓別人更願意幫我們。試想,如果對方表現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你還會想幫他嗎?所以,我們自己的態度會決定對方要幫我們的程度。 在應用心理學裡,有個新興的理論叫做「吸引力法則」,或許你曾經聽過,但是卻不曾真正使用過,甚至也不曾真正體會到它奇妙的力量。澳洲作家兼電視製作人朗達.拜恩在她的暢銷書《秘密》裡,不斷地提到吸引力法則這個名詞,而這本暢銷書也首次讓許多人明白了正面信念的重要性。 吸引力法則作為一個通用術語,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末一些普及的神學作品,爾後,在紐約時報大肆報導當時的淘金熱風潮中,再次把吸引力法則推向媒體鎂光燈的焦點之下。 作為一個新興的思維方式,吸引力法則的重點在於強調:思想就像是個磁鐵,你想要吸引什麼,什麼就會過來,正負向都一樣。就像種植蘋果樹的種子,你不會期望它長大成為椰子樹。同樣的,如果你在思想裡不斷種植負面的種子,也很難期望它會結出正向的果實。 以我當時的情況來說,如果我根本就不想再念書了,就不會在夏季午後騎車到處找學校。就算幸運地讓我找到了學校,如果我沒有殷切的入學期望,老師也不會努力幫我想辦法,甚至打電話到教育部查詢入學的可能性(正向)。以過去的我來說,我可能一聽到不行,就無奈地低著頭走了,甚至會安慰自己說我已經盡力了(負向)。 你真的盡力了?當然還沒有! 賓州大學正向心理學專家賽利格曼教授是首度提出正向心理學的權威,他發現會正面思考的人的共同際遇,幾乎都是越挫越勇,越衰越成功!而《商業周刊》在〈正面思考的威力〉一期當中,甚至提到人們遇到挫折時的反應,往往都跟攻擊、退化、壓抑、固執與退卻有關,只有百分之十不到的人會有正面思考的反應! 不到百分之十?真是太令人驚訝了!難怪成功人士的比例是如此的低! 那麼,自助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會引起別人他助的意願呢?這就要回到一開始的問題了,問問你自己:「我到底有多想要達到這個目標?」你呢?你有多想要完成自己的夢想? ★圖文經授權摘錄自圓神出版的《倫敦大學教我的13個逆轉心理學:這樣轉進人生勝利組》Part1 如何鍛鍊越挫越勇的信心? 《倫敦大學教我的13個逆轉心理學:這樣轉進人生勝利組》 【作者】:程大洲 【出版社】:圓神出版 【出版日期】:2015年10月26日 【書籍規格】:平裝 / 232頁 / 14.8 x 21 cm 【好書哪裡買?】 *博客來:https://goo.gl/FYNvFb *讀冊: https://goo.gl/ZkExzV
好書 【系主任推薦】—《誰說人是理性的》
想知道大學財經科系系主任口袋中的入門好書有哪些嗎?【系主任推薦】又來了喔~~ 藉由財經好書的閱讀,不僅能了解財經學群各領域的樣貌,更能建立良好的人生與學習態度,跨出未來成功的第一步。 對財經學群有興趣的您,絕對不能錯過《誰說人是理性的》。 推薦人 ※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主任鄭保志。 推薦理由 透過經濟學的分析來掌握每件事物背後隱藏的一面,並透過經濟實驗得以更深入地洞悉人性本質。 《誰說人是理性的》 《誰說人是理性的》 【作者】:丹.艾瑞利(Dan Ariely) 【譯者】:周宜芳、林麗冠、郭貞伶 【出版社】:天下文化 【書籍簡介】   .我們如何看待錢這件事?   .為何免費常讓人更花錢?   .為何人們會採用自己其實負擔不起的抵押貸款?   .銀行家該拿多少薪酬?   .非理性如何引導我們的決策?   .為何我們就是無法未雨綢繆? 18歲時的一場爆炸意外,讓艾瑞利全身皮膚70%遭灼傷,住在燒燙傷病房達三年之久。身穿彈性衣、頭戴面罩的他,活像個行動不便的冒牌蜘蛛人。在這段漫長、無聊、而又痛苦不堪的歲月裡,他發展出觀察人類行為的興趣,滿身疤痕的他最後終於成為一名行為經濟學家。 艾瑞利是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教授,同時也在該大學福古商學院、認知神經科學中心、經濟學院,以及醫學院擔任教職。艾瑞利擁有認知心理學博士及商學博士頭銜。他的文章曾發表在重要的學術期刊,以及許多大眾媒體上,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波士頓環球報》、《科學人》雜誌,以及《科學》期刊。他經常往返於北卡羅萊納州的杜罕(Durham)、麻州的劍橋,以及世界各地。 《誰說人是理性的!》,這本長踞《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出版人週刊》暢銷排行榜著作,出了全新增訂版!作者丹.艾瑞利,杜克大學行為經濟學家,深切探索人類在做決策時,背後究竟隱藏什麼力量,其中包括造成金融危機的因素。針對人們不理性的行為如何導致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及影響我們日常生活,艾瑞利運用大量有趣且立意新穎的心理學實驗,提供獨到的見解,告訴你如何趨吉避凶,克制自我不理性的傾向,極大化個人的幸福指數。 (本文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好書哪裡買? *博客來: http://goo.gl/HbbrMq *讀冊: http://goo.gl/yCK2rJ
好書 老師不該做的事
大師兄和二師兄發生激烈爭吵,吵完之後,大師兄跑去找師父評理,大師兄告訴師父說,二師弟是如何的可惡,師父聽完之後說:「嗯!你是對的。」大師兄於是開心地離開。過了不久,二師兄也跑來找師父評評理,師父聽完了之後,對著二師兄說:「嗯!你是對的。」在師父房門外掃地的小徒弟看到了整個過程,心中感到大惑不解,忍不住跑去問師父:「師父您說大師兄是對的,後來又說二師兄是對的,怎麼可能兩個人都是對的呢?一定是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錯啊!那麼到底誰才是對的呢?」師父對著小徒弟說:「嗯!你是對的。」 上面這個故事是一個流傳廣泛的禪學故事,該怎麼解釋,就看要站在什麼立場,或是對人生有多少體悟。換個角度說,許多的爭執只不過是立場不同罷了,並沒有誰對誰錯的問題。 別縱容自己當兼差心理諮商師 羽平是班上的特殊生,雖然是男生,長相卻清秀得像女生,說話、動作也很斯文,大概是因為這樣,所以常常被同學背地裡嘲笑「很娘」。羽平有一次走過欣雅的座位旁邊,不慎把欣雅最心愛的保溫瓶打破了,當時欣雅並不在場,因此不確定情況是不是如同羽平所說的「不小心」,或者根本就是存心不良,因為羽平「很怪」,說不定他是故意打破。欣雅告訴同班好友這個想法,好友又告訴班上其他人,說羽平絕對是故意的,同班同學間開始互傳羽平「最愛故意」打破別人的東西;社團課不同班的好友會聚在一起聊天,羽平的話題再度「不小心」被提起,使得他在同學閒話中,變成了一個看到漂亮女生就會很變態地去破壞人家東西的神經病。 這些話語有一天終於傳到了導師的耳裡,導師很驚訝怎麼會有這種事情,趕緊找羽平來談談。羽平聽到老師轉述「欣雅認為你故意打破了她的保溫瓶」這句話時,感到老師偏心欣雅(若老師是以轉述的語氣說:「欣雅告訴我,你故意打破她的保溫瓶,這是她的說法,我現在想聽聽你的說法。」羽平會感到被公平對待),於是在敘述這件事時,不自覺地產生了防衛心,措辭帶有攻擊性,而這總會夾雜著不少難聽又偏頗的言辭,導師也很自然地將偏頗、難聽的部分延伸,開始糾正羽平需要注意口氣,說話要有同理心等。 當學生之間發生衝突,通常老師都不會在第一時間知道,也就意味著摩擦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不論是透過何種方式知道,老師都未必全盤了解衝突雙方的爭執過程,如果斷然介入衝突,並且當一個「仲裁者」,反而可能引發出更多的「未來衝突」。學生需要的是可信賴的傾聽者,可信賴的關鍵是要讓學生相信老師絕對不會將他的話和別人講,當然更不會稍微包裝後貼在Facebook公諸於世。老師若有機會,可以適時當個不同觀點的引導者,這個機會不一定會出現,若是沒機會,千萬別「驕傲」地自認很專業而不斷說教,不斷「灌輸」觀念,一旦忍不住說教,立刻會從傾聽者轉變成惹人厭的嘮叨者。 老師若是稍稍縱容自己擔任起「心理輔導諮商」的工作,那將會是一個「大膽」而「高風險」的舉動。心理輔導諮商是一門專業活,非擔任心理諮商輔導的老師承認自己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乃是天公地道,沒什麼好慚愧,再說導師與導師班的學生有相當強的連結關係,基本條件上就已經不適合擔任學生的心理諮商師。老師該做的就是傾聽,說白了也就是讓學生倒垃圾,垃圾倒出來了,就加以分類一下,若判斷屬於細菌嚴重滋生,已經腐敗到會傷害身心靈,就轉介到輔導室,是的,就是只有這樣!這是尊重輔導專業,就像輔導老師不會來教國文、英文、數學一樣。那麼,如果輔導老師的專業也不足呢?別擔心這一點,至少輔導老師擁有比一般科老師更多的管道可以再轉介出去,有更大的機會能找到正確的人來幫助孩子。 不要問誰「欺負」你 小晨的父母管教很嚴厲,當小晨做錯事時,除了嚴厲制止,還會長篇大論講道理,告訴小晨背後的原因。小晨很聽話,也把父母的行為準則加以內化,所以當他與同學相處的時候,同學若是犯錯,小晨也會很嚴厲地指正,同時說出長篇道理,這種狀況使得同學不喜歡小晨,有些男同學是非常直接地嗆小晨,對於這種態度,小晨倒覺得還好,因為父親比同學更嗆;不過對於女同學的集體排斥,小晨就感到難以忍受了,這是一種無影無形的情緒虐待,於是小晨開始不斷討好大家,但是愈討好地位就愈低,討好行為等於把自己確確實實地擺在隨時可以被羞辱的可憐小跟班位置上。 當導師的人,大約都經歷過學生突然哭哭啼啼跑進辦公室的狀況,這時導師千萬別問是誰「欺負」你,因為這樣等於一開始就直接把問題定位在黑與白、是與非、對與錯的二元對立思維,學生之間發生摩擦本來就是他們來學校的目的之一,學校教育的重點本來就在引導學生思考該如何處理摩擦,若處理摩擦失控,則再更進一步地學習處理如何解決衝突。因此一步一步來,一開始先直接問「怎麼了」,了解片面的說法後,再逐步從不同學生的個別談話裡,拼湊出較完整的面貌,核心方向是找到關鍵性的學生做個別的「引導」,並創造出學生們可以自行努力解決問題的空間。 「自行努力解決問題」非常重要,這就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價值之一,若是費盡脣舌一個個「教訓」,或是全班一起集體教訓,只會弱化學生間的情感,強化個別學生間的對立,並且創造出更多不必要的微妙裂痕,而且也剝奪了學生學習成長的機會。 別化身為名嘴 做一行怨一行,老師這個工作也是一樣,老師們幾乎毫無例外,經常會對教育政策、學校行政、校長和同事有滿肚子的抱怨。這些怨言若是同事間的閒聊無可厚非,再說互相刺激求進步或是互相漏氣消火氣也算是一種健康管道(笑)。但若是在教室裡對著學生,上從總統、部長,下到校長、主任,模仿名嘴的口吻,用腦殘、白痴、智障、混蛋、人渣等詞語一路狂罵,以求「正義」與「尊重」,這種情況並不值得鼓勵。 老師口中的正義,若能像哈佛大學政治哲學教授麥可.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著作《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中那樣的精神,帶領學生思考你的正義未必是我的正義,從正義的辯證 中,引導學生理解以道德參與的政治不僅僅是一種更加激動人心的理想,它也為一個公正社會提供一種更有希望的基礎。若老師談論正義是以政治立場決定正義的方向,那麼這堂課最大的價值恐怕就在於,向學生示範一個擁有錯誤價值觀的人是如何假借正義,不要認為學生不懂,學生經常比老師想像得更成熟。 狂罵的行為本身已經展示出對人的極度不尊重,骨子裡其實還是一種不吐不快、罵完很爽的自身情緒宣洩,對頭腦清晰的學生而言,如此身教倒是成了一種負面教材。學生私下還會相互走告,某某老師的課別吐槽,老師的情緒很容易激動,別讓老師發飆了,不然大夥都會很「煩」。這樣的情境也是一種諷刺,照理說應該是老師要包容學生的情緒,可是情緒暴走的老師卻訓練學生得戰戰兢兢地「照顧」好老師的情緒。 總統是腦殘、部長是白痴、校長是混蛋、主任是人渣,如果學生全部認同,那正常的反應應該是極端憤怒與失望,覺得自己根本就活在一個沒有希望的爛學校,以及一個無可救藥的爛國家裡,情緒高亢一點的學生會變得偏執、充滿仇恨,情緒低落的學生則變得消極、失去奮鬥目標,反正國家已經爛成這樣還努力什麼,倒不如重視個人利益,多點玩樂、多點小確幸就滿足了。令人發噱的是,老師先把學生的視野引導到一個絕望的未來,接著再叫他們努力用功、奮發向上......,這實在很像玩整人遊戲。 換個場景,如果老師將重大社會議題的形成背景,包括過去的社會概況、歷年的政府政策、關鍵性政府首長的決策內容、民間曾經組織過的抗爭運動加以說明,再引導學生尋找其他國家曾經發生過的類似社會議題,並了解他國的政府是如何處理?民間又如何訴求?各方協商的結果又是如何?不過礙於課堂時間不足,大概很難讓學生分組充分討論,但可以用平時成績加分的方式,鼓勵學生回家做好準備,自覺準備好了就可以隨時舉手上臺做三分鐘的心得分享;學生分享時以碼錶計時,絕不可超過三分鐘,這樣也可以順便訓練學生重點摘要與組織能力。經過這樣的引導,相信學生會對社會議題開啟「多面向」 思考的思維方式,而多面向思考正是一個現代公民應該具備的能力。 ★圖文經授權摘錄自時報出版的《教育這種病》第69-82頁。 《教育這種病》 《教育這種病》 【作者】:廖振順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5月17日 【書籍規格】:平裝 / 208頁 / 15 x 21 cm 【好書哪裡買?】 *博客來:http://goo.gl/Nd6VhK *讀冊:http://goo.gl/iT34XN
好書 提升寫作力,讓自己被看見
寫作力仍是21世紀最容易被看見的能力,不管地表如何岡巒疊障,任何人都需要擁有書寫的翅膀,用寫作力飛上高空,讓自己被看見,也因此看見更遼闊、更壯麗的世界。 主題力:從「一杯麵」到「大英雄」 下課的短暫空檔,苦惱的學生來質問我為何退回她的投稿。 「請問妳這篇遊記的主題是?」 「就是山中一日遊啊!」 「不,這不是主題,主題必須是一種選擇。」 「選擇?」學生被我搞糊塗了。 「美國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 )和妳一樣,到林中一趟。妳提到山中步行,以及夕陽帶給妳的喜悅。但佛洛斯特卻提到『兩條路在林間分道,很可惜,我只能選擇一條,而此後風景將完全不同。」 「好像和我的文章有一點不一樣,我的是感覺,但佛洛斯特還有思考。」學生有一點頭緒了。 「對,這就是《變形金剛 4 》和《大英雄天團》的差異處。」 「對齁,《變形金剛 4 》一堆特效,看打打殺殺的時候有一點興奮,但看完後覺得心底空空的。」 「講得好!」我知道講寫作不如從她喜歡的電影舉例:「《變形金剛 4 》燒錢製造氣勢磅礡的場景,但因為沒有提供『選擇的思考』,沒了靈魂。反觀《大英雄天團》因為有主題、有靈魂,硬是打敗了同檔期超強的《星際效應》。」 「我想起來了,《大英雄天團》真的提供觀眾一個選擇。弟弟阿廣為了替死去的哥哥阿正報仇,用『復仇』晶片取代機器人杯麵原本的『善良』晶片,想要毀滅壞人,但其他人阻止了他。」 「是啊,面對仇恨,我們可以選擇揮刀或放下,就像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王子喃喃自語:『To be or not to be is a question.』,為了要不要復仇,每天痛苦不已。最後他選擇了復仇,仇恨的火焰也毀滅了他。」 「歷史老師說過,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殺戮史,因為眾生永遠無法放棄仇恨。」 「是啊,所以好文章會用『個人的經驗』講到『眾生』。」 「就像是老師社(團)課提過電影《一代宗師》中的話,什麼見眾生的......」 「習武之人必有三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所以如果弟弟阿廣只見自己之仇恨,《大英雄天團》就弱了。」 「我愈來愈懂了,杯麵為了救仇人無辜的女兒,最後犧牲了自己,是見眾生的大英雄。」 「妳記得阿廣最後搶救回來的是什麼?」 「杯麵送他們回來的鐵拳。」 「鐵拳中握的是什麼?」 「杯麵的善良晶片!原來『恨』中可以握著『愛』,這就是選擇!這就是主題!」學生好興奮。 「還有,阿廣用晶片讓杯麵復活了,這證明了真愛不死,這就是選擇後的價值,而且是可以感動眾生的普世價值。」 「我真的完全懂了,難怪片子看到最後會感動到鼻子泡在洋蔥裡,以後寫文章時,我會用心也用腦,例如與親人在林中散步後,結尾時可以思考:父母和我每天忙碌地過日子,如果忘了陪伴,可能沒機會看見沿途美麗的葉子,甚至錯過美麗的夕陽。」 上課鐘響了,我看著不再苦惱的女學生,自信滿滿地說:「呵呵,太棒了!當妳懂得選擇,不僅文章,連生命都有了主題!」 對話力:噢,你也在這裡? 「去!去讀冊!阿嬤昧要緊,緊轉去厝仔讀冊!聯考卡重要,緊轉去。」學生寫他在升學考試前一天,到醫院探視癌末的祖母,祖母生氣地趕他回去讀書,等他考完,從考場飛車到醫院——祖母剛走,手還是溫的,手裡還握著他求來的平安符。 我看到學生寫的對話,眼淚忍不住落下,短短幾個字,一個一生奉獻給子女,到死前還只掛念著孫子的臺灣阿嬤原型,就在眼前。阿嬤雖然往生了,但孫子寫下的對話把阿嬤給寫活了。 因為阿嬤只講方言,若將對話改為「去,去讀書,祖母沒問題,快回家讀書,聯考比較重要,快回去讀書。」阿嬤的容色形骸頓失興味,可見使用對話時,一定要記得「什麼人說什麼話」,所以有日常「偷聽」、「默記」眾生對話習慣的寫者,更能寫出活靈活現的對話。 今日散文與小說中之對話手法無奇不有,試以十八歲少女鍾曉陽寫下的愛情傳奇《停車暫借問》為例: ============================ 「江媽早!」寧靜笑嘻嘻地招呼道。 江媽亦道了早,說:「我給妳端稀飯去。」 「江媽別,我到外面吃去。」 對過的房裡傳來幾聲濁重的咳嗽,和「喀啦吐」一口痰,能想像到那口痰嗒一下落在痰盂裡的重量。 寧靜湊前問:「媽昨晚怎樣了?」 「今早過來喘得什麼似的,」江媽道:「敲門不應,咱也不敢進去。」 ============================ 我們發覺,鍾曉陽讓對話出現在敘述的前、中、後,用「道」、「說」和「問」帶出對話。在第一句加入動作,還有標點來表現角色的情緒,幫助讀者快速認識角色。第三句連「道」、「說」和說話者都不用出現,但讀者已可從前後文判斷出說話者是寧靜。「江媽別,我到外面吃去」還顯現出寧靜體貼的特質。 最後兩句「媽昨晚怎樣了」、「今早過來喘得什麼似的」則有交代情節,說明事由,以側面介紹別的人物,有慢慢堆疊戲劇張力的功能。 對話使用的比例因人而異,像我曾經模仿《蘇菲的世界》,全文以對話呈現,感覺比白描生動,減少閱讀時的疲憊感,收到不錯的效果。對話也可以精簡到成為全文的情感最凝鍊處,試讀張愛玲作品〈愛〉: ============================ 這是真的。 有個村莊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許多人來做媒,但都沒有說成。 那年她不過十五、六歲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後門口,手扶著桃樹。她記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對門住的年輕人同她見過面,可是從來沒有打過招呼的,他走了過來。離得不遠,站定了,輕輕地說了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她沒有說什麼,他也沒有再說什麼,站了一會,各自走開了。 就這樣就完了。 後來這女人被親眷拐子賣到他鄉外縣去做妻,又幾次三番地被轉賣,經過無數的驚險的風波,老了的時候她還常常說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後門的桃樹下,那年輕人。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裡,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那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裡嗎?」 ============================ 真正的感情常是失語的,像父親對女兒的一句「吃飽沒?」就是父親最木訥深沉的愛;而說不出的「我考得很好,阿嬤妳好走」是無法停止的思念。失去方寸的「噢,你也在這裡嗎?」可能是天下男子最靠近一生摯愛的那一刻,是最慌張卻最勇敢的一次對話! 而對話,得到回答即是永恆,但若得不到回應,便成人間...... 出場力:桑迪亞哥84天的等待 生活是一筆流水帳,將它不厭細瑣地記錄下來,雖善盡詳實之責,但像嘮叨的大媽,會把讀者逼成像急著出門的小學生,對媽大叫:「麥擱唸啊!」 但是文學不是要記錄生活嗎?要如何記錄才能忠於生活、有藝術美感,又不損閱讀樂趣呢?「在故事的轉身處出場」是個好方法!什麼是「故事的轉身處」?什麼又是「出場」?讓我們比較下列兩種敘述法,請先看A敘述: 早上阿明在我最喜歡的女生前面罵我是豬,我氣了一天,在掃地時間時,我終於忍不住,於是我跑向阿明,撲倒他,舉起拳頭,此時全班同學都圍在旁邊,大喊:「打下去!打下去!」但此時,我想到阿明曾是我最好的朋友,緊握的拳頭停在半空中,揮不下去。 再看看敘述B: 「打下去!打下去!」掃地時間時,全班同學圍在旁邊大喊,但我緊握的拳頭正停在半空中。被我壓在地上的是阿明,早上他在我最喜歡的女生前面罵我是豬,我氣了一天,終於忍不住,於是跑向阿明,撲倒他。但此時,我想到阿明曾是我最好的朋友,緊握的拳頭停在半空中,揮不下去。 雖是同一件事,但將「轉折」的一刻放在最前面「開場」,讓B敘述變得生動好看多了!A敘述是一般文章的「起承轉合」,但在這充滿速度感的時代,一般讀者耐性不足,在閱讀「起承」的鋪陳時會失去耐心。若改成B敘述的「轉起承合」,「轉」就像是鉤子或是現代人常說的「梗」,會勾起讀者的好奇心,想看看到底何時破梗。 這種「在故事的轉身處出場」的寫法,不僅照顧到讀者的趣味需求,也營造出戲劇張力。「對話」與「動作」最適合放在「故事的轉身處」,連藝術成就極高的作品亦是如此呈現。 例如海明威(Ernest Mi l ler Hemingway)的《老人與海》如此讓老人桑迪亞哥開場:「他是個獨自在灣流中一條小船上釣魚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條魚也沒逮住。」而不是從等待出航開始寫起,然後才接八十四天一條魚也沒逮住,第八十五天釣到一條大馬林魚,最後戰利品卻被鯊魚吃光,只能筋疲力盡地拖回一副魚骨頭。 海明威在開場便以桑迪亞哥最勇敢的轉身—八十四天的等待—揭示了人類在命運面前的渺小和微弱、巨大與勇敢。桑迪亞哥就是人類勇敢不屈精神的象徵。 人物再精采,終要告別;故事再輝煌,終要落幕。但對於每個人長江大河的一生,可別寫成一篇流水帳。請記得在「故事的轉身處」,讓那個人用「最值得被世界記憶」的樣子出場,然後當他告別人生舞臺後,讀者會因為閱讀我們的文字,看到燈光亮了、鑼鼓點響了,他再度漂亮地出場,一轉身就是「出將」,一回眸也能「入相」...... ★圖文經授權摘錄自時報出版的《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第44-56頁。 《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 【作者】:蔡淇華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5月17 【書籍規格】:平裝 / 240頁 / 15 x 21 cm 【好書哪裡買?】 *博客來:http://goo.gl/YwnPuC *讀冊:http://goo.gl/68eYT3
好書 【系主任推薦】—《行動的勇氣:危機與挑戰的回憶錄》
想知道大學財經科系系主任口袋中的入門好書有哪些嗎?【系主任推薦】又來了喔~~ 藉由財經好書的閱讀,不僅能了解財經學群各領域的樣貌,更能建立良好的人生與學習態度,跨出未來成功的第一步。 對財經學群有興趣的您,絕對不能錯過《行動的勇氣:危機與挑戰的回憶錄》。 推薦人 ※國立成功大學經濟學系主任蔡群立。 推薦理由 以美國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克當年如何應對金融系統失靈與接踵而至金融危機的過程,有助於學生瞭解當前國際財經情勢脈動。 《行動的勇氣:危機與挑戰的回憶錄》 《行動的勇氣:危機與挑戰的回憶錄》 【作者】:柏南克 【譯者】:劉道捷、陳重亨、顧淑馨 【出版社】:今周刊 【書籍簡介】 柏南克曾說,「當國家的經濟福祉需要我們採取強勁而有創意的應對措施時,我在聯準會的同仁,包括制定貨幣政策的理事與其它同事,即使面對嚴厲的批評與指責,也都能鼓起做該做的事情的道德勇氣。我感謝他們。」 2006年,柏南克獲得提名,出任聯準會主席。他從南卡羅萊納州小市鎮力爭上游,創造傑出學術名聲後,最後意外攀登頂峰,前往華府的權力中心,擔任重要公職。 然而,他還來不及慶祝就面臨2007年房市泡沫化,引發一連串的骨牌效應,將全球金融系統推至崩潰邊緣。柏南克和聯準會同事們竭盡心力,從拯救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公司的內爆,到推動規模空前的保險巨擘美國國際集團緊急紓困案,不眠不休,在阻止金融危機蔓延的戰役中,動用所能掌握的所有工具,對抗危機,維持美國與世界經濟免於滅頂。 面對國會眾多派系的批評、和華爾街惡行所激發的民眾怒火,聯準會和美國財政部的同僚密切合作,在兩任美國總統的支持下,成功地安定了岌岌可危的金融體系。他們發揮創意與決心,防止了規模難以想像的經濟崩潰,進而創造非正統的解決方案,協助振興美國經濟,成為其他國家的學習典範。   他是QE決策的唯一操盤手,也是翻轉世界金融的關鍵角色。   他為何一上任就三次升息,輕忽房市泡沫破滅的可能衝擊?   次貸風暴初期,他為何低估影響,導致情勢一發不可收拾?   他如何推算量化貨幣政策的影響與衝擊?   他做決策時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苦衷?   這些問題,注定成為世界金融史的重要篇章,   問題的答案,都在柏南克親自執筆自傳,   大膽公開、完全揭密! 本書描繪出十分精彩且豐富的決策細節、人物特寫和紀錄,並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大衰退,提供最不為人知的內幕與詳情。 (本文摘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好書哪裡買? *博客來: http://goo.gl/QTPb1b *讀冊: http://goo.gl/iRAd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