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海外校園 【雙聯學位】哥倫比亞大學&三一學院 攜手跨州修課
都柏林的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是愛爾蘭最古老的學院,今年秋天將與美國長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聯手設立雙聯學士課程(Dual B.A. Program),招收在這兩所世界知名的大學讀完4年英語主修課程的學生,可同時獲得兩所大學頒發的學士學位。 2+2年 跨洲雙聯學士計畫 初次招生計劃在英語、歐洲研究、歷史、中東和歐洲語言和文化4個主修各10名學生,共招收40名新生,前兩年在三一學院修讀選擇領域的課程,後兩年再回到哥倫比亞大學繼續相關主修,最後交出的畢業論文,是由兩校的教授共同來指導的。 除必修課程外,哥倫比亞要求的核心課程學分(core curriculum requirements)將在後二年回到哥倫比亞完成,雖然學生前二年在三一大學的課程中,也會包括一些核心課程學分。這樣學生同時可以獲得在兩個國家、兩所學院、不同風格教授指導下就讀的諸多好處。另外,此計畫最有利的地方,就是兩校經常舉辦學術研討活動,促進教授之間的交流,早已建立好共同研究合作的密切關係,對未來該計畫在兩校穩定的推動大有助益。 學生付的學費及獲得的助學金都是依據他們就讀當時的學校區分。三一學院招收歐盟以外的學生學費1年為2萬3,560美元,而哥倫比亞大學1年的學費為5萬2,680美元,多了一倍。美國學生可以申請聯邦的貸款就讀三一學院,但因為讀的是外國學校,不符申請聯邦裴爾助學金的資格。而哥倫比亞大學和三一學院雙聯學士的初次招生,已有160名學生申請,爭取40個名額。 哥倫比亞大學與巴黎政治學院雙聯學士計畫已進行8年的時間,畢業生中已有2名獲得全世界著名的「羅德獎學金」(Rhodes Scholars),目前有300名學生註冊,入學條件並沒有要求流利法文,主要的仍是以英文授課,42%是美國人,21%是法國人,6%具有美國和法國雙重國籍,還有29%是從其他國家來的國際學生。另外,美國學生中24%具有除了法國以外其他國家的雙重國籍,法國學生中25%具有除了美國以外其他國家的雙重國籍。 根據美國教育協會(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資料顯示,美國和外國合作的雙聯計畫通常學生都不是美國人,哥倫比亞大學與巴黎政治學院及三一大學雙聯學士計畫以美國學生佔多數的現象,並不常見。 雙聯學位落實 有助於未來就業 大學以雙學位(double degree )或雙聯學位(dual degree)為招生的利器已有很多年的歷史了,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高等教育計畫主管Clare Overmann讚許哥倫比亞大學與巴黎政治學院雙聯學士計畫能讓那麼多的美國人參與,是最佳的典範。交換學生的計畫已推動很長的一段時間,但雙聯學位的計畫才真正落實學生未來具備被僱用所需的資格和能力。根據IIE去年的調查報告,68%在國外就讀一學年的學生,認為國外學習的經驗對他們就業力的提升非常有幫助,相較於在國外就讀少於8周的學生,只有43%認同。 據統計,美國學生赴國外就學的人數中,將近2/3(63%)是就讀8週或更短的課程,但是在2016年也有超過4萬8,000名美國人赴國外留學取得外國學位。 Overmann表示,過去幾十年來雙聯學位已逐漸受到歡迎,但在總體上來說,仍是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尤其對美國的大學部學生來說,許多核心課程必須專注投入學習,但如果讓學生離開兩年,越洋到彼岸就學,其中就有許多行政準備工作和課程統整,以及雙方之間配合且銜接得上,才能保證計畫行得通。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教育部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哥倫比亞大學推出跨洲雙聯學士計畫
海外校園 亞洲跨國留學 經濟就業為主要考量
傳統上,國際學生的流動是由發展中國家流動到已開發國家、從南方國家流動到北方國家、從亞洲流動到歐美為主的型態,這樣的型式稱為「垂直流動」,追求的是高品質與尖端的教育內涵。 日益增加的亞洲學生水平流動與高等教育區域化 但是隨著亞太地區國家社會、經濟與文化崛起的影響,亞洲國家雖然仍有大量學生前往歐美求學,但日益增加的現象是在同一個地理區域內相互流動,當前亞洲便是如此。例如:從印尼到臺灣念書,或者是從中國到新加坡、馬來西亞求學,這類學生數量日漸增加,形成所謂「水平流動」(horizontal mobility),顯示社經水平相近國家也開始相互交流互動,造成目前亞洲高等教育區域化(regionalization)的現象(黃庭玫、詹盛如,2016),而這樣的發展其實與各國積極鼓勵與推動有密切關係。 過去幾年來,亞洲幾個國家都推出相關策略與方案,鼓勵國際化、學生交流與短期交換等,促成亞洲地區水平流動的增加。1983年日本鼓勵校園多元化,以達到10萬名外籍生為目標,隨後在2009年推出「全球30計畫」(Global 30 Scheme),鎖定30萬名外籍生,直到2013年安倍晉三首相上台追求世界排名重要性,力推「安倍教育」(Abeducation)。 相同的,韓國在2005年也推出「求學韓國計畫」(Study Korea Project),希望在2012年達成外籍學生10萬人目標(Palmer & Cho, 2011);新加坡則矢志成為區域的教育樞紐(education hub),與世界知名大學積極合作,爭取區域內優秀的國際學生(Ng, 2013);此外,馬來西亞亦推出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特別瞄準非洲、中亞與中國大陸,積極爭取人才。 臺灣近年來亦不落人後,2011年推出「高等教育輸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行動計畫」(Chan, 2013),2016年政府再推出「新南向人才培育推動計畫」,希望能增加在臺灣的外籍學生人數。 國際學生流動的推拉理論 在解釋國際學生流動上,最經常使用的架構是「推拉理論」(push-pull theory)。在推力方面,代表母國有所不足或是欠缺的相關因素與條件;至於拉力則是代表留學國的優勢因素與條件。推力因素通常是指本國自身教育設施落後、缺乏研究基礎、高等教育受教機會有限、外國學位比較值錢、族群歧視,或是政治不穩定等。至於在拉力因素方面(指留學國),常見的包括豐富的外國獎學金、良善的教育設施、先進的研究環境、就讀大學機會多、財務支持充足、政治穩定,以及希望經歷外國生活等。 Altbach(2004)認為拉力因素是重要的,他認為最具影響力的因素包括外國大學的聲望、入學簡易、充滿希望的生活,以及就業生涯等(Altbach, 2004, p. 21)。本研究聚焦在「拉力因素」,因為拉力某個程度上代表外國大學哪些面向「品質」較為良善與充足,透過學生的選擇,可以充分了解他們在意哪些品質,了解其考量因素與偏好之相對權重高低。 研究設計方法 本研究採取兩階段式設計,首先確認影響學生流動之重要構面與因素,接著發放問卷給不同國家學生填寫。前者透過文獻探討分析有哪些關鍵構面與因素,其次進行專家團體(expert group)的檢視與意見回饋, 提高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最後總計有四個構面與12個因素列入調查問卷中。 本次調查採用量化方法, 以階層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進行資料統計,評估不同構面與因素在學生判斷中擁有的比重多寡。本方法是透過構面、因素內部相互比較重要性的高低,決定所占權重為何,同時加總為100%,方便察覺不同因素之間差異與重要程度。由於階層分析法是專家導向的資料分析法,在通過邏輯一致性檢測後,最低有效樣本數只要30個即可。 本次問卷發放給高中職學生及大學生填寫(尚未出國者),預計選擇十個國家與地區進行調查,主要瞄準大都會區的學校,減少跨國之間的社經程度差距。本文僅呈現馬來西亞、韓國與臺灣三個國家的數據,總計572位學生,因此推論至其他國家或全亞洲時,仍會有侷限性存在。調查結果並公開發表於今(2017)年9月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舉辦的「2017年國際高峰會」上。 本次問卷調查的四個構面與12項因素如下:四個構面為生活、學術、經濟與技術層面。生活構面包含整體安全性、文化適應的容易與否,以及生活是否便利等三個子因素;學術構面則含括研究資源多寡、課程設計品質,以及學術聲望高低等;經濟層面則有就業前景、打工及獎助學金的機會,以及學費與生活費的高低;最後則是技術構面的因素,主要是入學門檻的難易度、修業過程的難易性,以及最後畢業門檻的適切性等。 結果與分析:經濟、就業與求學 從回覆的資料分析發現,不同構面與因素的確有顯著的差異與不同(請參見圖一)。從四大構面觀之,經濟(31.5%)與技術(27.4%)是學生的主要考量,而生活構面與學術面向分別只有21.3%與19.9%的比重,顯示學生更在意經濟取向,以及修習學業過程的相關因素,顯示出消費取向與工具理性的特質,重視成本效益,以及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 若進一步探討12個因素的權重也會發現,有些因素有較高的權重重視,這些因素(超過10%以上)包括就業前景(12.8%)、學費及生活費(12.2%)、整體安全(11.0%)、修業難易度(10.9%),以及課程設計(10.3%)等五項。 一般言之,跨國留學主要希望就業機會與發展,在此調查中也充分得到應證,不過學生也重視學費與生活費的高低問題,畢竟若無法負擔求學成本,再多的規劃都是無法實現的。比較令人訝異的部分則是對於「安全」的重視程度,表示亞洲在選擇留學地區時,經常評估指標是該地治安、犯罪與人身自由是否具有充分保障。另外,學生也相當在意修業難易度,標準過高與繁複的求學過程,容易令亞洲學生打退堂鼓,轉移至其他地方。 儘管擔心修業的難易問題,受試學生也認為良好的課程設計與教學亦是考量的重點,若是學校能夠提供優質的課程、妥適的教學環境,對於跨國學生仍具有吸引力。 至於最不重視的因素,調查亦有獨特發現,包括學術聲望(3.8%)、生活便利性(5.0%)、文化適應(5.3%)、研究資源(5.8%),以及打工及獎學金(6.5%)等重要性都比較低。其中令人驚訝的是,學術聲望與研究資源並非學生最主要的期待與需求,相較於上述課程設計與教學的高權重,點出當前以學術表現為主導的世界大學排行榜,並無法充分反映學生的需求與觀點。 而且,生活便利性以及文化適應也不在學生的主要考量之內,可能是因為已經把「整體安全」列入考量了,所以這兩因素也就等而次之,畢竟大環境安全即無需憂心其他的生活與文化議題。 創造特色、品質與就業價值,非頂大對境外生亦有吸引力 從本調查的研究顯示,馬來西亞、韓國與臺灣學生在跨境流動上所考慮的品質面向,比較重視就業前景的可能性、求學費用的合理性、留學國整體安全的要求,以及課程與教學方面的優質服務。整體而言,這三個國家學生是理性的消費者,對於長遠發展、當下經濟成本與求學內容有較高的期待與要求,同時也要求留學環境的安全性品質。正因為如此,若想吸引這些亞洲學生,必須盡力提升這些面向品質,尤其是在安全環境上。 相對的,一般學生並不需要頂尖的學術與研究環境,他們比較在乎求學歷程與就業前景的因素,顯示非頂尖大學在國際學生市場上,只要能創造自己的特色、品質與就業價值,仍然大有可為,可以吸引到許多境外學生。 ◎參考書目 黃庭玫、詹盛如(2015)。前進東南亞高等教育:區域化的拓展。教育研究月刊,259,80-99。 Altbach, P. G. (2004). Higher education crosses borders. Change, 36(2), 18-25. Chan, S. J. (2013). Internationalizing higher education sectors: Explaining the approaches in four Asian countries.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35(3), 316-329. Ng, P. T. (2013). The global war for talent: Respons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Singapor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35(3), 280-292. Palmer, J. D., & Cho, Y. H. (2011). Does internationalization really mean Americanization: A closer look at major South Korean universities’ internationalization policies. In J. D. Palmer, A. Roberts, Y. H. Cho, and G. S. Ching (Ed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ast Asian higher education (pp.119-146).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70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亞洲跨境學生流動:哪些品質重要呢?
海外校園 因應108課綱 雅加達臺校「程式設計」開課
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為因應108年新課綱預作準備,並響應國內「活化教學」及「翻轉教育」趨勢,於106學年度起開設中學部專題選修課程「程式機器人設計」,課程規劃廣受學生歡迎,兩個班別全部額滿,甚至許多學生排隊候補。 程式設計課程座無虛席 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印尼雅加達臺灣學校中學部學生參加2018年1月27日印尼雅加達區機關王比賽榮獲金牌,展現出我國新南向政策中臺灣教育多元和優質的成效。 參與此門課程的學生,除了平時上課時間外,課餘時間也都樂於投入學習,全都自動到校學習演練,而學校老師們看到學生學習如此用心,也自願在週末犧牲假期,到校陪同練習,師生一同沈浸在學習樂趣中,非常符應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自發」、「互動」及「共好」的理念與精神。 雅加達臺灣學校表示,參加這個課程的學生除了必須具備程式設計的基本概念以及具邏輯的思維模式,可以解決各種難題外,更須具備團體合作的精神,懂得利用個人專長,共同合作來克服問題;對於學生而言,是一門難得的多元學習課程,更是極具吸引力的課程,所以在開課後就座無虛席。 海外臺灣學校與國內課綱接軌 教育部表示,東南亞5所海外臺灣學校為我國海外延續優質十二年國民教育與發展優質華語文教育重要據點,設立至今已成功培育無數臺商子弟、僑生及外籍人士子女,近二十餘年來,在臺商、民間、國內教育工作者及政府等各方不間斷地努力及協助下,已累積多元特色的風貌,展現臺灣在異地推動特色化海外國民教育的軟實力,目前各校已發展成為K-12完全教育體系,全面實施國內課程綱要及設備標準,與臺灣教育完全接軌,教育部對於各校經費、師資教材上將持續給予支持與重視。
海外校園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下)
圖片來源: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上一篇: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上)、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中)) 說到對照組,當我在台灣念高中的時候,因為自己喜歡在課外摸索網頁與程式設計,以致成績不佳。當時我常感到自己身邊的同學只在乎如何升學。當社團、體育校隊、公益等通通被價值觀扭曲成為升學跳板,我會開始覺得自己感到不適。 但我運氣很好,雖然考試和在校成績不甚理想,或許靠著一些課外的活動,我鑽進到了工程第一志願的資管系和物理系候補,讓我日後有機會轉系進入自己想念的資訊科學。開學不到一個禮拜,讀文學創作系的室友問我:科學家發展出來的學術知識,可能要數十年後甚至百年後,才有相關的應用與商業價值出現,反觀工程師,可以將現有的知識在十二十年內做成有商業潛力的成品;為什麼會有人想去做科學家呢?純理論知識很重要嗎? 之後我們兩人開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由於房門沒關,走廊路過的同學聽到了都站在門口聆聽,後來慢慢加入了這種辯局。由於當時大家都是新生,尚未有學術辯論的基本訓練而沒能達到結論,但當天結束時,我們宿舍房間擠了將近十個人。數年過去了,我這位大一室友去美國西岸寫劇本,而我則留在東岸就業。我們兩人之間仍三不五時找機會聊聊,因為兩人不同的學業和工作背景,常常能給對方一些新的啟發。從高中到出國念大學,對我來說最大的驚喜就是自己終於找到一群不是把讀書當作升學手段的朋友,也終於有人可以一起討論想法,而不只是為成績拼命。 相對的,當時和我一起至這所學校就讀的高中朋友其實有另外四位,但由於他們通通住進了亞洲人居多的宿舍,最後紛紛加入台灣學生會。往後四年,雖然大家偶而會見面吃飯,但日子久了,我發現我先前的台灣朋友們依然維持互動。而我自己因為其他方面的學術與課外活動興趣,而開始交了許多其他朋友,相對而言反而顯得和台灣人疏遠了。即便自己沒有刻意遠離台灣朋友,但當自己的興趣越漸多元,自己也不會覺得自己應該因為自己是台灣人而去限制了自己的生活。 對我而言的最後一根稻草,應該是我當時決定進修哲學時,台灣朋友與美國朋友的兩極化反應。 思考一些生活中乃至人生中的是非對錯,對我來說除了是興趣外更是生活的一部份。我親密的台灣朋友告訴我這樣未來會找不到工作,不應該荒廢自己的學業。反觀我過去的英文老師與身邊的美國朋友,都支持我選擇對自己有意義的學習方向。 不回台不代表不愛台 過去十年我認識的台灣留學生中,就有能力很好但專攻學術與藝術的同學,而他們幾乎完全不參加台灣學生會的活動,因為他們身邊的台灣留學生中清一色都是專業領域(電機工程、金融、企管等),對於藝術和學術理論一點興趣也沒有,更甭談了解為何會有台灣人把這種沒錢途的事情當志向。 試想,在這種環境中,跟你「同文同種」的台灣人沒有人了解、也不想了解你的志向與興趣,而你身邊的「外國」朋友雖然不吃火鍋不唱KTV,但是他們卻重視你的長才並且勇於挑戰你的想法。 久而久之,你還會認為「台灣人」跟你有不可斷絕的關係嗎?而和「外國人」又有什麼真的永世不能跨越的鴻溝呢? 這些同學在國外被當作人才,是先進國家高技能移民的鎖定對象。而理論上來講,台灣不論是人民還是政府,應該都去重視這種人的發展空間並給予其應有的尊重。然而,事實往往不是這樣子。 很多較少與台灣人互動,最後選擇在外生根的留學生,其實很多人對台灣仍有很深的思念,甚至很多人比因為在國外找不到工作而歸台的留學生更珍惜台灣。 為什麼?因為這些志向與一般台灣人不同的朋友出國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從國外學習自己熱愛的知識後,才能回國發展、貢獻自己所學。然而,同儕之間無法理解也就罷了,回國後又發現國內完全不重視自己領域的發展,這些學生畢業後面對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你應該為了自己是個台灣人而歸國,還是應該跟隨自己的志向,留在資源比較多的國外? 學術環境不優,無法吸引人才回國 學術界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我有次在一婚禮認識了一位在美國任教的台灣籍教授。談過之後才知道原來他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基本上能進入美國國家科學院與國家工程院的,都是學術界領域的權威)。而獲得這種國際級殊榮的台灣學者,也不只他一位。 而這位教授告訴我,其實選擇留在美國與否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做學術需要錢養學生、需要錢去參加研討會、有時更需要錢去養器材做實驗。在美國一方面是學術與經濟資源較多,但真正的優勢在於其資源運用的彈性化。而我在台灣實習時碰到在美國名校學成歸國的年輕與中生代教授,有時提到這敏感的話題,他們不免會吐吐苦水。他們回國很多是因為想照顧父母,但在他們在台灣發展過程中都可以體會到台灣體制上和資源上的種種限制,從不公平的輩分制度、莫名其妙的學術論文積分系統、一直到教授的固定薪水完全都沒有討論的餘地。 很諷刺的是:比台灣更晚對國際開放的中國,卻是砸下重金,以比歐美國家更優渥的待遇和經費來挖角世界一流學者進駐中國學府。留在美國做研究的台灣學者,若想要離家鄉近一點,中國、新加坡、香港在學術環境上已遠勝台灣。 在這種情況下,讓你選擇回國去忍受自己事倍功半,或是留在國外為志向全力衝刺?你真的會認完全把你當蠢材加奴才的「台灣人」,會比賞識你才華的「外國人」還要來得親嗎? 總而言之,當我們在給留學生的歸屬做最終定位的時候,不要忘了最基本的取樣誤差。 我們可以寫一篇文章把思鄉之情講得有多麼崇高,但我們也別忘了: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大眾,究竟邊緣化了多少的台灣人才。當我們「台灣之光」都是長年在外、甚至已經在國外生根的台僑,我們都該有所警惕。 對於有熱忱的台灣青年,請不要再笑他們的夢不實際、賺不了錢。因為,台灣的未來需要這些人才能走出不同的路。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下)
海外校園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中)
圖片來源:Learnthat (上一篇: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上)) 似曾相識,不是嗎? 對此,我為有此遭遇的朋友們感到不平。但是,我在這邊將直言,告訴你為什麼這種事情會一再重演。 過去幾年我面試過數以百計的工程師與設計師,而在閱讀履歷和實際面試的過程中,我發現台灣人與中國人在找工作的時候有個令我難懂的態度,那就是,認為一切跟專業看似無直接關係的事情都不重要。打個比方,我看過很多台灣人寫的履歷,除了實習、工作經驗外,就是列出課表、成績,很少會看到「自發性」的自習經驗、興趣或是課外活動。而面試時,很多人對於「閒聊」的回應都非常敷衍,尤其是當面試官問到「你為什麼想做我們這個行業」或是「你為什麼會想要來我們公司」時,大部分台灣人給的答案都是明顯搪塞(例:我覺得你們的產業是明日寵兒,而我想要將我的技能貢獻給一家成功的企業),而這種屁話講了等於沒講。 專業外的人際互動與生活熱忱更重要 而或許這很難置信,但其實在美國,面試時的專業外問題,遠比專業問題重要。 為什麼呢? 這道理其實一點也不難懂:因為每個從你們科系畢業的人上過的課都差不多,一般來講能力也不會差太多。而講到實習經驗,這些都是分組工作,你寫的應該都是整個團隊的工作成果而不是你的個人職責,面試官不會笨到連這點都不懂。美國許多公司都是派你未來的同事來面試你,如果你連最基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都不行,誰會想要跟你做同事? 這句話或許會更讓你驚訝:你真正沒有辦法打入這個世界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你不認真生活。 你或許會反駁說自己讀了多少書,花多少時間準備專題等,說真的這些都不重要,因為你科系上每個人都必須完成這些才能夠畢業。不願意去跟人互動、了解對方的生活與文化,代表你不管到了哪裡都沒把人當人看。 為什麼面試官會想知道你的興趣、課外社團等自發性活動?因為這些告訴面試官,你這個人知道自己想要做甚麼,而且當你想要達到一個目標是會下甚麼樣的努力。從你的談吐,對方就知道你有沒有熱忱。 如果這些都是一片空白,那你就是在告訴別人你的生活就是照本宣科,你根本沒有去認識你周遭的機會,也完全沒有去嘗試新事物的勇氣。 所以,我們是否該去怪「外國人」不給我們留學生「溫暖」呢?是否該......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冷漠無感與被動是學術研究的障礙 最後,很多人決定回國,而卻沒有太多人會去思考,不想回國的人背後,除了國外可能相對優渥的工作待遇外,還有什麼原因? 我個人以為,我們該憂心的不是為什麼自己不想在國外待下,而是為什麼我們有不少留學生不想回台灣。因為過去我認識的台灣學生能力最強的,幾乎都決定留在國外長遠發展。 或許你會認為他們是自私地辜負了台灣對他們的栽培。其實不然,他們幾乎一致告訴我:台灣是他們的家,他們希望能回家,但是卻不知道回家以後他們到底要做些什麼。 事實上,有一批台灣留學生在外時,慢慢與台灣朋友來往越來越少。乍聽之下你會覺得他們過度崇洋媚外,但是若實際深入了解他們的人生經歷,你會發現他們與「台灣同胞」漸行漸遠不是沒有原因的。 在讀碩士時,我們系所來了一位來自台灣第一學府物理系與哲學系的同學。在申請至我們系所博士班之前,他在英國念分析哲學。和他聊開後,他跟我說其實他不太會考慮回台灣學術界發展,主要的原因是學術圈的學生太被動、沒有熱忱。 其實沒有經費、研究做不出成果對學術人來講是難題但是卻不是最大的障礙。學術人最怕的,其實是一個冷漠無感的系所、一個沒有「砲火」的戰場。而這位同學說自己在台灣感到最不適的,就是在研究室討論專題與論文時,同學們報告完以後其他學生只會乾瞪眼,沒有人會對別人的專題論文提出質疑、批判。我本身過去曾在台灣電資領域的第一與第二志願院校實習過,碰過的情況如出一轍。尤其是當你做的領域是非常理論性的(如經濟學、哲學、邏輯等),你身邊的同學對你的論文說實在地不感太大的興趣,大家只是想教授趕快在論文上簽名,趕快畢業去找工作。 (未完待續,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下))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中)
海外校園 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上)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年輕人出國留學,過去幾十年在台灣魅力不減。而畢業後究竟要留在國外發展,還是歸台報效國家,是幾乎所有留學生都會碰到的問題。 由於問題依舊,很多文章如Mr.6的「為什麼我們要回亞細亞」,在留學生圈中流傳已經有五六年了。最近這篇文章又浮出檯面,讓敝人重新開始思考這問題。對於Mr.6,論年紀上算學長,而他這篇文章不無其道理。但是這篇文章似乎只探討了台灣留學生在外與別人格格不入的情況,卻沒有去研究選擇在外發展台灣學生的立場。 Mr.6的「為什麼我們要回亞細亞」有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1)文中提到國外畢竟不像家鄉,而並沒有提到台灣、甚至亞洲究竟哪裡好。如果不是因為是非對錯好壞,而是只因為「我生長在這個地方」而下結論,這似乎就是個先入為主的成見作祟,不是嗎? (2)這篇文章的重點仍然放在自己的「母文化」是本位,而無法融入美國人的社會。請問今天你去國外留學的目的是甚麼?到底是要去別人國家宣揚台灣文化?還是去深入了解別人的文化呢? (3)文中有一段提到台灣人在美國生根後,卻要求自己的女兒「不要交外國男朋友好嗎?」試想,移民美國想必是看中在美國這多元文化中不論人種都能享有同樣的憲法人權。如果你在這國家認為自己跟其他人種平等,為什麼你會要求小孩不要跟「外國人」交往呢? (4)用詞上很詭異,今天若在美國工作甚至定居,請問誰是「外國人」? 在一個地方生長,自然對其有保存一種無可取代的記憶與思念。然而,記憶有甘有苦,在有些最後選擇在外發展的留學生看來,有時對台灣剩下的只有思念。 5人留學,1人留下 圖片來源:Edudemic 在外求學和工作,我前後認識了數以百計的台灣留學生。自己粗估,台灣留學生大致上分為幾種:第一種是因為認知國內的教育缺乏特定師資、設備、經費等,因此針對這幾點選擇國外學校進行重點進修,這種留學生比例不到10%;第二種是「認為」國內教育不好,另外又「聽說」某某國的教育比台灣好因此依知名度挑選幾家該國的高等學府進修,這種學生估計占了30%左右;剩下的第三種學生,出國的主要原因,也可能是唯一的動機,就只是因為他們認為在拿國外學歷比較好在崇洋媚外的台灣就業市場中去壓本土畢業生。 我認識留美的台灣留學生中(指沒有綠卡或公民身分的台灣學生),可能5人中只有一人會留在國外發展。這只是我個人的觀察,但從中這經驗中我開始了解到為什麼。 以碩士班現在多為兩年內、甚至一年內就能畢業的情況看來,多數碩士生畢業時,英語還是無法跟人流利溝通。在這一兩年內,台灣留學生通常都會到該國各地去旅遊,該玩的應該都玩過了。而到了要找工作的時候,其實很多留學生想要留下來,但是一方面因為自己持有國際學生身分,另外一方面就是因為不理解當地的文化,找工作處處碰壁。 不可否認的是,留學確實不容易。要學習另一種語言、要習慣另一種文化,同時還得兼顧課業,沒有人認為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海外留學,台灣生活 然而,我們除了探討結果以外更應該思考原因。以在美國留過學的學生為例,相信以下的故事你不會感到陌生:開學前,你參加學校召開的國際學生說明會,會場每張都是「外國」面孔,或許因為英語不好,你選擇不說話。沒多久,在會場你聽到了孰悉的台灣腔國語;不,或許你學校台灣人很少,你聽到了京腔的國語,你總算鬆了口氣。你不由得上前:「你們是中國人嗎?」 就簡單這句話大家開始閒聊。不久,學生會的「阿多仔」志工前來問你是否有問題,你們都笑了笑,搖了搖頭。最後,你跟這群「同鄉」的朋友出去吃飯。開學後,你跟著這群朋友參加了台灣或中國學生會。平時一起去買菜、一起吃飯、一起打麻將、一起唱KTV。兩三個月後,大家已經形影不離。 慢慢地,走進教室你碰到了你認識的美國同學,他用英語問你「嗨,你好嗎?過去這周末做了些甚麼?」 而對此你可能都會回答 「噢,沒甚麼,就讀書而已,哈哈......」。不久,你的麻吉來了,坐下後用國語開了句 「這幾天在幹麼?」,你們卻開始聊著上個周末跟朋友開車去州立公園、去吃大餐、去看電影等,一直聊到上課。下課後走過校園,你看到了同班同學在草地上彈吉他,你跟他揮手打了個招呼後從容離去。或許是因為語言能力不好,或許是因為文化有差異,總而言之,跟外國人講太多話很彆扭。 有天,你跟同班同學做分組專題,同組可能有來自不同地方的「外國」同學。熬到了11點,可能一位白人同學站起來說「我好累,我們去隔壁的酒吧吃個宵夜喝點東西再回來吧?」你可能笑笑地說 「不用了,我還有事情要做」。語畢,整組人走了,丟下你跟你的麻吉。你跟你的麻吉認為事情沒做完不該浪費時間,但是其他人卻認為適度休息才能夠發揮最高的功效。或許是文化不同,或許語言上有障礙所以大家都懶得解釋,總而言之,你們都不想多說。 再過幾個月,明天的超級盃(美式橄欖球)為美國一年一度之運動盛事。你一樣選擇了和同鄉麻吉一起看比賽。或許你所在的城市球隊贏得了冠軍,被這氣氛感染麻吉們選擇到市中心去跟狂歡的人們湊熱鬧。到了市中心,有些人臉上塗滿圖騰、有些人裸著上半身在街上奔跑、有的人拿著點了火的樹枝在路上大喊「我們贏了!」。你跟麻吉們看了,被這些瘋狂的「外國人」逗笑了,但你們始終與他們沒有互動。 這一切只是部肥皂劇,日復一日。最後,你畢業了。 你開始為工作而面試。走進了一間日光燈通明的小房間,面試官第一句話問你 「你好嗎?過去這周末做了些甚麼?」為了這面試你把過去所有專題、講義都複習過了,但是這句話你卻沒準備應對,所以你依然回了「沒甚麼,就是看書」。你以為這樣會讓面試官覺得你很用功,但實際上,面試官看你反應冷漠,索性就開始面試。或許你在面試題目上表現地差強人意,但別忘了,其實你們同校同系的同學程度都不會差太多。 出了房間,你鬆了口氣。離開前,你聽到另一位面試官與同班的「外國」同學在聊吉他。畢竟這只是閒聊,你也不以為意,從容離去。 幾個月過去了,你依然沒有找到工作。你會覺得自己好像對答都得體,你開始覺得是因為面試官偏袒美國人。當你發現同班的印度人、巴西人也慢慢找到工作了,你得到的結論就是面試官歧視華人。一方面是氣憤、另一方面沮喪,你終於在你的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選擇性實習訓練簽證)過期後,返回台灣找工作了。 (未完待續,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國(中))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為什麼有些留學生不能回亞細亞(上)
海外校園 德國教育十歲能力分組,壓力更勝台灣
Photo credit: Chris Yarzab via Visualhunt / CC BY 一談到德國教育,大家都以為非常自由,但是它所牽涉到的過早能力分校的問題,影響學童身心發展,卻很少被提及。德國教育一般人都以為是依照學生性情而分校,但是德國四年小學教育,五年級就上中學,以學習能力被區分出三種不同特性的教育體制,對學童不到十歲的心靈,可以說是打擊不小。十歲不到或才剛滿十歲的學童就被依能力區分好壞,在我們一直不允許分班的台灣來說,可能無法想像。 過早能力分校,打擊自我肯定 因此,也讓慢熟的學童在學校中得不到適性的教育,或對於學習興趣缺缺。學童分校之後,自覺能力被社會定型,被分到最差學校的基礎中學學童,會感到自己沒有別人好,而自認為自己愚笨而容易自我放棄。 過早的分校、定型過早對成人的教學較為簡單,但對還不到十歲的孩子能力區隔定型,是對他們自我肯定的一大打擊。一般來說,實用學校的教學不重視字母拼音正確的學習,讓很多德國人唸了九年或十年書之後還無法讀懂與書寫一般的文章與書寫。近日報導在尼德薩克森邦(Niedersachsen)統計,竟有60%的人,包括就職工作者仍不能正確讀寫,這也顯示德國一般教育確實仍有盲點存在。 普通高中有學習升學壓力 德國因為重視實用的技職教育,五年級就升上中學而分校。中學以後,普通高中要唸八年制或九年制的高中,是以上大學為目標的教學導向,讓學生倍感壓力。早在分校前的四年級,學生就因為被分組教學而感受得到壓力。資質好的學生在私校會被分組教學提早訓練,希望獲取上普通中學的優先可能。未獲得特別訓練的學童,自知資質不夠好,心理上的競爭在小學四年級就開始了。公立小學有成績分等,也參考家長意見,老師可以推薦,家長也可以參與決定上哪種學校。 分校之後,普通高中在上五年級就可以感受到學習的壓力。德國過去是高中九年制才上大學,目前為配合國際潮流而改為八年制。八年級制的學生學習更密集,壓力更大。不管是八年還是九年制普通高中生,在升大學前的最後兩年,因為成績要作為申請大學考試的分數,所以不敢大意,生活也戰戰兢兢。 另外,在高中學習的八或九年中,只要一學期中其中有一主科成績太差,可能就要留級或轉為其他較差的實用中學。誰說,德國唸書沒壓力?他們不是考上某明星學校就可以暫時減緩壓力。台灣高中還有補考,有二一、三二等規定,還給學生機會。 德國普通高中,如果學生因為老師教得不好影響學習興趣,或老師有偏見,在一個主科上沒爭取到一定成績,就會被淘汰或留級。有些學生資質好,但遇到不良老師影響學習興趣,而被迫換校留級,比比皆是。不過即使是以大學為導向的高中,也會要求學生實習,了解自己的性向。 高中生在最後兩年必須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甚有在家長上班時,也會接到就讀普通高中的孩子打電話到上班的家長手機,討教如何準備考試,為的就是要立於不敗之地。德國學生有不好的科目要加強,也像台灣要補習。高中唸完,考大學那幾天的考試,是根據組別而考。通常是考三個筆試,一個口試學科。一個考試考一天六到八小時,全是申論題。口試學科是自己學校老師考,其他筆試是全國統一一天考試。整個考試日期分散在兩個星期中考,不像台灣是兩天或三天考完所有的八個科別或十個科別,雖然德國每個邦都不一樣,但原則近似。 職校訓練畢業,16歲有薪水,18歲可經濟獨立 在另兩類中等學校中,又分基礎與實用中學。這些學校對學生知識要求不高,多讓學生有長一點的時間實習,也可多探索自己的性向。 學生在九年級或十年級畢業後和企業建教合作,當學徒職訓一般要三年,才能取得職業證照。舉凡販賣肉品、油漆、水電、浴室水管裝修、暖氣裝置、助理護士與護士或理髮等職業,都需要證照才能進入職場工作。順利的話,18歲職訓結束就可以與該企業簽約上班工作。職訓三年期間學徒一開始就有收入。學校與企業的建教合作,在職訓期間第一年就給學徒薪水,這也讓許多學子有強烈誘因提早進入職場,經濟獨立。 貧窮家庭不鼓勵上大學,社會階層流動低 德國學童因為不到十歲就依能力分校,再加上貧窮家庭家長不看好孩子就讀大學,延緩就業,故多不希望孩子上大學。這也讓德國成為世界上社會階層流動性最低的國家。 也就是說,不是生於父母為大學畢業的家庭,其學生上大學的比例是世界最低。社會階層鮮少流動,也是德國社會的隱憂。近年來德國上大學的學生比例較以往提高,建造業、粗重的手工製造業面臨嚴重人才荒。部份大學教授認為,許多現今進入大學的學生多資質不夠好,應選擇比較實際的技職訓練學校,才不會拉低學校教學的素質。這類看法反映了德國在全球著重高等教育提升的變化中,也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 在富裕的社會中,年輕人要適切找到自己的路,不把大學當非唸不可的「義務教育」,其中也有自身摸索性向的難處。而這正也是全球教育應該再反省、導正的問題。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德國中學教育優劣:十歲能力分組 壓力更勝台灣
海外校園 奧地利中學教育教我的七件事
我在13歲那年,前往奧地利學音樂,也在當地上了六年的中學。當時的我完全無法預料,接下來的這些年,將在我未來的人生帶來多大的影響。 ======= 口語表達:用自己的話說。 尋找答案:許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 邏輯思考:哲學、心理學為必修課程。 外語學習:世界很大,而英文只是眾多外語之一。 訓練讀書:書就是書,沒有所謂的課外書。 良性競爭:有人就有競爭,但可以同時很多個第一名。 請說謝謝:勇敢接受他人讚美。 ======= 口語表達:用自己的話說 我從只會拼ABC的時候進了奧地利的中學,幾個月逐漸對德文上手後,學校老師們開始讓我參與小型的隨堂考,而這類的考試一般都是口試。一班也才二十來人,基本上不需要花幾堂課的時間就能考完全班,老師多半事先不會通知什麼時候輪到你,差不多知道老師要考試了,大家就得早早開始準備。 我的口試初體驗是在歷史課。年輕有活力的女老師特別挑了課本上一段短短的內容還有課堂上發的一張講義,並提早告訴我考試日期。為了讓很照顧我的老師刮目相看,我非常認真的反覆背誦老師發給我的考試範圍。之前看過同學被老師叫到黑板前口試,感覺上似乎也不會很難,而且一個人也不過考個幾分鐘左右。我相信只要自己把所有內容背熟,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輪到我考試的那天,我才發現,其他同學們在台上考口試好像很輕鬆,是因為他們很習慣這樣的考試方式。我卻從來沒有全班同學盯著看你口試的經驗,一上台真的是緊張到心臟砰砰跳。幸好問題很容易,我鬆一口氣,雖然很緊張,不過還是一字不差的把課文複誦出來。這時老師用非常訝異的眼光盯著我,我正納悶是不是自己哪裡背錯了,老師帶著些許嚴肅的口氣問我:「為什麼妳的回答跟課本完全一樣?」 我當場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心想,呃…考試不就是要考課本的內容嗎?不然要考什麼? 老師看我似乎不解她想要表達的,用鼓勵的語氣對我解釋,「妳全部都背出來,表示妳花了很多時間仔細讀了這些內容。只是妳回答的完全都是課本裡面的句子,所以老師不能確定妳真的理解內容。妳能試試看用自己的話說嗎?」 我呆住了。那麼努力那麼認真的把課本內容背出來了,竟然讓老師感到擔心! 不僅是歷史老師,其他科目的老師也都要求你「用自己的話」說。筆試要求用自己的話說也就罷了,可以慢慢想怎麼寫。但是口試必須立即反應,青春期的孩子又憋扭,誰願意在全班同學面前反應不過來,超丟臉啊!我高中時主修生物,那時走在路上還會一直大聲唸著 Desoxyribonukleinsäure (DNA/脫氧核糖核酸)、Endoplasmatisches Retikulum (ER/內質網)這些很饒舌的名稱,唯恐在口試時候咬螺絲!中文的「唸書」一詞其實很貼切啊,我當時書真的是用「唸」的! 尋找答案:許多事情沒有標準答案 在高中的德文課,我們看了大量的詩集。但是老師從來沒有叫我們背任何一首詩,而是要求每個人去詮釋並揣測詩中所藏的意義。這是奧地利高中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叫做 Gedichtinterpretation,意為「詩的詮釋」。我們學習不同時代各個詩派的韻律、古德文、作者生平中的起伏、當時社會背景。然後來詮釋詩詞的深層意境。為什麼作者會寫這首詩?他在隱喻什麼?他詩中有月亮湖泊夜鶯,是在影射什麼嗎?哪首詩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為什麼會引起我們的共鳴?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有系統的一一分析,老師則在旁邊導引。就這樣,我們讀遍了不同德語系國家(德國、奧地利、瑞士)文豪的詩集。十分有趣的是,同樣的一首詩,同樣的一個情景,竟然各個同學的「詮釋」截然不同。 情竇初開的孩子對於政治社會詩詞興趣不大,德文課本也很聰明,列出一堆情詩。我的德文老師嫌不夠,還會找流行樂的歌詞給我們讀。並且理直氣壯的說這就是我們現代人的詩,要我們寫詮釋。德文月考(筆試)的時候,老師也會發很多首不同的詩,讓你選一首你覺得能引起你共鳴的,這就是你的月考題目。一場筆試就只要求你詮釋一首詩。後來到了高年級,主科的月考時間拉長,一堂德文月考長達三四個小時。寫到一半,沒有靈感了,還可以出去教室外面吃個麵包再回來繼續寫。 當我們對德文詩的分析能力底子打好後,其他的外語老師也跟進,要我們讀詩。我的主要外語是英文與法文,英文老師說要我們看莎士比亞的原版,莎士比亞的古英文中,句句充滿韻味。本來我們超級期待可以看「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愛情悲劇或是「Twelfth Night」這樣的浪漫喜劇(德文老師帶我們去話劇院看德文版的「Twelfth Night」,裡面還有男主角正面全裸演出的橋段,把我們都嚇傻了)。結果英文老師丟了正經八百的宮廷劇「哈姆雷特」(Hamlet)給我們,要我們挑段落出來詮釋。莎士比亞的古英文說實在大家看來看去也看不不出個所以然,結果不約而同都挑第三幕中主角最經典的獨白(就是開頭是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那段)。 同學們會私下彼此抱怨「詩的詮釋」佔去我們這麼許多時間。現在長大了才了解,在讓我們傳承德語系文化的同時,我們也從中建立了觀察文字的能力,也意會到讀文字不能只看字意,文字又能夠運載多大的力量。也不知不覺地體會,事情並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切入的角度不同,感受也不盡相同。 前些日子遇到一位學妹,她對我敘述,她的高中德文老師曾經在課堂上長期導引學生看報紙,一件時事或是政治新聞至少看三個不同報紙,然後比較各報記者切入的角度、段落承接、重點,來思考不同媒體的立場。她笑著對我說,一直到現在,看新聞還是下意識的會去分析新聞是用什麼角度在報導,「老師當時在我們心中播種,現在正在發芽。」她這麼說。 邏輯思考:哲學、心理學為必修課程 來源:Pixabay 「哲學與心理學」是我們在高中的必修課。依據奧地利教育部的說法,這堂課是為了「讓學生去探討生命的意義,並從中得到一些自己人生方向的指標。」畢竟是歐洲的學校,我們的哲學課程還是以歐洲的哲學家為主,從古希臘羅馬文明開始,然後再帶到歷史上重要的歐洲哲學家。徳文的哲學一字 Philosophie(絕大多數歐洲語言此名稱字根皆相同)是從古希臘文轉來的,字根非常的美:「愛好智慧」。 許多哲學理論架構在不同的邏輯系統。說穿了,哲學課就是在訓練你的思考能力,進而訓練你的邏輯性。比如說我們從古希臘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唸起,他的哲學研究可以說是涵蓋語言發展、倫理、美學、物理科學、政治,甚至還有玄學。我就是因為當時讀了亞里斯多德邏輯理論中的其中一環「Syllogismus 三段論」,開始覺得哲學是個有意思的科目。邏輯理論有點像數學,會有個基本公式,也像是推理遊戲。這個三段論的基本公式為A = B, C = A, 那麼,C 也等於B:所有人(A)都會死(B)。所有希臘人(C)都是人(A)。因此,所有希臘人(C)都會死(B)。理論可以一直延伸下去,也會產生細節上的矛盾,然後就會被改良或是推翻。 學習到不同的哲學以及邏輯理論如何影響了社會結構,才了解原來哲學家不是我們想像那種不吃不喝散步想東想西的文青,而是他們肯花時間去思考還有批判眼前看到或看不到的現象。他們思考的動力,就是我們人人在小時候最常問大人的一句話:「為什麼?」 心理學與哲學算是有相屬關係的,因為心理學的核心也是在問「為什麼?」。奧地利教育部對心理學課程下的定義是:「探討人的行為舉止現象,嘗試了解自己還有自己周遭親友的行為舉止,進而培養學子的同理心。」我們的心理學老師也會用一些比較容易體會的話題來讓我們接觸心理學:為什麼看到男朋友跟別的女生說話我會嫉妒?為什麼我總是覺得爸媽比較不疼愛我?為什麼我跟同學會格格不入? 「哲學與心理學」課程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培養學生與人的溝通能力,學習用適當的字彙表達情感,並展用自己的言論自由權」。我都還記得非常清楚,老師還帶我們去校外上課,不斷練習如何避免使用言語暴力傷害自己周遭的同學。一直到今天,我還記得當時我得到最大的體會,那就是「言論自由」不是你高興說什麼就說什麼,而是你有選擇不用言論傷害別人的自由。 外語學習:世界很大,而英文只是眾多外語之一 歐洲的地理歷史背景豐富而錯綜複雜,醞釀了數十個不同的國家以及語言。在奧地利,絕大多數中學的第一外語為英文。一般中學會要求兩個第二外語:拉丁文以及法文(課堂時數是相同的)。有的學校甚至將拉丁文以及古希臘文列為第二外語(這兩個語言皆為影響歐洲語言、文法、文學發展的關鍵語言),然後第三外語為法文、西班牙文或是義大利文。有的學校,也會提供比較冷門的外語課程,比如說斯拉夫語系或是東方語言(如日文或中文)。 奧地利的教育系統認為,英文很重要,但是它只是眾多外語中的其中一個罷了。我自己本身在選擇高中畢業考的語言項目時,甚至直接拋棄英文選法文。我的考量其實很單純,我對自己的英文聽力沒有很大的信心,但是法文的聽力卻不知道為什麼比較好 (也有可能是法文老師選的內容很簡單明瞭)。 當時在高中的外文月考皆分三部份:聽力、文法、讀寫。(口語能力則在平常的隨堂口試中解決)。第一關聽力沒過,你後面的文法或是讀寫內容再好,就是不及格。通常聽力方面,老師會播放三次那種有人站在街上聊天的對話。說話速度也很快,也可能有很奇怪的腔調,對話裡面也一定會有一堆你聽不懂的單字。聽完後,就聽到的內容來回答考卷上的問題。 英文老師也很心狠,三次就是三次,我們怎麼央求多播放一次也不肯。我們抗議對話內容有不懂的單字,她也毫不在意。她說,實際上當你跟外國人說話的時候,人家怎麼可能那麼有耐心跟你反覆三次以上?更何況,他要如何知道你不懂哪些單字,跟你說話時候一定會有你不會的字。而我們學語言的目的就是訓練自己,要能夠用聽得懂的字彙中大致去揣測對方想表達的意思。 奧地利的外語教育非常重視閱讀文學作品。我們在國中以及高中時,讀了大量英國或美國的文豪。我當時很喜歡的是Tennessee Williams(田納西‧威廉斯,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劇作家之一)的劇本中對人物生動的刻畫。而我印象最深刻的,則是英國作家William Golding(威廉‧高汀)在1950年代所著《Lord of the Flies 蒼蠅王》。這部小說內容也充分運用古希臘哲學思想、基督傳統觀念、近代心理學的元素(剛好也與我們在哲學與心理學課相襯),敘述遭遇飛機事故後的一群小孩子,在一個荒島上如何在求生中褪去文明,內心的獸性一一呈現。書中對人性進行了叫人感到心驚膽跳的描寫。英文老師在這本書上花了很多時間,並在課堂上大家一起討論書中許多非常露骨殘忍的情節。 法文課上,我們有一整個學期都在分析Le petit prince 小王子的內容。也看遍了法國諾貝爾文學得獎人Alber Camus 卡謬的作品。我到現在還記得,看到卡謬的小說《L'Étranger異鄉人》裡的第一句話帶給我的震撼,作者用很精簡的法文寫著:Aujourd'hui, maman est morte. Ou peut-être hier, je ne sais pas. (今天,媽媽死了。也有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我開始了解文學的力量,也發現了學外語能夠接觸並了解這麼美麗的文字,可以說是卯起來唸法文,就是為了看更多的法文書啊! (補充:奧地利是小學國中高中各四年,加起來12年。我是在高中開始唸法文的,也就是一共學了四年的法文(有的學校則是國中就開始教法文)。我們當時法文課程進度很快,第二年的時候讀小王子,第三年開始讀卡謬)。 訓練讀書:書就是書,沒有所謂的課外書 來源:Pixabay 從上面的介紹,想必大家一定也發現,奧地利的學校讓學生閱讀大量的書籍。用台灣人的角度來看,我們就是一直在看課外書。這對我來說,也是非常新鮮的體驗。 在我們的國文課(也就是德文囉)上,課本完全只是參考用,真正在看的是德文作家的作品。我們也看當代作家作品,其中一本書叫我印象特別深刻;會記得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書名很有意境:Wie kommt das Salz ins Meer (鹽是如何到海洋的)。這是奧地利當代文學才女Brigitte Schwaiger的在1977年震撼社會的處女作。女主角是一個被壓抑的傳統女性,人生沒有目標,也不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裡,活在一個不幸福的婚姻裡面(最後以離婚收場),全書以第一人稱寫作。老師導引我們如何閱讀第一人稱的小說,去看字裡行間所隱藏的訊息,要我們注意女主角是用什麼角度去觀察世界?因為是第一人稱,而不是全知角度,她是否許多時候無法客觀來觀察事物?老師並導引我們去思考小說的背後意義,原來這是一本在批判社會對女性不公現象的書籍。老師也翻出當年的書評,讓我們了解,為什麼這本作品在保守的1970年代造成那麼大的迴響,因為這位作家犀利的指向了社會中沒人去面對的現象。 除了看小說以外,讓我覺得很特別的就是:看劇本。 劇本是德文文學一項很重要的傳統,許多出版社依舊再版兩三百年前到當代的德國、奧地利、瑞士文豪的劇本,許多現代作家的重要作品也都是劇本(也會被搬上舞台或是拍成電影)。老師也會依城裡的話劇院上演戲碼,來規劃讓我們看什麼劇本。很喜歡晚上全班一起上劇院看話劇的經驗,除了可以跟同學一起出門,還可以看到話劇演員如何把劇本裡面的文字轉換成畫面,隔天老師也會跟大家討論,覺得導演以及演員的詮釋是否跟我們在念劇本時心中的畫面有出入。 回想起來,其實當年的我很害怕上德文課,因為老師會丟很多書給我們,然後要我們寫大意還有心得報告,我的中學時期,電腦網路都還不盛行,也不可能上網搜尋。我記得當時真的是邊哭邊查字典,不過也是因為這樣的訓練,我的德文底子打得非常穩。前些年遇到老師,我忍不住問她,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她出作業還會要求學生寫大意嗎?這個很好直接從網路上抄啊!老師對我神秘的一笑:「我會出那種問題是他們沒辦法從網路上抄的。而且我會在課堂上問問題,問他們對某些特定情節或是人物的看法,有誰有真的看書,馬上就會知道了。老師當然要走在網路前面啊,不然會被小鬼頭騎到頭上!」 良性競爭:有人就有競爭,但可以同時很多個第一名 除了口試以外,我們當然也有筆試。而考題鮮少有選擇題或是填空題,因為老師一般認為,選擇題就算你不會,還是有可能運氣好圈到對的答案,填空題又完全不給你任何空間,所以考試內容多半是問答題以及申論題。 奧地利教育的評分系統,一直讓我覺得很有智慧:分數等級是一到五,一為最高,五為不及格。大家可以想像類似我們的「甲乙丙丁戊」。假設這次的考卷上滿分為30分,那通常30-28分是一級,27-24分是二級,23-20分是三級,19-16分是四級,15分以下為五(等於不及格)。如果全班有一半以上拿五,那麼老師會重複跟大家溫習範圍,然後補考。老師在發考卷回來時候,只會說:這次考試有幾人拿一,幾人拿二,幾人拿三,幾人拿四,幾人不及格。 只會宣布等級,不會說有誰考滿分,更不可能公開各個同學的分數。詳細的分數是被視為個人隱私的,老師絕對不會公開,家長或學生也沒有人有興趣去追探其他學生考了幾分。事實上誰考了幾分一點也不重要,因為只要你在那個等級的分數範圍之內,你就是那個等級。這才是要追求的目標。 看出這個制度後面的奧妙嗎?我們要求競爭,但是也讓你了解,競爭不是要把別人壓下去,而是可以同時很多個第一名的。此外,這個制度是允許你犯錯的。就拿上面30分考卷的例子來看,不論你拿30分或是28分,你都是一級,沒有人說拿30分的就比拿28分的人厲害,所以也不會計較那一分兩分的差距。 在考數學的時候,老師不僅看答案,還會看你的整個計算過程。如果計算過程都對,卻在一個環節出了差錯,導致答案錯誤,老師還是會多少給分。我甚至有答案錯得一塌糊塗,還被老師加分的經驗。那次我拿到考卷時,看到很多題明明算錯,竟然還是拿一,而且老師還在考卷上特別註明加分。我覺得很詭異,趕緊去問老師,結果老師眼睛發亮的看著我說,「我教數學這麼多年,第一次看到有人這麼有創意的解題,妳完全不用上課的公式,而是自己找到方法解題,雖然說後來的答案算錯了,但是老師太高興了,所以給妳大大加分!」(看到老師這麼興奮,我也不好意思說,其實那是因為上課在跟同學傳紙條聊天,所以有的公式跟本沒有搞懂,考試只好硬著頭皮用自己的方法來解答。) 而除了考試以外,老師們更在乎的其實是「平日表現」(Mitarbeit),上課認真舉手發問或回答問題、按時繳作業的同學也會被加分。有些人的考試運就是不太好,明明平日表現很好,但一考試就會失誤。那麼他可以靠平日表現來為自己加持。我就看過同學,某科考試每次都是考三,但是成績單上竟然是一。原來是因為他在考試的三其實是偏向二,加上他平日繳功課都是全班最快的,上課又勇於開口問問題(而且是那種會把老師問倒的問題!),所以老師理所當然給他一。 我們在各科上的排名以及平均分數,就是用一二三四五來排列,所以不會有誰是「全班功課最好的」、「全班功課最差的」,而是「全班有幾個人拿一」、「全班有幾個人拿五」。而我唸了六年的奧地利中學,因為平日相處,差不多知道各位同學的程度在哪裡。但是我從來沒有拿到任何一張白紙黑字上面印著全班同學成績排行的單子。更別說把學生的考試成績還有全名用跑馬燈或是大字報,公佈在學校讓所有人甚至校外人看到的方式;這會被視為嚴重不尊重未成年學生的隱私,我想如果有哪個奧地利中學膽敢這麼做,就等著吃家長官司了。 我們也沒有什麼全年級學生的成績排名,因為就算是同年級,不同的班級考試時間以及上課內容進度也不見得一樣。老師有很大的發揮空間,也不一定要使用課本(像我高中導師是教歷史和地理,他就不怎麼用課本,不是發講義就是發政治時事新聞跟我們分析),所以老師基本上並沒有太大趕進度的壓力。課本反而是名符其實的「參考」書。 高中畢業時有兩張成績單,一張是相當於台灣高三全年的成績單,一張成績單則是你的「Matura」(源自拉丁文,意為「成熟」),而德文正式名稱叫做「Reifeprüfung 成熟考試」。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高三的成績,而是這張「成熟考試成績單」。考過這個,代表你「轉大人」了。而也是這張成績單決定你能不能進入大學。 這張成績單跟高中的成績單有什麼不一樣?高三的成績單,記錄的就是你所有科目的分數。而成熟考試所考的科目,是你自己選的。高三差不多在暑假的前兩個月結束,然後剩下的時間就是準備在五月以及六月的成熟考試。 在高二時候就必須決定自己在高三末的成熟考試要考的科目。我選了三個筆試,寫一篇論文,考三個口試。重點是,除了筆試的必考科目德文以及數學以外,其他的科目以及重心都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我的筆試選擇了德文、數學以及法文。口試則選了美術史、生物以及法文,論文則是選美術史。這些都是我喜歡的課程(而且又都是自己喜歡的老師),唸起來當然特別起勁。筆試每一科時間是像比耐力的五個小時。口試則是在差不多二十人的評審團前考,一科半小時左右。你的各個指導老師就是你的主考官,但是其他科目的老師也可以插嘴天馬行空的發問,是一種非常考驗抗壓力的考試方式。 我在高中時期非常叛逆,從一個很會唸書的學生搞到差點被學校退學,後來學校勉強留我,而我高三的成績一直沒有太大起色,平均分數落在不好也不壞的三左右。我的成熟考試,因為選的都是自己極有把握的科目,總平均竟然被我考到二(而且還很靠近一),而我們學校是只要你的成熟考試考到二以上,就會在畢業典禮上表楊你,所以當時還有點莫名其妙的上台領獎。 請說謝謝:勇敢接受他人讚美 來源:Pixabay 我個人覺得,在奧地利中學生活中,這是我學到最重要的一個觀念了。 我在學校聽到老師讚美同學,而同學會超級大方的直視老師說「謝謝」,老師再回答「不客氣」,讓我很訝異。 我來自一個要我們保持謙遜的文化背景,好似接受讚美就像收受禮物一樣很不好意思。別人稱讚我們或是我們的表現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就會露出自己受之有愧的樣子,並會說「沒有啦!」、「哪裡!」、「哪有!」或「哪有,根本就還不夠啊!」之類的客套話。 我記得有一次有位同學讚美我今天頭髮很漂亮,我下意識就回答她,「哪有啊!醜死了啦!」她當場臉色一僵,轉身就走了。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非常不安。 後來她情緒平靜下來,過來跟我說,「妳有沒有發現,每次人家跟妳說妳哪裡好,妳第一個反應就是否決。妳這樣很像是打人家一巴掌欸!老師上次說妳的文章寫得很好,妳竟然跟老師說,可是我覺得自己還需要更努力。難道妳的意思是說,妳比老師更能判斷妳的文章好壞嗎?像我真心覺得妳頭髮漂亮,妳跟我說哪有醜死了,妳的意思是說我的美感有問題嗎?」 我被同學說的啞口無言。後來才漸漸發現,讚美就是一種生活態度。有同學邀請我去家裡吃飯,發現同學居然會在吃飯時跟爸媽說「謝謝,好好吃喔」,家長也會笑瞇瞇的對孩子說「不客氣!」,剛開始我很不習慣,後來真的覺得這樣的氣氛很好。對啊,做飯又不是媽媽(或是爸爸)的義務,會煮是因為愛孩子,給媽媽鼓勵是孩子最起碼做得到的吧!而且充滿愛心的飯菜最好吃了,當然值得被稱讚! 我花了很久的時間去了解,當別人讚美你的時候,開心的回答謝謝,並不代表驕傲,而是謝謝別人願意給你讚美。這是一種很正面的態度。別人真心讚美你,你當然可以真心地接受稱讚。然後漸漸的,你也會越來愈喜歡自己,也會相信自己值得被稱讚!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教育想想】我從奧地利中學教育學到的七件事
海外校園 國籍不重要,證照會說話
Photo via Visualhunt 很多留學生面臨畢業後因為拿工作簽證找不到工作的問題,美國很多公司網站上都沒寫不收留學生,卻都在要求那欄有一項:「擁有美國永久工作權」,這間接表明不收留學生。面對這樣的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強自己的實力,讓公司需要你。留學生其實有很大優勢,現在所有企業不是想打入大陸市場就是和大陸有合作關係,所以在了解美國市場的同時,千萬不要忘了對大陸市場做調查,表現出自己的優勢。 美國缺數理人才,有證照較吃香 我的粉絲專頁經營一段時間了,很多人會問我出國留學要學什麼專業賺錢、什麼專業容易找工作,在這裡給要出國的你們一些小建議,目前來看STEM相關工作應該是最有錢途的,對STEM專業有興趣的同學,包括S科學(Science)、T技術(Technology)、E工程(Engineering)和M數學(Math)可以考慮選擇相關專業,再加上美國人從這四大專業畢業的人下降了5%,這個空缺當然會由外籍留學生補上,所以對這四個專業對留學生是優勢,而且也比較容易拿到H1工作簽證。 STEM是現在美國最缺的人才,其中M代表數學,美國人數學差得出名,亞洲留學生又大多在美國讀商科,在這兩個因素影響下,有一個很容易找到工作途徑就是考金融職業證照。學會計(Accounting)的同學可以考個Certified Bank Auditor (CBA),這種類型的工作不會需要太多的口語條件,只要有能力即可。有一個研究所畢業的同學讀會計系,畢業前考過CBA,很輕鬆的在美國公司找到工作,月薪5000美金,而且雇主願意幫他辦H1簽證。 曾經有同學問過我考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CPA)好不好,雖然CPA在美國可以說是鐵飯碗,還鍍金,但考CPA要投入的心血和時間太多了,如果名落孫山那一切都白費了。而且它的要求很多:要修滿會計學分和一些相關法律,還要公司幫你證明工作時數和經驗。CPA也比較侷限,基本只有在美國認證,如果特別想要考一個證,可以考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CFA),很多美國人這麼執著考CPA是因為想開自己的事務所,一般留學生在美國都是給人打工,不太有機會自己開事務所,所以CFA已經足夠了。 學經濟(Economic)的同學可以考CFA,這是全球認證的,考過一級便可以證明你在金融方面有足夠的知識,通過率是45%-50%左右,也不是太困難,但帶來的效益卻是很驚人的。而且其實對亞洲學生來說是相對較容易的,因為在2012年亞洲學生還沒有瘋考證照時通過率只有39%,但去年卻達到43%,都是亞洲學生拉高這通過率。 學文科的同學也可以考個教師證,雖然很多資料說老師難找工作,其實那都是數據而已。在大城市很多私立補習班都缺老師,教中文的、教數學的都有,而且薪資也都很優渥。學歷史這類文科的在美國比較難找到工作,除了學術方面的工作,但學術工作對學歷要求都很高,基本都要碩士或博士才行。 根據ICT4D(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我們可以清楚從這個立方體看出三個面向,綠色水平面分為三個部份:硬體的建設、軟體的研發和人類的使用,在這個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軟體和硬體發展都超乎我們預料,但人類對大數據(Big Data)的認知還是稍微欠缺一些,所以學這方向專業和做這方面工作的人都是很有錢途的。 打工或當義工,能為自己加分 在美國有機會一定要在學校打工,第一在自己學校比較容易申請並被錄取,這樣的工作經驗畢業後找實習、工作,都是很加分的,因為老闆知道你能在全美語/美式的環境下工作。還有,一定要做很多義工,因為公司從你參與的義工時數跟種類來判斷你是怎麼樣的一個人。一開始找工作不要急著找大公司,從小公司慢慢學,慢慢轉到大公司其實是比較合適的途徑。 很多學生或家長會看網上很多文章分析專業的優勢和劣勢,但那些文章的作者都是從調查和眾多數據中做出的結論,真正瞭解時事的應該是像我這種留學生,在不同的面試和和不同公司交流後的心得才是最真切的。在異鄉找工作確實不容易,可是你不必著急,美國還是很講究公平的,只要努力工作,你還是有機會。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國籍不重要 證照會說話
海外校園 日本寒暑假的自由作業,激發出驚人成果
(編按:此文雖是作者於2016年撰寫,現今適逢暑假期間,看看日本寒暑假作業的自由發揮程度,我們也可以有不同的想像。) ************************ 正在就讀國中的西川君舉辦了一場博物館展覽,小學六年級的山本君出了第一本書,書的內容從168件文具開始談起,而這些,竟然都「只是」他們的寒暑假作業。這項可自由訂定題目的「自由研究」,讓他們名正言順深入「玩」興趣,爸媽也跟著一起作陪動腦筋,誰說熱中喜好就是不務「正業」呢? 國中昆蟲迷,便利商店研究昆蟲 先從西川君的故事開始說起吧。西川充希在日本三重縣就讀國一,最喜歡昆蟲,觀察、採集、製作昆蟲標本是他的最大嗜好。有一天,他在夜歸回家的父親車上發現了昆蟲的觸角,引發了這名昆蟲小阿宅的興趣,發揮追本溯源的推理精神,他詢問過父親後,發現父親回家前去了一趟便利商店。 一到當場,才發現真的有蟲兒在便利商店附近繞呀繞的,他仔細審視,腦子一邊思考一邊轉──其他便利商店也有這些昆蟲嗎?種類都一樣嗎?不同的便利商店會不會吸引不同的昆蟲拜訪呢?(難不成昆蟲也有顧客忠誠度?)但千思萬緒又如何?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時間就選在爸爸下班後的晚上八點開始,爸爸當駕駛、媽媽協助紀錄,就此展開闔家便利商店昆蟲觀察之旅。 國中生的發想,爸媽認真看待,他們在住家津市附近,巡迴觀察60家便利商店,結果還真的被西川君發現規律性,原來不同家的便利商店,比如7-11或全家,招牌和店內照明使用的燈泡、LED燈發出的光各有不同,不同波長的光源、周遭的環境以及便利商店本身的打掃對策,是造成各有不同昆蟲「駐足」的原因。 雖然這項結果讓便利商店業主們覺得有些尷尬,但西川君認為這項研究有助於商店們可以針對昆蟲的特性,實施更有效率的清潔方式,這項觀察報告,也被三重縣立綜合博物館看中,3月10日至4月10日於館內展示,引起迴響,而8月,西川君還要前進大阪,到日本昆蟲學會大會進行報告,西川君躍躍欲試,他說「希望可以跟更多人傳遞我的研究。」 三重縣立綜合博物館舉辦了西川充希的昆蟲研究展,在twitter上宣傳。 國小文具控,手繪文具圖鑑 而山本健太郎則是就讀小學六年級的文具控。在身為插畫家的媽媽輔助下,他花了一年的時間,研究了諸如台灣人也耳熟能詳的三菱、PILOT等老牌文具或是日本比較本土的、海外品牌文具一共囊括了168項文具,評比文具們的優劣利弊,手繪製作出厚達112頁的圖鑑。 一家出版社獲得山本健太郎首肯,將於三月底發行他手繪的文具圖鑑。 圖鑑一點都不馬虎,比如被評鑑的原子筆,照原尺寸大小仔細描繪,橡皮擦的擦拭效果如何,他直接塗黑兩個小方格擦給你看,修正帶的使用手感如何,鋼筆時用較重的力道或較輕的力氣書寫時會有怎樣的筆觸,這些細節都樸實呈現。 他把完成後的圖鑑拿去分享給協助他的文具店看,看得文具店老闆感動無比po上網分享,再經由有名的文具部落客介紹(link is external)後,引發網路上超熱烈討論,因為內容實在太實在、太飽滿,出版社也找上門來,雖然山本君當初把圖鑑的定價設回三兆元日幣(還沒含稅),但在出版社誠懇討論後忍痛下殺0.0005折,定價1500元 稅,3月25日發行。 山本君坐實了文具達人寶座,在學校聽說也挺有名的,雖然一本正經介紹文具的好壞分析同學們很難有共鳴,但很多女孩子都會跟他分享自己買的新文具,倒也算是「情場職場兩得意」。 日本寒暑假作業「自由研究」,從興趣出發 無論西川君或是山本君,其實會做這些研究都源自於學校中的作業「自由研究」。自由研究是學校放暑假或寒假時,除了讀書心得、繪圖等與正統科目學習以外的作業,要做實驗也好、要田野調查也罷,總之就是希望學生們能從自己的興趣著手,加以發想,沒有設太多限制,任憑你天馬行空,做出來就行了,所以才言稱「自由」。 我想起我學生時代的暑假作業,大概不出照範本練字、寫幾篇書法、讀書心得報告,碰到奧運賽事時還做過剪報編輯,科學實驗的記憶大多在科展時,而班上有一半的人大概都在做把雞蛋丟進醋裡過了幾天蛋殼就會消失的實驗,那充斥在科學教室的味道,真是令人永生難忘。大概是我不夠積極地吧,長假只想著玩,沒有拖到最後一天已是萬幸,要再多有創意一些、多探索自己興趣一步的作業,倒真的沒印象。 當然,不是每個日本的學生都像西川君或山本君一樣確立自己的方向,在網路也充斥許多自由研究的範本可供參考,當然也會有花錢就能了事的「代客研究服務」,但在這兩個孩子身上,我還看到了兩對把孩子們的創意與興趣當一回事的父母。 如果西川君的爸爸下班後覺得累,拒絕了帶他四處觀察的要求,他走不了60家便利商店;如果山本君的媽媽沒有一旁技術指導、沒有施以金錢援助,他又怎麼能看盡168個文具,還加以診斷評比呢?認真看待孩子的這些「任性」與「韌性」,在他們探索世界時指點二三扶一把,又有什麼樣形式的陪伴比這個更具積極力量呢? 西川君的展覽,因為位置與時間不巧,我怕是無緣觀賞了,但身為文具控的我早已經在amazon預購了一本山本君的大作,他會給我多大的震撼與啟發呢?無關年齡、國界,抱持尊敬的心,我已經開始期待了。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日本想想】 沒人理的寒暑假作業 小阿宅作出驚人成果
海外校園 新加坡經驗,用「實習」培養產業人才─大學的藝術22
了解新加坡的人,常會覺得它似乎很像一間「公司」,六百多萬員工的大公司,不斷向外吸取人才,以及拓展貿易版圖的公司。而這個特色,似乎也反映在它的教育之中。 舉個例,新加坡的教育部,有兩個平級的部長:一個主管中小學,現任部長是?志明先生;一個主管高教與職業教育,現任部長是王乙康先生。王乙康先生是什麼背景呢?可不是教授、大學校長。他曾任職於產業貿易部,並且當過四年新加坡就業培訓局的CEO。沒錯,他當教育部長,是因為他有豐富的產業、職業培訓的經驗! 日前我的新加坡朋友William來台出差,我和他談起台灣現在許多大學生已經不再消極等畢業,他們開始主動在找實習機會。他告訴我:「在新加坡,實習早就是多數大學的畢業條件了。」 於是我開始詢問:實習由誰主辦?學生真的有受益嗎?或者流於形式?William細述了自己在新加坡大學時期的實習經驗,並且很大方地讓我分享給讀者們。 大學畢業生多了解自己走向的未來?(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實習,和升學分發一樣嚴謹重視 William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主修心理,輔修企管;在他畢業前,他就約略認知道「人資」是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於是在畢業前,他透過學校的管道進入大型醫院擔任人資部的實習助理。他的工作主要是處理申請工作職缺的履歷,除了先加以篩選分析之外,他也幫忙和求職者溝通,告知他們面試相關訊息,例如缺了什麼資料,透過電話或在面試中補充。 在醫院人資部門實習過之後,部分人資的業務William已經相當上手,而且他具體地知道人資工作的大略面貌、職涯形態。他日後找人資方面的工作時,不但能力上具有優勢,他也更確定這是自己想要的工作。所以,他現在就在一個大型輪胎品牌人資部門擔任主管。 在新加坡,William 的經驗是「常例」,他在探索職涯這件事上一點也不是特別積極主動。他去實習,是因為這是「規定的」,而且許多是學校與企業合作安排的。 在新加坡,不同主修的大學生有不同的畢業門檻,但多數都有包括「實習」。新加坡的大學,都會和許多企業協議合作,企業分部門開出實習缺,並且列出要哪類主修的學生,而由學校進行媒合和安排。 大學生們可以在學校查到自己的主修可以申請哪些企業,勾選他們有興趣的,並且準備資料,請學校推薦。某些明星級企業,申請人數很可能超過實習名額,這時候學校就會依據主修的相關性進行選擇。 這樣的實習方案,最常見是三個月;但依據主修的不同,學校可以決定拉長或縮短──有些主修要實習六個月,短於一個月的也有,例如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律系是2星期80小時。在William當學生的時候,實習同時可以賺些零用錢,每月300-700新幣不等(換算台幣乘約23)。 如果是就讀理工學院(polytechnic)的學生,在畢業前的最後一年(最短半年),或者是直接進入企業培訓,或者是和企業合作進行研究專案。 聽到這裡,我發問:「如果是安排的、要求的實習機會,是否會流於形式,反而浪費了校方、企業、學生的時間與資源?」 校園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地點(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有監督制衡,才有品質成效 William告訴我,浪費時間及資源的形式主義,十分不是新加坡的風格。 在實習結業時,學校也常會辦座談會,把學生分成20-30人的小組,各系教授詢問學生從實習上學到什麼?得到什麼收穫?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學校透過這個過程,不斷調整和改善實習的規劃。每個學生都要寫實習報告,和教授說明他學到了什麼。 企業會有專人為每個實習生打分數,要寫「表現評量」回覆給學校,而且企業方不會亂打分、亂評量,因為都有公定的「評核標準」。企業會很仔細觀察實習生,因為如果有表現不錯的,常會直接聘僱。 有些大公司發現優秀的理工學院的實習生,還會和學生簽約長期投資。企業出學費供這位學生讀大學(通常三年可以畢業),大學畢業後,一定要到這間企業工作至少三年。這對企業來說,也是育才、留才的方法。 從William的經驗和觀察,新加坡高教階段的實習已經做得很完整,但還是有改善的空間:「幾乎所有學生在實習後就直接畢業了,如果把這僅此一次的實習機會用掉後,發現自己不喜歡、不適合這個領域,這樣的學生怎麼辦?這樣的學生其實並不算少!因此,學校可以投入一些心力資源,讓學生更早思索自己想要什麼樣的職涯,並且幫助那些實習完發現不合適的學生。」 育才,不分身分與年紀 如果看新加坡的教育體系,會發現它整體上非常認真地培養產業人才,努力幫助國民就業、在產業中發揮所長。你能說它的教育太市儈,但是不能不佩服它真的很有創意,而且配套完整。 例如在2016年,新加坡慶祝它的建國50周年,不是發錢給國民消費,而是發錢給國民學習券!新加坡政府在2016年,給每個25歲以上的國民(無論貧富)開了個帳戶,正式名稱叫做「未來技能額度」(SkillsFuture Credit),每個人都有500新幣存入這個帳戶(約11500台幣)。這筆錢無法以現金提領,只能用來購買學習類、技能培訓類的課程服務──包括政府各部門設立和提供的課程,以及民間機構提供(經就業培訓局認可)的課程。 William給這個政策相當高的評價:「透過這個計畫,新加坡政府希望每個國民都學習,都進步,即使退休的人也要學習,要趕上時代。所以,用這個方案去上課學習,你在課堂上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人,絕不只有失業人士,還包括企業高管、大學教授;你學到的不會是給失業者掙口飯吃的低階技能,而是市場上的最佳內容。」 提到新加坡的產業發展蓬勃,有些人常會認為:新加坡有威權式政府,做什麼事都方便啊!但也許,我們很少深入了解新加坡在教育方面,花多少力氣提升人民素質,消弭學用落差,以及這件事對它的產業帶來多少助益。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與業壯遊】在新加坡,實習由大學負責媒合與把關──大學的藝術之二十二
海外校園 美國大學如何招攬頂尖人才
Photo credit: rjshade via Visualhunt / CC BY ★本文由非營利深度報導網站《報導者》同意授權轉載。 在美國拿到博士後,雖然打算回台灣教學,但也在美國丟出履歷申請工作,因為我想把那樣的經驗當成一個美國的體驗。很幸運的,竟然拿到愛荷華州立大學的面試,就此展開3天的面試之旅。那3天幾乎沒有一刻休息的時間,連跟幫忙接機的秘書、送機的學生在車上聊天都是一個關卡,只是我當時不知道,這些都是重要的面試時刻。 6年前回到美國教書,去年則擔任系上新聘老師的委員,這是在美國教書的另一個全新的體驗。從被面試者到徵聘老師委員,兩個位置的經驗不停地交相回應;再者,和以前回台灣找教職的經驗相比(只能用不堪回首、糟塌人才、私相授受來形容),更可了解美國大學找人才的積極與專業。 跪求最佳人才的招聘心態 不管在台灣和美國,現在要找工作的博士比以前多很多。美國的少子化雖沒有台灣嚴重,但大學新生人數確實也在減少。之前,美國大學的博士班擴張,也造成博士人才過剩,可以想像申請工作的競爭程度。但這不影響學校徵聘老師時的態度,因為,爭取最佳人才是最重要的目標。 徵聘委員的角色有點像星探,不是高高在上要別人去討好或跪求,反而我們才是要跪求最佳人才的人。 在徵聘之前,系上先討論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本系因為課程規劃關係,設定好要找拉丁美洲的專長。而從未來學術發展方向和社會需求的重要性評估,我們認為環境議題愈來愈重要。所以求才條件的設定一方面針對現有需求,一方面希望找到能對未來議題有研究能力的人才。 我必須強調「人才」這個重要關鍵詞,每個申請工作的人真的就是人才。徵聘廣告,不僅是找千里馬的工具,同時也是行銷學校和系所的廣告,都得用心設計。 徵聘教師的委員,通常4、5個左右,至少要有一位外系老師。美國大學系統給予老師自治空間,但學校都有設計防弊或是監督體系,外系的老師就是一個重要的平衡者。而委員的成員必須在研究上仍然活躍,不是大老或是以教學為主的老師,反而一般都有資淺教授,因為這些畢業不久的教授,最知道現在學術的走向。 在徵聘之前,委員必須先到學校的人力資源管理室受訓練,還要通過考試拿到證書,有專業要求。像是面試時,很多細節必須注意,有些問題不能問,避免學校被認為有歧視和不公的情形。 申請截止後,我們總共收到158個申請者,幾乎都是美國、加拿大、歐洲和南美最好大學畢業的博士,也有很多是在其他學校已有教職教授。我們花1個多月仔細讀完申請者的資料後,個人先選出20位人選。 開會時,把票數最多的人排名;這個討論非常平等,每個委員都可針對想提名的人選進行辯護。…...... (後文請見:《報導者》美國大學如何招攬頂尖人才:我在懷俄明大學當新聘教師委員的經驗)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