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航海王發威,影響大學繁星推薦 收藏

  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   2023-03-29    中山醫學大學 , 國立成功大學 , 大學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 中國醫藥大學 , 繁星推薦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 國立中興大學 , 國立東華大學 , 輔仁大學 , 國立臺灣大學 , 國立臺南大學 , 東吳大學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 長庚大學 , 國立高雄大學 , 中原大學

  分享

每年大學選填志願都會受到社會時事風向影響,從112年繁星推薦分發,可以觀察到包括:「當紅產業校系報名增加」、「頂尖生選系不選校」、「大學降低檢定標準」,以及「先國立後私立」等四大趨勢。

趨勢1:當紅產業校系報名增加

去年(111年)繁星推薦報名24,323人,今年繁星推薦僅有23,011人報名,減少1,312人。去年25所大學繁星滿額分發,今年僅剩17所,其中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繁星推薦,去年有5名缺額,今年不僅分發滿額,同時報名人數從496人,上升為551人。

連續兩年,被稱為「航海王」的長榮海運,連發40~60個月的年終獎金,提高學生選填航運相關科系的意願,海大即為當中受惠者。歷年選填志願皆會受到社會重大新聞事件影響,例如2020年Covid19疫情爆發,公共衛生相關科系報名人數增加;士林文林苑事件發生之際,東吳社會成為當年個人申請人數最多的學系,隨著輿論風潮不再,因為社會話題帶動的熱門科系關注度也隨之遞減。

趨勢2:頂尖生選系不選校,風氣漸生

連續多年,臺成清交繁星推薦分發都有缺額,其中今年臺大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分發人數掛零,意味著全國沒有任何高中生選填。頂大的繁星推薦,除了高中校排外,還有學測成績檢定標準,以臺大醫檢為例,申請門檻為校排20%、國英數自四科當中,三科必須達學測頂標、一科前標,對於頂標生而言,同樣的成績除了臺大其他系所可以申請外,也有機會取得其他頂大熱門科系的入場券;醫檢雖是國考科系,但相較於其他頂大熱門科系,未來出路考上國考證照只有穩定,而沒其他誘因。

臺大今年繁星缺額科系為醫檢物治農藝植物;成大則有數學地科環工資源工程水利等科系,相對而言都非熱門科系。對於頂標生而言,除了名校之外,按照個人需求,選擇科系反而更為務實。

趨勢3:高中拚榜單,先國立後私立

傳統觀念裡,國立大學因為學費及資源優勢,學生傾向以考取國立為優先選擇。在大學尚未擴招及少子化危機來臨之前,私立大學仍可依據辦學能力,找到特色科系。然而隨著生源減少、國立大學增額,以及私校退場輿論發酵之下,高中升學輔導老師趨向鼓勵學生「先國立、後私立」的選填志願策略。

加上少子化也造成高中招生壓力,大學升學紅榜成為高中辦學績效指標。凡錄取國立大學,則會掛在升學榜單前段,無形中也抹平了以「專業」來選擇大學志願的標準。從繁星推薦各校報名人數增加前10名大學來看,有6所國立大學,包括陽明交大臺南大學海洋大學臺大臺中教育大學高師大等,對比今年繁星整體報名人數減少的趨勢下,報名國立大學的人不減反增。

趨勢4:為求招生,大學降低檢定標準

反觀入榜的私立大學如輔大中原中國醫,有些學系則以降低學測檢定標準來因應,以求穩定生源總量。中原不僅報名人數增加,也從去年7名缺額到今年滿額分發;輔大則是從去年分發缺額29人,降低為今年5人;中國醫則維持滿額分發。

大多數私校都以降低學測檢定標準以因應少子化,確保生源。少數維持去年學測檢定標準的私校包括長庚東吳,其中長庚報名人數減少20人,但是維持分發滿額,東吳則是報名人數減少94人,分發缺額從去年13人微幅上揚20人。

其中,東吳法律則是除了醫牙科系之外,私校中少數仍維持學測3科前標、1科均標檢測標準的科系,甚至超越包括中興東華高雄等國立法律系檢定標準,以招牌科系帶頭維持生源品質。

以前段私校而言,降低檢定標準,可以維持生源人數,然而此舉卻可能降低學生素質;可是對後段私校而言,降低檢定標準不僅看不到生源增加趨勢,反而讓招生陷入惡性循環。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