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考題

【圖表看指考】105國文試題分析 收藏

  大學問編輯部   2017-05-23   

  分享

105指考試題的內容與學測之間分野清楚,如題目出現元曲、宋詩、宋明理學、先秦兩漢散文等,高三課程比重明顯增加。測驗項目涵蓋字義、文意理解、統整歸納、語法修辭、應用文(對聯題辭)等,類別上則取材自小說、散文、詩歌等,文言文、白話文的文本兼具。

某些題目隱含「如何閱讀」的共通主題,並將此主題輻射到古文、歷史、詩歌等面向,正如〈典論論文〉所言「文本同而末異」,閱讀理解能力的養成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教學方向。非選兩大題則具一貫性,均強調處世的智慧。

試題大致符合目前已公布的107課綱走向,注重各類文體(記敘、說明、議論等)特色的理解,教師在教學上、學生在學習上均須留心各種文類的特色與閱讀方法。

全卷的題型配置

105指考國文題型配置比重


指考國文各題型的配分自99年起,皆維持固定配分比例,即選擇題占分55分,非選擇題占45分,105年也不例外。

選擇題的命題取材

105指考國文命題取材分析


105年指考國文選擇題共24題,占分55分,命題取材類型以「閱讀理解」型的試題最多,共有15題,占32分。其他類型基本上幾乎都出1題。顯示出105年命題素材帶出「如何閱讀」的共通主題,如第6題閱讀古文,第10、11題閱讀歷史,第16、17題閱讀詩歌(以杜甫詩作為例,談語言形式改造的方法),第20題閱讀新詩,均具有文學批評的視野。既考核學生是否了解國學常識的經典概念,又比以往刻板分列國學重點更具應用性與靈活度。

而在試題素材的來源,則不管在題數或配分上,古典文學皆高於現代文學。三十篇古文、A類選文仍舊占固定比例。命題出現「以現代文本探討古典概念」、「古今比較」,似已成近年趨勢。

105指考國文選擇題試題素材分析

選擇題的難易鑑別度

105指考國文難易度分析


105年試題難易適中,只有少數題目較不具有鑑別度。有些創意命題頗具巧思,如多選第18題,出現甲骨文的字形、字義理解判斷;又如多選第20題,考新詩之名家與重要概念之應用整合,同樣結合文字、圖像命題。

105指考國文鑑別度分析

非選分析:文章解讀

非選第一大題「文章解讀」,題目古今結合,聯結林語堂的〈論幽默〉和《論語》二段文字,其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華侍坐」是常見文本、A類選文,能由「幽默」作為探討的共通點,頗具新意,學生對課內文本的了解是作答時的背景知識,有助於詮釋觀點。

非選分析:作文「舉重若輕」

【試題分析】:「舉重若輕」指的是:舉起沉重的東西,卻好像是提很輕的東西。比喻雖身負重任或面對難題,但因才力高超,應付起來仍輕鬆自若,考生若能先對題意有正確理解,較不易偏題,再由引導文字「『舉重若輕』是一種應世的態度。人生中遇到重要的事或面對困難時,可以用審慎但泰然、輕鬆的態度處之;或者凡事善用智慧,便能輕而易舉,勝任愉快」思考落筆:
1.題目屬於已限定觀點的封閉題型,考生必須透過敘述所謂「重」的情境,推演如何化重為輕,期間所體悟或展現的智慧、扭轉關鍵的態度與方法。
2.推想命題者的用意或許有鑒於國內外衝突事件頻仍、民粹情緒高漲、處事者倉皇失措而凌亂的作為、譁眾取寵的言論,而強調先以「審慎」、「智慧」處之,然後「泰然」、「輕鬆」待之的處世態度。
3.「舉重若輕」比起「自勝者強」抽象而困難,考生若無法體察「重」與「輕」的意義,將無法充分表達此概念。
4.審意立意可由以下的思考角度深入闡發:
 (1)重:觀點的衝突、立場的對立、棘手的問題、兩難的局面、焦慮的處境。
 (2)舉重:必須面對的困境、共同承擔的後果。
 (3)若輕:由題幹可察覺線索,如審慎的態度、善用智慧的方法、泰然輕鬆而幽默的心情。

【答題重點】:舉重之事、艱困局面如何變輕?
【取材方向】:可由個人、社會、課文例證等方向取材:
1.個人經歷:如社團、課業、家庭、人際關係所產生「舉重若輕」的情境及應對。
2.社會現象:如經濟、環保、教育、政治、軍事衝突的挑戰,例如近來的英國脫歐公投、美國大選中川普熱潮、華航勞資抗爭等時事。
3.課文之例:如歐陽脩〈醉翁亭記〉以「樂」的心態處貶謫之境,寬簡為政,欣賞滁州民情風土,既是以智慧化解生命困境,又「舉重若輕」地使民安政清。再如〈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審慎分析秦穆公心態,然後以智慧說服,讓敵人合兵而來,分兵而去,輕易化解國家危機。而《三國演義‧空城計》中諸葛亮面對危急存亡關頭,審慎佈局,以泰然自若的態度,輕鬆退敵。

觀察近幾年命題,「逆境」、「應變」、「自勝者強」、「遠方」、「圓一個夢」、「審己以度人」到「我看歪腰郵筒」,逐漸由個人生命情境的描述,走向社會關懷,期待學生透過寫作鍛鍊,在經歷與現象中能夠深層省思、培養人生智慧。

★你可能還想看:【圖表看指考】105英文試題分析

★資料來源:臺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群的105指考國文科試題分析報告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