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考大學】哪些管道看學習歷程檔?
108課綱上路以來,不管就讀普通型高中(普高)或技術型高中(技高),都需要在三年就讀期間逐步累積自己的學習歷程檔,以便將來升大學時,可以直接使用作為備審資料。若自覺高一高二時期累積的學習歷程檔不夠完善,也可選擇自行製作符合大小規格的pdf檔上傳,供大學教授審查。 學習歷程檔看起來似乎很重要,其實也不盡然,主要是看你選擇什麼管道升大學,並不是所有升學管道都需要學習歷程檔的。在升大學的23個管道中,只有「申請入學」、「四技申請」、「四技甄選」、「技優甄審」這4個管道會採用學習歷程檔。因此建議高一同學提早認識升學管道,思索未來升學方向,了解學習歷程檔的內容項目,才可提早預做準備。 採計學檔 四大管道 4個要看學習歷程檔的升學管道中,普高生和技高生各有2個,有1個可以申請普通大學,另外3個則是申請科技大學。 ★【考大學】高中9大升學管道 怎麼選? ★【考大學】高職9大升學管道 怎麼選? 學檔上傳與件數 學習歷程檔包括「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以及「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學習歷程自述」和「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等六大項。前三項在高中職三年就學期間,即可逐步累積。「課程學習成果」每學期可上傳3件,「多元表現」每學年可上傳10件,三年累積下來「課程學習成果」就有18件,「多元表現」則有30件,待高三升學時,再依升學管道需求勾選上傳,成為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供大學教授審查。 如果不想採用已上傳的學習歷程檔資料,也可以自行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的pdf檔上傳,供大學教授審查。但要留意的是,不管是「勾選學習歷程檔上傳」或「自製pdf檔上傳」,每一校系只能選擇一種上傳方式,且確定後無法更改。此外,各項上傳件數與pdf檔容量皆有限制,要留意。 了解各升學管道學習歷程檔的上傳限制,請參考: 【普高生】 ★【申請入學】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四技申請】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技高生】 ★【四技甄選】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技優甄審】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延伸閱讀 ★【高一必懂】學習歷程檔 5分鐘上手 ★【學習歷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5大祕訣 ★【學習歷程】學習歷程自述 4大祕訣
大學考情 【108課綱】高中分組×四大班群怎麼選?
108課綱上路後,高中傳統的三類組分法已不適用,自然組、社會組界線更形模糊,各校多半以「班群」分類做為高一升高二後分班選課的依據。各校會依據師資與教學資源、發展特色等來規劃班群,目前各校班群的開設數量從2個到5、6個都有,各校班群名稱雖有不同,但這些班群皆可歸納為「人文法政」、「財經商管」、「科技工程」、「生醫衛護」等四大類,每一類都有大學18學群與之相對應,高一同學在探索自我時,即可依據有興趣的學群學系、或表現不錯的高中學科,還有職涯志向、生涯規劃等,來選擇高二班群。 若高二修課時才發現讀不下去,想轉班群也是可以的,但申請入學時需在學習歷程檔針對志向改變的轉折多做說明,且轉班群後,若有數A改為數B或數B改為數A的狀況,則須補學分;若將來想考分科,則必須在高三補足高二加深加廣的課程內容。 ★高二數A數B怎麼選?請參考: 【108課綱】數A╳數B 大學招生要什麼? 【108課綱】高二選課 數A或數B? 因此,同學在高一下4、5月選高二選班群前,最好先了解這些「班群」的課程特色有哪些?可以對應大學哪些「學群」?未來有哪些大學校系可以報考?「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這4大類班群與大學18學群的對應關係,幫助你快速選擇最適合的班群。 高中4大類班群vs大學18學群 以這4大類班群來說,各校名稱雖不一,但主要涵蓋的學科範圍都差不多。建議同學先認識「班群」對應的大學18學群,找出自己有興趣的學系,即可輕鬆挑出適合的班群,以及多元選修相關課程。 【一、人文法政類】 此類班群就是傳統的一類組或是社會組。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人文、史地、社會、法律、政治、教育、大傳、設計等,各高中班群名稱通常為「人社法政」或「文史法政」或「文法教育」或「文社休藝」,高二數學是修數學B。可以從下列的大學18學群進一步了解這些學系的課程性質。 ★文史哲學群 ★外語學群 ★社會與心理學群 ★法政學群 ★教育學群 ★大眾傳播學群 ★管理學群 ★建築與設計學群 ★藝術學群 ★遊憩與運動學群 【二、財經商管類】 此類班群在過去傳統的分法也是歸在一類組或社會組,不過更強調數學分析的能力,比較偏重商管與金融方面,因此另外區分出來,高二數學是修數學A,在選課規劃上也會強調外語能力。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財金、保險、財稅、經濟、會計、統計、商管、國貿等;各高中班群命名不一,多半是「財經商管」、「財經管理」或「國貿商管」。對應的大學18學群如下。 ★財經學群 ★管理學群 ★外語學群 ★社會與心理學群 ★法政學群 【三、科技工程類】 此類班群就是我們傳統的二類組或自然組,著重的是數理化能力,因此高二數學是修數學A。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資訊、工程、建築、電機、電子、數學、物理、化學、大氣、環工等;高中班群名稱多為「資訊理工」、「資訊科技」、「理工電資」、「數理工程」,對應的大學18學群如下。 ★資訊學群 ★工程學群 ★數理化學群 ★地球與環境學群 ★建築與設計學群 【四、生醫衛護類】 最後的這類班群就是我們傳統的三類組或自然組,與上述科技工程類相比,會增加生物學科,高二數學也是修數學A。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醫藥、護理、公衛、醫檢、醫技、心理、生技、植物、動物、獸醫、農藝、園藝等;高中學群名稱通常是「生物醫學」、「生醫心理」、「醫藥衛生」、「醫藥生科」,可以從下列的大學18學群進一步了解這些學系的課程性質。 ★醫藥衛生學群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資源學群 ★社會與心理學群
技職考情 【考大學】高職9大升學管道 怎麼選?
在108課綱「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願景之下,「成就每一孩子」是教育的最大目標,升學考招制度也更加多元化,不管你是就讀高中、高職或綜合高中,想要讀普通大學或科技大學,都有許多升學管道可以選擇。 以高職生來說,想報考四年制日間部大學,基本上就有6個升學管道可供選擇,若本身有運動專長,或想就讀軍校,也另有管道可供申請。選擇多是好事,但也容易感到迷惘困惑,因此,建議同學盡早認識不同升學管道的條件與標準,了解自己最拿手的強項,才能依照個人優勢做出最佳選擇。最好在高一時就確定方向,才能在三年間逐步做好萬全準備。 高職升學9管道 怎麼選? 以大學四年制日間部來說,高職生的升學管道基本上有6種為人所熟知,包括:「四技甄選」、「統測分發(登記分發)」、「技職繁星(科技繁星)」、「技優甄審」、「技優保送」、「特殊選才」,其他還有「運動甄審」、「運動甄試」、「軍校正期班」。 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升學管道呢?「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高職升大學各管道所需的基本關鍵條件歸納為「校內排名」、「升學考試(統測等)」、「學習歷程」、「證照檢定」、「競賽獲獎」、「特殊專才」等項目,同學可以利用這些項目快速檢視自己適合選擇哪種升學管道。 這9大管道該如何選擇?簡單來說,若不想考統測,則須在校維持好成績走「技職繁星」,或是磨練技藝拿大獎就可以選擇「技優甄審」、「技優保送」;若是統測成績好,可以直接走「統測分發」;若成績普通,但學習歷程檔豐富,則建議選擇「四技甄選」。以下幾個思考關鍵點供考生自我檢視,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升學管道。 思考點1:不想考統測 「技職繁星」、「技優甄審」、「技優保送」、「特殊選才」 簡單來說,若你校內成績優異,5學期科排前30%,可以走「技職繁星」,無須考統測;若擁有優良技藝,在國內外技能競賽或技藝競賽獲獎,則可以選擇「技優甄審」或「技優保送」;而「特殊選才」則是提供給在專業領域具備特殊成就的學生來申請。這些升學管道都不需要統測成績。 進一步了解高職升大學管道,請參考: ★3分鐘看懂技職繁星 ★3分鐘看懂技優甄審 ★3分鐘看懂技優保送 ★3分鐘看懂科大特殊選才 ★3分鐘看懂特殊選才 思考點2:力拼考統測 「四技甄選」、「統測分發」 若你在校學業成績普通,也沒有國內外大型技能競賽的獎項,那就建議高三時拼搏一擊考統測。統測成績好,可以選擇「統測分發(登記分發)」,直接填志願分發大學;若統測成績普通但有認真完成學習歷程檔,可以走「四技甄選」,藉由二階面試和課業外的多元表現提高錄取機會。 進一步了解高職升大學管道,請參考: ★3分鐘看懂四技甄選 ★3分鐘看懂統測分發 思考點3:不想準備學習歷程檔 「統測分發」、「技職繁星」、「技優保送」、「特殊選才」 如果你不想準備學習歷程檔,有4個管道可供選擇。只要在校內科排成績保持前30%可走「技職繁星」;或當黑馬拼出統測好成績可走「統測分發」;若在國際技能競賽獲前三名或取得國手資格,則可選「技優保送」;若有特殊專才則建議走「特殊選才」。這4個管道都不用看你的學習歷程檔。 思考點4:我的技能優異 「技優甄審」、「技優保送」 所謂技能優異,指的是在國際技能競賽前三名或具國手資格、在國內外技能技藝競賽得獎或取得乙級技術士證,前者可以選擇「技優保送」,不用考試直接填志願保送入學;後者則可走「技優甄審」,但必須準備學習歷程檔、面試或實作。 進一步了解高職升大學管道,請參考: ★3分鐘看懂技優甄審 ★3分鐘看懂技優保送 思考點5:我擁有特殊專才 「特殊選才」 若你在自己的興趣領域深耕發展,具備專業特殊技能、經歷、專長或成就,可以報名「特殊選才」,不需要統測成績、學習歷程檔,只要通過大學或科大的資料審查、面試或術科實作即可。 進一步了解高職升大學管道,請參考: ★3分鐘看懂科大特殊選才 ★3分鐘看懂特殊選才 思考點6:我運動成績優秀 「運動甄審」、「運動甄試」 運動成績優異的同學也可以申請大學。在國際級正式錦標賽獲獎的同學可以選擇「運動甄審」,無須筆試或面試,即可直接填志願;而在全國性運動競賽取得優秀成績的同學則可以選擇「運動甄試」,但必須通過術科、學科考試。 進一步了解高職升大學管道,請參考: ★3分鐘看懂運動甄審 ★3分鐘看懂運動甄試 思考點7:我想從軍,就業免煩惱 「軍校正期班」 若想報考軍校,則可以報名「軍校正期班」,以統測成績即可申請陸軍軍官學校、海軍軍官學校、空軍軍官學校、國防醫學院、國防大學等五大軍校,不用再經過其他考試。 進一步了解高職升大學管道,請參考: ★3分鐘看懂軍校入學
技職考情 【四技甄選】6個志願,怎麼排序?
「四技甄選」的考生經過漫長的準備學習歷程上傳及各校甄試後,再來就是上網填寫志願序了。不管你是錄取一個校系或是多個校系,不論是正取或備取,皆須上網登記排列志願先後順序,接受甄選委員會的統一分發。 每到這時,總有考生擔心「我將正取排後面,備取排前面,會不會落榜?」或是「我將A學系正取排在第三志願,但小華將A學系備取排在第一志願,我會不會被擠下去?」這兩個答案都是「不會」。志願序的重點就是喜歡的放前面,不用和他人比較。 正取就是入場門票,一定進得去 除非你不要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四技甄選」正取與備取的意思。 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之後,各大學會依據考生的「甄選總成績」來訂定各學系(組、學程)的最低錄取標準,考生的甄選總成績若在錄取標準以上,在招生名額內為正取生,在招生名額外則為備取生。若成績未達錄取標準,學系縱然有名額也不錄取。 因此,正取生就像手中已握有入場門票一樣,一定進得去,只是看你要不要進去罷了。而備取生就像候補,若前面有正取生放棄進入,導致出現缺額,則此時備取生就有機會入場。 ★【四技甄選】「甄選總成績」怎麼算? ★【四技甄選】高職生一定要懂的四個關鍵字 志願序是自己的願望,不是和他人的比較 每個考生通常會有1至3個學系的正/備取,甄選委員會依照考生所填的志願順序,從前面開始分發。志願的排序是自我願望的展現與選擇,而不是與他人的順序來比較,因此只要是正取,不管其排序在前或在後,並不會影響該正取志願的錄取機率。除非你填「放棄」它。 舉例來說,小明和小華同為北科資工的正取生,小明將北科資工填在第三志願,小華填在第一志願,統一分發時,小華一定會上北科資工,而小明也不會因為填在後面就喪失錄取機會,除非他上了自己的第一或第二志願了。 同樣上例,小光是北科資工的備取生,填志願序時就算將其填在第一志願,也不會剝奪小明小華等正取生的錄取機會,只有在小明小華等正取生放棄北科資工,釋出名額時,小光才有機會錄取。 因此在排志願序時,請依自己心中的願望,將最想就讀的學系排在前面,不管正備取,不用擔心其他人怎麼填。 志願序怎麼填?喜歡的排前面 每個考生只能錄取一個學系。正取生擁有選擇學系的權利,而備取生運用一點小技巧也有機會被錄取。 【全是正取】 如果每個志願都是正取,請依照自己想讀的順序排列志願序,通常會錄取排序中的第一志願。 【有正取有備取】 若志願中有正取與備取,正取恰是理想學系,那就填最前面,一定會上。 若想就讀的是備取學系,則建議往前填,將其填在正取之前,當該系有正取生放棄而產生缺額時,你就會被錄取了。而且就算排在前面的備取未上,也不用擔心,至少還有正取在等你。 【全是備取】 如果每個志願都是備取,也不要灰心,請依照自己想讀、錄取機會大的順序來排列,若有人放棄,你就有機會上榜。如果沒有特別喜好,也可將錄取機會大(如備取前三名)、或不那麼熱門的學系排在前面(但建議還是以興趣志向為優先考量),以爭取錄取機會。 最後,填志願序時,有2點要特別注意: 1.就算只有正取或備取一個學系(組),也一定要上網填寫志願序,否則會被視為放棄,不予分發。 2.對於某個正/備取校系,除非你真的非常確定不想去讀,否則不要輕言填「放棄」,把它往後放即可。 另外,提醒考生,如果同時獲得「四技甄選」和「技優甄審」的錄取資格,只能選擇一邊報到。至於完成報到後,若想參加「統測分發」或其他招生管道,請記得一定要在期限前向該錄取校系聲請放棄。祝大家都能金榜題名,進入心目中的理想校系。
技職考情 【技優甄審】5個志願,怎麼排序?
「技優甄審」的考生經過漫長的準備學習歷程上傳及各校甄審後,再來就是上網填寫志願序了。不管你是錄取一個校系或是多個校系,不論是正取或備取,皆須上網登記排列志願先後順序,接受甄選委員會的統一分發。 每到這時,總有考生擔心「我將正取排後面,備取排前面,會不會落榜?」或是「我將A學系正取排在第三志願,但小華將A學系備取排在第一志願,我會不會被擠下去?」這兩個答案都是「不會」。志願序的重點就是喜歡的放前面,不用和他人比較。 正取就是入場門票,一定進得去 除非你不要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技優甄審」正取與備取的意思。 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審之後,各大學會依據考生的「甄審總成績」來訂定各學系(組、學程)的最低錄取標準,考生的甄審總成績若在錄取標準以上,在招生名額內為正取生,在招生名額外則為備取生。若成績未達錄取標準,學系縱然有名額也不錄取。 因此,正取生就像手中已握有入場門票一樣,一定進得去,只是看你要不要進去罷了。而備取生就像候補,若前面有正取生放棄進入,導致出現缺額,則此時備取生就有機會入場。 志願序是自己的願望,不是和他人的比較 每個考生通常會有1至3個學系的正/備取,甄選委員會依照考生所填的志願順序,從前面開始分發。志願的排序是自我願望的展現與選擇,而不是與他人的順序來比較,因此只要是正取,不管其排序在前或在後,並不會影響該正取志願的錄取機率。除非你填「放棄」它。 舉例來說,小明和小華同為北科資工的正取生,小明將北科資工填在第三志願,小華填在第一志願,統一分發時,小華一定會上北科資工,而小明也不會因為填在後面就喪失錄取機會,除非他上了自己的第一或第二志願了。 同樣上例,小光是北科資工的備取生,填志願序時就算將其填在第一志願,也不會剝奪小明小華等正取生的錄取機會,只有在小明小華等正取生放棄北科資工,釋出名額時,小光才有機會錄取。 因此在排志願序時,請依自己心中的願望,將最想就讀的學系排在前面,不管正備取,不用擔心其他人怎麼填。 志願序怎麼填?喜歡的排前面 每個考生只能錄取一個學系。正取生擁有選擇學系的權利,而備取生運用一點小技巧也有機會被錄取。 【全是正取】 如果每個志願都是正取,請依照自己想讀的順序排列志願序,通常會錄取排序中的第一志願。 【有正取有備取】 若志願中有正取與備取,正取恰是理想學系,那就填最前面,一定會上。 若想就讀的是備取學系,則建議往前填,將其填在正取之前,當該系有正取生放棄而產生缺額時,你就會被錄取了。而且就算排在前面的備取未上,也不用擔心,至少還有正取在等你。 【全是備取】 如果每個志願都是備取,也不要灰心,請依照自己想讀、錄取機會大的順序來排列,若有人放棄,你就有機會上榜。如果沒有特別喜好,也可將錄取機會大(如備取前三名)、或不那麼熱門的學系排在前面(但建議還是以興趣志向為優先考量),以爭取錄取機會。 最後,填志願序時,有2點要特別注意: 1.就算只有正取或備取一個學系(組),也一定要上網填寫志願序,否則會被視為放棄,不予分發。 2.對於某個正/備取校系,除非你真的非常確定不想去讀,否則不要輕言填「放棄」,把它往後放即可。 另外,提醒考生,如果同時獲得「技優甄審」和「四技甄選」的錄取資格,只能選擇一邊報到。至於完成報到後,若想參加「統測分發」或其他招生管道,請記得一定要在期限前向該錄取校系聲請放棄。祝大家都能金榜題名,進入心目中的理想校系。
技職考情 【圖解】114「技優甄審」志願序登記系統
114學年度「技優甄審」於114年7月2日10點起至7月4日下午5點開放就讀志願序網路登記系統,所有錄取的正備取生,請準備好你的「通行碼」,至「四技二專聯合甄選委員會-技優甄審」網站,點選「技優甄審作業系統」,選擇「就讀志願序登記系統」即可。請勿使用手機或平版電腦登入使用系統,以避免畫面資訊閱覽不完全,建議使用Google Chrome瀏覽器操作。 考生無論是正取或備取、1個或多個校系科(組)、學程,均須登入系統登記就讀志願序,並完成「確定送出」後,才能經由統一分發取得入學資格。登記期間內系統24小時開放,最後1天僅至17:00止。系統關閉後則不提供列印功能,為避免網路壅塞,請儘快上網登記。現在就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圖解步驟,一起完成志願序登記作業。 步驟1:登錄系統 輸入「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通行碼」以及「驗證碼」即可登入。登入後請詳細閱讀注意事項,按下同意即可開始。 【注意】:就算只有錄取一個校系的正取或備取,也要登錄就讀志願序,才能進行分發作業。 步驟2:登記志願序 1.請先核對個人資料是否正確,確認「可選填的校系組學程名稱」與「正備取名次」是否無誤。 2.在「可選填之校系科組學程名稱」清單中,點選欲就讀的志願,按下「加入志願」,即可將選取的志願移至「已選填之就讀志願序」清單中。 3.若要調整所選之志願順序,可以利用「上移志願」和「下移志願」挪動順序。志願序號在前的先分發。若想刪除某一志願,可按「刪除志願」,即可移除該志願。 4.志願選填完成後,若志願順序不再修改,請點選「我要進行下一頁確定送出作業」。 【注意】:志願序號在前的先分發。在調整志願序的過程中,可以隨時按下「暫存志願」,系統會儲存目前選填的就讀志願序結果。但在未完成下一步驟前,都不算完成志願序的登記,不能參加分發喔。 步驟3:確定送出 1.請先詳細核對「已選填之就讀志願序」及「放棄選填之校系科組學程名稱」(沒選取的志願)的清單是否正確。 2.若檢視核對後,想重新調整或修改就讀志願順序,請按「取消」,即可回上一頁修改,重新登記志願並排序。 3.若資料正確,則輸入個人「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及「通行碼」和「驗證碼」後,點選「確定送出」,即完成志願序登記。 【注意】:確定送出後,志願序就無法再做任何更改。 步驟4:列印志願 點選確定後,出現「鳳梨圖示」或看到「您已完成就讀志願序登記」文字訊息,代表已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請即刻將志願序列印或存檔,並妥善保存。 1.按下「列印(儲存)就讀志願表」,即會出現志願序清單的文件檔案,可以直接列印文件或儲存檔案。 2.確定電腦中是否有安裝PDF閱讀軟體。 【注意】:「就讀志願表」請儲存或列印妥善保存,在就讀志願序分發結果複查申請時須使用。如果沒有附上「就讀志願表」,則無法申請複查作業。
技職考情 【114技優甄審】7/2-7/4上網填志願序
114學年度「技優甄審」科大各校第二階段的甄選結果已公告,「大學問」(www.unews.com.tw)提醒錄取的考生,不管是正取或備取,就算只錄取一個系組,皆須於114年7月2日至7月4日上網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才能接受統一分發,否則視同放棄錄取資格,無法分發。 ★如何操作志願序系統?請參考:【圖解】114「技優甄審」志願序登記系統 7/2起 登記志願序 登記就讀志願序時,請以本人「出生年月日」、「身分證字號」及「通行碼」,登入「登記就讀志願序」系統。 【登記時間】:114年7月2日上午10點至7月4日下午5點止。(登記期間每日24小時開放) 【登記方式】:請至「四技二專聯合甄選委員會-技優甄審」網站,進入「技優甄審作業系統」,選擇「就讀志願序登記系統」即可。 登記志願序 注意事項 1.錄取生無論錄取單一校系或多個校系,均須於登記期間內完成就讀志願序登記,否則視同放棄錄取資格。 2.進入登記就讀志願序畫面後,請先確認個人資料、錄取校系名稱,以及正、備取名次等是否正確,再開始依序排列志願序。 3.完成網路登記就讀志願序後,請存檔或列印「就讀志願表」。之後若對就讀志願序登記相關事項有疑義時,須附上「就讀志願表」,否則不受理。 4.完成就讀志願序登記作業「確定送出」後,則不能要求修改,故請考生務必審慎考量後再送出資料。 5.若未於登記期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或登記後卻未「確定送出」也不能要求補救,因此為避免網路塞車,請儘早完成登記。
軍警考情 【114警察專科】6/30-7/4複試,記得先體檢
114學年度警察專科專班44期入學考試的複試訂於114年6月30日至7月4日舉行。初試合格的考生請留意「複試通知單」的規定(依照組別、名次分梯次辦理複試),備妥相關資料(包括:身分證、學歷證件正本、招生複試體格檢查表、特種身分考生證件正本),並於複試前兩個禮拜完成體檢。 複試前 完成體檢 考生須於複試日至少10-14日以前,攜帶「招生複試體格檢查表」至指定醫院完成體檢(費用自行負擔)。 1.體檢項目除四肢檢測、身體質量指數(BMI)在警專複試當日檢查外,其餘項目需持上網列印的「指定醫院體檢表」前往指定醫院檢查。(請見簡章附錄四:警專複試體檢指定醫院) 2.請使用警專寄發的專44期招生考試專用體檢表,不能使用一般醫院用的體檢表。 3.考生所繳交的體檢表,其檢查日期僅限複試日前90天以內有效。 4.各指定醫院檢查時間及體檢表完成日數不一,請考生於接獲複試通知後,儘速前往指定醫院接受體格檢查。 複試當日 注意事項 【考試項目】:體格檢查、體能測驗、口試等3項,其中任何1項不合格的話,則不予錄取。 【注意事項】 1.請依複試通知單規定的時間,攜帶「招生複試體格檢查表」及上述相關證件報到參加複試。 2.請穿著或攜帶運動短褲及T恤上衣等輕便衣服(複試時換穿)。未攜帶者,使用學校提供的備用短褲。 【複試地點】:臺灣警察專科學校(臺北市文山區興隆路三段153號) 大禮堂。
大學考情 【114申請入學】醫學系錄取率10.5%,缺額79
114年「申請入學」已於日前放榜,今年醫學系有4,830人報名,共錄取507人,錄取率為10.5%,較去年8.2%高;而公費生則有1,397人報名,錄取69人,錄取率僅有4.94%,則較去年5.95%低。今年醫學系的缺額總計有79名,公費生缺額則有6名,這些招生缺額都會流向考試分發。 醫學系錄取率10.5% 今年申請入學醫學系的錄取率為10.5%,缺額有79人,其中有5醫學系組的錄取率高於平均,分別是臺大、陽明交大、成大、中國醫、北醫。其中臺大醫學系錄取率最高,為22.87%;在報名人數方面,則是中山醫醫學系報名人數最多,有793人。在缺額部分,以長庚醫學系缺額最多,有28名。 公費醫學生錄取率4.94% 在公費生部分,今年錄取率為4.94%,缺額有6人,其中有5個醫學系組的錄取率高於平均,包括臺大、慈濟、陽明交大、輔仁和義守。其中臺大醫學系公費生錄取率最高,為8.7%,而高醫醫學系公費生的報名人數最多,有274人。在缺額部分,則是成大最多,有3名。
技職考情 【114四技甄選】6/26-7/2正備取放榜
114學年度「四技甄選」的各校甄選結果將於114年6月26日上午10點起至7月2日下午5點止,陸續公告在「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四技甄選」網站上。「一般組」考生可直接在「考生作業系統」,點選「正備取生名單查詢(一般組)」;「青年儲蓄帳戶組」考生則可進入「青年儲蓄帳戶考生專區」,同樣點選「正備取生名單查詢(青年儲蓄帳戶組)」。此外,考生亦可直接至各甄選學校官網查詢。 甄選結果不另寄書面通知給考生,故請考生一定要上網確認,以免影響後續就讀志願序的登記作業與統一分發結果。 錄取結果複查 考生若對甄選錄取結果有疑義,可向甄選學校申請複查。 【複查期限】:請在各甄選學校所訂定的複查截止日前辦理。(查詢各校截止日: 「一般組」、 「青年儲蓄帳戶組」) 【所需資料】:「甄選錄取結果複查申請表」 【申請方式】:填妥「甄選錄取結果複查申請表」,在期限前,傳真至甄選學校教務處辦理複查,並以電話確定已收到傳真。各甄選學校會於114年7月3日12:00前將複查結果通知考生。(各校電話傳真請參閱簡章附錄四「甄選學校代碼暨地址電話傳真一覽表」) 【注意事項】:複查以1次為限,逾期或未依以上規定的複查手續辦理者,則不受理。
技職考情 【114四技甄選】6/24起 查詢甄選總成績
114學年度「四技甄選」的「甄選總成績」於114年6月24日10:00起在「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四技甄選」網站上提供查詢服務,一直到6月30日17:00截止。各甄選學校並不會寄甄選總成績書面通知單給考生,故請考生一定要上網確認,若有疑義可提出複查。 ★什麼是「甄選總成績」?請參考:【四技甄選】「甄選總成績」怎麼算? 「甄選總成績」查詢方式 「一般組」考生,請進入「考生作業系統」,點選「甄選總成績查詢(一般組)」,即可查詢成績。 「青年儲蓄帳戶組」考生,則請進入「青年儲蓄帳戶考生專區」,同樣點選「甄選總成績查詢(青年儲蓄帳戶組)」,即可查詢。 「甄選總成績」複查方式 考生若對甄選總成績(含競賽、證照審查結果)有疑義,可向甄選學校申請複查。 【複查期限】:請在各甄選學校所訂定的成績複查截止日前辦理。(查詢:「一般組」各校截止日、「青年儲蓄帳戶組」各校截止日) 【所需資料】:「甄選總成績複查申請表」 【申請方式】:填妥「甄選總成績複查申請表」,在各校複查期限前,傳真至甄選學校辦理複查,並以電話確定是否收到傳真。(各校電話傳真請參閱簡章附錄四「甄選學校代碼暨地址電話傳真一覽表」) 【注意事項】 1.複查以1次為限,逾期或未依規定辦理,甄選學校將不受理。 2.只能針對成績是否漏列或計算錯誤提出複查申請,不能要求重新評分或補送競賽獲獎、證照證明等相關資料。
大學考情 【114繁星推薦】7類學群缺額1146,流至考試分發
114學年度「繁星推薦」第一到第七類學群招生缺額有1,146人,較去年減少567個。參加繁星推薦的65校中,有48校錄取人數不足。其中以中國文化大學缺額人數最多,達132人,其次為義守大學99人。缺額人數超過50名的多為私立大學,而國立大學的缺額人數較多的有東華、金門、中央、政大及成功大學。這些缺額將回流至今年的考試分發名額中,打算考分科的考生可以留意一下。 今年第一到第七類學群一般生招生名額15,455名,共錄取14,309名,錄取率為64.12%。整體而言,招生名額雖較去年少,但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也較去年少,缺額人數也減少了。 缺額50以上 6校 包括文化、義守、實踐等六校,缺額人數超過50人。 缺額10以上 21校 包括真理、佛光、大葉、靜宜、中央、政大、成大等校,缺額在20人以上。 缺額10以下 21校 包括東吳、中原、玄奘等私校,以及南藝大、北市大、陽明交大、中興等國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