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清大校長賀陳弘籲推大學分類救高教 收藏

  陳曼玲   2018-05-28    國立清華大學

  分享

國內大學最近風波連連,後段大學的退場問題還未完全解決,前段大學的世界排名即已開始下跌,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有如陷入「進」、「退」維谷的泥沼中,令人憂心。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呼籲政府拿出不同期程的全盤規劃策略:短期先給予私立大學「限時優退」方案,以及公立大學整併後可釋出部分土地以活化學校資產;長期則應將大學分類為博士班、碩士班、學士班、技職證照等不同類型的大學,並且在資源上有所區隔,才能挽救國際競爭力日趨下滑的高教危機。以下是訪談紀要。

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圖/王錦河)

私校限時優退方案可訴諸公評

【問】:臺灣高教的問題可分兩個層級討論,在後段大學部分,您認為現在大學退場遇到的難題是什麼?

【答】:臺灣的大學數量多、人數少,如果可以規模化,增加學生人數,對於整體教育品質是有幫助的,問題在於私立學校退場與「公公併」。私立學校退場最困難的就是校產處置,雖然法律規定捐資興學的校產處分後不能進入私人口袋,但這也造成招生困難的私校董事會既不肯再繼續投入資源,也不願意收攤,而是得過且過、能拖就拖,最後就是學生的權益被犧牲,非社會之福。


也就是說,不讓校董取得任何財產,學校就不會有退場的動機,為了促進公共利益與公共福祉,政府有必要推動一些特殊措施,例如公部門或民間企業為使公務員或員工提早退休,而有所謂的優退方案,教育部也應建立「私校限時優退」的退場激勵方案,用給予特定一小群人(亦即決定學校營運的董事)暫時性的好處,鼓勵私校董事會做出學校退場的決定,以換取更大的公共利益,這沒有什麼不可以;但當然比例要合理,不能太高,而且不能密室協商,應訴諸社會公評。

必須強調的是,私校優退方案不是一個長久的常態性方案,它是為了解決特定時空發生的問題所做的解套方案,是有限時性的,絕對不該演變成以後所有私校都一體適用。或許政府認為私校撐不下去就會自己退,所以不需要以優退方式鼓勵,但學校在硬撐的過程中,勢必造成許多學生受害;如果為了不讓少數人得利,就犧牲更多無辜的年輕人,這樣的「權衡」可能需要重新評估。

跨部會研議公公併,校產處分增收益

【問】:對於教育部推動公立大學「公公併」,您有什麼建議?

【答】:高教整併是全國性的危機,建議政府應該跨部會共同解決。公立大學合併將使高教規模減少,學生人數降低,對於校產校地的需求性也會相對減少,政府若能容許公立大學合併後,將極少部分比例、例如百分之一的校產變更為非機關學校用地加以處分,例如設立辦公大樓等,活化這些閒置的國有地,轉換成為教育公共財,學校即可獲得經費,挹注在空間整建、師生移動等整併後所產生的新需求上,將有助於提高「公公併」的可能性。

國內大學欠缺規劃發展的邏輯

【問】:大學退場整併將造成高教板塊重新洗牌,生存下來的大學是否也會面臨其他挑戰?

【答】:臺灣高教發展的問題從短期來看,必須先設法處理大學太多、沒有效益的高等教育比例太高等問題。儘管這項調整是個大工程,但嚴格來說,大學整併、退場與規模化只能算是短期的合理化,難道做完之後臺灣的高教就沒有危機了嗎?事實上,國內大學發展的長期問題在於缺乏一個規劃發展的邏輯,「大學分類」的觀念在臺灣一直沒有形成共識,現在應該開始鼓吹。

大學分類最成功的例子在美國加州,它有加州大學(UC)、州立大學(Cal State)及社區學院(Community Colleges)三個系統,原則上只有UC可以設置博士班培育博士,州立大學最高只有碩士班,沒有博士班。加州的GDP占全美七分之一,經濟規模可能是臺灣的數倍,公立大學卻只有10個UC校區能招收博士生;而臺灣則有高達幾十所大學都在培育博士,顯然博士生的質、量會有問題。這是其一。

其次,加州社區學院的宗旨是普及教育,所以不設研究所,但州立大學與UC每年會保留一定比例的轉學生名額,吸收從社區學院流動進來的學生,絕不會發生有社區學院因為辦學好、招生佳,為了增加營收,就想盡辦法用高薪增聘師資,搶辦碩、博士班的情況。

依授予學位證照,重新進行大學分類

【問】:近年國內確實很少觸及大學分類議題,研究型、教學型、社區型大學等分類並沒有很成功,您認為該怎麼做?

【答】:大學缺乏分類就會任務不明,導致高教發展的混亂。試想:如果國內醫院沒有分類分級制度,所有醫院都是一樣的規模,則急重症醫療將很難發展與突破。那麼大學裡面的「急重症」是否也該交由特定大學、也就是設有博士班的大學去處理?

因此,建議國內大學可以參考加州的大學分類模式,再加上職業教育,分成普通體系與職業體系兩個系統:普通體系下分成可設博士班提供博士生教育的「博士班大學」、可設碩士班培養碩士人才的「碩士班大學」,以及只有大學部沒有研究所的「學士班大學」等類別;職業體系則是專門培養取得證照與職業技能檢定導向的「技職證照大學」,若有技職大學想培養碩、博士,兼顧學術導向,則應歸屬於普通體系。至於產學合作和實習,應是無論普通或職業體系的所有類型大學都需兼顧的。

有關各類大學的合理校數,例如可以設置博士班的「急重症」大學校數應是10所、20所或其他數量,應視培養最尖端的產業技術人才需求量而定,然後再跟政府的競爭性經費資源(例如五年五百億)做結合,最終這些博士班大學是要代表臺灣到國際競爭的。

提升大學排名,需靠大學分類與資源配當

【問】:最近國內頂尖大學在世界排名出現名次滑落的危機,這是國內高教的警訊嗎?

【答】:臺灣的世界大學排名下滑,與資源絕對有關,但不會有立即性的連結,半衰期可能在十年以上。也就是說,假設今年五年五百億預算少了15%,並不代表明年排名就立即下滑15%。因此很明顯的,今年世界大學排名下滑反映出別人的投資與進步在十年前就已超越我們,雖然臺灣約莫在十年前啟動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但同一時間其他國家也不約而同將排名當作績效指標,對重點大學進行大量投資,特別是中國大陸不斷迎頭趕上,所以能在今天看到成效。

我憂心的是,臺灣挹注五年五百億經費則開始成效不錯,但現在大學的表現出現相對滑落,一來由於別人進步很快,二來我們自己又開始縮減規模、分散資源,預估未來五到八年後,臺灣的大學排名將會更進一步下滑,影響高教國際競爭力,後果不容小覷。至於解決之道,還是要回到大學分類,先凝聚大學分類的共識,然後挹注相對的資源在博士班大學上,大學就有明確目標,知道如何增加實力去國際上比賽。

應捨棄500個1元,改做一次500元的研究

問】:如何面對大學過度注重論文發表的議題?

【答】:五年五百億計畫需要一些短期績效指標衡量學校的表現,其中一個指標就是論文發表數。知識創新與發表本為一體兩面,但當教授都被「吸引」去做論文發表,其他教育方面的努力就會被稀釋,這是不對的。況且現在論文發表的績效指標是把每一篇論文加總,看看教授總共發表了多少篇論文,這種「一加一等於二」的公式所產生的流弊,就與花500天的時間每天賺一元的意義一樣,是不好的,我們應該鼓勵大家努力做好一件大事,一次得到500元的報酬才對。

我來清大後,做了一個其他大學都不敢嘗試的改革,取消行之有年的教授論文出版獎勵制度,不再把教授發表的論文個別加總以換取績效獎金。此舉大概讓300名教授的荷包縮水,連我自己都受到影響,但對於教師價值的評量本來就應該多元化,不能只看研究表現。最近清大有4位教授因為在教學、輔導或產學合作表現傑出而獲聘為特聘教授或講座教授,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

【問】:擔不擔心取消個別論文出版獎勵制度後,教授就沒有發表論文的動力?

【答】:我也不排除會有這個可能,或許短期內清大的排名會因論文發表數量減少而下滑,但長期來看,我們希望大家將500個一元的精力投入在一次產生500元效果的大事上,也就是改做「重、大、拙」,而非「輕、小、快」的研究。

這個命題又回到大學分類上,有些大學扮演的是救火隊,培養的畢業生必須對社會有立即的貢獻;有些則是三、五年後要有貢獻;少數大學的研究則應負責對10年、30年、甚至50年後的社會產生重大、長效且不可逆的貢獻,進而促進社會轉變,愈好的大學愈是扮演後者的角色。

建立華語高教平台,外銷臺灣軟實力

【問】:臺灣的高等教育如何突破與創新?

【答】:我們應該外銷臺灣的大學,在教育部主導下,整合各大學的「開放式線上課程」(MOOCs),建立華語高教大平台,結合雲端與教育軟體產業界走出去,由駐外單位在東南亞等地針對修課者舉辦認證檢定考試,通過測驗後,修讀相關學位即可採認學分,透過這個網路平台將臺灣的軟實力延伸出去。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56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解救臺灣高教 賀陳弘籲推動大學分類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