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考情

【111考招】「學習歷程」啟動前,給高中師生的四大建議 收藏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謝敬堂   2018-06-30    個人申請

  分享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H.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論,指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智能展現,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學習歷程,並不一定以同樣的標準,來衡量所有學生的學習。」(《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計畫》)我國刻正建置的學生學習資料庫即呼應了此一理論。目前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的發展方向為:

一、高中端落實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多元適性學習。
二、大學端推展以兼採「學業」及「非學業」之多元學習歷程資料進行招生選才。

學習歷程資料庫的內容

一個完整的學習歷程檔案應包含學習歷程(portfolio)、學生的成果表現(performance)與發展潛能(potential),方能展現學生的多元能力。目前教育部規劃的學習歷程資料庫項目如下:

一、基本資料:相關學籍資料。
二、修課紀錄:修課科目、學分及成績等學業成績表現。
三、自傳:含學習計畫,由學生自主上傳,可上傳數個檔案。
四、課程學習成果:包含實作作品、書面報告等。
五、多元表現:包含校內外活動、競賽成果、幹部經歷、檢定證照等。
六、其他:包含彈性學習、團體活動等與學生學習歷程有關之資料。

學習歷程資料庫的建置與系統聯結

根據系統聯結圖的資料,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建置與系統聯結流程說明如下:

一、高中課程資訊:由學校每年將開課課程的修課條件、教材大綱及評量辦法提報教育部進行課程審查,通過後由高中課程資訊平臺傳輸至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二、高中課程資訊:由學校承辦人員於各校之校務系統進行登錄,匯出excel表後上傳至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三、校內多元表現:包含幹部經歷、競賽成果、檢定證照及志工服務等,由學校建置於校內學習歷程系統,學生可自選最多10項由學校每學年上傳至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四、課程學習成果:學生於每學期修課後至校內學習歷程系統進行課程學習成果之建置,經教師認證後,學生可自選三項,由學校上傳至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五、校外檢定證照與校外競賽成果:授權檢定證照及競賽主辦機構,匯入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六、自傳(學習計畫)與其他:學生於校內的學習歷程系統進行建置,並依循報名之大學要求上傳之資料上傳至招聯會備審資料系統。

學習歷程資料庫系統聯結圖(資料來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資訊工程學系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填報平臺)

學習歷程資料庫應用的建議

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的有效應用,可達成以下三點成效:1.落實十二年國教新課綱適性選修精神,引導學生多元適性學習;2.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學力,作為教學改進參考;3.促進大學招生作業簡化與優化,以提升大學適性選才成效。為達成上述成效,具體建議如下:

【對高中端的建議】
一、學校應召集教職員生及家長代表,成立「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工作小組」,訂定推動計畫、組織分工及管考機制。

二、辦理學生學習歷程檔案資料相關研習、教育訓練及宣導活動。

三、與大學及產業合作開設多元選修特色課程並制訂課程諮詢輔導機制,協助學生適性選修、激發潛能。

四、規劃及辦理各項校內外特色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並指導學生參加校內外各項競賽、檢定及證照測驗。

【對學生的建議】
一、有關修課紀錄部分,每學期選課時應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與專長,並主動與課程諮詢教師討論,以明瞭選修課程與未來進路之關聯性。

二、課程學習成果之紀錄,應與任課教師討論及認證後,每學期慎選3件能展現學生個人特質與專長之優異作品(包含書面報告、實作作品、實習表現等),上傳至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三、主動擔任幹部、參與志工服務及各項校內外特色活動;積極參加校內外各項競賽、檢定及證照測驗。每學期依規定時間,上傳至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庫。

四、預先撰寫自傳及學習計畫,撰寫內容扣緊大學相關科系所須態度與關鍵能力。大學選才在於找到有積極的學習態度、有相對應的學習歷程基礎、有發展潛能適合讀這個系的學生。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在高中的建置與應用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