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考考題

【105指考地理】非選三大題得分要訣 收藏

  大考中心研究發展處/廖淑雯   2017-06-12   

  分享

Photo via Visual hunt

105指考結束後,地理科也會召開「評分標準訂定會議」初擬評分標準,並從考生樣卷中了解各種可能的作答反應,藉以修改評分標準初稿。隨後在正式閱卷前召開「試閱會議」,針對評分標準多方討論,達成共識後,確立地理科的非選擇題評分標準。之後在閱卷時,每份答案卷會由不同閱卷委員進行第一閱及第二閱,若結果差距超過重閱標準,則會進行主閱,以求客觀公正。

作答區的評分原則是:題號須標明清楚,若題號標示不清或題號與答題內容不符,不予計分。文字表達上的評分原則是:關鍵詞寫錯字不給分,關鍵詞如用俗體字、簡體字,以臺灣常用簡體字(俗體字)為限,但錯字不給分。

(編按:此段節錄原文而來,全文請詳見文末出處。)

★你可能也想看:【105指考歷史】非選四大題得分要訣

第一大題


【滿分參考答案】
1.安平(港):沙岸(海岸);廈門(港):岩岸(海岸)(須標明港口才給分)
2.水平分工
3.


【評分說明及得分要訣】
本大題是以臺灣自1980年至今某太陽眼鏡廠商的經營策略作為命題素材,考生須具有臺灣海岸地形、產業空間分工鏈以及微笑曲線等主要概念才能正確作答。

第1小題:旨在評量考生能否分析臺灣西海岸及福建海岸的海岸地形差異。由於子題幹僅要求考生寫出「其各位於何種海岸地形」,未於題幹標明「全對才給分」,考生只要能標明港口並正確寫出其海岸地形,即可給1分,例如:「安平港:洲潟海岸」為1分給分答案,「廈門港:谷灣式海岸」為1分給分答案。但有部分考生作答時未標明港口,僅寫出一個海岸地形,例如:「沙洲『瀉』湖」,因閱卷老師無法分辨其海岸地形所指稱的港口,且將「潟」寫成「瀉」,故不予計分。

第2小題:旨在評量考生能否應用「水平分工」的定義。根據總題幹「與廈門工廠同時生產中階太陽眼鏡產品」,符合「不同地區,但生產同一產品不同零組件」的「水平分工」的定義,故以「水平分工」為參考答案。部分考生僅回答「水平」,但產業空間分工鏈中還包括「水平整合」,故不予計分。

第3小題:旨在評量考生能否了解產品的特性,並能應用微笑曲線分析產品的競爭位階。考生根據子題幹,須繪製一張標有「橫座標」及「縱座標」的微笑曲線示意圖,並根據總題幹「母公司在安平工業區投資高精密設備,研發、設計與生產單價高、重量輕、體積小的「無螺絲鉸鍊」零件,以海運送至廈門工廠,組裝成高階太陽眼鏡產品」的描述,得知「無螺絲鉸鍊」應屬於「高階太陽眼鏡」的零組件,具有高精密技術的研發、設計特性,故在「研發」部分打上圓圈標註「無螺絲鉸鍊」。考生所繪製的微笑曲線圖(如下圖1)須包含:橫座標、縱座標、微笑曲線及標示「無螺絲鉸鍊」的圓圈,評閱標準為:圖上的縱座標標上「附加價值」,給1分,其中部分考生回答「價格」亦為1分給分答案;圖上的橫座標依序標上「研發、製造、行銷」,「製造」的位置在曲線的最低轉折點,給1分,其中部分考生回答「專利技術、組裝、品牌」,「組裝」的位置在曲線的最低轉折點,亦為給分答案;畫出微笑曲線(如圖1),給1分,其中部分考生將曲線內凹(如下圖2),則不給分;考生須在圖上研發的部分,打上圓圈,且圓圈必須繪製在「研發」與「製造」兩字中間偏向研發的一側,給1分。由於考生所繪製的示意圖相當多元,正式閱卷時,閱卷委員視學生答題內容全部給分、部分給分或不給分。

第二大題


【滿分參考答案】
1. 247.5°(介於225°至270°之間的任何方位角皆予計分)
2. 6.25平方公里
3.(307500,2770500)
4.第二和第四種商業區(二個皆寫對才給分)

【評分說明及得分要訣】
本大題以某飲食店1995、2005、2015三年的分布圖為素材,考生須根據課堂所學,具有地圖判讀、建蔽率及容積率等概念才能正確回答。

第1小題:旨在測驗考生對於方位角的認識和地圖的判讀。考生可從題目圖11中1995年至2015年飲食店的新增點位位置,可知主要是向247.5°擴散,故考生答案介於225°至270°之間的任何方位角皆為給分答案。

第2小題:旨在評量考生對於比例尺的認識。考生已知圖幅邊長50公分,比例尺1/5000,故圖幅實際距離為2500公尺(2.5公里),可計算得面積6.25平方公里。

第3小題:旨在評量考生對於橫麥卡托二度分帶投影座標的認識。考生已知圖幅邊長50公分,比例尺1/5000,故圖幅實際距離為2500公尺,圖幅左上角之點相對於右下角之點係在東北方,故其橫麥卡托二度分帶投影座標為右下角座標值(305000,2768000)各加2500,故回答(307500,2770500),給2分。

第4小題:旨在評量考生能否認識建蔽率及容積率的意涵。考生依題幹資訊可計算出該地區建蔽率為50%,容積率為600%,符合第二或第四種商業區的規定,故考生需同時寫出「第二和第四種商業區」,給2分。其中部分考生回答「第二和第四商業區」、「商二和商四」,亦為給分答案。但有部分考生回答:「第二種、第四種」,由題目表4中可知土地使用分區亦包括「第二種住宅區」和「第四種住宅區」,故為不給分答案。

第三大題


【滿分參考答案】
1.非洲→亞洲→大洋洲→中南美洲
2.空運或海運(寫出其中一項即給分)
3.選擇一個國家(例如:埃及、巴基斯坦)。理由必須說明人口呈「沿『線』(如:道路、鐵路、河流)分布」,或病媒蚊「沿『線』(如:河流沿岸濕地等)孳生」。

【評分說明及得分要訣】
本大題以茲卡病毒的空間擴散為命題素材,考生須具有世界各大洲的分布及疾病地理的概念才能正確作答。

第1小題:旨在評量考生根據文中所述的國家,分辨其所在洲別,並認識疾病的空間擴散狀況。考生依據題幹文字順序,「烏干達、埃及、奈及利亞、塞內加爾」位於非洲;「巴基斯坦、印度、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位於亞洲;「密克羅尼西亞」屬大洋洲;「巴西、委內瑞拉、加勒比海」位於中南美洲,故以「非洲→亞洲→大洋洲→中南美洲」為參考答案。評閱原則為:須依序寫出四大洲,漏寫其中一個或順序不對即不給分。部分考生將「中南美洲」僅單獨寫出「中美洲」或「南美洲」,亦為不給分答案。

第2小題:旨在測驗學生是否理解臺灣為一海島型國家,境外移入途徑的可能方式,只有空運或海運二種交通形式。部分考生回答「飛機」、「船運」,屬於大眾運輸普遍使用的航運工具,故為給分答案。

第3小題:旨在評量考生是否理解文中這些國家的人口分布狀況。此題的答案多元開放,評分原則為:根據總題幹選擇一個國家,理由必須說明人口呈「沿『線』(如:道路、鐵路、河流)分布」,或病媒蚊「沿『線』(如:河流沿岸濕地等)孳生」。部分考生的理由說明若不符合人口呈「沿『線』分布」或病媒蚊「沿『線』孳生」之原則,例如考生回答:「因為感染人數多」,則為不給分答案。正式閱卷時,閱卷委員視學生答題內容全部給分、部分給分或不給分。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105年指考地理考科非選擇題評分標準說明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