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試入學

【基北區】大免志願怎麼填?志願序重要嗎? 收藏

  大學問編輯部   2025-05-06    免試入學

  分享

收到會考成績單後,最重要的就是選填志願了。「基北區免試入學」(大免)每人可填30個志願,且連續選填同校兩個以上的科別,會視為同一志願,積分相同,因此建議同學在選填志願時,只要不排斥,盡量填好填滿,增加錄取機會。

此外,選填志願時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大免的「個人序位區間」,了解自己在基北區大免所有競爭者中的排名,這樣才能妥善安排志願序,提高進入心中理想學校的機會。所以,大免志願怎麼填?你一定要先看懂什麼是個人序位區間(或稱個別序位區間),知道自己成績百分比的位置,才能妥善安排志願序。

看懂 個人序位區間

會考成績單發放後,基北區會提供考生查詢自己的個人序位比率與累積人數區間,也就是「個人序位區間」,包括兩組數字:比率區間(X%~Y%)和累積人數區間(M人~N人)

舉例來說,小李的比率區間:8.09%~8.54%;累積人數區間:1786人~1886人。

表示他的積分在基北區排名位在1786~1886名,屬於前8.09~8.54%的位置。除了整體排名外,也會提供單一性別(男或女)的排名。

簡單說,「個人序位區間」和PR值的概念相反,比率的數字越小、累積人數的數字越少,表示排名越前面。

「個人序位區間」的計算方式是將所有報名基北區免試入學的考生(已扣除在其他管道錄取報到未放棄的考生),依總積分(不含志願序積分)由高至低排序(名次),第一名就是序位1,第二名就是序位2,以此類推。而總積分相同時,則依比序項目(不含志願序)進行比序。

按規定,每個區間人數要大於100人或排序人數的3%。但總是有總積分相同必須進行比序的情況,若仍同分則列為同一序位區間。因此有些序位區間人數不一樣,就是因為比序後仍同分,因此都屬同一序位區間。

從「個人序位區間」可以看到考生自己的整體排名,以及性別排名,選填志願時才有參考依據,再衡量興趣與能力適性就近入學。所以資料公布時,一定要上「基北區免試入學報名作業資訊系統平台」查詢。

如果查不到自己的個人序位區間排名資料,就表示沒有大免的報名資格,可能是之前已在其他管道被學校錄取且報到,這時,一定要在期限內聲明放棄後,才能參加大免的招生喔。

志願序 喜歡的排前

從「個人序位區間」了解自己的名次區間後,就可以找出與名次落點相近、有意就讀的學校科別,準備填滿30個志願,此時志願序該怎麼排?

簡單來說,前五志願要填有希望錄取且喜歡、不排斥的學校,越喜歡的排越前面。雖然前五個志願積分一樣,但志願序仍舊重要,建議還是要按照個人喜好排序,避免在同分競爭時處於劣勢

因為基北區免試入學(大免)規定,在超額比序後若有同分須增額錄取,以不超過招生名額5%為原則,若同分人數太多超出原訂增額人數,則以志願序決定,此時將該校排在前面的人會優先錄取。

舉例來說,甲校招生名額50人,可增額人數3人(50的5%,無條件進位至整數)。超額比序後仍有6人同分,但招生名額僅剩2名,若全部增額錄取則超過可增額人數3人,因此這6人要再比志願序,去爭取最後的5個名額(含增額),將甲校志願列於前的就優先錄取。若6人中,AB兩人將甲校列為第一志願、CDE三人列為第二志願、F則將甲校列為第三志願,此時,F就無法錄取甲校了。但是若6人志願序都一樣,就算超出增額限制也應該會全數錄取,但這種情況很少見。因此,將理想學校排在第一順位,仍是最穩妥的做法。

當然,以上情況較為極端且少見,但不保證不會發生。特別是基北區競爭激烈的熱門志願,當自己的分數接近最低錄取分且招生餘額不多需要增額錄取時,就會比志願序。所以同學除了將理想校科排在前五志願以取得滿分36分外,更要把最想去的學校排前面,也就是說,5個志願雖然同分,但最好按照自己的喜好排序。

【114會考】基北區 免試入學 超額比序
【基北區】免試入學 三大比序是什麼?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