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啟動北港溪東石堤防淨岸行動 跨域合作守護河海生態 收藏
南華大學 2025-05-14 南華大學
由南華大學學生志工發起,結合嘉義縣環保局、雲林縣環保局暨所屬水環境巡守隊、東石鄉公所以及救國團東石團委會,共同舉辦的「北港溪水環境共同行動」,於5月4日號召超過70位師生與地方志工,參與北港溪東石堤防的淨岸行動與環境觀察,實踐環境保育與在地關懷的行動力,共清除約581公斤、20立方公尺的廢棄物,致力於恢復河川與海岸的自然面貌。

南華大學啟動北港溪東石堤防淨岸行動,利用人龍接力清運廢棄物。
根據荒野保護協會113年的川廢快篩調查,北港溪出海口及近海口段因紅樹林植被與潮汐影響,導致大量廢棄物淤積,成為全流域最嚴重的垃圾熱點。本次活動以「青銀少共學、共護水環境」為主軸,導入氣候變遷下的水域觀察與環境變遷認知,鼓勵青年參與水資源守護。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作為三好校園、生命教育及環境永續為核心的大學,我們鼓勵學生不只在教室學習,更要走入社區、感受土地、社會實踐。」

南華大學啟動北港溪東石堤防淨岸行動,學生踴躍參與守護河海生態。
北港溪東石堤防與河灘紅樹林之間,有將近一公里長的垃圾帶,從107年起,由當地民眾發現垃圾污染嚴重,雖由公私部門接力發起多次淨岸活動,仍無法完全清除完畢。於此地發起多次淨岸活動的南華大學河川保育隊隊長也是該校通識中心主任林俊宏指出:「這不只是一場淨岸,更是一堂跨領域的環境教育課。此次活動結合通識課程「氣候變遷調適」與自然生物科技學系的「環境科學」等兩門課,讓學生學習到的不只是水質觀察、淨岸技巧,更重要的是公民參與與跨世代合作的精神。」北港溪的整治需要跨縣市的合作,這次的行動是良好的開端,未來將加強源頭管理,避免陸域及河川垃圾流到海洋。

南華大學啟動北港溪東石堤防淨岸行動,學生清理廢棄物。
嘉義縣環保局顏瑞瑩科長在活動中提到,地方政府非常樂見大學進入場域協力實踐,不僅能強化社區環境保護網絡,也能讓年輕世代更貼近地方與環境行動。東石鄉公所與東石水環境巡守隊的志工們也積極參與此次行動,展現地方社區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與行動力。現場參與的東石圍潭/蔦松水環境巡守隊莊讚芬隊長則感動地說:「我們守河已經十幾年了,今天帶著三代人到現場共同參與,真的很高興。這條溪不是我們一代人的責任,是大家的命脈。」

南華大學啟動北港溪東石堤防淨岸行動,跨域合作守護河海生態。
來自南華大學的大四學生廖政勛說:「原本以為只是去撿垃圾,但實際參與後,才發現每一塊漂流物後面都牽涉到整個流域的管理與人的生活方式。未來擔任設計氣候行動及環境行動時,更能貼近在地的角度。」
此次淨岸行動由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提供了太空包,活動共清除了兩台卡車約20立方公尺、581公斤的資源物,更凝聚了各界對環境保護的共識與行動力,為北港溪的生態復育與永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次行動雖僅短短兩小時,卻展現出跨單位共同協作的成果。未來,將持續深化水環境教育與氣候行動,讓更多年輕人有機會認識環境,為永續台灣打下基礎。

南華大學啟動北港溪東石堤防淨岸行動,跨域合作守護河海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