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大辦理有機與友善農業教育訓練班 培育有機與友善農業專業人才 收藏
國立嘉義大學 2025-10-21 國立嘉義大學
嘉義大學為培育有志從事有機與友善農業耕作人才,輔導一般農民轉型有機農戶,並進行有機農戶種植登記,10月17日至20日辦理有機農場經營與行銷、有機蔬菜、有機雜糧及有機果樹與瓜果類教育訓練,總計4天、32小時培訓課程。
本次訓練班包含4個班別,分別為有機農場經營管理與行銷班、有機友善蔬菜栽培技術與個別蔬菜類型栽培經驗分享、有機友善雜糧作物與個別雜糧作物栽培技術班及有機友善果樹與瓜果栽培技術與分享班,每班以100個名額為原則,總報名人數達420餘人,顯示農民、社會大眾及有志從農學生對於有機課程之重視、關注及高度參與。
本訓練班由農業部農糧署經費補助,嘉大農場管理學位學程侯金日主任負責課程規劃。有機農場經營管理與行銷班規劃有機農產品行銷策略、有機農產品資訊應用與網路行銷、有機農場品牌策略與創意行銷、有機農場規劃與經營管理,分別由嘉大科管系盧永祥教授、管院沈宗奇副院長、行銷系蕭至惠教授、農學所校友李惟裕場長擔任講師,課程內容從農產品行銷策略、網路行銷與品牌建立至有機農場之規劃經營,內容精采、實用性高。有機友善蔬菜栽培技術與分享班由嘉大兼任教師張山蔚老師講授有機蔬菜田土壤與植物營養管理、胡安慶講師講授蔬菜園水分管理及侯金日主任講授蔬菜田雜草管理與識別,並邀請彰化永靖台盛有機農場、雲林莿桐福田農產行有機農場、吳進陽養生農場3位場長進行經驗分享,了解大農場經營之道與小農場生存之道,讓參與者受益良多。
雲嘉南地區為臺灣雜糧之大宗產區,有機友善雜糧作物與個別雜糧作物栽培技術班課程涵蓋技術面及個別作物栽培技術面,有機友善雜糧作物栽培土壤養分管理由興大莊愷瑋教授講授、病蟲害管理由嘉大黃啟鐘教授講授、田間雜草管理與識別由侯金日主任講授;個別作物有機栽培,有機大豆及有機玉米分別由臺南區農改場吳昭慧前副研究員及農友種苗公司嘉義研究農場吳彥延場長講授,學員受益良多,對有機雜糧作物推廣將有更大助益。
有機果樹栽培技術與分享班課程涵蓋有機果樹病蟲害管理、肥培管理與草生栽培,分別由嘉大植醫系林明瑩副教授及屏科大林永鴻教授授課;個別瓜果類有機花胡瓜與有機洋香瓜由臺南區農改場雲林分場黃瑞彰分場長講授、有機小果蕃茄由臺南區農改場劉依昌助理研究員、有機火龍果由臺南區農改場黃士晃副研究員講授,讓理論擴及至技術面及生產面。
侯金日主任表示,114年9月臺灣有機與友善耕作栽培已達28,495公頃,且種植面持持續增加。嘉大自109年迄今已開設相關訓練課程38班,參與受訓學員達3,800人以上。今年開設4班、學員420位,年齡界於17歲至75歲,以30-60歲為最多;大專以上學歷達8成以上,更有博士級學員參與;學員遍及全臺遠至東部花蓮、臺東;依職業類別,通過有機驗證與有機轉型期驗證農戶達25%,友善栽培農戶則有50%以上、有志從農青年與學生有10%。其中,40歲以下學員約120人,顯示有機農業與友善環境耕作栽培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農業。
農業部農糧署林巽智技正表示,未來將透過農務一把抓軟體,推動精準有機農戶種植登記,更能掌握有機農業之種植面積,讓臺灣有機農業種植面積能邁向智慧化管理。侯主任亦表示,嘉大將持續強化有機農業專業能力之教育訓練,持續服務從事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之農民,將技術與產業實際應用結合,以發揮更大效能。

圖1:張山蔚老師講授有機蔬菜田土壤與植物營養管理。

圖2:行銷系蕭至惠教授分享有機農場品牌策略與創意行銷。

圖3:興大莊愷瑋教授講授有機友善雜糧作物栽培土壤養分管理。

圖4:新社高中老師帶領學生前來聽課。

圖5:嘉大辦理有機與友善農業四大類型教育訓練班每班吸引百餘人參與。

圖6:上課學員合影。

圖7:上課學員合影。

圖8:上課學員合影。

圖9:上課學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