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走進韓國漢字傳承與儒家思想 嘉大邀韓國姜允玉教授開講朝鮮的文化記憶 收藏

  國立嘉義大學   2025-10-22    國立嘉義大學

  分享

嘉義大學積極推動通識教育國際化,由劉馨珺教授開設的「世界文明與當代社會」課程,結合日本歐亞基金會(?????財團 from Asia)補助,打造跨文化學習平台。系列講座第6場10月21日在民雄校區教育館舉行,活動播放姜允玉教授演講影片,主題為《漢字與儒家思想對韓國文化記錄的深遠影響》。

姜教授為韓國儒學與漢字研究領域的權威,透過其精彩講解,帶領師生穿越時空,探索漢字與儒學如何在朝鮮半島落地生根、開枝散葉,並成為韓國文化紀錄的核心力量。在廣闊的東亞文化圈中,韓國是最早接納漢字與儒家文明的國度之一,姜教授說明韓國如何吸收並發展漢字與儒家文化,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漢文化,並介紹韓國最早的《論語》文本-平壤竹簡,以及韓國以漢字紀錄保存的儒家文化遺產,如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朝鮮王朝儀軌》。此外,她也探討韓國至今仍保留的明代禮樂文化儀式,如:宗廟大祭與釋奠儀式,展現儒家文化的完整性繼承,讓嘉大師生了解漢字與儒家思想在韓國文化紀錄中的深遠影響。

劉馨珺教授表示,姜允玉教授的演講深入淺出,不僅展現了韓國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蘊,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漢字在文化紀錄中的價值。她的研究視角跨越地域與時代,讓學生得以從東亞視角理解文明的傳承與轉化,對學生而言是一次難得的思想啟發。

修課學生也分享心得,表示透過此次講座,不僅理解了儒家思想在韓國的發展脈絡,也對文化保存與跨文化交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生普遍認為,姜教授的講解讓抽象的儒學思想變得具體而生動,激發了他們對東亞文化的學習興趣與批判思維。

圖1:與會師生合影。

圖2:教育學系劉馨珺教授開場介紹。

圖3:韓國姜允玉教授線上分享漢字與儒家思想對韓國文化紀錄的深遠影響。

 返回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