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2025台灣永續大學獎公布 佛光大學榮獲ESG環境管理領袖獎 收藏

  佛光大學   2025-11-10    佛光大學

  分享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主辦「2025台灣永續大學獎」榜單公布,佛光大學榮獲ESG環境管理領袖獎!佛大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把智慧留給自己,把大學留在人間」的精神,將「綠色大學、樂學天地」轉化為每一天的行動。佛光大學自2017年榮獲第6屆宜蘭縣環境教育獎以來,持續深耕永續發展領域。學校將永續發展納入中程校務發展計畫,並透過PDCA品質保證機制,系統性推動資源永續管理、深化永續教育及營造生態校園。

佛光大學榮獲《2025年臺灣永續大學獎》ESG環境管理領袖獎。

佛光大學趙涵?校長表示,佛光大學能獲得如此重要的肯定,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全校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晶!趙涵?校長上任一年來,將永續發展深植於校務治理核心,明確承諾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從校園照明與空調的汰換以達節能、每一滴雨水的回收利用,到每一堂融入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課程,佛大正在用最務實與貫徹到底的方式,實踐著對地球的承諾。趙校長強調,永續是需要全校上下一起實踐的生活方式,這次獲獎正是對佛光大學長期耕耘的肯定。

趙涵?校長上任一年來,將永續發展深植於校務治理核心,明確承諾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

本次獲得殊榮之永續實踐推手,由馬遠榮副校長率領的永續發展辦公室。馬副校長表示,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檢視用水、用電、用油到資源回收的每一個環節。持續導入ISO 50001國際能源管理系統,建立一套真正有效的管理機制。從2018年到2024年,佛大的用電量從779萬度降至502萬度,降幅高達35.6%;溫室氣體排放更是從2015學年的4,021公噸CO2e大幅減少至2024學年的2,355公噸CO2e,累計減碳率達到41.42%。本校更採用「方案邏輯模式」進行績效評估,設定明確的目標、活動、產出與成果指標,並定期發布《綠色大學報告書》與即將發表《ESG永續發展報告書》,確保資訊透明與當責。務實的節省電費,也代表減少了相當於種植上千棵樹木才能吸收的碳排放量。同時本校積極爭取外部資源,以及透過各項挹注經費,支持節能設備改善、AI與永續跨領域課程開發,乃至於教職員專業培訓。此外,學校也定期舉辦ISO內部稽核人員訓練與永續報告書編製工作坊,提升全校同仁的永續專業知能。

從2018年開始,佛光大學總務處陸續完成多棟大樓的燈具汰換、空調系統升級,更建置了中央電力監控系統,讓教室用電能與課表連動,沒有人上課時就不浪費能源。2024年,學校向教育部申請「大專校院改善節能措施成效計畫」以建置宿舍空調插卡管理系統,讓學生養成節能習慣。吳總務長補充,佛大連續13年獲評為綠色採購績優單位,2020學年度綠色採購符合率達85%。校園設置了超過100噸容量的雨水回收池,搭配天然山泉水,每年節省近百萬元水費。在廢棄物管理方面,紙類回收量從2022年(111年)的15,170公斤成長到2024年(113年)的35,732公斤,資源回收總量更突破44,471公斤,顯示師生環保意識逐年提升。這些都是總務處團隊一步一腳印累積出來的成果。

佛大長期推動永續教育,從2017年佛光大學榮獲第6屆宜蘭縣環境教育獎迄今,周鴻騰執行長協同教育夥伴團隊,將環境教育與永續理念深植於佛大校園。應用國際綠色大學的「永續生活實驗室」理念與教學實踐,讓學生在真實場域中學習如何應對氣候變遷。諸如:與宜蘭縣環保局合辦「ISO 14064-1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教育訓練」,培育在地碳管理人才,將大學能量延伸到社區。與綠色冀泉社會企業共同執行10次植樹活動,種下569株原生樹苗,預計20年內可累積碳匯達136,560公斤。與內政部消防署合辦推動「防災士培訓」,已有40位教職員生取得合格證照,將減碳、防災與永續結合,全面提升校園與社區韌性。

展望未來,佛大將持續深化AI與永續教育課程、擴大與產官學研及國際夥伴合作,打造淨零碳規劃策略、校園防災策略,並運用AI科技賦能生態監測,發展智慧與安全的永續校園。相信從佛光大學出發,可以影響更多人,讓永續不只是目標,更成為生活方式。

佛光大學持續實踐減碳、防災、生態保育與AI融入永續行動。

 返回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