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語言教育中心舉辦雙講座 Biljana Čubrović教授分享全球英語與發音教學新視野 收藏

  國立宜蘭大學   2025-11-13    國立宜蘭大學

  分享

外語系陳媛玲副教授、張雅玲副教授及蕭政華副教授、休閒與健康管理學系黃詠奎副教授、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郭佩鈺副教授、土木工程學系郭品含副教授、園藝學系劉天珠助理教授、通識教育中心楊淳凱助理教授及電子工程學系李其翰助理教授共同參與與交流

國立宜蘭大學博雅學部語言教育中心於2025年10月28日及11月3日,邀請塞爾維亞(Serbia)貝歐格勒大學(University of Belgrade) 語言學教授Dr. Biljana ?ubrovi?教授蒞校演講,主題分別為「全球英語多樣性:EMI教師應具備的關鍵知識 (Global Englishes: What EMI Teachers Should Know)」及「解鎖英語發音:大學生的英語發音全攻略(Unlocking English Pronunciation: Key Features and Varieties for Non-native Students」。本校博雅學部林大森學部長致贈感謝狀及紀念品給Dr. Biljana ?ubrovi?教授,此兩場講座不僅讓與會本校EMI教師與學生認識到英語發音在國際溝通中的重要性,也展現了英語語言教育跨文化交流的深遠意義。

Dr. Biljana ?ubrovi?教授演講學生認真聽講

每位參與座談會的EMI教師分別來自本校各學院與專業領域,共同就教學實踐與跨域合作分享寶貴經驗,展現宜蘭大學多元而豐富的學術能量。?ubrovi?教授以其深厚的語音學背景與國際英語研究經驗,深入探討英語授課(EMI)如何連結國家政策、學科文化與課堂溝通。她首先從歐洲的政策與文化脈絡談起,指出各國EMI的發展模式各異。荷蘭早期建立以英語為友善語言的學術環境,許多學位課程均以英語授課;義大利則在維護語言文化認同與推動國際化之間拉鋸;瑞典更明訂政策,規定大學英語授課比例不得超過50%,以避免英語過度取代母語。她強調,EMI政策不應隨他國經驗,而應依據本國的教育願景與文化價值量身設計。’

講者另提出EMI溝通的三個核心維度:可理解度(Intelligibility)、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與一致性(Consistency)。「重點不在模仿母語者,而在於讓學生理解,並在教學呈現上保持一致。」?ubrovi?教授隨後進一步闡述自然科學注重精準與可重現性,語言結構嚴謹、客觀而中性;人文社會科學則強調詮釋與論述,語言更具立場與評價性。EMI教師需根據學科特性調整策略。了解學科語言的差異有助教師設計更貼近學習需求的課程,使英語成為既精準又具表達力的學術媒介。?ubrovi?教授以英式與美式英語為例,說明語音與詞彙的差異。英式英語多為不捲舌音(non-rhotic),而美式英語則保留捲舌音(rhotic);美式英語的*t*音在water中常變為閃音/?/;此外,如colour與color、lift與elevator等拼字與詞彙差異,也會影響學生理解。在討論中,宜大教師也提出多元觀點。有教師認為,在AI語音與全球媒體普及的時代,學生應學會接觸並理解多樣口音;另有教師指出,一致性更應體現在專業術語的精準使用。?ubrovi?教授回應指出,只要保持語言標準的透明與一致,靈活性與專業準確性並非衝突,而是相輔相成。

博雅學部林大森學部長致贈感謝狀給Dr. Biljana ?ubrovi?教授

在2525年11月3日講者以生動的實例與幽默的互動開場,帶領本校參與學生思考「為何發音重要」。在全球化的今天,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清晰、可理解的發音(intelligibility and comprehensibility)不僅是溝通的基礎,更是職場專業形象的重要一環。「你可能是最優秀的工程師或經濟學家,但若別人聽不懂你在說什麼,那就是溝通的失敗,」在演講中,講者分享了多個來自台灣與塞爾維亞學生的實際例子,說明細微的發音差異如何造成誤解,例如 think / sink、data / delta 或 death / desk 等趣味錯誤。她也示範如何利用節奏(rhythm)、重音(stress)與語調(intonation)改善語音表達,並邀請學生練習英語的自然韻律,現場笑聲不斷。?ubrovi? 教授指出,發音在語言學習中常被忽視,猶如英語教學中的「灰姑娘(Cinderella of ELT)」,但這實際上是清晰表達與文化理解的關鍵。她鼓勵學生善用線上辭典與語音工具,主動模仿、反覆練習,並培養對不同英語口音的敏感度。活動最後,她提醒同學:「英語發音不追求完美,而是追求可理解與自信。只要敢開口、願意修正,每個人都能成為清晰且具魅力的英語溝通者。」

 返回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