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高中校園 / 【老師好酷】大同國文莊嘉薰 開創城市文學新教案
【老師好酷】大同國文莊嘉薰 開創城市文學新教案 收藏
大學問編輯部 2018-09-05 高中國文
走出教室,深層的文化觀察
身為國文科老師,莊嘉薰最苦惱的往往是如何能以最自然的方式,引導出學生內心對文學的嚮往。她認為,縱然國文教學講究精神領域的心領神會,但如果學生只能透過課本閱讀文學作品,而這些又與他的切身生活並不相干,當然難以發掘感動。為了突破傳統國文課程的侷限,莊嘉薰致力於開發新教案,「城市文學課程」透過教師社群共同激盪而生。這堂包含閱讀文本、電影欣賞及校外各個文學景點踏查的課程,主要目的就是以大同高中為起點,引領學生深度觀察探討每日活動的區域,再將視野幅射,「文學觀察視角鎖定在整個大臺北區域,讓學生重新以文學的角度建構對臺北的印象與記憶。」

莊嘉薰帶學生參訪紀州庵。
導入活動,欲引文學心創作
大同高中有個別號叫「榕城」,莊嘉薰藉由「榕城八景」的票選活動引爆了同學的熱情,讓他們主動觀察校園,進行校園美景的拍照與寫作。接著走出校園,參訪了故宮、紀州庵、林安泰古厝、臺北光點等景點,經由專人的導覽,深入認識各個文學空間。同時莊嘉薰也積極引入可利用的社會資源來豐富課程,比如臺北光點的參觀走讀就是結合「2016 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設計教育扎根計畫」來進行,而同學創作的新詩也參與了臺北詩歌節、臺北文學季等活動,在「詩的民主牆」能貼上自己的作品,供所有市民吟賞,對正值青春熱血的青少年而言,充分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也由此更能引出他們對文學創作的熱忱。
城市文學,豐厚生命的意涵
莊嘉薰認真地強調,「文學在我們所生活的城市永遠都是現在進行式,並非遙遠的、靜態的課本文字而已,只要你關注、參與或欣賞,它就存在。」藉由這堂精心設計的城市文學課,她將自己的理念融入了教學,讓文學可以走進同學們的日常生活,讓他們的生活因文學更有一份質感及韻味。「在教學時,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來自於學生上課時發亮的眼神、用心寫作的作業、以及才氣橫溢的創作。」莊嘉薰說,看著課後同學們交上的那一本本琳瑯滿目、手工製作的文學護照,欣賞他們別具巧思的詩文創作,就是她最感動及快樂的時候。透過感性的文字,同學們傾訴著對這座城市純真的情感,而莊嘉薰期許他們一個個都能夠繼續傳承文學的薪火,留給未來。

學生以纏繞畫風格繪製的文學護照手工書,令莊嘉薰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