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排行

看懂大學排名七大特點 收藏

  加拿大教育政策中心主任/Alex Usher(蔡小婷翻譯)   2017-01-18    大學 , 評鑑

  分享

Photo credit: Dave_S.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

編按:大學排名一直為大眾所熱烈關注,此文雖於2008年撰寫,簡述大學排名的演化歷程與特性,卻也帶領我們重新認識大學排名的背後意涵,在看熱鬧時也能看出門道,了解名次並非唯一指標,排名結果只是大學品質的單一定義而已。

======【正文開始】======

過去十年以來,世界上使用中的大學排名系統數量遽增。當大學排名系統增值的同時,也產生了突變;所有的大學排名系統再也不只是其始祖的複製品,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突變後的差異型態產生後,世界上便出現了不同類型的大學排名系統。本文目的即在說明這些改變。

從量化比較到化約排名的爭議

大學排名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事實上,其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期,美國已有某些州開始出版各校的執照考試及格率,如法律、牙醫等。之後,一些機構也著手進行一連串的「天才研究」,請各個科學系所的主任提出他們認為不同領域中的頂尖人物,再調查這些人最後到了哪些學校(這樣的方式其實與上海交通大學採用諾貝爾獎、菲爾德獎得主校友作為指標的邏輯是類似的)。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十大頂尖大學,與近年來《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做出的大學排名結果是十分相近的。

1960年代,隨著大型科學資料庫之發展,例如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自然科學引文索引)與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採用量化方式測量教師的產出開始變得可行,各類期刊文獻也開始有所比較。198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進行的「博士研究所課程評估」(Assessment of Research Doctorate Programs)中,這些統計數字也扮演了某些角色。

在當時,也許是因為排名方式的科學與量化性質,或者它們針對的對象是研究所層級,這些排名並沒有引起太多爭議。然而,就在1980年代中期,《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開始針對「整體」(entire)的大學進行排名,並且極力稱頌其為大學生選校的最佳幫手時,開始真正激起爭議,有些人認為,排名是用危險的「化約主義」(reductionist)來評鑑教育。然而,正是這項「化約主義」的特性,吸引了大眾對排名的興趣:過去難以理解的大學教育品質,卻被排名點出了某些面向。

此外,來自其他國家新的學費來源(如英國或90年代末期的中國)或是大漲的學費(如1990年代初期的加拿大),都讓消費者有越來越多的需要,瞭解教育投資的成果為何,而大學排名的出現,剛好補足了這塊需求。

經典大學排名的七大特點

大學排名的始祖-「經典」大學排名(“classic” rankings),例如《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或是與其模式十分相近的加拿大Maclean’s大學排名、波蘭的Rzeszpospolita,有著七個主要的共通點。在北美,這七大特點被視為大學排名內在的固有性質,即使某些大學排名系統違反了其中幾項。經典大學排名的特點為:

◆針對大學部的教育(undergraduate experience)進行排名,並試圖作為學生與家長選校的指引工具。因此指標的選擇上也以此為主要原則。

◆排名範圍是全國性的(They are national in scope),針對單一的國內教育市場。

◆排名比較的是整體(entire)的學校,意即比較的單位是以一所學校機構為基準,而不是較小的單位,如學院或系所等。

◆排名的結果是以排序方式(ordinal scale)呈現,將各指標所獲得的分數累計加總後產生排名結果。

◆資料與排名的呈現僅僅訴說了單一的面向(single story),最後只會有一個贏家。

◆資料來源大多是「官方」政府資料(“official” government sources),或是在大學間進行調查。

◆排名的過程與結果的發布均由商業媒體進行。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