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師生赴泰交流「慢理念」 深化USR社會實踐 收藏
南華大學 2025-08-12 南華大學
南華大學USR計畫「擴展國際慢城學習,營造永續宜居城鄉生活」再啟國際交流行動。由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林俊宏、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呂明哲領隊,招募全校八個學系共22位學生,於6月24日至7月15日前往泰國北部,展開為期22天的跨國學習與場域交流。師生深入當地社區,以「慢理念」為核心,探索文化保存與環境永續之實踐策略,課程成果豐碩。

南華大學師生赴泰交流「慢理念」,於Ton Haen Noi社區工藝工作坊合照。
泰北地區為多民族聚居區,南華大學與泰國RMUTL大學合作多年,聚焦清邁訕巴東縣Ton Haen Noi村落傣族(Tai Khern)文化保存議題,早自2020年起即展開相關設計思考與行動研究。課程期間,台灣學生走入社區,透過實地調查與行動方案,記錄竹製漆器、發酵豆餅、傳統料理等在地文化技藝,並探討以「慢食」為核心的文化保存與推廣策略。

南華大學師生赴泰交流「慢理念」,至Ton Haen Noi社區採訪耆老傳統晚宴料理方式。。
在與泰北的清邁皇家大學夜豐頌學院(Mae Hong Son College, Chiang Mai Rajabhat University)交流過程中,學生深入了解泰北與緬甸接壤的邊境地區,發現該區呈現出不同於泰北其他地區的獨特風貌。學生亦實地走訪傣亞族(Thai Ya)與克倫族(Karen)村落,認識其文化特色與面臨的發展困境。此行學生在出發前特別接受社會設計相關的培訓,使其在參訪「皇家計畫發展推廣中心」(The Royal Project Development Extension Center)時,能深入理解該中心於泰北農業發展初期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與台灣之間的密切合作關係。此外,學生也深入了解到該中心在社區發展中的規劃策略、組織架構、資源有效運用、農耕技術推廣,以及與國際合作學習的實踐經驗。

南華大學師生赴泰交流「慢理念」,於Ton Haen Noi社區製作發酵豆餅。
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表示,為鼓勵學生拓展國際視野,持續積極推動海外學習計畫與獎勵機制,協助學生將專業知識與實務行動結合,提升國際競爭力。此次赴泰課程,不僅讓學生實踐學以致用的精神,亦開啟學生國際參與的新視野。
慢理念是以慢的角度出發,可以擴展為慢食、慢城、慢遊、慢活等生活模式,本次交流包含台灣及泰國的各個面向,並與場域討論融合及推動的方式。該校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林俊宏指出,與泰國姊妹校RMUTL合作五年的跨國設計思考工作坊,結合慢運動理念,引導學生跨國合作與行動,深耕台泰的社區及議題。學生多年來在跨國場域中累積的經驗,已從單純的觀察轉向主動參與及行動設計,成效顯著。

南華大學師生赴泰交流「慢理念」,Ton Haen Noi社區耆老教導竹編漆器描金。
應用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呂明哲表示,帶領學生在不同場域觀察與實踐,對學生是個開拓視野及增加實踐經驗的難得途徑,也可以增加在泰國場域夥伴互動及彼此瞭解,增加台泰友誼。
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三年級陳得樂分享說,去(113)年年底,有參加過台泰設計思考工作坊,此次到泰國姊妹校場域實踐,看到台灣和泰國對慢食及社區運作的差異,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再到泰國與當地社區深入合作。

南華大學師生赴泰交流「慢理念」,在Ton Haen Noi社區與村民共同參與傳統晚宴。
傳播學系三年級周庭妤表示,在校內修習過社會實踐相關通識課程,發現自己對場域的實作很有興趣,這次到泰北不同社區體驗到少數民族多元的生活方式及經濟狀態,也是在社會科學很重要的驗證。
此次泰國行動課程不僅讓學生深刻體會多元文化與環境課題,更展現南華大學落實大學社會責任與國際合作的決心。未來,南華大學將持續拓展海外移地教學與社會實踐,擴大社會影響力,並為學生提供更多實作與跨文化學習機會。

南華大學師生赴泰交流「慢理念」,Ton Haen Noi社區耆老教導芒果捲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