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展開族群對話! 首屆噶瑪蘭族學論壇宜蘭登場 收藏

  國立宜蘭大學   2025-11-05    國立宜蘭大學

  分享

第一屆噶瑪蘭族學論壇 qeminunung 遵循,以「路」為設計主軸,象徵對祖先精神的傳承。國立宜蘭大學原住民族知識研究中心主任王進發指出,走訪宜花東部落及北部噶瑪蘭族聚落,舉辦部落共識會議,徵詢族人對知識體系的需求與共識,承接族群傳承的工作。

國立宜蘭大學原住民族知識研究中心主任 Watan·Kiso(王進發)表示:「國立宜蘭大學原住民族知識研究中心主任 Watan·Kiso (王進發) 表示:「本中心自去年承接計畫以來,持續在部落進行田野調查,並與族人建立共識。同時,本校在噶瑪蘭文化研究領域深耕已久,設有『宜大記憶庫』,並建置噶瑪蘭文化廊道,展示過往於此場域挖掘出與族人居住環境相關的文物與資訊。我們深信,大學作為高等教育機構,有責任善盡社會責任,從學術與教育端共同為原住民族知識的保存與推廣盡一份心力。」

兩天的論壇,包含兩場專題演講及七個場次發表,圍繞在噶瑪蘭族知識分類架構的知識範疇,並邀請族人、學者、青年、文化工作者及社會大眾,參與這場屬於噶瑪蘭族的對話,噶瑪蘭族總頭目謝宗修表示,希望透過論壇讓更多人認識葛瑪蘭族,也期盼青年積極參與。

噶瑪蘭族總頭目 Buya Batu (謝宗修) 說道:「我希望透過舉辦論壇的方式,能將這份精神傳承下去。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年輕一輩,除了文化認同外,能積極思考並實踐各項事務。論壇是一個非常好的平台,能讓更多族群與朋友,藉此機會認識、了解噶瑪蘭族的深厚文化。」

新社部落青年 Utay (潘弘旻) 說道:「我們部落的年輕人只要能參加的活動,都會盡量排出時間來參與。我很興奮能參加今天的論壇,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有關於噶瑪蘭族與泰雅族互動的深入探討。一直以來,我就感覺到我們的文化與泛泰雅族群有某些相似性,而今天的資訊提供了一個釐清脈絡的機會,也為我帶來了一些答案。」

噶瑪蘭族於2002年正式正名為臺灣原住民族至今,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也在第一次論壇中開啟了嶄新的篇章,並促進噶瑪蘭族在宜蘭多面向的理解,建立更緊密的族群連結,提供深入交流與探討的平台。

 返回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