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育到永續 嘉大與企業共淨海岸展現ESG新力量 收藏
國立嘉義大學 2025-11-11 國立嘉義大學
好美保安林前線的沙灘,是嘉義沿海的重要防護林帶。今年7月受丹娜絲颱風侵襲,大量廢棄蚵棚架與漁船廢棄物被海浪沖上岸,加上野生文蛤湧入吸引民眾採收,卻也伴隨垃圾亂象,使海岸景觀與保安林生態受到嚴重影響。
為喚起社會對海岸保育與永續行動的關注,11月9日嘉義大學、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伍興營造有限公司及好美社區居民共同舉辦「好美保安林淨灘行動」,號召近50人參與,以實際行動恢復海岸生態的潔淨與美麗。
此次活動不僅是單純的淨灘,更是一場結合「教育、企業與社區」的 ESG共學實踐。嘉大秉持大學社會責任(USR)的理念,攜手企業與地方共同打造永續合作模式,期望透過公私協力,促進社會大眾對海岸廢棄物議題的理解與關心,同時展現企業永續發展的決心。
活動現場,由嘉大師範學院陳明聰院長與朱珊玟博士後研究員引領企業夥伴深入認識保安林的生態價值與好美里的人文特色,從教育面向連結自然與人文,讓參與者了解森林防護與社區共生的意涵。隨後由嘉大森林系何坤益教授講述海岸垃圾對生態與生活的長期影響,提醒大眾每一次的環境行動,都是推動永續社會的重要一步。
伍興營造有限公司楊智堯總經理表示,能帶領員工與親屬一同參與淨灘,不僅強化團隊向心力,更深化了企業對ESG理念的實踐。「永續經營不是口號,而是從每一次行動開始。」他強調,企業有責任回饋社會,為環境與地方盡一份心力。
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鄭鈞謄秘書則鼓勵更多企業與民眾走進保安林,親身感受風、沙與森林的互動,從體驗中理解保安林對防風固沙、維護生態的關鍵角色,進而培養守護土地的意識。
嘉義大學指出,ESG已成為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不僅提供企業超越財務報表的衡量架構,更影響投資決策與品牌價值。透過教育實踐與跨域合作,嘉大期望引導學生與企業共同理解「永續不只是理念,而是行動與責任的累積」,讓學術能量成為社會永續的驅動力。
此次「好美保安林淨灘行動」象徵大學、企業與社區共榮的新典範。從校園到產業、從教育到行動,嘉大持續以知識實踐社會責任,攜手夥伴共同守護海岸環境,為臺灣的永續未來種下希望的種子。
圖1: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嘉義大學攜手伍興營造有限公司與好美社區之淨灘後合影。
圖2:嘉大森林系何坤益教授說明海岸廢棄物對於人們之生活影響。
圖3:嘉大師範學院陳明聰院長致詞。
圖4: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鄭鈞謄秘書致詞。
圖5:伍興營造有限公司同仁撿拾消波塊附近之垃圾。
圖6:伍興營造有限公司同仁撿拾保安林內之垃圾。
圖7:朱珊玟博士後研究員說明好美保安林之功能與在地場產業之關係。
圖8:參與者將撿拾之垃圾進行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