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國中生

免試入學 【基北區】3分鐘看懂 實用技能學程
「實用技能學程」這個升學管道是專為想學一技之長、就業意願高、對技藝操作有興趣的同學而設。全國設有15個「分發區」(同「就學區」)114學年度,除了花蓮、臺東、澎湖、金門等四區單獨招生外,其餘11區同時辦理分發入學。考生可任選一區報名,不受就學區限制,不管應屆或非應屆,皆可報名。重點是不採計會考成績,也不看國中在校成績,依志願序分發。 「實用技能學程」實際上是延續國中「技藝教育課程」(也就是國三的「技藝班」),因此曾上過國中技藝教育課程的應屆畢業生可獲得優先分發的機會。上課時段分日間和夜間兩種,課程以培養就業技能、輔導技能檢定為主,專業理論為輔。三年就學期間免學雜費。 志願數量 每人最多可填7個志願(一校一科計為一個志願)。 分發順序 依志願序分發時,曾上過國中技藝教育課程的應屆畢業生為第一順位,優先分發,非應屆畢業生則為第二順位;再來第三、四順位分別是未上過國中技藝教育課程的應屆畢業生、非應屆畢業生。 若相同順位的申請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則再參酌技藝競賽表現、中低收入戶、職群綜合表現積分、綜合活動領域五學期平均及特殊表現等比序項目,擇優錄取。 適合誰 1.有上國中技藝教育課程的同學。 2.想學一技之長、畢業即就業的同學。 3.對技藝學習有興趣、喜歡「做中學」的同學。 實用技能學程有哪些?
免試入學 【基北區】3分鐘看懂 技優甄審
技藝技能優良的國中畢業生,不管是應屆或非應屆,皆可以用「技優甄審」這個管道升學就讀相關對應的專業群科,包括日間部和進修部皆有招生。只要你國中就讀期間曾於技藝技能競賽獲獎,或有技術士證,或是技藝教育課程成績優良(PR70以上),皆可報名「基北區」的「技優甄審」。 錄取方式是將最優的技藝技能表現換算成積分,以書面審查的方式,依積分高低和志願序,分發至專業群科就讀。積分相同再參酌比序,擇優錄取。重點是不看會考成績。 要注意的是,「技優甄審」受所屬國中所在的就學區限制,不可以跨區報名,也無法申請變更就學區。(已在「大免」申請變更就學區的同學,仍須參加原就學區的技優甄審。) 基北區積分換算 基北區技優甄審可採計的技藝技能表現共有7項,最高積分為100分。若有多項技能技藝表現,僅可擇優選擇1項。其中技藝教育課程成績,只適用於應屆畢業或結業生。 若積分相同,則依下列各項進行比序:一、志願序。二、項次1至項次7比序。三、項次內的得獎名次。四、技藝教育課程成績。 志願數量 每人限填一科,最多15志願,不管是一校或多校,每校都只能為同一科別,且該科專業須與技藝技能表現相關。 資格限制 凡是「基北區」的國中畢業生,在國中就讀期間,於下列競賽獲獎、或取得技術士證、或技藝教育課程成績優異,才能報名。 1.國際技能競賽或科展。 2.全國性技藝技能競賽。 3.全國中小學科展、臺灣國際科展。 4縣市政府級技藝技能競賽或科展。 5.其他國際性特殊技藝技能競賽。 6.丙級技術士證。 7.技藝教育課程成績(限應屆畢業生)。 適合誰 1.技藝優良、獲獎無數、興趣志向明確的同學。 2.國中技藝教育課程成績優異的應屆畢業生。 3.有丙級技術士證的同學。
免試入學 【基北區】3分鐘看懂 直升入學
「直升入學」是指國中部直升同一學校的高中部,也是免試入學的一種。應屆畢業生只要至就讀的完全中學教務處註冊組,填寫直升報名表即可辦辦理。 若報名人數超出招生名額,則會依「基北區」免試入學的「比序項目積分對照表」換算積分,由高至低依序錄取;總積分若相同,則進行比序,擇優錄取;若仍超額,則多半會增額錄取。 基北區比序項目 基北區的免試比序有三大項,但「直升入學」只填單一志願,故新北市不採計志願序積分,而臺北市和基隆市則是志願序積分每人皆可得36分。 志願數量 每人可填一個志願。 直升限制 「直升入學」為各校單獨招生,因此不能跨校直升。只限該校國三應屆畢業生,且畢業前須在該校就讀滿一學年以上,才可報名直升。 適合誰 1.習慣原有的校園環境,喜歡師生間有熟悉感的同學。 2.課程6年一貫容易銜接,可加速學習進度。
免試入學 【基北區】3分鐘看懂 優先免試入學
「優先免試入學」(俗稱「優免」),主要在鼓勵國中畢業生提早確定志向,選擇單一志願,在地就近入學,因此不能跨縣市報名,非對應學校也不能報名,非應屆生同樣也被限制。 114學年度共有基北、宜蘭、桃連、竹苗、彰化、臺南、高雄等7就學區辦理優先免試入學,各區各縣市優免錄取方式皆不同,以基北區來說,新北市、臺北市與基隆市,優免的錄取方式各異,同學需詳閱該市優免簡章。 優免限填1志願 基北區各市的優先免試僅限該市的國中應屆畢業生報名,每人限選一校。報名人數若少於招生名額,則全員錄取;若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則多半依基北區的比序項目計算積分,擇優錄取。但也有例外,如臺北市的私立高中,是以現場公開抽籤方式取代比序;且新北市的私校及臺北市的部分私校也不採計會考成績。 新北市 優免錄取方式 新北市優免招生學校分為公立學校及私立學校兩種,不管哪一種,僅限就讀新北市國中的應屆畢業生才可報名,且由就讀國中統一辦理,每人限選一校一科。要留意的是,公立高中優免招生有行政區的限制,只有該高中所屬行政區及鄰近行政區的國中應屆畢業生才能報名。 【公立學校】:報名人數若超出招生名額,則依基北區的積分換算方式進行超額比序,擇優錄取。若比序後仍超額,則增額錄取。 【私立學校】:不看會考成績,報名人數若超出招生名額,則依基北區的積分換算方式進行超額比序,擇優錄取。若比序後仍超額,則現場抽籤決定錄取名單。 臺北市 優免錄取方式 臺北市優免招生學校分為第一類及第二類兩種,前者為私中,後者則公私立皆有,不管哪一種,僅限就讀臺北市國中的應屆畢業生才可報名,且由就讀國中統一辦理,每人限選一校。 【第一類優免】:不看會考成績,也不比序,採現場登記、公開抽籤、撕榜的方式錄取。 【第二類優免】:報名人數若超出招生名額,則依基北區的積分換算方式進行超額比序,擇優篩出招生名額2倍的分發序名單,再以登記、電腦分發或現場撕榜的方式錄取。 要留意,若於第一類優免或直升入學錄取報到後,需聲明放棄,才能報名第二類優免。 基隆市 優免錄取方式 基隆市優免招生學校,僅限就讀基隆市國中的應屆畢業生才可報名,且由就讀國中統一辦理,每人限選一校。 報名人數若超出招生名額,則依基北區的積分換算方式進行超額比序,擇優錄取。若比序後仍超額,則增額錄取。 適合誰 1.想要上學離家近的國中應屆畢業生。 2.會考成績不佳、想讀私校的同學。 3.興趣志向明確,想要提早就定位的同學。
免試入學 會考怎麼考?國中生一定要知道(114新版)
「會考」是「國中教育會考」的簡稱,由臺師大心測中心負責命題組卷與閱卷計分,主要在評量國中畢業生各科學力的表現。所有國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者,皆可報名參加。 會考是國中生升學的重要考試,於每年5月舉辦,共考2天(週六、日)。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英語、數學、社會、自然及寫作測驗,成績以三等級、四標示呈現,可用在技高、普高的「免試入學」、「特色招生」,以及五專的「免試入學」等升學管道,作為超額比序或錄取門檻。 ★看更多:【114會考】四大重要日期 別忘記 會考範圍與難易 會考6科測驗範圍為12年國教(108課綱)第四學習階段的內容,也就是說,國中三年這6科的學習內容都是命題範圍。各科整體難度屬於「難易適中」,英語聽力則以基礎、簡單的試題為主。 命題會以國中生學習及生活經驗為取材來源,並以課程綱要學習重點為依據。因此,考生無論使用哪一版本教材,只要能融會貫通,皆可應考作答。 考試時間方面,國文、社會、自然都是70分鐘;數學考80分鐘;英語則分為「閱讀」和「聽力」兩部分,閱讀60分鐘、聽力25分鐘;寫作測驗則為50分鐘。同學在平時練習模擬考題時,即須拿捏作答速度,留有最後檢查的時間。 會考題型與題數 會考的題型包括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國文、英文閱讀、數學、社會、自然的選擇題都是4選1,英文聽力則為3選1;而數學科除了選擇題外,還有2題非選擇題;寫作測驗則是1篇作文。 作答時,選擇題需使用黑色2B鉛筆,在答案卡上作答。畫記要清晰均勻且畫滿圓圈但不可超出圈外,更正時只能使用橡皮擦。非選擇題則需使用黑色墨水筆(約0.5mm~0.7mm),可以使用修正液或修正帶更正。 會考成績計算 簡單來說,國、英、數、社、自等各科成績會以三等級、四標示來呈現。三等級是指:「精熟(A)」、「基礎(B)」、「待加強(C)」;四標示則是將A與B級再細分為「A 」、「A 」、「B 」、「B 」。因此成績由高至低依序為:「A 」、「A 」、「A」、「B 」、「B 」、「B」、「C」。 比較特別的是,英語包括閱讀和聽力兩部分,除了計算英語科整體成績,也會計算個別成績。個別成績只以等級來呈現而不另外加標示,閱讀是以三等級來呈現,聽力成績則分為「基礎」、「待加強」兩個等級。 而寫作測驗成績則是以一至六級分來表示。級分越高成績越好,若完全離題、使用詩歌體或繳空白卷,以至於無法判定寫作能力,則得零級分。 ★看更多:會考等級標示是什麼?成績怎麼算? 會考歷屆考題 想要熟悉會考的題型與難易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做會考歷屆考題。除了可以檢測自己的應考實力外,也能拿捏作答時間,以免真正應試時因慌亂而失分。 ★國中教育會考 歷屆試題 會考重要時程 國中會考通常在周六、周日兩天舉辦,每科考試前會有10分鐘的考試說明,每節考試的時程表如下。提醒同學,會考第一天下午第一節自13:40開始,建議同學在考前養精蓄銳,將自己的生理時鐘調整好,以應付下午第一節的考試,以免飯後昏睡、精神不濟影響作答。 ★【114會考】四大重要日期 別忘記
免試入學 會考等級標示是什麼?成績怎麼算?
大家在討論會考成績時常會用「4A1B」、「5A」、「3B2C」或是「英語A 」、「自然B 」等的說法,而不是幾分,這是因為國中教育會考雖然以檢定國中畢業生的學力品質為主,但同時也希望降低考試壓力,因此各科在計算成績時不以分數呈現,而是以三等級四標示的方式,希望減少考生分分計較的痛苦,能夠快樂學習。那麼這些等級是怎麼算出來的呢?又代表什麼意思? 三等級與四標示 是什麼 會考國、英、數、社、自等五科,在計算成績時,會將各科的答對題數,轉換為「精熟(A)」、「基礎(B)」、「待加強(C)」三個等級,藉此來呈現考生基本學力的程度。 但是三等級的劃分在免試入學超額比序時不足以區分同等級成績的好壞,因此,另外以四標示將A級與B級再細分為「A++」、「A+」、「B++」、「B+」。因此成績由高至低依序為「A 」、「A 」、「A」、「B 」、「B 」、「B」、「C」。 比較特別的是,英語包括閱讀和聽力兩部分,除了計算英語整體成績,也會計算閱讀和聽力的個別成績。個別成績只以等級來呈現而不另外加標示,閱讀同樣以「精熟(A)」、「基礎(B)」、「待加強(C)」三等級來呈現,聽力成績則分為「基礎(B)」、「待加強(C)」兩個等級。 寫作測驗成績則是以一至六級分來表示。級分越高成績越好,若完全離題、使用詩歌體或繳空白卷,以至於無法判定寫作能力,則得零級分。 答對題數與等級對照表 怎麼看 剛剛提到,會考五科成績主要是以答對題數來計算,而非分數。那麼,要如何知道各科的答對題數屬於哪一等級呢? 每年,國中教育會考網站在會考結束後、成績單寄發前,會公布各科的「答對題數對應整體等級加標示對照表」,考生與家長只要透過該對照表,便能提早在收到成績單以前,先自行換算得知會考各科的成績等級了。 其中,國文、社會、自然等科,因全卷只有選擇題單一題型,故可以直接以答對題數來對應等級。如下圖113年會考對照表所示,假如國文、社會、自然各答對38題,那麼成績分別就是A、B+、B++。 比較不一樣的是英語和數學兩科,由於英語有閱讀和聽力、數學有選擇和非選兩種題型,因此,必須以交叉查找的方式找到對應的等級。以下圖的英語答對題數對照表(局部)為例,若閱讀答對38題,聽力答對18題,則英語整體成績為B++,閱讀成績為A、聽力成績為B。 若數學選擇題答對題數為20題,非選擇題答對5題,則成績等級由下列對照表中可知為A。 英數 加權分數對應等級 每年會考後,臺師大心測中心會同步參採量化數據與學科專業,訂出各科不同等級所需的最低答對題數。 由於英語有閱讀和聽力、數學有選擇和非選兩種題型,題數比例與難易度皆不同,因此不像國文、社會、自然等科全卷只有選擇題單一題型,可以直接以答對題數來對應等級,故將英語的閱讀和聽力、數學的選擇和非選,以加權方式加總計算,才能得出英語和數學該科的整體等級成績。 英語是以「聽力占20%、閱讀占80%」來計算加權分數;數學則以「非選擇題占15%、選擇題占85%」計算加權分數。依此來訂出不同等級的加權分數區間。 因此,考生在查詢「答對題數對應整體等級加標示對照表」時,會發現英語的閱讀和聽力各有單獨的等級對照表,也會有將英語閱讀和聽力以加權方式計算後對應等級的對照表。
免試入學 【基北區】3分鐘看懂 完全免試入學
「完全免試入學」(俗稱「完免」)全名為「學習區完全免試入學」,不採計會考成績,讓考生在「學習區」內,適性選擇報名技高或普高,就近入學。若該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則會依比序項目計算積分,擇優錄取。重點是比序項目積分不含會考成績及志願序積分。 另外,「會考前放榜、會考後報到」是一大特色,讓考生可以依會考成績表現,決定是否至「完免」招生學校報到。 基北區比序項目 位於「基北區」的「完免」招生學校,比序項目積分原則上與「基北區」的大免相同,但不採計會考成績和志願序積分。當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時,會依「超額比序項目積分對照表」換算積分,依總積分由高至低擇優錄取,若總積分相同, 則依規定的比序項目進行比序,擇優錄取。 志願數量 考生報名時,只能選擇1個志願。有的招生學校採「選填志願、公告錄取」方式,限填一校一科;有的學校則採取「現場撕榜」方式,如海大附中(基隆海事)、基隆商工,則是每人可填一校,現場選科。考生須留意簡章規定。 學習區是什麼 「學習區」是由一所或數所高級中等學校與數所國中組合而成。「學習區」內的國中與技高普高以強化課程連結、教學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特色課程,建構六年一貫的完整體系為主。 「學習區完全免試入學」自106學年度起試辦,有些學校為單點辦理,有些則採區域辦理。逐年逐步跨大至縣市行政區,希望未來達成就學區完全免試入學。 114學年度,新北市有11所、臺北市有7所、基隆區有12所技高普高參與學習區完全免試入學招生,國中應屆畢業同學可在學習區內,選擇對應的技高或普高報名。 ★學習區招生名額與各校簡章請見:學習區完全免試入學網 適合誰 1.想要上學離家近的國中畢業生。 2.會考成績不佳的同學。 3.興趣志向明確,想要提早就定位的同學。
免試入學 【基北區】3分鐘看懂 就學區免試入學
「就學區免試入學」(俗稱「大免」或稱「分區免試」)全名為「高級中等學校免試入學」,是國中升學最大的管道。全國共分15個就學區,考生只能在所屬就學區內依興趣志向選填志願。若該校報名人數超過招生名額,則會依所在就學區訂定的比序項目與積分,擇優錄取。重點是需要會考成績,占總積分的三分之一。 基北區比序項目 基北區的比序有3大項,總積分108分。 若報名人數超額,會先比考生的「總積分」、同分再依序比較「多元學習表現積分」、「教育會考績分」、「志願序總積分」。若此時仍同分,則開始以會考各科等級加標示,依國、數、英、社、自、寫作等順序來一一比序。若比到寫作測驗還是同分,則會增額錄取,但以招生名額的5%為限。 志願數量 基北區每位考生可以填30個志願,5個志願為1群組,同一群組內的志願皆為同一積分。若連續選填同校不同類科時,皆是視為同一志願序,積分相同(即校科同分);若同校不同類科未連續選填,則會依該志願序對照積分採計。 區域限制 「基北區」(新北市、臺北市、基隆市)的國中畢業生,僅能報名「基北區」內的普高或技高、綜高,不能跨區選擇其他就學區的學校。 若有特殊理由,如搬家、越區就讀、海外台校生、返國學生等,提出證明文件,即可以申請變更就學區,同時也要申請多元表現積分審查。 要留意的是,基北區的非應屆畢業生、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學生、同等學力生,參加基北區的大免時,也要申請多元表現積分審查,記得回畢業國中取得「多元表現積分審查表」所需的證明文件。若未申請,多元表現積分為0。 此外,若所屬國中位於鄰近「基北區」的「共同就學區」中,也可報名「基北區」學校。 適合誰 1.基北區及共同就學區的國中畢業生。 2.有會考成績。 3.想就讀普通高中、技術型高中或綜合高中。
免試入學 【基北區】該讀技職群科嗎?
國中畢業後想要升學,有五大類型學校可以選擇,包括「普通型高中」(普高、高中)、「技術型高中」(技高、高職)、「綜合型高中」(綜中、綜高)、「單科型高中」,以及「五年制專科學校」(五專)。後者就讀五年畢業後可以報考二技或插大,其他就讀三年畢業後可以報考普通大學或科技大學、軍事學校。 其中,「技術型高中」以培養專業技術基礎人才為主,入學後主要在學習專業技術以提升職業能力,因此課程內容除了一般學科外,還有專業學科及實習科目。畢業後可以直接就業,也可繼續報考科技大學。 技高的課程和普高差異極大,雖然有國、英、數等一般學科,但節數與學分數較少,難易度也與普高不同。技高同學主要著重在專業科目和實習科目的學習上,適合不喜歡理論研究,喜歡動手做,對某一專業領域技術有興趣的同學。 此外,技高和普高的學習方式也不同,技高強調實習實作,藉由動手做來印證或了解理論內涵,在反覆練習、熟能生巧下,逐步累積專業技術能力,因此會有接近真實就業環境的實習場域或校外職場實習;另外還有專題實作,培養同學專題統整、解決問題、創新思維與團隊合作等多元能力。 有些同學只因國中學科能力不佳就決定讀技職,卻不了解技職專業群科的學習內容,以至於在就學期間因對專業沒興趣而使學習過程充滿挫折。因此在選擇就讀技高時,要先了解「專業群科」15群的內涵,一定要選一個符合自己興趣志向的群類,再從該群中選出想讀的科別。唯有了解自己、選對群科,才能快樂學習獲得成就感,將來在報考統測時也不會面臨想讀的大學科系和自己所讀的群科專業不相符的窘境。 技術型高中 群科選擇 技職「專業群科」分為15群,可歸納為工業、商業、農業、家事、海事水產、藝術與設計等6類,每群之下有數個相關科別。各科的學習課程包括一般科目、專業科目和實習科目、專題實作。技高三年總學分數為180-192學分,至少要修滿最低學分160才能畢業。 建議同學在選擇群科前,先了解各群的專業科目內容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志向;也可以用生涯規劃反推的方式,以終為始來選擇群科。例如可先思考未來想讀什麼大學科系,了解其招收的技職群類有哪些,依此來選擇技職群科。 技術型高中 未來升學 就讀技高,三年畢業後可以就業,也可考科技大學。就學期間累積學習歷程檔,依自己的專業群類報考統測,取得成績,即可申請科技大學(有些普通大學也會招收技高生),亦或是軍事學校。 技術型高中 入學管道 國中畢業後,取得會考成績,一般同學可以參加「免試入學」、「特色招生」等入學管道就讀技術型高中,運動成績優良同學或身心障礙生,也有專屬的入學管道可以升學。 適合誰讀 1.對某些專業領域有興趣或具才能才藝的同學。 2.對國中學科如國、英、數、社、自等科目沒有興趣,喜歡動手做的同學。 3.對理論課程沒興趣,喜歡實作的同學。
免試入學 【基北區】該讀綜合高中嗎?
國中畢業後,想要升學有五大類型學校可以選擇,包括「普通型高中」(普高、高中)、「技術型高中」(技高、高職)、「綜合高中」(綜高、綜中)、「單科型高中」,以及「五年制專科學校」(五專)。後者就讀五年畢業後可以報考二技或插大,其他就讀三年畢業後可以報考普通大學或科技大學、軍警學校。 其中,「綜合高中」則兼具普通型高中和技術型高中的特質,高一時皆是必修的一般共同科目,奠定學習基礎,高二時再分流選擇就讀「學術學程」或「專門學程」,開始依未來規劃選修專精科目。「學術學程」課程就如普通高中一般,將來以報考普通大學為主,「專門學程」則如同技高的專業群科一般,以報考科技大學或就業為主。 綜高適合尚不確定要讀普高或技高的同學,可以利用高一時探索志向,且綜高選課較普高更為彈性自由,與技高相比更重視國英數等基礎學科能力,這些都是就讀綜高的優點。此外,針對技高無對應科別的統測「衛生與護理類」和「工程與管理類」(116學年度統測將取消),綜高同學則可藉由選修相關專業科目來報考統測。且綜高特別重視學習、生活、生涯等多元適性輔導,幫助同學規劃專屬的學習方向。 綜合高中 學習課程 綜高的特色就是「先試探再分流」,因此高一以統整試探為主,除了和普通高中相同都是必修一般科目外,還有深度試探的課程;高二則開始分流,同學可以選擇「學術學程」或「專門學程」,此時一般科目和專精科目並重,選課彈性自由;高三時專精科目增加,同學可依未來升學或就業目標選修。此外,由於綜高可以跨學程選修,因此未來升學時,甚至可以跨考統測或學測,為自己增加大學校系選擇的機會。 綜高和普高一樣,三年總學分數皆為180學分,但最低畢業學分數比普高多,至少要修滿最低學分160才能畢業。所以從學分數來看,不用擔心所學不足,但高二與高三的課業會比普高、技高來得重些,準備學測或統測的時間相形之下被壓縮。 綜合高中 未來升學 就讀綜合高中,若高二選擇「學術學程」(學術社會、學術自然),則和高中生一樣,目標就是畢業後考大學,只要通過學科能力測驗或指定科目考試,累積學習歷程檔,即可申請普通大學或科技大學,亦或是軍事學校。 若高二選擇「專門學程」(專業群科),則和技職生一樣,畢業後可以就業,也可考科技大學。就學期間累積學習歷程檔,依自己的專業群類報考統測,取得成績,即可申請科技大學(有些普通大學也會招收技高生),亦或是軍事學校。 綜合高中 入學管道 國中畢業後,取得會考成績,一般同學可以參加「免試入學」等入學管道就讀綜合高中,運動成績優良同學或身心障礙生,也有專屬的入學管道可以升學。 適合誰讀 1.無法決定要讀技高或普高的同學。 2.興趣多元或志向未定,想多方探索的同學。 3.未來想讀「衛生與護理類」相關大學校系的同學。
免試入學 【基北區】該讀普通高中嗎?
國中畢業後,想要升學有五大類型學校可以選擇,包括「普通型高中」(普高、高中)、「技術型高中」(技高、高職)、「綜合型高中」(綜中、綜高)、「單科型高中」,以及「五年制專科學校」(五專)。後者就讀五年畢業後可以報考二技或插大,其他就讀三年畢業後可以報考普通大學或科技大學、軍警學校。 其中,就讀「普通型高中」主要是以升大學為目標,課程內容也以國、英、數、社、自等學科為主,適合不排斥國中學科學習的同學。上課型態和國中差不多,以課堂聽講、做筆記、寫作業交報告、實驗討論、大小考試等為主,重視學科成績表現。升高二時才開始分班群(學群),各校會依校發展特色規劃3-5個班群,屆時可以適性選修學科。 通常在普高的選擇上,除了依志願熱門度、交通距離、學費等考量外,也可以先了解各校的班群分類與特色課程、多元選修課程,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與未來升學方向。 普通型高中 班別選擇 一般就讀的普通班偏向學術群,適合對學術研究有興趣或對基礎學科學習不排斥的同學。除了普通班外,還有音樂、美術、體育、舞蹈等藝才班,也有數理、語文、科學等資優班和體育班,適合有興趣專長或單科潛力的同學就讀。 此外,若未來想出國念大學,則可以選擇有國際文憑或雙聯學制的特色高中。在高中就學期間,前者可取得國際文憑,後者則直接取得國外高中畢業證書,皆有利於未來申請國外大學。 普通型高中 學習課程 普高的課程主要以基本學科為主,內容為國中學科的延伸,是在國中課程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加深加廣,培養學科通識能力。 課程包括「部定必修」、「校訂必修」及「選修課程」,其中「部定必修」包括八大領域20個學科及全民國防教育;「校訂必修」為各校依據學校願景與特色,依八大領域科目規劃延伸學習內容,包括統整或專題研究、跨域專題或實驗、探索體驗等特色課程。「選修課程」則包括部定的加深加廣課程、校訂多元選修課程及補強性課程。普高三年總學分數為180學分,至少要修滿最低學分150才能畢業。 普通型高中 未來升學 就讀普高,目標就是為了三年畢業後考大學,只要通過學科能力測驗或指定科目考試,累積學習歷程檔,即可報名申請普通大學或科技大學,亦或是軍警等大學。 普通型高中 入學管道 國中畢業後,取得會考成績,一般同學可以參加「免試入學」、「特色招生」等入學管道就讀普通高中,運動成績優良同學或身心障礙生,也有專屬的入學管道可以升學。 適合誰讀 1.國中學科能力強,無特別興趣或才藝的同學。 2.對國中學科如國、英、數、社、自等科目有興趣,學習成果佳的同學。 3.國中課堂學習經驗佳,想在學科成績上有所追求的同學。 4.對學術研究有興趣的同學。
免試入學 【114會考】基北區 免試升學 重要日程
114學年度國中教育會考的成績單將於114年6月6日寄出,基北區的考生一定要留意幾個重要報名日期,包括:「基北區免試入學」(大免)開放個人序位查詢填志願、報名等日期,一定先了解自己的序位區間和序位比率,才能更精準地填寫志願。若有變更就學區的需求,也請在期限前辦理。現將114會考基北區重要的升學日程整理如下,請勿忘記,順利完成升學最後一哩路。 免試入學 重要日程 除了留意報名及選填志願時間外,提醒考生,若有報名「完全免試」、「優先免試」、「技優甄審」、「實用技能學程」、「直升入學」等管道,但放榜報到後不滿意,記得一定要在6月17日聲明放棄,才可以繼續參加大免的選填志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