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

楊弘敦倡大學專業化轉型 重構高等教育版圖 收藏

  陳曼玲   2018-07-24    大學

  分享

編按:此文於2015年3月發表,雖然文中所提高教創新計畫已停辦,人事也已異動,但楊弘敦教授對於挽救高教的許多觀念仍值得我們深思。


105大限問題持續發燒,教育部已成立「高等教育創新轉型計畫辦公室」,預計近期將提出高等教育資源重整及多元發展經營型態等新措施。(編按:「教育部高等教育創新轉型計畫辦公室設置要點」於105年9月29日停止適用)《評鑑雙月刊》特地專訪當時的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國立中山大學校長楊弘敦,他認為少子化衝擊與政府相關政策的推動,將使未來高等教育板塊重新洗牌,更加凸顯專業化與特色化大學。

針對如何吸引企業資金投入校園,楊弘敦則建議政府主動提供減稅優惠,鼓勵企業給予學生實習與培訓機會,或者直接進駐大學成立公司部門,以具體誘因活化校園。


楊弘敦教授(圖/陳秉宏)

大學產能過剩 縮校數也要減人數

【問】:教育部即將提出高教創新轉型方案(編按:該計畫於105年9月29日停止適用),您的看法為何?

【答】:國內大學數量太多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更嚴重的是大學規模與容量太大,也就是所謂的「產能過剩」。現在教育部積極推動大學合併,例如從159所縮減為100所,但如果縮減之後招生容量不變,原有的159個校園還是繼續運作沒有減少,這樣的合併無濟於事。大學數量萎縮之後,招生容量與學校規模也應同步縮小才行,所以大學一定得認真面對退場與轉型的問題。

然而,招生人數減少就會使學費收入減少,連帶導致學校財務出狀況,這才是大學退場的關鍵問題,也造成現在許多大學不願意主動縮減規模。但如果一所大學只招三千人,卻經營得有聲有色,財務狀況非常好,為何要退場或與他校合併?相對的,如果公立大學因為合併導致資源被稀釋,每個學生單位成本降低,影響人才培育的品質,政府又沒有提供很好的配套與誘因,學校也不見得願意合併。

低學費政策不利高教產業發展

【問】:您贊成調漲學費嗎?

【答】:學費是大學很重要的收入來源,如果學費收得高可以讓私立大學辦得更好,變成有名的私校,相信有錢人還是願意去念,學校不怕招不到學生,國內許多有名的私立中小學就是走這個模式。

我贊成吳思華部長(編按:時任教育部長)的主張,大學如果要漲學費,必須先提出使用學費的教學卓越計畫,說明增加的學費收入必須用在與人才培育直接相關的地方,讓學生享受更多教學資源、把學生教得更好,經教育部審核通過後才能適度調漲,而不是只去種樹、蓋大樓、挖水溝。

另外,有人認為招收外籍生可以填補大學的招生缺額,卻忽略了我們是低學費國家,一個外籍生一年繳納約10萬元學費,與每名學生單位成本(國立大學約30幾萬元、私立大學將近15萬元)還有一段落差,因此,從納稅人的權益來看,招收外籍生等於既賠本又稀釋了國內學生的資源,外籍生收得愈多,政府與大學賠得愈多。

換言之,如果單純為了填補註冊率而多招外籍生,臺灣便不適宜實施低學費政策。全世界外籍生人數多的地區,例如美國、加拿大、澳洲與新加坡,都是高學費國家,若臺灣真要推動馬英九總統(編按:時任總統)所說的高教輸出,發展「高教產業」,就得設法讓這個「產業」賺錢,因為賠錢的產業是無法永續經營的。但若各大學招收外籍生不是為了填補註冊率,而是真正希望能夠收到頂尖、優秀的學生,提升本地生的國際化與移動能力,發展臺灣成為國際人才培育交流平臺,則即使政府與大學發給外籍生獎學金,也是值得的。

引進企業資金活化校園 宜避免過度商業化

【問】:除了調漲學費之外,還有哪些增加大學營收的方式?

【答】:少子化雖然造成大學規模縮減,但也是高等教育的契機,希望藉由適度換血,讓大學的品質提高。例如,在經費不減少甚至增加的情況下,儘管學生人數變少,但教職員人數若能維持不變,則生師比降低將使教學品質提高,培育出來的大學生品質就會比較好。而教育部研擬讓大學加強產學合作,增設附屬機構和衍生企業,也是個可行的方向,有助於挹注大學營收,這些修法後就可以做。

最近(編按:2015年)聽說有一所大學想利用原本的系所資源,在校園內同時設置老人安養之家和幼兒園,讓阿公阿媽每天帶著孫子孫女來學校,平常時間各自分開活動,中午則聚在一起用餐,進行一、兩個小時的祖孫交流,到了傍晚再與孫子孫女一起回家,即是一個頗有創意的校園轉型模式。

大學也可以與企業結合,引進社會資源,以公辦民營的方式將企業的研發、研習或推廣教育部門搬進校園,既可活化校園,也能協助企業提升研發能量或營運品質。例如,以理工為主的科技大學可以與科技公司合作,在校園設立研發部門,有餐旅科系的大學則可引進休閒旅遊公司的旅遊部門,包括開旅行社或開餐廳等。

但大學與企業結合應避免過度商業化,開設一些與系所教學無關的公司,例如明明是理工學院卻設立旅行社,或者開個大餐廳對外營業,完全只是為了賺錢創造營收,沒有與教學結合,這樣就不好了。

政府祭出減稅優惠 鼓勵企業攜手大學育才

【問】:如何吸引民間企業挹注資金至校園?

【答】:如果民間資源進入校園並沒有背離人才培育的理念,政府機構應該提供配套準則和指引,鼓勵企業挹注資金,與大學實質合作,大學也才有轉型的誘因,願意朝最有利的方式調整。

例如,企業若願意提供完善的實習計畫培訓大學生,或者針對新進員工提供一至兩年的在職訓練,便可獲得減稅優惠。政府可以認證這些企業,頒獎褒揚或給予實質獎勵,以具體方案鼓勵大學與產業交流,建立合作關係,促進社會朝「多元肯定」的方向正面發展。企業光是批評大學有學用落差,培育出來的學生無法被業界所用,卻不願意負擔培訓人力的成本,這樣也不對。

高級人力移動問題仍待解決

【問】:對於大學教師移動至產業界的政策構想,您的看法為何?

【答】:我認為困難度頗高,並不是所有的領域都可以與產業結合。而且大學文化與企業文化大不相同,教授與業主不一定「對盤」。況且公司如果沒有擴大營運,如何聘用更多高級人力?除非景氣好轉,或者出現大規模的創新活動,才能讓企業與大學之間有比較好的連結,在短期內提供高級人力發揮的空間。建議大學萬一必須縮編專任教師缺額,可以多開設推廣教育或研習課程等班別,聘請非編制內的專任教師授課,或許可解決部分大學教師失業的問題。

高教板塊重新洗牌 專業化與特色化將成首選

【問】:大學合併、轉型與退場機制啟動後,高等教育板塊是否會重新洗牌?

【答】:一定會。觀察國外大學的歷史變遷,民主化國家除了德國之外,許多都是以綜合大學為主,理工、通識、人文、社科、教育等各領域都有;但在更早的時期,共產國家都非常專業化,例如中國大陸以前有礦業大學、鐵路大學、航空大學等,各有專業,但現在又朝綜合導向發展為趨勢。

我則認為臺灣的大學經過合併、轉型與退場,高等教育板塊應該會朝更專業化、更強調定位與特色的方向移動。假設一所私立大學的某個領域很強,吸引財團投入較多資源發展該領域,則儘管學費很高,但學生畢業後出路也很好,該領域就有可能變成這所私大的定位與特色。現在的大學評鑑與系所評鑑,首要評鑑項目也是檢視學校的定位與特色。

再如國立中山大學目前是以海洋與管理領域見長,未來高等教育板塊縮編與移動之後,學校就會更強調這一塊的定位與特色,以凸顯自己的優勢及競爭力。講白一點,到時候還在市場跟大家一起「撈魚」的學校,門面就不明顯了。

在此趨勢下,我認為科技大學將更容易發展自己的特色與定位,因為他們的實務取向更為專業化。例如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在板模機械領域獨領風騷,屆時就可凸顯這方面的專長,成為招生亮點。

評鑑外加諮詢輔導功能 協助大學發展競爭力

【問】:您剛剛提到大學評鑑,未來評鑑的角色與方法需要調整嗎?

【答】:臺灣實施大學評鑑的歷史不長,它確實有階段性的成效,尤其受評大學深怕評鑑結果是「未通過」或「待觀察」,因此積極提升教學品質;但隨著少子化造成高教板塊的移動,評鑑也需要轉型。

未來的大學評鑑機構應可轉型為諮詢單位,在評鑑中加入諮詢輔導的功能,給予學校建議如何發展成有競爭力的特色領域大學。評鑑指標的設計亦可區分為基本面與特色面,達成基本面只算完成評鑑標準的一部分,另外還必須加入特色面的評鑑才行。不妨參考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AACSB)的作法,透過諮詢輔導等方式,協助學校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認證之後發展出自我特色,使每一所學校都能達成評鑑目標,而且品質愈來愈好,而不是把評鑑結果當成退場的標準。

或許未來會有瀕臨退場的大學,在經過評鑑的諮詢輔導後起死回生,成功轉型,或了解應該採取何種方式退場,才會對學校與社會最有利。評鑑若能具備此種功能性,將比只用一把尺去衡量,「一刀砍下」學校來得更有意義。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評鑑雙月刊第54期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重構高等教育版圖 楊弘敦提醒大學朝專業化轉型



 返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