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註冊率近9成 辦學優異深獲肯定
教育部於27日公布「113學年度大專院校新生註冊率」,南華大學不畏少子化挑戰,全校新生註冊率達88.88%,表現亮眼,其中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建築學系、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傳播學系、產品與室內設計學系、自然生物科技學系、生死學系殯葬組等7個系全數滿招;財務金融系、資訊工程學系註冊率亦在95%以上,足見該校辦學優異,深獲肯定,亦獲考生及家長青睞。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USR計畫凝聚小農力量實踐永續慢食 雲林地球市集深化糖的文化價值
南華大學攜手雲林縣政府農業處,於12月21日在雲林縣虎尾同心公園共同舉辦「糖神在雲林」慢食地球市集暨慢食工作坊。現場超過500人次,共有近50個小農攤位一同參與,充分展現「雲林良品」的超人氣。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與蔡衍明愛心基金會寒冬送暖 攜手做公益
南華大學致力推行三好運動,落實「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近年更持續與「蔡衍明愛心基金會」合作舉辦「公益青年送愛下鄉趣」活動,一同關懷社區弱勢家庭,該校於12月25日再度攜手辦理「2025春節歲末關懷活動」,由校長高俊雄、產學合作及職涯發展處處長丁誌魰、學務長何應志與蔡衍明愛心基金會經理徐海倫及課長江曼華、周哲仁等人一同帶領學生走入社區關懷弱勢戶並發放每戶5,000元慰問金,此次受惠對象共有南華大學40位學生與梅山、溪口、民雄及大林等鄉鎮60戶弱勢家庭,並深入造訪2戶弱勢家庭,藉以傳遞大家的愛心與溫暖。
大學校園 中華大學CAI課程創新結合永續教育 以減廢惜物創造「循環家具」
中華大學國際人文社會暨智慧商務學院「人文智慧創意CAI(Cultur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課程」日前舉辦期末成果展,有同學發揮創意將老舊的廢棄木家具重製為父子凳、掛衣架及長椅等,實踐「循環家具」的永續精神,也從中激發學子無限的創意與解決能力!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研發新菌株提升肉雞生長性能經濟效益 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殊榮
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陳國隆教授、李越勝博士、應用化學系古國隆教授、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朱紀實教授及謝佳雯副教授組成研究團隊,以「高產表面素枯草芽孢桿菌LYS1發酵產物提升肉雞生長性能經濟效益」為主題,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學研新創獎殊榮,26日團隊成員出席臺北漢來大飯店舉辦的頒獎典禮。 嘉大團隊利用創新的微厭氧發酵系統,搭配高溫高壓平台技術,成功篩選出具高抗菌脂?表面素生產能力的枯草芽孢桿菌LYS1。此菌株於發酵一天內表面素即可達2%以上,且含有卓越的生物活性與殺菌能力的C18-C19表面素,使LYS1能有效抵抗大腸桿菌、克雷伯氏肺炎菌、沙門氏菌等多種病原菌。此外,LYS1展現出高溫穩定性與胃腸道適應能力,成為動物用益生菌的理想選擇,同時可抑制動物體內之人畜共通病原體,提升動物健康安全。 透過LYS1與植物來源原料如大豆粕的深度發酵技術,團隊研發出全素食功能性發酵產物(稱為FPA),在白肉雞飼糧中添加1-2.5% FPA,能提升7-14.8%的生產效率,經濟效益較優質魚粉提高3.2-6.9%。此技術不僅提升生產效能,亦具備節能減碳的環境效益,是動物飼糧開發的一大突破。 此外,團隊進一步結合藥用真菌與LYS1深度發酵產物,開發出複合功能性發酵產物(稱為FPB)。在白肉雞飼糧中添加0.2% FPB,可提高生長性能並增進5.76%的經濟效益,成功取代促生長抗生素桿菌?的使用,有效降低抗藥性菌株的產生風險,對人類健康與環境永續發展均有重大意義。 此創新技術已獲得1項發明專利,並於SCI Q1期刊發表2篇相關論文,展現出技術的前瞻性與科學價值。嘉大團隊期望藉由該技術,建立兼顧食安與高產效的畜禽生產系統,為未來永續農業發展貢獻力量。 經過國內專家的專業審查與肯定,本研究在國家新創獎中脫穎而出,再次彰顯嘉大在動物科學、應用化學及微生物領域的卓越研發實力。
大學校園 綠色化學技術引領醫材產業永續發展 嘉義大學教師團隊第三度榮獲國家新創獎
嘉義大學「中草藥綠色萃取技術」團隊,由生化科技學系陳瑞祥教授、陳政男教授、張心怡教授、簡涵如助理教授、陳義元助理教授及農藝學系許育嘉副教授等六位教師組成,2024年以突破性的綠色溶劑應用研究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26日團隊成員出席臺北漢來大飯店的頒獎典禮,再次肯定嘉大教師在中草藥應用與創新醫材開發上的卓越成就,為臺灣生技產業寫下新篇章。 嘉大教師團隊曾榮獲第18屆「國家新創獎」及第19屆「國家新創獎」殊榮。本屆嘉大團隊將此綠色溶劑成功應用於中草藥萃取,大幅提升藥用活性成分效能,並創新地結合親水性高分子材料,研發出搭載中草藥藥用成分的敷料。此綠色溶劑作為關鍵的化學穩定劑,有效溶解和穩定中草藥活性成分,提升其生物利用度。嘉大團隊長期以來研發符合綠色化學原則的天然溶劑,此新型綠色溶劑製備簡便、無揮發性,並能有效提升中草藥活性成分的溶解度,相較傳統有機溶劑更環保、安全。 嘉大團隊利用蘭潭校區原生藥用植物園中所栽種的中草藥,開發出多種綠色化學醫材原料,應用於無刺激性傷口液體繃帶、抗痘敷料、抗真菌敷料及舒緩痠痛的液體貼布等產品。此技術不僅使用後無廢棄物產生,更溫和無刺激,適合嬰兒及幼童使用,並具有卓越的保濕、傷口保護及抗發炎功效,目前已向臺灣、日本、美國及歐盟申請相關醫材認證,並積極與日本、義大利及西班牙等藥廠洽談技術合作。 此項創新技術不僅應用前景廣闊,更展現嘉大對環境永續的承諾,將為化妝品、醫療材料及製藥產業帶來革命性的改變。嘉大陳瑞祥副校長表示,團隊的成就再次印證嘉大在綠色科技與中草藥研發領域的領先地位,並為產品開發開創無限可能,未來嘉大教師將持續投入研發,為社會貢獻更多創新且永續的產品。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執行教育部深耕計畫有成 致力培育五力人才
教育部自2018年開始推動「高等教育深耕計畫」,藉以提升大學品質及促進學校多元發展,讓大學能致力深耕在地與國際鏈結,並發展成具有不同特色的卓越國際知名大學。位在嘉義的南華大學辦學有成,於12月18日至20日特別舉辦「高教深耕計畫成果展系列活動」,以「耀揚生命永續品牌」為主題,展現人才培育的成果。
大學校園 青春出發!嘉義大學師範學院高中體驗日 × 數位畢展【低著頭DIGITAL】熱力開展
嘉義大學師範學院12月25日上午10時在民雄校區教育館1樓舉行「高中體驗日暨各系成果展」,並同步推出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114級畢業專題作品展【低著頭DIGITAL】。本次活動集結師範學院六大系所(教育系、輔諮系、體育系、特教系、幼教系、數位系)的精華,為高中生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與升學規劃參考,特邀請北港高中113位師生共同參與。 師範學院陳明聰院長開幕致詞表示,此項活動不僅展示嘉義大學在教育資源與學術研究上的優勢,更希望幫助高中生拓展對大學教育與職涯規劃的認識,為他們未來升學提供指引方向。活動並重點介紹嘉大各項助學措施,諸如:安心就學獎助學金等,展現嘉大對學生的全面關懷,並鼓勵高中生以嘉大作為升學首選。 數位系畢業專題展覽以數位設計為核心,透過三大主題展區探討當代「低頭族」現象,激發觀眾對數位時代的價值與挑戰進行反思。活動現場特別邀請熱音社同學帶來熱力四射的音樂表演,用充滿活力的音符點燃現場氛圍。熱音社的精彩演出不僅為活動增添青春氣息,也讓參與的高中生感受到大學生活的熱情與多采面貌。 嘉大師範學院透過此次高中體驗日與畢業專題展,充分彰顯其對教育創新的堅持與投入。同時,本次展覽也展示了學生在數位設計領域的無限創意與潛力,啟發參與者重新定義科技與人文的價值。本次活動不僅能幫助高中生了解大學生活,更能激勵他們探索未來的更多可能性。這是一場青春與創意交織的盛會,更是一場對未來充滿希望的探索旅程。誠摯邀請每一位參與者,共同感受嘉義大學所帶來的熱情與精彩!
大學校園 中華大學聖誕活動展現多元文化 攜手近 300 位外籍生歌舞同樂、報平安!
中華大學 25 日舉辦「聖誕節境外生文化交流活動」,邀請近 300 位外籍生與師長共同歡慶聖誕佳節。現場有越南及台灣學生帶來精彩的歌舞表演,以及華語老師們帶來豐富的歌唱組曲,與學生拉近距離。藉由活動展現中華大學文化的多元與包容性,也為異鄉求學的遊子留下美好回憶!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文創系畢展 重現老柑仔店風華
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於12月19日至20日舉辦「老柑仔畢業展」,精心策畫以傳統雜貨店「老柑仔」為主題,重現老柑仔店的懷舊場景,讓年輕世代體驗長輩口中說的兒時回憶,也讓長輩重返令人懷念的舊時光。該系應屆畢業生結合傳統與現代的精神呈現新穎的創意思維,充分展現出四年的學習成果,其展覽大獲好評。
大學校園 2024全國啦啦隊錦標賽 中華大學「國手團」出賽 狂掃8獎項 !
中華大學競技啦啦隊於12月21日及22日,參加全台灣最盛大的全國啦啦隊錦標賽,這次一共出動30位選手赴臺北市立大學天母校區出戰公開賽,其中就有12位同學為國手身份。團隊氣勢如虹,不畏冷冽的低溫氣候力抗強敵,最終狂掃8座獎項,以非凡成績為校爭光!
大學校園 國產蔬菜大進擊 農糧署與嘉義大學共推加工醃漬蔬菜多樣化產品
為推廣國產醃漬蔬菜的加工應用,農業部農糧署與嘉義大學12月20日在嘉大蘭潭校區舉辦「其來有漬-國產蔬菜大進擊」記者會及醃漬蔬菜衍生之加工多元產品品嚐推廣活動。農業部農糧署蔬菜及種苗產業組徐惠瑩副組長、校友陳家平議員、嘉大林翰謙校長等貴賓出席活動,共同推廣國產醃漬加工蔬菜的美味及方便性。現場並有9家業者以蘿蔔、高麗菜、竹筍、芥菜等蔬菜為原料,利用加工技術製備常溫或冷藏保存開封即食之加工醃漬蔬菜,展現產、官、學在醃漬蔬菜產業的合作成果。 農業部農糧署蔬菜及種苗產業組徐惠瑩副組長致詞表示,國內眾多蔬菜產地使用國產蔬菜為原料,利用發酵技術生產醃漬蔬菜,延長蔬菜的保存,且蔬菜經過醃漬加工後,產生的特殊風味備受國人喜愛,也因此提升了醃漬蔬菜的經濟價值。常見的醃漬蔬菜有蘿蔔乾、泡菜、酸高麗菜與筍乾製品等,大部分傳統醃漬蔬菜為半成品,仍需透過烹調料理做成小菜、配菜。為讓消費者能有更多元的選擇,嘉大利用加工生產技術進階調整加工製程、使用低鹽及殺菌處理,以二次加工方式製成可以常溫保存之醃漬蔬菜成品,讓消費者方便食用,並能定位為常備產品,可因應氣候變化隨時有加工醃漬蔬菜可食用,除保有良好風味外,更能符合現階段低鹽、膳食纖維的來源。此外,將加工醃漬蔬菜作為配角開發各項調理食品,打破大眾對於醃漬蔬菜的刻板印象,融入家戶的餐桌成為桌上美味的佳餚,使加工醃漬蔬菜傳統美食現代化,滿足消費者的味蕾需求。 嘉大林翰謙校長致詞表示,感謝農糧署指導、嘉大食品科學系師生團隊執行,輔導醃漬蔬菜加工場開發醃漬蔬菜小包裝或業務用產品,協助醃漬蔬菜廠商申請加工履歷驗證產品及通過ISO22000驗證,在今天的活動中展現豐碩的執行成果。嘉大在醫農、教育、生技及獸醫等領域教研能量豐沛,除了培養專業、作育英才,也肩負地方發展的社會責任。嘉大位處嘉雲南地區,為農業的重要生產地,推動農業發展責無旁貸,感謝農糧署的支持,嘉大食品科學系團隊投入產業輔導,為農業永續持續努力。也請在座業者及行銷通路,大家共同努力串起產業鏈,持續不斷的努力精進,讓消費者能有更多元的產品可享用。 農糧署進一步表示,此次醃漬蔬菜多元化產品開發與市場品牌行銷輔導計畫所規劃的展示推廣活動中,嘉大利用加工技術開發7項常溫保存、開封即食的加工醃漬蔬菜,計有麻辣酸菜、麻辣竹筍、紫蘇嫩薑、手切菜脯、辣炒酸白菜、酸菜醬及韓式泡菜湯包,另有5項冷藏保存產品供應業務使用。另外也展示加工醃漬蔬菜結合水產品、雞肉等食品之應用,使醃漬蔬菜傳統美食現代化,並開發多元風味,使家鄉味與創新共存、方便快捷,滿足消費者的味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