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培育優秀行銷人才 大學行銷教育績效評比勇奪全臺第一
104人力銀行網站8月下旬公告,由台灣行銷科學學會透過「TIMS行銷企劃認證」所進行的「大學行銷教育績效評比」,嘉義大學在國內各大專院校中脫穎而出榮獲第1名,展現嘉大管理學院在行銷人才培育上的堅強實力與優異成果,讓畢業生具備行銷專業所需核心與進階能力,在職場中脫穎而出,為臺灣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的動力與價值。 全球化趨勢讓企業對於行銷人才之需求更為殷切,為檢核行銷人員之行銷專業能力,提升商管院系學生之行銷專業能力、知識與職場競爭力,並做為企業用人之參據,台灣行銷科學學會積極推動「TIMS行銷企劃認證」,客觀評比行銷教育的整體水準與競爭力,此為臺灣唯一認可的行銷認證,並於104人力銀行名列企業愛用證照前三名。另為提升行銷教育的質量與透明度,台灣行銷科學學會亦針對「TIMS行銷企劃認證」進行大專院校評比,期能促進行銷教育的持續進步與發展,並為學界與業界提供一個公正、客觀的平台。 嘉大在2001年即成立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其後整併為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含大學部、2個碩士班及博士班)。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李爵安主任表示,行觀系是臺灣唯一將行銷和觀光管理兩大領域融合為一體的學系,師資專業多元、理論與實務兼具,學生能掌握行銷和觀光管理的核心知識與技能,課程中也整合人工智慧與數位科技,培養學生具備職場競爭優勢。李爵安主任指出,嘉大管理學院連續二年舉辦「嘉大業大實務創新提案競賽」,也非常鼓勵學生參加校外競賽或報考相關證照來做履歷上的加值,行銷管理證照是國內行銷領域認可證照,在蕭至惠教授授課及鼓勵下,同學報名及表現相當優異,經常名列該證照檢定全國前三名,並曾勇奪第一名佳績。 行觀系蕭至惠教授表示,這幾年教授行觀糸及企管系「行銷管理」必修課,採行「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授課方式,課程中涵蓋傳統的行銷理論,並強調實踐技能的培養。在理論方面,特別強調教科書中重要學術名詞及概念的來龍去脈,建立學生清晰的邏輯,讓學生不用填鴨死記就能知曉行銷管理的重要概念;在實務方面,透過企業個案介紹,輔助教科書行銷學術名詞的說明,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增進學生對企業行銷實務的了解。課餘,則積極鼓勵學生報考TIMS行銷管理證照,在嘉大報名學生中,行觀糸占55 %、企管系占27 %,合計達八成以上;在過去十餘年每年約3,000名考生中,嘉大行觀糸及企管系學生更經常名列全國前三名。今年三月,行觀系大四陸玟伶同學榮獲TIMS行銷管理證照全國第三名,台灣行銷科學學會特別派員南下與李爵安主任共同頒獎表揚。 嘉大在「大學行銷教育績效評比」中名列全臺第一,管理學院透過扎實的行銷教育,成功培育出具備市場分析、策略制定和創意落地能力的優秀行銷企劃人才,深獲各界肯定。嘉大更鼓勵師生創新教學、跨域學習及接軌國際,培育學生具備關鍵力、適性力、跨域力、國際力及終身力的『嘉大力』,期許師生共同打造有力量的專業嘉大,未來能發揮所長,在世界各個舞臺上發光發亮。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高教深耕計畫產學鏈結探索「若作酒體,爾惟曲蘗」千年釀酒智慧
嘉義大學高教深耕計畫C主軸產學鏈結,8月29日由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王紹鴻主任與呂世姻助教合作,在林森校區舉辦一場千年釀酒智慧講座,結合蒸米佈麴手作、小麴實作以及小麴應用釀製小米甜酒釀,再到品嚐,提供參與者一系列由釀酒知識,體會「甜酒」的味覺饗宴。參加學員來自學校中小學教師、烘焙業、文教協會、產業協會及在學學生等30位。 「酒」在歷史上被人類應用在宗教、社交與飲食文化中,或是保存食材與烹飪等,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大約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經用糧食和水果釀酒,在古埃及和兩河流域同時代也開始用水果和大麥釀造果酒和啤酒。 活動開始由王紹鴻主任解說下認識酒麴,在經過澱粉基質材料及藥汁原料操作下製作麴種。酒麴製酒,是因為酒麴上生長有大量微生物,還有微生物所分泌的?(澱粉?、糖化?和蛋白?等)。?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將穀物中的澱粉、蛋白質等轉變成糖及胺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蘗法即為發芽穀類也含有許多分解?,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將蘗本身中的澱粉轉變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轉變成乙醇。同時,酒麴本身含有澱粉和蛋白質等,也是釀酒原料。 來自產業文化教育協會的蔣姓學員表示,以往曾製作過醬油,與今天製作過程有些許不同,從操作過程當中,了解微生物的千變萬化,參加此場活動收穫良多,希望可以透過實作經驗,未來可以分享更多社區種子,讓更多人有機會可以製作安全又健康的甜酒,更期待與嘉大合力活絡產業。另外,本身從事烘焙業的黃姓學員表示,從活動過程中了解到與烘焙中微生物的發酵妙法,本身亦嘗試過很多發酵方法,今天透過講座,了解更多也體驗很多,此經驗將會應用在烘焙上,希望作出更多好吃又健康的烘焙產品,讓更多消費者品嚐到好菌在味蕾上的跳動。 此次工作坊中,學員不僅學到自製釀酒麴種的秘訣,也親手製作香醇小米甜酒釀,實作過程中體驗傳統釀酒工藝的魅力。最後學員們將親手製作的小麴、氣泡小米酒釀等手作成品帶回與好朋友共同分享,一同沉浸在酒釀的魅力中。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農業推廣中心喜迎花蓮慈濟精舍師父蒞「嘉」農業學習
嘉義大學農業推廣中心8月28日上午,迎接來自後山花蓮慈濟精舍德來師父帶領農園志工師兄師姐一行21人蒞臨嘉大農業交流,除到訪農推中心外,亦前往嘉義市社區大學自然農法班實地參訪,在農業實務面充分討論下,收穫滿行囊。 農業推廣中心林明瑩主任表示,很開心能接待遠從花蓮慈濟前來的客人。德來師父表示,嘉大在農業研究與技術遠近馳名,因此特別安排此行,帶著慈濟農作志工的師兄師姐,風塵僕僕遠從花蓮來到嘉大蘭潭校區討論與學習農事的知識。德來師父在精舍主要負責農場園區耕作及園藝的小組,種植的作物有蔬菜、雜糧及果樹等相當多元,亦有種植印加果,精舍地區土壤並不肥沃,且有非常多的石頭;種植期間常常遇到作物生長不良,甚至有根瘤線蟲的困擾,要營造理想的耕種環境非常辛苦。 花蓮慈濟精舍德來師父一行在農業推廣中心林明瑩主任安排下,特別前往嘉義市社區大學自然農法班參訪,由社大江海校長接待,自然農法班的胡安慶、張山蔚老師協助介紹班員農事實作的田區,並在社大教室進行雙向交流,針對精舍管理田區的病蟲害問題、規劃種植作物、非農藥友善資材運用及肥培管理細節等各種實務操作方面的問題進行討論。與會者非常感謝農推中心協助此次參訪的安排,也期待日後可以多多交流,互相討論克服農業上的各種困難,讓農業生產能有更理想且豐碩的成果。 林主任指出,農業推廣中心本著協助農業領域精進的角色,非常樂意協助在農業理論與實務方面有需求的成員,此次花蓮精舍的師父們願意不辭辛苦前來,代表著嘉大農業領域的成果,在社會各層面已具口碑及肯定。嘉義大學農推中心將持續扮演農業試驗研究與輔導的角色,讓農業邁向友好的境界。
大學校園 台日友好! 中華大學榮獲町長頒「觀光大使」受日媒報導
中華大學觀光學院暑假期間有3團共14位學生,飛往日本富山縣、北海道,以及香川縣實習深化國際力。其中,前往富山縣立山町役場實習的學生,在當地表現優異,榮獲當地町長舟橋貴之頒發「觀光大使」,此舉受到日本當地媒體報導!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承辦大專生生命教育體驗營 觸動生命省思
南華大學於8月26日至27日承辦由教育部主辦的「113年大專校院學生生命教育體驗研習營」,為期兩天的活動,吸引全國各地多所大專院校百餘名學生熱情參與,透過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讓生命教育的種子在青年學子心中扎根,也激發他們對生命的反思、關懷與尊重,並促使這些理念從校園生活中延伸至家庭與社會,在此次活動中也再度彰顯南華大學在生命教育領域的領導地位。
大學校園 首度出國就獻給偏鄉!中華大學志工赴尼泊爾感受震撼教育
中華大學國際志工團於暑假七月遠赴尼泊爾,在當地進行偏鄉教育,志工們於日前順利歸國。有團員首度出國就獻給窮困偏鄉,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服務 學童,感受過程中帶來的震撼教育,也更加珍惜在台灣所擁有的一切,發願要持續為偏鄉貢獻!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資管系師生展現社會責任 引領年輕學子探索機器人套件、AI、VR及元宇宙
為普及與提升年輕學子資訊素養,實踐在地大學社會責任,嘉義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師生近日分別在嘉義市精忠國小舉辦「國小學生程式設計營隊」、在嘉大新民校區舉辦「高中生資管夏令營」,讓國小學生藉由積木式的程式編寫來操控玩具車輛,讓高中生透過互動投影、自動追蹤攝影及虛擬實境等新科技實際體驗虛擬實境感受,學員回饋及反應相當熱烈。 資管系資訊志工隊前往精忠國小舉辦為期3天的程式設計營隊,透過mBot(機器人套件)和mBlock(慧編程,整合硬體與積木式語言的開發環境),讓國小學生學習基本的程式設計概念,再藉由積木式的程式編寫,操控機器人套件完成一系列任務。學員在志工隊指導下,將程式上傳至機器人套件,透過指令執行,讓玩具車輛在賽道上順利完成各項挑戰,現場氣氛熱烈,學員展現了高度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本次營隊不僅讓國小學童體驗到程式設計的樂趣,同時也培養他們的邏輯思考能力與問題解決技巧。學員普遍反映這樣的實作課程讓他們對程式設計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學習機會。 在人工智慧(AI)蔚為風潮的時代,資訊管理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重點議題。許多高中學生對於資訊管理及資訊工程的差異感到茫然,嘉大資管系特別於8月17日舉辦一場豐富多元的資管夏令營活動,吸引來自全臺各地對資訊管理充滿好奇的高中學員報名參加。本次資管夏令營的主題為「MISsion possible 2.0」,由嘉大資管系林宸堂助理教授及戴基?副教授為學員深入淺出地介紹資訊管理的基礎概念及應用,並分享資訊管理的未來展望及出路,讓學員們豁然開朗,對於生活中與資訊管理相關的應用有更充分的了解。 「懂」程式是資訊管理的一大重點,為提高學員對於程式的興趣,營隊安排了「古今大比拼:從0101到Hello world」的程式語言歷史課,認識現代程式設計的便利性,了解時下最熱門的科技話題ChatGpt並結合Python,以小組合作專案的方式,促進學員們之間的交流及互動,也讓學員們學習到善用AI的重要性。營隊活動的亮點之一為VR體驗課程,112年嘉大資管系新落成的元宇宙數位教室,設有最新型的互動投影、自動追蹤攝影及虛擬實境等設備,讓學員可以在虛擬的學習空間中體驗身臨其境的感受,體驗新科技的趣味。營隊也提供了各式嘉義在地美食,讓學員體驗嘉義特有的嘉鄉味。 嘉大資管系師生長期投入社區科技教育服務,對於縮短臺灣偏鄉與弱勢學童數位落差不遺餘力,此次國小學生程式設計營隊及高中生資管夏令營再次獲得學員及家長的高度肯定。嘉大資管系將持續推動更多元化的科技教育活動,致力於提升青年學子的資訊素養,為臺灣資訊教育及數位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漫遊大林 推廣生命教育 高俊雄校長與教職員深度體驗慢城文化
南華大學生命教中心舉辦三梯次的教職員「大林漫遊趣」社區實踐活動,第二場於8月17日上午舉行,共有40位教職員參與。這次小旅行不僅是一次歷史文化的探索,更是一場深化生命教育理念的重要旅程,旨在透過與大自然和歷史文化的親密接觸,增強參與者對生命價值與意義的理解。
大學校園 2024嘉義縣青年領袖營 促進青年公共參與
嘉義縣政府一直以來非常重視青年的意見並積極推動青年人才培力,由嘉義縣政府主辦、南華大學承辦的「2024嘉義縣青年領袖營」原定於7月24-26日在仁義湖岸大酒店舉辦,因凱米颱風來襲,營隊改為8月7日至9日舉辦。匯聚來自嘉義縣市和全國各縣市共27所大學40位青年學子參加。嘉義縣政府勞工暨青年發展處黃宣毓科長以及承辦的南華大學產學合作及職涯發展處丁誌魰處長於開幕式勉勵與會學員,透過營隊課程設計,讓學員不只是參加營隊而是深入其中的參與學習體驗。
大學校園 產官學研齊聚推動”綠金產業加值” 中華大學深化綠領人才培育
因應產業發展數位及淨零轉型發展趨勢,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攜手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以及中華大學,七月於宜蘭龍德兼利澤產業園區服務中心舉辦「113年度綠金產業閃耀加值計畫」,輔導轄內企業、工廠導入碳管理機制。當天吸引金屬製造產業、水產業以及食品產業,共70多家企業前來共襄盛舉!產官學研推動企業轉型、永續發展! 負責此計畫的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賴以軒主任表示,金屬機電產業屬於碳排大戶,為了協助相關及其他產業,數位轉型以降低碳排,華大整合創新育成中心,以及微軟人工智慧創能學院資源,輔導中小企業進行碳盤查、協助計畫申請及第三方查證;與此同時,以產學合作資源,培育對於綠能產業有興趣的學生,藉由協助企業執行碳盤查、寫申請計劃書等項目,累積實務能力,成為搶手的綠領人才,推動企業落實ESG(企業社會責任)!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首辦國產鵝肉料理與行銷班 學習飼養行銷也學到料理技巧
嘉義大學農業推廣中心與動物科學系為推廣臺灣國產鵝肉肉質鮮嫩的特色與高水準的口感,8月19日至21日首度開辦「國產鵝肉料理與行銷實務」之農民學院訓練班課程,吸引遠自臺北、桃園、臺東,甚至金門等地共計24位學員,不畏距離遙遠前來嘉大蘭潭校區參與此訓練課程。 開訓典禮由農推中心林明瑩主任與動物科學系李志明助理教授主持,林主任特別指出,感謝動物科學系吳建平教授與李志明助理教授費心協助此課程的規劃與籌備。國產鵝肉料理與行銷之課程內容包括本土鵝的「飼養與行銷」及「實作料理」二大部分,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實作料理,從法式油封鵝腿、鵝肝醬製作、鵝翅和內臟滷製、鹽水鵝及燻茶鵝等各式鵝肉烹煮料理。課程師資有來自養鵝協會?書長林佳慧、樂朋創辦人陳良士、臺南大飯店許煜忠主廚及嘉義後庄臺北鵝肉賴滋唯主廚,分別講授國產鵝的飼養管理和屠宰流程,並利用產銷履歷追溯肉品來源延伸至鵝肉相關料理的烹調等,讓學員了解食農教育從產地到餐桌之概念。 本次課程為首次開辦,動物科學系也準備各種鵝肉部位讓學員親身體驗獨立操作烹調料理,學習鵝肉的不同料理方式,分別有舒肥類、法式類、滷製類、鹽水類及煙燻類。遠從金門搭機前來的吳國賢學員表示,鵝肉在金門是高單價的食材,此課程的安排有實作又可以品嚐,相當豐富,值回票價,若續辦一定再來參加。從臺北市前來上課的沈祐謙學員,本身也是廚師,這次已經是第二次參與,他提到這類課程非常豐富,讓自己在鵝肉料理多元運用上有進一步的了解,此次並呼朋引伴找來其他廚師朋友參與此課程,上課時把握機會與講師交流廚藝,收穫滿滿。 參訓學員紛紛表示,課程主題及內容規劃相當充實且豐富,很幸運參加此課程,許多學員均已敲碗希望嘉大農民學院續辦此類有趣的課程。林明瑩主任表示,嘉大以農立校已有百年歷史,位處雲嘉南農業生產之軸心,農業推廣中心在嘉大已超過40年,擁有9位不同農業領域專精的推廣教授,致力於服務在地的農友,未來將持續與農民學院合作籌劃更多元的課程,滿足農友需求,實現農業終身學習與時俱進之目標。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熱帶漁業國際學程與TEEP計畫連結在地文化 海外實習生收獲滿滿
嘉義大學生命科學院透過「優秀外國青年來臺蹲點計畫(Taiwan Experience Education Program, TEEP)」,連結推動熱帶水產國際鏈結聯盟(International Linkage Programme on Tropical Fisheries, ILP)開設國際學程,培育優秀國際人才。今年有來自馬來西亞、印尼、越南和菲律賓共9名碩士生負笈嘉大進行專業實習,並體驗在地文化生活。8月19日在嘉大國際事務處與生命科學院偕力安排下,前往永慶高中進行參訪交流,推廣國際參與的重要性,並分享國際合作研究成果與多元文化。 熱帶水產國際鏈結聯盟(ILP)由日本鹿兒島大學、泰國農業大學、菲律賓大學米沙鄢分校、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越南芽莊大學、印尼Sam Ratulangi大學及茂物農業大學等,分別位於亞洲不同國家的大學所共同推動而成立的國際高等教育聯盟,嘉大則是臺灣唯一申請獲准加入的大專院校。 ILP的成立,除推動熱帶水產的研究與發展,更重要的在於發揮國際高等教育機構合作的力量,連結各校專業特色,開設熱帶和亞熱帶水產相關課程與實習。嘉大成為ILP會員後,負責執行推動工作的生科院,在賴弘智院長及院內師長積極投入下,結合校內相關學系的資源推動課程。教育部每年推動TEEP計畫,挹注海外優秀學生來臺專業實習之補助,提供學習我國高等教育及技職教育優勢之機會,目標在於培育更多對臺友善外國高階人才。 生科院賴弘智院長與食品科學系、水生生物學系師長親自帶領學生,前往位於嘉義太保的永慶高中拜訪郭春松校長,並與該校師生及青年大使團進行交流,雙方互動熱烈,分享關於熱帶水產、海洋等研究專業以及彼此的地方特色文化、校園生活。永慶高中致力推動雙語與國際教育,著重培養兼具全球視野與在地關懷的青年人才,透過這次與國際研究生的面對面交流,也更進一步體驗到專業研究及國際參與形式的豐富多元。本次校外參訪行程也另外安排國際實習學生參觀蒜頭糖廠,體驗臺灣糖業文化,讓他們除了在專業知識方面有所收穫,也進一步對臺灣文化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