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農學院、生命科學院與泰國清邁大學農學院續簽合作備忘錄 持續推動雙邊學術合作
嘉義大學張俊賢副校長、農學院及生命科學院代表在國際事務處楊正誠國際長陪同下,8月29日前往泰國清邁大學農學院進行交流,並見證兩校農學院及生命科學院合作備忘錄續簽,未來將共同研議方案,持續推動雙邊學術合作。 嘉大農學院及生命科學院於2019年4月與泰國清邁大學農學院簽署院級合作備忘錄,開啟雙邊交流。8月29日在張俊賢副校長見證下,雙方進行合作備忘錄續簽儀式。清邁大學農學院由院長Dr. Daruni Naphrom及副院長Dr. Kesinee Gatphayak出席,嘉大由農學院農藝系黃文理教授及動科系陳俊吉助理教授、生命科學院生化系張心怡教授及黃舜平教授等師長,代表農學院沈榮壽院長及生命科學院賴弘智出席簽約儀式。 清邁大學為泰國首屈一指之高等教育機構,推動校園永續發展更是不遺餘力,該校在世界影響力大學評比位列全球前百大,與嘉大推動綠色大學之目標一致,未來將有許多可相借鏡及合作的機會。 嘉大訪團在清邁大學農學院副院長Dr. Kesinee Gatphayak陪同下,參觀了該校校園特色及執行皇家計畫成果,並且交流兩校農學及生命科學領域的學術發展重點,研議未來推動學術合作及院級交流計畫。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舉辦有機農產品加工實務班助農民提升產品價值增添經營效益
嘉義大學農場管理學士學位學程與食品科學系為培育有志從事有機農產品初級加工之青年農民,認識有機農產品初級加工、加工原理及相關法規等,分別於8月24日、30日及9月4日辦理3場次有機農產品加工實務班課程,每場次8小時課程,內容包括有機加工原理與法規、蔬果乾燥製作技術及蔬果果漿製作技術實習,3個班次即踴入350人報名,礙於場地限制及授課品質,僅錄取144名。 農場管理學士學位學程侯金日主任表示,該項加工實務課程班由農業部農糧署經費補助,每年報名均相當踴躍。該課程自109年開班迄今已辦理14場訓練班,已有600位學員完成受訓,讓農民將一級生產之農產品經過專業的二級加工調理,提升經營效益,減少供需失衡的衝擊。 本班課程由嘉大食品科學系黃健政副教授兼農產品驗證中心主任規劃,內容涵蓋有機加工原理、技術與法規。黃健政副教授講授有機農產品加工原理與目前相關法規;張文昌副教授講授蔬果乾燥技術,現場製作並試吃火龍果乾、以糙米添加波菜粉及胡蘿蔔粉製作不同口味之米果、用蘋果與苦瓜真空油炸後之產品等;食品科學系馮淑慧老師講授果醬、果漿製作原理及製作有機火龍果果醬,課程精彩且實用性高,參與學員收穫滿滿。 侯金日主任提到,113年8月臺灣有機與友善耕作栽培面積已達2萬6,378公頃。此訓練班希望藉由嘉大教師提供專業技術與知能,培養更多有機農產品加工人才,協助農民解決生產過剩或部分次級品進行初級加工,提升附加價值,創造農產品最大利潤。 食品加工廠張文昌主任表示,嘉大2021年成立農產加值打樣中心,可提供雲嘉南地區農民農產品加工技術輔導,從加工產品類型、實際打樣、包裝設計、市場規劃及通路銷售等,讓農民可以從生產到初級加工開發,投入加工產品市場,歡迎有機小農多加申請利用,增加農產品之附加價值,提升經營效益。 侯主任也表示,近五年培訓有機農產品加工實務班之青年農民已超過600位,顯見有機農產品初級加工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農業,對青年農民將一級生產之農產品,進入二級之加工調理,使農產品加工精緻化後提高農產品之附加價值與經營效益。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民音系勇奪多項國際大獎 享譽國際
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再度傳來捷報!該系多年來,在國內外各大音樂比賽中屢獲佳績,展現精湛的演奏能力與卓越的音樂素養。今(113)年,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師生不僅將受邀參加澳洲音樂學院、澳洲雪梨大學、馬來西亞、中國大陸(上海、南京、鄭州)、日本及香港的交換計畫、演出邀請及海外移地教學,更積極參與各類國際音樂比賽,力求在後疫情時代讓學生勇敢登上國際舞台,展現自我。該系學生也在國際各大賽事中表現出色,為校爭光,全校師生與有榮焉。
大學校園 全台僅三間私立大學受邀!中華大學攜手國科會辦理「Kiss Science」體驗AI趣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連續第六年舉辦「Kiss Science」 活動,集結產官學開放124個場域,包括中研院、政府部會以及其主管法人轄下研究中心、大專校院實驗室等,要帶領民眾探索科技世界。其中,中華大學以校內特色「AI 體驗中心」、「元宇宙體驗中心」受邀參加,也成為今年入選的三所私立大學之一。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113學年度新生始業式「夢想啟航、在嘉飛揚」
嘉義大學113學年度新生始業輔導活動今(2)日分別在蘭潭、民雄及新民校區同步舉行。上午首先由學生社團帶來熱情洋溢的舞蹈表演開場,並由林翰謙校長於蘭潭校區、張俊賢副校長於民雄校區、陳瑞祥副校長於新民校區向新生介紹一級主管及學校簡介,讓嘉大新鮮人對於學校行政服務、學務支持及校園環境等有初步的了解,也為嘉大新鮮人揭開未來四年的求學序幕。 今年新生始業藉由「品德教育講座」、「新生助學措施說明」、學生安全聯絡卡發放、兵役資料卡填寫,以及各學系配合辦理「UCAN職涯探索生涯教育」、「地震避難防護教育及校內複合式安全宣導」及「校園巡禮」等活動,讓新生對學校環境及未來生活有更進一步認識,開啟嘉大新鮮人底「嘉」展新的里程碑,期盼「夢想啟航、在嘉飛揚」,邁向卓越的未來。 下午在院系經驗交流時間中,規劃「瓶中信」時空膠囊活動,讓嘉大新鮮人能好好珍惜現在、展望未來,給未來自己的期許及對未來大學4年的祝福與承諾,並附上初入大學校園留影,製作成一個專屬的「瓶中信」,相約畢業時一起打開,分享當初許下的心願,經過4年是否有實現。 林翰謙校長致詞表示,歡迎各位新鮮人進入嘉大,成為「嘉大人」!大學教育注重『自主學習』,今天起將展開一段與高中時期迥然不同的人生歷程。嘉大推出嘉義巡禮通識課程、課程與學習地圖、嘉大10大國際化計畫與一系一院一國際化、EMI雙語策略等,期許同學們能以『嘉大心』(和諧「愛校心」、團結「力量心」、互相「關懷心」及抱持「同理心」)來打造有溫度的品牌嘉大,以『嘉大力』(關鍵力、適性力、跨域力、國際力及終身力)來打造有力量的專業嘉大。在校友捐款促成每年千萬元規模的「嘉大安心就學獎助學金」的鼓勵與支持下,未來四年能以「嘉大心」來培養「嘉大力」,豐富在學四年的青春歲月,讓自己成為一個對學習有熱忱、對社會有熱情、關懷弱勢的人,讓社會因為有您的存在而有所不同。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培育優秀行銷人才 大學行銷教育績效評比勇奪全臺第一
104人力銀行網站8月下旬公告,由台灣行銷科學學會透過「TIMS行銷企劃認證」所進行的「大學行銷教育績效評比」,嘉義大學在國內各大專院校中脫穎而出榮獲第1名,展現嘉大管理學院在行銷人才培育上的堅強實力與優異成果,讓畢業生具備行銷專業所需核心與進階能力,在職場中脫穎而出,為臺灣經濟發展創造更大的動力與價值。 全球化趨勢讓企業對於行銷人才之需求更為殷切,為檢核行銷人員之行銷專業能力,提升商管院系學生之行銷專業能力、知識與職場競爭力,並做為企業用人之參據,台灣行銷科學學會積極推動「TIMS行銷企劃認證」,客觀評比行銷教育的整體水準與競爭力,此為臺灣唯一認可的行銷認證,並於104人力銀行名列企業愛用證照前三名。另為提升行銷教育的質量與透明度,台灣行銷科學學會亦針對「TIMS行銷企劃認證」進行大專院校評比,期能促進行銷教育的持續進步與發展,並為學界與業界提供一個公正、客觀的平台。 嘉大在2001年即成立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其後整併為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含大學部、2個碩士班及博士班)。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李爵安主任表示,行觀系是臺灣唯一將行銷和觀光管理兩大領域融合為一體的學系,師資專業多元、理論與實務兼具,學生能掌握行銷和觀光管理的核心知識與技能,課程中也整合人工智慧與數位科技,培養學生具備職場競爭優勢。李爵安主任指出,嘉大管理學院連續二年舉辦「嘉大業大實務創新提案競賽」,也非常鼓勵學生參加校外競賽或報考相關證照來做履歷上的加值,行銷管理證照是國內行銷領域認可證照,在蕭至惠教授授課及鼓勵下,同學報名及表現相當優異,經常名列該證照檢定全國前三名,並曾勇奪第一名佳績。 行觀系蕭至惠教授表示,這幾年教授行觀糸及企管系「行銷管理」必修課,採行「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授課方式,課程中涵蓋傳統的行銷理論,並強調實踐技能的培養。在理論方面,特別強調教科書中重要學術名詞及概念的來龍去脈,建立學生清晰的邏輯,讓學生不用填鴨死記就能知曉行銷管理的重要概念;在實務方面,透過企業個案介紹,輔助教科書行銷學術名詞的說明,有助於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並增進學生對企業行銷實務的了解。課餘,則積極鼓勵學生報考TIMS行銷管理證照,在嘉大報名學生中,行觀糸占55 %、企管系占27 %,合計達八成以上;在過去十餘年每年約3,000名考生中,嘉大行觀糸及企管系學生更經常名列全國前三名。今年三月,行觀系大四陸玟伶同學榮獲TIMS行銷管理證照全國第三名,台灣行銷科學學會特別派員南下與李爵安主任共同頒獎表揚。 嘉大在「大學行銷教育績效評比」中名列全臺第一,管理學院透過扎實的行銷教育,成功培育出具備市場分析、策略制定和創意落地能力的優秀行銷企劃人才,深獲各界肯定。嘉大更鼓勵師生創新教學、跨域學習及接軌國際,培育學生具備關鍵力、適性力、跨域力、國際力及終身力的『嘉大力』,期許師生共同打造有力量的專業嘉大,未來能發揮所長,在世界各個舞臺上發光發亮。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高教深耕計畫產學鏈結探索「若作酒體,爾惟曲蘗」千年釀酒智慧
嘉義大學高教深耕計畫C主軸產學鏈結,8月29日由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王紹鴻主任與呂世姻助教合作,在林森校區舉辦一場千年釀酒智慧講座,結合蒸米佈麴手作、小麴實作以及小麴應用釀製小米甜酒釀,再到品嚐,提供參與者一系列由釀酒知識,體會「甜酒」的味覺饗宴。參加學員來自學校中小學教師、烘焙業、文教協會、產業協會及在學學生等30位。 「酒」在歷史上被人類應用在宗教、社交與飲食文化中,或是保存食材與烹飪等,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大約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已經用糧食和水果釀酒,在古埃及和兩河流域同時代也開始用水果和大麥釀造果酒和啤酒。 活動開始由王紹鴻主任解說下認識酒麴,在經過澱粉基質材料及藥汁原料操作下製作麴種。酒麴製酒,是因為酒麴上生長有大量微生物,還有微生物所分泌的?(澱粉?、糖化?和蛋白?等)。?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可以加速將穀物中的澱粉、蛋白質等轉變成糖及胺基酸。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分解成乙醇,即酒精。蘗法即為發芽穀類也含有許多分解?,具有糖化作用,可以將蘗本身中的澱粉轉變成糖分,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再轉變成乙醇。同時,酒麴本身含有澱粉和蛋白質等,也是釀酒原料。 來自產業文化教育協會的蔣姓學員表示,以往曾製作過醬油,與今天製作過程有些許不同,從操作過程當中,了解微生物的千變萬化,參加此場活動收穫良多,希望可以透過實作經驗,未來可以分享更多社區種子,讓更多人有機會可以製作安全又健康的甜酒,更期待與嘉大合力活絡產業。另外,本身從事烘焙業的黃姓學員表示,從活動過程中了解到與烘焙中微生物的發酵妙法,本身亦嘗試過很多發酵方法,今天透過講座,了解更多也體驗很多,此經驗將會應用在烘焙上,希望作出更多好吃又健康的烘焙產品,讓更多消費者品嚐到好菌在味蕾上的跳動。 此次工作坊中,學員不僅學到自製釀酒麴種的秘訣,也親手製作香醇小米甜酒釀,實作過程中體驗傳統釀酒工藝的魅力。最後學員們將親手製作的小麴、氣泡小米酒釀等手作成品帶回與好朋友共同分享,一同沉浸在酒釀的魅力中。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農業推廣中心喜迎花蓮慈濟精舍師父蒞「嘉」農業學習
嘉義大學農業推廣中心8月28日上午,迎接來自後山花蓮慈濟精舍德來師父帶領農園志工師兄師姐一行21人蒞臨嘉大農業交流,除到訪農推中心外,亦前往嘉義市社區大學自然農法班實地參訪,在農業實務面充分討論下,收穫滿行囊。 農業推廣中心林明瑩主任表示,很開心能接待遠從花蓮慈濟前來的客人。德來師父表示,嘉大在農業研究與技術遠近馳名,因此特別安排此行,帶著慈濟農作志工的師兄師姐,風塵僕僕遠從花蓮來到嘉大蘭潭校區討論與學習農事的知識。德來師父在精舍主要負責農場園區耕作及園藝的小組,種植的作物有蔬菜、雜糧及果樹等相當多元,亦有種植印加果,精舍地區土壤並不肥沃,且有非常多的石頭;種植期間常常遇到作物生長不良,甚至有根瘤線蟲的困擾,要營造理想的耕種環境非常辛苦。 花蓮慈濟精舍德來師父一行在農業推廣中心林明瑩主任安排下,特別前往嘉義市社區大學自然農法班參訪,由社大江海校長接待,自然農法班的胡安慶、張山蔚老師協助介紹班員農事實作的田區,並在社大教室進行雙向交流,針對精舍管理田區的病蟲害問題、規劃種植作物、非農藥友善資材運用及肥培管理細節等各種實務操作方面的問題進行討論。與會者非常感謝農推中心協助此次參訪的安排,也期待日後可以多多交流,互相討論克服農業上的各種困難,讓農業生產能有更理想且豐碩的成果。 林主任指出,農業推廣中心本著協助農業領域精進的角色,非常樂意協助在農業理論與實務方面有需求的成員,此次花蓮精舍的師父們願意不辭辛苦前來,代表著嘉大農業領域的成果,在社會各層面已具口碑及肯定。嘉義大學農推中心將持續扮演農業試驗研究與輔導的角色,讓農業邁向友好的境界。
大學校園 台日友好! 中華大學榮獲町長頒「觀光大使」受日媒報導
中華大學觀光學院暑假期間有3團共14位學生,飛往日本富山縣、北海道,以及香川縣實習深化國際力。其中,前往富山縣立山町役場實習的學生,在當地表現優異,榮獲當地町長舟橋貴之頒發「觀光大使」,此舉受到日本當地媒體報導!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承辦大專生生命教育體驗營 觸動生命省思
南華大學於8月26日至27日承辦由教育部主辦的「113年大專校院學生生命教育體驗研習營」,為期兩天的活動,吸引全國各地多所大專院校百餘名學生熱情參與,透過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讓生命教育的種子在青年學子心中扎根,也激發他們對生命的反思、關懷與尊重,並促使這些理念從校園生活中延伸至家庭與社會,在此次活動中也再度彰顯南華大學在生命教育領域的領導地位。
大學校園 首度出國就獻給偏鄉!中華大學志工赴尼泊爾感受震撼教育
中華大學國際志工團於暑假七月遠赴尼泊爾,在當地進行偏鄉教育,志工們於日前順利歸國。有團員首度出國就獻給窮困偏鄉,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服務 學童,感受過程中帶來的震撼教育,也更加珍惜在台灣所擁有的一切,發願要持續為偏鄉貢獻!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資管系師生展現社會責任 引領年輕學子探索機器人套件、AI、VR及元宇宙
為普及與提升年輕學子資訊素養,實踐在地大學社會責任,嘉義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師生近日分別在嘉義市精忠國小舉辦「國小學生程式設計營隊」、在嘉大新民校區舉辦「高中生資管夏令營」,讓國小學生藉由積木式的程式編寫來操控玩具車輛,讓高中生透過互動投影、自動追蹤攝影及虛擬實境等新科技實際體驗虛擬實境感受,學員回饋及反應相當熱烈。 資管系資訊志工隊前往精忠國小舉辦為期3天的程式設計營隊,透過mBot(機器人套件)和mBlock(慧編程,整合硬體與積木式語言的開發環境),讓國小學生學習基本的程式設計概念,再藉由積木式的程式編寫,操控機器人套件完成一系列任務。學員在志工隊指導下,將程式上傳至機器人套件,透過指令執行,讓玩具車輛在賽道上順利完成各項挑戰,現場氣氛熱烈,學員展現了高度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本次營隊不僅讓國小學童體驗到程式設計的樂趣,同時也培養他們的邏輯思考能力與問題解決技巧。學員普遍反映這樣的實作課程讓他們對程式設計產生濃厚的興趣,也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類似的學習機會。 在人工智慧(AI)蔚為風潮的時代,資訊管理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重點議題。許多高中學生對於資訊管理及資訊工程的差異感到茫然,嘉大資管系特別於8月17日舉辦一場豐富多元的資管夏令營活動,吸引來自全臺各地對資訊管理充滿好奇的高中學員報名參加。本次資管夏令營的主題為「MISsion possible 2.0」,由嘉大資管系林宸堂助理教授及戴基?副教授為學員深入淺出地介紹資訊管理的基礎概念及應用,並分享資訊管理的未來展望及出路,讓學員們豁然開朗,對於生活中與資訊管理相關的應用有更充分的了解。 「懂」程式是資訊管理的一大重點,為提高學員對於程式的興趣,營隊安排了「古今大比拼:從0101到Hello world」的程式語言歷史課,認識現代程式設計的便利性,了解時下最熱門的科技話題ChatGpt並結合Python,以小組合作專案的方式,促進學員們之間的交流及互動,也讓學員們學習到善用AI的重要性。營隊活動的亮點之一為VR體驗課程,112年嘉大資管系新落成的元宇宙數位教室,設有最新型的互動投影、自動追蹤攝影及虛擬實境等設備,讓學員可以在虛擬的學習空間中體驗身臨其境的感受,體驗新科技的趣味。營隊也提供了各式嘉義在地美食,讓學員體驗嘉義特有的嘉鄉味。 嘉大資管系師生長期投入社區科技教育服務,對於縮短臺灣偏鄉與弱勢學童數位落差不遺餘力,此次國小學生程式設計營隊及高中生資管夏令營再次獲得學員及家長的高度肯定。嘉大資管系將持續推動更多元化的科技教育活動,致力於提升青年學子的資訊素養,為臺灣資訊教育及數位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