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題

學測考題 106學測五大科考古題詳解
107學測將近,剩下不到10天,要怎麼準備最有效率?建議同學利用歷屆考題來檢視自己的複習成果,以相同的考試時間,模擬臨場情境,藉此熟悉學測題型與難易度。做完題目後除了計分外,一定要看詳細解說,才能加強概念與記憶喔。 「大學問」(www.unews.com.tw)特地邀請中山女中、新竹女中、臺中一中、臺南一中、臺南女中、家齊女中、高雄女中等名校名師精心解析106學測各科考題,除了題題詳細說明外,還有出處與解題關鍵的提醒,讓同學藉由試題演練達到完整概念的複習。 【小編報報】:「大學問-線上考古題」的功能即將上線,敬請期待~ 106學測國文考科 ★試題 ★解析 解題老師:臺中一中國文科紀鴻斌老師 106學測英文考科 ★試題 ★解析 解題老師:高雄女中英文科孫至娟老師 106學測數學考科 ★試題 ★解析 解題老師:家齊女中數學科鍾世勳老師 106學測社會考科 ★試題 ★解析 解題老師:臺中一中歷史科王騰億老師;臺南一中地理科陳麒丞老師;高雄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林青青老師 106學測自然考科 ★試題 ★解析 解題老師:臺南一中物理科陳文賢老師;中山女中化學科曹雅萍老師;新竹女中生物科許庭嘉老師;臺南女中地球科學科郭怡君老師
學測考題 大考中心告訴你,學測英文作文怎麼評分
Photo by freddie boy on VisualHunt / CC BY-SA 【編按】:配合107學年度開始學測英文考科測驗範圍增至第五學期,大考中心研究小組編製學測與指考研究用試卷各一卷,兩卷的作文題型皆是引導寫作,寫作主題相似,但呈現方式不同,學測卷為主題寫作,而指考卷則為圖表寫作。 研究小組委託四所高中高二學生共約854位進行測試並填寫問卷。在學生問卷中,受試者表示造成英文作文困難的原因之中,以「缺乏可運用詞彙」、「缺乏可運用句型」,以及「缺乏練習機會」分居前三名。而考後數據則顯示,學測與指考研究用試卷的英文作文成績無顯著差異。 我們可以從學測研究用試卷測試學生的作答範例,搭配閱卷老師針對「優」、「可」、「差」、「劣」等四級的評分說明,藉此避免自己寫作時易犯的錯誤,增進寫作功力。 ★你可能也想看:大考中心告訴你,指考英文作文怎麼評分 學測研究用試卷 ▌作文題目 ▌範文1:「優」(15-18) 【評分說明】:內容符合題意,分段敘述清楚,且兩段皆有具體、完整的相關細節支持。雖有少數語法及用字錯誤,但文句結構富變化,用字精準。 ▌範文2:「可」(10-14) 【評分說明】:內容符合題意,分段清楚,惟第二段敘述發展較不完整。用字變化少且偶有不當,並有基本文法錯誤。 ▌範文3:「差」(5-9) 【評分說明】:內容雖符合題意,但因未能就主題充分發揮而顯得貧乏。分段方式不符合英文書寫格式(如用中文標號)。文法、用字錯誤多。 ▌範文4:劣(1-4) 【評分說明】:主旨雖符合題意但並未進一步發展內容(如第一段只有一個句子)。分段方式不符合英文書寫格式。文法、用字錯誤比例高,且字數明顯不足,嚴重影響文意表達。 英文作文評分標準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選才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節錄),原文請見:「英文科參考試卷工作計畫」英文作文樣例
學測考題 【考前抓重點】106學測地科分析
圖:大學問 107學測將近,建議同學可利用歷屆學測考題來做複習,一來可熟悉學測的出題型態與方向,二來可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再做補強。「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106學測自然考科--地科的試題分析,幫同學快速理解學測出題方向,在考前抓出重點。 ★可下載106學測考題一起複習,請參考:【106學測】五科題目 解答(大考中心版) 各題出處與難易 106學測在自然考科地科試題部分,測驗範圍為地球科學上下兩冊,單選題有6題,多選題11題,題目難度適中。 試題內容和題型 命題內容方面,較往年重視氣候變遷內容,也強調臺灣周遭生活環境(地質與大氣部分),例如降水、乾旱與水庫供水、太魯閣國家公園九曲洞等。今年並以「溫室效應—全球暖化」來設計的地科和自然科其他三個領域整合的跨科題(第31、39、55、56、57題)。但較缺少時事、實驗操作的原理和運用題。而在題型方面,圖表題僅三題(第20、63、64題),則較無法提高閱讀理解層次。 ★資料來源:臺北市高中地球科學科教師群的106學測地球科學科試題分析報告
學測考題 【考前抓重點】106學測生物分析
圖:大學問 107學測將近,建議同學可利用歷屆學測考題來做複習,一來可熟悉學測的出題型態與方向,二來可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再做補強。「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106學測自然考科--生物的試題分析,幫同學快速理解學測出題方向,在考前抓出重點。 ★可下載106學測考題一起複習,請參考:【106學測】五科題目 解答(大考中心版) 各題出處與難易 106學測在自然考科生物試題部分,測驗範圍為基礎生物6章,試題多集中在第1、3章,各有4題,其次是第2、4章,各出3題,而第5、6章則是各有2題。考題屬於難易適中的程度,中等難度的題目占一半以上,鑑別度高。其中第42題較難,可能需要高三選修生物的程度才可作答。 試題內容和題型 在題型方面,今年的實驗題共有2題,比例較往年增加,有利於實驗教學的正常化,其中第24題可鑑別考生是否有親自操作實驗,並與課文知識相融合,是非常優質的題目。此外,圖表題有4題,也較往年增加,著重評量考生的圖表解讀能力。而閱讀題也有1題,考生須耐心閱讀才好作答。 ★資料來源:臺北市高中生物科教師群的106學測生物科試題分析報告
學測考題 【考前抓重點】106學測公民與社會分析
圖:大學問 107學測將近,建議同學可利用歷屆學測考題來做複習,一來可熟悉學測的出題型態與方向,二來可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再做補強。「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106學測社會考科--公民與社會的試題分析,幫同學快速理解學測出題方向,在考前抓出重點。 ★可下載106學測考題一起複習,請參考:【106學測】五科題目 解答(大考中心版) 冊別分布與難易 106年學測公民科試題一共24題,各冊分配平均,題數均為6題占12分;在課次分配方面,大多是1課1題,但第一冊的人與人權有2題,第三冊的民法與刑法各有2題,可見對於人權與法律議題的重視。 難易度整體而言偏易但靈活,除第8題較偏記憶題型外,其他試題皆較靈活,其中關於法律(第16、23、24題)與經濟(第18、20、21題)考題的題幹或選項敘述較為複雜,考生須仔細閱讀,理解題意,才能正確判斷作答。 出題內容和題型 今年學測公民科有2題利用圖表命題(第7、10題)。所附之圖,為聯合國難民署的全球難民分布圖,與之前公民題目常出現的圖形不同。 許多試題皆靈活運用時事,例如第6、7、15、16題為時事入題,以國際新聞所重視的事件,如:童婚議題與難民問題(第6、7題),及國內的社會事件(第15、16題),皆是利用生活化實例印證課本觀念的命題方式,但並不會因考生的生活經驗不同而影響作答。 在跨域統整題部分,此次命題則無出現。題組只有一大題共2小題(第23、24題),但未跨冊、跨課,未能發揮題組題應有的跨領域統整觀念的目的。 ★資料來源:臺北市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群的106學測公民與社會科試題分析報告
學測考題 【考前抓重點】106學測地理分析
圖:大學問 107學測將近,建議同學可利用歷屆學測考題來做複習,一來可熟悉學測的出題型態與方向,二來可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再做補強。「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106學測社會考科--地理的試題分析,幫同學快速理解學測出題方向,在考前抓出重點。 ★可下載106學測考題一起複習,請參考:【106學測】五科題目 解答(大考中心版) 冊別分布與難易 106年學測地理科試題一共25題,其冊別分布以地理(三)和(四)兩冊較多,和去年相較差異不大,其中,第三冊占28%,第四冊24%;區域地理的出題合計為52%,超過一半。 106年學測地理科試題整體而言,難易度為中等,中等試題占44%,其次偏易的試題占32%,較難試題占24%。較難題目分析如下: 第47題:題幹與四個選項皆為古文,考生對於古文的閱讀本來就較困難,此外考生還要了解海岸地形與物產才有辦法作答。 第49題:投影已經很多年沒有入題了,且投影概念對於高中學生來說是一個過於抽象的概念,即使高一學過高三再重複解說與複習,很多學生還是很難理解。 第58題:概念的轉換多,第一個需要進行照片的判讀,再來必須能了解題幹中五個地區的宗教信仰,然後這五個地區還跨了3、4兩冊,考生只要其中一個環節不懂就不容易答題。 第63題:要考生以經緯度判讀日惹所在的國家為印尼,才能回答該國是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信仰,對考生來說十分困難。 第68題:考生必須依據圖表的數據推測甲、乙、丙和丁各代表哪個國家,並進一步要了解這些國家的宗教信仰、工業產值、族群比例等才能作為答題的判斷依據,因此作答十分困難。 第71題:第一個步驟必須判讀圖中垂直的農業分布位於南美洲,再進一步知道這樣的農業分布應位於低緯地區。 出題內容和題型 今年學測地理科的試題形式,以圖表題最多,有12題占48%,照片題今年有4題占16%,顯示地理科學習特別重視圖表判讀的特性。 今年和往年一樣再次出現地理科與歷史科整合性題組(第65和66、69和70及71和72題);記憶性題目也較往年為少,以理解的題型為主。其中第56題為時事題,考美國總統大選,學生如果沒有特別關注選舉結果,則不易作答。第57、58、63、68題則為宗教相關的題型,此外,也有考古題,類似105年學測利用圖表要考生判斷出是商業性穀物農業,今年再度出現。 ★資料來源:臺北市高中地理科教師群的106學測地理科試題分析報告
學測考題 【考前抓重點】106學測化學分析
圖:大學問 107學測將近,建議同學可利用歷屆學測考題來做複習,一來可熟悉學測的出題型態與方向,二來可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再做補強。「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106學測自然考科--化學的試題分析,幫同學快速理解學測出題方向,在考前抓出重點。 ★可下載106學測考題一起複習,請參考:【106學測】五科題目 解答(大考中心版) 各題出處與難易 106學測自然考科化學部分試題,大體上仍承繼以往著重基本概念的理解與應用,考題難易度適中,然而計算題目較往年為多,對考生的測驗具有鑑別度。整份試題符合課綱規範,考生若熟讀課程內容且能運用所學概念,必能順利應答。 今年試題均符合99課綱精神,考題中包含基礎化學(一)、(二)的實驗操作。試題7、27、49、50均為與實驗相關的試題,學生除瞭解課本內容之外,也應注重實驗相關的概念與原理。今年試題需要計算的題目偏多,惟計算過程並不繁複,考生應能順利解答。在難易度方面,今年第壹部分的題目難度較第貳部分為高,且計算題目均集中在第壹部分,可能會影響考生後續作答的情緒與思緒。 試題設計與分布 在題型設計方面,今年試題仍較缺乏時事應用題,但貼近化學核心概念。今年化學計量、有機化學的試題偏多,且其內容未與生活、時事等連結。此外,今年圖表題目數量較少,較無法測驗學生分析、統整、推理的能力。 在跨科考題部分,第37~40題為跨化學、物理、地科及生物四學科領域的題目,選項內容涵蓋全球暖化各面向議題,考生須有統整學科知識的能力才能作答。 以冊別來看,則各冊出題平均。 ★資料來源:臺北市高中化學科教師群的106學測化學科試題分析報告
學測考題 【考前抓重點】106學測物理分析
圖:大學問 107學測將近,建議同學可利用歷屆學測考題來做複習,一來可熟悉學測的出題型態與方向,二來可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再做補強。「大學問」www.unews.com.tw 整理106學測自然考科--物理的試題分析,幫同學快速理解學測出題方向,在考前抓出重點。 ★可下載106學測考題一起複習,請參考:【106學測】五科題目 解答(大考中心版) 各題出處與難易 106學測,在自然考科物理試題部分,主要是測驗考生的基礎物理概念。試題特色符合99課綱高中課程,測驗範圍包含﹕基礎物理一、基礎物理二A。 今年學測物理試題整體的難易度較往年下降,試題較著重物理概念的題型,且計算過程簡單。試題特色符合高中課程教學目標,解題觀念皆來自課本內容,題目十分簡易,只要有基本概念及熟悉公式就輕易得分,但尚能鑑別考生程度。能掌握學習要領而融會理解的考生應能取得高分。 1.試題中較少繁瑣計算或艱深的題目,考生應可在考試時間內做完題目。 2.試題中需要用到常數項的題目不多,所以有別往常習慣,試題中直接將所需常數數值列於題幹。 3.有配合時事而出的考題,如第39、55、56、57題。 4.試題整體難易度,對自然組學生偏易,但社會組同學屬於中間偏易。 製表:大學問 各冊單元配分 今年學測在高一部分的配分分布尚稱均勻且配分增加,高二部分的配分則減少。高一以「能量」出題最多,有3題6分;高二則以「運動學」出題最多,有2分4題。 製表:大學問 ★資料來源:臺北市高中物理科教師群的106學測物理科試題分析報告
學測考題 【考前抓重點】106學測歷史分析
圖:大學問 107學測將近,建議同學可利用歷屆學測考題來做複習,一來可熟悉學測的出題型態與方向,二來可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再做補強。「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106學測社會考科--歷史的試題分析,幫同學快速理解學測出題方向,在考前抓出重點。 ★可下載106學測考題一起複習,請參考:【106學測】五科題目 解答(大考中心版) 冊別分布與難易 106學測歷史科23題中,臺灣史(1冊)共6題;中國史(1.5冊)共8題;世界史(1.5冊)共9題,各冊試題分布尚稱平均,以時代而言,試題的分布略古詳今。 在題目難易度方面屬於中間偏難,不少題目即使閱讀完畢仍需詳盡思考,部分知識點並未出現在教科書內容中,考生必須詳讀文句,找出關鍵概念,作出時空定位,才能理解題意,判斷出正確的選項。 出題內容和題型 今年多數題目為簡述結合史料或閱讀題型,圖表題共有4題,題數較去年為多。在跨科考題部分,依然出現歷史地理結合的三大題組題,選項設計統合史地的相關知識,如題幹多為史地知識結合,選項中同時出現歷史與地理綜合的內容,考生如能謹慎判讀,不難得出正確選項。 與往年趨勢相同,今年試題內容較偏重政治軍事與社會經濟。而在題幹設計方面,閱讀理解的題目占大多數,主要在評量考生的閱讀能力。 ★資料來源:臺北市高中歷史科教師群的106學測歷史科試題分析報告
學測考題 【考前抓重點】106學測數學分析
圖:大學問 107學測將近,建議同學可利用歷屆學測考題來做複習,一來可熟悉學測的出題型態與方向,二來可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再做補強。「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106學測數學考科的試題分析,幫同學快速理解學測出題方向,在考前抓出重點。 ★可下載106學測考題一起複習,請參考:【106學測】五科題目 解答(大考中心版) 試題特色 106年學測數學科出題重點各冊分布平均,第一冊占20%,第二冊30%,第三冊25%,第四冊25%。整體而言,選擇題的文字敘述與數學素養的測驗敘述類似,而多選題各選項大多數需要獨立判斷,作答時間會增加,考單一觀念題目較少,整體難易度較去年難。 各題出處與難易度 ★資料來源:臺北市高中數學科教師群的106學測數學科試題分析報告
學測考題 【考前抓重點】106學測英文分析
圖:大學問 107學測將近,建議同學可利用歷屆學測考題來做複習,一來可熟悉學測的出題型態與方向,二來可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再做補強。「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106學測英文考科的試題分析,幫同學快速理解學測出題方向,在考前抓出重點。 ★可下載106學測考題一起複習,請參考:【106學測】五科題目 解答(大考中心版) 選擇題:試題分析 106學測英文試題的題材多元,單字難易適中,閱讀測驗文章內容稍偏難,選項敘述需要考生仔細思考並注意細節,才能找到正確答案。學生在作答時選擇題,必須熟悉片語、轉折語、與搭配用法,方能正確解答。 ▌詞彙 詞性分布平均,有5個動詞、5個名詞、3個形容詞以及2個副詞。題目題幹清楚,作答容易。 ▌綜合測驗 綜合測驗的主題包括:針眼的症狀與感染途徑、可調整尺寸大小的鞋子、天氣與生產力與工作效率之間的關聯。考生在作答時,必須熟悉片語、轉折語與搭配用法,方能得分。 ▌文意選填 文意選填敘述洋蔥在古埃及的象徵意義與其重要性,考生只要能清楚掌握詞性跟上下文意的連貫性就可正確作答。選項包含動詞6個、名詞2個、形容詞2個。 ▌閱讀測驗 閱讀測驗的主題包括:專門研究毛小孩認知能力的新創公司、巴西傳統武術卡波耶拉的歷史、19世紀最著名的美國畫家與其畫風、英國飲茶傳統的演變。文章著重在人文歷史,考生必須仔細閱讀上下文的細節才能找到線索得出答案。 非選擇題:試題分析 在中譯英(翻譯)部分,提到玉山積雪的美景及登山者征服玉山的雄心,考生需掌握正確的用字,方能順利得分。而在作文方面,今年是看圖式作文,考生須仔細觀察三幅連環圖片描述的細節,並想像一個合理及有創意的故事結論。 ★資料來源:臺北市高中英文科教師群的106學測英文科試題分析報告
學測考題 【考前抓重點】106學測國文分析
107學測將近,建議同學可利用歷屆學測考題來做複習,一來可熟悉學測的出題型態與方向,二來可檢測自己的學習成果再做補強。「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106學測國文考科的試題分析,幫同學快速理解學測出題方向,在考前抓出重點。 ★可下載106學測考題一起複習,請參考:【106學測】五科題目 解答(大考中心版) 選擇題:內容分析 106學測國文的選擇題活潑,結合文化時事及流行用語,從文本選材至題目設計均有跨界新面貌。看似較以往容易,但須仔細閱讀,不同程度的考生將展現差異,仍有一定的鑑別度。 ▌1.題目活潑,結合文化藝術相關時事及流行用語。 如第2題與文化藝術相關時事考改錯(電視劇一把青、巴布狄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莎士比亞逝世四百週年),第7題結合「瑯琊榜」電視劇考閱讀理解能力。 第22題日常用語題考得靈活,融合寶可夢流行現象,分析流行詞彙(秒殺、神回應、天兵、天菜、囧)的修辭趣味。 ▌2.多題從文本選材至題目設計均有跨界新面貌。 例如第8、9題組為科普素材(菲力浦‧科克《孤獨》),第8題考科普閱讀,第9題則運用心理學分析古典文本中人物的心理狀態。而第12、13題組亦為科普文章(約瑟夫‧李竇《腦中有情》),第12題考科普閱讀,第13題以科普理論應用至分析古今小說人物言行。 第18題梁實秋〈名片〉,則以應用文概念的素材考文意理解。第19題跨藝術鑑賞(題畫詩);第5題與第15題非單純考文教,而是兼具老子、墨子的思想綜合比較。 ▌3.由白話散文的詩詞引用,考古典詩詞的文意判讀。 罕見出現元曲素材(佚名〈醉太平〉),但未涉及元曲的國學常識或格律,仍屬文意理解範疇。 ▌4.試題取材小說比重增加。 選擇題有多題,第13題及第23題以小說人物為選項;第21題取材自張愛玲〈金鎖記〉課文節選外之段落;同時非選題第二題亦屬小說人物分析。 ▌5.試題結構完整。 包含形音義基礎題、文意理解、分析鑑賞,但沒有國學常識。三十篇的重點在於字義文法(第9、16、17題),較去年為少,占分重點則移至非選第二題。 選擇題:取材出處一覽表 選擇題54分中,白話文占30分,文言文占24分。各題的題型與出處如下表。 非選擇題:各題分析與作答範例 106學測國文非選部分為舊式考法的最後一年,但未承襲105年「改變與轉化」統一主軸貫串三大題的手法,而回歸以往傳統「文章解讀、文章分析、引導寫作」的題型,同時文章分析取材三十篇經典古文,中規中矩,考生較不會誤讀,但第三題「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屬易寫難工。考生仍需領略題目中的細緻之處,方能有較好的表現。 就整體難易度而言,看似較以往容易,但仔細閱讀,可發現其中仍有發揮空間,不同程度的考生將展現其差異,仍有一定的鑑別度。 ▌一、文章解讀 此題重點在於解讀嚴長壽《教育應該不一樣》選文段落。回答要點如下: 1.題目所問「如何能產生自由與踏實的感受」,故回答時應該偏重於「如何」,亦即產生此感受的方法。 2.作答時必須在字數限制內,盡可能完整地包納文章的重要內容。 【作答範例】: 當人發揮自己的天賦時,產生「自由與踏實的感覺」方法是:一、清楚己志,並從事自己熱愛又擅長的工作。如此便會感覺活出自我,做天生該做的事,進一步成為自我,達到真正的「自由」。二、堅持紀律,強烈渴望。天賦不是偷懶、閒散的藉口,反而應該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如此方能達到真正的「踏實」。(137字) ▌二、文章分析 此題重點在於解析〈虬髯客傳〉中紅拂女夜奔李靖一段,以下分(一)(二)小題說明: (一)此題要求分析李靖的情緒變化。雖然文章中已有「驚」字說明其情緒,但考生仍必須從李靖的言行來找出其背後所透露的情緒。 (二)此題要求說明「說話技巧」,故分析紅拂女言詞中所使用的說服技巧。考生已經在〈諫逐客書〉、〈出師表〉、〈諫太宗十思疏〉等學到說服技巧,可利用所學解析此題。 這兩題看似獨立,但其實息息相關。因為紅拂女能說服李靖並非單純因為口才,更重要的她能精準掌握李靖當下情緒,並針對其心態來加以安撫。考生若是對此有所理解,回答(二)時照顧到(一)的回答,必能夠答出別出心裁的答案。 【作答範例】: (一)李靖夜宿逆旅,乍遇紅拂女扣門,從「靖遽延入」可知其呼應其後的情緒是「驚」;其次從李靖所言「楊司空位重京師」,可知李靖對紅拂女來奔心存「恐懼」;最後,李靖觀察紅拂女之外表,驚為天人,心情又轉為「又驚又喜」。故其情緒變化依序是:驚、懼、又驚又喜。 (二)紅拂女使用的說服技巧是:第一,肯定對方,說明來意:紅拂女先說明自己對李靖的欣賞,並說明來意,以化解李靖的「驚」。第二,陳述事實,安定彼心:紅拂女了解李靖的恐懼原因乃是楊素,故說明楊素已不足為懼,而且諸妓早已去之眾矣,這些自己都已經詳細思考,以安撫李靖的「懼」。可見紅拂女的說服技巧,乃是來自於對李靖心態的準確掌握,故能成功說服李靖接受其投靠。(298字) ▌三、引導寫作 此題回答重點如下: 1.要求考生以「關於經驗的N種思考」,並在引導文字中說明經驗的有/無,好/壞其實並無定論,端視事件的性質、發展與看待角度。 2.題目要求結合舉例與看法,故文中必須舉例、說明自己的看法,看法貴在獨創,避免陳言套語,考生可以反思關於經驗的傳統看法,加以批判,從而發展自己的獨特看法。 3.考生的舉例範圍可以擴及新聞事件(沒有執政經驗的政治素人高票當選,證明人們渴望改變;光復高中的事件證明人們無法從歷史經驗中學到教訓);或生活中的科技(目前人們使用的手機、網路、社交網站等等,均是以往的人未曾經驗,甚至難以想像的),或校園生活(參加社團、學科比賽、體育競賽等等),說明自己從經驗中得到的啟示與看法。配合引導文字中關於經驗的論述,即可發展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寫作提示】:可以這樣安排文章的段落: 第一段:綜論經驗的影響其實因人而異,經驗的有無、好壞並無絕對。 第二段:記敘自己高中生活經驗。(如:國中時,在沒有經驗狀況下參加演講比賽,因為努力準備,意外得到名次。升上高中後,卻依恃自己國中的經驗,態度變得輕忽,以致於意外地敗給原先不如自己,卻默默累積更多經驗的人。) 第三段:歸納論點。人們重視經驗,是因為經驗幫助人們快速上手,提升自信;但是經驗可能也帶來驕傲、成見、懈怠,唯有在累積經驗的同時,提醒自己要拋卻這些錯誤心態,不斷「歸零」、「不忘初衷」,才可能把經驗的正面價值發揮到最大。 第四段:對於發生過的事,人們應該深刻反省,從中找出自己應該維持或改進的部分,唯有如此,經驗才有價值。 第五段:人們應該勇於嘗試不同領域,不斷擴大延伸自己的經驗值,但不應被過往經驗所囿,才可能在日新月異的科技時代,不斷進步。 ★資料來源:臺北市高中國文科教師群的106學測國文科試題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