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情報 世新大學影視教育再受國際肯定 歐洲酷兒影展策展人讚嘆創新實力
世新大學以鮮明的辦學特色與影視傳播教育的卓越成就,持續吸引國際影人的關注。西班牙「LesGaiCineMad」策展人 Miguel Lafuente 與法國「Chéries-Chéris」共同創辦人暨策展人 Laurent Bocahut 近日應文化部邀請訪台,特別參訪世新大學,深入了解LVS智能攝影基地、數位製作設備及廣播電視電影學系,並與世新廣電系師生參與的台灣國際酷兒影展策展團隊進行交流。兩位策展人對世新大學在影像教育領域的專業與創新深感讚賞,認為該校完整展現出台灣影像教育的多元性與深度。   2025年台灣國際酷兒影展於10月前兩週在台北舉行,作為台灣同志驕傲月、LGBTQIA 族群的重要活動之一,本屆影展由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教授劉永晧擔任策展人、副教授游婷敬擔任影展總監,並以「酷兒異托邦」為主題,探索酷兒影像的實驗性與多樣性。影展開幕片《愛作歹》由世新大學廣電系校友、導演朱平執導,該片以台灣黑幫同志故事為背景,展現出獨特的文化視角與創作魅力。不僅如此,《愛作歹》更入圍第60屆金鐘獎電視電影獎等6項大獎,導演朱平表示,能以此片作為影展的開幕作品,既是榮耀,也是對台灣酷兒影像創作的一大肯定。   在世新大學的參訪行程中,校方為國際影人展示了最新建置的智能攝影棚,整合虛擬攝影棚技術、多機位即時製作系統及數位製作設備,並介紹其以實務導向為核心的教育模式,結合理論與創作,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學習資源。Miguel Lafuente 與 Laurent Bocahut 對世新大學的教學規模與專業設備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其影像教育水準媲美歐洲知名影像學院。他們更指出,世新廣電系對學生國際視野與社會關懷能力的培養,正是台灣影像教育的重要競爭力。   此外,兩位策展人還與台灣國際酷兒影展策展團隊進行會談,由劉永晧教授與游婷敬副教授主持,雙方針對歐台影像文化交流的未來方向展開深入討論,並達成初步共識,期待未來能透過「歐台酷兒影像交流展」呈現更多來自台灣的多元聲音與創作能量。世新大學廣電系主任葉基固表示,此次國際交流不僅展現學校在影像教育上的深厚實力,更進一步鞏固了世新作為台灣影視創作與文化外交重要基地的地位。   世新大學長期致力於推動多元文化包容與性別平權,並以廣電系為核心擴散至全校四大學院,發展出兼具學術深度與實務導向的教育模式。無論是智能影像技術的應用,還是校友創作的國際影響力,世新大學始終走在台灣傳播教育的前端。此次歐洲酷兒影展策展人的到訪與高度肯定,再次印證了世新在影像教育領域的前瞻視野與創新能量。
情報 亞洲大學主辦「2025人工智慧 × 醫療、健康暨照護國際研討會(AIxMHC 2025)」連續3天圓滿落幕。
亞洲大學主辦、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國科會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協辦的「2025人工智慧 × 醫療、健康暨照護國際研討會(AIxMHC 2025)」連續3天圓滿落幕。
情報 世新大學行管系跨域合作 展現行政管理教育影響力
行政教育如何突破框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以產學合作為核心,結合理論與實務,打造全方位的行政專業培育模式。透過「策、算、傳」三合一課程設計,該系從政策設計、大數據分析到政策溝通,全面提升學生能力,並透過與企業、政府機關及非營利組織的合作,提供多元化的實習與研究機會,累積解決問題的實務經驗。   世新行管系近期就攜手新北市安康高中及新北市議員黃心華,舉辦「校園參與式預算提案競賽」,以改善校園環境為主題。世新行管系教師李有容、方凱弘與蘇毓昌,結合參與臺北市參與式預算的經驗,規劃競賽流程、投票及評審方式,讓高一學生透過公民課程提出提案並參與班級初選及全校線上投票,選出最佳人氣提案。新北市議員黃心華承諾撥用預算執行提案內容,讓學生構想真正落地。   世新行管系副教授方凱弘表示,參與式預算競賽不僅讓學生關注環境問題,更鼓勵其採取行動推動改變。客座教授暨系主任黃榮護則指出,此次合作展現該系回饋社會的具體成果。此外,世新行管系也與空軍作戰指揮部合作開設「行政管理學系碩士在職現役軍人營區專班」,課程結合行政管理專業與軍事管理實務,幫助現役軍人在組織領導、政策分析及行政決策等領域全面提升能力。   除了產學合作的亮眼成果,世新行管系的課程設計亦獨步全國。透過群眾募資實作、政策傳播技能訓練及政府大數據分析應用,學生掌握數據驅動決策能力,並以創新思維解決複雜問題。行政實習課程則提供前往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及企業的實習機會,深化專業知識並累積實務經驗。同時,行管系與世新大學知識經濟發展研究院合作,讓學生參與調查研究與計畫執行,為職涯奠定堅實基礎。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以產學合作為驅動力,結合跨域整合、實務導向與創新思維,持續在行政教育領域中展現影響力。
情報 嘉義大學扛起非洲豬瘟防疫重任 啟動雲嘉南快速檢測與疫情應變
自2018年中國爆發非洲豬瘟以來,政府持續強化邊境與畜牧場內外防堵措施。近日臺中梧棲一處廚餘養豬場檢出首例非洲豬瘟陽性,相關單位即刻啟動封鎖、撲殺與環境消毒。嘉義大學獸醫學院與附設動物疾病診斷中心同步提升檢測量能,成為雲嘉南三縣市第一線的檢測與疫調防線。 嘉大獸醫學院代理院長詹昆衛教授表示,非洲豬瘟傳播速度相對緩慢,是豬隻致死率極高的病毒性傳染病,但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對人體健康無直接威脅,民眾無需過度恐慌。嘉大獸醫學院附設動物疾病診斷中心主任、非洲豬瘟初篩實驗室負責人郭鴻志教授指出,雲嘉南地區養豬頭數占全臺53.7%,臺中市發生第一例非洲豬瘟疑似案例時,動物疾病診斷中心與非洲豬瘟初篩實驗室隨即啓動應變措施,配合雲林縣、嘉義縣市及臺南市動物防疫機關抽血採樣,收到檢體12小時內進行非洲豬瘟核酸檢測,並將檢測結果上報農業部,每天檢測量能可達1,000個檢體。當出現疑似案例時,動物疾病診斷中心即為雲嘉南三縣市豬隻健康的第一道防線,與地方防疫機關協同抽樣、快速檢測與通報,支撐疫調與圍堵作業。 雖然臺灣出現首例非洲豬瘟令人遺憾,但亦是檢視與強化防疫體系的契機。嘉大將持續與政府及地方單位協力,憑藉科學檢測、快速通報與周全監測,守護臺灣養豬產業與食品安全。
情報 嘉大交響樂團年度音樂盛會 「C調」曲目橫跨古典至現代
嘉義大學交響樂團是雲嘉地區唯一具備完整編制的大學交響樂團,自成立以來持續推廣古典音樂,歷年定期音樂會場場吸引眾多師生與地方民眾參與。樂團曾赴美國與中國多地巡演,並於2021年登上「北回曙光總統府音樂會」舞台,優異表現深獲各界肯定。 10月30日(星期四)晚間7時30分,該團將於嘉大民雄校區大學館演藝廳舉辦定期音樂會,自由入場,誠摯邀請各界蒞臨欣賞。本場音樂會由現任指揮鄒佳宏老師領軍,他曾獲「廣島國際指揮大賽」第三名,並擔任國家交響樂團指揮助理,是臺灣新生代極具代表性的音樂人才。 本次演出以「C調」為主題,曲目橫跨古典至現代,展現多元音樂風貌。首先登場的是莫札特歌劇《後宮誘逃》序曲,展現古典樂派的明快與戲劇張力;接著帶來貝多芬最膾炙人口的第五號《命運》交響曲,其震撼人心的音樂語言象徵與命運的對抗。另外,樂團將挑戰極簡主義大師特瑞.萊利的代表作《In C》,作品結合重複、隨機與即興,讓每一次演出都獨具新意,也為聽眾帶來截然不同的聆聽體驗。 本次演出獲嘉大「高教深耕計畫A主軸-創新教學精進」補助,在人工智慧高度發展的時代,古典音樂的學習過程更顯彌足珍貴。嘉大音樂系與交響樂團秉持培育音樂人才與推廣藝文的使命,持續精進教學與演出品質,期盼透過此次音樂會,帶給觀眾一段難忘的藝術饗宴。
情報 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十週年嘉義站登場 嘉大領航師生攜手讓科學夢想起飛
10月21日適逢「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啟航十週年,列車盛大駛入臺鐵嘉義站!活動於嘉義市文創園區舉行,由嘉義大學應用化學系連經憶副教授及植物醫學系林彥伯助理教授共同規劃策辦,結合嘉義地區各級學校力量,共同打造一場充滿創意與驚奇的科學嘉年華。 活動於上午10時開幕,由嘉義大學、嘉義女中、嘉科實中、宏仁中學及民和國中學生擔任關主,設置20個以物理、化學與科技為主題的科學闖關活動。參與闖關的學生來自布新國小、中和國小、溪口國小、太平國小、興安國小、黎明國小、大有國小、鹿滿國小、網寮國小及民族國小等10所國小,師生熱情投入,現場充滿驚嘆與歡笑聲。 活動現場設有「嘉寶帶你玩科學-隱形墨水」、「溯古追今茶墨香」、「吸管風車」、「山羌笛吹響永續山林」、「甘藷保衛戰-蟻象知識大揭密」等趣味關卡,學生親手實驗、觀察變化,其中還展示了由嘉大應化系、植醫系、視藝系及外語系師生共同創作的嘉寶繪本,並由植醫系林彥伯助理教授帶領學生解說繪本中的農業知識。另外,還有嘉大及嘉義地區高中學生擔任志工,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學童進行操作,讓科學從理論變成觸手可及的體驗。 當科普列車抵嘉後,交接儀式在布新國小學生優雅的口風琴演奏〈遇見快樂天堂〉中揭開序幕,活潑輕快的旋律代表了學生進行科學實驗時的心情。隨後,由嘉大陳瑞祥副校長與虎科大吳添全教授共同完成嘉義地區貼紙的貼附儀式,象徵列車正式抵達嘉義站,臺鐵嘉義車站劉寧站務長親臨見證,現場氣氛溫馨熱烈。 陳瑞祥副校長致詞表示,環島科普列車十年來持續推廣科學教育,讓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帶著對科學的熱情與夢想,勇敢前行。連經憶副教授亦表示,十年來科普列車不僅傳遞知識,也連結了人與人之間的熱情,看見孩子在笑、在問、在發現,就是最動人的科學時刻。 活動最後,全場師生與貴賓共同放飛超過200隻由橡皮筋驅動的紙蝴蝶,彩蝶在藍天下飛舞,象徵夢想啟航,也寓意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如蝴蝶般多彩多姿。活動結束後,科普列車載著嘉義的師生前往下一站新營,繼續火車上的行動科學體驗;這趟環島之旅,不僅是一場知識之旅,更是臺灣教育熱情與創意的延續。
情報 嘉大淨零畜牧技術奪2025未來科技獎 具畜牧場即刻落地應用能力
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陳國隆教授跨領域研究團隊,以具「淨零減碳 × 無抗養殖 × 農業廢棄物高值轉化」特色的精準發酵技術,榮獲2025「未來科技獎」。頒獎典禮10月18日在臺北世貿一館舉行,由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親自頒獎,該技術已完成實場驗證、具臺灣畜牧場即刻落地應用能力,將引領臺灣養殖邁向無抗減碳新時代。 本次獲獎「提升雞隻生產效益『減少碳足跡』」技術,由陳國隆教授領軍,匯集嘉大農學院、生命科學院及理工學院跨學院師資,並與農業部畜產試驗所及嘉禾農業科學公司合作,核心成員包括謝佳雯副教授、魏佳俐副教授、蕭雅齡博士生、古國隆教授、翁博群教授、朱紀實教授、李越勝博士、李宗育博士及洪靖崎博士等,為跨研究與實務端校內外整合型團隊。團隊成員並於10月16日至18日參與「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於世貿一館設置技術展示攤位,現場吸引多家國內飼料廠與大型畜牧業者主動洽詢合作模式。廠商及業者均表示,該技術不僅具替代進口魚粉的高度潛力,同時能回應日益嚴格的無抗養殖規範,是「少數真正跨出實驗室階段的解方」。 「提升雞隻生產效益『減少碳足跡』」技術亮點包括:(1)利用大豆殼、麩皮、菇包等農業副產物轉化為高效飼料添加物;(2)實證可同時取代魚粉與抗生素,肉雞生產效益提升高達12%;(3)技術成熟度TRL9,已完成噸級產線驗證,可立即導入臺灣畜牧現場。 嘉大研究團隊表示,後續將根據臺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展出、交流所蒐集之實務需求,啟動針對不同畜牧場型態的「實場導入評估與試點合作機制」,盼以在地示範為起點,加速推動臺灣畜牧場邁向「無抗+低碳+資源循環」的永續轉型。
情報 亞洲大學視光系驗光師國考通過率再創新高,連續7年維持九成通過率,遠高於全國平均通過率
亞洲大學視光系今年驗光師國考,共有74位同學報考、66人順利通過,應屆生通過率高達93.94%、總通過率高達89.19%,遠超過全國平均26.71%的水準。該系自創系以來,已連續7年在驗光師國考維持九成的高通過率,展現專業教育的深厚能量。 亞大視光系主任曾榮凱表示,系上同學持續在國考展現穩定高通過率,且更因專業表現廣受產業界青睞,更是系上同學努力與老師辛勤教學的成果,也是對亞大優質辦學與學習環境最好的肯定。
情報 教育部長鄭英耀與全國師培主管齊聚嘉義 共議教育創新未來
歷時兩天的「114年度師資培育之大學主管聯席會議」10月22日於長榮文苑酒店文苑廳圓滿落幕,教育部鄭英耀部長親臨現場致詞,勉勵各校持續攜手推動師資培育革新,並與與會師培主管合影留念,留下珍貴的交流時刻。 當天(22日)會議首先進行「領域教材教法人才培育計畫論文獎勵」頒獎典禮,由鄭部長親自頒獎,以表揚在各領域教材教法研究具有傑出貢獻的學者,並鼓勵各領域學者積極投入師資培育的專業研究與實務創新,厚植教育基礎。 隨後,鄭部長以「師資培育多元創新模式」為題發表專題演講,深入分享教育政策方向與國際趨勢,並強調師資培育須兼顧數位能力、專業素養與教育使命,以培養適應未來挑戰的優秀教師。演講後由高雄師範大學方德隆教授擔任與談代表,與現場與會者進行交流討論,激盪多元觀點。 會議閉幕式的交接信物由嘉義大學林翰謙校長親自設計,以肖楠木為底座並刻記樹苗象徵教育萌芽,上方堆疊透明壓克力透亮清澈,寓意世代傳承與教育延續的厚度與光明,結合木材的自然溫厚與壓克力的現代視野,融合傳統與創新,彰顯師資培育的厚植根基、承傳使命與開創未來的精神。並由彰化師範大學陳明飛校長接下信物,正式宣布下屆會議將移師彰化師大舉辦,象徵師資培育工作持續傳承與精進。 二天的學術交流之外,主辦單位亦安排參訪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讓與會師培主管在專業研討之外,也能透過文化薰陶,開拓教育視野,深化人文素養。 此次會議匯聚全國師資培育領域菁英,兩天的議程兼具政策方向、專業實務與文化涵養,不僅展現教育部推動多元創新、深化師資支持的決心,也為我國師資培育描繪未來藍圖。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本屆會議不僅凝聚共識,更為教育改革注入持續前行的力量。
情報 臺灣年度養豬產業盛事 第九屆嘉義大學台灣重要豬病論壇盛大舉行
由社團法人臺灣嘉義大學獸醫校友會與嘉義大學獸醫學院聯合主辦的「第九屆嘉義大學台灣重要豬病論壇」,10月18日在大臺南會展中心盛大舉辦。本論壇為國內養豬產業年度重量級學術與實務交流盛會,匯聚超過700位來自畜牧產業、學術界與公部門的畜牧獸醫專業人士。嘉義大學林翰謙校長、農業部杜文珍常務次長及農業部獸醫研究所鄧明中所長皆親自出席,針對臺灣當前豬病挑戰與防控策略進行全面剖析與前瞻性討論。 本屆論壇邀請重量級講師陣容,包含:農業部杜文珍常務次長、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院邱明堂院長、嘉義大學獸醫學院郭鴻志特聘教授及統生牧場黃億銘獸醫師,並特別邀請產官學界重量級人士擔任引言貴賓,包括: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蘇治芬董事長、財團法人李崇道博士基金會黃國青董事長與農業部獸醫研究所鄧明中所長,將主軸聚焦於「近期臺灣豬病流行趨勢及防控策略」、「臺灣養豬產業現況與未來」及「豬場生物安全策略」等關鍵議題,規劃多場高水準專題演講,涵蓋防疫實務、政策規劃、生物安全管理與產業永續發展等面向,內容豐富且具高度時效性,就當前疫病挑戰、養豬場經營管理實務、臨床經驗與防疫相關技術應用等主題進行深入分享與交流,協助與會者掌握最新疾病趨勢與實用對策。延續第八屆論壇的成功模式,下午時段並擴大規模,於場館內設置四大衛星會議,針對「營養配方」、「種豬管理」、「細菌性疾病」與「病毒性疾病」等領域深入探討,提供與會者更細緻且具專業導向的學習與交流平台。 臺灣在豬病防控領域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藉由嚴格的邊境與源頭防控措施,成功阻絕非洲豬瘟於境外。此外,歷經多年努力,臺灣於109年6月成功拔除口蹄疫疫苗針,112年7月啟動典型豬瘟拔針政策,並於114年成功獲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正式認定為「豬瘟非疫國」。至此,臺灣成為亞洲唯一同時撲滅並防堵「非洲豬瘟」、「口蹄疫」與「豬瘟」三大豬病的國家,堪稱區域防疫典範。而嘉大獸醫學院雲嘉南動物疾病診斷中心也將持續秉持專業熱心、積極服務的精神,全力配合國家防疫政策,致力於扮演豬病診斷與防疫前線的重要角色,同時,亦感謝畜牧產業先進與各大廠商的大力支持,讓此論壇得以持續推動、深耕發展,讓臺灣的養豬產業更具有競爭力。
情報 師資培育大學主管聯席會議嘉大登場 聚焦師資生職涯支持與教育創新
「114年度師資培育之大學主管聯席會議」10月21日至22日由教育部與嘉義大學共同主辦,首日在嘉大蘭潭校區國際會議廳隆重登場。今年會議以「師道啟程,育韌前行:師資生的職涯支持」為主軸,邀集全國各大專校院師資培育相關主管與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針對教育發展趨勢、師資培育課程創新及職涯支持機制等議題進行交流與探討。 會議第一天由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武曉霞司長與嘉大林翰謙校長致詞,並透過「師話E時光」凝聚各校師培主管情誼。隨後的焦點沙龍以「師資培育數位與AI轉型實踐經驗」為題,邀請臺中教育大學郭伯臣校長與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鄭凱仁專門委員分享觀點,展現科技融入師培的多元應用。 下午場則安排專題演講與綜合座談,深入探討「師資培育歷程及職涯支持」的核心議題。與會者並分四組展開「師資培育創新改革」、「普特融合下的師培挑戰」、「重大議題融入師培課程」及「師培USR與偏鄉師資培養」等主題討論,最後透過共識報告凝聚各方建言,提供未來政策與實務的重要參考。 此次會議內容兼具前瞻性與務實性,充分展現師資培育在數位轉型、融合教育及偏鄉支持上的多元探索。透過跨校、跨領域的交流,與會者共同勾勒師資生完整的職涯支持藍圖,並期許在教育部引領下,推動我國師資培育體系持續精進,培養更多具備專業、韌性與使命感的教育人才。 嘉大林翰謙校長表示,本次會議不僅是分享成果的平台,更是共創教育未來的契機。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武曉霞司長也強調,將持續深化政策支持與資源挹注,協助各校在教育現場落實創新改革,攜手迎向挑戰,共同培育新世代優秀師資。
情報 亞洲大學聽語系獲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補助,到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強化臨床專業與跨國交流能力
亞洲大學聽力暨語言治療系3位同學,獲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補助,今年暑假前往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University at Buffalo)實習,透過課堂修習與臨床實作,累積臨床實務經驗和專業。除專業領域的學習外,同學們也體驗許多美國當地文化,老師和學伴協助他們熟悉環境,並邀請他們參與各種活動、品嘗在地美食、參觀世界奇景尼加拉瀑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