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展覽 世新大學資管系「32 AIxel」畢展 位元賦能創造智慧解方
AI技術正在改寫教育與生活的遊戲規則,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第32屆畢業專題成果展「32 AIxel (32 AI Pixel):位元賦能」10日於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大樓隆重開幕。為期5天的展覽,匯集了34組學生團隊的創新專題作品,展現了資訊管理學系學生在人工智慧技術與實務應用上的卓越成果。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在開幕式中表示,展覽名稱「32 AIxel」充分展現了32位元的概念與功能,34組同學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這些作品展現了高度的創意與實力,是學生四年學習成果的最佳展示。   展覽總召林享諒透露,本次畢業專題成果展融入了許多創新嘗試,系上組別正式更名為「人工智慧暨科技傳播組」,反映課程內容與發展方向的進步,本屆還採用直播形式進行小論文報告,更符合當前科技與媒體融合的趨勢。主題命名結合了32、AI、Bit(位元)以及Pixel四個核心概念,其中32在電腦科學中具有重要意義,是2的五次方,也是許多資料格式和系統中的常見長度,象徵資訊技術的基礎與里程碑。「AIxel」是AI與Pixel的結合,AI代表專題的核心技術,而Pixel則是展覽的主視覺設計,將技術與視覺融合,呈現創意與專業。   專題「《AI Pose》AI運動姿勢分析APP」針對居家健身需求,透過人體姿勢辨識技術MoveNet,實現即時動作分析與回饋功能。組長陳哲生介紹,系統藉由捕捉人體17個節點,分析動作是否正確並提供修正建議,幫助使用者在居家環境中進行安全且高效的自主訓練。《AI Pose》不僅適用於一般健身族群,也能作為教練指導或醫療復健的輔助工具,展現了AI技術在健康管理方面的廣泛應用。專題《Soulv》成員杜宇峰與林柏妮代表分享創作理念,團隊致力於打造透明且可靠的身心靈評鑑平台,解決療癒市場資訊不透明的問題。平台結合AI生成心得功能與論壇分享機制,讓使用者能透過真實的體驗交流,獲得更具信任感的療癒建議。杜宇峰表示,平台的設計理念旨在結合科技與心靈,建立一個互動性高且充滿信任的身心靈生態系,讓療癒不再是神秘的領域,而是被理解、被分享的成長過程。   專題《AI 會考通》的林昌㠙分享,團隊專注於國中教育會考需求,透過生成式AI技術與康軒題庫合作,提供個人化學習模型,幫助學生查漏補缺並精準複習。系統能根據學生的答題表現推薦補強方向,並以遊戲化功能激發學習動力。林昌㠙表示,系統不僅是一個備考工具,更像是學生的智能學習夥伴,能有效提升學習效率,推動教育數位化革新。專題《勞寶》的蔡鎮宇表示,團隊結合AI客服與數位分身技術,專注於勞保相關問題解答。系統透過觸控螢幕與虛擬角色展示,支援語音與鏡頭偵測功能,提供沉浸式互動體驗。蔡鎮宇表示,系統後端採用RAG技術,可靈活更換資料庫內容,未來具備擴展至其他公共服務領域的潛力。《勞寶》的設計理念強調技術與人性化的結合,讓AI客服成為能陪伴使用者的數位夥伴。   專題「PawblishS」於2025年第30屆大專校院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中,在「大會專題類—AI工具運用組」榮獲佳作殊榮,由學生高健鈞、黃芊菱、藍士幃、徐昀殿及邱冠茗共同合作,助理教授郭展盛指導。作品系統核心理念是「不只是懂SEO,而是能玩SEO、用SEO」,使用者能透過遊戲化任務挑戰提升實操能力,藉由AI輔助工具DeepSeek AI完成智慧內容生成與即時問答,再搭配Google Trend輕鬆處理繁瑣任務,並透過數據分析即時檢視成效。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以「人工智慧暨科技傳播組」與「智慧商務暨數據傳播組」兩大組別,培養跨領域人才為核心特色。「人工智慧暨科技傳播組」強調AI技術驅動創新,課程涵蓋機器學習、智慧城市與互動科技,培育具創意與技術力的AI應用專家;「智慧商務暨數據傳播組」則聚焦於企業數據分析與流程自動化,結合AI模型訓練與商務洞察,培養能以數據驅動商務決策的專業人才。世新資管系憑藉其頂尖師資與豐富資源,持續推動科技教育革新,為學生打造卓越的學習與實踐環境。
展覽 展現美育力!楊企霞「象外環中」藝術展登場中華大學
在筆墨與釉彩交織的藝術世界中,一場融合哲思與美感的展覽於中華大學藝文中心登場。此次展出「象外環中—書畫彩瓷創作展」,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楊企霞帶來其近年融合現代水墨與陶藝彩繪的創作,展現沈靜心境與生活美學的極致,引領觀者進入藝術與哲理交融的感官旅程。開幕茶會現場嘉賓雲集,包括廣州高劍父紀念館榮譽館長陳小容、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榮譽教授蘇峰男、台南美術館副館長黃華源等藝文界代表皆親臨共襄盛舉。
展覽 洪錫銘國寶級珍藏亮相 中華大學展千年古物
中華大學藝文中心舉辦「洪園瑰寶-洪錫銘個人收藏展」,展出橫跨數千年的珍貴文物,包括良渚文化玉枕、紅山文化石器、清乾隆茶壺、宋代青銅大鼓與名家書畫等,吸引校內外藝術愛好者熱烈參與。新竹縣縣長楊文科、新竹縣政府秘書長李安妤、文化局局長朱淑敏、教育局局長楊郡慈、中華民國廣電工會前理事長俞曉佩、中華萃思學會榮譽理事長兼本校前校長沙永傑等貴賓亦蒞臨開幕茶會,共同見證展覽盛況。此次展覽不僅呈現豐富的文化藝術資產,更彰顯中華大學推動藝術教育的積極作為。
展覽 中華醫大護理系辦理職涯探索日 攜手醫界共築未來藍圖
邁向護理未來,從探索開始!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特別舉辦「職涯探索日」,邀請中南部多家指標級醫院齊聚校園,包括中榮、成大、奇美、柳奇、佳奇、高醫、高榮、高長、義大醫療體系、台大雲林、嘉長、大林慈濟、高榮南分院、台南新樓、台南市醫、安南醫院等,現場提供最即時的職涯發展資訊與趨勢。
展覽 世新大學廣電系畢展《拼·湊》 Z世代創意獲影視音產業矚目
第31屆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暨影視學程畢業展《拼·湊 Collage》複合展於5月9日至5月11日在華山文創園區舉行,展現Z世代學子以青春夢境為靈感的創作能量。本次畢展涵蓋影像、聲音、文字、新媒體等14種類型作品,不僅展現學生們的創意與實力,更成為影視音產業矚目的年度盛事。   活動期間,傑新獎頒獎典禮暨星光大道成為焦點。傑新獎作為世新大學廣電系的重要榮譽,經由影視業界與學界權威專家聯合評審,從眾多作品中甄選出最具創意與潛力的佳作。今年的評審陣容星光熠熠,包括影視編劇毛訓容、電影導演林書宇、金曲音樂製作人牙牙吳貞儀等,為獎項增添了高度的專業性與權威性。   影像類得獎作品之一的《越南製造》,以台灣邊陲工業區中移工的生存掙扎為題,深入探討道德與生存的矛盾。編劇兼導演陳奕凱表示,這部作品靈感來自其身為台越混血的身份認同議題,並感謝團隊在高難度場景拍攝中的全力支持。本屆其他影像類得獎作品包括《指定房客》、《遠方的巴塞隆納》與《伊始之尋》,這些作品將分別作為影音展的開閉幕片,與更多觀眾面對面交流。
展覽 世新大學圖傳系初登新一代設計展 創意實驗場凸顯新秀潛力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以《L@BLOG》為主題,首次參與新一代設計展,並憑藉創意與實驗精神,成功入圍2025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三項提名,展現新世代設計人才的非凡潛力。本屆畢業展以「實驗」為核心,象徵學生在四年學習歷程中對未知的探索與挑戰,並以多元作品呈現其創意能量與設計視野。   參展的35位學生攜26組作品亮相,涵蓋平面設計、動畫、攝影、多媒體互動裝置等領域,充分展現世新圖傳學子在設計與傳播領域的創新突破。其中,潘筱其的《UNDERTIDE》與郭宛蓁、張芳綺的《SSR》兩件作品脫穎而出,分別入圍數位互動設計類與數位影像設計類的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成為本次展覽的焦點。   《UNDERTIDE》以水為媒介,結合沈浸式投影技術,細膩描繪情緒豐沛者內心的掙扎與起伏,透過強烈的視覺張力與情感共鳴,讓觀眾深刻感受情感的流動與力量。而《SSR》則以性別多樣性為題,透過動畫與互動裝置打破刻板印象,傳遞「無論你是誰,都可以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的理念。作品中的角色挑戰傳統性別框架,並讓觀眾透過網站創造專屬的「SSR卡牌」,進一步感受性別流動性的自由與包容。   《L@BLOG》中也匯聚了眾多深受網友關注的知名插畫家與以創新形式探討當代議題的佳作。「sarah」蘇軒以的《尷尬女子会》描繪友情修復過程,展現從單格插畫到多篇章敘事的創作突破,並同步在「hahaha_sarah」Instagram與LINE WEBTOON的投稿新星專區連載更新中。黃筱晴與廖宥棋的《魔法世界狂想曲》結合桌遊與行銷策略,讓玩家在奇幻世界中體驗創業挑戰。杜沂芩與張予藍打造的電玩遊戲《龍理奈》聚焦情感商品化與容貌焦慮等社會現象,啟發觀眾對現代人際關係的反思。而許哲綸的《綸家会社》則透過AI生成圖像與監視器視角,描繪家庭支配、暴力與孤獨等議題,他以尋人啟事的方式記錄了20個角色的經歷,細膩刻畫出角色光鮮外表下隱藏的傷痕與故事,讓觀眾反思這些現象可能存在於我們身邊,甚至自身。   這些作品展現了學生對社會議題的深刻洞察,並以創意與實驗精神挑戰設計界的既有框架,成為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首次參展即獲得肯定的代表作。該系以實作與創意並重的教學理念聞名,此次參與新一代設計展便交出亮眼成績,充分彰顯學生的創作潛力與教育轉型的成果。從作品的多樣性與深度可以看出,學生不僅專注於技術層面的探索,更以設計為媒介,深刻反映社會議題與個人情感,為台灣設計界注入新能量。《L@BLOG》更將於5月22日至25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4B館完整呈現本屆創作者的所有作品,邀請社會大眾走進這座充滿想像力的實驗場,見證新世代設計人才的無限可能。
展覽 世新大學數媒系畢展《相位轉移》 動畫與遊戲創作挑戰創意極限
以銀河探險為靈感,結合青春創意與尖端技術,世新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110級畢業展《相位轉移 Pause & Play:數碼探險隊,出發》在今年的新一代設計展與放視大賞中大放異彩。多部學生作品成功入圍金點新秀設計獎、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及放視大賞決選,展現世新數媒系學生的創意實力與技術突破。本屆畢展於5月9日至12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2館展出,並將於5月15日至17日移師高雄展覽館南館參加放視大賞。   本屆畢展以「相位轉移」為主題,靈感來自時間與效率的概念,透過動畫與遊戲創作,探索時間的流動與創意的無限可能。展覽名稱中的「Pause」與「Play」分別象徵冷靜與活力,兩者交織出一場結合幀數與時間挑戰的奇幻冒險。主題中的「11」形似暫停符號,而「0」則象徵播放符號,呈現學生對時間的深刻思考,並以「暫放星者號」的星際探險故事為主軸,帶領觀眾進入一場跨越宇宙的想像旅程。
展覽 聚焦世代轉變下的設計力 世新大學圖傳系畢業展分三階段舉辦
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第31屆畢業成果展《L@BLOG》正式於校內LVS智能攝製基地揭幕。展覽以「實驗室日誌」為主軸概念,象徵學生在課綱變革和世代轉型中的探索與反思。展覽分為校內展、新一代設計展與華山校外展三個階段,展示圖傳系學生在影像、設計、互動等領域的多元能力。   畢展總召潘筱其解釋,《L@BLOG》的命名靈感來自實驗室和網路日誌的結合,反映出學生面對教育制度和媒體環境快速轉變下的自我觀察與反思。「我們這屆剛好卡在課綱轉換的過渡位置,很多事情都還在調整階段,所以我們就像實驗室裡的白老鼠。」   展覽的第一階段校內展於4月22日至23日舉行,集中展示每位學生的創作起點與發想。接著,圖傳系將首次參加新一代設計展,於5月9日至12日展出。最後,華山校外展於5月22日至25日舉行,向社會大眾展示完整作品及多樣活動,展現世新圖傳的創新轉型與創作能量。   世新圖傳系此次參與2025第44屆新一代設計展,就在台灣優良設計協會執行的「金點新秀贊助特別獎」,締造2組團隊入圍3項的紀錄。憑藉作品《UNDERTIDE》入圍數位互動設計類的潘筱其,分享創作背後的情感與理念,她以水為媒介,結合沈浸式投影技術,呈現情緒豐沛者在情感洪流中載浮載沉的內心世界。「我希望讓大家理解每個人的情緒都是獨特的,因此不應該因為情緒和別人不同而排斥自己,更應該去正視它。」
展覽 藝文薈萃在嘉義 2024年嘉義大學五大特展精彩回顧
嘉義大學2024年以多元藝術特展深耕校園人文美學,展覽題材豐富多元,內容涵蓋陶藝設計、數位科技、視覺藝術新秀創作、詩意繪畫以及充滿創意的當代藝術個展,吸引師生與社區民眾蒞臨欣賞,藝術氣息充盈校園。 首先於2023年12月22日至2024年1月22日在嘉大蘭潭校區圖書館展出的「咖啡杯組與書香特展」,精選多款設計新穎且富有文藝氣息的咖啡杯組,與館中書籍相互輝映,融合咖啡品味與閱讀氛圍,讓觀展者彷彿漫步於文青咖啡廳中,悠然品味視覺與嗅覺交織出的愜意時光。 2024年4月11日至5月10日舉辦的「台灣壺數位美術館概念展」,則結合當代數位科技與傳統茶器美學,展現出台灣茶壺的發展與多元面貌,深刻體驗台灣壺藝的精緻之美。 接續於2024年5月16日至6月15日登場的「喃喃自語—2024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學系創作成果展」,則充分展現嘉大年輕藝術學子的創意與潛力。展覽集結多樣媒材作品,包括油畫、雕塑、裝置藝術及新媒體藝術,學生們透過藝術語彙表達自我內心聲音,作品創新且意涵深刻,呈現年輕世代獨有的藝術觀點與反思。 進入秋季,2024年9月19日至10月19日的「藏金系列之花開浮金」特展,由知名藝術家賴新龍創作,以充滿詩意的花卉意象為主軸,透過精緻筆觸與豐富的色彩搭配,展現東方藝術特有的典雅韻味與深厚情感,吸引無數藝術迷流連忘返。 最後壓軸登場的是2024年10月23日至11月17日「藝猶未盡-郭仁示創意個展」,藝術家郭仁示特別以嘉大校訓精神為靈感,透過創意構圖及現代藝術手法,以萬字文構成「誠樸、力行、創新、服務」的創意,令人耳目一新,獲得觀眾熱烈迴響,充分展現藝術家與校園文化之間的巧妙對話。 2024年嘉大透過豐富且具質感的一系列藝術特展,積極推廣藝術人文素養,成功匯聚校內外觀眾參與,彰顯校園藝文能量與教育深度。未來嘉大將持續推動嘉義地區藝文發展與美學教育,造福更多雅好藝文活動的嘉義民眾。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e0QX4DJlic&t=3s
展覽 2025 生命科學院OPEN DAY
生命科學院為招生主動出擊,舉辦OPEN DAY行之有年,上週「2025 生命科學院OPEN DAY」在蘭潭校區圖資大樓熱鬧登場,吸引曙光女中、新民高中、彰化高中、彰化女中、磐石高中、瀛海中學、輔仁中學及嘉義高工等8所學校約220位師生及家長參與。 活動開幕以輕鬆活潑的簡報及影片介紹生命科學院各學系亮點特色,包括食品科學系、水生生物科學系、生物資源學系、生化科技學系及微生物免疫與生物藥學系,讓每位參加者能初步了解各學系的師資陣容及畢業校友們的傑出表現,以利對未來的職涯發展有更清晰的認識。 為讓參加者能夠實際體驗增加學習樂趣,生命科學院各系系學會及師生帶來針對高中職學生設計的闖關體驗活動,包括:食品加工廠設備介紹、學生實習產品分享與試吃;透明魚製作介紹、組織切片展示、水族缸觀賞;各類昆蟲介紹與體驗(脊動、無脊、植物)、調查器具操作;指紋鑑定、面膜DIY、DNA粗萃取;顯微鏡觀察、Agar手印、中藥板展示等。透過活動讓高中生探索生命科學的奧妙,完成所有闖關者還可領取活動證書及嘉大教務處招生與出版組提供的精美獎品。 生命科學院賴弘智院長表示,生命科學院以發展「精準健康產業」為主軸,追求「健康的身體」、「健康的生活」與「健康的環境」為使命,致力於培育對生命科學具熱忱與專長的人才。OPEN DAY活動展示了生命科學院的特色,透過闖關遊戲讓參加者了解各學系在教學及研究方面獨特之處,誠摯歡迎臺灣各地的高中職師生及家長蒞臨蘭潭校區,參觀生科院5個學系的軟硬體設施及教研特色,幫助高中職生在選擇大學能對生命科學有更清楚的認知。
展覽 嘉義大學師生攜手好美老中青三代「廟埕百盞燈籠彩繪寫春迎新」
嘉義大學執行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1月8日由嘉大人社團隊與魍港太聖宮合作,在太聖宮廟前廣場舉辦「廟埕百盞燈籠彩繪寫春迎新」活動,邀請當地居民、耆老及好美國小學童,老中青三代齊聚提筆揮毫,為即將迎來的新年祈福。 嘉大師生致力於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積極推動嘉義地區永續發展,團隊深入嘉義布袋好美里,透過與當地里民共同創作的互動過程,提升對當地人文、歷史及地理的認知。該日人社計畫團隊帶領嘉大學生與參與者一同討論,於燈籠上繪製屬於好美里的地方印象或象徵當地特色的圖樣,創作屬於自己的祈福燈籠。大家彩繪的過程中,不僅加深對當地歷史和文化的理解,也增進彼此的聯繫與互動。 當日完成的燈籠將在過年期間懸掛於廟前廣場天篷,為廟宇中具有400年歷史的媽祖妝點新氣象,同時也為參與活動的社區民眾點燈祈福除厄迎新。除彩繪燈籠外也備有祈福春聯,讓與會者寫下新年祝福,為家門添添喜氣,預祝好美里的家家戶戶,金蛇獻瑞春滿戶,喜氣盈門福滿堂! 嘉大師範學院陳明聰院長表示,此次「廟埕百盞燈籠彩繪寫春迎新」活動,透過大學端與當地廟宇的合作,成功搭建文化交流與社會實踐之平台,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得以延續與發揚光大。
展覽 嘉義大學113年USR國際論壇暨高教深耕成果展-永續x跨域 無國界
嘉義大學為展現113年度USR計畫及高教深耕計畫創新教學暨社會責任執行成果,11月27日以「永續X跨域」為主軸,結合USR及SDGs校園實踐,在蘭潭校區圖書資訊館B1揭開序幕。 教學精進及創新是嘉大一直深耕不變的方向,並辦理教師專業社群讓教師們相互交流,提升師生創新教學動能,推動微學分、跨領域學程、通識實踐課程、業界協同教學及特色週等,深化與擴散學生學習成效。 這次展出的成果包含落實社會責任,嘉大的師生長期投入地方創生的議題,前往鄰近的嘉義縣偏鄉大埔、義竹等社區,輔導社區和照護社區長輩,展現大學的社會責任,透過多元的管道,提升學生的能力,進一步帶動學校的競爭力,更與國際接軌推動淨零碳排ESG及SDGs。 成果展活動現場安排各種多元、互動式攤位,提供DIY體驗活動。主辦單位提供多項豐富獎品吸並鼓勵更多師生了解計畫及參與,亦規劃逛攤位集點獲得刮刮卡活動。期盼藉由成果展與大家分享嘉大高教深耕計畫在創新教學、社會責任及接軌國際的執行成果,讓大家更了解並認同嘉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