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情報 嘉大農生系師生出席印尼ICoN-BEAT 2025國際會議 農業生技及永續發展成果獲高度肯定
嘉義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系何一正主任、莊慧文教授、王文德教授、吳希天教授、周蘭嗣副教授、張岳隆助理教授、施寅澤助理教授,以及林園鈞、廖婉均、嚴云騰、張珍綾、曾珮妤等5位研究生,9月17-18日參加在印尼瑪琅穆罕默德迪亞大學(University of Muhammadiyah Malang, UMM)盛大舉行的「關注於生物能源與環境農業技術的國際研討會」(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Energy and Environmentally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CoN-BEAT 2025)。嘉大農生系教師發表1場Plenary Speech與2場Keynote Speech,師生合計發表8篇poster,充分展現該系在動植物科學、奈米科技及永續農業領域的研究深度與國際學術影響力,獲得與會國際學者高度肯定。 9月17日上午穆罕默德迪亞大學舉辦國際學者專題演講,由農生系何一正主任及周蘭嗣副教授擔任主講,以”Horticultural Excellent and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s and Global Impact”主題,分別提出”Nanotechnology and Microbiology for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Synergies for Plant Health and Productivity”之2堂精彩的國際課程。何一正主任以「奈米技術在農業上的應用」為題,深入探討如何藉由奈米科技提升農業產能、促進永續發展。周蘭嗣副教授則分享「微生物快速檢驗的原理與應用,強調微生物檢測在病害防治及作物健康管理上的價值。現場農業與動物科學院師生反應熱烈,對演講內容與研究展現高度興趣。演講結束後,何一正主任與UMM Agrotechnology系Dr. Ir. Agus Zainudin, MP.共同簽署授課合作協議,為日後共同開課、師資交流與研究合作奠定穩固基礎。農生系5位碩士生則參與由Dr. Ir. Wahono, MT.主持的課程體驗,獲得國際課程參與證書,實地感受印尼校園的學習氛圍與文化差異。 17日下午,農生系師生以協辦單位參與ICoN-BEAT 2025/ 5th ICoSDev 2025國際研討會。在印尼農業部官員發表專題演講後,莊慧文教授受邀擔任大會Plenary Speaker,以生物技術應用於作物之專業研究成果為研討會揭開學術交流的序幕。18日由UMM農業與動物科學院院長Prof. Dr. Ir. Aris Winaya, M.M., M.Si., IPU, ASEAN Eng進行開場,說明農業技術的永續發展極為重要,相關議題值得全球的關注與討論。何一正主任與周蘭嗣副教授受邀擔任 Keynote Speakers,針對農業生技及永續發展相關議題進行深度分享,展現嘉大教師於國際舞台的學術影響力。此外,農生系研究生亦積極參與Poster展示,發表8篇海報論文,不僅增進學術表達能力,並提升跨文化溝通與國際交流經驗。其中,曾佩妤同學(指導教師:莊慧文教授)榮獲「優勝獎」,張珍綾同學(指導教師:何一正主任)榮獲「最佳人氣獎」,學生作品在研究設計、專業內容與創新應用方面均展現高度水準,獲得與會國際學者一致肯定。 此行,嘉大農生系教師擔任國際會議之主題講者,演講內容獲得與會國際學者與代表的高度評價,進一步提升嘉大在東南亞區域乃至全球農業科學領域之學術地位與國際能見度,將有助於吸引更多國際學生與合作資源。
情報 世新大學如何引領跨域傳播教育?校長陳清河受邀美國媒體專訪
世新大學憑藉卓越的辦學實力,再次成為教育界的焦點!校長陳清河近日接受美國南加州洛杉磯的KAZN AM1300中文廣播電臺節目《盼盼當家》專訪,分享世新大學近年的非凡成就與全球化發展。該節目由世新廣電科畢業校友黃盼盼主持,聚焦世新在2025年《遠見雜誌》「大學五長互評」中,大眾傳播領域榮獲私校第一、全國第二的亮眼表現。專訪內容也將於10月12日中午12時至下午1時30分,在世新廣播電臺的《翠谷名人播客室 特別篇》中播出,聽眾可透過世新廣播電臺官網及APP收聽。   在訪談中,陳清河校長特別提到,世新大學透過創新課程設計與高端設備建設,持續鞏固其在台灣傳播教育界的領先地位。校內的LVS智能攝製基地是全球校園中規模最大的影視設施,結合AI、遊戲引擎及動態捕捉等尖端技術,為學生提供貼近產業需求的實作環境,甚至超越美國南加州大學的LED智能棚規模。此外,正在建設中的數位影音教學大樓,配備沉浸式影音空間、次世代導播系統及AI剪輯平台,將成為世新培養跨域創意人才的重要基地。   除了硬體設施,世新大學在課程設計上的創新也令人矚目。學校率先推出「AI五哩路」計畫,結合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數位行銷與傳播科技應用,打造跨域學習模式,讓學生在校期間掌握產業最新趨勢。世新還與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姊妹校合作,推動產學合作與實習計畫。像是與日本「西武集團」超過8年的企業實習,亦於今年成為全球頂尖飯店與餐旅管理教育機構「SEG瑞士教育集團」在台唯一合作的私校,透過雙聯學位學程與跨國實習機會,讓學生在畢業前即具備豐富的實務經驗,顯著提升就業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世新廣播電臺與KAZN AM1300中文廣播電臺的合作,成為台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樑。這段合作始於2022年,在南加州世新校友會榮譽理事長于惠民、世新榮譽董事長成嘉玲等人的協助下,促進兩家電臺的成功合作。自此,世新廣播電臺節目《您好,我世新來的》開始在KAZN AM1300播出,至今已超過一百集,成為台美媒體合作的典範。   世新大學即將於2026年迎來創校70週年,並計劃在台北小巨蛋舉行盛大校慶活動,邀請來自全球25個校友會的成員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陳清河校長表示,世新大學的教育使命不僅在於傳授知識,更致力於培養具備創新思維與國際競爭力的人才。70年來,世新以數位傳播為核心,結合各學門,將學術與實務無縫接軌,成為產業界爭相招募的優秀人才搖籃。
情報 亞洲大學幼教系暑假同學們走向國際!
亞洲大學幼教系學生獲教育部「學海築夢計畫」補助,讓同學走向國際,赴日本名古屋實習一個月。 亞大幼教系學生在日本實習期間,透過幼稚園與保育園進行繪本導讀、教案設計,實戰中累積滿滿教學力,不僅學以致用更跨國學習提升國際視野,讓自己的夢想變得更靠近!
情報 亞洲大學聽語系再創傳奇!
亞洲大學聽語系114年國考成績超狂:聽力師、語言治療師全數百分百過關,連續2年「滿分實力」無人能敵!更有3位應屆生直接包辦語言治療師國考第2、4、5名,勇奪前5名中的3席,霸氣展現專業實力。 畢業後更是被各大醫院、聽力公司瘋狂延攬就業率100%、起薪60K起跳,多位年薪破百萬!
情報 從葉脈到畫布-嘉大圖書資訊處藝文展凝視自然的靜謐之美
嘉義大學圖書資訊處2025年藝文系列展第四場「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曾雅苑創作個展」,自10月7日起至11月10日在蘭潭校區圖書資訊館一樓展覽廳展出。10月7日舉行開幕典禮,現場冠蓋雲集,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永華先生、林國治藝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暨林國治美術館館長林虹昱女士等多位藝文界人士皆蒞臨祝賀,共同見證嘉大校園藝文能量的綻放。 本次展覽展出曾雅苑老師自1997年至2025年間的多幅代表作,以油畫與複合媒材為創作主軸。曾老師留學紐約後長年探索繪畫與媒材實驗的可能,試圖以藝術串聯內在思緒與外在感知。 展出作品分為三大主題: 「文字書寫繪畫」系列:融合文字與圖像,挑戰「觀看」與「閱讀」的界線。 「兩年」系列:以蘭潭校區與嘉義街頭常見植物葉片為素材,透過「植物移印」手法將自然化為藝術,展現生命與時間的印記; 「視鏡與意境」系列:以圖資處為靈感,結合書籍、腦部MRI輸出影像、植物蠟木標本及明信片等媒材,創作出思考「記憶、閱讀與存在」的裝置藝術。 曾雅苑老師表示,在創作過程中,嘉大學生分享的植物專業知識深深啟發了她,使作品兼具藝術深度與科學感知。 嘉大黃月純副校長表示,環境教育的潛移默化是美感教育成功的關鍵,取材自校園的展覽是最自然的教育場域。視覺藝術學系榮譽教授劉豐榮則分享,觀賞作品能讓學生在美感中獲得安定與專注的力量。新港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永華先生亦表示,看到曾老師多年來的創作構想於嘉大實現,令人感動。 此次展覽以藝術回應土地與生命,讓觀者在植物的葉脈、畫布的筆觸之間,體悟自然與人文的共鳴。展期自10月7日至11月10日,歡迎校內外師生與社會大眾蒞臨參觀,一同感受嘉大校園的藝術芬芳與哲思之美。 展覽資訊: 日期:10月7日(二)至11月10日(一) 地點:嘉義大學蘭潭校區圖書資訊館一樓展覽廳 藝 術 家:曾雅苑 主辦單位:嘉義大學圖書館
展覽 洪錫銘國寶級珍藏亮相 中華大學展千年古物
中華大學藝文中心舉辦「洪園瑰寶-洪錫銘個人收藏展」,展出橫跨數千年的珍貴文物,包括良渚文化玉枕、紅山文化石器、清乾隆茶壺、宋代青銅大鼓與名家書畫等,吸引校內外藝術愛好者熱烈參與。新竹縣縣長楊文科、新竹縣政府秘書長李安妤、文化局局長朱淑敏、教育局局長楊郡慈、中華民國廣電工會前理事長俞曉佩、中華萃思學會榮譽理事長兼本校前校長沙永傑等貴賓亦蒞臨開幕茶會,共同見證展覽盛況。此次展覽不僅呈現豐富的文化藝術資產,更彰顯中華大學推動藝術教育的積極作為。
情報 嘉大中草藥綠色萃取技術登上2025 BioJapan國際舞台 拓展產學與跨國生醫合作
嘉義大學積極推動國際科研交流與產學合作,10月8日至10日代表臺灣參加在日本橫濱舉辦的「2025 BioJapan」,此展覽為日本年度生技盛會,也是亞洲最大新藥與再生醫藥展會。此次展會聚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生醫、再生醫學、健康科技等頂尖研究單位與產業廠商,嘉大展出多項創新研究成果與技術應用,充分展現學術研發能量,並藉此強化與國際產業的鏈結。 嘉大由林翰謙校長帶隊,成員包括陳瑞祥副校長、生化科技學系陳政男教授及產學創育推廣中心劉亮妤專員,於展會中重點展示綠色萃取技術結合中草藥外泌體的最新研發成果。此技術以嘉大最新研發之專利「植物外泌體相容型綠色溶劑」為核心,結合低溫與超音波等永續製程,不僅有效降低生產過程的環境衝擊,更能穩定外泌體奈米粒子的尺寸,大幅提升活性成分的保存效率。這些具備生物醫藥活性與功能的奈米級載體,已被嘉大團隊應用於多款生醫產品,包括:保健食品、醫療器材與精準治療平台。嘉大此項突破性成果獲得國際展會高度關注,展現學術研發於實際產業應用轉化的強大潛力。 此外,嘉大亦積極推動技術移轉與國際合作。展會期間,嘉大團隊與來自印度、專注於藥物研發、醫藥經濟學及醫學事務服務的 MarksMan Healthcare Communications PVT,以及日本在地業者 Sakurai Yuki 與 Tokyo IMG Clinic 公司主管展開交流,針對臺灣原生藥用植物外泌體之綠色萃取技術與生醫材料產品開發進行深入討論,並共同探尋後續策略合作與產業應用的可能性。 林翰謙校長表示,BioJapan是國際生技與醫療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展會之一,嘉大能在此平台展現從綠色萃取到中草藥外泌體的技術突破,並與全球專家學者及產業夥伴進行交流,不僅再次驗證嘉大的研究能量已達國際水準,也開啟了更多跨國合作的契機。嘉大將持續透過國際合作與產學鏈結,推動創新科研成果的落地應用,進一步造福社會大眾。 嘉大將持續透過跨國學術與產業交流,推動創新技術應用與價值創造,期望能以科研驅動社會福祉,為臺灣生醫與健康科技產業注入新動能,讓臺灣成為亞太生醫研發產業重鎮。
講座 佛大千萬弱勢助學金 伴學生安心就學
「小藍鵲助學計畫」專為經濟不利學生設計,內容涵蓋學習獎助、職場體驗及校內外服務補助,期望減輕經濟壓力,並透過多元資源提升學業表現與未來發展潛力。陪伴有需要協助的學生跨越困境,翻轉未來的無限可能。 佛光大學秉持「三好校園」的公益辦學理念,持續提供多元獎助學金、生活扶助與學習資源。期許每位佛大學子都能如同校園裡的小藍鵲般,自由展翅,勇敢追尋夢想。相關申請方式與資訊,可上網搜尋「佛光大學小藍鵲計畫」。
情報 亞洲大學護理系獲選「2025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駐村團隊,開創全台護理系入選紀錄,首次參賽即得獎
亞洲大學護理系8位學生,首度參加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舉辦的第15屆「2025大專生洄游農村競賽」,提出霧峰六股社區駐村計畫書,一路通過書面審查、簡報審查,獲選為20組駐村團隊之一,並獲12萬元駐村獎勵金,開創全台護理系入選該競賽駐村紀錄。
情報 嘉大農生系推動學習國際化 莊慧文教授赴印尼擔任國際會議主題演講人暨多校客座講座
嘉義大學農業生物科技學系莊慧文教授9月份受邀前往印尼參與多項國際學術交流。9月10日出席於三寶壟(Semarang)舉行的「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CAS)」學術研討會發表Keynote speech; 17–18日出席瑪琅(Malang)舉行的「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Energy and Environmentally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CoN-BEAT)」學術研討會擔任 Keynote speaker,演講主題聚焦於「生物刺激素」在作物逆境耐受與永續農業之角色。 莊慧文教授亦受邀擔任印尼迪波尼哥羅大學(Universitas Diponegoro, UNDIP)客座教授,9月9–13日在農業與畜牧學院之「農業生態科技學程」進行專題授課與學術交流,行程包含受邀在ICAS學術研討會發表「Enhancing Horticultural Crop Resilience: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Biostimulant-Based Strategies for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專題及客座講座「How Plants Cope with Environmental Stress: Strategies Using Biostimulants」,並與該院師生座談及田野參訪等。此外,瑪琅的布勞爪哇大學(Universitas Brawijaya, UB)亦發函邀請莊慧文教授9月15日在該校「Tropical Transitions」國際暑期課程中擔任客座教授,與印尼及多國學生進行跨校線上與實體混成教學。 莊慧文教授此行之核心議題為「生物刺激素在作物抗逆中的應用」。依迪波尼哥羅大學客座教授計畫書所示,課程聚焦於乾旱、鹽害與高溫等非生物逆境下之生理與分子層級調控,並綜整海藻萃取、腐植物質、蛋白水解物與微生物製劑等不同類型生物刺激素之作用機制與田間應用,強調從抗氧化系統、荷爾蒙調節到滲透調控等路徑提升作物韌性。就教學層面,波尼哥羅大學客座講座對象為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內容涵蓋生物刺激素定義、常見類型與實務操作方法(種子包衣、土壤施用與葉面噴施)及其對提升逆境下產量、減少化學投入與改善土壤健康之效益。 另外,莊慧文教授在 ICoN-BEAT學術研討會的Keynote主題為「The Role of Biostimulants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與 ICAS學術研討會的主題相互呼應,從國際會議延伸至跨校課程,展現完整的研究到教學串連,強化嘉大在永續農業與作物逆境生理領域的學術能見度。 此次印尼行程亦回應印尼各大學對於國際合作與人才培育的期待。迪波尼哥羅大學於客座教授計畫明列目標:促進農業科學領域之國際合作、增進師生接觸全球前沿研究、強化迪波尼哥羅大學與嘉大之學術網絡與能見度,具體體現「學習國際化」的策略方向。 嘉大農生系表示,未來將以此次合作為基礎,持續深化與印尼各大學在課程、研究與學生移地學習上的交流,鼓勵學生走出校園、連結國際農業與永續議題,培養跨域整合與國際溝通能力;同時,也將把莊慧文教授在會議與課程中之最新研究觀點納入農生系課程與師生研究中,擴大教學與研究影響力。
情報 茶香×低碳×創新 嘉大產學能量2025茶博會大放異彩
2025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系列活動10月4日至12日在南投中興新村盛大登場。嘉義大學以「茶葉低碳生活大學館」為主題參展,展現學校在農業及生物科技領域的研發成果與低碳永續理念,透過靜態展示、互動體驗與產品展售,全面呈現嘉大在教學、研究及產學合作上的堅厚實力。 嘉大此次展館以「學術 × 互動 × 產學」三大特色規劃,除了透過專題海報與招生文宣展示校園研發與教育能量外,現場更有專人駐點解說,耐心回覆民眾問題,讓參觀者深刻感受大學研究與教育的厚實基礎。互動攤位方面,農學院提供香米試吃,米香四溢大受好評;生命科學院則推出茶葉發酵飲品與多款調配茶飲,讓民眾在品嚐過程中體驗創新科技結合茶文化的嶄新風貌。 產品展售上,嘉大攜手技術移轉廠商與校內合作社,共同展現多元產學成果。天悅生技有限公司與農讚有限公司帶來健康養生的康普茶;大酉茶葉有限公司及順發製茶廠推出優質茶品;宬鉌農場則以「嘉大好米攏底家」品牌展現優質米食文化。此外,嘉大員生消費合作社也帶來薄鹽醬油、鮮奶方塊酥及調味花生等特色產品,充分體現嘉大從實驗室研發到商品化落地的完整產學鏈結。 林翰謙校長表示,嘉大長期致力於推動低碳永續與智慧農業,不僅透過跨領域研究深化農業科技發展,更積極與產業合作,將研發成果轉化為具市場價值的產品。此次參與茶博,不僅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更展現大學社會責任,期望藉由產學合作與特色農產推廣,促進與各界的交流,共同推動永續農業。 未來嘉大將持續深化產學合作,結合在地特色與創新研發,推動低碳永續生活實踐,期盼為臺灣農業與茶產業注入更多新契機,共創永續美好的未來。
情報 亞洲大學心理系師生赴法、澳、日國際會議發表論文,共發表19篇論文展現豐碩研發成果
亞洲大學心理系深耕跨領域「與腦共舞的心智」、探討心智、大腦互動議題,今年暑假分別赴法國、澳洲、日本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共發表19篇研究論文,展現豐碩的研發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