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考大學】哪些管道看學習歷程檔?
108課綱上路以來,不管就讀普通型高中(普高)或技術型高中(技高),都需要在三年就讀期間逐步累積自己的學習歷程檔,以便將來升大學時,可以直接使用作為備審資料。若自覺高一高二時期累積的學習歷程檔不夠完善,也可選擇自行製作符合大小規格的pdf檔上傳,供大學教授審查。 學習歷程檔看起來似乎很重要,其實也不盡然,主要是看你選擇什麼管道升大學,並不是所有升學管道都需要學習歷程檔的。在升大學的23個管道中,只有「申請入學」、「四技申請」、「四技甄選」、「技優甄審」這4個管道會採用學習歷程檔。因此建議高一同學提早認識升學管道,思索未來升學方向,了解學習歷程檔的內容項目,才可提早預做準備。 採計學檔 四大管道 4個要看學習歷程檔的升學管道中,普高生和技高生各有2個,有1個可以申請普通大學,另外3個則是申請科技大學。 ★【考大學】高中9大升學管道 怎麼選? ★【考大學】高職9大升學管道 怎麼選? 學檔上傳與件數 學習歷程檔包括「修課紀錄」、「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以及「多元表現綜整心得」、「學習歷程自述」和「其他有利審查的資料」等六大項。前三項在高中職三年就學期間,即可逐步累積。「課程學習成果」每學期可上傳3件,「多元表現」每學年可上傳10件,三年累積下來「課程學習成果」就有18件,「多元表現」則有30件,待高三升學時,再依升學管道需求勾選上傳,成為學習歷程備審資料,供大學教授審查。 如果不想採用已上傳的學習歷程檔資料,也可以自行製作「課程學習成果」、「多元表現」的pdf檔上傳,供大學教授審查。但要留意的是,不管是「勾選學習歷程檔上傳」或「自製pdf檔上傳」,每一校系只能選擇一種上傳方式,且確定後無法更改。此外,各項上傳件數與pdf檔容量皆有限制,要留意。 了解各升學管道學習歷程檔的上傳限制,請參考: 【普高生】 ★【申請入學】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四技申請】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技高生】 ★【四技甄選】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技優甄審】搞懂學習歷程 上傳限制 延伸閱讀 ★【高一必懂】學習歷程檔 5分鐘上手 ★【學習歷程】多元表現綜整心得 5大祕訣 ★【學習歷程】學習歷程自述 4大祕訣
大學考情 【108課綱】高中分組×四大班群怎麼選?
108課綱上路後,高中傳統的三類組分法已不適用,自然組、社會組界線更形模糊,各校多半以「班群」分類做為高一升高二後分班選課的依據。各校會依據師資與教學資源、發展特色等來規劃班群,目前各校班群的開設數量從2個到5、6個都有,各校班群名稱雖有不同,但這些班群皆可歸納為「人文法政」、「財經商管」、「科技工程」、「生醫衛護」等四大類,每一類都有大學18學群與之相對應,高一同學在探索自我時,即可依據有興趣的學群學系、或表現不錯的高中學科,還有職涯志向、生涯規劃等,來選擇高二班群。 若高二修課時才發現讀不下去,想轉班群也是可以的,但申請入學時需在學習歷程檔針對志向改變的轉折多做說明,且轉班群後,若有數A改為數B或數B改為數A的狀況,則須補學分;若將來想考分科,則必須在高三補足高二加深加廣的課程內容。 ★高二數A數B怎麼選?請參考: 【108課綱】數A╳數B 大學招生要什麼? 【108課綱】高二選課 數A或數B? 因此,同學在高一下4、5月選高二選班群前,最好先了解這些「班群」的課程特色有哪些?可以對應大學哪些「學群」?未來有哪些大學校系可以報考?「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這4大類班群與大學18學群的對應關係,幫助你快速選擇最適合的班群。 高中4大類班群vs大學18學群 以這4大類班群來說,各校名稱雖不一,但主要涵蓋的學科範圍都差不多。建議同學先認識「班群」對應的大學18學群,找出自己有興趣的學系,即可輕鬆挑出適合的班群,以及多元選修相關課程。 【一、人文法政類】 此類班群就是傳統的一類組或是社會組。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人文、史地、社會、法律、政治、教育、大傳、設計等,各高中班群名稱通常為「人社法政」或「文史法政」或「文法教育」或「文社休藝」,高二數學是修數學B。可以從下列的大學18學群進一步了解這些學系的課程性質。 ★文史哲學群 ★外語學群 ★社會與心理學群 ★法政學群 ★教育學群 ★大眾傳播學群 ★管理學群 ★建築與設計學群 ★藝術學群 ★遊憩與運動學群 【二、財經商管類】 此類班群在過去傳統的分法也是歸在一類組或社會組,不過更強調數學分析的能力,比較偏重商管與金融方面,因此另外區分出來,高二數學是修數學A,在選課規劃上也會強調外語能力。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財金、保險、財稅、經濟、會計、統計、商管、國貿等;各高中班群命名不一,多半是「財經商管」、「財經管理」或「國貿商管」。對應的大學18學群如下。 ★財經學群 ★管理學群 ★外語學群 ★社會與心理學群 ★法政學群 【三、科技工程類】 此類班群就是我們傳統的二類組或自然組,著重的是數理化能力,因此高二數學是修數學A。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資訊、工程、建築、電機、電子、數學、物理、化學、大氣、環工等;高中班群名稱多為「資訊理工」、「資訊科技」、「理工電資」、「數理工程」,對應的大學18學群如下。 ★資訊學群 ★工程學群 ★數理化學群 ★地球與環境學群 ★建築與設計學群 【四、生醫衛護類】 最後的這類班群就是我們傳統的三類組或自然組,與上述科技工程類相比,會增加生物學科,高二數學也是修數學A。對應的大學學系包括:醫藥、護理、公衛、醫檢、醫技、心理、生技、植物、動物、獸醫、農藝、園藝等;高中學群名稱通常是「生物醫學」、「生醫心理」、「醫藥衛生」、「醫藥生科」,可以從下列的大學18學群進一步了解這些學系的課程性質。 ★醫藥衛生學群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資源學群 ★社會與心理學群
大學考情 【114分科測驗】7/11-7/12考試,避免扣分行為
114年「分科測驗」於114年7月11、12日舉辦,「大學問」(www.unews.com.tw)建議同學除了熟讀各科考試內容外,也要留意一下試場注意事項和作答注意事項,特別是考試開始鈴聲響起即可在答題卷的簽名欄簽名,避開不必要的失分,減少遺憾,順利圓滿地完成分科測驗。 ★考前記得一定要先去看考場。請參考:【114分科測驗】7/8公布考場,你看了嗎? 在出發進考場前,趕快來看一下有哪些事情要注意,也請別忘了攜帶「身分證」(或有照片的健保卡或護照或居留證或駕駛執照或身心障礙證明)正本和相關文具,包括:黑色2B軟心鉛筆、橡皮擦、黑色墨水的筆、修正液或修正帶、圓規、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無文字符號的文具盒(袋)及透明墊板等都是可以攜帶入座的物品。 特別要提醒考生的是,進入試場就座前,請確認鐘錶的鬧鈴功能均已關閉,並將手機、穿戴式裝置(如:智慧型眼鏡類、智慧型手錶類、智慧型手環類、耳機類)交由陪考親友保管。若要將手機放在臨時置物區,須將手機完全關機(含關閉鬧鈴、震動、提示音等所有功能),若考試鈴響後,發現考生的手機未完全關機,會加重罰則。 114分科測驗 日程表 試場注意事項 考場中有許多注意事項須遵守,違反者會依情節輕重扣減該科成績1至6級分,甚至該科全部成績,有些也會取消考試資格,還請考生們特別留意。 【考場嚴禁舞弊或飲食】 1.考場嚴禁作弊或頂替行為,違反者將會取消應考資格或扣減全部成績。 2.考試時禁止飲食、嚼食口香糖、抽菸等,違反者將依情節輕重扣減成績(1級分)。如因生病等特殊原因迫切需要在考試中飲水或服用藥物時,須於考試前持相關證明申請。 【入場離場時間須遵守】 1.考生於預備鈴響時即可入場,但在考試開始20分鐘後即不得入場;入場後,應迅速對號就座;就座後未經監試人員許可不得離座;考試開始鈴響前,請勿翻閱試題本,也不能書寫、畫記、作答,違者將扣減成績(3級分)。 2.考生入場就座後,請先確認座位標示單上的姓名與應試號碼、報考科目正確無誤,如有錯誤,請於考試開始鈴響前舉手請監試人員處理。若於作答後才發現坐錯位置,將扣減成績(3級分)。 3.考試開始60分鐘內,不可以離場。除非因生病或特殊原因,且須經監試人員同意才可離場,否則會扣減該科全部成績。 【不要將文具以外之物帶入考場】 1.具有傳輸、通訊、記憶、拍攝、錄影或計算功能的物品不可攜帶入座:如行動電話、穿戴式裝置(如:智慧型眼鏡類、智慧型手錶類、智慧型手環類、耳機類)、計算機、電子辭典、多媒體播放器材(如:MP3、MP4等)等。 2.任何可能妨害考試公平的書本、物品或紙張等不可攜帶入座:如:教科書、參考書、補習班文宣品、詞彙卡、計算紙、標有數學算式或函數或函數圖形的文具或用品等。 3.鐘錶(如:手錶、小型時鐘等)不可以有計算、記憶、通訊、傳輸、拍攝、錄影等功能,且不得發出任何聲響或閃光。 4.不能攜帶動物、昆蟲或其標本,以及會影響試場秩序的擬真模型進入試場, 作答注意事項 考生入座後,先目視確認答題卷的應試號碼與姓名是否正確無誤,其與座位標示單上的應試號碼與姓名是否相符;在考試開始鈴響起,不必等監試人員宣布,即可在「確認後考生簽名」欄用2B軟心鉛筆或黑色墨水的筆以正楷簽名,如有狀況請立即舉手請監試人員處理。若未簽名或於考試開始20分鐘後發現錯誤,將扣減成績(1級分)。 答題卷以每人一張為限,試題本空白處可供作草稿之用。另外,作答時也要留意下列事項,以免因輕忽這些小細節,違反了規定,反而影響考試成績。 【選擇題劃記要小心】 1.請使用黑色2B軟心鉛筆畫記,並且要「粗」、「黑」、「清晰」,且須「畫滿方格」,不可劃記不全(如:畫半格、畫一點、畫一線等)或未依規定劃記(如:打圈、打勾、超出格外、未擦拭乾淨、劃記太淡等)。 2.更正時,請使用橡皮擦完全擦拭乾淨,不能用修正液或修正帶。 3.請保持答題卷清潔與完整,注意不要塗改應試號碼及條碼,或在方格以外之任何地方作記號。 【寫非選題時要留意】 1.請使用黑色墨水的筆(建議使用筆尖較粗約0.5mm~0.7mm的筆)來書寫答案,作答時力求字跡清晰及字體大小適中,以方便辨認。更正時,可以使用修正液或修正帶。 2.作圖題作答時,可使用2B軟心鉛筆,並以橡皮擦擦拭更正,切勿使用修正液或修正帶。 【考場停電時怎麼辦?】 夏日用電量吃緊,發生跳電的機會相對也高。若在考試作答時發生跳電、停電等突發狀況,試務人員會依狀況採取相關措施,請考生切勿驚慌,繼續作答。
大學考情 【114分科測驗】7/8公布考場,你看了嗎?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將於114年7月11、12日登場,大考中心已於7月8日公布試場分配表,請考生至大考中心網站,即可查詢試場資訊。也可直接查閱下列全臺各考區的分區位置與應試號碼配置一覽表,找到自己的試場位置。 各考區試場為考前一天才開放查看,因此請考生在考前一天的下午2時至4時先去看考場,查看考場位置與交通狀況,若有任何問題,請與該考(分)區連絡洽詢。 若為彰化考區彰化師範大學進德校區的考生,為配合當日於彰化師範大學進德校區辦理國家考試,查看試場時間調整為下午4時至6時,還請考生留意。 ★忘了應試號碼,怎麼查?請參考:【114分科測驗】7/8起 查詢應試號碼 114分科測驗 試場分配表 ★直接下載: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14學年度分科測驗「試場分配表」 ★資料來源: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大學考情 【114分科測驗】7/8起 查詢應試號碼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的「應考資訊」將於114年7月8日起開放查詢,內容包括:姓名、應試號碼、考區、試場、分科報考科目、無冷氣試場、考試日程、考試地點等,都可於大考中心官網查詢。請考生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分科測驗試務專區」,進入「應考資訊查詢」,即可查詢或列印「應考資訊」。 「應考資訊」有誤,怎麼辦? 查詢「應考資訊」時,請考生務必核對各項資料,如果發現姓名、考區、報考科目、無冷氣試場等4項,有任一項與原報名資料不同,請立即致電大考中心洽詢更正(電話:02-23661416轉608)。 考試時要帶有照片證件 考試當天必須攜帶身分證正本或附有照片的健保卡、汽機車駕照、護照、居留證、身心障礙證明等其中之一,作為身分查驗的證件。
大學考情 【114申請入學】醫學系錄取率10.5%,缺額79
114年「申請入學」已於日前放榜,今年醫學系有4,830人報名,共錄取507人,錄取率為10.5%,較去年8.2%高;而公費生則有1,397人報名,錄取69人,錄取率僅有4.94%,則較去年5.95%低。今年醫學系的缺額總計有79名,公費生缺額則有6名,這些招生缺額都會流向考試分發。 醫學系錄取率10.5% 今年申請入學醫學系的錄取率為10.5%,缺額有79人,其中有5醫學系組的錄取率高於平均,分別是臺大、陽明交大、成大、中國醫、北醫。其中臺大醫學系錄取率最高,為22.87%;在報名人數方面,則是中山醫醫學系報名人數最多,有793人。在缺額部分,以長庚醫學系缺額最多,有28名。 公費醫學生錄取率4.94% 在公費生部分,今年錄取率為4.94%,缺額有6人,其中有5個醫學系組的錄取率高於平均,包括臺大、慈濟、陽明交大、輔仁和義守。其中臺大醫學系公費生錄取率最高,為8.7%,而高醫醫學系公費生的報名人數最多,有274人。在缺額部分,則是成大最多,有3名。
大學考情 【114繁星推薦】7類學群缺額1146,流至考試分發
114學年度「繁星推薦」第一到第七類學群招生缺額有1,146人,較去年減少567個。參加繁星推薦的65校中,有48校錄取人數不足。其中以中國文化大學缺額人數最多,達132人,其次為義守大學99人。缺額人數超過50名的多為私立大學,而國立大學的缺額人數較多的有東華、金門、中央、政大及成功大學。這些缺額將回流至今年的考試分發名額中,打算考分科的考生可以留意一下。 今年第一到第七類學群一般生招生名額15,455名,共錄取14,309名,錄取率為64.12%。整體而言,招生名額雖較去年少,但報名人數和錄取人數也較去年少,缺額人數也減少了。 缺額50以上 6校 包括文化、義守、實踐等六校,缺額人數超過50人。 缺額10以上 21校 包括真理、佛光、大葉、靜宜、中央、政大、成大等校,缺額在20人以上。 缺額10以下 21校 包括東吳、中原、玄奘等私校,以及南藝大、北市大、陽明交大、中興等國立大學。
大學考情 【114申請入學】錄取率55.73%,較去年高
114學年度「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已於114年6月12日放榜公告。今年報名的79,001人中,共有44,025人獲得分發(含外加),其中以備取校系獲分發人數有22,008人,整體分發錄取率(獲分發人數/報名總人數)為55.73%,較去年的52.61%增加了3.12%。招生缺額則有8,196名,這些缺額將回流至考試分發。 整體來說,今年招生名額較去年減少645個,報名人數增加814人,分發錄取率也較去年高,招生缺額則較去年減少3,475個。 缺額8196將至考試分發 在缺額部分,今年申請入學的招生缺額8,196,較去年缺額11,671減少3,475個。招生缺額之所以減少,除因招生名額減少、報名人數增加外,考生就讀意願也較高,完成志願序登記人數增加所致。這些缺額將回流至「考試分發」招生名額。 ★請參考:【114申請入學】缺額8,196,流向考試分發 今年整體招生名額使用率(獲分發人數/招生名額數)為83.88%,比113學年度整體招生名額使用率77.34%,增加6.54%。 通過一階平均2-3個系組 據統計,114學年度「申請入學」的考生平均申請校系數為5.61個,較去年的5.58個稍高。而通過第一階段篩選的考生平均通過校系數,今年為2.83個,亦較去年的2.82稍增。再從考生填報志願序獲分發的情形來看,今年以第一志願序獲分發有39,976人(比率為90.8%),較去年的38,234人(比率為92.95%),人數亦有成長。 參加考試分發,先聲明放棄 甄選委員會提醒,獲「申請入學」及「師資保送甄試」和「醫事公費生」等3個招生管道分發錄取的考生,若想繼續參加今年的「考試分發」或四技二專「四技甄選」、「統測分發」招生,則應先辦理聲明放棄入學資格,才能參加其他管道的招生。 ★請參考:【114申請入學】6/12放榜,放棄要在6/15前 另外,獲「申請入學」分發錄取生如果參加其他入學管道而被錄取,亦應於其他入學管道的錄取大學報到前,完成聲明放棄「申請入學」入學資格,否則申請入學錄取資格將被取消。 「個人申請」114 vs 113 甄選委員會提供的「申請入學」招生相關數據資料如下。
大學考情 【114申請入學】缺額8196,流向考試分發
114年「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已於114年6月12日放榜,今年參與申請入學招生的66所大學中,缺額共有8,196個(不含原住民、離島、願景外加名額),較去年招生缺額11,671個,減少 3,475。其中缺額數最高的是淡江大學426名,其次是銘傳大學395個,再來是義守大學300名,,其它還有東吳大學、輔仁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等校的缺額人數也都超過200人。今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仍舊無缺額。 這些缺額將回流至114學年度考試分發的招生名額使用(外加名額除外)。「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各校缺額如下,打算考分科測驗的同學可以做為參考。 缺額破百36校 在這缺額破百的36校中,有15所國立大學,缺額較多的是嘉義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和東華大學,缺額都在200名以上;私校則以淡江、銘傳、義守、輔仁等缺額較多,在300以上。 缺額百名以下28校 缺額在百名以下的28所大學中,15所為國立大學,包括陽明交大、中教大、臺藝大、彰師大、南藝大;私立大學則有慈濟、中信金、長庚、中國醫等12所。
大學考情 【114分科測驗】必備考題・準備方向 衝刺大補帖
距分科測驗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對考生而言就是緊鑼密鼓地複習、複習再複習。「大學問」(www.unews.com.tw)直接整理114年分科測驗衝刺大補帖,提醒考生要多做考題、抓對準備方向,最後再提供心理建設小秘訣,讓考生們都能做好準備上考場。 補帖1:必備考題 多練習 分科測驗的題型除了有選擇和非選外,還有「混合題型」,並使用「卷卡合一」的新式答題卷。由於配合108課綱的素養學習精神來命題,著重在評量考生的閱讀理解、圖表判讀、證據運用與邏輯推論、分析評論與表達等能力。因此,考生最好要多做練習以熟習混合題型的考法,並習慣卷卡合一的作答方式。 ★【114分科必備】各科參考試卷 快下載 ★【111分科測驗】混合題型╳卷卡合一 兩大特色搶先看 多做分科試題是最快的複習方式,不管你是做各校模擬考題,或是歷屆考題,都可以藉由答題過程檢視自己對該科重點的熟悉程度。別忘了答題後一定要檢討,針對錯誤處翻課本找出正確答案,然後複習該題所考的重要概念,千萬不要死背答案。 ★【113分科測驗】各科題目╳解答下載 ★【113分科測驗】7科 非選答案一次看 補帖2:認識分科 全力衝 考前一定要了解「分科測驗」這個考試的基本資訊,包括各科作答時間、題型、計分方式等,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扣分。 ★【114分科測驗】搞懂怎麼考,贏在起跑點 此外,從分科測驗採計科目組合的分析中,也能幫助同學在有限的複習時間內,掌握重要科目,妥善分配各科複習時間。 ★【114分科測驗】從採計組合看考前衝刺方向 補帖3:心態調適 放輕鬆 對於申請入學失利的失落感一定會有,但不要沉溺其中,告訴自己申請入學結果並不代表你的全部能力,而是選擇與運氣的綜合。然後盡快將注意力轉回分科測驗的準備中,考試分發這個管道或許能帶你進入更適合的學系。 準備分科時,先了解理想學系的採計科目,全力衝刺,並藉由學測與模考成績找出自己的弱點章節,加以補強。同時,也要保持規律作息,讓自己有充足睡眠和均衡飲食,並適度運動緩解壓力。 總之,此時一定要調整心態、加強心理建設,擺脫申請入學失利的負面情緒,轉化成正向思考,將成功圖像的具體願景刻入腦海,鼓舞精神向目標前進;並且要維持正常作息,讓自己在上考場時,身心靈都能處於最佳的狀態。
大學考情 【114考試分發】25系組 不看學測國英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僅有25個系組不參採學測國文和英文的成績。這些系組除了不採計加權這兩科的成績外,也不會將其納入檢定標準和同分參酌比序中。「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25系組依地區分類,供學測國文和英文考差的同學參加「考試分發」時,可以做為選填志願的參考。 (*註:參採科目資訊請以最新公告的簡章為準。) ★看更多114考試分發不參採國英的系組:【114考試分發】學測國英 考壞不用怕 北北基 包括北教大、世新、康寧等校有4系組不採計學測國文和英文,有嬰幼保育、長照等系。 桃竹苗 包括聯合大學的能源工程系,以及中原的地景建築、中華的工管、企管、資管等系不採計學測國文和英文。 中彰投 包括中山醫的醫影放射、東海化工材料等2系不採計學測國文和英文。 高高屏 包括中山的材料光電系、屏大的體育系、高雄大學的應化系都不採計學測國文和英文。 宜花東 包括臺東大學、佛大等系組不採計學測國文和英文。
大學考情 【114考試分發】287系組 不看學測英文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共有287個系組不參採學測英文成績。這些系組除了不採計加權學測英文的成績外,也不會將學測英文納入檢定標準和同分參酌比序中。「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287系組依地區分類,供學測英文考差的同學參加「考試分發」時,可以做為選填志願的參考。 (*註:參採科目資訊請以最新公告的簡章為準。) ★看更多113考試分發不參採國英的系組:【114考試分發】學測國英 考壞不用怕 北北基 包括北教大、東吳、淡江、文化、輔仁、世新、元智等校共有97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多為文史哲、法商、管理相關科系。 桃竹苗 包括國立聯合大學、中原大學、中華大學、銘傳大學、玄奘大學等校共有46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中原、銘傳的生醫工程系也在其中。 中彰投 包括中教大、暨大、東海、中國醫、中山醫、逢甲、亞大等校共有44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 雲嘉南 包括臺南大、嘉大、長榮、南華等校共有25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 高高屏 包括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屏大、義守、實踐等校共有22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 宜花東 包括東華大學、臺東大學、宜蘭大學、慈濟、佛光等校共有42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 離島 國立金門大學的電機工程、食品科學、運動休閒等11系都不採計學測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