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其他考情 【青年儲蓄帳戶】高中職畢業 先體驗職場再升學
畢業後想要先體驗職場的高中職同學,可參加「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經過勞動部的就業媒合,就業後每月可獲得1萬元的補助,直接存入「青年儲蓄帳戶」中,為期三年的方案結束後36萬可一次提領。若想繼續升學,則可以參加「特殊選才聯招」、「申請入學」、「四技甄選」等入學管道申請大學就讀。 什麼是青年儲蓄帳戶?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由教育部、勞動部共同辦理,自106年起試辦,預計試辦三年逐年滾動修正,主要在鼓勵高中職應屆畢業生不一定以升大學為首要考量,也可選擇先進入職場,透過學習與探索,確立人生規劃方向。該方案目前分為兩大區塊: 1.「青年就業領航計畫」:為職場體驗,申請就業後加入「青年儲蓄帳戶」可每月獲1萬元補助。就業期間並須填報「職場體驗雙週誌」,兩星期一次。 2.「青年體驗學習計畫」:為學習及國際體驗,申請者須自行提出體驗學習計畫實踐內容。除了每人每年最高2500元的投保補助外,並無其他補助。兩星期也須填報一篇「學習體驗雙週誌」。 「大學問」(www.unews.com.tw)針對有補助的職場體驗(青年儲蓄帳戶),簡單說明如下,幫助同學快速理解。 高中職應屆畢可申請 【申請資格】:高中職應屆畢業生,只要在中華民國設有戶籍,皆可申請。 【申請限制】:畢業當學年度就讀「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雙軌訓練旗艦計畫」及「產學訓合作訓練」的同學,因有相關補助及就學與就業配套方案,不得申請。 【申請時間】:有意願參與職場體驗的同學,可於畢業當年11月1日至隔年3月16日前由學校協助申請,經過教育部審核通過後(4-5月),6-8月由勞動部進行就業媒合,8月31日前媒合成功即可進入職場就業。 每月1萬,最多3年 參與職場體驗的同學,可獲得每月1萬元的補助,直接匯入「青年儲蓄帳戶」中,最多3年,完成後才能一次提領36萬。1萬元包括: 1.就學、就業及創業準備金:教育部每月補助5,000 元,最多3年可累存18萬元。 2.穩定就業津貼:勞動部每月補助5,000元,最多3年可累存18萬元。 職場體驗後可繼續升學 同學在最多3年的職場體驗完畢後(至少需2年),若想繼續升大學,可以用「青年儲蓄帳戶」的身分參加「特殊選才聯招」、「申請入學」、「四技甄選」等招生管道申請大學就讀。但要注意的是,若體驗結束後2年內未提出申請,則視同放棄且以一次為限。 此外,針對畢業當年已經考取大學並辦理保留入學資格或休學的同學,也可於職場體驗結束後返校就讀;如果想要變更原畢業學年度錄取學系,可於學校規定期間內持職場、學習及國際體驗資歷申請轉系。 哪些人適合? 對高中職同學來說,若有以下幾種狀況,可以考慮選擇參加「青年儲蓄帳戶」先進行職場體驗,之後再繼續升學。 1.考完學測或統測後,發現成績不理想,沒有想就讀的學系,想要先就業。 2.對於未來方向茫然,還不知道要選擇哪個學系就讀;或者因經濟因素想要先就業。 3.已考上大學,但因經濟因素或其他原因而在註冊前保留入學資格或辦理休學者。 ★資料來源:教育部「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專區」。
技職考情 【圖解】114「科大特殊選才」報名系統
想參加114學年度「四技二專特殊選才聯合招生」的考生請於113年12月16日10:00起至12月20日17:00前登入科大特殊選才網站的「考生作業系統」點選「考生網路報名系統【正式版】」直接報名。每位考生僅可選擇一組,最多可選填5個校系科組或學程。 ★報名注意事項請參考:【114科大特殊選才】12/16-12/20報名,5步驟選5系組 建議使用Chrome瀏覽器登入報名系統,勿使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登入。現在就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圖解說明,打開電腦逐步完成報名手續吧。 步驟1:設定通行碼 進入「考生作業系統」點選「考生網路報名系統【正式版】」,進入系統後,閱讀注意事項,若為首次使用,請點選「第一次登入,設定通行碼」,然後閱讀隱私保護政策聲明後,勾選並按下「同意」。 設定通行碼時,請輸入「考生姓名」、「身分證號碼」及「出生年月日」、「電子信箱」,設定「通行碼」,輸入完畢後按下「送出通行碼」。 【注意】 1.進入網站作業系統均須輸入通行碼,且通行碼僅能設定1次,請考生務必妥善保管。可按下「列印通行碼留存」另外儲存。 2.通行碼遺失須申請補發,以1次為限。通行碼補發申請表請至招生委員會網站「下載專區」點選下載。 步驟2:重新登入取得繳款帳號 1.完成通行碼設定後,重新登入系統,請輸入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自設的通行碼及驗證碼,開始報名作業。 2. 確認資料無誤後,請按「下載臺灣銀行繳費單(PDF格式)」,列印個人繳費單,先登出系統去繳款。 【注意】:具有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身分的同學,請先以「一般生」身分完成繳費,通過身分審查後即可退費。 步驟3:輸入報名資料 1.繳完費2個小時以後,再次登入報名系統,詳閱注意事項後並勾選按下「同意」,即可開始輸入報名資料及學歷資格。 2.檢查個人基本資料並選擇繳費身分,填寫聯絡及通訊資料、畢(肄)業學校、修課類型及畢(肄)業組別。填寫完畢請按「下一步(儲存)」。 3.接著進入填寫學歷(力)資格項目,請考生依所持有的學歷(力)證明勾選。報名資格登錄僅能勾選一項。勾選完畢請按「下一步(儲存)」。 步驟4:選擇組別 招生包括「技職特才及實驗教育組」、「青年儲蓄帳戶組」兩組,每位考生僅可選擇1組報名,最多選擇5個校系科(組)、學程報名。 步驟5:選填校系,確認送出 1.選填報名校系時,可先於下拉式選單中選擇學校,再按下「可報名之校系科(組)學程查詢」,即可在下方的列表清單中,點選想要報名的校系科(組)或學程,再按「選取↓」。 2.若想要刪除已選取的校系科(組)或學程,點選後按「刪除↑」即可。 3.點選完畢並確認選報校系科(組)學程無誤後,可點按「我要進行下一頁確定送出作業」;如未完成時,請點按「暫存報名資料」儲存選取的校系科組資料,以便日後可進行修改。儲存的資料請務必於113年12月20日17:00前送出。 4.確認送出時,請再仔細閱讀注意事項並確認報名校系科(組)或學程名稱均正確無誤後,請輸入驗證資料並按「確定送出」。 【注意】 1.想要報名的校系科(組)或學程須一次選完,不可以分次選,且經確定送出後即不得再修改。 2.若有暫存報名資料,請務必於113年12月20日17:00前送出,才算完成校系選填。 步驟6:資格文件上傳 最後一步,需上傳的文件包括「基本資料證明文件」(青年儲蓄帳戶組、技職特才及實驗教育組)和「特殊經歷或專業領域成就」(技職特才及實驗教育組)兩項。當文件資料皆確認送出後,請按「下載報名確認單」,即完成報名。請考生妥善保存「報名確認單」以備查。 【上傳「基本資料證明文件」】:不管是青年儲蓄帳戶組或技職特才及實驗教育組,皆須上傳「基本資料證明文件」。 先點選各項文件的「下載」,將所需「黏貼單」下載後並列印,然後將證明文件影本貼在黏貼單上,掃描後製成PDF電子檔並按「上傳」,依序上傳各項文件檔。檔案若上傳成功則右側會顯示上傳時間。上傳完畢後,請點「檢視」確認檔案。最後輸入驗證碼點選「合併檢視」,確認資料無誤後,才可「確認送出」,完成基本資料證明文件的上傳作業。 【上傳「特殊經歷或專業領域成就」的資格文件】:若報名技職特才及實驗教育組,需再上傳「特殊經歷或專業領域成就」的資格文件。 請「技職特才及實驗教育組」的考生自行將該校系組規定須繳驗的證明文件掃描並製成一個PDF檔(相關規定務必詳閱招生簡章),再點選「上傳」。上傳完畢請按「檢視」確認檔案是否正確,確定無誤後請按下「確定送出」。 【注意】 1.上傳的PDF檔大小以10MB為限。 2.「確認送出」後即不可再修改,請考生審慎思考。 3.報名「青年儲蓄帳戶組」的考生不須上傳特殊經歷或專業領域成就的報名資格文件。可下載印有報名校系科組學程的空白信封封面,貼於A4大小信封袋,交由推薦人將推薦函裝入信封袋內彌封,並依規定時間內寄出。
技職考情 【114科大特殊選才】12/16-12/20報名,5步驟選5系組
114學年度的「四技二專特殊選才聯合招生」於113年12月16日10:00起至12月20日17:00開放網路個別報名,每位考生選擇一組最多可填選5個校系科組或學程。請考生直接登入科大特殊選才網站的「考生作業系統」,點選「考生網路報名系統」,於期限內完成報名。今年起,各校會限制該校可報名選填的志願數,還請考生留意。 ★怎麼操作報名系統?請參考:【圖解】114「科大特殊選才」報名系統 「四技二專特殊選才」聯招分為「技職特才及實驗教育組」、「青年儲蓄帳戶組」兩個組別,每位考生限選一組,最多可填選5個校系科組或學程。只要你符合招生校系組要求的專業領域、特殊技能、經歷、專長或成就,不管教育資歷為何(學校或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也不須統測或學測成績,即可申請,經過甄選獲得入學機會。 ★什麼是「「青年儲蓄帳戶組」」?請參考:【青年儲蓄帳戶】高中職畢業先體驗職場再升學 報名5步驟 在12月20日17:00前完成下列報名5步驟。 繳費注意事項 【報名費】:新臺幣200元(繳費期限:113年12月19日24:00前)。 【繳費方式】:先登入報名系統取得繳款帳號後,利用下列方式繳費。(手續費須自付) 1.金融機構自動櫃員機(ATM)、網路ATM轉帳繳費:持具有轉帳功能的晶片金融卡(不限本人)轉帳繳費。 2.臨櫃繳款:持報名系統所產生的繳款單至臺灣銀行總行或各分行繳款。 【中、低收入戶減免】:低收入戶考生免繳報名費,中低收入戶考生則享有減免60%的優待。不過在報名時,具有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身分的同學,請先以「一般生」身分完成繳費,通過身分審查後即可退費。 1.具減免身分的考生,請將「繳費身分」證明文件製成PDF檔案,上傳至報名系統辦理審查,審查通過後可退還報名費的差額或全額。若未通過則以一般生身分繳費,不再退費。 2.「繳費身分」證明文件是指: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或授權由各鄉(鎮、市、區)公所開具的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證明文件(非清寒證明)。 【注意】 1.每組繳款帳號均不同,僅限考生本人使用。 2.請確認金融卡是否有轉帳功能,並於繳費完成2小時後至報名系統查詢確認是否成功。交易明細或繳費收據請留存備查。 報名注意事項 1.每位考生最多可選擇5個校系科組或學程,報名時請留意該校針對志願數的限制,以及校系甄試日期是否有重疊的情形。 2.考生若於報名前已獲得114學年度大學特殊選才入學或其他招生管道錄取且完成報到(或已取得入學資格),則須先辦理聲明放棄錄取資格後才可報名。 3.錄取「科大特殊選才」且已完成辦理報到的考生,如欲參加同一學年度其他入學管道的招生,需先填寫「已報到錄取生放棄錄取聲明書」(招生簡章附錄十一),在114年3月4日12點以前向已報到的學校聲明放棄錄取及入學資格。 【小編提醒】 想知道更多「科大特殊選才」的其他重要日程嗎?請參考:3分鐘看懂科大特殊選才,留意一下報名之後的重要日程,以免錯過了。
大學考情 新世代鐵飯碗 高中生鎖定醫藥衛生學群
就業導向是目前高中生選擇科系的重要考量,具有國考證照,穩定就業保障的醫藥衛生學群科系,包括藥學、食品營養、物理治療、醫學檢驗、醫學放射、職業安全、公共衛生及健康照護等醫事專業,都是高中生選填志願關注焦點。 根據大學問網站(https://www.unews.com.tw)統計,2024高中生最愛的醫藥衛生國考科系當中,關注度高的科系,科技大學和私立大學的表現,反而比頂大醫學院突出。其中普大包括中山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臺北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亞洲大學;科大則以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弘光科技大學、嘉南藥理大學、中臺科技大學、元培醫事科技大學等專業醫藥大學備受關注。原因在於,國考科系穩定就業的關鍵在於考取執業證照,私大和科大對考取國家證照要求高。 ★看更多高中生關主的熱門學系:【高中生最愛】2024大學問熱門學類排行榜 高齡照護需求大 就業有保障 高齡化與健康意識提升,將推動醫療保健和老人安養人才需求快速成長。根據國發會推估,2030年整體人力需求將達1,302.5萬人,其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人力占全體就業人口4.6%,換算將有59.9萬就業人口需求。與2021年相較之下,新增10萬個就業機會。對於個性保守,希望尋求穩定就業保障的高中生來說,醫藥衛生學群科系是好的選擇。 企業重職安 公衛受矚目 除了個人健康照護外,職業安全與公共衛生相關科系的需求,因企業對職場永續與員工健康的重視,以及歐盟對減碳等標準提高,包括半導體及傳統製造業、營建等行業必須增加環安衛工程師,國內多數的環安科系以科技大學為主,包括高科大環安、雲科大環安、明志科大環安、中臺科大環安、弘光科大環安,出路都不錯,大學畢業起薪上看40K。 若要進入公務部門職業安全高普考,近年錄取率最高超過20%,對於有志於公職的同學來說,不失為競爭少但有穩定發展的賽道。另外,公衛師國家證照上路,讓過去醫學院冷門的公衛系受到重視,除了第一名臺大公衛外,接下來輔大公衛、中山醫公衛、中國醫公衛也受到高中生青睞。 選填醫事照護科系 CP值高 醫事類國考科系皆為管制科系,雖然醫事人員職能多元,但是各類科系總量不多,除了普大醫學院設立外,科大部分多半為其創校傳統的科系,不管在國考考照率和業界服務留任都有不錯口碑。其中包括嘉藥藥學、大仁科大藥學、弘光科大物理治療、中臺科大醫放、元培科大醫放等,校友都是相關業界領域的領頭羊。 老齡化帶動最多的健康照護人力需求大增,近來國家扶植設立健康照護系所,也以科技大學為主力,其中健康照護學類,除了前三名為臺中科大老服系、亞大長照系、國北護高齡照護系外,入榜前20名,有14名來自科大系統。 比起高薪的資通訊和金融產業,或者與頂標生競爭的醫學系,醫事國考科系對於追求中產薪資穩定,但學科成績普通的高中生而言,升學競爭壓力相對較小。學校選擇不求名校,只求未來國考穩定上榜,醫事國考科系不失為選填志願CP值高的方向。
大學考情 【114申請入學】40系資安組 招生117名
114學年度「申請入學」有27校40系組新增「資安組」招生,共提供117個名額,招收具有資安特長之學生。有些系組會訂定APCS的檢定與篩選倍率,於第一階段時進行篩選;有些系組則只需要在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中提供資安相關證明或學習經歷即可,不一定要APCS成績。 「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40個系組依是否一定要APCS成績分兩類,列出各系組招生名額供考生參考。 第一類:必備APCS成績 今年,有7個系組將APCS成績作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的檢定、篩選項目,想報考的同學必須具備APCS成績。 ★還有哪些資訊系組需要APCS成績?請參考:【114申請入學】54資訊系組 採APCS成績 第二類:資安相關證明即可 另外有33個系組則於第二階段審查時,可以提供資安相關證明文件(如APCS檢定),例如資安檢測、資安競賽或學習經歷表現等皆可,不一定要APCS成績。
大學考情 【114英聽Ⅱ】12/14考試,哪些事該注意?
114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二次考試將於113年12月14日登場,考試全面使用MP3播放器於個別試場播音。請考生依著考試通知上註明的場次時間,提早至考場準備,別忘了攜帶身分證件和作答文具。在進考場前先留意一下英聽測驗有哪些注意事項。 ★查詢114年第二次英聽試場:【114英聽Ⅱ】12/10公布試場,快查看 特別要提醒考生,不要將手機等行動穿戴裝置或擬真模型帶入試場。在進入試場就座前,請取下穿戴式裝置(如:智慧型眼鏡類、智慧型手錶類、智慧型手環類、耳機類等);並將行動電話完全關機(含關閉鬧鈴、震動、提示音等所有功能),放置於臨時置物區,不得攜帶入座。若違規,將視情節輕重扣減成績,最高該節0分。 進入試場注意事項 【必帶身分證件】:考生應試時需攜帶身分證,或附有照片能證明身分的居留證或護照或駕照或健保卡的正本,以供查驗身分。若未攜帶且無及時送達,雖能應試,但將扣減1題分。 【禁用手機或行動裝置】:若攜帶入場或放於臨時置物區的行動電話等物品發生聲響,或在考試中使用行動通訊裝置(如行動電話、穿戴式裝置等),依情節嚴重程度扣減英聽成績或不予計算。 【禁離場、禁飲食】:英聽考試開始20分鐘後不得入場。考生進入試場坐定後,未經監試人員許可,不可離開座位及試場,違者扣減該節全部成績;經制止仍強行離場者,取消其考試資格。考試開始60分鐘內經監試人員同意離場後不得再入場,且不得要求重播試題或補考。不可以吃東西、喝水、抽菸及嚼口香糖,違者扣1題分。 【確認號碼簽名、禁翻題本】:考試鈴聲響後,考生請依播音指示確認座位標示單上的姓名與應試號碼與答題卷是否正確相符,確認完畢需於答題卷上的「確認後考生簽名」欄以正楷簽全名,未簽名將扣減1題分;於考試開始鈴響前,不能翻閱試題本,也不能書寫、畫記和作答,違者扣2題分。 考試時注意事項 【試題本缺漏或不清,舉手反映】 考試鈴聲響畢後,請考生依播音指示檢查試題本與答題卷,若有缺漏、汙損或印刷不清等影響作答情形,則立即舉手請監試人員處理。 【若需重播試題,播畢反映】 1.試題包括紙本試題及語音試題兩部分,語音試題每題僅播放一次,並連續播放至全部試題播完為止。故考生應在每題播放完畢後,立即作答該題,過程中不得要求中止播放或重播試題。 2.若在考試過程中,遇噪音干擾或其他突發狀況以至於無法聽清楚試題時,請考生先標記題號,繼續考試,等到全部試題播放完畢後,當場舉手申請重播,但不得要求加分或補考。 【物品不慎掉落,舉手反映】 考生試題卷、答題卷或文具若不慎掉落,應舉手通知監試人員後再撿拾。 【答題卷畫記要小心】 1.作答時請使用黑色2B軟心鉛筆畫記。畫記要「粗」、「黑」、「清晰」,且須畫滿方格,不可畫記不全或超出格外。 2.更正時請用橡皮擦完全擦拭乾淨,禁止使用修正液或修正帶,或在橡皮擦上沾口水,以免答題卷受損。 3.請保持答題卷清潔,避免橡皮屑沾黏。請勿破壞、塗改應試號碼、條碼或姓名;也不要污損、塗改或破壞條碼或答題卷四角處掃描辨識用的定位點記號。 █ 你可能想知道 ★英聽怎麼考?高中生不可不知(114新版) ★【114申請入學】34系組採計英聽,搶先看 ★【114繁星推薦】採計英聽43系組,較去年少 ★【114考試分發】採計英聽25系組,較去年少
大學考情 【114英聽Ⅱ】12/10公布試場,快確認
114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二次考試將於113年12月14日舉行,大考中心於12月10日公布試場分配表,請考生直接查閱下列全臺各考區的分區位置與應試號碼配置一覽表,找到自己的試場位置。 也可至大考中心網站的「高中英語聽力測驗--考試訊息」,查詢試場地點與試場配置圖。 ★別忘了查詢應考資訊:【114英聽Ⅱ】12/10起 查詢應考資訊 不開放查看試場 當天要帶證件 雖然英聽試場不開放讓考生查看試場座位,但請考生在考前一定要先查看考場位置並了解交通狀況。 考生於考試當天須需攜帶身分證,或附有照片的健保卡、居留證、護照、駕照等正本供查驗身分;若入場應試時未攜帶相關身分證件,且至當節考試結束鈴聲響畢未送達指定地點,則屬違反試場規則,將扣減英聽成績1題分。 此外,關於是否開放冷氣服務,會依據考場所在地考試當天的溫度預報,若達攝氏28 度則會開冷氣,考生可於考前一天下午5點至大考中心網站,查詢「最新訊息」的公告。 114英聽第二次考試 試場分配 ★下載:114英聽第一次考試 試場分配表
大學考情 【114英聽Ⅱ】12/10查詢應考資訊
114學年度英語聽力測驗第一次考試的「應考資訊」將於113年12月10日開放查詢,包括:姓名、應試號碼、考區、試場、英聽場次、無冷氣試場、考試日程及地點。考生可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英聽試務專區」,進入「應考資訊查詢」,登入後即可查詢或列印「應考資訊」。 今年,大考中心將依氣象預報公布英聽第二次考試當日是否開放試場冷氣服務。 「應考資訊」有誤,怎麼辦? 查詢「應考資訊」時,請考生務必核對各項資料,如果發現姓名、考區、無冷氣試場等3項,有任一項與原報名資料不同,請立即致電大考中心洽詢更正(電話:02-23661416轉608)。 考試當天請攜帶有照片證件 考試當天須攜帶身分證正本或附有照片的健保卡、汽機車駕照、居留證、護照等其中之一,作為身分查驗的證件。 ※身分證或健保卡遺失怎麼補辦?請參考:【學測新制】身分證帶了沒?沒帶就GG了
軍警考情 3分鐘看懂軍校正期班
高中職生若想進入軍校就讀,必須選擇「軍校正期班」這個管道,可以利用學測成績或統測成績申請入學。 「軍校正期班」由「軍事學校正期班招生委員會」主辦,是五所軍事學校(陸軍軍官學校、海軍軍官學校、空軍軍官學校、國防醫學院、國防大學)的聯合招生,入學的方式有:「國防培育班」(109學年度新增)、「登記入學」、「學校推薦」、「個人申請」及「統測入學」(106學年度新增)等五種。透過「軍校正期班」入學的同學,都要通過智力測驗、體檢、報考「學測」或「統測」,然後參加複試。畢業後,按規定分發至相關單位服役。 不限高中職應屆,招收17至22歲的熱血青年 想報考「軍校正期班」,除了得具備高中職畢業的同等學力外,年齡必須介於17至22歲之間。因此,就算非應屆的高中職畢業生,日後若想進軍校,只要在22歲以前,都有機會。 選擇適合自己的入學方式 「軍校正期班」的入學方式分為「國防培育班」、「登記入學」、「學校推薦」、「個人申請」及「統測入學」五種。 1.「國防培育班」:適合「國防培育班」的應屆畢業生,需有當年度的學測成績。只能填1個志願。 2.「登記入學」:適合「中正預校」(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的應屆畢業生,需有當年度的學測成績。必須依軍種優先原則登記原軍種學校任一軍費生志願系組。 3.「學校推薦」:適合高中、高職應屆及非應屆畢業生,需有當年度的學測成績,由就讀學校的師長推薦,只能填1個志願。中正預校的學生無法使用這個方式。 4.「個人申請」:適合高中、高職應屆及非應屆畢業生,或具同學力,只要學歷與年齡符合規定,有當年度的學測成績即可採取此方式。能填5個志願。中正預校的同學若以此方式,則只能填3個志願。 5.「統測入學」:適合高中、高職應屆及非應屆畢業生,或具同學力,只要學歷與年齡符合規定,有當年度的統測成績即可以此方式申請。能填3個志願。 簡單來說,國防培育班應屆畢業學生可同時參加「國防培育班」、「學校推薦」及「個人申請」;中正預校應屆畢業學生可同時參加「登記入學」及「個人申請」;高中應屆及非應屆畢業生可同時參加「學校推薦」及「個人申請」;高職應屆及非應屆畢業生可參加「學校推薦」或「統測入學」。 要注意的是:「統測入學」考生不能同時報名「學校推薦」、「個人申請」,而報名「國防培育班」、「學校推薦」、「個人申請」及「登記入學」的考生不能同時報名「統測入學」。 身分別有三:自費生、軍費生、代訓生 招生有「軍費生」、「自費生」及「代訓生」之分。「軍費生」就學期間食宿學雜費全免,畢業之後最少需服役10年以上;而國防醫學院的「代訓生」則享有退輔會(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或衛福部的經費,畢業之後須至相關單位服役,護理系需服務4年、醫學系需服務6年。 此外,國立中山科學研究院以及台船公司亦委託國防大學理工學院招收「代訓生」,代訓生在學四年的全額學雜費、服裝費、膳食費補助及每月生活津貼等皆享補助。在學修業表現優良,畢業後可直接進入中科院或台船服務最少8年。 代訓生畢業後,若不履行服務義務,將按比例償還公費,各身分規定如下: 1.護理師:依其未服務之年數除以應服務年數之比例,償還其在學期間所受領之公費,護理師證書正本並由輔導會保管至履行義務年數屆滿才發還。 2.醫師:依其未服務之年數除以應服務年數之比例,償還其在學期間所受領之公費,醫師證書並由退輔導保管,直至完成服務後才發還。若是衛福部的代訓生,則依其未服務之年數除以應服務年數之比,償還在學期間所受領公費總金額的四倍罰款。 3.中科院或台船代訓生:於服務期間不得自行離職或從事其他工作,未履行服務義務者,應按比例追繳受領的代訓生待遇及津貼。 最多選填5個志願 「個人申請」,每人每校最多可以選填5個志願,而「統測入學」則是每人最多可以選填3個志願。另外,「國防培育班」每人只能登記單一校院系組,「學校推薦」的學生也只能被推薦單一校院系組。 從軍必備:智力、體檢、國防、學/統測 所有參加「軍校正期班」的同學,都須經過智力測驗、體檢、全民國防測驗、學測(或統測)等四道關卡,通過後才能進入複試。 若智力測驗與體檢不符合軍校規定,便無法報名。報名時,須檢附智力測驗成績、體檢報告與學測成績單(或統測成績單後補),而選擇「學校推薦」的同學,還要準備書面審查資料。複試的內容則包括面試、口試及專長測驗。 114學年度「軍校正期班」日程表
技職考情 3分鐘看懂統測分發
「統測分發」即是「四技二專聯合登記分發」(簡稱「聯登」、「聯登分發」或「統測聯登」),由「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主辦,是高職生進入科技大學的主要升學管道。選擇這個入學方式的學生,只須參加「統測」(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上網登記選填志願序,由系統統一分發,等待錄取結果公布,就能取得入學資格。 報考「統測」就能申請,「應屆高中畢業生」不能參加 「統測分發」是高職生上科技大學的主要途徑,只要申請人擁有高職畢業的同等學力並報考「統測」,且統測0分的科目在2科以內,都可以參加「統測分發」。 唯一的限制是針對「應屆高中畢業生」,即便報考了統測也無法參加分發,但畢業一年以上(非應屆)的高中畢業生就不受這條規範限制了。也就是說,高職生與高中生皆可報考統測;但只有高職生(不限應屆)與非應屆高中生,才能參加「統測分發」。 考共同科目國、英、數+兩科專業科目 「統測」的考試科目有五科,包含共同科目(國文、英文、數學)三科及專業科目兩科,其中「數學」與「專業科目」,會依報考學生的科別不同而有不同的考試內容,以機械群和商業與管理群考生為例: 【機械群】的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英文、數學(C)、專業科目一(機件原理、機械力學)、專業科目二(機械製造、機械基礎實習、機械製圖實習)。 【商業與管理群】的考試科目包括:國文、英文、數學(B)、專業科目一(商業概論、數位科技概論、數位科技應用)、專業科目二(會計學、經濟學)。 考試群類的選擇與志願選填相關 考試群類的選擇,關係到後續的志願選填,可以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單群類」的考生,即報考統測的代碼在 01 至 20 間(見下表),在選填志願時,只能選填與報考群類相同的科系,如:報考「 12 家政群幼保類」的學生,就只能選填「 12 幼保類」的科系,而不能填「 13 生活應用類」的科系。 第二種是「跨群類」的考生,即報考統測的代碼在 51 至 56 之間(見下表),在選填志願時,可以有更多樣的選擇,如:報考「 52 家政群」的學生,填志願時,「幼保類」與「生活應用類」的科系都能填選;若報考「 56 商管外語群(四)」,則「商業與管理群」、「外語群英語類」、「外語群日語類」這三種群類的科系都能任選。 除了上述規定的「跨群類」項目以外,其他的群類是無法同時跨考的,例如,不能同時跨考「 07 設計群」和「 20 藝術群」。 志願可填199個 「只填會上的志願」及「以分數較低的校系做為第一志願讓它先上」,都是選填志願的錯誤觀念。 統測最多可填寫 199 個志願,選填志願時,為了避免落榜的憾事發生,建議參考往年各校系的最低錄取分數,評估自己的落點,以自己的分數為基準,分別找出夢幻志願(略高於自己分數)、務實志願(與自己分數差不多)及保險志願(略低於自己分數)約 30 ~ 50 個,可以的話最好填滿 199 個,但選填的條件仍需以自己的興趣、就讀意願、未來發展……等面向做為考量,以免分發到不喜歡的科系。 114學年度「統測分發」日程表
技職考情 3分鐘看懂技優保送
「技優保送」由「四技二專聯合甄選委員會」主辦,適合在職業技能方面,曾於國際競賽中獲得前3名的得獎者,或經選拔擁有國手資格的學生。112年起,配合教育部推動的「資安學研人才培育計畫」,新增「96資安」招生類別。 保送的程序很簡單,只要符合資格,繳交相關證明文件後,不用參加任何考試,可以直接選填志願、等候分發放榜。 不必考試,1人1校最多2志願,分發志願上限50個 在職業技能方面,曾於國際競賽中獲得前3名或擁有國手資格的同學,只要具備高中職畢業的同等學力,就可以選擇「技優保送」作為升學途徑。 符合資格的同學,可以同時向多所學校遞交申請,對同一所學校,除了能申請與自己職業技能相關的1個科系作為保送志願外,若該校另開設「不限類別」的項目,那麼這兩項都能選擇。審查後,若資格符合多校的錄取標準,學生最多可以填選50個志願等候分發。 「技優保送」報名資格 高中職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即可參加四技科大「技優保送」的入學管道。 (一)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含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獲各職類優勝或參加國際科技展覽成績優異,獲推薦並持有證明。 (二)獲選為國際技能競賽(含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正(備)取國手,並持有證明。 (三)參加全國技能競賽(含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獲各職類前3名名次。 (四)參加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獲各職種個人競賽前3名名次。 自115學年度起,「技優保送」報名資格新增國際技能競賽(青年組)、亞洲技能競賽(青年組)等兩項競賽各職類優勝名次;另外,116學年度起,則取消全國技能競賽各職類「青少年組」優勝名次的報名資格,還請考生留意。 114學年度「技優保送」日程表 ​​​​​​​
技職考情 3分鐘看懂技優甄審
「技優甄審」由「四技二專聯合甄選委員會」主辦,適合在職業技能方面,曾經在國際級或全國性競賽上獲獎的得獎者,或是已取得乙級以上技術士證的優秀人才。此外,自111學年度起,領有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專技普考)及格證書者,也可報名甄審。而自112學年度起,配合教育部推動的「資安學研人才培育計畫」,新增「96資安」招生類別。 技優甄審不須統測成績,過程中也不用參加筆試,但須審查學習歷程檔,因此通過資格審查後,只要檢附得獎證明與相關證照,並準備面試與充實自己的學習歷程檔即可。 不須筆試,最多申請 5 校系 曾參加國內外大型競賽,或者已經取得乙級以上技術士執照的同學,只要具備高中職畢業的同等學力,就可以選擇「技優甄審」作為升學途徑。 符合資格的同學,最多可以填選 5 個校系參加各校的甄試,甄試的內容由各校自訂,可能包括面試、實務操作、學習歷程檔的審查等。 「技優甄審」報名資格 高中職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即可參加四技科大「技優甄審」的入學管道。 (一)參加國際技能競賽(含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獲各職類優勝名次或參加國際科技展覽成績優異,獲推薦並持有證明。 (二)獲選為國際技能競賽(含國際展能節職業技能競賽)正(備)取國手,並持有證明。 (三)參加全國技能競賽(含全國身心障礙者技能競賽)獲各職類優勝名次。 (四)參加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技藝競賽獲各職種個人競賽優勝名次,且在分配參加甄審名額以內名次。 (五)參加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臺灣國際科學展覽會成績優異,且獲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薦。 (六)參加其他由中央各級機關或直轄市政府主辦之全國性各項技藝技能競賽獲各職種(類)優勝名次。(須為「四技二專聯合甄選委員會」認可之競賽) (七)領有政府機關頒發之「乙級」以上技術士證。 (八)領有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普通考試及格證書。 (九)其他參加國際性特殊技藝技能競賽獲相關競賽優勝名次。(須為「四技二專聯合甄選委員會」認可之競賽)。 自115學年度起,「技優甄審」報名資格新增國際技能競賽(青年組)、亞洲技能競賽(青年組)等兩項競賽各職類優勝名次;另外,116學年度起,則新增全國技能競賽(含分區賽)各職類「青少年組」優勝名次的報名資格,也請考生留意。 114學年度「技優甄審」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