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107英聽Ⅰ】成績單11/2寄出,沒收到怎麼辦?
Photo via VisualHunt 107學年度第一次英聽測驗成績單將於106年11月2日統一寄發,參加集體報名的考生,請洽詢報名單位;採個別報名的考生,則請留意信件收取。 如果屆時沒收到成績單怎麼辦?還有哪些查詢成績的方法?或者想申請成績複查,該怎麼做呢?讓大學問告訴你~ 想搶先查分,怎麼做? 在還沒收到成績單以前,也可用電話語音或上網方式查詢成績喔。另外,考生在報名資料上若有填寫行動電話號碼,大考中心也會在成績通知單寄發當日,發送簡訊通知考生成績。 【電話語音查分】:106年11月2日上午9時起至107年8月31日止,可以電話語音 02-23643677 查詢成績。 【網路查分】:106年11月2日上午9時起至107年8月31日止,請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http://www.ceec.edu.tw),進入「107英聽試務專區」,點選「成績查詢」(點我進入)。 沒收到成績單,怎麼辦? 考生若於寄發後第4天(不含例假日)尚未收到成績單,要盡快申請補發,逾期不受理喔。 【申請時間】:106年11月2日至11月9日止。 【申請方式】:以電話聯絡大考中心查詢寄發情形或申請補發。電話:02-23661416#608。 想要複查成績,怎麼做? 如果對考試成績有疑慮,可以向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申請成績複查。 【複查時間】:106年11月3日上午9時起至11月6日下午5時止。 【複查方式】:請使用成績通知單上的「考生申請複查成績密碼」,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http://www.ceec.edu.tw),進入「107英聽試務專區」,點選「成績複查申請」(點我進入)。登錄申請複查的相關資料。 【複查繳費】:作業費用50元。上網登錄申請複查相關資料後,持系統印出的「成績複查網路申請表」至華南銀行繳費(繳款帳號可由系統自動產生)。方式有二: 1.華南銀行臨櫃繳費,或至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跨行匯款:繳費期限106年11月3日至11月6日下午3時30分截止。 2.使用自動櫃員機(ATM)或網路 ATM 辦理轉帳繳費:繳費期限106年11月3日至11月6日夜間12時截止。 【複查通知】:複查結果通知書將於11月8日寄發,同時提供網站「成績複查結果查詢」(點我進入)及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查詢期限至12月15日止。 【注意事項】 1.繳費後請將收據妥善留存,以備查驗。 2.若未於繳費期間內完成繳費者,視同申請手續未完成,且逾期不再受理補繳。 3.申請複查時,不得要求查看或影印答案卷、答案卡,也不能指定題號複查。 想申請成績證明,怎麼做? 11月3日起,考生可依需要申請中文版或英文版的英聽成績證明,每份 100 元,有郵寄或現場申請兩種方式可選擇。申請期限自考試當年度起 5 年為限。 【郵寄申請】 1.所需資料:大考中心「成績證明申請表」(點我下載) 考生身分證正面影本 工本費的郵政劃撥收據正本(劃撥帳戶:「大考中心測驗專戶」,帳號:1822347-8號,請於劃撥單通訊欄處註明「申請成績證明」字樣)。 2.將上述資料以限時掛號郵寄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0673 臺北市大安區舟山路 237 號),信封上註明「申請成績證明」字樣。 3.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將於收件後 3 個工作天內以限時掛號方式將成績證明寄出。 【現場申請】:可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0673 臺北市大安區舟山路 237 號)現場申請,即可當場核發。 1.所需資料:大考中心「成績證明申請表」(點我下載) 考生身分證正本(如由受託人申請,請加帶受託人的身分證正本)。 2.申請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 8:00 至 12:00、下午 1:00 至 5:00(國定假日除外)。
大學考情 【107術科】10/27起報名,個別報名請注意
Photo via Visualhunt 107學年度音樂、美術、體育等「大學術科考試」於10月27日開始報名,不論是考生個別報名或學校(補習班)集體報名,報名期限皆為11月9日下午5點截止。 個別報名的非應屆考生可上「大學術科考試委員會聯合會」網站(http://www.cape.edu.tw/),點選左側的「考試資訊專區」(點我進入),進入「個別報名」系統即可開始報名。 由學校或補習班集體報名的考生,則可在上述網站中查詢報名處理進度,並由學校或補習班完成考生的報名作業。 如果你是個別報名的考生,報名與繳費時有哪些事需要注意呢?快來看看「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整理。 繳費注意事項 【報名費用】:報名費包括:「基本費」及「考試項目費」兩項。低收入戶免繳報名費。 1.基本費:集體報名者每人150元(中低收入戶考生每人60元);個別報名者每人200元(中低收入戶考生每人80元)。低收入戶免繳。 2.考試項目費:音樂、美術、體育等各組考生依報考項目繳交考試項目費,各組費用如下。低收入戶免繳。 【繳費方式與期限】 1.個別報名的考生須先至上述網站報名登錄資料後,持報名系統印出的「個別報名繳費表」(含繳款帳號),即可在下列方式中任選其一繳費。 2.若有手續費皆須自付。繳費收據請妥善留存備查。 3.若無印表機可列印「個別報名繳費表」,請考生將繳款帳號及金額記錄下來,再利用ATM轉帳、或至華南銀行填寫全行通收存款憑條,或至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跨行匯款。 【中、低收入戶減免注意】 1.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於報名時應檢附包含考生姓名及身分證號的證明文件影本。凡未於報名期限內繳驗證明文件者,則報名費不予減免,報名結束後亦不接受補件。 2.若考生已於大考中心107學年度其他考試(如英聽)審驗符合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資格者,則無需再繳驗證明文件。 3.清寒證明並非屬於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之證明,不符合免繳或減免報名費的規定。 報名注意事項 【個別報名應備資料】 個別報名的考生需準備下列三項資料: 1.數位相片檔:應為106年1月1日以後拍攝(黑白彩色不拘)且不能使用合成相片,須為脫帽正面無深色鏡片眼鏡之半身照。相片檔應以身分證號命名,以JPG格式儲存。而曾報考大考中心106或107學年度任一考試且相片為105年1月1日以後拍攝者免繳。 2.報名費或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的證明文件影本。 3.身分證正面影像檔:若曾報考大考中心91學年度以後任一考試者免繳。 【各組報名時請注意】 1.音樂組:報名時為分項選考計費。選考主、副修項目的考生必須同時選考樂器,請特別留意各招生學校所採計項目。 2.美術組:考試地點分北、中、南三區,報名時請考生自行選定地點,報名收件後不得更改。報名時為分項選考計費,請特別留意各招生學校所採計項目。 3.體育組:請考生特別注意自身的體能狀況,凡罹患醫生指示不宜激烈運動的疾病或懷孕女生皆不可報考體育組。報考該組的考生皆視同已簽署健康切結書。 4.考生個別報名時,若有報名相關問題請洽大考中心試務行政組協助處理,電話:02-23661416 轉 608。 報名後的確認 【報名期間的進度查詢】 個別報名的考生於完成報名登錄後,即可上網查詢報名處理情形。(點我進入) 【報名結束後的資料確認】 1.完成報名手續的考生,無論是採集體報名或個別報名,請於106年12月6日上午9時起至12月8日下午5時止,上網確認自己的報名資料是否正確完備。(點我進入) 2.考生如發現與原報名資料不符或有遺漏,應於12月8日前檢具相關證明文件向大考中心申請補正,逾期不予受理。 【更改姓名或身分證號碼】 1.106年12月8日報名資料確認截止日後,若考生有更改姓名或身分證號碼,請於考試時攜帶更改後的戶籍謄本或載有更改姓名或身分證事項的戶口名簿供查驗。 2.考生如需更改成績通知單姓名,請於107年2月9日前檢具上述資料向大考中心事務行政組申請。 ===【小編提醒】=== 想知道更多「大學術科考試」的其他重要日程嗎?請參考:【107術科】簡章發售中,重要日程請留意,留意一下報名之後的重要日程,以免錯過了。
大學考情 【107繁星推薦】11/9-3/8簡章發售
圖截自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官網 107學年度「繁星推薦」的簡章預計於106年11月9日起開始發售,每本80元,有需要的同學可以利用網路或郵匯購買,也可直接到全省20個販售點現場購買。網路或郵匯販售時間到107年3月1日止,而現場販售則於107年3月8日截止喔。 網路購買 【販售時間】:106年11月9日起至107年3月1日止。 【購買方式】: 1.請進入「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選擇「個人申請」,點選「網路購買簡章」,輸入基本資料及購買份數。 2.將購買所需費用,利用自動櫃員機(ATM)轉帳繳款或至便利商店(7-11、全家、萊爾富、ok)繳款,或至臺灣銀行繳款或至各金融機構辦理跨行匯款。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確認繳費成功後即會寄出簡章(收到款項後約需5個工作天,不含郵寄時間)。團體網路購買免運費,個別網路購買則須另加掛號郵資65元。 郵匯購買 【販賣時間】:106年11月9日起至107年3月1日止。 【購買方式】: 1.請先至郵局購買欲購份數金額的匯票(郵票、現金概不受理;須另加65元掛號郵資),匯票受款人請填寫:「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2.將匯票寄至:「62102 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 168 號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收」。請於信封上寫明購買人姓名、電話、地址及郵遞區號,並註明「購買大學個人申請入學招生簡章」。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收到匯票後約需5個工作天(不含郵寄時間)處理寄出。 現場購買 【販賣時間】:106年11月9日起至107年3月8日止。 【販賣地點】:
大學考情 【107英聽Ⅰ】10/21考試,哪些事該注意?
Photo credit: mellen_petrich via VisualHunt / CC BY-SA 107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一次考試將於107年10月21日登場,此次考試,將全面提供試場冷氣服務,溫度設定在攝氏26~28度。考試時間分為上午11點與下午2點兩個場次舉行,請考生依著考試通知上註明的場次時間,提早至考場準備,別忘了攜帶身分證和作答文具。大學問整理了英聽測驗的考試重要事項,請考生多加留意喔~ 進入試場注意事項 【必帶身分證件】:今年起取消准考證的印製,考生應試時需攜帶身分證,或附有照片能證明身分的居留證或護照或駕駛執照或全民健康保險卡的正本,以供查驗身分。若未攜帶且無及時送達,雖能應試,但將扣減1題分。 【禁用手機或行動裝置】:若攜帶入場或放於臨時置物區的行動電話等物品發生聲響,或在考試中使用行動通訊裝置(如行動電話、穿戴式裝置等),則英聽成績不予計算。 【禁飲食、禁離場】:考生進入試場坐定後,未經監試人員許可,不可離開座位及試場;也不可以吃東西、喝水及嚼食口香糖。違者扣1題分。 【確認號碼、禁翻題本】:考生請依指示確認座位標示單上的姓名與應試號碼與答案卡是否正確,用錯答案卡將不予計分;於考試開始鈴響前,不能翻閱試題本,也不能書寫、畫記和作答。違者扣2題分。 考試作答注意事項 【試題本缺漏或不清,舉手反映】 1.進入試場後,請考生依播音指示檢查試題本,若有缺漏、汙損或印刷不清等問題,則立即舉手請監試人員處理。 2.若試題開始播放後,才發現試題本有缺漏、污損或印刷不清楚以致無法作答,請考生先標記題號,繼續考試,待全部試題播放結束後,再舉手反映,更換試題本、重播。 【若需重播試題,播畢反映】 1.試題包括紙本試題及語音試題兩部分,語音試題每題僅播放一次,並連續播放至全部試題播完為止。故考生應在每題播放完畢後,立即作答該題,過程中不得要求中止播放或重播試題。 2.若在考試過程中,遇噪音干擾或其他突發狀況以至於無法聽清楚試題時,請考生先標記題號,繼續考試,等到全部試題播放完畢後,當場舉手申請重播。 【答案卡畫記要小心】 1.作答時請使用黑色2B軟心鉛筆畫記。畫記要「粗」、「黑」、「清晰」,且須畫滿方格,不可畫記不全或超出格外。 2.更正時請用橡皮擦完全擦拭乾淨,禁止使用修正液或修正帶,或在橡皮擦上沾口水,以免卡片受損。 3.請保持答案卡清潔,避免橡皮屑沾黏。請勿破壞、塗改准考證號碼及條碼,或任意挖補汙損、作記號、摺疊卡片。 4.答案卡邊緣的黑色條紋及黑點,請勿任意增減或汙損。
大學考情 【106個人申請】十大熱門報名校系有哪些?
「個人申請」為高中升大學的主流管道,報名人數最多,但競爭也最激烈。以106年的個人申請來看,報名的75414人中,有44964人獲得分發,整體分發錄取率(獲分發人數/報名總人數)為59.62%,將近六成。而繁星推薦的錄取率則有61.91%,指考分發的錄取率更高達96.92%。 因此考生若要以錄取率最低的個人申請為升學管道,除了準備學測和備審資料外,在每人最多只能申請6個校系的條件下,一定要慎選有把握、有興趣的校系。「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106學年度個人申請中,公、私立大學最多人報名的熱門學系各10名,供高三同學先了解,做為明年參考。 公立校系報名人數TOP 10 106年個人申請,報名人數最多的公立大學科系前10名中,有6所為理工相關的學系,2所醫護相關,而金融相關與設計相關則各有1所。其中,最多人報名的校系是中央大學的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有1194人報名。 私立校系報名人數TOP 10 在私立大學部分,報名人數最多的是元智大學的資訊管理學系,有1512人。前10名中,醫護相關有4系組,資管和企管則各占2。 ★資料來源: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
大學考情 108新課綱上路前該思量的幾件事
來源:蘋果日報 依高級中等教育法第5條定義,「學科」指一般科目及專業科目,「領域」指一般科目8大領域及專業科目15群;新課綱總綱誤植為「領域/群科/學程/科目」不但疊床架屋,過度劃分也造成高中職必須適用不同的課程架構、畢業學分數,有考慮到一校多制的困擾嗎?領域課綱分別由國教院、技職司規劃,以致高中職課程未能整合,誰教轉銜問題是國家政策的事,分流差異是必然現象,真是如此嗎? 高中職畢業差10學分,課程規範不盡相同 依總綱規定,高職、綜高要160學分畢業,普高只要150學分,理由是高職可修習學分數比普高多,怕學生高三不選課?選不選課依各校選課規定,不是畢業學分可以考量的;普高可修習學分數從現行198學分降為180學分,高職從184~192學分降為180學分卻有困難?況且彈性節數其實可另計學分,高職有必要分開設計?綜高與普高可修習學分數相同,畢業學分卻不同?單科高中必修科目要102學分及格,可部定48學分及校訂最低45學分合計有102學分? 以部定一般科目為例,普高、綜高有「地球科學」,高職沒有;「科技領域」普高必修,高職、綜高選修。課程規劃方面,普高有免修學分規定,高職、綜高沒有;普高、綜高有課程諮詢教師,高職沒有。相較日本不會因為學校的性質與類型而有所分別,包括畢業學分數(相當於148學分)、課程架構一致,一般科目學分數完全相同(但保有修習彈性),「資訊」列共同必修等。 就日本部定科目開設彈性來看,一般科目學分數(標準単位数)得酌予增減,但不得少於2學分;專業科目則由學校自行設定開設科目及學分數,以2~4學分為原則。相較臺灣開設彈性不一,制度分歧複雜,難保不會造成系統整合及學校管理上的阻礙;普高整合若有困難,是不是至少高職、綜高、單科高中的架構可以一致?現行每週上課節數,高職34(33)~35節、綜高可達30~35節,比起日本以30節為標準,新課綱統一35節的彈性在哪? 課程缺乏橫向統整,不利學習歷程發展 總綱雖訂有「共同核心課程」,卻宣示大於實質作用,未整合高中職學習內容,欠缺學科、領域、學分數的統整。 一、降低轉銜問題、減少課程劃分(學科的統整):綜高在無審定課本及有替代課綱情形下,另訂課綱已無實際需要;數學課綱應界定高中職10、11年級共同內容,以整合一份為原則;高職外語群專業科目區分為初階、中階、高階,如「英文閱讀與寫作練習」宜統整為英文閱讀、英文寫作,分科過細有違課程組織原則。 二、為因應學習歷程需要,應加強普高部定選修與大學學群、高職專業科目的橫向連繫(領域的統整):如「藝術領域」與「設計群、藝術群、藝才班」,「綜合活動領域」與「家政群、餐旅群」,「科技領域」與工業類群。 三、避免學習過於零碎,部定科目規劃應符合「每一科目每學期2~4學分」(學分數的統整):普高生命教育、生涯規劃僅1學分,應改為2學分。以物理為例,高職1~2或4~6學分、普高2學分,宜統整為物理A(高中職適用)2學分、物理B(工職適用)2學分;高職原適用1~2學分者,可修習領域課程。 另外,總綱與普高自然課綱必修科目學分數有落差,宜將總綱每科改為2學分,「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改列部定選修,以滿足「跨領域/科目專題」等修習規定。建議「探究與實作」與「專題實作」統一名稱,「跨領域/科目專題」、「實作(實驗)」或「探索體驗」(職涯試探)改為「跨領域/學科、專題實作、職業試探/準備」,以配合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用詞。 綜高問題裝聾作啞,高職「有綱無本」難解 綜高根本問題,從綜高課程中心第20、25期電子報可窺知一二,可惜即使辦理綜高學校數銳減,仍不見任何改革作為。以日本綜高(総合学科)為例,專業科目至少開設相當於50學分以上,以選修代替分流,課程採領域、系列設計;臺灣則有明顯的學程分野及開設學分數限制(每一學程至少60學分)。綜高必須擺脫「像誰而非是誰」的迷思,要求專門(職業)學程兩年內達到高職水準,已悖離制度設計的初衷。 高職現行部定專業科目15群計97科,已有部分群無審定課本,新課綱更高達255科(含技能領域157科),若無具體配套,「有綱無本」只會更嚴重。比起「出資聘人完成著作」,教育部優良教材評選獎勵要點能填補部定教科書缺口?建議教科書送審書稿不須美工完稿,美工另由專業團隊設計;資料更新及內容勘誤原則以附加方式(如夾頁)處理,避免經常改版;以「出資」編輯教科書及集中印刷、配送,降低有綱無本風險。 高職新課綱問題多,「職能基準」有解方 因應106年3月行政院發布《技術及職業教育政策綱領》,與普高「素養導向」學習重點接軌,高職新課綱應導入「職能基準」概念,以修正沿用現行課綱格式所衍生的問題。 所謂職能基準,為完成特定職業(或職類)工作任務,所需具備的能力組合(知識、技能、態度),可作「基礎技術能力」評估工具,避免高職課程發展處於不穩定狀態。職能基準表中的「行為指標」,用以評估是否成功完成工作任務的標準,能具體描述在何種任務情境下,有哪些應有的行為或產出;相較新課綱只重學習內容,發展「行為指標」(學習表現)有助於「有綱無本」評量基準的確立。 為導正高職教學正常化,部定科目大幅增加實習課程,將大多數校訂基礎設備提升為部定設備,卻缺乏對職能的深度論述以及人力需求評估,譬如食品群生物技術實習、食品檢驗分析實習等課程,與高職主要職缺有何相關?日本為因應高職(専門学科)學生數銳減的趨勢,在專業科目上採取精簡、整併與統整的策略(曾明山、李懿芳,2014);反觀臺灣101~105學年度職業科學生數遞減是普通科的三倍,卻反其道而行。 設計群科中心102年發現色彩原理、基本設計等審定課本,內容有若干錯誤或超出高職生學習範圍,可見現行課綱對教科書編、審規範不夠明確。此外,日本專業科目各領域(教科)分野清楚、互不重疊;臺灣以「群」劃分,專業科目卻多有重複、缺乏統整(如設計群與藝術群、機械群與動力機械群)。另實施要點應以通則處理,包括稀有類科課程實施、設備規劃原則等。 最後,2學分是每個科目在課綱的基本單位,國語文、英語文保障24學分,生命教育1學分改2學分還要課發會投票決議?用投票解決「捍衛價值的人」看似完勝,著實缺少「尊重」少數的折衷與雅量。原來「一個都不能少」指的是主科時數,這就是新課綱想要傳達的價值理念?新課綱是拔尖扶弱還是「削弱」,再多的飾詞,終究難以撐起新課綱該有的大格局。 備註: 依教育部統計處高級中等學校校別資料(不含夜間部),105學年度同時設置普通科(含體育班)、職業科或綜高者,計148校(29.2%)。 國教院有十二年國教課發會,技職司則散見於高職15群科中心,缺少一個大平台;網路論壇與國發會平台公共討論機制顯有落差,採實名制,過程不投票、不回應、不提供草案修正內容、未整合分區意見。 「不同學制之間的轉銜問題,由國家教育政策處理,不是數學課程綱要能夠服務的範圍。而且,既然學制已經讓10年級學生分流到不同的學制,卻要求數學領域的課程在10年級達到一致,應該不符合分流設計的理念。」取自普高數學課綱草案分區公聽會意見回應表,頁19。 取自課發會暨總綱研修小組全代會第1次聯席會議紀錄,頁11。因應高職新增「技能領域」壓縮到校訂空間,故減少彈性節數、增加可修習學分數,致使高中職可修習學分數、彈性節數不一致。(高職彈性6~12節,普高、綜高彈性12~18節) 其他像是部定必修開課數限制、校訂科目不得重複開設相同課程、每一科目每學期2~4學分、專題與跨領域課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等規定不一,部分內容與實施要點重複。 以部定專業科目為例,相對於綜高,高職幾乎沒有開設彈性可言,建議增加「部定選修」取代「技能領域」,進行課程精選,以解決開設彈性不足、規劃學分數過高的問題。部定必修15~30學分,以基礎技術能力為主;部定選修15~30學分,以銜接大學課程及進階技能為主。 依總綱及特教課程實施規範,社會、自然、藝術等領域必須提供統整(概論)型領域課程,宜整併高職法律與生活、環境科學概論,可領域課綱並未規劃統整型領域課程。(統整型、探究實作型兩者課程性質有別) 普高自然領域必修部分,總綱每科4學分(無領域課程),自然課綱每科2學分(外加領域課程),科目學分數規劃顯有出入,且領域課程不應出現「領域」以外名稱。(如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 依綜高課程中心105年成果報告,100所綜高學校中有24校申請停辦,其中105年停辦12校。建議學制方面,綜高學程改制「綜合科」,專業科目至少45~60學分,以職群(類)設計,每一職群(類)以20~30學分為原則;升學方面,調整四技申請入學名額,外加或內含5~10%招收綜高生。(專業科目至少修畢25學分) 新課綱科目數取自技術型高中教科書開發及審查議題小組第1次會議紀錄,頁5;優良教材評選98~102年度分別由南投高商、民雄農工、白河商工、崇實高工等校承辦,缺乏專責單位。 教科書審定客製化建議:視高職群科中心實際需求,得限定申請人數;坊間有適用教材(不含審定用書、雜誌、參考書等),經群科中心依聯合薦選程序(含議價)公告者,視同審定。 比較高職歷次課程修訂,從89年41~57學分、現行15~30學分到新課綱45~60學分,顯見部定專業科目變動之大。高職學習表現分為知識(K)、技能(S)及態度(A),可參照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職場共通職能及專業職能發展,並依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所定「領域職類」作為課程劃分的基礎。 「高職要回到基本功,就是你不需要學得那麼多,也不需要學得那麼雜,……有些高科技的內容,甚至根本不需要著墨太深。」「高職階段的目的是培養基本功,並不需要太多最新的設備,也不必處處要跟產業界看齊,那是不可能也不切實際。」取自:教育與人才培育-技職教育的過去、轉型與未來發展-下。 曾明山、李懿芳(2014),日本專門高校現況與發展課題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學報,5(3),頁71;近5年高級中等學校規模及其學生結構消長趨勢,教育統計簡訊第67號。 為提升教科書審定品質,實質審查得委託高職群科中心辦理;稀有類科彈性開設部定專業科目,僅設計群有規定。實習科目設備基準只需規範最低配置數量標準,同類課程配置應相同,可與一般教室共用者不重複配置;以一科一設備不符合「設備整合」精神。 影評人超級歪在《社會議題系列:滿滿的,大平權 2.0版 / 婚姻平權與Nussbaum》這樣說:「你可以不同意同性婚姻的價值,但你必須誓死捍衛同性有結婚的權利。」相對的,你可以不同意副科的價值,但你必須捍衛副科平等存在課綱的權利。 (本文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 ★圖文由想想論壇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上路前該思量的幾件事
大學考情 【107英聽 Ⅰ】10/13公布試場,你看了嗎?
Photo credit: Teacher McKinley via VisualHunt.com / CC BY 107學年度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第一次考試將於10月21日登場,10月13日公布試場分配,請考生直接查閱下列全臺33個考區的分區位置與准考證配置一覽表,找到自己的試場位置。或者利用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自己應試的試場所在。 也可至大考中心網站(http://www.ceec.edu.tw/)進入「107英聽試務專區」(點我進入),於「報名查詢」處點選「試場查詢」,即可利用考生身分證 生日查詢考場位置。 請考生在考前先行查看考場位置與交通狀況,但試場不開放讓考生查看座位。若有任何問題,請與該考(分)區連絡或與大考中心 02-23661416 轉 608 洽詢。 今年度起,英聽考試取消准考證,考生應試入場時需攜帶國民身分證(或附有照片能證明身分的居留證或護照或駕駛執照或全民健康保險卡)正本供查驗身分;若入場應試時未攜帶相關身分證件,且至當節考試結束鈴聲響畢未送達指定地點,則屬違反試場規則,將扣減英聽成績1題分。 臺北考區 新北、基隆考區 桃園、中壢、新竹、苗栗考區 臺中考區 南投、彰化、雲林、嘉義考區 臺南、高雄、屏東考區 宜蘭、花蓮、臺東考區 澎湖、金門、馬祖考區
大學考情 10萬鴻海獎學金,大學生可申請
Photo via Visualhunt.com 郭董要發獎學金了,日間部大學生看過來,只要你105學年度學業總成績平均在70分以上、經濟狀況特殊,皆能申請鴻海教育基金會的「鴻海獎學鯨」,通過兩階段甄審後即可獲得10萬元的獎助學金。申請日期於106年10月30日截止,並於107年月1月15日以前以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獲選的300名同學。 申請資格:70分以上家境清寒的大學生 只要你是國內日間部大學生或五專四年級以上,105學年度成績平均70分以上,家境清寒或有特殊狀況,皆具申請資格,詳細規定如下: 1.現於國內大專校院日間部就讀的學生(不含五專前三年、延修生、空中大學、研究所及博士班),且為有戶籍登記的國民。。 2. 105學年度學業總成績平均在70分以上 3.家境清寒或特殊狀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並須附上證明): 製表:大學問 申請方式:E-mail申請資料pdf檔 請於截止日前,將下列各項申請文件轉成電子檔並合併為一個pdf檔案,以電子郵件寄至:foxconnscholarship@gmail.com。郵件主旨請註明:「鴻海獎助學金_書面_戶籍代碼(共4碼)_學校代碼(共4碼)_學號_姓名」,參加第一階段的書面甄選。 【申請日期】:106年9月15日至10月3日止。(逾期不受理) 【申請資料】:請備妥下列文件,轉成電子檔並依照順序合併為一個pdf檔案,檔案名稱為:「戶籍代碼(共4碼)_學校代碼(共4碼)_學號_姓名.pdf」(點我下載參考範例和代碼表)。資料檔案大小請勿超過 5MB。 1.申請表(含自傳500字以內)。(點我下載) 2.在學證明正本。 3.身分證正反面。 4.105學年度全學年(含上下學期)成績單正本(須有校方成績證明章)。 5.符合家境清寒或特殊狀況的證明文件。(如低、中低收入證明影本或弱勢推薦等) 6.個人資料使用同意書(點我下載) 7.內容授權同意書(點我下載) 甄選方式:書面 影片兩階段審查 由鴻海教育基金會評審委員分兩階段審核甄選,第一階段為文件資格審查,第二階段為影片甄選。 通過第一階段審查者,會收到電子郵件、簡訊通知,即可開始著手拍攝3分鐘(含)以內的短片,參加第二階段甄選。影片內容須說明自己能夠獲得獎學金的理由,’並將影音檔上傳至個人雲端空間再提供下載連結。影片至少以HD720p解析度拍攝,且要能完整播放。 第二階段甄選結果將於107年1月15日前以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獲獎人請於指定時間內領取並自行處理相關賦稅問題,逾期視同放棄。 ★資料來源:鴻海教育基金會、鴻海獎學鯨臉書粉專
其他考情 【106公費留學】10/7筆試,考場位置快看
Photo credit: ShuttrKing|KT via Visual hunt / CC BY 教育部106年公費留學考試訂於10月7日在國立臺灣大學舉行筆試,報考總人數計537人,預定錄取一般公費留學85名、勵學優秀公費留學5名、原住民公費留學10名、身心障礙公費留學5名、赴新南向國家公費留學10名,總計115名。 「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考場分配表以及考試時可用計算機的科目整理如下,提供考生參考,提醒考生當天記得攜帶准考證應試喔。 各學門筆試試場分配表 這次考試試場位於國立臺灣大學普通教學館2樓至4樓,試場分配表如下。 筆試試場位置圖 考試請帶准考證 考試當天,請考生務必攜帶准考證及身分證件進入考場。如不慎遺失准考證,則須於考試當日提前持身分證明文件(如國民身分證、護照、健保卡、駕照)及照片至臺大普通教學館103教室,向試務工作人員申請補發臨時准考證;如未攜帶任何身分證明文件,須填寫准予考試切結書,並拍照存證後始能准予應試,因補發手續耗時,務請考生注意時間,以免延誤考試。 只有部分考科可用計算機 依簡章規定,除下列可使用計算機的考科外,其餘考科一律不得使用計算機: ★資料來源:106年公費留學考試-試場分配人數表
大學考情 【107英聽 Ⅰ】9/28寄考試通知,沒有准考證喔
Photo via Visual hunt 107學年度英語聽力測驗第一次考試於9月28日寄出「考試通知」,今年沒有「准考證」囉,考生若遲至10月6日仍未收到「考試通知」,集體報名者,請洽代辦報名單位;個別報名的考生,則可上網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http://www.ceec.edu.tw)查詢或以電話(02-23643677)語音查詢應試相關資料。 「考試通知」是什麼? 「考試通知」是於考試前寄發的應考資訊,包含考生姓名、應試號碼、身分證號、考區、試場、英聽場次、無冷氣試場、考試日程及注意事項等資料。 請考生留意,自今年起,英聽考試不再印製寄發准考證,而以「考試通知」作為應考資訊的提供。但是考試時須攜帶身分證正本或附有照片的居留證、護照、駕駛執照、全民健康保險卡等作為身分查驗的證件。 「考試通知」遺失,怎麼辦? 若於考試前毀損或遺失「考試通知」,大考中心不再重製或補發。考生可自行上網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應考資訊查詢系統」(點我進入)瀏覽列印應試相關資料或以電話(02-23643677)語音查詢。 「應考資訊查詢系統」的開放時間至107年8月31日。 「考試通知」印錯,怎麼辦? 收到「考試通知」後,請考生仔細檢查各項資料,如果發現姓名、身分證號、考區、無冷氣試場等5項,有任一項與原報名資料不同,請在10月3日前以傳真方式更正。(傳真號碼:02-23661365;連絡電話:02-23661416 轉 608) 【集體報名】:集體報名的同學請向代辦單位反映,由代辦報名單位傳真「考試通知資料更正表」至大考中心。 【個別報名】:個別報名的考生,請傳真身分證影本、更正項目及聯絡方式至大考中心,傳真完成後並以電話確認收件與否。
大學考情 107三大升學管道時程表,高三生必藏
圖/大學問 高三同學請留意,107學年度的「個人申請」、「繁星推薦」延至107年3月報名,「指考分發」則於5月報名考試科目。「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高中生升大學三大管道的最新時程表整理如下,供考生參考。 為因應111學年度上路的考招新制(請參考:【111考招試辦】現行高一學測採4,申請延後),107學年度開始,「個人申請」、「繁星推薦」的招生作業時程皆微調延後,且資訊類學系分組少量試辦訂定APCS成績作為「個人申請」第一階段檢定篩選的項目,欲報考資訊類學系的同學請留意。(請參考:【107個人申請】22資訊系檢定APCS成績、APCS報名10/5止,想讀資工系別錯過) 107三大升學管道時程表 107學年度「個人申請」和「繁星推薦」的招生時程稍微後延1至2週:「繁星推薦」於107年3月7日開始報名、「個人申請」則於107年3月20日開始報名。「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則於4月11日起於週間及週末辦理。 *各項考試及招生日期,請以107學年度各入學管道招生簡章為準。 ★資料來源:大學多元入學升學網
大學考情 【107繁星推薦】採計英聽68系組,搶先看
Photo via VisualHunt 107學年度「繁星推薦」檢定採計英聽成績的校系共有68個系組,較去年減少了27個。其中,需要英聽成績達A級的系組有12個,較去年少了4個;要求B級成績的系組有47個,較去年減少15個,另外,有9個系組要求英聽成績為C級,也較去年減少8個系組。 同學們可以看看心目中的理想校系是否需要採計英聽成績,提早做準備喔~ ★同場加映:【107個人申請】採計英聽52系組,搶先看       【107指考分發】採計英聽62系組,搶先看 ★想知道英聽考試的重要日程嗎?請參考:【107英聽】考試重要日程,高中生請留意 英聽成績A級校系12所 【北區】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2.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 3.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4.國立清華大學英語教學系 5.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系 6.臺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 7.國立臺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 【中區】 8.國立中興大學國際農企業學士學位學程 9.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英語學系 【南區】 10.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 11.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系 12.國立高雄大學西洋語文學系 英聽成績B級校系47所 【北區】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應用華語文學組 2.國立政治大學財政學系 3.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4.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5.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社會組 6.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學系自然組 7.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8.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 9. 國立清華大學計量財務金融學系甲組、乙組 10.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全英語學士班 11.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 12.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13.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創作學系 14.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 15.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動畫學系 16.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 17.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18.臺北市立大學城市發展學系 19.銘傳大學應用英語學系(桃園校區) 20.銘傳大學華語文教學學系(桃園校區) 21.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 2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學系鍵盤組 23.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 24.國立臺北大學會計學系 25.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26.國立聯合大學華語文學系 27.國立聯合大學文化觀光產業學系 28.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中區】 29.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 30.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 31.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 32.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 33.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國際企業管理全英語學士班 34.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 35.靜宜大學寰宇外語教育學士學位學程 36.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37.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38.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39.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會計學系 40.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公共事務組 41.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公民教育組 42.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 43.國立嘉義大學獸醫學系 【南區】 44.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45.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46.國立屏東大學英語學系 47.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 英聽成績C級校系9所 【北區】 1.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2.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3.臺北市立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 4.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學系 5.國立臺北大學經濟學系 6.國立聯合大學能源工程學系 【中區】 7.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8.國立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 【南區】 9.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軟體工程與管理學系 ★資料來源:107學年度大學「繁星推薦」入學招生檢定科目採計「大學入學考試中心高中英語聽力測驗成績」之校系一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