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111考試分發】確診住院生 7/8-7/13 申請專案升學
111學年度的分科測驗即將於111年7月11、12日登場,已報名的考生若確診新冠肺炎,並經醫師診斷為中重症須住院治療而無法參加分科測驗,可以於7月8日上午9點起至7月13日下午5點止,向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申請「考試分發入學」補救專案,經招聯會審查通過後,則可以繳交備審資料並填寫6個志願的方式,由校系審查後擇優以外加名額錄取。 不過,涉及政府人力管控的醫學系、牙醫系、中醫系、師資培育生公費系組及全師培系組則無法適用此補救措施。 申請必備4條件 因防疫規定而無法參加111年分科測驗的考生,必須全部符合下列4條件,才能申請「考試分發入學」補救專案。 【申請條件】 1. 已報名「111年分科測驗」或「同時報名111年學測及術科考試音樂組」。 2. 因防疫規定而無法全程參加學測、分科測驗或術科考試(含補考)。 3. 已通過111年分發入學招生管道證明文件審查。 4. 經招聯會審核同意。 【申請時間】:111年7月8日上午9點起至7月13日下午5點止。 【申請方式】:請準備因疫情無法應試的相關佐證資料,上網至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網站線上申請。審查通過後,招聯會會通知考生繳交備審資料及志願切結書等相關表格。 專案入學3方式 簡單來說,若非個人申請或繁星推薦錄取且放棄的考生,在參加「考試分發」防疫專案時,是以繳交備審資料的方式取代分科測驗成績,由校系審查擇優錄取。若是個申或繁星曾錄取但已放棄,則也可以選擇原錄取校系分發。 因此,申請「考試分發」防疫專案入學的考生,可以依照自身情況選擇不同的審查分發方式,以外加名額升學。
大學考情 【111分科測驗】7/4起 查詢應試號碼
111學年度分科測驗的「應考資訊」將於111年7月4日起開放查詢,內容包括:姓名、應試號碼、考區、試場、報考科目、考試日程及注意事項。若考生報名時有填寫行動電話號碼,大考中心也會以簡訊通知網路查詢連結網址,請考生務必於考前上網查詢。 考生可至「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的「分科測驗試務專區」,進入「應考資訊查詢」,即可查詢或列印「應考資訊」。此外也可以電話(02-23643677)語音查詢應試相關資料。 「應考資訊」有誤,怎麼辦? 查詢「應考資訊」時,請考生務必核對各項資料,如果發現姓名、考區、報考科目、無冷氣試場等4項,有任一項與原報名資料不同,請在開放查詢日起2個工作日內向大考中心提出更正。 【集體報名】:集體報名的同學請向代辦單位(學校或補習班)反映,由代辦單位傳真「考生資料更正表」至大考中心。 【個別報名】:個別報名的考生,請將身分證影本、更正項目及聯絡方式以電子郵件或傳真的方式向大考中心提出更正。傳真完成後並以電話確認是否收件。 *電子信箱:photo@ceec.edu.tw *傳真號碼:02-23661365 *連絡電話:02-23661416 轉 608 考試時要帶有照片證件 「應考資訊」雖然取代過往傳統的准考證,但並非考試當日入場應試的必要文件。考試當天必須攜帶身分證正本或附有照片的居留證、護照、駕駛執照、全民健康保險卡等作為身分查驗的證件。 ★身分證或健保卡遺失怎麼補辦?請參考:【學測新制】身分證帶了沒?沒帶就GG了
大學考情 【111個人申請】醫學系錄取率9.3%,缺額逾百人
111「個人申請」已於日前放榜,今年醫學系有5,256人報名,共錄取487人,錄取率為9.27%,較去年8.1%高;而公費生則有1,501人報名,錄取50人,錄取率僅有3.33%,則較去年4.3%還低。今年醫學系的缺額總計有117名,公費生則有15名,這些招生缺額都會流向考試分發。 醫學系錄取率9.3% 今年個人申請中,有8校醫學系組的錄取率高於9.3%,分別是臺大、陽明交大、中國醫、中山醫、高醫、成大、慈濟和北醫。其中臺大醫學系錄取率最高,為22.97%,其次是陽明交大醫學系(醫師工程師組),錄取率為22.22%。在報名人數方面,則是北醫醫學系的報名人數最多,有813人。在缺額部分,以長庚醫學系最多,有33名,高醫醫學系則次之,有21名。 公費醫學生錄取率3.3% 在公費生部分,則有5校醫學系組的錄取率高於3.3%,包括臺大、陽明交大、輔大、慈濟、義守。其中輔大醫學系公費生錄取率最高,為8.86%,而高醫的醫學系公費生報名人數則最多,有280人。在缺額部分,以高醫最多,有4名,臺大、成大、陽明交大等醫學系則各有3名。
大學考情 【111個人申請】錄取率57.62%,較去年低
111學年度「個人申請」統一分發結果已於111年6月15日放榜公告。今年報名的81,350人中,共有46.875人獲得分發(不含防疫外加),其中以備取校系獲分發人數有27,964人,整體分發錄取率(獲分發人數/報名總人數)為57.62%,較去年的59.43%下降了1.81%。 整體來說,今年招生名額較去年增加269個,報名人數較去年減少4,072人,分發錄取率則較去年低,而大學的招生名額使用率則較去年下降7.17%。 缺額10294將至考試分發 今年整體招生名額使用率(獲分發人數/招生名額數)為81.56%,比110學年度整體招生名額使用率88.73%,減少7.17個百分點。 在缺額部分,今年個人申請的招生缺額計有10,294個(不含原住民、離島、願景外加名額),較去年缺額6,265增加4,029個。招生缺額數增加的現象,除因招生名額數增加、報名人數減少外,還受疫情影響,有1,023人改以防疫外加名額分發。這些缺額將回流至「考試分發」招生名額(外加名額除外)。 ★請參考:【111個人申請】缺額10,294,流向考試分發 通過一階平均2-3個系組 據統計,111學年度「個人申請」的考生平均申請校系數為5.71個,較110學年度的5.59個稍高。而通過第一階段篩選的考生平均通過校系數,111學年度為2.88個,也較110學年度2.87個還多。再從考生填報志願序獲分發的情形來看,111學年度以第一志願序獲分發有43,595人(比率為93%),較110學年度45,616人(比率為89.85%),亦有成長。 參加考試分發,先聲明放棄 甄選委員會提醒,獲「師資保送甄試」及「醫事公費生」和「個人申請」等3個招生管道分發錄取的考生,若想參加111學年度「考試分發」及四技二專「四技甄選」、「統測分發」招生,則應先辦理聲明放棄入學資格,才能參加其他管道的招生。 ★請參考:【111個人申請】6/15放榜,放棄要在6/18前 另外,獲「個人申請」分發錄取生如參加其他入學管道而獲錄取,亦應於其他入學管道的錄取大學報到前,完成聲明放棄「個人申請」入學資格,否則一經發現,錄取資格將被取消。 「個人申請」111 vs 110 甄選委員會提供的「個人申請」招生相關數據資料如下。今年雖然招生名額、招生校系數較去年為高,但報名人數減,填志願人數、獲分發人數也較去年少。
大學考情 【111個人申請】缺額10,294,流向考試分發
111「個人申請」統一分發結果已於111年6月15日放榜,今年參與個人申請招生的68所大學中,缺額共有10,294個(不含原住民、離島、願景外加名額),較去年招生缺額6,265個,增加了4,029個。其中缺額數最高的是中國文化大學的838個,其次是義守大學498名,其它還有淡江大學、東海大學、銘傳大學、輔仁大學等校的缺額人數也都超過300人,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如往年般仍維持零缺額。 這些缺額將回流至111學年度考試分發的招生名額使用(外加名額除外)。「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各校缺額如下,打算考分科測驗的同學可以做為參考。 缺額破百40校 在這缺額破百的40校中,有15所國立大學,包含臺灣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政治大學、中興大學、清華大學、中正大學、高雄師大等,缺額在100至300名之間,其他皆為私立大學,包括淡江、文化、輔仁、東海、東吳等老牌私大,而以文化大學缺額838最多,其次是義守大學及淡江大學,分別是498和483名。 缺額50以上16校 缺額在50以上、100以內的16所大學中,有10所為國立大學,包括師大、臺北大、北教大、中教大、彰師等;私立大學則有逢甲、明道、大同等6所。 缺額20以上5校 缺額在20以上、50以內的大學則有5所,包括國立臺東大學及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分別缺額47、34名。 缺額20以下7校 缺額在20以下的7所大學中,包括體大、臺體大、台藝大、南藝大、北藝大等國立大學。其中北藝大0缺額。
大學考情 【111個人申請】6/15放榜,放棄要在6/18前
111學年度個人申請的分發結果,於111年6月15日上午9時起公告在大學甄選委員會網站上,考生可使用學測應試號碼和身分證字號直接至「分發結果查詢」處查詢。 各大學會自行寄送分發結果通知給考生。考生若對分發結果有疑問或想放棄入學資格,請記得在期限內完成。 分發結果複查 考生如果對分發結果有疑義,可以申請複查。 【申請時間】:111年6月16日中午12時前。 【申請費用】:新臺幣100元。 【申請方式】:採線上申請。請至大學甄選委員會「個人申請」網站,進入「分發結果查詢」後,點選「統一分發結果複查申請」,填妥申請複查的相關資料即可。複查結果將於111年6月18上午9點起於甄選委員會網站開放查詢,不會以書面通知。 【注意事項】:申請複查以一次為限。請於繳費期間內完成繳費才算完成申請手續。 放棄入學資格 放榜後,個人申請的錄取生已取得該校系的入學資格,考生若對結果不滿意,想參加111「考試分發」或「四技甄選」、「統測分發」等入學招生,則必須先放棄「個人申請」的入學資格。 【申請時間】:111年6月15日至6月18日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9點。 【申請方式】:至大學甄選委員會「個人申請」網站,進入「網路聲明放棄」後,點選「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登錄作業」選項,輸入個人證號後,即完成網路聲明放棄入學資格作業。完成後請透過「放棄狀態查詢」選項,查詢是否完成放棄作業。 【注意事項】 1.完成網路聲明放棄入學資格後,請自行存檔或列印「完成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確認表」,日後若有問題,可依此提出疑義申請。 2.考生若在6月19日之後因為特殊事由想要放棄入學資格,仍然應該向大學聲明放棄入學資格,但也無法參加111「考試分發」或「四技甄選」、「統測分發」的招生。 ★111「個人申請」放榜囉,可以進入大學問「快速查榜」查詢。
大學考情 【111分科測驗】必備考題・準備方向 衝刺大補帖
距分科測驗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對考生而言就是緊鑼密鼓地複習、複習再複習。「大學問」(www.unews.com.tw)直接整理111年分科測驗衝刺大補帖,提醒考生要多做考題、抓對準備方向,最後再提供心理建設藥方,讓考生們都能做好準備上考場。 補帖1:必備考題 多練習 111學年度首次舉辦的分科測驗(原指考),題型新增了「混合題型」,並使用「卷卡合一」的新式答題卷。由於配合108課綱的素養學習精神來命題,著重在評量考生的閱讀理解、圖表判讀、證據運用與邏輯推論、分析評論與表達等能力。因此,考生最好要多做練習以熟習混合題型的考法,並習慣卷卡合一的作答方式。 ★【111分科測驗】混合題型╳卷卡合一 兩大特色搶先看 ★【111分科測驗】各科參考試卷 搶先看 雖然分科測驗和過去指考題型有所不同,但是多做試題仍是最快的複習方式,不管你是做各校模擬考題,或是歷屆考題,都可以藉由答題過程檢視自己對該科重點的熟悉程度。別忘了答題後一定要檢討,針對錯誤處翻課本找出正確答案,然後複習該題所考的重要概念,千萬不要死背答案。 補帖2:認識分科 全力衝 考前一定要了解「分科測驗」這個考試的基本資訊,包括各科作答時間、題型、計分方式等,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扣分。 ★【111分科測驗】搞懂怎麼考,贏在起跑點 此外,從分科測驗採計科目組合的分析中,也能幫助同學在有限的複習時間內,掌握重要科目,妥善分配各科複習時間。 ★【111分科測驗】從採計組合看考前衝刺方向 最後,也要加強心理建設,擺脫個申失利的負面情緒,轉化成正向思考,將成功圖像的具體願景刻入腦海,鼓舞精神向目標前進;並且要維持正常作息,讓自己在上考場時,身心靈都能處於最佳的狀態。
大學考情 【111分科測驗】搞懂怎麼考,贏在起跑點
「分科測驗」(原稱「指定科目考試」),是高中升大學的最後一道關卡。在「個人申請」失利後,全力衝刺分科測驗是唯一選擇,可藉由「考試分發」把握升大學的最後機會。對於「分科測驗」,有些細節,你一定要知道。 科目與範圍 分科測驗的考試科目一共有數學甲、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等7科,範圍包括高一到高三的課程內容,和只考高一、高二範圍的學測相比,份量多了不少。但同學可以自由選考,一般而言,社會組同學會選考歷、地、公,而自然組同學則選考數甲、物、化,若想從醫或對生物有興趣,多半會加選生物。 111年分科測驗以「108新課綱」來命題,考試範圍包括部訂必修和部訂加深加廣選修的科目,在題型設計和銘題方向都會呼應108課綱的素養精神。關於命題以哪個課綱這件事,對於重考生比較重要,一定要事先留意以免讀錯。至於要使用哪一間出版社的版本則毋需多慮,因各出版社皆是依據課綱來編輯教材,所以皆可應考。 題型與計分 分科測驗的題型包括:選擇題(單選題、多選題)、選填題(數學甲)、混合題型,以及非選擇題等四大類,其中混合題型是指同時包含選擇、選填與非選擇題組成一個題組的新題型,搭配這種題型也採用「卷卡合一」的答題卷,在一張答題卷中設計對應的作答格式。考題設計多偏向資料性、整合性的類型,採申論、計算、作圖等不同的作答方式。每科滿分為100分。 ★【111分科測驗】混合題型╳卷卡合一 兩大特色搶先看 【選擇題 計分方式】 1.單選題:每題有n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答對得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0分計算。 2.多選題:每題有n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各題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得該題全部的分數;答錯k個選項,得該題(n-2k)/n的分數;但得分低於0分或該題未作答的話,以0分計算。 例如;某多選題有5個選項 A,B,C,D,E,分數為2分,正確答案為A,C,D。甲、乙、丙、丁、戊等5位考生的答案分別為「A,C,D」、「A,B,C,D」、「C,D,E」、「A,B」、「未作答」,則各生在該題的得分如下: 【選填題 計分方式】:僅有數學甲會出現的選填題,即是將填充題空格的答案拆分成可以選擇的形式,作答方式如下例,每題有n個空格,須全部答對才給分,答錯不倒扣。 【非選擇題 計分方式】:答對才給分,答錯不倒扣。 如果想看看分科測驗各科的出題方式與題型分布,甚至了解一下難易度,可以下載大考中心研發的「分科測驗 參考試卷」來練習。 ★【111分科測驗】各科參考試卷 搶先看 考科怎麼選 建議同學,先詳閱「111考試分發」簡章或利用「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校系查詢功能,了解自己嚮往的校系採計哪些考科,加權是高或低,依此為依據來選擇分科測驗的報考科目。因為在「考試分發」時,如果有任一科目未報考,則該校系就不予分發,所以報考分科測驗時要留意看清各系的檢定或採計規定。但要注意的是,選考科目多,可以選擇的校系固然也多,卻不見得有利於錄取,還是要斟酌自身能力與科目強項所在,專攻自己熟悉的科目務求不失分,切記不要貪多。 一般來說,參與「考試分發」這個入學管道的大學校系,會在學測、分科測驗、術科中訂定3至5科作為採計科目,其中分科測驗至少會採計1科,但採計術科考試音樂組的校系則不受此限制。而學測和分科測驗做為採計科目時,會將兩者成績都會換算成60級分制,術科仍採百分制。 111年重要行事曆 今年分科測驗訂在7月11日到7月12日,共兩天。第一天主要是數甲、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組的考科;第二天則是歷史、地理、公民等文組的考科。各科考試時間皆為80分鐘。 此外,111學年度分科測驗的重要日期如下,還請同學留意。 【報名】:111年6月9日到6月20日 【簡訊通知應試號碼】:111年7月4日 【公布試場分配表】:111年7月7日 【考試】:111年7月11日到7月12日 【寄發成績單】:111年7月27日
大學考情 【111分科測驗】從採計組合看考前衝刺方向
111年「考試分發」1,827個招生系組中,分科測驗和學測科目的採計組合(不含術科)共有148種類型。其中,採計「歷、地、公」任一科的有1005個系組;採計「物、化」任一科的則有550個系組,若再加上生物,則有269個系組。雖然看起來採計社會科目的系組數最多,但其中也有些系組同時採計分科數甲或是學測數A,是自然組比較佔優勢的組合,還請選考「歷、地、公」的考生留意。 「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148種採計科目組合,分為社會組,以及自然組含生物、不含生物三大類,提供分科測驗複習攻略,建議考生從採計科目的組合抓對複習方向,確保重要科目不失分,贏得最後勝利。 【社會組】分科複習攻略 111年考試分發中,採計「歷、地、公」任一科的系組有1005個(不含術科),共62個組合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歷史、學測國英」占比16.52%最高,有166個系組。其次是「分科公民、學測國英數B」和「分科公民、學測國英」,分別有122、111個系組。 特別要注意的是,有3個系組雖然採計「歷、地、公」但也同時採計數甲。這種組合容易有自然組或數學好的同學進來競爭,所以選擇這類組合的社會組同學,學測國英成績要好、分科歷地公則更是準備重點,要衝高分。 而對於學測國英失利的考生,可以選擇不採計國文(39個)或英文(152個)的系組,專心拚搏「歷、地、公」。今年甚至有6個系組,只採計「歷、地、公」,而無採計學測成績。 另外,有29個系組則同時採計學測數學A,如果學測未選考數A,這些系組就可以不用考慮了;同樣的,有6個系組同時採計學測自然,也請考生留意。 【自然組-無生物】複習攻略 111年考試分發中,採計「物、化」任一科的系組有550個(不含術科),共46個組合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數甲物化、學測國英」151個系組占比最高,占27.45%。其次是「分科數甲、學測國英」和「分科數甲物、學測國英」,分別有88、42個系組。 對於數學沒那麼強的同學,也可留意有157個不採計分科數甲的系組,可以將心力全數轉移準備物、化兩科的衝刺。整體說來,有採計物理的系組最多,採計數甲次之,採計化學的系組較少,因此,若複習時間安排必須有所取捨,物理絕對不要放棄,這科考得好,選擇才會多。 不考慮學測成績的話,有100個系組只採計數甲,有88個系組分科只採計物理。有22個系組分科只採計化學,這些系組適合單科強的考生,專心準備一科也能獲得最高效益。 【自然組-有生物】複習攻略 111年考試分發中,採計「物、化、生」任一科的系組有269個(不含術科),共37個組合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生、學測國英」和「分科數甲物化生、學測英」占比最高,都是41個系組,15.24%。其次是「分科化生、學測國英」的組合,有38個系組。 整體看來,除了生物是必備採計成績外,化學成績較物理來得重要。與上述純理工組相比,數甲顯得較不重要,今年不採計數甲的系組有171個系組。這些俗稱第三類組的考生,要特別加強自己生物和化學,才能掌握致勝關鍵。
大學考情 【111分科測驗】6/9-6/20報名,記得同步確認
111學年度「分科測驗」於111年6月9日開始報名,不論是考生個別報名或經由學校(補習班)集體報名,報名期限皆為6月20日截止,請考生於報名時間內同步確認報名資料。由於報名開始時,大部分應屆畢業生已畢業離校,若已取得畢業證書,則可以選擇「個別報名」或由學校「集體報名」;若尚未取得畢業證書,則只能參加學校的「集體報名」,還請應屆畢業生留意,不要錯失報名機會。 個別報名的考生可上「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點選「分科測驗」的「試務專區」,進入「考生專區」即可開始報名。 由學校或補習班集體報名的考生,在學校或補習班完成報名作業後,則可在上述網站中或以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報名處理進度。 如果你是「個別報名」的考生,報名與繳費時有哪些事需要注意呢?快來看看「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整理。 繳費注意事項 【報名費用】 報名費包括「基本作業費」及「考科測驗費」兩項。集體報名的基本作業費為200元,個別報名的基本作業費則為250元;考科測驗費則每一科皆為170元。低收入戶考生免繳報名費,中低收入戶考生則減免報名費60%。 舉例來說,A生報考的指考科目有:數甲、物、化等3科,若為個別報名,則需繳交760元的報名費,若為中低收入戶則須繳340元。 【繳費方式與期限】 繳費方式有三種,若有手續費皆須自付,請留意繳費期限。個別報名的考生須先上網登錄報名資料後,持報名系統印出之「個別報名繳費表」來繳費,繳費收據請妥善留存備查。 【中、低收入戶減免注意】 1.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考生於個別報名時請附上包含考生姓名及身分證號的證明文件影本。若未於報名期限內繳驗證明文件,則報名費無法減免,事後亦不接受補件。若考生已於大考中心111學年度其他考試(如英聽、學測)審驗符合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資格,則無需再繳驗證明文件。 2.清寒證明並不是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證明,不符合免繳或減免報名費的規定。 個別報名注意事項 【報名應備資料】 1.數位相片檔:為110年1月1日以後拍攝且不能使用合成相片。相片檔請以身分證號命名,以JPG格式儲存(像素高於450*600 pixels、解析度300-500dpi),檔案大小不能超過6MB。而曾報考大考中心110或111學年度任一考試且相片為109年1月1日以後拍攝者免繳。 2.報名費或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的證明文件影像檔。 3.身分證正面影像檔:若曾報考大考中心91學年度以後任一考試者免繳,但報考後曾更改姓名或身分證字號者須重繳。 【報名時請注意】 1.報名日期截止後,報名時所填的考試地區、考試科目、冷氣試場選擇等重要資料不能要求更改,亦不得將報名資格移轉他人。 2.考生個別報名時,若有報名相關問題請洽大考中心協助處理,電話:02-23661416轉608。 報名同步確認 考生於完成報名登錄後,即可上網站或電話語音(02-23643677)查詢報名處理情形,並同步確認報名資料是否正確。若資料有誤,集體報名的考生請和學校或補習班聯繫更正,個別報名的考生則於報名時間內自行更正。 報名截止後,若考生有更改姓名或身分證號碼,請於考試時請攜帶更改後的戶籍謄本或載有更改姓名或身分證事項的戶口名簿供查驗。考生如果需要更改成績通知單姓名,請於7月20日前持上述資料向大考中心申請。 【小編提醒】 想知道更多「指考分發」的其他重要日程嗎?請參考:3分鐘看懂考試分發,留意一下報名之後的重要日程,以免錯過了。
大學考情 【圖解】111「個人申請」登記志願序系統
★志願該怎麼填?請參考:【個人申請】6個志願,怎麼排序? 參加111學年度「個人申請」的錄取生(所有正備取)請注意,「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於111年6月9日至6月10日開放「網路登記志願系統」,供考生上網登記就讀志願序。不管是錄取單一校系亦或是多個校系,皆須上網登記志願序,經過統一分發後才取得入學資格。 系統每日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晚上9點止,請考生提早在期限內完成志願登記,以免網路塞車影響自身權益。網路登記期間若遇到任何問題請電洽甄選委員會:(05)2721799。 離島及原住民「師資保送甄試」及「醫事公費生」的錄取生,也須在同一時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才能參加統一分發。另外,「個人申請」錄取生若同時為111「繁星推薦」第八類學群錄取生、或為111學年度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及美術學系錄取並完成報到者,不能再參加「個人申請」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現在就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圖解說明,逐步完成志願序的登記。 步驟1:登入系統 進入「網路登記志願」後,點選「就讀志願序登記」,請先閱讀登記注意事項。之後輸入「學測應試號碼」、「身分證(或居留證)號碼」,以及「密碼」、「驗證號碼」。 【注意】:未報名111學測而無學測應試號碼的考生,例如僅參加術科考試或青年儲蓄帳戶學生,請至「學測應試號碼查詢系統」,取得甄選委員會提供的學測應試號碼。 步驟2:排序志願 登入後,請先檢查「學測應試號碼」、「身分證(或居留證)號碼」及「姓名」是否有誤。確認無誤後,請於「就讀順序」欄以阿拉伯數字表示就讀優先順序,「1」代表順序一,「2」代表第二順位,以此類推;若要放棄就讀請選擇「0(放棄)」。 【注意】:以「願景計畫生」、「離島生」或「原住民生」身分報名參加「個人申請」同學,若某一校系同時錄取備取、外加名額正取,在登記就讀志願序時,須將該校系備取志願的順序登記在外加名額正取志願之前。若將該校系備取的志願就讀順序選填為放棄(0),則該校系外加名額正取的志願就讀順序一律須選填放棄。 步驟3:預覽並送出志願 志願排序完成後,可先預覽,詳細檢查登記資料是否正確,各校系就讀順序也必須再審慎核對一次。若資料錯誤可回上一步驟進行修改,若資料正確且不再進行修改,則可按「確定」鍵,送出資料。 【注意】:志願序資料「確定」送出後不能再更改,請考生務必審慎考量並確定各校系就讀順序後再送出。 步驟4:列印志願並確認 志願序送出後,請點選「儲存就讀志願表」,將「就讀志願表」列印或儲存,以備日後對就讀志願序登記相關事項有疑義時,提出申請之用。完成登記後,請至「網路登記志願」,點選「登記狀態查詢」,確認已確實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 【注意】:「就讀志願表」為PDF檔,下載存檔後,務必再次開啟檔案確認是否資料完整無誤。
大學考情 【111個人申請】6/9-6/10上網填志願序
111學年度各大學「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的錄取結果已公告了,「大學問」(www.unews.com.tw)提醒已被大學錄取的考生,不管是正取或備取,就算錄取單一校系,皆須於111年6月9日至6月10日上網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才能接受統一分發,否則視同放棄錄取資格,無法分發。 ★如何操作志願序系統?請參考:【圖解】111「個人申請」登記志願序系統 此外,111學年度「離島地區及原住民籍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國(市)立師範及教育大學聯合保送甄試」錄取生,以及「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公費生甄試」錄取生,也須同時與「個人申請」錄取生於登記期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接受統一分發。 6/9起 登記志願序 錄取生登記就讀志願序時,請以本人「學測應試號碼」、「身分證或居留證號碼」及「密碼」,以及網頁上顯示的驗證號碼登入「就讀志願序登記」系統。 【登記時間】:111年6月9日至6月10日,每日上午9時起至下午9時止。 【登記方式】:於登記期間至甄選委員會網站,選擇「個人申請」,進入「網路登記志願」後,點選「就讀志願序登記」選項,輸入個人證號及自行設定的密碼,即可開始登記志願序。 ★志願怎麼填?請參考:【個人申請】6個志願,怎麼排序? 登記志願序 注意事項 1.錄取生無論錄取單一校系或多個校系,均須於登記期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否則視同放棄錄取資格。 2.進入登記就讀志願序畫面後,請先確認個人資料、錄取校系名稱,以及正、備取名次等是否正確。再將第一志願設定為1,第二志願設定為2,以此類推。 3.完成網路登記就讀志願序後,考生請存檔或列印「就讀志願表」。之後若對就讀志願序登記相關事項有疑義時,須附上「就讀志願表」,否則不受理。 4.完成就讀志願序登記作業「送出」後,則不能要求修改,故請考生務必審慎考量後再送出資料。若未於登記期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也不能要求補救,因此為避免網路塞車,請儘早完成登記。 5.「個人申請」錄取生若同時是大學「繁星推薦」第八類學群的錄取者,則不能再參加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 6.「個人申請」錄取生若同時經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及美術學系錄取並完成報到,則不能再參加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 7.若是以「離島生」、「原住民生」或「願景計畫生」的身分報名,若在同一校系的招生名額及外加名額皆獲錄取(含正、備取),則登記就讀志願序時,須先將該校系招生名額志願序登記在外加名額志願序之前;若將該校系招生名額志願序選填為放棄,則該校系外加名額志願序則同為放棄,還請考生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