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學習

高職學科 【108課綱】4個問答 帶你認識土木與建築群
土木與建築群包含建築科、消防工程科、土木科及空間測繪科,在課程設計強調理論與實務兼重,並依土木與建築產業不同屬性與能力需求,透過創意思考教學與實習操作過程,讓學生可順利將所學知能運用於職場,縮短學用之間的落差,並期待能為產業界培養工程營建、設計與繪製、測繪、防災與消防的相關專業人才。 土木與建築群課程綱要著重培養學生具備工程營建、設計與繪製、測繪、防災與消防專業技能,充分鏈結土木與建築產業,融入產業發展趨勢與技術接軌,包括空間設計與繪圖、營造與測繪、工程顧問統整與管理、地產建設與物業、防災與消防等職場,以營造永續的人居環境。此外,課程綱要更期待學生能運用創意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具備職場倫理、敬業精神與團隊合作等態度,以涵養實務技能與個人價值,落實技職教育的務實致用之精神。 Q1:土木與建築群的課程架構為何? 一、群共同專業及實習科目 土木與建築群規劃群共同專業及實習科目,包含部定專業科目10學分及部定實習科目36學分,合計46學分。 二、部定技能領域課程 三、校訂課程 可依據學校特色、職場需求及學生生涯發展等,依其專業屬性及職場發展趨勢研訂各科的專業能力,於校訂科目(約64至74學分)內發展以學生跨班自由選修之校訂課程,並形塑各校科之差異特色。 Q2:土木與建築群的課程特色是什麼? 土木與建築群科課程綱要旨在協助學生適性發展,找到自己人生的職涯方向;且課程規劃提供學生專題實作與創意思考機會,鼓勵學生結合專業科目與實習科目所學之知識與技能,激發學生潛能及創造力,以培育其土木與建築群核心素養,進而成為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才資源。其課程特色如下: 1.新課綱研修僅針對群共同必修科目之部分,屬於各科之專業能力並未包含在此次課綱研修之範圍內,各校應於校訂課程再研訂並補足該行業所需之專業課程。 2.新課綱修訂之後教學內容,在教學活動設計上,各校可以依設備、空間及學生素質等條件作適當之規劃與調整,以發展各校特色。 3.開放性之作業與傳統上固定工作崗位之教學不同,教師可協助學生尋求跨科或社區資源之協助。 4.本次研修測量領域以測量實習為基礎課程,再以技能領域發展專業之工程測量與地形測量。 5.本次研修製圖領域以製圖及電腦繪圖為基礎課程,再以技能領域發展為建築製圖與施工圖。 6.測量實習與建築製圖之內容適度刪減以配合建築科與土木科之不同需求,並於技能領域中依該科之需求加強所需之專業能力。 7.新增設計與技術課程,作為專題製作之先修課程,除配合專題製作之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實施要點之外並可分年分級作進階式的學習,對作品的難度、創造性、技術性逐年提升。 8.營建技術實習課程注重基本應用能力,融合製圖、物理與數學相關知識於技術實習中,並增加土木與建築鋼骨趨勢的基本電銲操作。 9.土木與建築群科部分課程會採用協同教學,藉由技專校院及業界專家學者推展先進觀念及技術,期待各校行政單位在排課上給予支援協助。 Q3:土木與建築群希望同學具備哪些核心素養? 土木與建築群課程的核心素養重視學生層次性的學習展現,首先學生要具備土木與建築相關專業領域的知能,並能積極與人溝通互動及協調,以解決職場上的問題。土木與建築群更重視學生土木與建築實務操作之能力,並能發揮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專業上的問題,培養作品欣賞、創作與鑑賞的能力,同時將美感展現於專業技術。由於居住環境和人類生活習相關,學生要能具備測量、繪製及營造之能力,將土木與建築融合於自然生態,以愛惜生命及重視環境生態的胸懷,養成社會責任感及環境保育之意識。也能具備對專業、勞動法令規章與相關議題的思辨與對話素養,培養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俾利學生能迅速且順利地進入職場,展現所學專業知能,並開創美好的生涯。土木與建築群核心素養具體內涵如下: 1.具備土木與建築相關專業領域的系統思考、科技資訊運用及符號辨識的能力,積極溝通互動與協調,以同理心解決職場上各種問題,並能掌握國內外土木與建築產業發展趨勢。 2.具備土木與建築實務操作之能力,透過系統思考、分析與探索,發揮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專業上的問題,並培養作品欣賞、創作與鑑賞的能力,將美感展現於專業技術。 3.具備測量、繪製及營造之能力,透過先進科技與資訊應用,有效進行分析及反思,將土木與建築融合於自然生態,以愛惜生命及重視環境生態的胸懷,養成社會責任感及環境保育之意識。 4.具備電腦輔助製圖與數位資訊運用之能力,能創新思考、規劃與執行,展現設計與建築藝術之美。 5.具備對工作職業安全及衛生知識的理解與實踐,探究職業倫理與環保的基礎素養,發展個人潛能,從而肯定自我價值,有效規劃生涯。 6.具備對專業、勞動法令規章與相關議題的思辨與對話素養,培養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 Q4:108課綱中,土木與建築群數學和自然領域課程使用的版本為何? 土木與建築群的部定一般科目中,數學採用C版本、物理是B版本、化學是B版本、生物是A版本。 ★圖文由國教課綱向前行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第21期:土木與建築群新課綱研修重點與特色、土木與建築群課綱Q&A
高職學科 【108課綱】7個問答 帶你認識化工群
化工群包含化工科、紡織科、染整科及環境檢驗科,為因應產業發展及職場能力需求,課程設計著重化工相關產業裝置操作、儀器檢驗分析及產品製作等專業知識與技能,強調理論與實務之驗證、實作能力及核心素養,並重視品質管制、汙染防治、環境保護及社會責任,以強化學生實務技能,充分鏈結化工產業,落實技職教育務實致用的精神。 Q1:化工群的課程架構為何? 化工群課程架構可分三大項,第一項為「群共同專業及實習科目」,主要培養學生具備化工群共同的核心素養;第二項為「部定技能領域課程」,係藉由盤點職業分類典與職能基準,根據產業界職場需求,規劃化工科與環境檢驗科適用的「化工及檢驗技能領域」及紡織科與染整科適用的「紡染及檢驗技能領域」,藉以培養學生就業所需知能,而第三項為「校訂課程」,則是依據地區產業需求,將原有的基礎課程更加延伸,開設相關科目,以培養學生多元的專業能力。 一、群共同專業及實習科目 二、部定技能領域課程 三、校訂課程 由學校依據學校願景、地區產業環境、師資設備及學生特質等因素,規劃學校本位特色課程。 Q2:化工群的課程特色是什麼? 課程的研修除需符合時代教育思潮外,亦需與產業密切結合,課程內涵需配合職場就業要求,使學生能迅速且順利地進入職場,展現所學專業知能,並開創美好的生涯,化工群的課程特色如下: 1.對應職場需求研定必修科目,鏈結產業發展趨勢:化工裝置實習、化工儀器實習及紡染檢驗實習等科目,均為產業職場所需之專業技能,列入部定必修科目,以符合業界職場需求。 2.強化重要基礎科目,融入新科技知能:保留普通化學、分析化學及實習等基礎科目,內容融入新科技及新儀器之原理與操作。 3.兼顧理論與實作,完整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術:部定必修科目普通化學、分析化學及化工裝置等專業科目,均另訂定部定必修實習科目,俾利學生完整學習。 4.融入運用科技、美感鑑賞、環境保育及社會責任等核心素養,符合總綱要求:在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之學習內容中,列入科技、美感、保育及汙染防治等內容,以符合總綱對素養及社會責任的要求,並強調培養以人為本的「終生學習者」。 5.融入環境教育、品德教育及安全教育等議題,建構全人教育:於普通化學之學習內容中列入原子利用率及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與種類的認識等環境教育內容,並於實施要點中提醒教師應引導學生將實驗廢液及廢料作適當的回收與處理;亦要求教師應進行安全宣導,並指導學生使用相關防護措施及傷害處理。 Q3:化工群希望同學具備哪些核心素養? 化工群培養學生具備化工相關產業所需的知識與實作技能,整合產品製作與操作技術,強化規劃與創新能力,並融入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務求課程發展與產業技術接軌。使學生職涯能順利將學校所學知能應用於化工、環境檢驗、紡織及染整等職場,並能配合發展繼續進修深造。 Q4:化工群在108課綱與99課綱的主要差異有哪些? 1.增訂部定技能領域:化工群於部定科目中增訂技能領域且將專業及實習科目稍做調整,故部定專業科目增加20學分;實習科目減少8學分;技能領域增加12學分(部定專業及實習科目差異說明),調整後架構如下: 2.調整部定必修科目及學分數。 Q5:化工群108課綱在專業科目「基礎化工」新增「基礎電工」章節,原因何在? 「基礎電工」的學習內容為電的基本知識、三用電表、馬達及變壓器的使用、配電設備及用電安全等。課程設計旨在培養學生化學專業知識外,亦能對「電」具有基本概念,因化工產業須使用儀器設備,若學生對用電有了基本了解,則可增強學生的用電知識,且在設備的使用上更加得心應手。 Q6:「化工裝置實習」與「化工儀器實習」為何沒列入部定實習科目而列在技能領域課程? 「化工裝置實習」與「化工儀器實習」這兩科目的課程確實是化工科相當重要的專業實習課程,但是因為化工群包含了化工、紡織、染整及環境檢驗四科,考量各科的課程重點與特色,因而將其列入技能領域課程供化工科與環境檢驗科兩科修習。如此規劃不但不會影響化工科的課程架構及發展也能使紡織科與染整科的課程安排更有彈性與特色。 Q7:染整科多元選修的開課方式? 1.一年級開設纖維材料工程絲線加工纖維理化與紡織科同群跨科。 2.三年級開設同科單班為有機化學/染整科技、染整配色實習/織物整理加工實習與網版印花實習/數位印花實習。 ★圖文由國教課綱向前行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第20期:化工群新課綱研修重點與特色、化工群課綱Q&A
高職學科 【108課綱】4個問答 帶你認識動力機械群
動力機械群課程綱要的研修,著重培育學生職涯發展所需之核心素養,如專業科目著重系統性思考,實習科目及技能領域的學習著重實務操作、應用創新及問題解決能力。此外,動力機械群課程綱要亦著重於學生職涯發展需求,兼顧未來性與前瞻性,將最新專業發展妥適融入學習內容,並重視勞動權益、職業安全及衛生、環境保護及國際觀點,務求課程發展與國際同步,並能配合發展繼續進修深造。 Q1:動力機械群的課程架構為何? 一、群共同專業及實習科目 二、技能領域科目 三、校訂科目 可依據學校特色、職場需求及學生生涯發展等,依其專業屬性及職場發展趨勢研訂各科的專業能力,於校訂科目(約64至80學分)內發展以學生跨班自由選修之校訂課程,並形塑各校科的差異特色。 Q2:動力機械群的課程特色是什麼? 動力機械群科課程綱要旨在協助學生適性發展,找到自己人生的職涯方向;且課程規劃提供學生專題實作與創意思考機會,鼓勵學生結合專業科目與實習科目所學之知識與技能,激發學生潛能及創造力,以培育其動力機械群核心素養,進而成為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人才資源。 1.強化基礎專業技能,涵養統整能力:動力機械群課程設計強調理論與實務兼重,納入應用力學、機件原理、引擎原理、底盤原理及基本電學等基礎理論知識,搭配引擎實習、底盤實習、電系實習、機械工作法及實習、電工電子實習及機電製圖實習等基礎技能,並規劃增加電腦繪圖的相關課程,建立統整應用之基礎。 2.新增技能領域科目,符應職場需求:對應產業職場需求能力,新增各科別的技能領域課程,如車輛空調檢修實習、車輛底盤檢修實習、機器腳踏車檢修實習、液氣壓檢修實習、動力機械操作實習等,建立完整性系統思考及故障診斷與檢修技能,以強化學生就業力。 3.注重生活實務連結,設計學習內涵:在理論及實習課程設計上,強調以日常生活相關的實例為教材,建構學生明白學習的價值,並能透過業界參訪、業界專家協同教學,促使學習能與產業鏈結。 4.具備基礎素養,提升自我價值:融入系統思考、創新應用、美感鑑賞、溝通協調及科技運用等素養,增進技術服務業職場與生活的專業力。透過專題實作課程讓學生學習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並為未來發展做準備。 5.涵養公民素養,善盡社會責任:配合專業知識,融入職業安全及衛生、職業倫理與道德、環保及勞動法令之重點內涵,如應注意有捲入操作設備之危險性及安全防護作為,工作時要穿安全鞋。能適時結合最新法規,如空污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提醒油品回收、冷媒回收及廢棄物處理等環保行為,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Q3:動力機械群希望同學具備哪些核心素養? 在動力機械群,學生培養核心素養有其層次,首先學生必須培養自我專業精進的核心素養及專業能力,包含系統思考、科技運用、符號辨識、問題解決及使用各種專業工具及儀器的能力。進而具備統整運用的核心素養,整合不同專業能力進行加工製作成品,以及善用各種策略執行技術服務。最後是將各種基礎能力及涵養轉化為創新應變能夠進行故障診斷及排除的能力。因為動力機械群學生以技術服務業為主,在展現專業能力的同時更強調與客戶溝通協調的素養以及團隊合作,與客戶或車主的溝通互動乃是動力機械群這種技術服務業更需要的部份。當然培養職業安全及衛生、職業倫理、環保、勞動法令、專業規章等公民意識更是不可或缺。舉例來說,運用知識及技術把車子修好就是有專業能力,在過程中注意環保、人員及機具的安全,如何把客戶的車子當做自己車子善待他,跟車主之間的互動讓車主對服務感到滿意,就是具有核心素養的專業表現。具體內涵如下: 1.具備動力機械相關專業領域的系統思考、科技資訊運用及符號辨識的能力,積極面對與解決職場各種問題,並能掌握動力機械國內外發展趨勢。 2.運用中外文專業技術資料,使用工具、量具、電子檢測儀器與設備解決專業上的問題,展現系統思考、分析與探索素養。以自動控制技能領域課程,培育學生機電整合與自動控制之實作能力。 3.具備機電識圖與製圖的能力,運用機械加工方法製作成品,體會專業技術與生活的美感。 4.具備保養動力機械設備的系統思考及科技資訊運用的能力,善用各種策略執行技術服務與溝通表達。 5.具備系統思考能力,以進行檢查、調整及更換引擎、底盤及機電設備零組件,展現團隊精神,善用各種策略執行技術服務,並能與客戶進行溝通,增進未來職場與生活的專業力。 6.具備對工作職業安全及衛生知識的理解與實踐,探究職業倫理與環保的基礎素養,發展個人潛能,從而肯定自我價值,有效規劃生涯。 7.具備對專業與勞動法令規章及其相關議題的思辨與對話素養,培養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 Q4:動力機械群在108課綱與99課綱的主要差異有哪些? 1.在課程規劃方向: (1)兼顧核心素養與專業能力結合之專業技能之展現。 (2)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之課程發展。 (3)增加專業實習技能領域之學分數,提升學生實作能力。 (4)引導學校與在地產業結合,發展與規劃跨域整合之學校課程,提供學生跑班選修。 2.在學習重點方向: (1)學習重點包括學習表現、學習內容及教學注意事項。 (2)學習表現:以學生學習該科目之專業能力與核心素養相互結合後之專業表現,其中包含顯在學習與潛在學習之表現。 (3)學習內容:以學生學習之描述為主,包括主題及該主題之學習內容所組成。 (4)教學注意事項:主要以該科目在教學上,特別提醒教學中須留意事項為主,例如是否實習分組之建議、教材與教法之提醒事項,授課過程中之危險與防護事項之提醒等。 3.在實施要點部分: 實施要點主要為引導學校進行專業群科課程與教學實施之注意事項,包括課程發展、教材編選、教學實施、學習評量及教學資源五大項目。 ★圖文由國教課綱向前行電子報同意授權轉載,原文請見第19期:動力機械群新課綱研修重點與特色、動力機械群課綱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