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校長開講 【台中】臺中科大校長謝俊宏:學會生存和一技之長最重要
想唸體育系卻因化學不好,改唸社會組,按著分數填志願考上統計系,台中科大校長謝俊宏,因此開啟他投入資訊管理的研究領域,他說,不用迷信熱門科系,多數高中生還未定性,最重要的是培養獨立性和思考能力。 成長過程中,家裡很窮,唸書是改變出身最好的出路。母親在我大三時過世,她在世時,常跟我說:「你要好好讀書,不然書沒讀你要做什麼。」媽媽是沒有唸過書的鄉下人,在她過世後,大四我才開始用功,大學畢業考上淡江管理科學研究所。唸完碩士,繼續唸博士班,後來就到台中商專(台中科大前身)教書。 一直到1999年我升上教授,一直沒忘記年少時的第一志願「體育系」,於是考上了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碩士班。那時候,我已經在台體兼課十多年,也當了系主任。大家一開始還覺得我去踢館,當時台體陳全壽校長開玩笑跟我說:「謝教授,你不要來上課,這樣我們壓力很大。」去唸體育研究所真的只是一圓年輕時未竟的夢想。 謝校長認為學歷只是一個參考,它會讓你在出社會時多一點選擇,但有一技之長才是最重要的。 感謝竹中五育均衡發展 小時候成績非常好,在苗栗鄉下,不用花太多力氣都能考第一名,當時有點驕傲。加上,棒球打得也不錯,民國58年(1969年)國二時,差點入選棒球國手。國中玩了3年,直到高中聯考前發奮唸書,吊車尾考進新竹中學。 當年新竹中學是桃竹苗第一志願,校風非常自由,在辛志平校長帶領下,竹中學生除了學科之外,還著重「德智體群美」均衡發展,連美術、體育都要求嚴格,我們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耗在這些課程上。甚至我還把體育系當做第一志願,選了丙組,後來因為化學不好,覺得考不上體育系,才轉到乙丁組(文法商)。如今,我的人生有著還不錯的成就,非常感念高中三年在竹中的訓練,讓我有機會多元發展。 高中時期竹中著重「德智體群美」均衡發展,謝校長還把體育系當做第一志願。 1960、70年代的竹中畢業生,聯考成績差強人意,多數同學第一年不是考上私校,也就是國立排名後段的中興。(編按:1970年代大學聯考錄取率僅有18%。)1974年,大學聯考第一次電腦閱卷,我運氣很好,國文82分、地理80分,歷史和三民主義考了滿分,當年錄取了中興統計系(現為國立臺北大學統計系)。 其實,我的第一志願是體育、第二志願是考古類,因為我對歷史非常有興趣。照著分數填志願就上了中興統計,可是大一成績不好,當下兩個抉擇一是被擋修,必須5年才能畢業;二則轉學,於是轉學到淡江統計。 學會生存才是王道 求學時期,我不算用功的學生,考高中、大學背後的動力都是唸書可以改善家裡環境,因此總在轉折,成績不太理想時,發奮用功,確實唸書讓我掌握未來成長機會。 社會多元發展之後,我認為,小孩的成就不是來自書讀的好不好,或許讀書好是多了一點點發展機會。就像從三、四十年前,我求學時代開始,醫學、電機一直都是第一志願,但是我一直想不通,為什麼家長非得讓小孩當醫生、當電機工程師,除了貪圖未來可能就業機會比別人多,考量工作比別人順暢,可是大家想想,做營造的,賺的錢會比較少嗎? 我認爲,尊重小孩的選項,不要干涉他們,看到跟我同輩或晚輩,發展最好的人,都不是最會唸書的人。我認為,父母不要寵小孩,能夠讓小孩適應社會、能夠生存、獨立思考才是最重要的。 選擇技職百萬年薪 大學多元開放後,大學畢業是基本教育,但是一定要唸碩士、博士,或者熱門科系,我認爲,這是父母的迷思。像是我3個小孩,都選擇技職路線。 就像大女兒,現在30多歲,高中聯考,差幾分沒上台中女中,當時我問她,要不要考慮唸五專,她選擇唸中台醫專醫檢科(現為中臺科大),五專畢業考上醫檢師證照,也上了二技。當時,白天唸書、晚上就在醫院打工當醫檢師,二技畢業在醫院工作幾年,後來轉到醫療器材外商,負責在亞洲各大醫院,教導技術人員操作最新的醫療器材。 女兒曾經跟我講:「爸,謝謝你。」國中畢業,她的好朋友唸第一志願,後來政大企研所畢業,當了大企業專業經理人。她說,「畢業不到10年,我的年薪已經超過百萬,但同學的薪水雖然不錯,一個月也就四、五萬。」加上,女兒在美商做事,又有很多機會到國外受訓,她認爲,比選擇唸高中上大學好。 學歷只是一個參考,它會讓你在出社會時,多一點選擇。其實,有一技之長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沒有一技之長,就沒有辦法在社會生存,如果你有一技之長就不用擔心被社會淘汰。 國立台中科技大學校長 謝俊宏 小檔案 ★出生:1956年 ★現職: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校長、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教授 ★學歷:新竹中學、淡江大學統計學系、淡江大學管理科學所碩士及博士、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體育所碩士 ★專長及研究領域:類神經網路、資料探勘、數量方法、決策支援系統 ★專業所屬大學學群:資訊學群資訊管理學類、財經學群統計學類、遊憩與運動學群體育學類 ★專業所屬技職群類:商業與管理群、電機與電子群資電類 ★想看更多校長開講嗎?請參考:【大學問週末報】台灣.香港大學校長,給高中生的生涯指南
校長開講 【大學問週末報】台灣.香港大學校長,給高中生的生涯指南
2018年9月,「大學問」(www.unews.com.tw)推出重量級年度企劃【大學問週末報-校長開講】,陸續邀集台灣、香港超過百所大學校長,提出具體務實的生涯解決方案,讓同學選填志願不再猶豫,精準聚焦未來熱門產業,涵養實力成為企業搶手人才,築夢踏實成就未來。 每週,大學校長準時在【大學問週末報】開講,如果你: *高中了,還找不到自己的興趣,不知要讀什麼科系… *對人文社會有興趣,卻怕未來找不到工作… *想讀工程,父母卻希望你讀醫… *期待美好的未來,但不知該如何努力… 一定要準時鎖定【大學問週末報-校長開講】,周周都有重量級校長以自己的人生經驗,毫無保留地給出史上最強具體建議。 2/24:【新北】臺北大學校長李承嘉:大學生2.0版,就等不怕挑戰的你 國立臺北大學校長李承嘉認為,現在的大學生必須跨出舒適圈,升級到「2.0版」才能面對時代的挑戰。無論是語言的精進或AI、程式的學習,都可應用在未來的工作場域,唯有強化自己的競爭力,才有勇氣無懼挑戰。(看更多…) 大學問週末報:台港百大校長齊開講 每週末,台灣、香港最強大學校長接力不間斷,提供高中職生絕對實用可行的生涯指南,讓你放眼國際、掌握未來。 ★2018/9/7:【台中】臺中科大校長謝俊宏:學會生存和一技之長最重要 ★2018/9/8:【桃園】中大校長周景揚:做好時間管理,訂下目標努力闖 ★2018/9/9:【台北】北商大校長張瑞雄:學好國英數,養成終生學習能力 ★2018/9/14:【台中】逢甲大學校長李秉乾:跨域學習及創新才能跳脫22K ★2018/9/15:【高雄】高雄大學校長王學亮:趁年輕大膽走出去 ★2018/9/16:【香港】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年輕人必須學會養活自己,不讓父母擔心 ★2018/9/21:【高雄】高師大校長吳連賞:興趣讓人闖出名堂 ★2018/9/22:【新北】輔大校長江漢聲:態度決定你的人生 ★2018/9/23:【台南】南臺科大校長盧燈茂:多閱讀才能翻轉人生 ★2018/9/28:【台南】中金院校長施光訓:勇敢當個怪咖蘋果 ★2018/9/29:【新竹】交大校長張懋中:成就從提問開始 ★2018/9/30:【桃園】警大校長刁建生:向良師學習,吃苦當吃補 ★2018/10/5:【花蓮】東華大學校長趙涵㨗:興趣結合產業才能當飯吃 ★2018/10/6:【香港】港城大校長郭位:文憑不能保證未來 ★2018/10/7:【花蓮】慈科大校長羅文瑞:別怕犯錯才能成長 ★2018/10/12:【基隆】海大校長張清風:找到定位最重要 ★2018/10/13:【屏東】屏科大校長戴昌賢:勇於迎向困難,淬鍊獨一無二 ★2018/10/14:【台北】大同大學校長何明果:溝通合作是人生必修課 ★2018/10/19:【屏東】屏大校長古源光:避險心態無法面對危機 ★2018/10/20:【高雄】輔英科大校長顧志遠:找個人生典範多學習 ★2018/10/21:【新北】臺藝大校長陳志誠:聽心裡的聲音找到天賦 ★2018/10/26:【台中】中山醫大校長呂克桓:醫學首重人文關懷 ★2018/10/27:【高雄】正修科大校長龔瑞璋:態度比專業還重要 ★2018/10/28:【台北】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跨域學習才不會被取代 ★2018/11/2:【台中】中教大校長王如哲:有想法就有方向 ★2018/11/3:【桃園】健行科大校長李大偉:油箱加滿走得遠 ★2018/11/4:【台北】北教大校長張新仁:有目標就能自主學習 ★2018/11/9:【台北】國防醫校長林石化:學習要主動出擊 ★2018/11/10:【高雄】高餐大校長林玥秀:事情做好就有人挖角 ★2018/11/11:【高雄】和春校長王嘉男:從未來願景規劃現在 ★2018/11/16:【新竹】元培科大校長林志城:抓住健康產業大趨勢 ★2018/11/17:【新竹】玄奘大學校長簡紹琦:從小目標開始努力 ★2018/11/18:【台北】城市科大校長連信仲:選擇有時比努力更重要 ★2018/11/23:【台北】北市大校長戴遐齡:堅持就能迎向成功 ★2018/11/24:【台南】中華醫校長曾信超:考照增加就業機會 ★2018/11/25:【新竹】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選校讓學習更有彈性 ★2018/11/30:【台中】臺體大校長林華韋:運動也能培養人生態度 ★2018/12/1:【台中】僑光科大校長楊敏華:經濟實力是逐夢的前提 ★2018/12/2:【高雄】高苑科大校長趙必孝:肯冒險就有機會成功 ★2018/12/7:【台南】南應大校長林品章:建立制度保障設計人才 ★2018/12/8:【台南】長榮大校長李泳龍:讓移動翻轉人生 ★2018/12/9:【台南】南藝大校長詹景裕:做興趣享小確幸 ★2018/12/14:【新北】景文科大校長洪久賢:飛上國際成就未來 ★2018/12/15:【台北】戲曲學院校長張瑞濱:明師益友受用終身 ★2018/12/16:【新北】華夏科大校長陳錫圭:選興趣也看產業潛力及需求 ★2018/12/21:【台中】修平科大校長鄧作樑:自己爭氣不怕AI搶工作 ★2018/12/22:【桃園】萬能科大校長莊暢:抓住航空電競熱門趨勢 ★2018/12/23:【金門】金門大學校長陳建民:多學語言多開扇窗 ★2018/12/28:【台北】臺師大校長吳正己:找到方向不走冤枉路 ★2018/12/29:【新竹】明新科大校長林啟瑞:選校看特色與業界評價 ★2018/12/30:【桃園】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培養未來的愛迪生 ★2019/1/4:【台中】弘光科大校長黃月桂:幫助人就是最好的選擇 ★2019/1/5:【台中】嶺東科大校長趙志揚:掌握技術可攻可守 ★2019/1/6:【台中】東海校長王茂駿:住宿主題村 學習不斷電 ★2019/1/11:【台中】勤益科大校長陳文淵:選擇良性競爭的環境 ★2019/1/12:【高雄】樹德科大校長 陳清燿:知識變力量 學歷變實力 ★2019/1/13:【高雄】東方設計大學校長吳淑明:發現自己的DNA ★2019/1/18:【台北】台北海洋科技大學校長唐彥博:成為五星人才 ★2019/1/19:【高雄】空軍官校前校長 王天祜:專業加語言 四海皆出路 ★2019/1/20:【台北】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選興趣 好過選熱門科系 ★2019/1/25適逢學測考試,當周「校長開講」專欄暫停一次。2月份起,「校長開講」調整為每周末刊出。 ★2019/2/2:【新竹】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大學多元招生一路走來 ★2019/2/9:【新竹】大華科大校長李右婷:挖掘天賦 翻轉人生 ★2019/2/16:【桃園】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凸型人才 強項更突出 ★2019/2/23:【桃園】國防大理工學院院長荊元宇:培養未來國防人才 ★2019/3/2:【台中】中臺科大校長李隆盛:人生路迢 常行必至 ★2019/3/9:【台北】世新大學校長吳永乾:多閱讀並培養全媒體運用能力 ★2019/3/16:【彰化】彰師大校長郭艶光:以終為始 不隨波逐流 ★2019/3/23:【高雄】高科大校長楊慶煜:追尋比個人更高的價值 ★2019/3/30:【台中】朝陽科大校長鄭道明:為全球就業做好準備 ★2019/4/6:【桃園】長庚科大校長樓迎統:實習表現影響就業存活率 ★2019/4/13:【新北】聖約翰校長艾和昌:趁早探索定向,學習獨立自主 ★2019/4/20:【嘉義】吳鳳科大校長蘇銘宏:終身學習與正確態度是成功關鍵 ★2019/4/27:【雲林】虎科大校長覺文郁:讀技職就是成為解決問題高手 ★2019/5/4:【屏東】美和科大校長翁順祥:敢做夢 從海外實習走出去 ★2019/5/11:【嘉義】稻江校長張淑中:吃苦當吃補,不畏挑戰 ★2019/5/18:【台南】崑山科大校長李天祥:找到興趣,更要堅持 ★2019/5/25:【台北】文化大學校長徐興慶:興趣才是你的核心價值 ★2019/6/1:【新北】法鼓校長釋惠敏:善用人腦與電腦面對煩惱 ★2019/6/8:【高雄】文藻外語大學校長陳美華:東南亞就業市場大好 ★2019/6/15:【屏東】大仁科大校長王駿發:科大就是學就業本領 ★2019/6/22:【宜蘭】宜蘭大學校長吳柏青:願意做,農業也是熱門選項 ★2019/6/29:【雲林】雲科大校長楊能舒:幸福是夢想實現拚來的 ★2019/7/6:【嘉義】中正校長馮展華:選科系,先想好你要的生活型態 ★2019/7/13:【高雄】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高中生,你的對手來自全世界 ★2019/7/20:【新北】明志科大校長劉祖華:生涯無法規劃,你要的是閱歷投資 ★2019/7/27:【台中】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助學弱勢,學生只要專注學習表現 ★2019/8/10:【嘉義】嘉義大學校長艾群:放手讓年輕人追求理想 ★2019/8/17:【台北】陽明大學校長郭旭崧:醫師創業家挑戰下一個明星產業 ★2019/8/24:【彰化】建國科大校長江金山:實作能力才是就業本錢 ★2019/10/26:【台中】興大校長薛富盛:只要不討厭就該去嘗試 ★2019/11/9:【台北】政大校長郭明政: 想想30年後在哪裡?就知道怎麼選科系 ★2019/11/23:【花蓮】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從喜歡開始發揮無量的天賦能力 (開講校長陸續上場,敬請密切注意「大學問」官網訊息。) ★大同技術學院校長林明芳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 ★南開科技大學校長孫台平 ★遠東科技大學校長王元仁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校長徐守德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 ★環球科技大學校長沈健華 ★醒吾科技大學校長陳義文 ★國立體育大學校長邱炳坤 ★東南科技大學校長李清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