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巴拉圭駐華大使傅達耀蒞臨佛大 關懷華語生深化國際教育交流
傅達耀大使同時肯定佛光大學在華語教育、國際生照顧與文化體驗上的用心,並感謝佛光山系統與校方團隊提供安全友善的學習環境。他也提到台巴合作的多年成果,期待未來在學生培育、教育資源共享與文化互訪等面向上,創造更多具體成果。 趙涵?校長代表學校致詞表示,佛光大學十分珍視與巴拉圭的情誼,感謝巴拉圭長年對佛光大學堅定的支持。學校將持續精進華語教學品質,並拓展多元國際合作,希望讓來自巴拉圭的同學不僅學好中文,更在台灣獲得開闊視野、厚實能力與溫暖經驗,成為兩國未來的重要力量。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幼教系獲新南向學海築夢計畫補助,到馬來西亞實習,展現多元教學方案,帶給幼兒新學習體驗
大學校園 音樂療癒心靈!中華大學用搖滾演講打造生命教育新體驗
中華大學諮商中心舉辦「音愛生命-玫瑰墓生命教育音樂演講」,邀請由台南市立醫院急診部主任蘇世揚醫師領軍的玫瑰墓樂團登台演出。活動以音樂為媒介,結合真實生命故事與現場演講,打造全台獨一無二的「音樂式生命教育」,帶領師生進行一場深刻的心靈旅程。本次活動貴賓雲集,包括中華大學劉維琪校長、游坤明副校長、新竹市光華國中林茂成校長與家長會長李安琪等人皆親臨現場,與學生一同感受音樂與生命交織的感動時刻。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環境教育新體驗 以實地課程啟發學生永續思維
南華大學致力推動環境教育與生態永續,執行成效獲各界肯定,自與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簽署合作意向書(MOU)後,雙方不僅共同辦理綠色足跡活動,更強調教育資源均衡,並優先補助偏鄉學校參與環境教育活動。南華大學於日前帶領嘉義縣黎明國小學生至戶外場域進行環境教育課程,讓國小學童親身體驗自然環境之外,也提升防災知識,更啟發學子的永續意識。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文創系實地參訪 深化學生跨域創意與永續思維
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下,南華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管理學系於10月8日由副教授陳寶媛及系助理郭宣育帶領文創系及旅遊系共35位學生至嘉義縣馬稠後工業區冷研碳索館及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參訪,藉由產業與文化的雙重體驗,深化學生對環境永續與文化傳承之間關聯的理解。
大學校園 嘉大應用歷史學系與廣播節目「愛樂大解密」合作 共同推廣史學應用
當歷史碰上音樂,將碰撞出不同的歷史學習。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吳建昇副教授、陳凱雯助理教授於「臺灣通史」及「臺灣文化史」課程中,推廣臺灣民謠與大眾史學,推動跨域交流與史學應用。 吳建昇副教授、陳凱雯助理教授特別與文化部補助節目:快樂聯播網-嘉樂電台「愛樂大解密」合作,由電台蕭碧月專員與嘉大音樂學系校友蔡東宸領隊,邀集應歷系許定廉同學與多位成員共同籌劃此次活動。更結合音樂學系多位同學演奏樂曲,在課程中以弦樂四重奏、大中小提琴方式演出多首臺灣民謠,考驗樂手的默契,也看見傳統民謠的不同呈現方式。演出內容包括著名的望春風、蘭陽舞曲、阿里山的姑娘等精彩樂曲,並以歷史角度介紹、音樂表演結合,內容引人入勝。 兩位老師透過此一活動,讓學生理解音樂與歷史及土地的關聯,並發現歷史的無限可能。活動結束後,學生紛紛表示是很特別的課堂經驗,不只富具教育意涵,也一飽耳福,更翻轉平常認為歷史教學墨守成規的刻板印象,讓歷史不斷創新,也用不同形式留下紀錄,是極具創意且嶄新的教學活動。
大學校園 創意「鹹魚翻身」!嶺東數媒學生動畫勇奪金犢獎「台灣第一」與「國際銀獎」
嶺東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2025年金犢獎比賽傳來捷報,學生、江芷萱、張克襄、呂祥雯、陳薇?、陳群易等六位同學共同創作的動畫《魚酥一下,摸魚一下》,在【旺旺集團產品廣告設計獎】類項中拿下「台灣第一名」,並同時獲得「國際銀獎」肯定。
大學校園 捷報 114年全運會武術項目本學程學生勇奪2金1銅
佛光大學運健學程學生日前於「114年全國運動會」武術項目競賽中展現卓越實力,共計斬獲2金1銅的亮眼成績,為校爭光。 此次賽事競爭激烈,佛光大學運健學程的選手們憑藉平日紮實的訓練與穩定的臨場表現,成功在眾多好手中脫穎而出。奪牌名單與成績如下: 金牌: 大二學生 陳思芸(女子組 52公斤級) 金牌: 大二學生 沈稟堯(男子組 60公斤級) 銅牌: 大一學生 羅加宥(男子組 56公斤級) 其中,大二的陳思芸與沈稟堯同學,在各自的量級中過關斬將,展現了優異的技術與強大的心理素質,雙雙奪金;而甫升上大一的羅加宥同學,首次參加全運會即展現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勇奪銅牌,未來發展潛力可期。 佛光大學副校長羅智耀表示:「學生們的傑出表現是他們日復一日努力訓練的成果,學程全體師生皆感與有榮焉。感謝教練團隊的辛勤指導,以及學校的鼎力支持。未來,運健學程將持續培育更多優秀的運動健康專業人才,在競技場上再創佳績。」 佛光大學長期致力於學術與實踐並重,運健學程的學生們此次在全國最高等級的綜合性運動賽會上取得佳績,不僅是個人努力的肯定,也再次印證了佛光大學在體育人才培育上的卓越成效。
大學校園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師生於第64屆台灣心理學年會展現研究實力-研究成果與SDGs接軌
佛光大學心理學系黃智偉、周蔚倫、龔怡文、劉蓉果老師帶領約二十位大學部及研究生,於成功大學舉辦的第64屆台灣心理學年會發表十八項研究,交流熱烈,並有五個研究獲得觀眾票選最佳學生海報獎。參與學生表示,與國內外研究者面對面交流,不僅拓展學術視野,也深刻體驗研究過程的樂趣與價值;更有幸與日本學者交換研究海報作為交流紀念,體驗難得的跨國學術互動。
大學校園 佛光大學運動菁英講座請來楊合貞 分享滑輪競速奮戰歷程
大學校園 走進韓國漢字傳承與儒家思想 嘉大邀韓國姜允玉教授開講朝鮮的文化記憶
嘉義大學積極推動通識教育國際化,由劉馨珺教授開設的「世界文明與當代社會」課程,結合日本歐亞基金會(?????財團 from Asia)補助,打造跨文化學習平台。系列講座第6場10月21日在民雄校區教育館舉行,活動播放姜允玉教授演講影片,主題為《漢字與儒家思想對韓國文化記錄的深遠影響》。 姜教授為韓國儒學與漢字研究領域的權威,透過其精彩講解,帶領師生穿越時空,探索漢字與儒學如何在朝鮮半島落地生根、開枝散葉,並成為韓國文化紀錄的核心力量。在廣闊的東亞文化圈中,韓國是最早接納漢字與儒家文明的國度之一,姜教授說明韓國如何吸收並發展漢字與儒家文化,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漢文化,並介紹韓國最早的《論語》文本-平壤竹簡,以及韓國以漢字紀錄保存的儒家文化遺產,如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朝鮮王朝儀軌》。此外,她也探討韓國至今仍保留的明代禮樂文化儀式,如:宗廟大祭與釋奠儀式,展現儒家文化的完整性繼承,讓嘉大師生了解漢字與儒家思想在韓國文化紀錄中的深遠影響。 劉馨珺教授表示,姜允玉教授的演講深入淺出,不僅展現了韓國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蘊,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漢字在文化紀錄中的價值。她的研究視角跨越地域與時代,讓學生得以從東亞視角理解文明的傳承與轉化,對學生而言是一次難得的思想啟發。 修課學生也分享心得,表示透過此次講座,不僅理解了儒家思想在韓國的發展脈絡,也對文化保存與跨文化交流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生普遍認為,姜教授的講解讓抽象的儒學思想變得具體而生動,激發了他們對東亞文化的學習興趣與批判思維。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參訪養殖產業 探索科技智能養殖與青年返鄉創業
為拓展學生職涯視野,南華大學產學合作及職涯發展處於10月16日辦理企業參訪活動,由該處實習及就業輔導組組長呂玉枝帶領31名學生走訪雲林縣的台灣鯛生態產業創意園區與好蝦冏男社,藉以實地了解科技如何翻轉傳統養殖產業,生態永續以及青年返鄉創業的實踐歷程,同時也呼應高教深耕計畫「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深化產業鏈結」的核心精神。讓學生在產業現場中學習科技創新與永續發展的實際應用,開啟職涯與創業的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