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嘉義縣學習型城市計畫辦公室於南華大學揭牌啟用 攜手推動終身學習
「嘉義縣學習型城市計畫辦公室」於9月13日在南華大學學慧樓揭牌,全臺首創學習型城市計畫辦公室正式啟用。該計畫以「相招來嘉.義起夯學 創建智慧永續樂學城」為發展藍圖,全面呼應縣長翁章梁的施政方針,透過教育以勇敢破繭翻轉成功,加速實現嘉義縣成為農工科技大縣之願景。
大學校園 中華大學攜手全球PCB龍頭臻鼎 共同深植綠色永續理念
中華大學11日與全球PCB龍頭臻鼎科技集團之教育基金會,一同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未來雙方將齊力推動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驛動新埔:種希望樹,點幸福燈之綠色共生」,深植綠色永續理念。
大學校園 雲林慢食地球市集暨工作坊  將於9/15登場 南華大學USR團隊攜手推廣「雲林良品」到國際
雲林縣長張麗善多年來推動「雲林良品」不遺餘力,不僅成功讓雲林優質農產品行銷至國內各地,更與南華大學攜手推動零廢棄物「地球市集」,實踐推動ESG的概念。今(113)年 6月在古坑蜜蜂故事館舉辦第一場市集與慢食工作坊廣受好評,雲林國際慢食組織與南華大學USR計畫總辦公室將於9月15日(星期日)在雲林縣虎尾鎮同心公園舉辦「慢食地球市集暨慢食工作坊」,除了推廣雲林在地套特色農產品,也特別邀請「油神」專家,讓大家了解好油。歡迎全國各地民眾蒞臨共襄盛舉,感受雲林在地慢食的特色。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棒球隊韓國移地訓練 與8校展開交流 與兩校簽署體育交流MOU
南華大學棒球隊成立迄今8年,歷年來屢創佳績,為強化球隊的訓練,提升競爭力,今(113)年暑假,於8月19日由學務處兼體育運動發展處處長何應志、棒球隊總教練蔡仲南與教練團帶領球隊至韓國進行為期兩週的移地訓練及交流。在移地訓練期間,更與延世大學及檀國大學兩所學校簽署體育交流MOU,讓球員們未來有更多國際交流的機會。此行透過交流賽不僅讓每位球員提升球技,更從中學習寶貴的經驗,開拓國際視野,近日回國後,個個儲備滿滿的能量,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大學校園 Party night熱鬧迎開學!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勉勵新生:把握人生中的關鍵時刻
中華大學於9日正式開學,今年以「躍動新章」為主題,舉辦一系列精采活動,其中包括最受歡迎的晚會party ,學生們各個在舞池中盡情舞蹈、展現自我,以滿滿活力迎向校園生活!校長劉維琪也特別以校內學長姊們的案例,來鼓勵新生要把握人生中的每個關鍵時刻,成為德智體群美兼具的陽光青年,成功為自己翻轉人生!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攜手東引鄉公所培力慢城公民 目標2026年成為台灣唯一具生態島嶼特色的國際慢城
南華大學長期以來深耕地方,從嘉義縣大林鎮出發,以系統性透過各部會計畫、教師社群、學生行動與場域共同協力,推展地方文化,打造宜居城鎮,推廣國際慢城意涵,並協助許多城鎮推動慢城,近年來與連江縣東引鄉亦有密切的交流與合作。該校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辦公室執行長葉月嬌於8月28日至9月1日受邀率團隊前往東引參加「慢城培力工作坊」,不僅加深雙方的交流合作,更與東引鄉公所攜手培力慢城公民,並讓東引鄉於2026年成為台灣唯一具生態島嶼特色的國際慢城為目標。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共識營集體創作 邁向永續發展
南華大學每年於9月開學前皆會前往佛光山舉辦為期兩天的「南華共識營」,藉以匯聚全體教師共同集思廣益、交流討論,凝聚學校發展策略之共識,促進教學品質與行政成效之提升。近年受疫情影響暌違三年未至佛光山舉行,於 今(113)年9月5日至9月6日登場的「113學年度第一期南華共識營」,也是高俊雄校長今年上任後首次率全校教師回佛光山舉行的共識營,董事長慈惠法師特地親臨開示,駐校董事覺禹法師兩天皆全程參與並予以指導。
大學校園 從陌生到熟悉嘉義大學新進教師跨域合作零距離
新(113)學年度開始,嘉大除迎接各學制新生加入,在師資方面也進行人力世代交替,有一群新聘教師也是嘉大「新鮮人」。研究發展處9月5日在蘭潭校區電算中心辦理111-113級新進教師同學會,迎接另一類的「大學新鮮人」,計有30位新進教師報名參加。活動內容包含各項計畫申請須知、跨領域教師學術交流,以及在嘉大未來3年的自我期許,期能為嘉大師資注入新血及活力。 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引起大眾關注,在學術研究上更是一大利器。本次活動邀請郭益銘副研發長主講「生成式AI提升英文論文寫作效率及參考指引」,與新進教師共同探索如何應用科技,打破傳統框架,提升英文期刊量能及教學成效。下午由研究發展處進行計畫徵求說明會,讓新進教師了解計畫申請相關作業,提升行政效率及產學合作績效,並安排跨域合作學術交流,以「科技」為主題進行學術火花碰碰樂活動,拉近彼此距離,快速融入嘉大的大家庭。期待藉由這次機會刺激不同領域教師間慣性思考角度,鏈結跨域交流合作,有助於跨域研究計畫的產出。 林翰謙校長致詞表示,教師的任務是教學、研究及推廣服務,透過新進教師同學會的舉辦,期許大家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外,踏出第一步與其他系所(領域)教師互動交流,建立跨域合作契機,成為未來在教學及研究上的新動力。林翰謙校長並勉勵大家共同打造有溫度的嘉大品牌與文化,並以五心、五力、五感期許新進教師能以「嘉大心」:和諧『愛校心』、團結『力量心』、互相『關懷心』、抱持『同理心』;培養學生具『關鍵力』、『適性力』、『跨域力』、『國際力』、『終身力』的「嘉大力」;全校教職員工生能具備『責任感』、『使命感』、『成就感』、『共有感』、『光榮感』的「嘉大感」,搭配各行政單位自訂期望值、茁壯政府部門產學計畫「新舊傳承、寄予厚望」及課程安排等,激勵新進教師的參與,共同營造有溫度的嘉大文化。 在嘉大教師共同努力下,去年產學研究計畫經費達8.5億元,112年嘉大新進教師申請國科會隨到隨審通過率達73.7%,110-112年度嘉大有近六成新進教師擔任研究計畫主持人,鼓勵新進教師參與學術研究,培力新進教師研究量能。 今年度新進教師土木與水資源工程學系林庚達助理教授表示,同學會活動溫馨又有趣,期待未來在教學、行政及學術研究上與大家一起成長。生物機電工程學系龔毅助理教授為第二年參加,他分享第一年參加感覺嘉大家族很溫馨,提供新進教師快速融入校園生活,第二年更進一步結合計畫相關措施提供不同思維,讓新進教師能有安全感及後盾支持,可以戮力於研究與教學。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與巴拉圭國立亞松森大學續簽合作備忘錄 深化臺巴學術交流
嘉義大學持續深耕國際學術交流合作,9月4日與巴拉圭最具規模與歷史之高等學府「國立亞松森大學」舉行校級合作備忘錄續約儀式。此次續約,象徵著兩校自2001年簽署首次合作備忘錄以來,更加緊密而頻繁的交流合作。 嘉大校長林翰謙與巴拉圭國立亞松森大學校長Dr. Zully Vera de Molinas,在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二等教育秘書陳鈺林、嘉大張俊賢副校長、陳瑞祥副校長、林芸薇主任秘書、楊正誠國際事務長及國合組陳宣汶組長見證下,在嘉大蘭潭校區續簽學術交流合作備忘錄。 林翰謙校長致詞時表示,為表彰前巴拉圭鞏薩雷斯前總統對教育的貢獻,嘉大曾於訪華期間頒贈榮譽博士學位。此次能再續約,非常感謝駐巴拉圭大使館郭炳宏公使的極力促成,以及嘉大農藝系傑出校友李清水教授在園藝及農耕技術改良方面,深化嘉大與國立亞松森大學合作關係。期待未來透過線上或實體各種合作方式,例如開設西班牙文或華語課程、學術研究等合作計畫,培育更多優秀國際化人才。 巴拉圭國立亞松森大學校長Dr. Zully Vera de Molinas表示,非常榮幸能與嘉大續簽合作備忘錄。作為巴拉圭首屈一指的研究型大學,長期致力於推動國際交流與學術合作。感謝林校長及副校長們寶貴的意見,相信未來在雙方國際事務處的密切協作下,結合兩校各學院的專業優勢,將可開創更全面且深入的合作前景。 透過此次合作備忘錄的續簽,嘉大與巴拉圭國立亞松森大學將建立更緊密的夥伴關係,期待在更多領域展開合作,為促進兩國高等教育發展貢獻心力。
大學校園 嘉義大學農民學院景觀入門班課程精實 理論與實作讓學員收獲滿滿
嘉義大學農學院農業推廣中心與景觀學系合作,9月3日至5日辦理「景觀入門班」初階選修之農民學院課程,由農推中心林明瑩主任與景觀學系王柏青主任共同主持開訓典禮。20位學員分別遠自臺北南港、屏東內埔等地前來,三天課程期間講授豐富的景觀領域理論及實務知識,學員個個滿載而歸。 負責籌備該次訓練班的景觀學系王柏青主任(兼農業推廣教授)表示,「景觀入門班」是農推中心配合農民學院開辦的初階選修課程,為國內唯一的景觀領域訓練班,課程完整涵蓋景觀面的基礎理論、設計規劃、生態學及植栽設計,並結合各種實作課程,如:盆景雕塑、植物槌染、景觀繪圖與模型實作,可使學員從不同面向了解景觀設計。師資分別來自田尾公路花園協會、東海大學及嘉大景觀學系,皆為景觀界首選,其中飛龍盆栽的朱佳玲老師更曾榮獲彰化縣樹石藝術協會盆景雕塑金牌獎。 學員鄭壹鴻先生來自桃園大溪,亦是嘉大農場管理公費班的畢業生,他表示因為目前正在從事景觀相關工作,對於景觀生態方面之課程想再更多方面的學習,此次覺得獲益良多。來自臺南仁德的朱麗琴小姐則非常肯定本次課程,她覺得課程實作方面,如:花藝、水苔製作、飛龍盆栽的雕塑及景觀模型製作等,好玩又有趣,上完課後滿滿的禮物回饋,真是物超所值。 農推中心林明瑩主任表示,很高興景觀入門班今年續辦能再度獲得好評,是團隊努力宣傳與籌備最好的回饋。嘉大景觀學系擁有多位學有專精的優秀師資,將是學員日後最堅實的後盾;農業推廣中心在嘉大成立已逾40年,中心擁有9位不同農業領域專精的推廣教授,致力於服務在地的農友,未來將持續配合農民學院籌劃更多元的課程,滿足農友需求,實現農業終身學習與時俱進之目標。
大學校園 AI先修班X未來法官養成 東吳攜手新北市府打造高中生假日課程
AI課程全球發燒,東吳大學今(9/6)日和新北市政府簽定MOU,為高中生打造一系列的AI先修班以及未來法官養成課程,以法、商學院為核心,結合人文社會、外語、理、巨量資料等六大學院,開設假日課程,主題如國民法官、AI生活應用、互動聊天機器人等,免費提供高中生實用又有趣的課程。 新北市教育局局長張明文指出,感謝頂尖的東吳大學及六大學院豐沛的資源,對高中生銜接大學有很大的幫助,法律素養是未來對孩子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特別感謝東吳大學能與新北市合作。 東吳大學校長詹乾隆表示,東吳最近加入教育部成立的「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擁有豐富資源。這次與新北市合作的課程充分符合當今 AI 浪潮,邀請法學院、外語學院、商學院、人文社會學院、理學院及巨資學院的優質教師團隊,共同開設8門精彩課程,包含「AI 的著作權解析」、「閱讀悅繪-外文電子書創意實作」、「AI的生活應用」、「商學領域AI工作坊」、「互動聊天機器人」、「人工智慧影像生成、語言互動、影像醫學」及「人文數位學之文創產業概論與實作」等。
大學校園 華大「就業型大學」超有感 畢業生就業率超過9成!
杜絕青年待業焦慮!根據中華大學最新調查統計,107-110學年度畢業生,畢業一年後平均就業率超過9成,彰顯出華大「就業型大學」推動的優異成效。讓學生在大學四年內藉由與時俱進的豐沛學習資源,以及順暢的實習及就業管道,幫助學子無縫接軌職場! 人力銀行最新數據顯示,因目前正處於通膨時代,合計有93.8%的新鮮人透露,在「待業期間」時會有「焦慮感」,如此高的比例也創下六年來新高。中華大學身為典型的「就業型大學」,今年連續第15年獲得勞動部動力發展署補助”就業學程”計畫,113學年度通過的計畫數量,更是桃竹苗大專校院第一名,全國排名第四名,已造福超過1600名學生接受培訓,成為專業的「實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