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情報 從理論到顯微觀察 嘉大植物醫學文旦課程收穫豐碩
嘉義大學農業推廣中心與植物醫學系7月8日至9日聯合舉辦「植物醫學理論與實務-文旦篇」農民學院進階選修課程,吸引來自全臺主要文旦產區共26位學員參訓,儘管受丹娜絲颱風影響,課程壓縮為兩天密集進行,仍順利完成訓練,學員對課程內容與安排反應熱烈,收穫豐富,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嘉大植醫學系副教授兼農推中心主任林明瑩表示,本次課程為農推中心配合農民學院所辦理之「植物醫學理論與實務」系列進階課程,首度聚焦文旦主題,吸引超過30位文旦農友報名。此次課程邀請嘉大園藝學系與植醫學系專家,以及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研究人員共同授課,師資陣容堅強。 課程內容涵蓋柑橘產業、文旦的病害、蟲害、?害的鑑定實務、文旦殺蟲劑與殺菌劑之作用機制介紹、文旦的根域管理、文旦營養診斷與肥培管理,文旦栽培整合性管理等,理論與實務兼備。其中受學員好評的是顯微鏡觀察文旦病蟲害實體操作,每人皆能獨立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深具啟發性與實用性。 課程雖因颱風影響改為兩日密集授課,首日更持續至晚上九點,學員學習熱情絲毫未減。園藝學系名譽教授呂明雄以其50年柑橘產業經驗,分享文旦整合性管理實務,與學員互動熱烈;園藝學系江一蘆老師則帶來柑橘根域實體樣本,搭配精闢講解,引發高度關注與拍照紀錄。 學員背景多元,其中來自麻豆的年長學員丁香秀,身為有機文旦果農,積極與他人分享病蟲害防治經驗;來自雲林斗六的周富密更表示,顯微觀察讓他對害蟲識別有全新理解,直呼課程「太值得了」。 林明瑩主任指出,嘉大農推中心設立逾40年,結合9位不同專業領域的推廣教授,長期服務雲嘉南地區農友,未來將持續與農民學院攜手推出多元課程,協助農友精進專業技能、掌握產業趨勢,落實農業終身學習與永續發展的目標。
營隊 世新大學攜手《國家地理》雜誌 青少年攝影工作坊結業式收穫豐
用影像說故事,讓攝影成為青少年的探索工具!世新大學與《國家地理》雜誌首度合作的青少年攝影工作坊,限額50名,吸引眾多12至18歲對攝影充滿熱情的學生踴躍報名,早早額滿,並於今(7)日舉行結業式,展現影像教育的創新與實用性。這場三天兩夜的課程,結合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與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的專業資源,提供學員影像敘事、構圖技巧、燈光運用等多元主題,並透過戶外實拍與智能攝製技術等體驗活動,讓學員在理論與實作中探索攝影的無限可能。   結業式上,《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總編輯李永適表示,攝影不僅是記錄瞬間的工具,更是一種表達故事的媒介。他感謝世新大學的大力支持,以及緯創人文基金會的長期贊助,並特別提到兩屆金鼎獎得主攝影師陳郁文在課程規劃上的貢獻。他鼓勵學員未來多拿起相機,用影像講述自己的故事,並期待未來有更多合作機會。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則指出,世新以傳播教育起家,此次工作坊充分展現了學校整合影像與數位技術的辦學特色。他提到,學員透過世新大學的綠幕虛擬棚及實景棚,結合智能攝製技術的學習體驗,深入了解現今、未來影像創作的過程與趨勢。他期待未來能與《國家地理》雜誌有更多合作,持續提升影像教育的深度與廣度。
營隊 世新大學傳管高中營沉浸體驗專業課程 打造未來傳播人才夢幻島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於暑假期間舉辦第九屆世新傳管「王牌數位製作人」高中營,以《幻境啟航Dreamland》為主題,吸引眾多全國高中生踴躍參加。活動由系學會籌辦,透過精心設計的課程與活動,讓學員在三天內深入探索傳播產業的核心技能與未來趨勢,並展現傳播管理學系的專業特色與教育理念。   營隊課程規劃豐富,涵蓋攝影剪輯、行銷策略、經紀人實務及名人講座等內容,並邀請到多位業界與校內的重量級師資。攝影剪輯課由世新傳管系學長楊士賢擔任講師,他以自身獲得《台中勞動人權影音競賽》首獎、《高雄國際發明展創意短影音競賽》冠軍等多項殊榮的經驗,結合實作教學,帶領學員掌握影像構圖、光線運用及剪輯技巧。行銷策略課程則由社群經營專家33老師主講,她以多年行銷企劃的實戰經驗,解析社群平台運作及內容創作的成功秘訣,啟發學員運用創意突破數位行銷的框架。經紀人實務課程邀請到芒果醬Mango Jump經紀人Nii,她透過真實案例分享演藝產業幕後工作的挑戰與細節,帶領學員深入了解文化經紀人的角色與職責。名人講座則由IG人氣創作者Jeffery傑佛瑞壓軸登場,他以幽默風趣的方式分享自媒體經營的心路歷程,並鼓勵學員勇敢打造個人品牌。
情報 亞洲大學健管系學生參與「2025醫療及健康產業永續經營與創新管理研討會」,榮獲2項第一名、5項佳作
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系研究生,參加「2025醫療及健康產業永續經營與創新管理研討會」,在研究生組海報發表競賽中表現優異,榮獲2項第一名、5項佳作,成績斐然,展現該系傑出的研究實力、學術潛力。 亞大健管系楊尚育主任表示,系上同學在此次研討會中表現優異,展現在醫療與健康產業領域的深厚研究基礎與創新能量,未來將持續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各類學術與實務研討會,提升研究能量與競爭力,培育更多優秀的健康產業管理專業人才。
情報 亞洲大學護理學院,以生成式AI融入職輔教材,打造智慧護理職涯力。
亞洲大學護理學院自2021年起,持續獲教育部「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補助計畫」,將職涯輔導教材融入於護理、長照專業課程,從2021年護理系「白衣天使導航起飛」職輔計畫,有5門課程、11個單元開始,到今年擴展為全院參與的「生成式AI打造健康照護高效職航力」職輔計畫,涵蓋9門課程、16個單元,展現深耕職涯教育的豐碩成果。
情報 嘉大攜手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跨國培訓教務人員 共促教育交流與課程創新
嘉義大學與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董總)再度攜手合作,於114年7月2日至5日舉辦「2025年馬來西亞華文獨中教務人員增能研習」,共計有來自馬來西亞30位中學教務人員及嘉大師生參與。此次研習由嘉大規劃培訓課程,結合講座、觀摩與文化參訪等形式,深化雙方教育交流,共同探索課程創新與學校行政領導的新思維。 研習開幕式於7月2日上午舉行,由嘉大張俊賢副校長親自致詞歡迎。張副校長強調:「教育的本質在於交流與共學。臺馬兩地在語文、文化與教育理念上擁有深厚連結,期盼透過本次研習,拓展彼此視野,也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 本次課程內容涵蓋「課程與教學之領導與實踐」、「學校行政管理與新興議題探討」以及「教師社群與專業成長之規劃與帶領」等三大主軸,邀請嘉大林明煌教授、王瑞壎教授及嘉義市大業實驗中學陳明君校長擔任講座。除理論分享外,課程中也加入嘉大教學資源展示、師生研發商品參觀,以及圖書館、園藝技藝中心與分子微生物實驗室等單位導覽,展示大學端在跨領域整合與創新應用上的成果。 實務參訪部分安排至嘉義女中、雲林華南實驗國小等特色學校,觀摩其教學現場與行政管理,並邀請馬來西亞教師進行現場分享。最後一日安排至故宮南院進行文化參訪,強化兩地教育與文化的深度融合。 此次研習不僅增進馬來西亞教務人員對臺灣課程設計與教育管理的認識,也讓嘉大能實際參與國際教育培訓合作,提升國際聲望與影響力。未來雙方將持續探討師資培訓、學生交流與華語文國際教育等多元合作模式,深化臺馬教育交流。
情報 嘉義大學STEAM E 嘉義最本土的STEAM教育推廣團隊
嘉義大學電子物理學系蘇炯武教授、外國語言學系莊閔惇副教授,執行2025年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hub計畫,指導外語系四年級許恩綺同學、電物系二年級鍾承恩同學二位教學志工,結合雙語AI及風力永續能源科學概念教案,規劃設計紮實的STEAM課程教案內容,3月6日至6月26日至北回二館太空教育館協助辦理「風力AI永續學院-飛行嘉點味、讓AI飛颺」STEAM E跨域課程,累積10天、授課時數超過600小時,計有5間嘉義縣國小班級學童受惠。 本教學活動受嘉義縣政府委託執行國發會補助公共服務及活動融入雙語元素計畫之邀請,委託嘉大電物系蘇炯武教授輔導合作辦理縣內一日STEAM跨域遊學課程,累積共有251位學子的雙語課程活動。 STEAM E是跨領域融入雙語、 E同時也有諧音嘉義的意思。自2020年起,蘇炯武教授所領導的USR志工團隊,透過推廣在地科學實作,上山下海走遍超過36所嘉義地區K-12學校。近6年蘇老師從科學導向之專業服務學習、PBL專題實作、到近年發展EMI探究與實作、EMI科學辯論等,逐步轉化課程成創新雙語教學型態,當然除了課程創新、更強調的是設計課程往校外推廣輸出,宣揚嘉大在扎根地方教育的能量。從課程出發的社會實踐,早已經在嘉大萌芽及深耕! 令蘇老師十分驚訝的是,由於課程期間時常要使用AI對話機器人,某次課程透過Google Gemini人工智慧系統對話問了一個簡單問題:"嘉義推動STEAM最厲害的老師是誰?"結果AI竟然給了以下回覆:「國立嘉義大學在嘉義地區推動STEAM教育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透過其STEAM-USR團隊,將科技探索融入偏鄉學校教育。其中,蘇炯武教授經常在相關的研習與會議中進行分享,他的「跨域STEAM 雙語 E 永續家鄉好樂章」等課程設計,顯示出嘉大在STEAM教育理論與實踐上的深度。」這一個肯定,讓嘉大STEAM-USR團隊感到欣慰,同時也展現嘉大多年經營地方跨領域教育有成。 10次的雙語跨域課程以雙語型態作為基底,並以嘉大主導開發之「魔法AI雙語學院」教具為基礎,延伸風力能源綠色城市的AI主題生成式創作,讓學子在扎根淨零永續的環境議題上奠定基礎,並透過學習單之設計,輔導學生從過程學習與多角度反思,多數學生給予正面的回饋。實作部分除以非程式雙語口說練習無人機操作指令、小組結合AI生成式創作分享主題概念的英文完整結構句外,更讓學生透過遠端程式編程飛行動作,理解無人機在未來生活的應用,並從動手操作風力竹蜻蜓思考無人機的科學原理。 STEAM E思定嘉義,不只是一個口號。透過團隊推廣此一教育理念,從學習如何融合不同跨領域專業、最後能與人以雙語溝通無障礙,未來嘉義地區的子弟將不落於國際化社會之後!
情報 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公布 嘉大外語系通過5件名列全國外語科系第2名
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學生在2025年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中表現相當亮眼,共有5件研究計畫獲得核定通過,件數僅次於臺灣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在全國外語相關科系中排名第2名,展現外語系學生在語言學、應用語言學與科技教育整合等領域的研究潛力與學術素養。 今年獲獎的研究主題相當多元,涵蓋語言與AI科技、英語教學創新、語言學與社會關懷等面向,包括: · 吳岑昕同學以「當AI遇上委婉語:消費者回饋中的語意辨析」切入語用學與自然語言處理的交會; · 林約杏同學探討「科技輔助差異化教學:Gather Town在國小英語分齡教學中的實踐研究」,結合線上互動平台與英語教學; · 林佳如同學則提出「360°VR沉浸式英語單字學習:融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計畫,顯示其跨域整合能力; · 江姿穎同學的研究題目為「透過互動式歌曲增強英語學習者的實用句文法技能」,結合音樂與語言學習; · 游如茜同學則以「高功能自閉症學童對華語空間隱喻的理解:動態與靜態空間佈局之比較」切入語言認知與特殊教育應用。 五位同學均由外語系教師指導完成提案,指導教授群包含劉沛琳教授、龔書萍教授、莊閔惇副教授與黃婷專案助理教授,顯示外語系教師在學生研究指導與培育上的深厚實力與細膩規劃。 外語系鄭斐文主任表示,此次亮眼表現不僅彰顯嘉大外語系學生積極投入研究的態度與能力,更反映外語系近年在教學與研究並重的發展方向逐漸開花結果。未來外語系將持續推動AI語言應用、跨域合作與國際視野培育,厚植學生研究素養與實務應用能力。
情報 推動畜禽健康與生物安全 嘉大獸醫學院舉辦「家禽管理與疾病防控」研討會
為推動畜禽健康與生物安全,嘉義大學獸醫學院6月28日於新民校區獸醫系館1樓視聽教室舉辦「家禽管理與疾病防控」研討會,吸引產官學代表百餘人與會。 本研討會由嘉大獸醫學院動物疾病診斷中心與嘉義縣獸醫師公會共同主辦,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嘉義市獸醫師公會及台南市獸醫師公會協辦。並感謝貿立實業、天馨實業、台灣福基畜牧、佳力德實業、台灣禮藍動保、聯華製藥廠、久普實業等企業贊助支持,產官學齊力,為推動畜禽健康與生物安全共同盡一份心力。 本次研討會聚焦於四大關鍵主題:(1)抗體檢測技術的應用最佳化、(2)家禽重複感染之管理與防治、(3)環境冷熱緊迫對禽隻健康的影響與改善策略、以及(4)禽場現場快速檢測的臨床判讀與決策應用。與會講者來自嘉大、中興、屏科大及檢測產業代表,深入淺出地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與實務經驗,為現場參與者帶來跨領域的知識整合與應用啟發。 與會者普遍反映,課程不僅具備高度實用性,更能有效回應業界當前面臨的重大挑戰,包括各類重要病毒性疾病持續威脅、場內感染反覆、氣候變遷導致的冷熱緊迫反應與防疫即時判斷需求等。透過此次交流,強化了學術與產業之間的連結,也為未來共同推動禽病防控科學化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嘉大獸醫學院表示,未來將持續擴大與地方政府、產業界與專業公協會的合作,以「診斷服務」、「防疫教育」、「技術轉譯」為核心,建立一套更具前瞻性的畜禽防疫協作平台,協助臺灣家禽產業邁向智慧化與永續發展的新階段。
情報 克蘿伊生技獲戰國策銀獎 嘉大推動草本智慧敷料邁向國際
由國科會產學技術司補助設立的嘉義大學衍生新創「克蘿伊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參加嘉義市政府與經濟部大健康產業加速器共同主辦的「第20屆戰國策全國創新創業競賽」,在眾多競爭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健康永續類」銀獎,展現嘉大在創新研發與產學合作方面的堅實實力。 「克蘿伊生技」核心團隊以「天然植萃 × 綠色科技 × 黏膜照護」為研發主軸,致力開發適用於高敏感應用場域的創新敷料平台。該團隊指出,現行市售敷料多聚焦於一般皮膚創傷,對於口腔、肛門及婦嬰等濕潤黏膜區域的照護,長期面臨三大臨床痛點「無可用、不可用、不敢用」。 無可用:產品無法附著於濕潤黏膜,使用受限。 不可用:常含刺激性酒精、有機溶劑,不適合術後病患、癌症患者及嬰幼兒。 不敢用:藥物性產品具副作用風險,缺乏天然、可長期使用之替代品。 本次得獎的提案「台灣草本植萃×智慧敷料應用開發平台」結合臺灣原生藥用植物、新型天然高分子綠色溶劑與高附著性水凝膠系統,並透過AI智慧演算優化配方設計,成功推進放化療口腔炎、牙周修復、術後肛門照護與婦嬰肌膚照護等多項產品原型,切中高敏感族群的實際需求。 團隊代表嘉大生化科技學系陳政男教授表示,團隊看見的不只是市場缺口,更是來自臨床與使用者對於「安全、溫和、有效」照護產品的深層渴望,這項平台的目標就是解決「有痛點卻無選擇」的現實困境。 目前克蘿伊生技已與GMP醫療器材製造廠及臨床醫療院所建立合作,並啟動B2B ODM授權與國際通路洽談,期望未來將臺灣草本與綠色醫材推向全球高敏感照護市場,實現永續醫材的在地創新與國際影響力。 嘉大將持續支持優秀師生團隊發展創新創業動能,強化研發成果落地轉化,推動地方產業升級與全球鏈結,展現大學社會責任與學術應用價值。
情報 畢業從農四年分享會 嘉大農場管理公費班展現豐碩成果
嘉義大學農場管理公費班畢業從農四年成果分享會6月28日於嘉大蘭潭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行,73位畢業四年之校友分享從農成果,展現從農之經營績效。 分享會活動於上午9時正式展開,首先由嘉大洪滉祐副校長及農學院江彥政副院長致詞,參加之貴賓有嘉大胡懋麟前校長、農業部前主任秘書張致盛、農業部農民輔導司黃仕嵩科長、彰化縣北斗鎮顏宏霖鎮長、秀水鄉農會推廣部白鴻恭主任、田尾鄉農會推廣部江育謀辦事員、臺東專科學校園藝景觀科吳榮彬主任、民雄農工陳鶴駖實習處主任、曾文農工余美鳳實習組長與邱麗茱科主任、大湖農工園藝科林慈裕老師與鄭雅玲老師等人,以及農管公費班教師20位;連同與會學者專家、畢業校友、在校學生、專業農民、社會大眾以及本次分享者73位,總計有240多人與會,會場相當熱絡。 洪滉祐副校長致詞時特別強調,嘉大農業公費班之設立係配合農業部「新世代農業工作者培育方案」,在學期間由農業部全額補助四年學雜費、住宿費等費用,藉此培育現代化農業所需之自營農場和農企業專業經營管理人才。第二屆106級農場管理公費班73位同學於110年6月畢業,有享受公費之權利就有盡畢業從農四年之義務,目前此73位已成為臺灣農業的生力軍,在蔬菜、瓜果、果樹、花卉種苗、農藝作物經營與農產加工、畜牧經營等各領域皆展現專長。畢業從農至今已滿4年,特別辦理本次成果發表會,集結73位畢業同學從農成果,不僅栽培管理技術精進,並著重於經營管理效益分析,希望與會之農業部長官、各界貴賓、嘉大師長、校友及學弟妹,能藉由此分享會從中吸取從農經驗,獲得滿滿的收穫。 農業部農民輔導司黃仕嵩科長致詞則感謝嘉大承接公費班培育優秀之青農人才,延緩農村人口老化,帶給農村新的希望與活力。而農業部前主任秘書張致盛則感性表示,104年擔任司長時特別委託嘉大成立農業公費班,轉眼間已10年,今天受邀參與看到公費班畢業生展現經營成果,為臺灣農業注入新的正能量,感到相當欣慰。 農場管理公費班侯金日主任表示,本公費班於73年至88年專科與技術學院時期曾招收16屆公費生,畢業校友達1,017位,後因改制嘉大而停招。104年復招附屬於園藝學系農場管理組,本次分享之73位校友為106年入學之農場管理公費班,於110年6月畢業,畢業從農至今已滿四年。此73位校友中,60位在自家農場、自家農業生產合作社、自家農企業公司與自家畜牧場經營,13位在私人農企業場就業。7場分享會分別於兩會場同步舉行,第一會場於國際會議廳舉行,第1場蔬菜經營管理組;第2場果樹經營管理組;第3場花卉、多肉植物與景觀苗木經營管理組。第二會場於三樓階梯教室舉行,第1場家畜經營管理組畜牧經營管理組;第2場家禽經營管理組;第3場農產加工與養蜂經營管理組;第4場農藝作物經營管理組。分享過程中每位從農者皆有旺盛之企圖心,藉由在校四年所學從技術面與管理面充分發揮,展現出高度經營效益。 經由成本分析、損益分析、投資報酬率等分析評估獲利概況,60位自家農場經營或自家之農企業場與牧場之經營績效,淨利超過70-120萬元者有20位,超過120萬元至3百萬元者有15位,而許多自營牧場與自家農企業場淨利超過5百萬元甚至達1千萬元以上,顯示從農年薪百萬不是夢。分享經營多肉植物之施秉良校友表示:「生產設施創新、省工設備創新、品種創新、栽培方式創新、產品創新、包裝技術創新、銷售方式創新、行銷通路創新,八大創新,進而創立自我品牌-多肉好好買」,總收入超過1,750萬元,年淨利超過650萬元。分享者陳柏翰校友認為:「增加耕作面積、增加作物種類、增進土地利用率、建立每年生產之SOP,必能有所成長」。整個分享會於下午花卉、多肉植物與景觀苗木經營管理組分享完成後圓滿結束。
情報 智創未來AI創意生成式競賽!亞洲大學幼教系獲總亞軍、文創藝術組金牌和銀牌
亞洲大學主辦「智創未來:2025生成式AI創意設計競賽」,6月7日盛大登場,吸引全台15所大學、12所高中,共222組隊伍踴躍參賽。總獎金超過30萬元,展現生成式AI在教育、健康、金融、藝術等多元場域的無限應用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