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比賽 全國「從產地到餐桌」智慧創新競賽在中華醫大登場 中華醫大與南台科大奪下大專組冠軍
由中華醫事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主辦的「從產地到餐桌~全國跨世代飲食智慧創新競賽」熱鬧登場,吸引全國高職及大專共158組團隊參賽。最終由南英商工、中山工商拿下高職組一般組及樂活組冠軍,大專組則由中華醫大與南台科技大學並列一般組冠軍。 本次競賽以AI智慧生成式工具融入宴客菜單設計,結合飲食文化創意,展現餐飲教育與科技應用的嶄新風貌。評審團邀請東東餐飲集團資深副總林佳樺、逸點亦旅渡假村行政主廚廖峰毅、弎食鐵板料理主理人顏翊丞及好奇兄弟副總白雲等餐飲業界專家擔任評審。 從初賽脫穎而出的20組隊伍齊聚中華醫大,進行AI宴客菜單決賽發表,由評審現場評分。中華醫大校長李碧娥出席致詞時表示,期待學生藉由AI科技與創意融合,開創飲食文化的新視野,也歡迎全國餐飲好手齊聚華醫,共同激盪創意與美味。
比賽 世新大學公廣系再創佳績!學生團隊奪新北校園廣告人評審特別獎
世新大學在2025新北校園廣告人競賽中展現卓越實力,以5組團隊入圍12強決賽的佳績成為本屆亮點之一。其中,由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學生主導的作品《少年的夢也是夢》更榮獲「評審特別獎」,憑藉其創意巧思與深刻敘事,贏得評審團一致肯定。   《少年的夢也是夢》以「父子靈魂互換」的奇幻設定,探索兩代人在追夢過程中的矛盾與理解。故事圍繞一位希望成為電競選手的兒子與因父輩壓力放棄棒球夢的父親,透過靈魂交換的情節,兩人被迫走進彼此的世界,重新感受對方的夢想與堅持。影片以細膩的情感鋪陳,展現兩代人如何跨越時代隔閡,最終彼此認同,並傳遞「理解彼此,能讓夢想真正被看見」的核心理念。評審特別讚賞該作品在創意發想、技術執行及敘事完整度上的表現。   負責《少年的夢也是夢》的團隊成員包括世新大學公廣系學生江庭葦、林芷君、李禹孜、陳華又及劉映辰。他們在指導老師陳宣境帶領下,充分展現了世新大學公廣系在內容敘事與廣告創作上的專業培訓成果。陳宣境老師擅長導演學、劇本創作及影像製作等多個領域,曾以《懸空之名》入選公共電視紀錄觀點短片及《零食大作戰》入圍美國聖地牙哥兒童影展,並多次獲得台灣影視界的肯定。他的指導讓學生們在創意發想與技術執行上都能達到專業水準。   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以培育創意與實務能力並重的教學模式,持續在內容創作及公關廣告領域展現影響力。今年入圍複選的5組團隊皆由公廣系學生領銜,足以證明該系在專業訓練及資源整合上的卓越表現。世新大學公廣系不僅注重課堂上的理論訓練,更透過實務操作、產業合作及專業師資,幫助學生在競賽中脫穎而出,並為台灣行銷傳播、數位創意領域培育更多優秀人才。
比賽 世新大學學子勇奪5獎證明實力 榮膺永續報導獎學生組大贏家
世新大學再次展現卓越實力,在第9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競賽中,以榮獲5項大獎的亮眼成績,成為本屆最大贏家。在昨(19)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上,新聞學系與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的多組學生團隊,分別在影片類(短)、平面類、融媒體類及音頻類等四大組別中脫穎而出,展現出世新學子的創意與專業實力。   在影片類(短)項目中,新聞系石若妤、劉佳涵的作品《無畏前方路崎嶇 母子同心勇闖障礙》榮獲首獎。評審高度肯定作品敘事完整如紀錄片,透過細膩的配樂與鏡頭語言,傳遞深刻的情感力量。該作品感人至深,頒獎典禮上更特別追憶片中罹患腦性麻痺的兒子小比,延續母子間的真摯情感與對社會的正向意義。同類別中,藍子瑄與林欣愉的《科技灌溉夢田 竹科小農的智慧綠洲》榮獲優等獎,作品以獨到視角探討科技與農業的結合,展現對永續發展的深刻洞察。   除影片類外,世新大學更在平面類、融媒體類及音頻類中囊括3項社會價值獎,成為全場焦點。平面類得獎作品《缺席的性別教育 孩子的傷口與社會的責任》,由新聞系林旻臻、陳柔樺、謝安共同完成,深入剖析性別教育缺失對個體與社會的影響,成功引發評審對相關制度改革的重視。融媒體類作品《說好以後 再見不難|病主法 把話語權還給病人》,由陳承、陳佑益、紀德聯手製作,聚焦病主法議題,透過多元媒體形式呈現病患權益的重要性,作品製作精良且具社會影響力。同時,音頻類作品《解藥日記》,由廣電系廣播與聲音設計組的張禹婕、邱詠媗、王尉驊、陳儀珊、林恩羽及李欣樺製作,以聲音敘事的獨特方式探討社會議題,展現深厚的人文關懷與專業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社會價值獎聚焦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第16項「和平、正義與健全制度」,以揭露社會制度下的不平議題為主軸,強調公平正義對社會永續的重要性。世新大學的得獎作品不僅展現新聞專業,更以建設性角度深入探討性別教育、病患權益及社會健康等議題,透過文字、影像與聲音等多元媒介,彰顯媒體在推動社會改革中的關鍵角色。本屆競賽由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主辦,世新大學及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協辦,吸引來自72家媒體機構及33所學校的909件作品參賽,最終頒出42組獎項。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致詞時表示,感謝主辦、協辦與參賽單位對永續報導的支持,並肯定世新學子的卓越表現。他指出,世新大學多年來致力於培育媒體專業人才,透過豐富的實習資源與跨領域學習機會,讓學生在校期間便能累積實務經驗,為進入業界奠定堅實基礎。他進一步表示,在永續報導領域,世新大學不僅期望學生展現專業,更希望透過報導,為那些「看得見的地方、聽得見但被忽略的聲音」提供助力,持續推動永續報導獎的精神。他也提到,世新校友在專業組的亮眼成績,更印證世新大學在新聞傳播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   從創意構想到議題深耕,世新大學以卓越的教學資源與專業訓練,讓學生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此次榮獲5項大獎,展現的不僅是學子們的出色實力,更彰顯世新在媒體教育領域的深厚底蘊與推動社會改革的決心。
比賽 2025 第十一屆宜蘭遊程設計競賽 開始報名
比賽 世新大學廣電系學生摘金聲獎 聲音創作展現文化深度
在聲音藝術的舞台上,世新大學不僅是參賽者,更是領航者。世新大學廣電系廣播與聲音設計組學生以卓越表現勇奪第22屆金聲獎「社會關懷節目獎」及「單元節目獎」兩項殊榮。得獎作品《被遺忘的國土》與《美食吃翻天》展現了世新學生對文化與社會議題的深刻關注,透過聲音創作串聯台灣與東南亞的情感與記憶,充分彰顯世新在華文圈聲音人才培育上的領先地位。   金聲獎由國立教育廣播電臺主辦,是全國校園廣播競賽的最高殿堂。今年吸引746位學生參賽,競爭激烈。世新大學以10部作品入圍8類獎項,創下年度入圍件數最多的紀錄,並以兩部作品脫穎而出,展現聲音創作的高度專業與創意。   《被遺忘的國土》聚焦台灣地圖上常被忽略的烏坵,透過居民口述與廣播劇形式,講述其歷史、記憶及文化保存的故事。知名內容創作者蔡覲安與主持人楊耀栢深入調查,挖掘烏坵的歷史意義,成功以知識結合情感,讓聽眾感受到土地背後的珍貴故事。評審高度肯定節目的敘事技巧與聲音表現,稱其為一部餘韻悠長的優秀作品。   《美食吃翻天》則以馬來西亞道地美食炒粿條為切入點,探索食材、炭火炒製及文化融合的魅力。製作團隊李汥桔、黃浩倉及戴奕康透過聲音細節與異國音樂素材,成功營造臨場感,讓聽眾彷彿置身馬來西亞街頭,品味家鄉美食的深厚文化底蘊。評審讚譽節目敘事流暢且兼具趣味性與文化深度,充分展現聲音藝術的感染力。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及廣電系師長葉基固、宋修聖親臨典禮支持學生,並肯定得獎團隊的努力。陳清河強調媒體工作需要勇於實踐,唯有持續投入才能獲得社會的肯定。得獎學生李汥桔、黃浩倉、戴奕康等人特別感謝指導老師宋修聖,認為他的技術建議與心理支持是團隊成功的重要因素。   特別的是,此次得獎團隊中,五位成員有四人來自馬來西亞,充分展現世新在聲音藝術探索與人才培育上的國際影響力。世新大學長期受到華文圈高中生的青睞,吸引許多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印尼等地的學生前來就讀。透過聲音創作,世新學生不僅展現了文化深度,更以創意作品打破地域界限,展現聲音藝術的國際影響力。
比賽 中華大學創新創意新星 勇奪鈣鈦礦競賽大獎
在今(2025)年舉辦的「第一屆鈣鈦礦校園創意競賽」中,中華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三位學生以結合新型太陽能材料「鈣鈦礦」的創新作品,從全台逾20組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銀獎與創意新星獎,展現中華學子在綠能應用與社會關懷領域的卓越創意與實踐能力。
比賽 跨校交流結友誼 嘉大EMBA羽球隊勇奪2025西灣羽球賽冠軍
嘉義大學管理學院EMBA羽球隊9月13日參加由中山大學主辦的「2025西灣羽球公開賽」,在7所大學、12支強勁隊伍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最終榮獲EMBA菁英組冠軍,為嘉大爭光。 本次奪冠隊伍由校友陳俊安擔任總教練,參賽成員包含張文齡、賴明瑜、呂振尉、盧令祐、沈文瑤、邱琇苓、黃宇生、吳明璋、王怡茹及姚嘉豐。儘管平日忙於課業、事業與家庭,隊員們仍堅持每週團練,並積極投入交流賽事,以實戰磨練球技,最終憑藉堅實訓練與絕佳默契奪冠,成果斐然。 「西灣羽球公開賽」不僅是各校EMBA學員展現球技的舞台,更是促進跨校情誼與人脈交流的重要平台。嘉大EMBA羽球隊在場上揮灑汗水、全力拚搏,場下則與各校選手熱情交流,累積了寶貴的經驗與深厚的友誼。 嘉大EMBA羽球隊表示,此次榮耀歸功於長期的團隊合作與嚴謹訓練。未來將持續推動校內外羽球活動,凝聚更多熱愛運動的學員,並將團隊合作、紀律執行與永不放棄的運動家精神,融入學習與生活,展現嘉大人持續突破自我的決心與潛能。
比賽 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啟動徵件 世新大學共倡SDGs願景
引領新聞傳播教育的世新大學,連續9年參與協辦的第9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即日起啟動徵件!這項由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主辦、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與世新大學協辦的國際性獎項,鼓勵全球新聞人與學生以建設性新聞學推動永續發展,結合專業技能與社會責任,透過報導為世界帶來改變。   去年第8屆的賽事中,世新大學學生於融媒體類、音頻類及影片類(短)各有亮眼表現,並以8座獎項的亮眼成績傲視各校,橫掃學生組多個重要獎項,成為最大贏家。新聞系碩士班學生蔡汶珊以《農村女力崛起 從田間到領導崗位的卓越成就》榮獲融媒體類首獎,聚焦農村女性與永續發展;邱鈺庭則以《缺工時代下的悲歌 做工的人與生死的距離》獲社會價值獎,結合生成式AI技術剖析勞工問題。在音頻類,廣電系學生楊典芸等人以《雙語行不行》奪得首獎,聚焦雙語教育政策挑戰,而廣電系學生黃姰迦等人製作的《何以為家?》則以探討原住民居住正義榮獲修復性敘事特別獎。影片類(短)方面,新聞系薛淳尹與圖傳系黃翊綺的《攤販助貧送終 雲林夜市裡的星星之火》獲優等獎,楊柔與陳儒逸的《翻轉偏鄉迷思 花東孩子的夢想基地》則榮獲社會價值獎。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表示,世新學生在競賽中的優異表現,不僅展現學校在新聞教育上的專業培育成果,更彰顯學生對社會議題的敏銳洞察力與實踐能力。他鼓勵新聞媒體工作者與在校學生,以真心報導珍愛地球的相關面向,並強調世新將持續與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及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合作,推動永續理念,透過專業技能為社會與地球未來帶來正向改變。   聯合報系永續工作室永續長羅國俊回顧獎項創立9年來的發展,指出永續概念在台灣逐步累積共識,形塑出建設性新聞的價值與樣貌,對永續發展的貢獻深遠。TVBS信望愛永續基金會董事詹怡宜則強調,本屆「社會價值獎」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16項「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為主題,呼籲記者以報導促進法治與透明治理,實現和平與包容社會,這正是新聞工作的核心價值。   今年的第9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延續以往的專業與高標準,徵件類別涵蓋平面、影片、音頻及融媒體四大形式,並聚焦於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多元議題,期盼參賽者以創新的視角與建設性的報導方式,為社會帶來更多啟發與改變。即日起徵件至6月30日截止,詳情可至「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官網(https://www.newsaward.org)查詢。世新大學將繼續以實際行動支持這項國際性獎項,期待今年世新學子再創佳績,用報導點亮台灣與世界的希望。
比賽 創意無限!世新公廣系在海科盃大放異彩 包辦冠、亞等大獎
世新大學公廣系學生再度以卓越實力證明其在行銷與創意領域的領先潛力!在2025年「海科盃」大專院校智慧科普與永續品牌行銷競賽中,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的學生團隊不僅在全臺196組參賽隊伍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更在晉級總決賽的28組隊伍中佔據5席,最終包辦冠軍、亞軍與3個銀質獎,展現令人驚嘆的創意與實力。   奪得首獎的「吳世華」隊伍以「海科館場館提案計畫」為核心,針對場館教育與互動體驗提出創新構想,成功贏得評審一致肯定,拿下本屆最高榮譽。這支由世新、東吳、清華大學學生跨校組成的團隊,克服時間與距離的挑戰,展現高度默契與執行力,為彼此在此次競賽中寫下輝煌一頁。緊隨其後的世新大學「木柵海生館」隊伍奪得亞軍,提出的海洋文化與觀光遊憩結合方案具備高度實踐潛力,充分體現世新公廣系學生的專業深度與創意實力。   作為全臺首屈一指的公共關係與廣告教育重鎮,世新大學公廣系以「理論結合實務」為辦學核心,長期致力於培養學生的跨領域整合能力與創新思維。透過模擬真實業界場景的專案訓練與實作課程,學生不僅能掌握品牌行銷與公關策略的核心技能,更能在實際競賽中驗證所學,累積寶貴的實戰經驗。此次「海科盃」的亮眼表現,正是世新公廣系「學用合一」教育理念的最佳體現。   世新大學公廣系主任徐暄淯表示,這群二年級的學生們在此次競賽中展現的不僅是創意與專業,更是對海洋永續議題的深度關懷與行動力。入圍決賽的28組團隊有5組都「世新來的」,聲勢浩大,讓身為指導老師的她感到驕傲。未來,世新公廣系將持續以多元化教學模式與產學合作機制,為學生開拓更多舞台,讓他們在瞬息萬變的行銷與公關領域中持續發光發熱。 *2025年「海科盃」智慧科普與永續品牌行銷競賽之世新大學公廣系獲獎團隊: 金質獎第一名「吳世華」團隊 金質獎第二名「木柵海生館」團隊 銀質獎「欸伍欸欸伍伍伍喔喔」團隊 銀質獎「藍海」團隊 銀質獎「北極星」團隊
比賽 世新大學第三屆世鑫獎揭曉 影視創作、內容策展、社會責任攀顛峰
世新大學第三屆「世鑫獎」頒獎典禮28日於世新講堂隆重舉行,吸引了來自校內外的師生、業界專家與貴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影視創作、畢業展演與大學社會責任三大類別的卓越成果。本屆世鑫獎從417件報名作品中選出44件入圍,經過層層評審,最終揭曉得主。這場盛會不僅是世新學生創意與實力的展現,更彰顯了世新大學在跨領域教育與實務應用上的卓越教學成果。   今年影視製作類的競爭格外激烈,眾多作品展現了學生對議題的深刻洞察與創作技術的成熟度。《有問題請舉手》由廣電系黃靖傑執導、剪輯與詞曲創作,榮獲「最佳原創MV」與「最佳剪輯」兩項大獎。這支作品以青春搖滾結合經典旋律,展現畢業生勇於面對挑戰的精神,並以流暢的剪輯手法獲得評審高度評價。黃靖傑在致詞中分享創作過程的堅持,並感謝團隊的合作與支持。擔任製片的傳管系楊士賢感謝指導老師許碧芳、李宗道的支持,以及多家品牌贊助的協助,讓全學生製作的團隊克服資源挑戰,成功完成這部作品。特別的是,這也是黃靖傑與楊士賢合作,第三度拿下最佳原創MV獎,締造了「世鑫獎紀錄」!   「最佳紀錄片」由李宜珊老師指導廣電系碩士班曾宇平創作的《imalalusu誰.名字.你》奪得,此作品以輕鬆真誠的方式探討原住民身份認同議題,細膩呈現主角心境與族群共感,溫暖動人。而歷屆以來首次出現得主的「最佳廣告影片」,則由湯宗翰老師指導公廣系大二學生團隊創作的《GU廣告》摘得桂冠,影片以清新自然的風格成功吸引目標族群,展現了學生對品牌精神的深刻理解與影像表現力。導演林宏奕表示,作品從課堂作業起步,經過不斷努力,終於獲得肯定,感到無比激動與感謝。   在個人技術獎項中,《越南製造 STATELESS》以其對台灣邊陲工業區移工議題的深刻描寫,一舉奪得「最佳攝影」與「最佳燈光」兩項殊榮,攝影指導邱奕筌與燈光指導許之瀛的技術表現獲得高度評價。另一部引發驚喜與討論的作品《跌咗真係搵?KEEP LOOKING?》,由來自澳門的廣電系碩士班楊螢映編導,憑藉其緊湊的敘事與角色刻畫,斬獲「最佳原著劇本」與「最佳導演」兩項大獎,展現出其對電影語言的精準掌握與創作的深度。楊螢映表示,「跌咗真係搵?」意思是「丟了還要找嗎?」,靈感來自朋友丟失SIM卡的荒謬經歷,並透過葉天倫老師的指導將其改編為劇本。她感謝演員群的即興創作,認為劇本的成功來自團隊的共同努力。飾演導演角色的澳門演員梁展鴻則分享,導演給予演員極大的創作空間,讓拍攝過程充滿自由與樂趣,這種自由正是台灣創作環境的獨特魅力。   同樣也是首次出現得主的「最佳直式短影音」,由口傳系凌婧綸與公廣系楊依瑄製作的《主播大賽冠軍的日常》奪得,這支短影音以創意十足的方式呈現主播日常,成功在短短幾秒內抓住觀眾目光,成為社群平台上的亮點。而堪稱世鑫獎最大獎的「最佳劇情片」則由廣電系碩士班陳詠荷執導的《冬日記憶迴游》摘得,作品以詩意與藝術性的手法描繪戀人分離與重聚的情感,展現了導演對影像敘事的獨特詮釋。陳詠荷表示,這部作品是她對愛與親密關係的提問與探索,並感謝指導老師葉天倫的支持與引導,讓她完成這次風格化的嘗試。   畢業展演類的表現同樣令人驚豔,資傳系的《SYNERGY協同效應》與廣電系的《拼 · 湊Collage》皆獲得「最佳策展獎」。其中,《SYNERGY協同效應》以AI與人機協作為主題,展現出策展導覽的創新思維與未來議題的實務應用能力。總召詹弼程表示,展覽以「協同效應」為核心,希望透過AI與人類合作,創造1加1大於2的成果,並感謝團隊的努力與創新突破。圖傳系的《L@BLOG》與法律系的《童話都是騙人的》則摘下「最佳創意獎」,「最佳行銷獎」由公廣系的《待丨速》與英語系的《Pitch Perfect》共同獲得。大學社會責任類的得獎作品則聚焦於地方文化與社會參與。傳管系的《石碇觀光數位韌性共學計畫》、觀光系的《世新大學X河神的丸子走進古亭·走進時光的隧道》與《擁抱石碇,從學術到社會的行動力》分別獲獎,展現了大學社會責任的深刻實踐。   今年第三屆世鑫獎影視製作類的決審評審陣容,集結了5位來自影視產業的重量級專業人士,他們全都是世新大學的校友,包括榮獲原住民族一等獎章的資深導演虞戡平(第四屆傑出校友)、金鐘視后吳奕蓉、赤兔影像創辦人王威人(第六屆傑出校友)、東森電視資深編導陳一松,以及華映娛樂董事長梁宏志。他們憑藉自身豐富的專業經歷,對參賽作品進行嚴謹的評選,並給予高度肯定。頒獎典禮也邀請到擁有多座金鐘、金馬獎的校友們為學弟妹頒獎,包括吳奕蓉、陳一松、梁宏志與新聞主播陳雅琳(第六屆傑出校友)。他們一致表示,學生作品展現了極高的創意與專業水準,充分體現世新學子的創作實力與潛力。   吳奕蓉分享評選心情,她認為學弟妹們的作品展現了誠意、創意與社會意識,已達到專業媒體水準,讓她感到驚豔與自豪。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則感謝評審與師生的付出,並期許世鑫獎成為學生創作的舞台,延續世新在影視創作與教育上的卓越傳統。第三屆世鑫獎的圓滿落幕,見證了世新學生的創作實力與教育成果,也為未來影視產業注入更多可能性。2025第三屆世鑫獎完整得獎名單:https://reurl.cc/lzbb19。
比賽 世新大學財金系《巴菲特股神爭霸戰》揭曉!16組學生逆風奪獎
金融市場因美國總統川普4月初宣布的「對等關稅」劇烈震盪,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主辦的2025世新盃投資競賽《巴菲特股神爭霸戰》,參賽者們也歷經了艱難市場考驗,終在14日頒獎典禮上,見證16組學生在高度不確定性中精準突圍獲獎。這場橫跨全校四大學院、吸引178組隊伍參與的競賽,完美體現「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冠軍由財金系王李峻豫、林羿辰團隊以反向ETF與黃金避險策略獲得,得到歷年來最高的破萬獎金,更展現財金系「理論為經、實務為緯」的教學成果。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特別指出,世新大學近年積極整合傳播與金融專業,打造「智慧金融」特色課程,此次競賽結合XQ全球贏家虛擬交易系統,讓學生以1億元模擬資金實戰操盤,正是產學接軌的最佳範例。管理學院院長江岷欽致詞時巧妙點破競賽核心,未來(future)與期貨(futures)僅差一個「s」,卻象徵學生需兼具遠見與風險控管能力。
比賽 2025第二屆嶺東金鷹設計獎 徵件中!!
一、活動目的 嶺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為貫徹「落實縱深人才培育,達成適性揚才願景」的理念,特別辦理【2025 金鷹設計獎】全國技高專題設計成果競賽,透過搭建專業平台,展現全國技高高三學生的獨特創意與設計潛能。競賽過程中,學生不僅能與各校菁英切磋交流,進一步激發無限創新與創造力,亦可透過團隊合作與溝通,不斷精進自身的協作能力。同時,藉由觀摩與實務演練,推動各校群科的設計實踐典範升級,形塑優質的學習環境。最終,期盼能培育出兼具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優秀設計人才,全面展現我國設計教育的多元風貌與競爭力。 二、參賽資格 中華民國高(中)職之三年級在學學生。 參賽作品須為參賽者自行原創,不得抄襲或擷取任何已發表或未發表之概念、創作及作品。如有任何著作權或其他相關權利糾紛,皆由參賽者自行負責;主辦單位得取消其參賽資格,並於必要時追回競賽獎金與獎狀。 本競賽嚴禁使用生成式 AI 進行任何階段之創作或修改,如經發現並查證屬實,主辦單位得取消參賽資格,並於必要時追回已頒發之獎項、獎金及獎狀,其所衍生之任何糾紛與問題亦由參賽者自行負責。 如經查證不符合參賽資格者,主辦單位有權取消報名資格。 三、活動日期 徵件報名與作品資料上傳截止日:即日起至 2025 年 04 月 30 日(三)23:59 止 公布與通知入選名單:2025 年 05 月 12 日(一) 頒獎典禮暨成果展:2025 年 05 月 23 日(五) 四、報名組別及繳件方式 本次專題競賽共分為四大組,學生參賽作品可依專題設計成果之創作形式、內容或呈現方式(主題不限),選擇以下適合組別報名(可複選組別),透過競賽平台展現多元學習成果,各組徵件分類項目如下: 1. 競賽組別:(如為跨域系列作品,可複選報名組別) 組別 內容說明 A.視覺設計組 B.數位媒體組 C.產品設計組 D.企劃組 2. 官方網站與報名網址: 官方網站:https://vcd.ltu.edu.tw/var/file/21/1021/img/529/index.html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PGwcyQ5t8a9J5GdS6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61574739817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