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活動

情報 嘉大114年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再傳捷報 實務導向成果獲研究創作獎肯定
114年度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日前公布審查結果,嘉義大學申請121件,通過59件,通過率達48.76%,較前一年度大幅提升17.5%,創嘉大歷年新高紀錄。另113年度已執行完畢的大專生研究計畫成果中,更有4件獲選為研究創作獎,展現嘉大學生在學術探索與實務應用的優秀表現。 景觀學系連續兩年均有學生獲國科會大專生研究創作獎殊榮,該系長期投入學生培育、結合專業知識與社會實踐的教育理念值得肯定。今年獲獎的景觀學系陳珮綸同學在江彥政教授指導下,針對都市街道植生配置與空氣品質改善效益進行深度探討,採用高雄市實地場景與CFD模擬結合,呈現不同都市結構與綠帶設計對PM濃度影響,研究成果有助於都市規劃策略與環境永續發展。另外,生化科技學系簡均慈同學在簡涵如助理教授指導下,提出以代謝體學與質譜技術鑑別不同產地咖啡豆之非揮發性化合物,結合Q-TOF-MS與SWATH技術,開發具潛力的鑑定方法,對於保障消費者權益與強化本土咖啡產業誠信機制,具重要應用價值。 今年理工學院表現亮眼,共有兩件大專學生研究計畫獲獎。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洪敏勝教授指導的吳菀芳同學,透過介電濕潤晶片與類神經網路技術提升農藥檢測效率,將半導體製程應用於農業領域,結合AI辨識與檢測歷程建構,有效促進農業自動化與永續發展。資訊工程學系王智弘教授指導龔弋筠同學,開發以Raspberry Pi與虛擬平台整合的IoT蜜罐系統,模擬各類IoT裝置環境以蒐集網路攻擊行為,進一步應用機器學習進行資料分類與分析,可強化IoT系統防禦力並提供未來資安教育平台之應用潛能。 嘉大不僅培育學生專業學術研究知能,並強調以實務為導向的學習模式。研究發展處積極舉辦計畫說明會,並補助各院系辦理獲獎學生的經驗交流,分享執行計畫的心路歷程,以鼓勵更多優秀學生積極申請國科會研究計畫。今年通過率與獲獎件數創歷年佳績,顯見嘉大的教授群用心指導學生研究。尤其今年有多名新進教師指導的大專生計畫亦獲通過,有效擴充教師研究能量。嘉大將持續支持校內師生研究資源,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掘問題、透過實務性研究實作尋求解方,期能啟發創新潛力,培育具備獨立思辨與實務應用能力之新世代研究人才,為科研永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營隊 科技×教育×關懷!中華大學夏令營點亮南隘童年
中華大學於今年暑假舉辦「南隘程式樂創夏令營」,透過為期三天的多元課程,服務新竹市南隘國小共40位學童。課程內容涵蓋程式設計、音樂美感與體能活動等豐富主題,充分展現中華大學深耕在地、培育未來人才的教育使命與社會責任。 本次營隊報名情況熱烈,開放僅一週即全數額滿,顯示社區對多元教育活動的高度期待與支持。課程設計以「程式創作、藝術涵養、體驗合作」為核心理念,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引導學童在遊戲與創作中激發創造力、培養自信心,並提升團隊合作能力。 中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師張欽智分享,一位原本害羞的小學五年級學童在三天內展現了令人驚豔的成長。從第一天拒絕參與健康操,到第三天主動擔任 Scratch 程式設計作品發表的主講人,甚至帶領小組編排結業式舞蹈,這樣的轉變充分體現跨領域課程的教育力量與影響力。
情報 配音、音樂、Podcast!世新廣播與聲音設計組培育全能聲音人才
配音、音樂製作、播客直播,這些看似不同的聲音創作領域,其實有著共同的起點——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廣播與聲音設計組。透過創新技術與多元課程,廣播與聲音設計組的學生不僅掌握配音與音樂製作等專業技能,更在實習與展演中累積實戰經驗,為聲音創作注入無限可能,成就台灣聲音人才的誕生地。   廣播與聲音設計組課程設計融合了實用技能與前沿技術。配音專題實作課程教導學生聲音表情、有聲書製作與廣告配音等技巧,並由業界頂尖師資親授實務技能。而流行音樂製作課程更進一步引入AI音樂技術,學生能熟練操作音樂軟體,創作原創歌曲並製作專屬音樂專輯。這些課程不僅拓展了學生的創作視野,更讓他們在聲音藝術的舞台上綻放光芒。   硬體設施方面,世新設有圓桌影音播客直播間,提供學生一個融合教學、實習與展演的空間。這裡不僅支援導播機畫面切換功能,更以Podcast為主軸,打造能容納多人同步直播的圓桌設計,讓學生在實作中探索聲音媒體的魅力。此外,傑出新秀獎更是系上一大亮點,透過影視業界與學界專家聯合評審,表揚畢業展演作品中最具創意與潛力的佳作,並提供獎金支持,激勵學生勇於挑戰聲音創作的極限。
情報 嘉大理工學院x日本石川高專合作典範--STEAM教育成功走向國際
嘉義大學電子物理學系蘇炯武教授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SR-hub計畫,長期在嘉義地區推動地方跨領域教育,STEAM教育議題及執行成果受到日本石川工業高等專門學校山田健二教授的高度關注,7月14日至17日受邀前往日本石川高專及石川縣金澤市立花園小學進行全英語實體授課,執行STEAM E課程活動任務。 本次行程蘇教授更親自拜訪理工學院MOU合作學校石川高專富田大志校長以及在地的花園小學野?晃校長等人,並利用空檔時間參訪20位學者的實驗室,受到熱情的接待。蘇教授親自說明推動雙方教育交流的重要性,預計未來推動國際STEAM教育將成為主流。本次STEAM課程延伸至日本小學,是因為鄰近石川高專的花園小學恰是臺灣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土木技師的母校,該校近年著重以PBL教學模式進行實驗教育,與STEAM教育理念十分接近。近年大學EMI課程的創新開發與轉化,讓蘇教授漸漸將課程轉變成PBL專題實作、EMI探究與實作等教學課程的型態,讓學生除了動手實作外,更要學習如何以專業英文來口說表達,期望嘉大學生未來能順利接軌國際。 蘇教授表示,STEAM教育是國際教育體制的未來趨勢,為了讓大學教育能順利執行地方USR計畫,他自掏腰包遠赴芬蘭取經,學習地區推動STEAM課程的要義,近6年更將STEAM理念落實於在地K-12教育。本次STEAM教育議題受到國際上的關注,很榮幸能有機會進行實質的課程推廣與交流,顯示嘉大在此一領域之多年經營受到國際上之肯定。 近年由於全球氣候變遷議題,2050年淨零的行動受到各國高度重視。本次出訪蘇教授以風力發電(Understanding of Wind Power)作為教學設計主題,以PBL課程模式結合STEAM型態,15、16二日分別針對石川高專電子情報工?科48位四年級生及環境都市工?科42位四年級生實施1.5小時課程。課程特色以實作為學習輔助,讓不同領域的學生以不同屬性的科學及工程思維體驗並了解風力型態發電的綠色能源產出,該課程成果獲得平均4.5等級分以上的滿意度。 在小學端方面,17日蘇教授更將所開發的雙星彈力球議題以STEAM課程模式推廣至花園小學14位六年級生,讓日本學童同樣感受到同步於全球物理辯論競賽探究題目的領先實作教育,該課程成果獲得高達5等級分的滿意度。由於該校校長全程跟課,課後對於嘉大所設計的實作議題頻頻讚賞,將作為該校暑期多元探索營隊後續的延伸探究主題。 STEAM E教育可以是臺灣在地深耕、更可以是國際推動教育的主軸,愈在地、愈國際。談到STEAM教育,蘇教授有講不完的教育經,嘉義大學、思定嘉義,加油!
情報 引領肉品解凍技術革新 嘉大攜手中華肉品協會辦理產業研討會
為促進肉品解凍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嘉義大學動物科學系與社團法人中華肉品協會7月18日在蘭潭校區國際會議廳聯合舉辦「肉品解凍技術研討會」,邀請產官學研各界代表與專業人士齊聚一堂,攜手推動產業升級,共同邁向智慧解凍新時代。 此次研討會以「智慧解凍」為核心主軸,聚焦於高週波、微波、真空冷蒸氣等前沿解凍技術的實務應用,藉由豐富的議程設計,帶領與會者深入了解多項創新設備及其操作效益。研討會邀請來自聯新貿易有限公司、榮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佑聯食品機械有限公司、台灣駿興食品製程科技有限公司及台灣吉爾製程股份有限公司等業界領導廠商,分享第一線之研發成果與技術經驗。 除了技術展示與案例分享,本次活動更規劃前瞻主題講座,探討人工智慧視覺技術與智慧標示系統在「從源頭到餐桌」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協助業者提升數位化管理效能與產品附加價值,朝向更高品質、更高效率的肉品加工體系邁進。 動物科學系表示,此次研討會不僅是專業知識的交流平台,也是一場促進產學研合作與跨領域對話的重要契機。現場安排互動討論與交流時段,由肉品加工、冷凍食品、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人士共同參與,以掌握產業脈動,開拓技術新視野。
情報 嘉大外語系與北港國中合辦《夏日樂學》英語育樂營 文化踏查結合英文教育成果驚豔
嘉義大學外國語言學系與北港國中攜手合作,於暑假期間舉辦《夏日樂學》英語育樂營已邁入第四年。今年的營隊在課程設計上別出心裁,結合在地文化與英語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成果豐碩、廣受好評。 本次營隊在北港國中施協志校長與施正彥主任大力支持下,由嘉大外語系徐慶鐘助理教授指導,並由外語系學生林芷瑩與陳叡昕擔任營隊教師,透過生動活潑的教學風格,引導學生進入多元有趣的英語學習情境。課程內容緊扣學生生活經驗與地方文化特色,特別安排實地踏查水道頭文化園區,讓學生親身了解北港的歷史與生態。同時透過詞彙活動、影片學習、歌曲改編及桌遊互動等教學手法,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根據施主任觀察,營隊一開放報名即秒殺額滿,顯見口碑良好。即使期間遇颱風假期,學生參與熱情依然不減。在壓軸成果發表會中,學生以「北港牛墟」為主題,舉辦創意跳蚤市場與拍賣會,並以全英文方式介紹文化背景與參與競標,展現出高度語言應用能力。現場氣氛熱烈,笑聲與掌聲此起彼落,也吸引在場師長踴躍參與。 課程中亦安排學生以主題繪圖與海報創作的方式深化學習內容,許多來自美術班的學生發揮所長,以精緻的構圖與豐富色彩呈現地方文化之美,讓整體活動視覺效果更加精彩動人。此外,營隊也融入電影欣賞、英文歌曲學習及創意填詞活動,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氛圍。學生紛紛表示,此次營隊不僅提升英語能力,更拓展視野與人際互動,是一段難忘的暑假回憶。 此次《夏日樂學》英語育樂營不僅展現大學與國中合作的教學成果,也落實大學社會責任(USR),體現高等教育資源對在地中小學教育的深度連結與支持。
情報 論壇聚焦創新時代挑戰 嘉大與日本學校共商高教未來
兩年一度的高教盛事「臺日大學校長論壇」,7月16至17日在日本熊本大學隆重舉行,嘉義大學由張俊賢副校長代表與會,與來自臺日兩地共83所大學、約150位校長及代表齊聚一堂,針對高教發展多項重要議題進行深入交流。張副校長此行同時前往嘉大在日本的姊妹校熊本大學及長崎大學訪問,深化合作關係,拓展國際交流版圖。 「臺日大學校長論壇」由日本國公私立大學團體國際交流委員長協議會(JACUIE)與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共同主辦,為臺日雙邊高等教育交流最具指標性的平臺,每兩年輪流在臺日舉行。今年論壇主題為「The Future of the Region: Challenges of Universities in Japan and Taiwan in the Innovative Era」,聚焦於學生與青年學者交流、促進產學合作以帶動地方發展、大學在應對自然災害中的角色、高教數位轉型等議題,現場交流成果豐碩。 張副校長於7月15日拜會熊本大學校長小川久雄(Prof. Hisao Ogawa)與行政副校長大谷順(Prof. Jun Otani),在校長特助張浩教授及國際處人員陪同下,參訪校園並就校際合作進行會談。熊本大學與嘉大2024年新簽署合作協議,雙方互動頻繁,關係密切。張副校長亦與工學院院長伊原博隆教授(Prof. Hirotaka Ihara)、岸田光代教授(Prof. Mitsuyo Kishida)等師長會晤,就即將於嘉大舉行的「International Student Conference on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ICAST)」合作事宜進行具體討論,雙方對未來合作充滿期待。 除參與論壇及拜會熊本大學外,張副校長7月11日亦前往北九州地區另一姊妹校長崎大學進行訪問,與國際事務主管伊東昌子理事、國際處同仁、多文化社會學部院長野上剛德教授(Prof. Takenori Nogami)、研究所所長王維教授、細田尚美教授、李頌雅助理教授以及國際事務委員會成員進行交流,會談氣氛熱絡,彼此情誼更加深化。 嘉大持續以積極姿態參與國際高教交流,透過參與論壇及訪問姊妹校,加強與國際夥伴的連結,開拓多元合作機會,為推動學術交流與國際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情報 用影像說故事讓創意閃耀全球!世新廣電系電影組打造影視新世代
掌握影像的力量,從世新大學廣電系電影組開始,書寫影視創作的無限可能。世新廣電系做為全國影視教育的核心基地,透過專業課程、頂尖設備與國際化資源,成為影視人才的重要搖籃,電影組更以「創意與技術並重」為核心理念,結合數位影像與虛擬製片技術,培育具備全球視野的影視創作者。   課程設計上,電影組特別著重於「數位電影後製實務」與「視覺特效」等技術性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熟悉數位影像格式與拍攝規格,更能掌握影像品質的細節要求,從棚內特效攝影到後期製作,全面提升影像創作的專業水準。而視覺特效課程更是亮點,透過美國視覺特效師的實際案例教學,讓學生接觸最新的剪輯與特效技術,為未來影視作品注入創新靈感。   硬體設施方面,電影組擁有與好萊塢同步的「LVS智能攝製基地」,這座高階場域不僅提供智能全彩LED電影燈具與數位電影攝影機組,更結合虛擬背景拍攝技術,讓學生在真實操作中體驗影視製作的未來趨勢。從拍攝腳本規劃到提案實作,學生在課堂中磨練技術,為影視創作注入更多可能性。
情報 全台唯一「影響力學園」 世新口傳系打造新世代傳播力
在語言與社群交織的新媒體時代,懂得說,更要懂得播、懂得經營。世新大學口語傳播暨社群媒體學系,看準「影響力」成為新世代關鍵素養的趨勢,打破傳統學科框架,打造出全台唯一將口語表達與社群應用深度整合的學系。   系主任李佩霖指出,口傳系以「口語表達、人際互動、社群媒體」三大專業課群為核心,對應現今職場對公眾、人際與社群三層影響力的高度需求,架構出一套完整的人才養成藍圖,也奠定了「影響力學園」的教學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課程「社群直播與口語表達」,正是為數位原生世代量身打造的跨域實作。課堂上,學生不僅學習鏡頭表達、直播節目企劃與主持技巧,更在實際操作中掌握新媒體語境下的內容邏輯與互動策略,強化他們面對社群觀眾的應變能力與表達自信,為進入廣播、主持、自媒體與行銷企劃領域打下厚實基礎。   不只學會「怎麼說」,更學會「怎麼做」是口傳系的教育目標,實踐面則由「SCSM學生團隊」串聯起全方位訓練。在系主任李佩霖統籌下,邀集蔡祐吉、楊涵琇與林殊宇三位專任教師指導,學生操作內容涵蓋Podcast節目製作、社群文案撰寫、短影音拍攝到直播節目規劃,並善用世新大學的專業影音設備與錄音室資源,讓實作從課堂延伸到真實媒體環境。團隊成果更透過系上社群平台與《今天,我想來點口傳時刻》廣播節目公開播出,持續累積個人作品與傳播實力。
情報 世新大學廣電系電視組打造影視界新星 課程設備全台唯一!
影視圈的未來人才正在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電視組中孕育成長。以全台唯一的LVS智能攝製基地和完全符合業界標準的多功能實景棚為核心,電視組透過專業課程、尖端設備及多元展演機會,為影視製作領域培養全方位的創意菁英。   世新廣電系電視組的課程設計緊扣業界需求,讓學生從實作中掌握專業技能。影棚節目實作課程由頂尖師資帶領,涵蓋直播轉播、演唱會、球賽等多元製作內容,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累積經驗。而影視特殊化妝課程則講授傷口妝、燒燙妝、怪物妝等技術,讓學生能親手創造驚人的視覺效果,為影視作品注入更多可能性。硬體設施方面,世新多功能實景棚以32片可自由移動的景片牆,提供創意無限的拍攝空間,適合廣告或劇情類型的影像製作。此外,LVS智能攝製基地更是全台唯一,結合綠幕棚、多機作業攝影棚、直播棚等多樣化場景,讓學生得以在校內完成專業級影像製作。   電視組學生的展演表現更是亮眼,畢業展演涵蓋劇情片、非劇情節目及網路影音等多元形式,並於華山文化創意園區及西門威秀影城舉辦,讓作品在正式影廳首映,並與觀眾交流創作理念。展演不僅呈現學習成果,更是進入影視圈的重要踏板,期間特設「傑出新秀獎」,由影視業界與學界權威專家評選最具創意與潛力的佳作,並由學友會提供獎金鼓勵。本屆評審陣容包括影視編劇毛訓容、導演林書宇及YouTuber TongSyue各種同學等,為獎項增添高度專業性與公信力。
情報 從創意走進產業——世新公廣系培養未來的行銷領導者
在這個品牌無所不在、數位浪潮席捲的時代,如何講好故事、傳遞價值成了重要的事,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以一貫緊貼產業脈動的精神,打造完整的策略思維與創意實作教學體系,帶領學生從校園走向職場第一線,成為能掌握趨勢、落實創意的行銷傳播新勢力。   「我們相信,只有真正參與、實作與回饋,才能成為未來的關鍵人才。」系主任徐暄淯指出,公廣系以「廣告媒體企劃」、「策略與創意專題」、「數位社群工具實作」與「學產合作專題」等課程為核心,讓學生不只學會「怎麼說」,更懂得「為誰說」、「說給誰聽」。這樣的訓練,不僅奠定策略基礎,也強化執行力,讓創意有落地的可能。   為深化學生的業界視野,系上與多家產業龍頭合作,包括VML智威、OpView意藍資訊、聯廣傳播集團、台北市媒體代理商協會(MAA)等,將真實專案帶進教室,也讓學生走入職場實境,實際參與廣告、公關、數位內容等實務操作,透過「學中做、做中學」的模式累積實戰經驗。   公廣系不只強調內容創作,更重視創作環境的專業建構。透過LVS智慧攝製基地、圓桌影音播客直播間等設備,讓學生在多元媒體場域中培養橫跨影音、公關與互動行銷的內容製作力,這樣的實作成果,屢屢獲得外界肯定。
情報 頂尖師資結合業界實務 世新圖傳打造新世代影像設計人才基地
面對影像與設計領域的快速變革,世新大學圖文傳播學系以「做中學、學中創」為核心理念,致力於培養具備創意實力與產業競爭力的新世代設計人才,從教學陣容、課程設計到場域設備與產學合作,全面對齊業界需求,打造出一條實戰導向的學習路徑,培養具備立即投入業界實力的新世代人才。   圖傳系近年積極延攬業界頂尖師資,包括曾參與金鐘、金馬、金曲與國慶主視覺設計的創意總監,國際平面與包裝金獎常勝軍,以及活躍於演唱會、影視領域的視覺特效與舞台動態設計師,將第一線的設計脈動與商案經驗引入課堂,帶領學生從「做設計」走向「做出品牌」。   世新大學持續投入資源升級教學環境,攝影器材涵蓋 Profoto、Elinchrom、Sony、Canon 等業界主流品牌,並整合全媒體大樓、Podcast 錄音間、專業綠幕棚與數位輸出中心,提供學生完整且即時的創作場域。課程規劃涵蓋「專業攝影」、「多媒材應用」、「立體結構設計」、「數位典藏製作」等領域,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最貼近產業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