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其他考情 【114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大陸大學2025年對臺招生已於三月展開,共有26省市超過400多所的陸校對臺招生,只要學測國、英、數A或B任一科成績在均標以上即可申請,經過面試或筆試後擇優錄取。各校統一採線上報名方式,報名時間為114年3月1日至31日,還請考生參閱各校簡章。 這些陸校有許多為大陸全國重點大學或省屬重點大學,相當於臺灣的頂大或國立大學,大部分的「985」、「211」、「雙一流」等名校會要求學測頂標或前標。提醒同學,在選擇學校時,要特別注意該校學歷是否為教育部所採認,不被認可的大陸學歷是無法在臺灣繼續攻讀碩博士或考公職的,這點還請考生留意。 目前,臺灣高中畢業生只要「學測國、英、數A或B任一科成績達均標」即可以申請大陸大學,要怎麼在這些陸校中選擇呢?「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出四大入門攻略,帶你逐步聚焦申請方向。 攻略1:學測「國、英、數」申請大陸大學 雖然大陸大學以學測成績招收臺灣學生,只要學測國、英、數A或B任一科成績在均標以上即可申請,但是各校採計的學測科目不同(最多不超過四科),所以請考生一定要詳閱各校招生簡章,了解學測採計科目與成績標準。「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些大學依地區整理,並標示是否為「985」、「211」、「雙一流」等重點名校,供考生快速鎖定大陸升學的目標。 ★2025年大陸對臺招生的大學有哪些?請參考:【114學測】436所大陸大學 均標可申請 線上統一申請的報名時間在3月31日截止。每位考生除了可以填6校6系(專業)最多36個志願外,若未獲錄取,還可報名5月21日開始的「徵集志願」,參加第二輪的招生。 ★線上報名怎麼做?請參考:【114學測】大陸大學招生 3/1-3/31線上報名 ★搞不懂報名時程?請參考: 3分鐘看懂 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攻略2:認識985•211•雙一流名校 所謂「985」、「211」、「雙一流」,都是大陸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實施的教育計劃,列入這些名單的大學都是能享有豐富教育資源、實力最強的國家級大學。其中「985」包括39所頂尖大學,皆是國立且多直屬中央部門管理(「中央部屬大學」);「211」則包括112所大學及3所軍校,「985」名校也列於其中,多為中央部屬大學或省屬重點大學,部分則為「省部共建大學」。目前「985」、「211」名單已確定且不再新增。 至於「雙一流」,在2022年最新公布的第二輪名單中,共有147校入列。「雙一流」和「985」、「211」不同的是除了推動一流大學的建設外,更強調專業學科的發展,且入選名單採滾動淘汰制。目前所有「985」大學皆名列「雙一流」,而「211」名校則有七成以上進入「雙一流」中。 ★請參考:【大陸大學】什麼是「985」、「211」、「雙一流」 攻略3:搞懂大陸大學等級 由於大陸幅員廣大人口眾多,因此大學招生採分批辦理。第一批次招生錄取的大學(本科)稱為「一本」,多為中央部屬、重點大學,如「985」、「211」等名校多屬「一本」;第二批次招生錄取的大學則稱為「二本」,多為普通大學,也有一些是「211」名校或省屬重點大學;「三本」則是第三批次招生錄取的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之後參與第四批次招生的多為專科學校了。就學制而言,「一本、二本、三本」都是四年制大學,而第四批次招生的則是三年制專科學校。此外,有些省份會把「二本」和「三本」合併錄取,取消「三本」。 目前大陸對臺招生官網並非以「批次」分類大學,而是以地區、專業、特性來分類,因此若對大陸大學不熟悉,很難立刻區分優劣等級。建議可先從所謂的「985」、「211」、「雙一流」等重點名校來做篩選。 攻略4:臺灣採認154所大陸大學學歷 114年2月20日教育部宣布不採認廣州暨南大學的學歷,因此大陸大學學歷認可名單由155所減為154所。若大學畢業後,有意返臺繼續攻讀碩博士或想在臺考軍公教等,請先確認欲就讀的大陸大學是否已在臺灣認可名單內,若否,則須取得同等學力證明,才能繼續在臺升學或考公職。 ★114年最新的認可名冊尚未公布,可先下載:155所「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認可名冊」(1050427公告)。
其他考情 3分鐘看懂 學測申請大陸大學(114新版)
★2025年申請大陸大學,請參考:【114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臺灣高中應屆畢業生若想赴大陸求學,只要當年度學測國文、英文、數A或B任何一科成績達均標,即可申請大陸大學。 自2022年起,大陸大學除了個別招生外,也新增統一線上報名方式,考生可以註冊登入報名系統,直接線上申請最多6所大學,每校最多6個專業(學系),通過大學的初審與考核後,依成績擇優錄取。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即可成為大學新鮮人了。 若考生未獲錄取,還可再次報名參加大陸大學的「徵集志願」,此時尚有缺額的大學校系會再次進行招生作業。此外,錯過首輪招生的考生也可在此階段報名申請。 ★請參考:【114學測】大陸大學招生 3/1-3/31線上報名 學測申請流程 一般來說,以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的線上報名通常在每年的3月開始,考生須於此時上傳報名資料及各校所需的審查資料。而各校會於4月至5月中進行學歷資格與學測成績的初審,以及包括面試或筆試的考核。預計錄取名單則會在5月中公布,考生必須在期限內上網進行錄取確認,逾期未確認則視同放棄,也不能再參加「徵集志願」的報名了。 以2025年的申請流程來說,重要日程如下圖。 徵集志願流程 若於首次申請未獲錄取,考生還可報名參加大陸大學「徵集志願」的招生作業。所謂「徵集志願」指的是在首輪招生時尚有缺額或新增招生計畫的校系,重新開放考生申請。通常是5月下旬開始報名、填寫志願,重新上傳各校所需的審查資料。已經在首輪招生報名過的考生無須再重新註冊,直接登錄即可。各校會於6月進行初審與考核,6月下旬公布預計錄取名單,考生同樣必須在期限內上網進行錄取確認,逾期未確認則視同放棄。 以2025年的申請流程來說,重要日程如下圖。
其他考情 【大陸大學】什麼是「985」、「211」、「雙一流」
★2025有哪些大陸大學以學測成績招台生?請參考:【114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2019年起,臺灣高中應屆畢業生只要當年度學測的國、英、數3科中任一科達「均標」即可申請大陸大學,其中不乏「985」、「211」、「雙一流」等重點名校,門檻低讓許多學生家長趨之若鶩,紛紛西進。 然而大陸大學(本科、專科)眾多,良莠不齊,建議以「985」、「211」、「雙一流」等大學列入優先考量,這些都是大陸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實施的教育計劃,列入這些名單的大學都是能享有豐富教育資源、實力最強的國家級大學。因此同學若想要去大陸升學,一定要先了解什麼是「985」、「211」、「雙一流」,哪些學校在這些分類等級中,並考量教學品質、地理環境、經濟消費和生活習慣等是否能適應,謹慎挑選適合的校系。 「985大學」是什麼?有哪些? 1998年5月4日,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中,提出中國需要有具有世界水準的一流大學,「985工程」便因此產生。此項教育計畫目的是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著名高水準研究型大學,建立新的管理和運行體制,集中資源,發揮特長。 「985工程」一共有39所大學,無論是綜合實力、學科教育還是科學研究的表現,都位居中國大學中的領先地位,並保持著一流水準,可說是中國地區中的頂尖名校。不僅提升中國大學的整體實力發展,科研成果與國際影響力也有顯著成長。 「211大學」是什麼?有哪些? 而早在1990年代中期,大陸為了「面向21世紀打算重點建設約100所左右的大學」,遂從各地挑選約100所大學列為國家的培育重點,優先給予補助經費,即是所謂的「211工程」。目的是為了迎接世界的新技術潮流,因此必須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大學和重點學科,兼顧各行各業的專業性質,均衡發展。 「211工程」共115所大學(112所大學及3所軍校),其中也包括「985」的39所大學。因此,所有「985大學」都是「211大學」,但「211大學」卻不一定是「985大學」。 「雙一流大學」是什麼?有哪些? 2015年出現的「雙一流」,即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簡稱。2017年,大陸教育部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8所,共140所大學46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2017年9月統計)。經過五年一次的審議篩選後,2022年公布第二輪的雙一流大學,新增了7所,分別是:山西大學、湘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廣州醫科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因此目前雙一流大學共有147所,且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雙一流」的大學名單採淘汰機制,評審標準著重在專業學科的發展,對發展良好、成效明顯的大學,增加支援力道,提高補助經費;對進展緩慢、缺乏實效的大學則提出警示;對出現重大問題、或經警示仍無改善的大學或學科,則從名單剃除,取消建設支援。這樣的遴選,五年一次,因此「雙一流」的大學名單時常變動。 目前所有「985」大學皆名列「雙一流」,而「211」名校則有七成以上進入「雙一流」。
其他考情 【114身障甄試】准考證1/14寄出,請留意
114年「身障甄試」的准考證將於114年1月14日以掛號寄出,考生若遲至1月17日以後仍未收到准考證,團體報名的考生,請洽代辦報名的學校單位;個別報名的考生,請直接電洽「身心障礙甄試委員會」(電話:03-4227151轉57149)確認寄送狀況。 請考生留意,除將准考證妥善保存外,在准考證上切勿書寫其他文字、數字或符號,以免違反考試相關規定。如果不慎遺失或發現資料有誤,該如何處理呢? 准考證印錯,怎麼辦? 收到准考證後,請考生仔細檢查各欄位資料,特別注意特殊需求核定部分。如果發現准考證有任一欄與原報名資料不同,請於114年1月14日至1月23日期間,檢附相關證明向甄試委員會辦理資料更正。 准考證補發,怎麼做? 考前若不慎遺失准考證需要補發,請考生在114年3月12日前,至「身心障礙甄試委員會」網站下載「准考證補發申請表」(pdf檔、word檔),依規定申請補發。 若在114年3月13日後要申請補發,則請考生於考試期間攜帶身分證、健保卡、汽機車駕照、身心障礙證明或護照等正本向考區試務辦公室申請補發。 考試結束後若遺失,則不再補發准考證,還請考生妥善保存。
其他考情 【圖解】114「青年儲蓄帳戶」報名系統
114年「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的報名系統將於114年3月17日關閉,截止報名,114年6月應屆畢業的高中職同學若想先就業,不打算直接升學的話,可以參加「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有「青年儲蓄帳戶」)。趕快把握機會上網申請帳號完成報名,現在就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針對「青年就業領航計畫」報名系統的圖解步驟,一步步完成申請。 ★【114青年儲蓄帳戶】就業領航╳體驗學習 3/17報名截止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包括「青年就業領航計畫」、「青年體驗學習計畫」兩大類,前者為職場體驗,申請就業後加入「青年儲蓄帳戶」可每月獲得補助;後者則為多元體驗學習,無補助。 ★請參考:【青年儲蓄帳戶】高中職畢業先體驗職場再升學 步驟1:申請帳號密碼 進入「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 填報系統」網站,點選右上方的「114學生申請帳密」,輸入縣市、就讀學校、身分證字號及預設的密碼(西元出生年月日)後,即可「登入」。 登入後確認個人資料是否正確,若無誤則進入下一步申請建立帳號與密碼,並輸入常用e-mail,選擇體驗計畫(青年就業領航計畫),按下「送出」。待收取驗證信後,點選「開通網址」,帳號開通就完成了。 *注意: 1.常用e-mail很重要,請正確填寫私人信箱,勿使用學校的電子郵件信箱。 2.若為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非與學校合作)的同學,請下載「114學生帳密申請表」,填完後 e-mail 至youngcloud@mail.ncnu.edu.tw,來申請開通帳號。 步驟2:登入系統 帳號申請完畢後,請同樣進入「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 填報系統」網站,點選右上方的「登入」,選擇「學生登入」,輸入帳密及驗證碼。即可登入。登入後請詳閱授權同意內容及共同注意事項後,點選「確認」。 步驟3:填寫資料 想要參加「青年儲蓄帳戶」,必須填寫「青年就業領航計畫」的申請書,包括:「基本資料」、「自傳」,以及「職場選擇」。 【1.基本資料】:包括申請人的基本資料、聯絡資訊以及緊急聯絡人。 【2.自傳】:請填寫至少200字的自傳,包括:個人成長背景與現況、學習歷程特殊表現與經驗、自我期許及未來發展等。 【3.職場選擇】:選擇想要探索的職業規劃,勾選想要產業大類和中類,最多可以選擇三個產業類別。勾選完畢,請點選「更新」以儲存資料。若申請書已完整填寫,則會出現「修改資料儲存成功」訊息。 步驟4:確認並下載 最後,再次確認所有申請資料無誤後,點選「送出確認」,並「下載申請書」。將申請書pdf檔另存後列印。請同學和家長(法定代理人)詳細閱讀列印出來的申請書後簽名,交回學校。 *注意:資料確認送出後即無法更改,送出前請仔細檢查。
其他考情 【青年儲蓄帳戶】高中職畢業 先體驗職場再升學
畢業後想要先體驗職場的高中職同學,可參加「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經過勞動部的就業媒合,就業後每月可獲得1萬元的補助,直接存入「青年儲蓄帳戶」中,為期三年的方案結束後36萬可一次提領。若想繼續升學,則可以參加「特殊選才聯招」、「申請入學」、「四技甄選」等入學管道申請大學就讀。 什麼是青年儲蓄帳戶? 「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由教育部、勞動部共同辦理,自106年起試辦,預計試辦三年逐年滾動修正,主要在鼓勵高中職應屆畢業生不一定以升大學為首要考量,也可選擇先進入職場,透過學習與探索,確立人生規劃方向。該方案目前分為兩大區塊: 1.「青年就業領航計畫」:為職場體驗,申請就業後加入「青年儲蓄帳戶」可每月獲1萬元補助。就業期間並須填報「職場體驗雙週誌」,兩星期一次。 2.「青年體驗學習計畫」:為學習及國際體驗,申請者須自行提出體驗學習計畫實踐內容。除了每人每年最高2500元的投保補助外,並無其他補助。兩星期也須填報一篇「學習體驗雙週誌」。 「大學問」(www.unews.com.tw)針對有補助的職場體驗(青年儲蓄帳戶),簡單說明如下,幫助同學快速理解。 高中職應屆畢可申請 【申請資格】:高中職應屆畢業生,只要在中華民國設有戶籍,皆可申請。 【申請限制】:畢業當學年度就讀「產學攜手合作計畫」、「雙軌訓練旗艦計畫」及「產學訓合作訓練」的同學,因有相關補助及就學與就業配套方案,不得申請。 【申請時間】:有意願參與職場體驗的同學,可於畢業當年11月1日至隔年3月16日前由學校協助申請,經過教育部審核通過後(4-5月),6-8月由勞動部進行就業媒合,8月31日前媒合成功即可進入職場就業。 每月1萬,最多3年 參與職場體驗的同學,可獲得每月1萬元的補助,直接匯入「青年儲蓄帳戶」中,最多3年,完成後才能一次提領36萬。1萬元包括: 1.就學、就業及創業準備金:教育部每月補助5,000 元,最多3年可累存18萬元。 2.穩定就業津貼:勞動部每月補助5,000元,最多3年可累存18萬元。 職場體驗後可繼續升學 同學在最多3年的職場體驗完畢後(至少需2年),若想繼續升大學,可以用「青年儲蓄帳戶」的身分參加「特殊選才聯招」、「申請入學」、「四技甄選」等招生管道申請大學就讀。但要注意的是,若體驗結束後2年內未提出申請,則視同放棄且以一次為限。 此外,針對畢業當年已經考取大學並辦理保留入學資格或休學的同學,也可於職場體驗結束後返校就讀;如果想要變更原畢業學年度錄取學系,可於學校規定期間內持職場、學習及國際體驗資歷申請轉系。 哪些人適合? 對高中職同學來說,若有以下幾種狀況,可以考慮選擇參加「青年儲蓄帳戶」先進行職場體驗,之後再繼續升學。 1.考完學測或統測後,發現成績不理想,沒有想就讀的學系,想要先就業。 2.對於未來方向茫然,還不知道要選擇哪個學系就讀;或者因經濟因素想要先就業。 3.已考上大學,但因經濟因素或其他原因而在註冊前保留入學資格或辦理休學者。 ★資料來源:教育部「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專區」。
其他考情 【圖解】114「身障甄試」個人報名系統
想參加114學年度「身心障礙甄試」的考生請注意,113年11月26日起開始團體報名,到12月9日截止。若未參加學校團體報名的考生,也可直接上網個人報名。個人報名的系統開放時間為12月3日到12月9日。在系統開放期間,請至「身心障礙升學甄試委員會」點選上方的「考生登入」,即可開始報名了。 ★請參考:【114身障甄試】11/26-12/9報名,記得寄資料 請注意,報名系統不支援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只能使用電腦操作。現在就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圖解說明,打開電腦逐步完成個人報名手續。 步驟1:登入系統 個人報名的同學,首次登入時需先註冊,請輸入「身分證字號」、「姓名」、「出生年月日」等資料並設定密碼即可完成註冊。之後登入時只需輸入「身分證號碼」及「密碼」、「驗證碼」後,即可進入系統。登入後請詳閱「個人資料聲明事項」,勾選「同意」後,即可進入報名系統。 首次登入,需確認基本資料並驗證身分,可選擇「信箱驗證」或「手機驗證」,之後方便尋回密碼。 步驟2:登錄資料 登入後,在「考生專區」處選擇「個人報名」,可開始填寫報名資料。 【1.填寫基本資料】 包括「姓名」、「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連絡電話」等資料。 【2.填寫通訊資料】 包括聯絡方式與緊急聯絡人等資料,完成後點選「儲存並下一步」。 【3.填寫學歷資料】 在「畢肄業學校」欄位處可輸入關鍵字,系統將自動跑出選項可供點選。而在「科別」欄位,若為高中部或綜合高中部非職業類科(學程)的考生,請填入「普通科」。 【4.填寫報考資料】 選擇一般生或中低收入戶生、欲報考的「障礙別和等級」和「學制和類組別」,以及是否加考術科,並選擇考區,完成後點選「儲存並下一步」。其中「學習障礙」的障礙細項(閱讀理解障礙、書寫障礙、數學障礙、口語障礙、知動障礙、記憶力缺陷、注意力缺陷、理解障礙、其他)可以複選,其他障礙細項則為單選。 *注意:綜合高中應屆畢業生若報考四技二專組,須繳交修習專門學程科目25學分以上的學分證明和歷年成績單。 【5.填寫需求資料】 若有特殊需求,如試場需求、試題需求、答案卷需求、試場提供服務或輔具、自備輔具等,可於此處填寫需求服務。考生申請的特殊需求經委員會審查通過後才提供。 步驟3:上傳相片 請上傳113年1月1日以後拍攝的數位相片,須為彩色且背景為白色或淺色的脫帽正面大頭照,不能佩戴深色鏡片眼鏡。不能使用生活照或相片掃描或合成照片。相片檔請以身分證字號命名,並以PNG、JPG、JPEG 儲存,大小須在2MB以內。 步驟4:核對後送出 1.報名資料填寫完成後,請點選「報名初稿資料」,確認內容是否有誤。若有錯誤,請點選「考生專區」的「個人報名」,進行報名資料修改。 2.若暫不確認報名,可點選「首頁」或「使用者帳戶」選擇「登出」,離開系統。 3.若確認報名資料無誤,請勾選「已確認資料完全正確」,再點選「確認完成報名資料,送出」即可完成報名。 *注意:確認送出後,則無法再修改報名資料。 步驟5:列印資料 報名完成後,請點選「考生專區」的「個人報名」,列印「報名表」、「個人繳費單」、「個人報名信封」,並依繳費單說明方式完成繳費,在報名截止前寄出報名資料。
其他考情 【114身障甄試】11/26-12/9報名,記得寄資料
114學年度的身心障礙甄試於113年11月26日上午9點開始接受學校團體報名,個人報名則於12月3日開始。不管是個人或團體,一律採取「網路報名」,且須上傳數位相片檔。應屆畢業生請採「團體報名」,統一由學校上網填寫報名資料;非應屆考生請採「個別報名」,自行上網登錄報名資料。 報名時間於12月9日截止,繳費則於12月10日下午3:30截止。完成報名繳費後請於12月10日前將系統列印出的報名表及相關資料寄出(以郵戳為憑),才算完成報名手續。 ★請參考:【圖解】114「身心障礙甄試」個人報名系統 只有具備高中職或專科畢業同等學力,且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新制)」,或經「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鑑輔會)鑑定為身心障礙的學生,就能參加「身心障礙甄試」。考生依報考資格分為「大學組」、「四技二專組」、「二技組」,若校系需採計術科成績,則須加考術科考試。 ★請參考:3分鐘看懂身心障礙甄試 報名費用900元起 報考單一組別的報名費為900元,若有跨考組別,則報名費為1250元。低收入戶考生免繳報名費;中低收入戶考生則是報名費減免60%,減免後單一組為360元;跨考組則為500元。 報名資料須掛號寄出 考生依身心障礙別分為七類,包括:「視覺障礙生」、「聽覺障礙生」、「腦性麻痺生」、「自閉症生」、「學習障礙生」、「肢體障礙」,以及「其他障礙生」。個別報名時,各類考生於請依下表準備應繳資料。 個別報名的考生請自備B4規格(含)以上的信封,將報名系統列印的「報名信封封面」黏貼於信封上。將報名資料裝入報名信封袋內,於期限內以掛號寄至「114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委員會」(地址: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應屆畢業由學校團體報名的考生,請依校方規定日期交由校方代理報名、寄件。 12/16確認繳費及收件進度 個別報名的考生請於繳費後次一日登入「報名系統」查詢繳費結果;若要確認收件情形,則請於12月16日後再登入查詢。
其他考情 德國留學不是夢:高中生如何申請德國大學?(2025新制)
德國大學提供多樣的學科選擇,加上一流的教學資源與免費教育的優越條件,已成為眾多國家留學首選。臺灣的高中畢業生,若學測科目成績符合規定,並依大學科系要求提供英語或德語的能力檢定證明,即可申請德國大學的學士課程。有志留學德國的高中生們,一定要懂怎麼申請德國大學。 學測40級分+符合科目規定 自2025年開始,申請條件由原來的學測53級分改為「學測四科總級分40且各科達均標」(自111學測起適用),其中,學測三科還須符合申請科系指定的科目。因此,想要申請德國大學的同學,一定要留意學測報考科目,以符合學歷條件要求。 若以110年或更早的學測成績申請,則依照舊制,總級分達53級分即可,且學測科目不限;若在臺灣的大學完成一年的學業或取得學士學歷,則已具備申請德國大學的學歷資格,也不受此學測條件更新影響。 在語言條件方面,則須依大學科系授課語言提供相關檢定證明。不過,目前德國大學學士課程,還是以德語授課為多。因此取得德語檢定成績,選擇空間較大。其中,TestDaF(德福測驗)每年在臺灣有四次測驗,分別是4、7、11月在臺北 LTTC 舉辦,而2、7月在高雄科技大學舉辦。另外,DSH(德語能力測驗)則由德國大學舉辦,需至德國大學參加測驗。 ★查詢適合的大學課程 截止日前兩個月提出申請 大部分的綜合大學受理申請入學的截止日期如下,而以英語授課的國際課程、音樂藝術學院和應用科學大學申請入學截止日期較早,且各校無統一規定,建議先查詢學校網頁,最好能在截止日期二個月前將所需文件寄出。 #綜合大學夏季學期(SS):1月15日受理申請截止。(約4月上旬開課) #綜合大學冬季學期(WS):7月15日受理申請截止。(約10月上旬開課) 【申請方式】:有二種,一是直接向學校提出申請,二是向uni-assist(外國學生申請大學服務處)提出申請。 【申請文件】:申請表+高中畢業證書+成績單+學測成績證明+英語或德語檢定證明+其他學校要求文件。 學測未達標,須讀大學先修班 若高中畢業但學測科目成績未達標,則在申請德國大學之前,需先就讀德國的大學先修班(Studienkolleg),但並非每所大學都設有大學先修班,通常一聯邦只有一所或兩所學校有設立。 要留意的是,大學先修班的課程是以德語授課,須具備一定的德語能力才能應付。且在先修班一年後還要通過「學科鑑定考試」,才可以取得德國大學入學的資格,因此難度較高。 而在申請大學先修班前,需要先決定專業的方向,例如:T-Kurs(技術、數學和理科,不含生物學)、M-Kurs(醫學、生物學)、W-Kurs(經濟學、社會科學)、G-Kurs(文科、藝術、德國語言文學)等不同組別。在先修班選定好就讀的專業科目組別後,在申請大學時,是不能更換的,例如就讀語言類組,就不能申請經濟商管領域的學科。 ★查詢大學先修班 德國大學有綜合型 也有應用型 德國有超過400多所的大學院校,包括:綜合大學、應用科學大學兩大類,還有藝術、電影和音樂學院。若從教學特色來看,綜合大學的性質類似臺灣的普通大學;而應用科學大學則比較像臺灣的科技大學。 在學制學位方面,學士需讀3-4年、碩士讀2年、博士約讀3-5年。而部分學科如醫學(獸醫)、法律、藥學等領域,則可選擇以國家考試作為結業的證明。此外,在德國,申請碩士課程通常不需要經過碩士入學考試,只要求具備相關領域的學士學位即可。 公立大學免學費,僅繳雜費 公立大學因由國家撥款資助,無論本國學生或外籍學生一般不收學費或極少學費。但有學期雜費,每學期約150-400歐元,包含:社會福利費用、學生會費以及學生優惠學期車票的支出。而私立學校或商管學院則會依各校以及課程的要求收取學費,費用不一。 在生活上,食衣住行育樂及醫療,每月每人支出估計約950歐元,小城市的花費則較少。若想在德國半工半讀,頂多可賺取額外的零用錢,因外籍生在德國的工作時數有法定限制,因此求學期間若想靠打工來維生,困難度很高。針對臺灣學生,也有提供各項獎學金,有需要的同學可以申請。 ★獎學金查詢 ★資料來源: DAAD德國學術交流資訊中心
其他考情 【113高職學力鑑定】8/26-9/13報名,10/20考試
想要參加高職學力鑑定的同學們請留意,「113年度自學進修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考試」(簡稱技術型高中學力鑑定考試),將於113年10月20日舉行,報名日期自113年8月26日至9月13日止,考試簡章可至教育部國教署網站,點選「為民服務窗口」,選擇「學力鑑定考試簡介」即可下載,或至各考區索取。 通過高職學力鑑定考試者,會發給考試通過證書,證明考生具有相當於正規高職畢業程度的同等學力,有助於升學或工作需求。 ★想參加高中學力鑑定嗎?請參考:【113高中學力鑑定】8/16-8/19報名,10/6考試 滿18歲有工作經驗及證照可報考 凡持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護照或我國政府核發的有效居留證明文件者,符合年齡、證照和工作年資,即可報考。 【年齡資格】:符合下列資格之一,即可報考。 1.年滿18歲:96年9月1日(含)前出生,曾於國中小階段或高中階段參與經主管機關核准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者。 2.年滿20歲:94年9月1日(含)前出生。 【證照、工作經驗】:須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1.取得丙級技術士證或相當於丙級技術士證的資格,具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 2.取得乙級以上技術士證或相當於乙級以上技術士證的資格,具有一年以上工作經驗。 免報名費,可現場或郵寄報名 【報名日期】:自113年8月26日起至9月13日(每日上午9時至5時,不含六日);欲採通訊報名方式的考生在9月10日前須將報名資料寄出。 【報名費用】:無 【報名方式】:採現場報名或郵寄報名。若要現場報名,可就近至考區現場索取報名表件直接報名。郵寄報名則須在期限前將報名表及相關資料按下列編號順序由上而下擺放,並用迴紋針夾於左上角,平放裝入「報名專用信封」內,以限時掛號郵寄至各考區學校。(各報名表件可於考區索取,或至各考區承辦學校網站下載) 【報名資料】 1.丙級以上職業證照正本和影本(正反面各1張,黏貼於報名表背面)。 2.報名表:填妥後並簽名確認。 3.附上最近三個月內1吋彩色證件照片3張(背面書寫姓名,黏貼於報名表實貼1張、浮貼2張) 4.身分證正面與反面影印本各1張。 5.中華民國護照封面內頁影印本1張,黏貼於報名表背面(無護照者免附)。 6.所有工作經驗證明文件正本與影印本各1份(需蓋妥公司行號和負責人印信)。 7.「准考證及考試資格審查結果回件專用信封」、「成績通知回件專用信封」、「鑑定考試結果回件專用信封」各1個,約B4紙張尺寸大小(可上網下載封面,黏貼於信封上。收件人姓名、地址及郵遞區號請務必自行填寫)。 8.免考科目及格證明書或成績單影印本黏貼於報名表背面(申請科目免試者須附)。 【身心障礙者】:除上述證件,下列證明應擇一繳驗。 1.有效期限內的身心障礙證明(手冊)。 2.各級主管機關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所開立的中等(國中)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鑑定證明(正本及影本)。 【考區/報名地點】:高中學力鑑定考試共分三個考區,報名不限戶籍或居住地,考生可自行評估,就近報考。 考三科,同高職課程 【考試日期】:113年10月20日(星期日) 【考試科目】:國文、英文、生活領域(含計算機概論、生涯規劃、法律與生活)等3科。 【考試範圍】:依現行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112學年度畢業班3個學年的部定必修課程為範圍。 【命題原則】:歷年試題占40%,現行高職三年課程占60%。(下載歷屆考題) 【考試時程】 及格通過認定,頒發證書 學力鑑定考試的計分方式是:各科成績以100分為滿分,60分及格。若以身心障礙身分報名,則各科成績可加分25%。 當次學力鑑定考試所有考科均報考且及格,或是各科均達50分而總平均達60分,則表「考試通過」,發給「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考試通過證書」,證明考生具有同級正規學校畢業的同等資格。 若僅部分考試科目及格者,則以發給「各該考試科目及格證明書與成績單」作為該科及格的證明,日後若再報考學力考試可以免考已及格的科目。待累計全部考試科目均及格時,則發給「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考試通過證書」。 ★考試簡章下載: 113年度自學進修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
其他考情 【113高中學力鑑定】8/16-8/19報名,10/6考試
想要參加高中學力鑑定的同學們請留意,「113年度自學進修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考試」(簡稱「普通型高中學力鑑定考試」),將於113年10月6日舉行,報名日期為113年8月16日到8月19日止,考試簡章可至教育部國教署網站,點選「為民服務窗口」,選擇「學力鑑定考試簡介」即可下載,或至各考區索取。 通過高中學力鑑定考試者,會發給考試通過證書,證明考生具有相當於正規高中畢業程度的同等學力,有助於升學或工作需求。 ★想參加高職學力鑑定嗎?請參考:【113高職學力鑑定】8/26-9/13報名,10/20考試 年滿18歲的國民可報考 凡持有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護照或我國政府核發的有效居留證明文件,並符合下列資格之一,即可報考。 1.年滿18歲:96年9月1日(含)前出生,曾於國中小階段或高中階段參與經主管機關核准的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者。 2.年滿20歲:94年9月1日(含)前出生。 免報名費,採現場報名 【報名日期】:自113年8月16日起至8月19日(每日早上9時至12時,下午1時至5時)。 【報名費用】:無 【報名方式】:僅能現場報名。考生請攜帶身分證件及照片,親自至考區填寫報名表報名,或委託他人持委託書報名,(各報名表件可於考區索取) 【報名資料】 1.報名表。(可於考區索取) 2.應考人身分證(或護照、居留證、出入境許可證)正本,正、反面影本各1份。 3.最近3個月內1吋脫帽半身正面照片3張(背面寫明考場、考生姓名及出生年月日)。 4.免考科目及格證明書或成績單,正本、影本各1份(非必繳,申請科目免試者須附)。 【身心障礙者】:除上述證件外,另須擇一繳驗下列證明。 1.有效期限內的身心障礙證明(手冊)。 2.各級主管機關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會所開立的中等(國中)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鑑定證明(正本及影本)。 【考區/報名地點】:高中學力鑑定考試共分六個考區,報名不限戶籍或居住地,考生可自行評估,就近報考。 考五科,同高中課程 【考試日期】:113年10月6日(星期日) 【考試科目】:國文、數學、英文、自然學科(物理、化學、生物、生活科技)、社會學科(歷史、地理、公民與社會)等5科。 【考試範圍】:依現行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112學年度畢業班3個學年部定必修課程為範圍。 【命題原則】:歷年試題占40%,現行高中三年課程占60%。(下載歷屆考題) 【考試時程】 及格通過認定,頒發證書 學力鑑定考試的計分方式是:各科成績以100分為滿分,60分及格。若以身心障礙身分報名,則各科成績可加分25%。 當次學力鑑定考試所有考科均報考且及格,或各科均達50分且總平均達60分,表示「考試通過」,發給「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考試通過證書」,證明考生具有同級正規學校畢業的同等資格。 若僅部分考試科目及格者,則以發給「各該考試科目及格證明書與成績單」作為該科及格的證明,日後若再報考學力考試可以免考已及格的科目。待累計全部考試科目均及格時,則發給「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考試通過證書」。 ★考試簡章下載: 113年度自學進修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畢業程度學力鑑定考試簡章
其他考情 【113身障甄試】6/13放榜,6/17前複查
113學年度身心障礙甄試的分發結果,將於113年6月13日上午10點公告在「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網站上。考生可點選「考生登入」,直接查詢分發錄取結果。 分發錄取通知書會由大學以掛號寄給錄取生。考生如果在113年6月20日後尚未收到,請洽錄取大學的教務處,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分發結果複查 考生若對分發結果有疑慮,可向甄試委員會申請複查。 【時間】:113年6月14日至6月17日止。(以郵戳日期為憑,逾期不受理) 【方式】:填妥「統一分發結果複查申請表」(簡章附錄十七)(pdf檔、word檔),並連同「志願順序表」,以掛號郵寄至國立中央大學教務處招生組轉 「113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委員會」收(地址:320317 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信封上請註明「申請統一分發複查」。 【注意】:複查以一次為限。請另外附上回郵信封,信封上貼足掛號回郵郵資,並註明收件人姓名、地址及郵遞區號,以供委員會回覆複查結果。 放棄入學資格 已獲得分發的錄取生若想參加113年「考試分發」或「統測分發」等入學招生,必須聲明放棄「身心障礙甄試」的錄取資格。 【期限】:113年6月26日前(以郵戳為憑)。 【方式】:填妥「放棄錄取聲明書」(簡章附錄十八)(pdf檔、word檔),並經父母或法定監護人簽名或蓋章後,向錄取大學聲明放棄錄取資格。請附上回郵信封一個(黏貼回郵郵資),填妥收件人郵遞區號、地址、姓名,供學校回覆用。 【注意】:若在放棄截止日之後因特殊事由想要放棄入學資格的話,仍應向錄取大學聲明放棄入學資格,但也不能參加113年的「考試分發」或「統測分發」等招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