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大學考情 【114考試分發】25系組 不看學測國英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僅有25個系組不參採學測國文和英文的成績。這些系組除了不採計加權這兩科的成績外,也不會將其納入檢定標準和同分參酌比序中。「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25系組依地區分類,供學測國文和英文考差的同學參加「考試分發」時,可以做為選填志願的參考。 (*註:參採科目資訊請以最新公告的簡章為準。) ★看更多114考試分發不參採國英的系組:【114考試分發】學測國英 考壞不用怕 北北基 包括北教大、世新、康寧等校有4系組不採計學測國文和英文,有嬰幼保育、長照等系。 桃竹苗 包括聯合大學的能源工程系,以及中原的地景建築、中華的工管、企管、資管等系不採計學測國文和英文。 中彰投 包括中山醫的醫影放射、東海化工材料等2系不採計學測國文和英文。 高高屏 包括中山的材料光電系、屏大的體育系、高雄大學的應化系都不採計學測國文和英文。 宜花東 包括臺東大學、佛大等系組不採計學測國文和英文。
大學考情 【114考試分發】287系組 不看學測英文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共有287個系組不參採學測英文成績。這些系組除了不採計加權學測英文的成績外,也不會將學測英文納入檢定標準和同分參酌比序中。「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287系組依地區分類,供學測英文考差的同學參加「考試分發」時,可以做為選填志願的參考。 (*註:參採科目資訊請以最新公告的簡章為準。) ★看更多113考試分發不參採國英的系組:【114考試分發】學測國英 考壞不用怕 北北基 包括北教大、東吳、淡江、文化、輔仁、世新、元智等校共有97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多為文史哲、法商、管理相關科系。 桃竹苗 包括國立聯合大學、中原大學、中華大學、銘傳大學、玄奘大學等校共有46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中原、銘傳的生醫工程系也在其中。 中彰投 包括中教大、暨大、東海、中國醫、中山醫、逢甲、亞大等校共有44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 雲嘉南 包括臺南大、嘉大、長榮、南華等校共有25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 高高屏 包括中山大學、高雄大學、屏大、義守、實踐等校共有22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 宜花東 包括東華大學、臺東大學、宜蘭大學、慈濟、佛光等校共有42個系組不採計學測英文。 離島 國立金門大學的電機工程、食品科學、運動休閒等11系都不採計學測英文。
大學考情 【114考試分發】244系組 不看學測國文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共有244個系組不參採學測國文成績。這些系組除了不採計加權學測國文的成績外,也不會將學測國文納入檢定標準和同分參酌比序中。「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244個校系組依地區分類,供學測國文考差的同學參加「考試分發」時,可以做為選填志願的參考。 (*註:參採科目資訊請以最新公告的簡章為準。) ★看更多114考試分發不參採國英的系組:【114考試分發】學測國英 考壞不用怕 北北基 包括臺大、政大、北醫,以及臺師大等校共有68個系組不採計學測國文,大多為數理科系;此外也有醫學系,如輔大醫學系、北醫醫學系、馬偕醫學系都在其中。 桃竹苗 包括清大、陽明交大、中央、長庚等校共有58個系組不採計學測國文。 中彰投 包括中興、中國醫、中山醫、彰師大等校共有42個系組不採計學測國文。 雲嘉南 包括成功大學、中正大學、臺南大學、嘉義大學等4校。 高高屏 包括中山、高醫、高師大等6校。 宜花東 包括東華大學、臺東大學、宜蘭大學、慈濟大學、佛光大學等5校。
大學考情 【114考試分發】學測國英 考壞不用怕
針對114年「考試分發」1780系組參採學測科目的情形,「大學問」(www.unews.com.tw)分析整理出沒有參採學測國文或英文的系組,供學測國、英考試失利的考生在「考試分發」選填志願時做個參考,或許也可以在其中找到心目中理想校系。 自111學年度起,「考試分發」這個入學管道除了看分科測驗的成績外,也開始採計加權學測的成績。由於分科測驗不考國文、英文,因此許多校系組改以採計學測國文、英文作為加權的科目,有些系組針對學測國英的加權甚至高達2。因此,若學測國英考不好,多少會影響考試分發的總成績。但同學也不用太過擔心,今年也有不少校系組並無參採學測國文或英文的成績,選擇這些系組,也不失為一種補救方法。 不看國文244系組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共有244個系組不參採學測國文成績。多為自然組的數理科系、工程科系、醫藥科系等,少部分為財經管理相關科系。 ★【114考試分發】244系組 不看學測國文 不看英文287系組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共有287個系組不參採學測英文成績。多為管理、財經相關以及文史哲等學系,少數為醫療、教育等相關學系。 ★【114考試分發】287系組 不看學測英文 不看國英25系組 114年「考試分發」各招生系組中,僅有25個系組不參採學測國文和英文的成績。包括中山醫學大學的醫影放射系、中原的生醫工程系,還有銘傳的財金系。 ★【114考試分發】25系組 不看學測國英
大學考情 【114分科測驗】從採計組合看考前衝刺方向
114年「考試分發」不含術科的1,735個招生系組中,分科測驗和學測科目的採計組合共有145種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公民、學測國、英」的系組最多,占9.68%,有168個。其次是採計「分科歷史、學測國、英」占8.53%,148個系組,第三則是「分科數甲、物、化、學測國、英」占6.63%,115個系組。雖然看起來採計社會科目的系組數最多,但其中也有些系組同時採計分科數甲或是學測數A,是自然組比較有優勢的組合。 「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145種採計科目組合,分為「不考物、化、生」的社會組,以及「不考歷、地、公」的自然組含生物、不含生物等三大類,提供分科測驗複習攻略,建議考生從採計科目的組合抓對複習方向,確保重要科目不失分,贏得最後勝利。 【社會組】分科複習攻略 114年考試分發中,採計「數乙、歷、地、公」任一科的系組有914個(不含術科),共64種組合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公民、學測國、英」占比18.38%最高,有168個系組。其次是「分科歷史、學測國、英」和「分科數乙、學測國、英」,分別有148、73個系組。另外,今年分科首度加考數乙,一共有147個系組採計,比採計學測數B的145個系組多些。 特別要注意的是,有7個系組同時也採計「學測數A」、1個系組採計「分科數甲」,這種組合容易有自然組或數學好的同學進來競爭,所以選擇這類組合的社會組同學,學測國英成績要好、分科歷地公則更是準備重點,要衝高分。 而對於學測國英失利的考生,可以選擇不採計國文(47個)或英文(198個)的系組,專心拚搏「歷、地、公」。今年甚至有13個系組,只採計「歷、地、公」,而無採計學測成績。另外,有2個系組同時採計學測自然,如果學測未選考,這些系組就不用考慮了。 【自然組-無生物】複習攻略 114年考試分發中,採計「數甲、物、化」任一科的系組有646個(不含術科),共53種組合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數甲、物、化、學測國、英」115個系組占比最高,占17.8%。其次是「分科數甲、學測國、英」和「分科數甲、物、化、學測英」,分別有92、59個系組。 對於數學沒那麼強的同學,也可留意有258個不採計分科數甲的系組,可以將全數心力放在準備物、化兩科或數乙的衝刺。整體說來,採計物理(398)比採計化學(281)的系組多,因此,若複習時間安排必須有所取捨,物理絕對不要放棄,這科考得好,選擇才會多。當然,採計數甲(388)的系組也不少,一定要好好把握這科成績。 不論學測成績的話,有99個系組分科只採計物理,有58個系組分科只採計化學,這些系組適合單科強的考生,專心準備分科一科也能獲得最高效益。 【自然組-有生物】複習攻略 114年考試分發中,自然組必採「生物」的系組有251個(不含術科),共32種組合類型。其中以採計「分科生、學測國、英」占比27.09%最高,有68個系組,其次為「分科數甲、物、化、生、學測英」,有44個系組,再來是「分科化、生、學測國、英」的組合,有29個系組。 整體看來,除了生物是必備成績外,採計化學(147)的系組比採計物理(68)的多,與上述純理工組相比,採計數甲的系組(91)相形之下較少。這些俗稱第三類組的考生,要特別加強自己生物和化學,才能掌握致勝關鍵。
大學考情 【114申請入學】6/12放榜,放棄要在6/15前
114學年度申請入學的分發結果,於114年6月12日上午9時起公告在大學甄選委員會網站上,考生可使用學測應試號碼和身分證字號直接至「分發結果查詢」處查詢。 各大學會自行寄送分發結果通知給考生。考生若對分發結果有疑問或想放棄入學資格,請記得在期限內辦理。 ★【考大學】大學vs科大 同時錄取怎麼辦? 分發結果複查 考生如果對分發結果有疑義,可以申請複查。 【申請時間】:114年6月13日中午12時前。 【申請費用】:新臺幣100元。 【申請方式】:採線上申請。請至大學甄選委員會「申請入學」網站,進入「分發結果查詢」後,點選「統一分發結果複查申請」,填妥申請複查的相關資料即可。複查結果將於114年6月15上午9點起,於甄選委員會網站開放查詢,不會以書面通知。 【注意事項】:申請複查以一次為限。請於繳費期間內完成繳費才算完成申請手續。 放棄入學資格 放榜後,申請入學的錄取生已取得該校系的入學資格,考生若對結果不滿意,想參加114「考試分發」或「統測分發」入學招生,則必須先放棄「申請入學」的入學資格。 【申請時間】:114年6月12日至6月15日每日上午9點至下午9點。 【申請方式】:至大學甄選委員會「申請入學」網站,進入「網路聲明放棄」後,點選「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登錄」選項,輸入個人證號後,即完成網路聲明放棄入學資格作業。完成後請透過「放棄狀態查詢」選項,查詢是否完成放棄作業。 【注意事項】 1.完成網路聲明放棄入學資格後,請自行存檔或列印「完成聲明放棄入學資格確認表」,日後若有問題,可依此提出疑義申請。 2.考生若在6月16日之後因為特殊事由想要放棄入學資格,仍然應該向大學聲明放棄入學資格,但也無法參加114「考試分發」或「統測分發」的招生,只能報名其他招生管道了。
大學考情 【114四技申請】報到後才算錄取,留意放棄時間
114學年度「四技申請」分發結果在6月2日前已由各校陸續放榜,錄取的考生須依學校規定辦理報到,逾期或未報到者則視為放棄錄取資格。正取生若未報到或是聲明放棄錄取資格,將由備取生遞補。 一般來說,報到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錄取生(正取、備取)的報到日期與時間各校不一,最晚在6月13日中午12:00前都會結束,請考生依錄取學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報到或聲明放棄錄取資格。而第二階段(備取)的報到期間為6月13日13:00起至6月15日17:00止,分為七個梯次,還請考生依學校規定時間辦理。 要特別注意的是,已完成114「四技申請」報到的錄取生,不能再參加當年度「考試分發」及其他四技二專各招生委員會的招生。若考生同時獲得114「申請入學」錄取,則須於6月15日前向錄取的大學聲明放棄,才能辦理「四技申請」報到手續。 ★【考大學】大學vs科大 同時錄取怎麼辦? 第一階段報到 以辦理正取生報到為主,有正取生未報到或放棄的缺額,才會由備取生遞補。 【報到時間】:114年6月13日中午12:00截止。 【正取生報到注意】 1.正取生若未於規定時間內或未依規定方式完成報到,視為放棄錄取資格,缺額由備取生依序遞補。 2.考生若有多個校系的正取資格,只能選擇1個報到。若報到後想改至其他校系報到,請先向已報到的校系聲明放棄,才可至另1校系辦理報到。 【備取生報到注意】 1.備取生請密切注意錄取學校的遞補報到通知與網站公告的備取遞補名單及報到時間,並依各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遞補報到手續,以免影響入學權益。 2.備取生請依錄取學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報到手續,逾期或未依規定方式完成報到,則視為放棄備取遞補錄取資格,缺額由其他備取生依序遞補。 3.備取生若有多個校系的備取資格,只能選擇1個報到。若報到後想改至其他校系報到,請先向已報到的校系聲明放棄,才可至另1校系辦理報到。 第二階段報到 以辦理備取生報到為主。 【報到時間】:114年6月13日13:00起至6月15日17:00止,共有七個梯次,備取生請依錄取學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遞補報到。 【備取生報到注意】 1.備取生請依錄取學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報到手續,逾期或未依規定方式完成報到,則視為放棄備取遞補錄取資格,缺額由其他備取生依序遞補。 2.備取生若有多個校系的備取資格,只能選擇1個報到。若報到後想改至其他校系報到,請先向已報到的校系聲明放棄,才可至另1校系辦理報到。 3.備取生請密切注意錄取學校的遞補報到通知與網站公告的備取遞補名單及報到時間,並依各校規定時間及方式辦理遞補報到手續,以免影響入學權益。 放棄錄取資格 若已完成報到手續,卻想要放棄錄取資格的話,正取生須在第一階段報到時間截止前;備取生須在請在第二階段報到時間截止前,填寫「錄取生放棄錄取資格聲明書」,並附上錄取通知或成績通知單,依各校規定的日期、時間、方式,向錄取學校辦理放棄錄取資格手續。辦理聲明放棄後,則不能再要求恢復錄取資格,所以還請考生審慎考慮。 若正取生同時想要參加第二階段備取遞補報到,才可在第二階段報到截止前聲明放棄錄取資格。時間點還請考生留意。
大學考情 【考大學】大學vs科大 同時錄取怎麼辦?
「申請入學」和「四技申請」都是高中生可以用學測成績申請大學的管道之一,前者的招生學校以一般大學為主,後者以科技大學為主。但這兩個入學管道在報名、二階甄試、放榜等日期,都很相近,若同時錄取一般大學和科大,該怎麼辦呢?「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同學常有的3大疑問,幫大家一次解惑。 Q1:已知四技申請有正取校系了,申請入學還可以填志願序嗎? A:可以。雖然科大(四技申請)已錄取但尚未報到,考生仍然可以參加申請入學志願序的填寫。 Q2:申請入學和四技申請放榜都有錄取,不去的要聲明放棄嗎? A:是的。不想去就讀的普大校系一定要在期限前聲明放棄。而科大校系,若要放棄,不去報到即可,若已報到,則要在期限前聲明放棄。 Q3:若要聲明放棄,該怎麼做? A:申請入學放榜就等於錄取,若要放棄,請留意聲明放棄的截止日,在截止日前至大學甄選委員會「申請入學」網站,進入「網路聲明放棄」線上申請。 而四技申請放榜要報到後才算錄取,若要放棄,不用報到即可。若已經報到,則須在規定時間內聲明放棄,填寫「錄取生放棄錄取資格聲明書」,並附上錄取通知或成績通知單,依各校規定的日期、時間、方式,向錄取學校辦理放棄錄取資格手續。 ★什麼是「申請入學」?「四技申請」?請參考: 3分鐘看懂申請入學 3分鐘看懂四技申請
大學考情 決定志願序三大關鍵 校學士值得關注
隨著114學年度「申請入學」和「四技申請」第二階段錄取名單揭曉,學測考生們即將面臨「志願序選填」的抉擇關卡。大學問網站(www.unews.com.tw)根據放榜結果觀察,今年「選系不選校」的現象更加明顯,同學們傾向選擇有興趣、有未來性的科系,不再執著非國立不可。 在眾多錄取結果中,同一位考生可能同時獲得一般大學與科技大學的正備取資格、或同時被不同地區的相同學群科系錄取。面對這些選擇,該如何判斷哪個志願應該排在前面?大學問網站建議考生從三大關鍵出發,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 關鍵一:關注「校學士」「院學士」等跨域學習資源 打造個人專屬學位 跨領域學習已成高等教育關注重點。臺灣大學於111年首創「校學士」制度,打破傳統單一科系框架,讓學生可跨學群修課、規劃屬於自己的跨域學士學位。教育部今年進一步擴大試辦,包括陽明交大、成大、清華、臺師大、政大、中央、東吳與長庚等8校共同參與,成為全臺首波推動校學士的大學。 這8所大學自每學年度第二學期起,開放校內學生申請組合微學程、學分學程或雙主修等課程模組,鼓勵彈性選課與自主學習。東吳還推出「人社院學士」,強調人文與社會科學整合學習,提升學生應變力與整合力。 對於尚未明確鎖定職涯方向、或期望發展多元專業能力的考生而言,具備「校學士」或「院學士」制度的大學,不僅提供更寬廣的選擇空間,也能在未來就業或升學時展現跨界競爭力。 關鍵二:深入檢視課程地圖,掌握學習與出路方向 許多考生在第一階段填志願時著重「校名」與「分數落點」,但到了第二階段,應重新檢視錄取各科系的課程設計與未來出路。例如,同樣是資工系,有些學校重視理論基礎與研究,有些則強化實作與業界應用,對未來職涯發展路徑影響甚鉅。 關鍵三:綜合考量實習資源與經濟負擔 若同時錄取普大與科大,則應根據自身需求做選擇。科技大學多半與企業合作緊密,實習與產學機會豐富,有利於銜接職場、快速就業;而普大則在研究資源與進階學術發展上較具優勢。此外,若錄取的學校地區相距較遠,也應評估住宿與生活費用負擔,離家近的學校在經濟上通常較為有利。 大學問網站提醒,在志願選填的最終階段,切勿僅憑錄取排序或學校名氣決定志願位置,而應回歸個人學習興趣、生涯規劃與家庭狀況,進行多面向思考與評估,做出最貼近未來發展的選擇。
大學考情 【114分科測驗】6/5-6/17報名,記得同步確認
114學年度「分科測驗」於114年6月5日開始報名,不論是考生個別報名或經由學校(補習班)集體報名,報名期限皆為6月17日截止,請考生於報名時間內同步確認報名資料。應屆畢業生若已取得畢業證書,可以選擇「個別報名」或由學校「集體報名」;若尚未取得畢業證書,則只能參加學校的「集體報名」,還請應屆畢業生留意,不要錯失報名機會。 若想個別報名,考生可上「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網站,點選「分科測驗」的「試務專區」,進入「考生專區」即可開始報名。 由學校或補習班集體報名的考生,在學校或補習班完成報名作業後,則可在上述網站查詢報名處理進度與報名資料確認。 如果你是「個別報名」的考生,報名與繳費時有哪些事需要注意呢?快來看看「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整理。 繳費注意事項 【報名費用】 報名費包括「基本作業費」及「考科測驗費」兩項。集體報名的基本作業費為200元,個別報名的基本作業費則為250元;考科測驗費則每一科皆為170元。低收入戶考生免繳報名費,中低收入戶考生則減免報名費60%。 舉例來說,A生報考的指考科目有:數甲、物、化、生等4科,若為個別報名,需繳交930元的報名費,若為中低收入戶則須繳372元。 【繳費方式與期限】 繳費方式有下列三種,若有手續費須自付,請留意繳費期限。個別報名的考生須先上網登錄報名資料後,持報名系統印出之「個別報名繳費表」來繳費,繳費收據請妥善留存備查。 1.臨櫃繳費或匯款轉帳:114年6月17日下午3時30分截止。 2.ATM繳費:114年6月17日夜間12時截止。 3.超商繳費:114年6月14日夜間12時截止。 【中、低收入戶減免注意】 1.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考生於個別報名時請附上包含考生姓名及身分證號的證明文件影本。若未於報名期限內繳驗證明文件,則報名費無法減免,事後亦不接受補件。若考生已於大考中心114學年度其他考試(如英聽、學測)審驗符合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資格,則無需再繳驗證明文件。 2.清寒證明並不是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證明,不符合免繳或減免報名費的規定。 個別報名注意事項 【報名應備資料】 1.數位相片檔:為113年1月1日以後拍攝且不能使用合成相片。相片檔請以身分證號命名,以JPG格式儲存(像素高於450*600 pixels、解析度300-500dpi),檔案大小不能超過6MB。而曾報考大考中心114學年度任一考試或113學年度任一考試且為學校集體報名者免繳。 2.報名費或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的證明文件影像檔。 3.身分證正面影像檔:若曾報考大考中心91學年度以後任一考試者免繳,但報考後曾更改姓名或身分證字號者須重繳。 【報名時請注意】 1.確認報名日期截止後,報名時所填的考試地區、報考科目、冷氣試場選擇等報考資料不能要求更改,亦不得將報名資格移轉他人。 2.考生個別報名時,若有報名相關問題請洽大考中心協助處理,電話:02-23661416轉608。 報名同步確認 考生於完成報名登錄後,即可上「試務專區」查詢報名處理情形,並同步確認報名資料是否正確。若資料有誤,集體報名的考生請和學校或補習班聯繫更正,個別報名的考生則於報名時間內自行更正。 報名截止後,個別報名的考生若發現姓名、考試地區、報考科目及無冷氣試場等和當初原報名資料不符,請在6月18日至6月20日間,以電子郵件(photo@ceec.edu.tw)或傳真(02-23661365),附上證明資料,向大考中心提出更正。 若考生在6月20日之後有更改姓名或身分證號碼,請於考試時請攜帶更改後的戶籍謄本或戶口名簿或相關證明文件供查驗。考試後,則請於7月22日前持上述資料向大考中心申請。 【小編提醒】 想知道更多「考試分發」的其他重要日程嗎?請參考:3分鐘看懂考試分發,留意一下報名之後的重要日程,以免錯過了。
大學考情 【114申請入學】6/5-6/6上網填志願序
114學年度各大學「申請入學」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甄試的錄取結果已公告了,「大學問」(www.unews.com.tw)提醒已被大學錄取的考生,不管是正取或備取,就算只有錄取一個校系,都必須於114年6月5日至6月6日上網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才能接受統一分發,否則視同放棄錄取資格,無法分發。 ★如何操作志願序系統?請參考:【圖解】114「申請入學」登記志願序系統 此外,114學年度「離島地區及原住民籍高級中等學校應屆畢業生升學國(市)立師範及教育大學聯合保送甄試」錄取生,以及「原住民及離島地區醫事人員養成計畫公費生甄試」錄取生,也須同時與「申請入學」錄取生於登記期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接受統一分發。 6/5起 登記志願序 錄取生登記就讀志願序時,請以本人「學測應試號碼」、「身分證或居留證號碼」及「密碼」,以及網頁上顯示的驗證號碼登入「就讀志願序登記」系統。 【登記時間】:114年6月5日至6月6日,每日上午9時起至下午9時止。 【登記方式】:於登記期間至甄選委員會網站,選擇「申請入學」,進入「網路登記志願」後,點選「就讀志願序登記」選項,輸入個人證號及自行設定的密碼,即可開始登記志願序。 ★志願怎麼填?請參考:【申請入學】6個志願,怎麼排序? 登記志願序 注意事項 1.錄取生無論錄取單一校系或多個校系,均須於登記期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否則視同放棄錄取資格。 2.進入登記就讀志願序畫面後,請先確認個人資料、錄取校系名稱,以及正、備取名次等是否正確。再將第一志願設定為1,第二志願設定為2,以此類推。 3.完成網路登記就讀志願序後,考生請存檔或列印「就讀志願表」。之後若對就讀志願序登記相關事項有疑義時,須附上「就讀志願表」,否則不受理。 4.完成就讀志願序登記作業「送出」後,則不能要求修改,故請考生務必審慎考量後再送出資料。若未於登記期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也不能要求補救,因此為避免網路塞車,請儘早完成登記。 5.「繁星推薦」第八類學群的錄取生,不能再參加「申請入學」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 6.考生若已錄取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及美術學系,並完成報到,則不能再參加「申請入學」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 7.若是以「離島生」、「原住民生」或「願景計畫生」的身分報名,若在同一校系的招生名額及外加名額皆獲錄取(含正、備取),則登記就讀志願序時,須先將該校系招生名額志願序登記在外加名額志願序之前;若將該校系招生名額志願序選填為放棄,則該校系外加名額志願序則同為放棄,還請考生留意。
大學考情 【圖解】114「申請入學」登記志願序系統
參加114學年度「申請入學」的錄取生(所有正備取)請注意,「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於114年6月5日至6月6日開放「網路登記志願系統」,供考生上網登記就讀志願序。不管是錄取單一校系或是多個校系,都必須上網登記志願序,經過統一分發後才取得入學資格。 ★志願該怎麼填?請參考:【申請入學】6個志願,怎麼排序? 系統每日開放時間為上午9點至晚上9點止,請考生提早在期限內完成志願登記,以免網路塞車影響自身權益。網路登記期間若遇到任何問題請電洽甄選委員會:(05)2721799。 離島及原住民「師資保送甄試」及「醫事公費生」的錄取生,也須在同一時間內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才能參加統一分發。另外,「申請入學」錄取生若同時為114「繁星推薦」第八類學群錄取生、或為114學年度度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及美術學系錄取並完成報到者,不能再參加「申請入學」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 現在就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圖解說明,逐步完成志願序的登記。 步驟1:登入系統 進入「網路登記志願」後,點選「就讀志願序登記」,請先閱讀登記注意事項、同意書、隱私權聲明等。之後輸入「學測應試號碼」、「身分證(或居留證)號碼」後四碼,以及「密碼」、「驗證號碼」,點選「同意」後登入系統。 【注意】:未報名114學測而無學測應試號碼的考生,例如僅參加術科考試或青年儲蓄帳戶學生,請至「學測應試號碼查詢系統」,取得甄選委員會提供的學測應試號碼。 步驟2:排序志願 登入後,請先檢查「學測應試號碼」、「身分證(或居留證)號碼」及「姓名」、「行動電話」等基本資料是否正確。確認無誤後,請於「就讀順序」欄以阿拉伯數字表示就讀優先順序,「1」代表第一順位,「2」代表第二順位,以此類推;若要放棄就讀請選擇「0(放棄)」。 【注意】:以「願景計畫生」、「離島生」或「原住民生」身分報名參加「申請入學」的同學,若某一校系同時為招生名額備取及外加名額正取,在登記就讀志願序時,須將該校系備取志願的順序登記在外加名額正取志願之前。若將該校系備取的志願就讀順序選填為放棄(0),則該校系外加名額正取的志願也一律須選填放棄。 步驟3:預覽並送出志願 志願排序完成後,可先預覽,請點選「排序完畢,預覽看看」,詳細檢查登記資料是否正確,各校系就讀順序也必須再審慎核對一次。若資料錯誤可回上一步驟進行修改,若資料正確且不再進行修改,則可按「確定」鍵,送出資料。 【注意】:志願序資料「確定」送出後不能再更改,請考生務必審慎考量並確定各校系就讀順序後再送出。 步驟4:列印志願並確認 志願序送出後,請點選「儲存就讀志願表」,將「就讀志願表」列印或儲存,以備日後對就讀志願序登記相關事項有疑義時,提出申請之用。完成登記後,請至「網路登記志願」,點選「登記狀態查詢」,確認是否確實完成網路就讀志願序登記。 【注意】:「就讀志願表」為PDF檔,下載存檔後,務必再次開啟檔案確認是否資料完整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