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考情

技職考情 【圖解】114「技職繁星」報名系統
114學年度「技職繁星」報名的時間為114年3月12日10:00起至3月19日17:00截止,已被學校推薦的考生,請在期限內上「技專院校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技職繁星」招生網站,點選「考生作業系統」,進入後選取「網路報名系統」,就可報名。考生報名後須列印相關資料交由所屬學校審查用印後統一寄出。 ★請參考:【114技職繁星】3/12-3/19報名,記得上網登錄 現在就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圖解說明,逐步完成報名手續。 步驟1:登入改密碼 點選「登入」後,輸入各推薦學校發的甄選編號及密碼後按「送出」,即可進行密碼變更作業。新密碼長度為8~12個字元,須包含英文(大小寫不限)及數字。之後重新回到登入頁再以新密碼重新登入,開始報名。 *注意:變更密碼後可下載「密碼確認單」妥善保存。 步驟2:輸入報名資料 以新密碼重新登入報名系統後,先閱讀注意事項及隱私權保護聲明,同意後點擊「下一步」,再點選「網路報名作業」,開始輸入報名資料,請考生確認各項資料是否正確並確實填寫,完成後按「下一步」。 步驟3:輸入第7、8比序項目 1.點選「新增第7、8比序項目」,選擇要登錄的類型。 2.依序點選類型、項目與採計種類,以及職類和發證日期,然後點選「儲存」。重複上述步驟將所有第7比序與第8比序採計項目登錄完成。 3.檢視比序項目無誤後,點選「下一步」送出。若需調整,可點選「修改」或「刪除」。 步驟4:「確定送出」資料 最後,詳細檢視報名資料,若仍須修改請點選「上一步」;確定無誤後,請勾選「已確認填寫資料無誤」,並點選「確定送出」。再輸入帳密及驗證碼,資料即可送出。 *注意:資料送出後即不可更改。 步驟5:確認審查進度和列印 1.待就讀高職學校審查完成後,考生才能列印報名表件。請至網路報名作業的「列印報名資料」查詢學校目前審查進度。出現「待審查」則無法下載資料列印;出現「已審查」即表示可以列印;若出現「待修改」,則請考生重新登入報名系統,依系統指示修正資料。 2.通過審查的同學,請下載列印「考生報名資料袋專用信封封面」、「考生報名表」、「第7比序彙整表」及「第8比序彙整表」。並將相關報名表件依序裝入B4大小的信封內,貼上封面、確認應檢附資料後,在「考生簽名確認欄」中簽名,再交給就讀高職審核後,由學校統一寄出。
技職考情 【114技職繁星】3/12-3/19報名,記得上網登錄
114學年度科技校院繁星計畫聯合推薦甄選入學招生,將自114年3月12日10:00起開始報名,至3月19日17:00報名截止。獲得就讀高職學校推薦的考生,請在報名期限內至「技專院校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技職繁星」招生網站,點選「考生作業系統」,進入後選取「網路報名系統」,即可直接報名。 ★如何操作網路報名系統?請參考:【圖解】114「技職繁星」報名系統 報名後郵寄資料才算完成 被推薦的考生於線上登錄報名後,所有報名資料會傳送至所屬高職學校,由學校審查完成網路報名,再由考生列印相關報名表件,同時黏貼相關資料,交由學校核章,並統一由學校以限時掛號或快遞在114年3月20日前(以郵戳為憑)郵寄至委員會才算完成報名手續。 應繳交的相關報名表件包括: 1.報名表:由考生自行列印後親自簽名。 2.報考證明書:由所屬高職學校列印。 3.歷年成績單:正本,內含至畢業前一學期的各學期成績。 4.各項競賽、證照及語文能力檢定等證明影本及彙整表:由考生列印。 5.學校幹部、志工、社會服務及社團參與等證明影本及彙整表:由考生列印。 錄取生不能參加四技甄選 另外,特別要注意的是,「技職繁星」錄取生無論放棄與否,一律不能參加當年度的四技二專甄選入學。 只要你是三年全程均須就讀同一所高職的應屆畢業生,且在校學業成績排名在各科(組)、學程前30%以內(注意:並非指所屬群別排名的前30%),即有資格向學校申請推薦。各高職可推薦15名學生。考生們依比序排名,以及各校系(組)、學程招生名額、所選填登記就讀志願序及各高職學校推薦順序,進行四輪分發錄取作業。 重要時程請留意 114年「技職繁星」的重要時程如下,還請考生留意。 【公告審查結果】:114年4月8日10:00起。 【考生查詢排名】:114年4月15日10:00起。 【上網選填登記志願】:114年4月24日10:00至4月30日17:00(最多選填登記25個志願)。 【公告錄取名單】:114年5月6日10:00起。
其他考情 【114學測】436所大陸大學 均標可申請
★2025年申請大陸大學,請參考:【114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2025年,大陸以學測成績對臺招生的大學共計436所,較去年多12所,皆可用線上報名的方式來申請。雖然報名申請的最低門檻只要「學測國、英、數A或B任一科達均標」即可,但實際上,學測科目及成績的要求,仍由陸校各自規定。一般來說,採計不會超過四科,也可能有筆試或面試,而名校多半要求頂標或前標,請同學一定要詳閱各校招生簡章。若要了解如何線上報名,請參考:【114學測】大陸大學招生 3/1-3/31線上報名。 這些陸校中,有許多是「985」、「211」、「雙一流」等名校,相當於臺灣的頂大或國立大學;而從招生院校的分布地區來看,北京最多,共48所,其次是廣東46所,再來是上海30所、江蘇30所、浙江29所。「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436所大學依地區整理,並標示是否為「985」、「211」、「雙一流」等重點名校,供考生快速鎖定大陸升學的目標。 ★什麼是「985」、「211」、「雙一流」?請參考:【大陸大學】什麼是「985」、「211」、「雙一流」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重慶 四川 貴州 雲南 陜西 甘肅 寧夏 有興趣的同學,可直接到「祖國大陸普通高校依據臺灣地區學測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網站,查詢各校簡章。若要了解如何線上報名與重要時程,請參考: ★【114學測】大陸大學招生 3/1-3/31線上報名 ★ 3分鐘看懂 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其他考情 【114學測】大陸大學招生 3/1-3/31線上報名
臺灣高中應屆畢業生只要114學年度學測國、英、數A或B任一科成績達均標以上,皆可線上報名申請大陸大學。報名時間為114年3月1日至31日,每位考生可以填報6所大學,每所大學最多選6個學系(專業),一共36個志願。經過資格初審、大學考核、筆試或面試後,擇優錄取。若未獲錄取,還可再報名參加尚有缺額校系的「徵集志願」招生作業,藉此增加錄取機會。大陸各校會自訂學測科目成績要求,還請考生報名前詳閱各校簡章。 ★2025年申請大陸大學,請參考:【114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3/1起 線上報名 符合資格的考生若想線上報名,在報名填志願前,請先閱讀大陸大學對臺招生簡章,了解各校的招生條件和注意事項。報名截止後,已登錄的志願或上傳的資料則無法再修改,還請考生留意。 【報名資格】:臺灣高中應屆畢業生,持有114學年度學測國文、英文、數學A或B任一科均標以上成績。 【報名日期】:114年3月1日至3月31日。 【報名方式】:考生請上網至「學測成績招收臺灣高中畢業生系統」,點選「我要報名」,即可進入報名系統,註冊登入後依照系統要求輸入個人資料、上傳證件及相片,以及學測成績和考生誠信承諾書、成績查驗授權書等資料外,還有報考大學所要求的審查資料也在此時一併上傳。 【報名費用】:無。 【簡章查詢】: 2025年大陸大學對臺招生「各校簡章」。 最多36志願 每位考生可以報名6所大陸大學,每所大學最多可填6個學系(即大陸所稱的「專業」),共36個志願。在報名截止前志願皆可修改。 而在報名時,考生也可以選擇是否接受「該校系分發滿額時被分發至該校其他學系」(即大陸所稱「專業調劑」)。若勾選「接受」,則表示考生分數雖達該校錄取標準,但所填的志願學系招生人數已額滿時,則將會被分發至該校其他尚有名額的相近學系(相關專業)。 因此,若接受「專業調劑」,雖然可以增加錄取機會,但有時也可能會被分發至該校錄取分數最低的冷門學系(專業),這點也請考生留意。 5/19前 錄取確認 考生通過身分、學歷、學測成績等報名資格的初審後,就可參加大陸大學的考核,包括筆試或面試等,最後擇優錄取,公告名單,請考生一定要在期限內進行錄取確認。逾期未確認則視同放棄,也無法再參加大學的「徵集志願」招生。 【初審及考核】:114年4月1日至5月14日。 【錄取公告】:114年5月15日。系統統一公告各校預計錄取名單。 【錄取確認】:114年5月15日至5月19日。考生須登入系統進行錄取確認。 5/21起 報名徵集志願 在首輪放榜後,有些仍有招生名額的大學校系會藉由「徵集志願」進行招生,而在首輪未獲錄取的考生無須重新註冊,只要在報名期限內填寫志願、上傳大學要求的審查資料即可。 【徵集志願報名】:114年5月21日至5月31日。 【徵集志願錄取公告】:114年6月21日。系統統一公告各校徵集志願預計錄取名單。 【徵集志願錄取確認】:114年6月21日至6月25日。考生須登入系統進行錄取確認。逾期未確認則視同放棄。 ★了解學測申請大陸大學的流程,請參考:3分鐘看懂 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其他考情 【114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大陸大學2025年對臺招生已於三月展開,共有26省市超過400多所的陸校對臺招生,只要學測國、英、數A或B任一科成績在均標以上即可申請,經過面試或筆試後擇優錄取。各校統一採線上報名方式,報名時間為114年3月1日至31日,還請考生參閱各校簡章。 這些陸校有許多為大陸全國重點大學或省屬重點大學,相當於臺灣的頂大或國立大學,大部分的「985」、「211」、「雙一流」等名校會要求學測頂標或前標。提醒同學,在選擇學校時,要特別注意該校學歷是否為教育部所採認,不被認可的大陸學歷是無法在臺灣繼續攻讀碩博士或考公職的,這點還請考生留意。 目前,臺灣高中畢業生只要「學測國、英、數A或B任一科成績達均標」即可以申請大陸大學,要怎麼在這些陸校中選擇呢?「大學問」(www.unews.com.tw)整理出四大入門攻略,帶你逐步聚焦申請方向。 攻略1:學測「國、英、數」申請大陸大學 雖然大陸大學以學測成績招收臺灣學生,只要學測國、英、數A或B任一科成績在均標以上即可申請,但是各校採計的學測科目不同(最多不超過四科),所以請考生一定要詳閱各校招生簡章,了解學測採計科目與成績標準。「大學問」(www.unews.com.tw)將這些大學依地區整理,並標示是否為「985」、「211」、「雙一流」等重點名校,供考生快速鎖定大陸升學的目標。 ★2025年大陸對臺招生的大學有哪些?請參考:【114學測】436所大陸大學 均標可申請 線上統一申請的報名時間在3月31日截止。每位考生除了可以填6校6系(專業)最多36個志願外,若未獲錄取,還可報名5月21日開始的「徵集志願」,參加第二輪的招生。 ★線上報名怎麼做?請參考:【114學測】大陸大學招生 3/1-3/31線上報名 ★搞不懂報名時程?請參考: 3分鐘看懂 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攻略2:認識985•211•雙一流名校 所謂「985」、「211」、「雙一流」,都是大陸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實施的教育計劃,列入這些名單的大學都是能享有豐富教育資源、實力最強的國家級大學。其中「985」包括39所頂尖大學,皆是國立且多直屬中央部門管理(「中央部屬大學」);「211」則包括112所大學及3所軍校,「985」名校也列於其中,多為中央部屬大學或省屬重點大學,部分則為「省部共建大學」。目前「985」、「211」名單已確定且不再新增。 至於「雙一流」,在2022年最新公布的第二輪名單中,共有147校入列。「雙一流」和「985」、「211」不同的是除了推動一流大學的建設外,更強調專業學科的發展,且入選名單採滾動淘汰制。目前所有「985」大學皆名列「雙一流」,而「211」名校則有七成以上進入「雙一流」中。 ★請參考:【大陸大學】什麼是「985」、「211」、「雙一流」 攻略3:搞懂大陸大學等級 由於大陸幅員廣大人口眾多,因此大學招生採分批辦理。第一批次招生錄取的大學(本科)稱為「一本」,多為中央部屬、重點大學,如「985」、「211」等名校多屬「一本」;第二批次招生錄取的大學則稱為「二本」,多為普通大學,也有一些是「211」名校或省屬重點大學;「三本」則是第三批次招生錄取的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之後參與第四批次招生的多為專科學校了。就學制而言,「一本、二本、三本」都是四年制大學,而第四批次招生的則是三年制專科學校。此外,有些省份會把「二本」和「三本」合併錄取,取消「三本」。 目前大陸對臺招生官網並非以「批次」分類大學,而是以地區、專業、特性來分類,因此若對大陸大學不熟悉,很難立刻區分優劣等級。建議可先從所謂的「985」、「211」、「雙一流」等重點名校來做篩選。 攻略4:臺灣採認154所大陸大學學歷 114年2月20日教育部宣布不採認廣州暨南大學的學歷,因此大陸大學學歷認可名單由155所減為154所。若大學畢業後,有意返臺繼續攻讀碩博士或想在臺考軍公教等,請先確認欲就讀的大陸大學是否已在臺灣認可名單內,若否,則須取得同等學力證明,才能繼續在臺升學或考公職。 ★114年最新的認可名冊尚未公布,可先下載:155所「大陸地區大學及高等教育機構認可名冊」(1050427公告)。
其他考情 3分鐘看懂 學測申請大陸大學(114新版)
★2025年申請大陸大學,請參考:【114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臺灣高中應屆畢業生若想赴大陸求學,只要當年度學測國文、英文、數A或B任何一科成績達均標,即可申請大陸大學。 自2022年起,大陸大學除了個別招生外,也新增統一線上報名方式,考生可以註冊登入報名系統,直接線上申請最多6所大學,每校最多6個專業(學系),通過大學的初審與考核後,依成績擇優錄取。收到錄取通知書後,即可成為大學新鮮人了。 若考生未獲錄取,還可再次報名參加大陸大學的「徵集志願」,此時尚有缺額的大學校系會再次進行招生作業。此外,錯過首輪招生的考生也可在此階段報名申請。 ★請參考:【114學測】大陸大學招生 3/1-3/31線上報名 學測申請流程 一般來說,以學測成績申請大陸大學的線上報名通常在每年的3月開始,考生須於此時上傳報名資料及各校所需的審查資料。而各校會於4月至5月中進行學歷資格與學測成績的初審,以及包括面試或筆試的考核。預計錄取名單則會在5月中公布,考生必須在期限內上網進行錄取確認,逾期未確認則視同放棄,也不能再參加「徵集志願」的報名了。 以2025年的申請流程來說,重要日程如下圖。 徵集志願流程 若於首次申請未獲錄取,考生還可報名參加大陸大學「徵集志願」的招生作業。所謂「徵集志願」指的是在首輪招生時尚有缺額或新增招生計畫的校系,重新開放考生申請。通常是5月下旬開始報名、填寫志願,重新上傳各校所需的審查資料。已經在首輪招生報名過的考生無須再重新註冊,直接登錄即可。各校會於6月進行初審與考核,6月下旬公布預計錄取名單,考生同樣必須在期限內上網進行錄取確認,逾期未確認則視同放棄。 以2025年的申請流程來說,重要日程如下圖。
其他考情 【大陸大學】什麼是「985」、「211」、「雙一流」
★2025有哪些大陸大學以學測成績招台生?請參考:【114學測】申請大陸大學 入門攻略 2019年起,臺灣高中應屆畢業生只要當年度學測的國、英、數3科中任一科達「均標」即可申請大陸大學,其中不乏「985」、「211」、「雙一流」等重點名校,門檻低讓許多學生家長趨之若鶩,紛紛西進。 然而大陸大學(本科、專科)眾多,良莠不齊,建議以「985」、「211」、「雙一流」等大學列入優先考量,這些都是大陸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實施的教育計劃,列入這些名單的大學都是能享有豐富教育資源、實力最強的國家級大學。因此同學若想要去大陸升學,一定要先了解什麼是「985」、「211」、「雙一流」,哪些學校在這些分類等級中,並考量教學品質、地理環境、經濟消費和生活習慣等是否能適應,謹慎挑選適合的校系。 「985大學」是什麼?有哪些? 1998年5月4日,江澤民在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中,提出中國需要有具有世界水準的一流大學,「985工程」便因此產生。此項教育計畫目的是為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著名高水準研究型大學,建立新的管理和運行體制,集中資源,發揮特長。 「985工程」一共有39所大學,無論是綜合實力、學科教育還是科學研究的表現,都位居中國大學中的領先地位,並保持著一流水準,可說是中國地區中的頂尖名校。不僅提升中國大學的整體實力發展,科研成果與國際影響力也有顯著成長。 「211大學」是什麼?有哪些? 而早在1990年代中期,大陸為了「面向21世紀打算重點建設約100所左右的大學」,遂從各地挑選約100所大學列為國家的培育重點,優先給予補助經費,即是所謂的「211工程」。目的是為了迎接世界的新技術潮流,因此必須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大學和重點學科,兼顧各行各業的專業性質,均衡發展。 「211工程」共115所大學(112所大學及3所軍校),其中也包括「985」的39所大學。因此,所有「985大學」都是「211大學」,但「211大學」卻不一定是「985大學」。 「雙一流大學」是什麼?有哪些? 2015年出現的「雙一流」,即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簡稱。2017年,大陸教育部公布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8所,共140所大學46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2017年9月統計)。經過五年一次的審議篩選後,2022年公布第二輪的雙一流大學,新增了7所,分別是:山西大學、湘潭大學、南京醫科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廣州醫科大學、上海科技大學。因此目前雙一流大學共有147所,且不再區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雙一流」的大學名單採淘汰機制,評審標準著重在專業學科的發展,對發展良好、成效明顯的大學,增加支援力道,提高補助經費;對進展緩慢、缺乏實效的大學則提出警示;對出現重大問題、或經警示仍無改善的大學或學科,則從名單剃除,取消建設支援。這樣的遴選,五年一次,因此「雙一流」的大學名單時常變動。 目前所有「985」大學皆名列「雙一流」,而「211」名校則有七成以上進入「雙一流」。
技職考情 【114統測】高職生一定要知道怎麼考
「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簡稱「統測」,是專為高職生升學(四技科大或二專)所舉辦的全國性考試。每年的統測考試都是在四月底或五月初舉辦,成績可用在「四技甄選」、「統測分發」兩大入學管道中,左右了多數高職生的升學路,其重要性等同於高中生的學測、分科測驗,可說是高職升大學最重要的關卡。高職同學一定要事先了解「統測」的考科範圍、題型、重要日程以及群類選擇,才能做好萬全準備不後悔。 什麼是「四技甄選」、「統測分發」?請參考: ★3分鐘看懂四技甄選 ★3分鐘看懂統測分發 114學年度統測重要日期,請參考: ★3分鐘看懂統測 統測科目與範圍 統測考試分為20種考試群(類),每種考試群皆須考3科共同科目和2科專業科目。考試時間除了數學是80分鐘外,其餘各科皆是100分鐘。對於需要寫作的國文和英文,以及外語群英語類的專業科目「英文閱讀與寫作」而言,同學需妥善分配答題時間,至少要留40~50分鐘來寫作。 【共同科目】:國文、英文、數學 【專業科目】:專業科目(一)、專業科目(二) 其中,共同科目的數學分為三個版本:數學(A)、數學(B)、數學(C),難易程度各有不同,其中以數學(C)難度最高,再來是數學(B)、數學(A)。 而專業科目則是依考生所報考的群(類)別而有不同。若想了解統測各科的出題方式與難易度,最好的方式就是拿統測歷屆考題來試做,藉此測試一下自己的實力,抓緊答題節奏。 ★【114統測必備】考古題109-113總複習 隨著108新課綱上路,統測除了調整考試範圍外,更強化素養導向的命題。關於20群類專業科目的最新命題範圍與素養題,請參考: ★【114統測】20群類 最新考試範圍 ★【111統測】共同科目 素養命題搶先看 【注意】:116學年度起,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將取消「08工程與管理」考試類別。(113/8/8技專校院招生策略委員會公告) 統測題型與計分 統測各群類的考試科目多以單一選擇題為主,採電腦閱卷,故須以黑色2B鉛筆作答,修正時用橡皮擦,切勿使用修正液或修正帶。各題答錯不倒扣,各科滿分為100分。 只有下列科目除了單一選擇題外,亦有非選擇題,包括:國文、英文,以及外語群英語類的專業科目(二)「英文閱讀與寫作」。而非選擇題作答時,需使用黑色的筆(筆尖約0.5~0.7mm)來書寫,勿使用鉛筆,更正時可用修正液或修正帶。 此外,設計群的專業科目(二)「基本設計、繪畫基礎、基礎圖學」的題型也與其他不同,為術科實作題型。考實作題型時,考生只能攜帶或使用 5 種繪製媒材(鉛筆、彩色鉛筆、針筆或代用針筆、水性簽字筆、水性或酒精性麥克筆)、輔助繪製之橡皮擦、各種尺規(例:比例尺、直尺、三角板、橢圓形板、正方形板、圈圈板、圓規、量角器……等,但不含具有桌面功能之圖板或製圖板),並需自備透明桌墊及固定紙張用之弱黏性膠帶、隱形膠帶或可再貼膠帶。且媒材與工具不得相互借用。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統測非選擇題和設計群實作題的評分標準,可至「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的統測非選擇題專區,看各科的評閱詳細說明。 統測群類怎麼選 在統測的20個考試群中,同學有兩種選擇,一是單群考,一是跨群考。 單群考的意思是,同學只能在這20群(類)中選擇一群(類)來報考,是為「單群類考生」(代碼01~20);而跨群考則指同學可以同時報考2到3群(類)的考試,是為「跨群類考生」(代碼51~56),包括「電機與電子群」、「家政群」、「商管外語群(一)」、「商管外語群(二)」、「商管外語群(三)」、「商管外語群(四)」共六類。 那麼,統測考試的群類該如何選擇呢?由於考試群類和未來選填志願有關,所以需綜合考量自身所學與興趣志向,以及未來發展方向。舉例來說,報考統測設計群,填志願時就只能選擇有招收設計群的大學科系。若心儀的校系並無招收設計群的考生,那設計群考生就無法填寫該志願了。 因此對於單群類考生而言,首先要配合高職所讀類科,看看統測專業科目是否在你所學範圍,以此為基準來選擇統測考試群。此外,也可搭配個人興趣與未來志向來選擇。 舉例來說,甲同學高職就讀機械科,大學也想讀機械工程系,則報考統測時可選機械群;而乙同學雖同為機械科,但發現自己興趣不在機械而是電腦資訊,未來打算就讀資訊工程系,則要先確認心目中理想校系是否有招收機械群的考生,若無,則需報考電機與電子群資電類或該系招收的群類,至於該群類所考的專業科目則要靠補習或自我研讀來準備了。 另外,選擇跨群考的考生,在選填志願時也會有比較多的選擇。例如報考「家政群」,日後只要有招收「家政群幼保類」或「家政群應用生活類」的校系都可以選填。 因此建議同學最好在國中升高職時或就讀高職期間,了解高職哪些類科在統測是屬於跨群類,在就學期間就可針對跨群的專業科目做充分準備,未來選填志願時也就有比較多的選擇。
技職考情 【圖解】114「技優保送」志願序登記系統
114學年度「技優保送」於114年3月10日10:00起至3月12日17:00開放網路登記志願序,繳費完畢的同學請準備好「通行碼」,至「技專校院聯合甄選委員會--技優保送」網站,進入「考生作業系統」,點選「網路登記志願序系統」,即可開始登記就讀志願序。 考生須依報名時所選擇的招生類別來登記志願,最多可填寫50個(含「不限類別」志願)。系統雖為24小時開放,但最後一天17:00截止,為避免網路壅塞,請盡快上網登記。請勿使用手機或平板登入系統,以免資訊缺漏。現在就跟著「大學問」(www.unews.com.tw)的圖解步驟,一起完成志願序登記作業吧。 ★請留意,繳完費才能登記志願:【114技優保送】3/7前繳費 3/10起填志願 步驟1:登入系統 輸入「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通行碼」以及「驗證碼」,即可登入。登入後請詳細閱讀注意事項,按下「同意」後,即可開始登記就讀志願序。 步驟2:志願增減與排序 登入後,請先確認「個人資料」、「報名招生類別」及「排名」是否正確無誤,再開始登記志願。 【1.志願增刪】 在「可登記之校系科(組)、學程」清單中,選取想要登記的志願後,按「加入志願」按鈕,即可加入志願,最多以50個志願為限(含「不限類別」之志願)。 在「已登記之志願序」清單中,選擇想刪除的志願後,按下「刪除志願」按鈕,即可移除志願項目。被刪除的志願將回到「可登記之校系科(組)、學程」清單中。 【2.志願排序】 可藉由「往上調整志願順序」及「往下調整志願序」按鈕,進行「已登記之志願序」中的志願順序排列操作,排序在上的志願在前,排序在下的志願在後。 【3.暫存志願】 在登記志願期間,可點選「志願暫存」,將目前所登記的志願清單暫時儲存,下次登入時可繼續操作。但暫存志願不代表送出志願,屬於未登記狀態,因此務必於規定時間內將志願確定送出,否則將會喪失分發機會。 步驟3:確定送出 1.確定志願排序完畢後,點選「我要進行確定送出」,可進行「確定送出」作業。 2.請輸入個人「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與「通行碼」及驗證碼,並點選「確定送出(志願序無誤不再修改)」,此時系統會出現最後提示訊息,一旦「確定送出」,即無法修改志願資料,請再次確認志願清單上所選填的志願是否需要修正。 步驟4:列印志願表 完成志願「確定送出」後,畫面會出現完成登記志願序「鳳梨圖示」或「您已完成網路登記志願序確定送出,不得修改」的訊息,並顯示考生志願清單,請自行存檔或列印「登記志願表」妥善保存。之後若對分發提出疑義申請時,必須提供「登記志願表」。 *注意:系統關閉後,將無法再下載「登記志願表」,請一定要在這個步驟下載後留存。
技職考情 【114技優保送】3/7前繳費 3/10起填志願
通過114「技優保送」資格審查的同學請留意,請於114年3月5日上午10點至3月7日24點前完成報名費的繳交,而網路登記志願則是於114年3月10日上午10點開始,至3月12日下午5點截止。完成繳費的考生才可以上「技專校院聯合甄選委員會--技優保送」網站登記志願。 ★如何操作網路登記志願系統?請參考:【圖解】114「技優保送」志願序登記系統 步驟一:取得繳款帳號繳費 通過資格審查的同學,請於114年3月5日10:00起至技優保送招生委員會網站的「考生作業系統」,點選「繳款帳號查詢及繳款單列印系統」,輸入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及通行碼後,即可查詢報名費繳款帳號及金額,確認後下載繳款單。 請留意,繳款帳號每人不同,同學切勿以他人的繳款帳號繳費,或與他人合併繳費。在繳費完成後2小時,請再進入系統查詢是否繳費成功。 【報名費用】 僅報名「不限類別」的考生免繳報名費;報名其他招生類別的報名費則為新臺幣200元整,經審核通過的低收入戶考生免繳報名費,中低收入戶考生報名費為新臺幣80元整。 【繳費方式】 1.持具有轉帳功能的晶片金融卡(不限本人)至金融機構自動櫃員機(ATM)、網路ATM繳費,24小時皆可轉帳繳費。 2.持繳款單至臺灣銀行總行或其各分行繳款,或至各金融機構(含郵局及信用合作社)辦理跨行匯款。 【繳費注意】 1.轉帳手續費需自行負擔。 2.繳費最後1日(114年3月7日)15:30之後,請勿以郵局匯款繳費,避免因郵局隔日處理匯款而超過繳費期限。 3.繳款後交易明細表或收據,請務必留存備查。 步驟二:網路登記志願 網路登記志願時間為114年3月10日10:00起至3月12日17:00止。請同學確認繳費成功後,至「考生作業系統」,點選「網路登記志願序系統」登記志願。每人依報名類別最多可以填寫50個志願(含「不限類別」的志願)。 【登記注意】 1.登記志願前,請考生先參考自己的成績排名,詳閱簡章規定,審慎填寫志願。 2.請提早進行網路登記志願,以免因網路壅塞而造成權益損失。 3.選填的志願在未確定送出前皆可修改或暫存,一旦確定送出即完成志願登記,無法以任何理由要求修改或重新登記,故請審慎考慮後再送出資料。 4.若於規定時間內未上網登記志願或僅暫存志願未確定送出,即視為未登記,將喪失分發機會。 5.完成志願登記確定送出後,系統會產生「登記志願表」,請考生存檔或列印留存備查。之後若須提出分發結果複查申請,必須檢附「登記志願表」。 6.「技優保送」分發錄取的考生,無論是否註冊入學,皆不能再以同一證件或競賽、展覽獎項參加次一學年度及以後四技二專及大學校院相關學系技優入學,考生登記志願時請慎重考慮。
大學考情 【114申請入學】3/4起 設定個人密碼
首次參加114申請入學的考生,需要事先上網設定「個人密碼」,作為之後報名狀態查詢、上傳審查資料、填志願使用。114年3月4日上午9點起,考生即可至「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申請入學」,進入「個人密碼設定」,設定個人專屬密碼。系統開放時間為每日上午9點至晚上9點,至6月15日截止,請考生及早完成設定,以免影響權益。 如果有參加114繁星推薦,並已完成個人密碼的設定,在申請入學時可沿用,無須重新設定。 個人密碼用途 參加申請入學時,各階段登入系統皆須使用個人密碼,包括: 1.個別報名考生:網路報名、報名狀態查詢。 2.集體報名考生:報名狀態查詢。 3.一階篩選結果查詢、複查申請及查詢。 4.二階審查資料上傳。 5.應屆畢業生查詢第六學期修課紀錄。 6.網路登記就讀志願序。 7.分發結果查詢、複查申請及查詢。 8.聲明放棄入學資格。 個人密碼遺失 密碼設定完成後,請妥善保管且勿告知他人,若不慎遺失或忘記,至「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申請入學」,進入「個人密碼設定」,點選「忘記密碼」。 輸入個人證號及基本資料後,系統將發送一組認證碼簡訊至考生第一次密碼設定時輸入的行動電話及電子郵件信箱,請於限定時間內輸入該組認證碼後,再重新設定密碼。
大學考情 【114繁星推薦】3/4起 設定個人密碼
首次參加114繁星推薦的考生,需要事先上網設定「個人密碼」,作為之後報名狀態查詢、上傳審查資料、填志願使用。114年3月4日上午9點起,考生即可至「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繁星推薦」,進入「個人密碼設定」,設定個人專屬密碼。請考生及早完成設定,以免影響權益。 如果有參加114申請入學,並已完成個人密碼的設定,在繁星推薦時可沿用,無須重新設定。 個人密碼用途 參加繁星推薦時,各階段登入系統皆須使用個人密碼,包括: 1.錄取(篩選)結果查詢。 2.聲明放棄入學資格。 個人密碼遺失 密碼設定完成後,請妥善保管且勿告知他人,若不慎遺失或忘記,至「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繁星推薦」,進入「個人密碼設定」,點選「忘記密碼」。 輸入個人證號及基本資料後,系統將發送一組認證碼簡訊至考生第一次密碼設定時輸入的行動電話及電子郵件信箱,請於限定時間內輸入該組認證碼後,再重新設定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