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綠金啟動低碳鏈 嶺東科大永續辦公室攜手產業共創加值轉型
為協助金屬機電等傳統產業邁向低碳轉型,嶺東科技大學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辦公室結合企業管理系於7月29日下午舉辦「綠金產業閃耀加值計畫-綠色生產工作坊」,聚焦碳盤查應用、AI助攻永續發展及淨零轉型資源等主題,現場吸引來自金屬機電產業界代表70餘位與校內師生等近百人參與,透過跨界對話與實務案例交流,探索綠色轉型可行路徑。 本次工作坊由嶺東科大永續發展暨社會責任辦公室整合企業管理系、智慧製造科技系、資訊科技系教師組成的輔導團隊,延續其獲經濟部產業發展署認證的「產業低碳與智慧化輔導資格」,展現持續推動企業升級的企圖心與行動力。永續辦公室主任朱曉萍於致詞中指出:「嶺東科大團隊已成功輔導11家企業於113年通過碳盤查計畫,114年更預計協助8家廠商通過,未來在ESG、碳足跡、永續報告書以及AI相關領域工作坊,將提供更全面的產學服務。」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數媒系 × 日本動畫產業】
隨著《名偵探柯南:獨眼的殘像》6月25日在台上映,南投戲院特別邀請亞洲大學數位媒體設計學系師生與觀眾互動,分享參與《柯南》、《哆啦A夢》、《戰鬥陀螺X》等多部日本人氣動畫製作的幕後歷程! 亞大數媒系設立專業動畫工作室,由「國寶級」動畫師涂國雄親自指導,半年內已有40位學生名字登上日本動畫片尾字幕!學生透過原畫訓練、實務接軌,國際競爭力強,打開國際職涯大門!
大學校園 嘉大舉辦校園清潔活動 號召教職員工生共同守護嘉園
為加速校園災後清理,復原往昔綠色大學優美校園環境,嘉義大學於7月24日下午2時30分舉辦「守護我們的嘉園-校園清潔活動」,號召全校教職員工生共同參與,守護美麗嘉園。 丹娜絲颱風7月6日至7日強襲嘉大,造成大量喬木倒塌、樹木連根拔起,校園景觀滿目瘡痍。經過校內外單位動員機具多日協力合作,目前將砍除或修剪之殘枝木條暫堆放於圖書館旁停車場空地,已堆積如山,但校園內仍有多處細枯枝、細木條及大量落葉待處理。總務處事務組特發起此項校園清潔活動,邀請全校教職員工生一同攜手,用雙手撿拾斷枝,用雙腳走出復原之路,用心守護共同的學習與生活空間。 林翰謙校長致詞表示,此次丹娜絲颱風造成嘉大四個校區及周邊道路多處出現樹木倒塌、折斷情形,嚴重影響師生通行與校園安全,災後學校即刻啟動緊急應變機制,並依據丹娜絲災後復原重點工作會議決議,全面投入復原清理作業。感謝總務處團隊的辛勞與付出,特別是朱健松總務長即將於8月1日退休,仍堅守崗位,率領總務處同仁不分平日、假日全力投入,爭取到最大的復原成效;也感謝各單位師長、同仁的協助,讓各單位能儘速恢復正常運作。此外,來自校友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力量源源不絕,深重情誼讓人感念,在此再次表達最深的謝意。丹娜絲颱風帶來了災害,也讓我們看到嘉大校園的韌性,以及推動永續綠色校園的重要性,因此上午在森林系的會議中,已請森林系教師協助四個校區進行校園樹木重整規劃,也謝謝大家共同參與24日的校園清潔活動。 參與校園清潔活動的嘉大同仁表示,從災後第一時間校園的滿目瘡痍,到現在進入最後清理收尾階段,感受到校內外支持力量的強大與可貴。校園清潔活動在大家合力清掃及清運下告一段落,期許大家共同攜手恢復校園環境,以全新環境迎接新學年的到來。
大學校園 英國QS「2025世界大學」排名,亞洲大學名列全台第14名、私大第3名、私大非醫大第1名
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 (Quacquarelli Symonds),2025年6月公布最新的「2026世界最佳大學」排名,全台共有15家大學進入前1000大,亞洲大學再進步100名,排名在711-720名間,全台第14名、私大排第3名、私大非醫大排第1名。 亞大蔡進發校長指出,亞大11年來,在國內外「最佳大學」各項指標性的排行,辦學受到肯定;畢業校友逐年增多,在企業的好表現,也讓亞大連獲「企業最愛私大」,近幾年更積極布局人工智慧領域,全力打造AI人才培育基地,並結合智慧醫療與大健康產業需求,致力培養跨領域菁英人才。
大學校園 【《2025最佳大學榜》醫療×資通訊雙引擎,亞洲大學躍居私校標竿】
在AI浪潮與高齡化雙重挑戰下,亞洲大學瞄準「醫療健康」「資通訊」兩大特色,迎接AI挑戰,並打造全台首創「未來護理中心」,培育不被AI取代的未來護理人才,引領學生邁向世界。
大學校園 2025全民閱讀博覽會逾兩千人齊聚南華大學 共享書香盛宴
由人間佛教讀書會總部與財團法人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大學裡書香味─2025全民閱讀博覽會」南部場,於7月27日在南華大學登場,現場匯聚兩千一百多位來自佛光山北、中、南部地區各道場之信眾,一同進行閱讀分享與交流,再度創下歷年來最多參與人數的場次。該活動透過多元化的閱讀方式,讓參與者以書會友、互相交流,並在閱讀與對話中激盪創意,促進知識的累積與心靈的成長。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心理系8年通過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件數,全台私大第一,亞大心理系林同學更獲「113年大專生研究計畫」創作獎
亞洲大學心理系,有6件通過國科會「114年大專生研究計畫」補助,累計自107至114年共通過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44件,在全國31所有心理系的大學中排名第2、全台私大第1,僅次於台大心理系。大三生林同學執行「113年大專生研究計畫」,因成果優異獲「創作獎」。 亞大心理系廖主任表示,林郁珺同學跨領域修讀心理、醫健、資訊等課程,對每門課都抱持高昂的學習熱忱,將課堂所學的知識延伸至實證研究。她在執行大專生研究計畫期間,從文獻閱讀與分析,建立嚴謹的研究設計,再務實的進行實驗與資料分析,最後經過無數次編修才完成報告,每個階段都展現積極學習的態度,充分展現出無比的研究熱情。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楊珮郁獲國科會大專生研究創作獎 展現學術與社會關懷力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日前公布113年度大專學生研究創作獎,全國共計4,046件研究計畫中,僅200件脫穎而出。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應屆畢業生楊珮郁在教授林昱瑄的指導下,以研究計畫「新管理主義下的順從與抵抗:護理人員之勞動過程分析」獲此殊榮,展現其學術研究與社會關懷上的研究力及社會省思力。
大學校園 用商業腦看農業 嶺東科大商管學院USR打造地方創生新典範
在AI技術與永續發展雙軸驅動下,如何培育具備永續思維與實戰能力的青年人才,已成高等教育重要課題。嶺東科技大學商管學院以「智慧永續」為核心理念,2025年暑期與在地烏日 NGO 組織土地學院合作,展開一系列結合教育、產業與地方資源的USR創新跨域的【創新創業講堂】,深入探索永續農業、文化轉譯與社區創生等面向,透過跨領域課程與地方實作場域,實踐培育「做中學、學中創」的新世代商管人才教育願景。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力推減塑 啟動全民淨零綠生活
環境部為推動淨零綠生活理念,自去(113)年7月起,委託南華大學承接「淨零綠生活常設展計畫」,由校長高俊雄親自帶領南華團隊主持計畫,並於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禮敬大廳二樓推出「綠色新世代‧生活微塵中的環保奇蹟」常設展。為進一步深化環保意識,南華大學於今(114)年 7月19日在佛陀紀念館舉辦減塑講座,以「減塑生活愛地球」及「樹木固碳」為雙主軸,不僅傳授實用的減塑技巧,並透過科學數據及親手實作體驗,讓民眾了解樹木的固碳能力。不僅讓參與課程的學員學會如何響應政府的減塑政策,並能將這些理念融入日常生活中,為自己及下一代打造永續宜居的家園。8月23日講座即將開跑,敬請期待。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資電學院通過16件國科會「114學年大專生計畫」表現亮眼,結合AI、半導體、智慧醫療實作能量,展現學術實力
亞洲大學資訊電機學院,通過16件國科會補助「114學年大專生研究計畫」,涵蓋:人工智慧應用、半導體設計、資安科技、智慧醫療系統等前瞻領域,展現該學院深耕教學與研究的實力,反映「教學即研究、學生即人才」的培育成果。 亞大蔡進發校長表示,亞大重視學生與國際趨勢同步的AI跨域能力、就業競爭力,讓學生能畢業無縫銜接職場。亞大成立中部「AI半導體基地」,「半導體產研專班」,已培育上百位高階工程師,畢業後到德國蘋果、美國高通、美國新思、英國半導體、英特爾、台積電等世界知名大廠擔任工程師,展現亞大培育高階國際科技人才的堅實實力。
大學校園 自助人助凝聚力量 總務處胼手胝足 再造嘉園風華
風起之時,百年校園首度低頭。丹娜斯颱風肆虐來襲,缺乏中央山脈屏障的嘉義大學首當其衝,狂風捲斷千枝,滂沱夾泥而下。昔日翠綠濃蔭的嘉園,轉瞬成為斷枝橫陳、通道癱瘓的慘景。當自然展露威嚴,人力顯得渺小,但正是這渺小,凝聚起驚人的力量。 災後嘉大同仁全力投入救災,尤其是總務處同仁無懼酷暑與風雨,不分日夜,持續奮戰在校園各角落。暑假未歇,例假不休,總務處動員所有外勤同仁、委外人力及部分行政人員,日均投入61人力,累計已逾793人次。配合鏈鋸、小型機具,逐一清理倒木、修剪斷枝、扶正喬木等這些原本靜立校園、默然庇蔭的樹,如今在他們的雙手下,一一重獲生機。 從清晨的第一道光影開始,他們穿梭於四大校區間,行走在斷枝殘葉與泥濘之中。每日下班前,仍不忘召開復原進度會議,檢討得失,滾動修正,以有限人力資源,爭取最大的復原成效。他們不是英雄,卻是最堅實的守護者。 在這場與時間與自然的賽跑中,嘉大不孤單。外界的援手如星火相繼而來,合德工程園藝行依契約支援大型機具與專業人員;福樟實業張元耀校友、園藝系盧文德傑出校友慷慨解囊;宜倫園藝有限公司、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亦挺身而出。來自嘉義大學各地校友的關懷接力綿延:彰化校友會謝格倫理事長、張佑証校友、高雄校友會黃坤原校友,號召全臺各地救難協會奔赴嘉園,挖土機、吊車、怪手、夾斗車等大型機具陸續進駐。這些跨縣市而來的力量,如同一股溫柔卻堅定的洪流,與嘉大並肩重建這片熟悉的綠蔭天地。 朱健松總務長表示,目前四大校區主幹通路已全數搶通,校園復原雖見曙光,卻仍需持續努力,尤其是綠美化與景觀修復工程,仍是一場長期的溫柔抗戰。他誠摯呼籲全校師生一同攜手,用雙手撿拾斷枝,用雙腳走出復原之路,用心守護我們共同的學習與生活空間。 風過之後,樹會再長,草木仍會生。災難固然摧折枝幹,但折不斷嘉大人堅韌不屈的心。這是一場校園的復原戰,也是一次關於勇氣、團結與希望的溫柔見證。嘉大,正在一刀一鋸、一推一拉中,重新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