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考大學:自然科學科系學什麼?
自然科學科系是跨領域的學系,學生修讀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等科學學科,具備未來從事多元跨領域產業的優勢。而自然科學教育科系是為培養優質科學科技專業人才,以及國中小科學教育實踐菁英,兼顧應用科學與科學教育的研究與教學為主。 自然科學相關科系廣泛提供各種科學課程,例如微積分、普通生物學、普通化學、普通物理學、地球科學、電磁學、生理學、有機化學等,由各專門教授教學,同學能普遍學習自然科學的基礎課程和深化課程,並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拓展視野,增進對自我興趣的了解。自然科學相關科系若為師資培育學系,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則屬科學教育相關學系,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科的四大領域基礎課程,另外再修習國小自然科教師的教育學程,將來則能擔任國小自然科教師。 樂觀進取、具創造力與服務熱誠 自然科學相關學系不但重視自然科學專業能力的表現,也培養職場倫理、實驗操作、創意自造等,是自然科學科系學生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職場倫理可能透過所服務的職場訓練與時精進,而專業能力、實驗操作、創意自造,則在校期間培養甚多,以國北教大自然科學教育系為例,隨著各年級培養自然科學深化課程和各項實驗技能外,並開設「智慧科學創新學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考、創客自造,及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國內自然科學教育的相關學系,有國北教大自然科學教育學系、臺中教大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新竹教大(已併入清華大學)應用科學系(已停招)、國立屏東大學科普傳播學系等,都是跨領域的學系,大都開設物理、化學、生物、地科四個領域的課程,也包含師資培育的學程。而國北教大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是全國唯一具備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的國小科學師資培育學系。 自然科學科系戶外體驗教學。(臺北教育大學提供) 就業領域不限於教師 目前因應知識經濟的時代,講求跨域、跨界的人才培育,自然科學相關科系正是培養這樣的人才,符合目前產業相關人才的需求。 自然科學相關科系畢業的學生,就業場域將不限於國小教育相關機構,亦包含各公、私立自然科學相關學術研究單位及科技產業。例如:國小級任教師、國小自然科教師、教育行政人員、公職人員、補教業、社會教育機構、科普出版業、生態解說員、化學工業、光電科技、半導體業、材料業、醫藥業、環境與資源業及基因工程等領域,都有自然科學科系畢業的學生就職,就業之路寬廣無限。 ★★自然科學相關科系都在這(數理化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資訊工程科系學什麼?
「資訊工程」是發展資訊尖端科技,也是將資訊技術應用在各行各業的一門學問,近來的發展與應用日新月異,也深深影響我們生活。資工人更是近年來國內外需求人才排行榜的前幾名,以美國程式設計師為例,其薪資更是所有工科畢業生中最高的。 東海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主任蔡清欉指出,讀資工必須要喜歡寫程式、動工實作,而且英文非常重要,才能吸收最新資訊。 你知道電腦(AlphaGo)已經贏了韓國圍棋棋王嗎?Amazon、淘寶網現在已經使用機器人在配貨、無人機在送貨了嗎?3D列印可印出汽車?玩過VR實境的遊戲嗎?有玩Pokemon GO嗎? 「資訊工程」是發展資訊尖端科技,也將資訊技術應用在各行各業的一門學問,近來的發展與應用日新月異,也深深影響我們生活。 如果你有興趣、邏輯能力好、喜歡寫程式、也愛動手實作(畢竟它是工科學系,要肯動手做)、喜歡解決問題,你絕對適合的。資訊技術推陳出新,除在資訊學科方面注重外,更重要的是吸收新知,尤其是資訊相關應用,隨時注意產業動向。資訊不僅是一門專業學科,還可以廣泛的運用在各個行業及領域,因此資工系學生必須培養敏銳與快速瞭解資訊應用的能力,與其他領域橫向知識的擴充。如果將資訊技術應用到專業領域,甚至能替傳統產業創新的機會。 鎖定學習主軸更有成效 資訊工程學系就是研究、學習使用各類資訊相關理論及知識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並具備跨領域整合應用的能力。在專業相關的基礎學科,如程式設計、計算機概論、資料結構、演算法、網路、電腦繪圖等,一般為必修科目,必須紮穩基本功外,在進階的學科上,建議有主軸式的學習,例如對人工智慧、雲端服務、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有興趣同學可修習相關領域的學科。由於資訊工程相關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主軸式學習較傳統式學習有目標,可使在校修業更具成效。 另外,由於資訊科技進步快速,學生只透過授課老師在課堂上教的東西是不夠的,學習上要有主動學習的態度。對於不懂的,可以找同學討論,或是找老師詢問,也可以用Google、wiki去找資料或解答。資訊相關理論與技術最新的或一手的資訊通常都是英文撰寫,所以培養英文能力對資工系學生是很重要的。 資電教室。(東海大學提供) 分辨資訊相關科系的不同就看必修科目 資工好像「很硬」,有沒有跟資訊相關,但沒那麼工科的學系呢?許多同學會有這方面的疑問。資訊相關科系的分類,大致分為資訊科學、資訊工程、資訊管理等。如何分辨這些領域的不同,建議可查詢各科系的必修科目表,藉此可看出該科系教學走向。 資工學系為因應資訊科技運用越來越廣,現有大學許多資訊學系採分組入學的方式,針對資訊領域做選擇,以資訊科技技術為目的讓同學除具備基本專業學科知識外,也讓學習更為集中、有效益。同學也可跨組別或與他系同學合作,將資訊技術創新並運用到各個學系領域,培養同學團隊合作,激發創意思維,強化就業能力,以期在資工領域下能有不同的發展方向,讓同學有所選擇。 例如東海資工分三組招生與教學,有軟體工程組、資電工程組、數位創意組。軟體工程組是軟體程式撰寫,資電工程組是硬體與資訊結合,數位創意組則培養以資訊相關技術為底,能創作具創意的資訊產品,這是國內資工系少數的特色分組,以coder to maker為培育人才目標,加上東海大學很強的創藝學院,有工設、建築、音樂、美術等系,皆可與其做跨領域合作。 學生正在檢視數位創作作品。(東海大學提供) 工程學科最高薪 近年來國內外對於資訊人才需求,一直都是排行榜的前幾名,台灣畢業生的待遇也高過大學新鮮人的薪資,美國矽谷程式設計師平均年薪12萬元美金以上,更是所有工程學科的最高薪。 資訊新領域創新不斷,如物聯網(IOT)、大數據(big data)、機器人、電子商務、資訊金融科技、分享經濟(Uber, Airbnb)等皆是。以物聯網為例,它是業產業趨勢,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說:「物聯網是Next Big Thing」、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也說它是「讓台灣科技產業重新洗牌」的關鍵。因此,未來對於資訊工程專業人員的需求極多,只要你有興趣、用心學習、能撰寫程式,經過專業課程的學習,相信就業不是問題。 ★★資訊工程相關科系都在這(資訊學群) ★延伸閱讀:考大學:選資工?還是選資管?
大學校園 考大學:生物資訊科系學什麼?
生物資訊學是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與基因之間如何交互作用,造成生命現象與疾病機制的學問。而醫學上複雜的疾病,在預防、診斷與治療的藥物,都需要生物資訊學。因為生物體基因資訊複雜且繁多,因此相關研究就會大量應用機器學習、資料探勘、演化式最佳化演算法、資料庫等資訊技術。 中華大學生物資訊系主任劉志俊指出,生物資訊學系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在我國資訊科技的優勢之下進行生技產業的發展才能有全球競爭力。對生物資訊學系有興趣的同學,快來看吧! 生物資訊學系是橫跨生物與資訊兩大領域的科系,訓練學生扎實的應用資訊能力,以解決生物方面的問題,學生能同時具備生物與資訊兩個領域的技術與專業知識。 生物資訊學的核心能力分為兩方面:在生物方面的基本能力包含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基因體學等學科,以及生物培養與生物實驗操作;在資訊方面的基本能力包含基礎程式設計、資料庫、生物資料探勘與醫學資訊等。 實務應用,專業證照,企業鏈結,業師授課 生物資訊學系所學的技術為實務導向,強調在生醫與生技產業的實際應用技術,以及生物實驗實務操作分析。此外還開設甲骨文Oracle資料庫、Java程式設計、醫學管理師等專業證照課程,讓學生在學期間即具備強大的就業競爭力與實務能力。 因此,在課程上強調與企業鏈結,以中華大學生物資訊學系為例,即與竹苗地區主要大型醫院與生物科技公司均有合作關係,禮聘醫師與生技業師開設實務課程,並以專題實際培養學生實際業界所需技術。 生物資訊系是個結合生物與資訊兩大領域的學系。(中華大學提供) 生技與生醫,兩大特色學程 生物資訊學系的學習內容主要以生技與生醫產業為主,所開設生技與生醫特色學程,適合對生物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就讀,此外學生也具備程式設計與資料庫等資訊基本能力,因此就業市場也包含資訊業。以中華大學生物資訊學系為例,即以幹細胞與靈芝為兩大特色,規劃了幹細胞學程與靈芝學程兩大特色學程,並與國璽幹細胞公司與華大生技公司產學合作,培養學生生物醫學與生物科技實務能力。 生物資訊系的同學正在進行實驗。(中華大學提供) ★★生物資訊相關科系都在這(資訊學群、生命科學學群 )
大學校園 考大學:海洋科學科系學什麼?
台灣四面環海,而海洋科學相關科系就是為了培育海洋人才,落實「海洋立國」競爭力所需要的建設人力與能量。未來可從事環境生態調查監測、海洋保育、海洋生物科技等工作,私人企業方面則可往工程顧問環評、觀光遊憩、資訊、貿易等方向發展。對海洋科學有興趣的同學,快來看吧! 海洋科學是一門跨領域的學科,有志於海洋的同學們,除了需具備海洋科學之生物、地質、化學、物理的基本專業知識,還要能運用這些基本功,進行觀察、分析和因應海洋環境與資源保育這些問題的能力;再搭配良好的應對態度,就能成為稱職的海洋自然科學專業人才。 結合大數據應用,強化跨領域能力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是全國唯一以海洋科學為教育目標的科系,有大學、碩士和博士三學制,配合國家「海洋立國」的發展政策與社會經濟建設需求,培育國內外海洋研究、產業、教育之人才。同學畢業後從事的工作領域有環境生態調查監測、海洋保育、海洋生物科技、海洋能源開發及深海科技等;私人企業含工程顧問環評、觀光遊憩、資訊、貿易、水產養殖飼料公司;教育單位則有大專院校、各國中高中高職(含地科、化學、生物等)。此外,還有公職和公營企業,如環保署、縣市局處、水試所、漁業署、中油、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等;未來新成立的海洋委員會,內含海巡署、海洋保育署、海洋研究院等三個單位也與海洋科學系高度相關。 高雄西子灣一景。(中山大學提供) 課程多元包括潛水 海洋科學系同學的學習管道非常多元,除了傳統的課堂講授,還有潛水課程、海研三號海上實習和多門實驗操作課程,這些訓練可以增進學生實作演練的能力,更特別的是有些同學大一就進入研究室參與教師的研究工作,開始自己的探索研究生涯。 海洋科學系學生正在進行研究作業。(中山大學提供) 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師研究重點在全球變遷、邊緣海洋學及熱帶島嶼學,在科技部計畫的支持下,設立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引領全球性環礁及南海海洋研究。教師爭取研究計畫與成果發表表現優良,每年每人平均研究計畫件數、金額、發表SCI期刊論文數分別為1.5件、360萬元、2.6篇。 對海洋有好奇心、喜歡大自然、有熱忱、愛追根究底,或是關心環境的同學最適合投入海洋科學。面對職場競爭部分,同學在校期間透過加強外語能力、職場抗壓、職場倫理、團隊運作觀念、積極解決問題心態、邏輯思考能力、簡報技巧、人際溝通技巧培養,出社會後,保有不斷精進自我提升的心態,就可以讓自己在海洋自然科學專業的路途上走得又深又廣。 ★★海洋科學相關科系都在這(地球與環境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時尚設計科系學什麼?(系列一)
流行追隨時間活躍一季,時尚則是永遠的經典,時尚產業在世界各文化背景裏,都有著悠遠的歷史傳承。時尚設計相關科系適合有志從事服飾品及家飾品設計開發、流行資訊分析、整體造型、品牌行銷管理或個人文創工作室等工作的同學來投入。 時尚產業遠比大家想像的複雜,既有光鮮華美的一面,也有競爭激烈的一面,因此有志投入這個產業的同學,除了興趣及熱忱外,還必須具備磨練專業技能的毅力、跨領域溝通協調的訓練、大量閱讀相關新知與掌握趨勢的動能,最重要的是要有把時尚當成終身職志的使命感。 時尚設計是一種對文化與生活的態度,透過中西藝術文明的對話與創意設計的技法,形塑品味,它是人文經典的昇華,也是流行趨勢的掌握。時尚設計相關科系適合有志從事服飾品及家飾品設計開發、流行資訊分析、整體造型、品牌行銷管理或個人文創工作室等工作的同學。相關科系學生必須學習各種專業技能,加強語文與電腦應用的能力,更需要培育美學素養,發展獨立思辨的能力。 具備生活文化涵養,創意與實務結合 時尚設計系是創意與實務相結合的科系,教學目標是「學習專業技能及發展獨立批判思考的能力」,同時建構倫理道德的價值觀和完善的職涯規劃,再藉由啟發創意思維,讓同學不僅能與當前的時尚產業完整接軌,又能擁有具備國際視野的創新能力。 以臺南應用科技大學時尚設計系為例,主要以創造力探索課程為基礎架構,完整規劃「服飾品」與「家飾品」兩大專業模組;課程內容涵蓋鞋靴、袋包、帽子、飾品以及梭織等相關產品的設計開發,並輔以電腦專業軟體研習、大師講座、業界實習、證照輔導和專題製作等,培育同學成為具有國際觀與多元創新設計能力的時尚產業專業人才。 傳承技藝,激發新世代的使命感 流行追隨時間活躍一季,時尚則是永遠的經典,時尚產業在世界各文化背景裏,都有著悠遠的歷史傳承。在臺灣,那些曾經過歲月粹鍊的技藝,例如織品工藝、皮革工藝、木雕工藝,以及各種複合媒材的飾品工藝等,都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動和科技的發展,面臨了嚴苛的挑戰;當這些傳統技藝需要傳承,產業需要轉型的時候,透過創意設計的加值作用,為年輕世代的人才打造了新的就業平台。 只是時尚產業遠比大家想像的複雜,既有光鮮華美的一面,也有競爭激烈的一面,因此有志投入這個產業的同學,除了興趣及熱忱外,還要有磨練專業技能的毅力、跨領域溝通協調的訓練,以及大量閱讀相關新知,掌握趨勢的動能,最重要的是有將時尚作為了終身職志的使命感。 時尚設計系學生的織品實作。(臺南應用科技大學提供) 創意性+市場性的跨領域學科養成 時尚設計是當今創意產業的指標之一,深具潛力與影響力。特別是近年來政府極力推動文創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計劃,因此造就了可觀的就業人口與產值。狹義的時尚產業指時裝、皮革鞋包、紡織、飾品、化粧品;廣義的範疇還包括家飾家具、美容美髮、禮品工藝,以及零售、會展諮詢、傳媒出版、整體造型等周邊產業。 面對多元競爭的市場,及跨領域結合的產業特質,國內時尚產業人才的培育也更趨多元化,相關系所如雨後春筍般設立,多數結合設計與經營的概念。在技職體系中的相關科系適合家政群、設計群及商管群背景的同學,以做專業課程的銜接。而在高教體系的相關學系則屬建築與設計學群,適合對設計有想法有熱情的同學投入。另外各系所又各自有其專精研習的領域,及不同的課程組合,提供同學作適才適性的選擇 ★★時尚與服裝設計相關科系都在這(建築與設計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文化產業科系學什麼?
近年來台灣文化創意相關科系紛紛成立,但要在文創領域脫穎而出,必須具備跨領域的能力。本文以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為例,帶同學們初探文化與產業科系的學習方向,並了解業界所需要具備的能力。 現在企業界十分需要會說故事的人,無論是行銷或是設計,需要的不是個工匠或是一個只知道執行卻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以前做行銷企劃要去找大傳或廣告系,做設計則是要找商業設計或是視覺傳達設計系所,但問題是當此兩者要做結合時,就會遇到溝通與執行上的問題。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是以「文化涵養為根基,並以傳播企劃與數位設計為應用之跨領域說故事的課程建構」為主要特色,教學上從行銷企劃的培訓到設計視覺的產出,再到最後生產周邊產品,是以一條龍的方式將知識與實務緊密結合。 行銷 設計跨領域能力正夯 台灣正如火如荼大力的推廣文創當中,每年都有許多的學校都在不斷設立與文創設計有關的系所,但是要能在這一波波的大浪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培養出真正的跨領域的實力才行。每年從文創相關系所畢業的學生將近萬人,但要如何能找到理想的工作,這可正是學生與家長們最關心的事, 現在的社會若是只會一種技能很容易被邊緣化,因此必須要多方學習,像行銷企劃與設計基本上即是一體兩面的事,但最常發生的是設計人不懂行銷,行銷人不懂設計,以前的環境只需搞定自己的專業即可,但是現在的環境越來越多元化,所需理解的知識與應用技法就必須要更加多元,因此跨領域的概念就必須付諸實現而不能再空談。 文化創業產業系的主要專業訓練。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提供 為了幫助同學打造一條未來畢業即就業的道路,從大一就會計對數位設計、傳播企劃、文化培養做基礎培訓,循序漸進形塑學生成為真正能跨領域的專才,當然,在過程中,黑眼圈也會是身上常見的標誌,所謂有付出肯定會讓你有收穫。例如系友吳嘉峰(力恩君)現在則已經是超過15萬粉絲的插畫家。 高應大文創系的入學管道分為商管類、商設類和影視類三個群組,同學之後的學習可選擇大傳路線,往行銷企劃或公關公司前進,也可以選擇平面設計、廣告與包裝設計等方向工作。若對文學有興趣的,則可以朝文案寫作與新聞媒體方向發展。 ★★文化與產業相關科系都在這(文史哲學群、管理學群 )
大學校園 考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科系學什麼?
隨著串流影音、線上直播等科技等興起,使得影音產業有了更多元的表現空間,而廣播電視電影科系就是為了培育影音產業的相關人才,本文將以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為例,帶大家探索各種媒體類別所學與就業發展。 在廣播劇、電視偶像劇或文藝愛情電影中,男女主角深情告白的纏綿悱惻、令人揪心不已的感動劇情,其背後是眾多影音工作者的心血結晶。廣播電視電影相關學系已培養出許多導演、編劇、攝影、剪輯、主持、表演、節目企畫及任何廣電媒體幕前幕後的傑出人才。 影音產業工作者需要累積創作的能量,對事物抱持濃厚的好奇心,從生活中的經驗點滴、社會現象或人物時代背景做觀察,並留意生活中的細節與社會大小事,型塑成廣播劇、電視劇、電影等影音劇本作品,因此廣播電視電影相關學系需要敏銳的人格特質、開朗的活潑性格。以下將以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為例,分別介紹不同媒體類別的主要課程與就業發展。 廣播專業-培養聲音製播、主持表演人才 廣播人才的培養是以具備聲音製播能力為主軸,搭配廣播專業課程學習廣播節目企劃編寫、成音設備操作與運用,更在錄音室中製播新聞專題與各類型Live節目。世新大學為延伸聲音的創作,更開設「流行音樂應用學程」,聘請業界師資教授樂曲、搭配樂器人聲、製播個人音樂專輯等,培養流行音樂應用、詞曲創作人才,學生未來可從事電台各類型節目製播職務、活動主持人或音樂創作等各類型職場工作。 世新廣播電台正在錄製節目。世新大學提供 電視專業-培養節目行銷企畫、影像創作人才 電視人才的培養是以具備電視企編與製播能力為主軸,搭配攝影棚的錄製為基礎,製播綜藝、美食、益智、歌唱等棚內外節目。為擴增影音訓練的能力,學生也學習戲劇類電視的製作能力,包含劇本編寫、導演分鏡、攝影燈光、後製剪輯等技術,學習完整的影片製作歷程,學生未來可從事電視台各式職務、或編劇導演、燈光攝影、後製特效等各類型職場工作。 世新學生正在錄製校內實習電視節目。世新大學提供 電影專業-培養電影編導技術、影音創作人才 電影人才的訓練是培養瞭解基礎電影製作原理及技術,學習電影製作流程概論,並藉由大量的短片創作練習,熟練電影製作的基本技能,學習解析劇本脈絡、攝影及燈光等影音美學。另一方面,也培養學生具備電影短片的提案與行銷能力、影展策畫的企畫與宣傳能力,未來可從事編劇、導演、攝影、燈光、錄音、後製與各類型影視職場工作。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是台灣影音創作的重要搖籃,已經有55年的悠久歷史,目前因應時勢所趨,將專業類型分為廣播、電視、電影三組,讓學生依其志趣選讀專業,更為培養「第二專長」所需,讓三組同學可以互跨選修課程。「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學用合一」的教學理念,這是我們最引以為傲的特殊之處。 ★★廣播電視電影相關科系都在這(大眾傳播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職能治療科系學什麼?
職能治療是助人健康的工作,以科學方法和輔助器材等方式幫助個案,以執行有意義的日常活動,維持身心功能。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系主任楊育昇指出,隨著長照政策的出爐,職能治療從業人員就業事場前景可期。但他也強調,個性開朗而且喜歡接觸人群的同學較適合就讀職能治療科系。 職能治療是藉著使用「有目的性的活動」來治療或協助生理、心理、發展障礙或社會功能上有障礙的人,使他們能獲得最大的生活獨立性(美國職能治療學會,AOTA)。當個案遇到以上的困擾或狀況,都是職能治療介入的範疇。 職能科學經由理論與活動分析,來瞭解影響個案職能表現的原因,並針對個案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功能予以訓練和提昇,同時運用環境改造、副木(編按:一種塑膠製的輔助器具)及輔助用具、工作簡化、以及工作強化等方法,來幫助個案能夠執行有意義的日常活動,以維持其身心功能,並預防退化,讓每個人都能夠過著有品質的生活。 助人事業個性要開朗 英文力要求高 職能治療是助人健康的專業,開朗、喜歡接觸人群與關心社會相關議題的人格特質較為合適。而課程大多採用原文書籍授課,英語能力佳者較能應付學業要求。 目前在台灣要取得職能治療的學位,主要是由大學院校的職能治療學系來授與,目前有台灣大學、成功大學、長庚大學、中山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輔仁大學、義守大學、亞洲大學等八所大學有獨立的職能治療學系;此外,仁德醫護管理專校及樹人醫護管理專校,也可取得職能治療副學位。 職能治療師正在協助民眾。高雄醫學大學提供 連續多年列入百大熱門行業 職能治療業務大致上可分為生理障礙職能治療、兒童職能治療及心理障礙職能治療三大領域,並分成許多次領域,包括早期療育與特殊教育學校系統(巡迴、駐點服務)、職業重建與職場職務再設計、輔具評估與使用訓練及輔具研發、社區復建(老人、失智症、精神疾病治療)、長期照顧評估與服務(社區式、居家式)、身心障礙鑑定與福利服務需求評估、安寧療護、癌症復健、物質濫用(藥、酒癮)與生活重建…等。此外,職能治療近年來更關注健康促進與疾病預防等相關議題。 職能治療已連續多年被列入百大熱門行業,根據官方統計,至2004年底,執業職能治療師達1155人,其中最多的為台北市209人,最少的為連江縣1人,至2006年初,於公會與學會登錄之人數為1,462人,有現職登錄者為1,321人。依據衛生福利部的報告指出,以長照2.0服務能量推估,106年職能治療從業人員需求至少達2,952人,職能治療就業市場前景可期。 ★★職能治療相關科系都在這(醫藥衛生學群 )
大學校園 考大學:工業管理科系學什麼?
近年來工業發展已經大量運用自動化機器人、感測器物聯網、供應鏈互聯網、銷售及生產大數據分析,透過人機協作方式,大幅提升生產力及品質;工業工程與管理相關學系需要跨領域學習,透過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的學習內容,來對工業管理一探究竟吧。 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類(原稱科技管理學類)因應時代潮流的變遷與產業人才的需求,配合政府提出三業四化(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服務業國際化、傳統產業特色化)的產業結構優化策略,在課程規劃與設計方面,除了傳統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程之外,也兼具產業經營與電子化、服務創新與科技管理、人因設計與生產製造、統計品管與計量決策在內的四大專業領域。 工業工程配合產業需求與市場人才培育,致力培養學生具備基本的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專業知識,同時也積極強化學生以下核心能力,分別是英語、國際觀、基本的系統工程、工程管理專業知識、實務規劃、創新與執行的能力、尋求最適解且持續改善之能力、團隊合作的精神與勇於負責的態度,以及對工作的熱誠以及對社會的使命感。 想進入工業工程與管理相關學系,應具有專業倫理、溝通、自主學習能力,以及主動積極、細心規劃,耐心協調及勇於負責的態度。 工管系學生正在操作實驗設備。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提供 人機協作提升生產力成趨勢 因工業4.0崛起,全球市場規模持續成長,主要關鍵領域如系統整合、物聯網、巨量資料、智慧設備、機器人等,均已有國際大廠積極佈局。因此更需要與此相關科系的專業人員。而工業工程管理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近年來工業4.0大量運用自動化機器人、感測器物聯網、供應鏈互聯網、銷售及生產大數據分析,以人機協作方式提升全製造價值鏈之生產力及品質為未來產業趨勢。 工業工程與管理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出路主要有採購管理師、人因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工業工程技術師、工業安全技術師、國際生產分析師、國際製造管理師、生產與作業管理技術師、品質工程師、品質技術師、可靠度工程師、國際品管管理師、ERP規劃師、ERP軟體應用師、ERP軟體顧問師、資訊系統管理師、流通連鎖管理師、流通連鎖經營師、流通行銷管理師、國際創新師、專利分析師、研發專案管理師、服務業品質專案師、國際專案管理師PMP、中華專案管理師CPMP等。 ★★工業工程與管理相關科系都在這(工程學群、教育學群 )
大學校園 考大學:幼兒教育科系學什麼?
雖然臺灣面臨少子化的衝擊,但各縣市政府仍會持續增加公立幼兒園教師或教保員的人力需求,因此幼保相關科系畢業生相較於許多產業,薪資福利仍然優沃穩定。有志於取得公立幼兒園教師資格的同學,在選系前可注意相關校系是否為師資培育學系,或學校是否有提供幼兒園師資類科教育學程。 幼兒教育相關科系就是為了培育優秀的幼兒教育相關人才。適合個性活潑開朗、喜歡幼兒且具備愛心、耐心與細心的特質,並且有興趣從事幼兒教育的學生就讀。 幼兒教保相關科系的未來就業市場十分多元,可統整歸納為下列五個方向: ​​​​​​​ 薪資服利制度優沃穩定 台灣雖然面臨少子化的衝擊,但政府鼓勵民眾生育,且為了降低年輕父母的育兒負擔,教育部於105年10月20日在行政院會提出「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規劃情形」報告後,行政院長林全表示往後將擴大幼兒教保公共化,在106年至109年將投入62億元經費,協助各地方政府增設公共化幼兒園共計1,000班,由此可知,各縣市政府仍會持續提出公立幼兒園教師或教保員的人力需求。 如果參加各縣市舉辦的公立幼兒園教師甄試或公立幼兒園契約進用教保員甄選,其薪資福利制度相較於其他產業的大學畢業新鮮人都更加優沃與穩定。目前公立幼兒園教師的待遇方面,學士畢業第一年若外加導師費,月薪為44,905元。教保員學士畢業第一年月薪為34,155元。 幼兒園教師與教保員大不同 另外,值得同學們注意的是,幼兒園教師與教保員的資格要求並不相同。依據《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2條定義的教保服務人員,是指在幼兒園服務的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而目前國內「高教體系」及「技職體系」中,與幼兒教育或幼兒保育相關的學類科系多數均具有培育教保員資格,但在幼兒園教師資格的培育,則必須取決於系上是否為師資培育學系,或學校是否提供幼兒園師資類科教育學程。 以臺中教育大學幼教系為例,「非師資培育學生」須修習教保專業知能課程32學分,修習通過者可依法取得教保員資格;「師資培育學生」修習通過教育專業課程48學分(內含32學分的教保專業知能課程),並於大五實習半年通過後,再參加由教育部辦理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檢定考試通過後,即可取得幼兒園教師資格。但若為技職體系的幼兒保育相關科系,如果學校並無幼兒園師資類科教育學程,其系上畢業的學生,只能取得教保員的資格。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同學參與荳荳劇校外公演。臺中教育大學提供 專業知識與實務並重的課程 為了培育專業幼教師資,以臺中教育大學幼教系來說,大學部課程規劃著重於幼兒教育理論的探討與實踐,課程分為三大類群:共通課程(共同語文通識、通識選修)、教育專業課程(教學基本學科課程、教育基礎課程、教育方法學課程、教育實習課程、教保專業知能課程)、和幼教專門課程(共計11項課群:教育專業與幼教師資職前課程、教育專業與教保專業知能課程、早期療育、教育基本理論、保育專業、藝術專業、語文專業、課程與教學、研究及管理人才、教具教材設計及其他專業課程,提供學生多元的選擇方向)。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教系大一同學參與啦啦隊比賽,榮獲冠軍與最佳服裝造型。臺中教育大學提供 為培養學生的教學實務能力,除教學理論的論述外,同時強調幼教現場之實務經驗,參觀、現場觀察、訪問、見習及實習等亦為重要的教學方式。此外,學生還可依據個人興趣和需要,選修輔系、雙主修,或加修國小學程、增能學程等,增加個人專長。 此外,大學也希望透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培養學生善於與同儕溝通合作、維持成熟穩定的情緒,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於工作,具備自我反思的能力,信守幼教專業倫理守則等五大專業原則,就能成為一位稱職的幼教人才。 ★★幼兒教育相關科系都在這(教育學群)
大學校園 考大學:運輸物流管理科系學什麼?
大學科系熱門程度隨著年代常有極大的轉變,但不論社會如何變遷,運輸與物流千百年來都是人類經濟活動的重心。現在電子商務發展蓬勃,還有電商業者提出無人機空運與空中倉庫等嶄新概念,隨著需求擴大與新科技的導入,對物流規畫與管理的需求更是與日俱增,因此選讀運輸與物流科系,對於未來就業有獨特性與優越性。 運輸與物流相關課程主要培養管理、工程與物流等基本知識,至於專業知識大致可以分為運輸政策與規劃、運輸營運與科技,還有物流管理等三大領域,以培養相關產業的管理政策規劃、經營策略研擬,以及營運技術運用的專業能力。 很多人以為運輸物流學系畢業的學生,大多從事交通警察、公車駕駛或航空機師等類型的職業。其實,大家都誤解了。運輸物流科系主要是培養學生運輸與物流產業的管理政策規劃、經營策略研擬,以及營運技術運用的專業能力,其就業市場極大。 隨著運輸技術的日益進步與企業全球化之競爭趨勢,現代化運輸與物流的挑戰牽涉層面極為廣泛,包含人流、物流、金流、資訊流等,在尋求運輸與物流問題解決方案之過程中,必須高度仰賴多元知識的整合。因此,在現今講求專業及用人唯才的時代下,相關產官學界更是大量晉用本科系的畢業學生。例如,交通部及其所屬機關的各級主管、縣市政府交通局的各級主管、運輸業(高鐵、臺鐵、捷運、中華航空、長榮航空、長榮海運、陽明海運、國光客運、統聯客運、首都客運、大都會客運、臺灣大車隊...)、物流業(DHL、FedEx、新竹物流、嘉里大榮、捷盛物流...),乃至於大型企業的採購物流部門(台積電、聯電、宏達電、統一集團、遠東集團...)等。 圖/國立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提供 工程與管理跨領域知識 國內運輸物流相關科系大多隸屬於管理學院,少數隸屬於建設或工程學院。此一現象也顯示運輸物流相關科系必須兼顧管理與工程兩方面專業知識。課程學習內容大致包含「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兩大類。 在「基礎知識」方面,大致包含以下三個方向: (1)基礎管理知識,例如管理學、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作業研究等; (2)基礎工程知識,例如運輸工程、交通工程等; (3)基礎科技與資訊知識,例如計算機概論、程式設計等。 期使學生能運用科技與資訊解決運輸物流相關問題;部分校系對此類能力之培養尤為重視,例如,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即善用交大素來資訊專業見長的優勢,培養學生運用科技與資訊提昇運輸與物流之能力。 在「專業知識」方面,大致包含運輸政策與規劃、運輸營運與科技及物流管理等三大領域;以運具別而言,又可分成航空運輸、海洋運輸、軌道運輸,以及公路運輸等領域。 多元出路待遇佳 圖/國立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提供 運輸物流科系由於授課多元化,學生在修課、深造或實務歷練等方面的選擇彈性甚高,在歷經相關的專業訓練後,無論是繼續深造或就業,均廣受各公民營企業與單位歡迎與器重;從業方向涵蓋產官學、陸海空各領域。 教育部在2016年初公布「99-101 學年度大專校院畢業生就業薪資巨量分析」報告,運輸服務學門(包含運輸管理學系、航空服務學系、交通運輸工程系、航海工程學系等),平均月薪名列第三名,顯見相關科系不僅出路多元且待遇甚佳。而近年來高普考交通技術及交通行政職系每年合計錄取人數高達150-200人,顯示公務行政部門也亟需此一專業人才。 運輸物流科系之獨特性與優越性 運輸物流科系是跨領域知識整合的科系,培養人才以善用各種不同理論與技術解決運輸物流相關問題。更特別的是,大學各科系熱門程度隨著年代常極大的轉變,但不論社會如何變遷,運輸與物流千百年來均是人類經濟活動的重心,是以投入本科系之學習與就業,有其一定之獨特性與優越性。 國內設有運輸物流相關科系者,大學部(含碩博士班)包括: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科學學系、海洋大學運輸科學系、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高雄第一科大運籌系等約15間校系。另外,部分土木系中設有碩博班組,例如:臺灣大學土木系交通組及中央大學土木系交通組。 ★★運輸物流管理相關科系都在這(工程學群、管理學群 )
大學校園 考大學:科技教育科系學什麼?
科技教育相關學系以培育中等學校「生活科技科」的教師為主,在大學中學習多元知能,除了程式撰寫、電工、電子與電腦網路科技,還有各種材料的加工技術與結構設計,也會擁有3D繪圖、3D列印和電腦繪圖等數位製作的能力。 教育主要目的在培育學生面對環境與未來社會,能具有基本能力,也來能發揮自我潛力,實現理想。而科技教育就是為了讓21世紀的國民都具備科技素養,以面對不斷創新與發展的科技社會。 我國中等學校「生活科技科」師資的培育單位,僅有兩個師資培育單位,分別是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科技教育與訓練組」,招生高中畢業生20名,全部為師資培育生;另一個單位就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發展學系。 科技教育成標準配備 師資需求增加 由於我國107學年度開始實施的12年課綱中,新增科技領域「生活科技科」課程,國中6小時與高中有4小時的必修課程,對師資的需求增加。 在科技教育相關科系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科技教育與訓練組」主要培育國民中學「生活科技科」教師,在學學生需具備面對科技社會的快速轉變下的自我學習、不斷接受新知與多元整合的能力,也必須具備如何教導學生具面對科技社會應有的能力。 要成為科技教育的教師,學生在四年中必須學習多元的知能,包括影響經濟發展的製造科技如金屬、木材、陶瓷等材料加工技術與機構與結構設計,並能透過電腦繪圖、3D繪圖、3D列印、3D掃描等數位設計與繪圖能力,讓學生具備數位製造的能力。除了製造的能力外,學生亦需具備機電整合能力。學生學習電工、電子與電腦網路科技,透過程式撰寫、可程式控制與機構結構設計等歷程進行機電整合能力的培養。 科技教育科系必須學習電工、電子與網路科技,培養機電整合能力 學習機電整合專業技能 另外,鑑於能源是科技社會重要的議題。高師大工業科技教育系也設立了「能源與冷凍空調組」,讓學生除了製造科技與機電整合的能力外,亦能關注能源與空調的發展。讓學生的機電整合與機構結構的專業知能,以冷凍空調工程為標的,培養學生將知能運用在具體明確的工程領域,讓所學能在產業具體驗證與發展。 能源與冷凍空調組主要培養冷凍空調專業技術人才,並提供台灣南部地區技術型高中「冷凍空調科」畢業生專業進修管道,亦滿足南部地區冷凍空調人力的迫切需求。因為能源是全球化必須共同面對的議題,其相關產業包括綠能、儲能、能源轉換、節能等範圍廣大。而冷凍空調是能源轉換過程的重要技術與實際生活運用。例如,熱泵替代電熱水的技術、空調規劃設計、冰水主機變頻系統、電能管理系統等,均與節能息息相關。 能源與冷凍空調組的能源科技是以基礎能源科技為主,並朝向建築節能為主軸的相關能源科技人才。透過能源科技課程提供冷凍空調組學生建立能源科技系統觀,對冷凍空調的學習與未來技術提供完整的架構。高師大與台灣區冷凍空調工程工業同業公會建立產學合作,建置了冷凍空調甲級檢定場所,於106年8月正式成立。為台灣南部唯一的檢定場所。可提供教學與學生學系訓練使用。 從高師大工業科技教育系的課程中可以看到,生活科技科課程強調機電整合與機構結構,並融入工程教育的概念。另外,再藉由「能源與冷凍空調組」的知能,發展相關教育訓練課程與教材,學生除了「生活科技科」教師專業職能外,也能扮演冷凍空調產業的人力訓練師。 學生對產業有更深入的瞭解,若擔任學校教師,亦能讓「生活科技」的教學更具體生動,拉近產學之間的距離。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的課堂教學 ★★科技教育相關科系都在這(工程學群、教育學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