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開發遊戲解決法律問題 龍華科大團隊獲獎
龍華科技大學工程學院PBL智慧機器人專班陳進柏與PBL物聯網專班林書聿、劉鎮瑜與楊昱倫4位同學,由資訊網路工程系王昱晟助理教授指導,成立「走南闖北」工作室,團隊製作出針對學習法律知識的遊戲「Animal Judge」,透過社群平台、影視平台推廣,提供學子及想要學習法律的民眾一個新型式的學習管道,獲得2022華大實踐盃全國創新創業競賽科技應用組季軍。 團隊隊長陳進柏同學指出,遊戲解析民眾常遇到的法律糾紛條文以及相關案件,讓使用者擁有更優質的學習資源,同時能夠減少社會上法律資源的浪費。「Animal Judge」不僅列出常遇到的相關法律案件,也能在其中找到有關自己想要學習的法律知識,同時也能在遊玩遊戲的過程中,學習到相關法律知識,幫助大眾在未來遇到類似法律相關案件,能夠具備法律知識並能擁有妥善周延的處理方式。 指導老師資網系助理教授王昱晟表示,「走南闖北」工作室有目前的成績,除了團隊願意克服許多困難,參加各式競賽來提升自身能力之外,同學們也願意運用課外時間前往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進行法律相關諮詢,讓實作出來的遊戲擁有更良好的遊玩體驗。本次能夠獲獎要歸功於龍華科大工程學院開設PBL問題導向學習跨領域學程專班,團隊跨領域彈性學習到許多跟遊戲製作相關的課程,進一步擁有創新與跨領域整合能力,才能夠提出並且製作出貼近人們生活的法律遊戲,也因此在競賽中受到評審青睞,榮獲季軍肯定。
大學校園 全國AI圖像辨識應用競賽 龍華科大奪冠、季軍共6大獎
AI人工智慧時代已來臨,正加速改變全球產經型態,成為各大產業發展的重點與趨勢。AI人才教育與培訓益顯重要。龍華科技大學學生團隊,組隊參加第二屆全國AI圖像辨識應用競賽,從20多所學校、逾70支優秀隊伍中脫穎而出,分別榮獲「專案競賽組」冠軍及1項佳作、「辨識競賽」高中職組季軍及大專組3項佳作,總計獲得6項大獎,充分展現AI扎實能力,表現非常優異。 第2屆全國AI圖像辨識應用競賽由台灣機電工程國際學會及智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以AI圖像辨識應用為競賽主題,期能讓學生們接觸與瞭解AI檢測技術並發揮創意,以激發更多優秀人才,為AI圖像辨識應用注入新思維,強化台灣未來AI發展能量與環境。 龍華科大機械工程系學生陳俞劦、蔡宗勳及黃和閩,由老師粘朝益、石逸泉指導,榮獲競賽「專案競賽組」冠軍;同系李幸儒、黃冠崴及鄭詠仁,則由老師涂崇、石逸泉指導,獲得「專案競賽組」佳作;化工與材料工程系五專生呂秉翰、周維瀚及洪鐿城,由黃國棟、宋大崙老師指導,榮獲「辨識競賽」高中職組季軍。 另外,機械系周君懋、黃瑞棟、賴彥廷;電機系王昱心、吳鎧庭、林柏宇,以及化材系倪永藩、施俊佑及陳昕澤,也由老師粘朝益、石逸泉、宋大崙、黃國棟、李九龍等指導,均同獲「辨識競賽」大專組佳作肯定。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學校秉持「務實、卓越、創新」辦學理念,定位為培育產業優質實務人才、提供創新技術服務的應用型科技大學。多年來致力推動產學鏈結、學用合一的實作教育,長期深耕產學合作,讓學生提前掌握產業趨勢。該校去年攜手智泰科技成立AI培訓中心,結合軟體與硬體設施環境,積極培育AI模型訓練系統相關專業人才,讓學生具備相關技能,能夠以AI專業技能提升職場競爭力,成為未來產業所需人才。 智泰科技董事長許志青則表示,智泰致力開發AI圖像檢測技術,即便是未曾學習程式語言的人士,也能以簡易、格式化操作軟體,立即感受AI技術所帶來的便利;而人與電腦互動、訓練AI智能深度學習過程,經由產業應用、累積經驗並保留傳承,也是邁入「元宇宙」時代不可或缺的基礎。 尤其近期很夯的AI新技術ChatGPT上線後,不僅挑戰教育界教學模式,使用人工智慧服務更已經成為一種新興技能,龍華學子於本次競賽獲得冠、季軍共6大獎,充分證明學校培育學子具備AI專業技能的努力,展現AI教育厚實能量,期望持續與龍華科大產學合作,共同深耕國內AI人工智慧教育,達成提升台灣學生競爭力的目標。
大學排行 《遠見》及天下《Cheers》2023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 龍華科大雙獲全國私立科大第一
學測成績公布前夕,《遠見》、《Cheers》「2023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陸續出爐,龍華科技大學今年雙雙榮獲全國私立科大第一名殊榮!在《遠見》技職排名僅次於臺科大、北科大、高科大等國立技職龍頭,更是唯一入榜TOP 20的私立技專校院;不只在傳統工科領域普獲企業青睞,在該調查分項-九大學科領域畢業生企業評價TOP 5中,龍華科大亦是觀光休閒類唯一入榜的私立科大。
大學校園 連續3年舉辦新年會!華大應智學程日籍生感受異鄉溫暖
中華大學應用外語暨智慧商務學士學位學程昨(19)晚在校內的Lago Bistro鴨子湖餐廳舉辦新年會,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簡曉花自掏腰包宴請近50名日籍生,現場還抽起紅包、幸運石和刮刮樂等獎品,讓師生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
大學校園 元培視光系應扶輪社邀請至頭份地區為民眾視力義診
元培醫事科技大學視光系師生於2月18日,應國際扶輪3501地區「頭份扶輪社」邀請,參與「扶輪有愛、關懷弱勢、護眼防育」視力義診公益活動,為頭份地區居民,提供免費視力篩檢服務與視力保健諮詢,協助民眾培養正確的用眼觀念及建立其對眼睛問題的重視。 元培視光系葉豐銘主任與張藍尤老師、姚辰姍老師、林文傑老師及林家樑老師等5位老師帶領11位學生為當天到來的50多位民眾進行視力篩檢;檢查項目包含自動驗光儀的測量、眼鏡度數測量、遠方及近方的視力檢查、阿姆斯勒網格檢查、色覺檢查及立體視檢查等等。
大學校園 雙語教育再進化!中華大學8教師獲EMI國際證照
中華大學日前有8名教師通過英國倫敦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London)的認證,獲得英國評核及考試規例局(Ofqual)頒發EMI國際證照,讓學校的雙語教育再進化,將來這8名種子教師將以工作坊的形式,全面提升全校師生的英語能力,讓師生更具國際競爭力。 這次取得EMI種子教師國際證照的老師包括觀光學院、建築學院、語言中心和管理學院等8名教師,從去年暑假開始,在英國EMI名師Steven的協助下,參與60小時的密集培訓課程,後來又經過3個月的努力下,每個老師都順利完成4篇論文,全數取得證照。
大學校園 健行科技大學112學年度碩士班暨碩士在職專班招生公告
112學年度碩士班暨碩士在職專班招生公告 報名時間:112年2月20日 10:00起 - 4月6日 16:00止 公告簡章:https://admissions.uch.edu.tw/zh_tw/AdmissionsMaster 報名系統::https://enter.uch.edu.tw/Master_Exam_Sys/
海外校園 【中國】港科大2.0 開啟跨學科學習
2022年9月1日,廣州香港科技大學正式開學,是一所具獨立法人資格的內地與香港合辦大學,與位於香港的港科大教育資源分享,兩校的學生可以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修讀課程,學分皆獲得兩校認可。 廣州港科大並打破傳統大學的院系之分,首設「樞紐」和「學域」的學術架構,以「跨學科」的模式開啟交叉學科專業學習。和清水灣港科大的專業課程相異不重疊,達到雙校互補的效果 廣州港科大針對專業,設置四大「樞紐」,涵蓋15個「學域」,包括: *「功能樞紐」:先進材料、地球與海洋大氣科學、微電子、可持續能源與環境。 *「資訊樞紐」:人工智慧、計算媒體與藝術、資料科學與分析、物聯網。 *「系統樞紐」:生命科學與生物醫學工程、智慧交通、機器人與自主系統、智慧製造。 *「社會樞紐」:金融科技、創新創業與公共政策、城市治理與設計。 ★新聞出處:微信公眾號《BEED Asia必達亞洲》 「港科大2.0 如何為全球高等教育範式改革探路?」
海外校園 【馬來西亞】21世紀 高教成功的4大關鍵
現任馬來西亞霹靂州蘇丹的蘇丹納茲林沙阿(Sultan Nazrin Shah)在馬來亞大學的演講中指出,21世紀的高等教育要成功有四大關鍵: 1.大學必須能招收並留住優秀學生。 2.大學必須有高品質的教學及有價值的學術研究。 3.大學須有健全的財務並持續建設校園。 4.大學要能創造願景以激發校友的忠誠。 為實現上述成功關鍵,21世紀的大學必須有前瞻性、敏捷性和適應性,才能應付目前充滿挑戰與動盪的全球局勢。大學運作須像企業一樣思考,但不能單純用利潤來衡量。因為大學是思想領袖、知識的捍衛者和發現者,有實現公共利益的義務。此外,大學不僅要培養關鍵的STEM學科(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還要培養人文學科等的人才。 從高等教育機構適應性和創新性的重要性,到人文學科的價值,一個共同點是大學如何參與社會並回饋社會。他們可以通過培訓學生做出有價值的貢獻來做到這一點;也可以通過有益於人類的研究來做到這一點。 ★新聞出處:New Straits Times 「Shaping University Leadership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海外校園 【美國】高教招生懸崖與經濟息息相關
在美國,人口結構變化同樣影響高等教育。不管是學生人數的下降、東北部的外出人口及南方的入境人口的變化,以及西班牙裔和亞裔美國人人口的增長,這些人口變化趨勢,都對未來大約10到20年的高等教育有著極大的影響。 從經濟角度來看,經濟生命週期中的專有名詞「高峰(懸崖)」與「低谷」,同樣也適用在21 世紀初高等教育的招生上。在2000年代初期,高等教育入學率擴大,在2011-2012年左右達到頂峰,此後幾年收縮,現在則位於低谷至少持續到2028年。 通常,經濟生命週期18至24年後會影響高等教育的生命週期,這也是學生的就學年齡。為什麼?因為當經濟處於低谷(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時,人們會因為相關成本和不確定性而推遲或不生孩子,18至24年後,高教就學率就會處於低谷。 當然,高教就學率仍受其他因素影響,但以生命週期的觀點來看,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現在所處位置以及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而加以應對。 ★新聞出處:Inside Higher Ed 「Understanding Higher Education’s Enrollment Cliff, Trough and Recovery」
大學校園 把教室搬到國外!中華大學台英雙學位專班參訪日本姊妹校
中華大學觀光學院國際觀光與酒店管理雙學士學位學程,為培養學生的國際移動力與豐富海外文化交流體驗,日前把教室直接搬到國外去,由老師帶領學生到日本名古屋文化短期大學(NFCC)姊妹校,進行為期6天5夜的海外參訪課程。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喜迎2023國際交換生 辦理歡迎會慢遊台南
長榮大學國際交流與兩岸事務處國際學生服務組分別於2月10日、11日辦理「2023春季交換生歡迎會」、「交換生台南文化尋訪之旅」,這學期共有10位韓國籍、6位日本籍、1位印尼籍、1位越南籍和5位法國籍的交換生來到本校研修。這是國家政策開放之後,第二批交換生來到台灣,人數較上學期成長了一倍以上,不論是校內師長或是擔任學伴的台灣學生,都非常開心能夠看到這麼多交換生來到長榮大學。 10日歡迎會上,由校長李泳龍贈送印有長榮大學名稱的T-shirt給每位交換生,希望交換生在這一學期,能穿著這件T-shirt參與校內外各類課程、活動。接著由交換生自我介紹,學生們皆表示很開心能來到長榮大學研修,也期待接下來的這一學期能交到很多朋友、認識台灣文化。 李泳龍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這麼多的交換生來到長榮大學研修,學校一直努力提升校內的軟硬體設備,希望能提供學生更好的學習環境,也期待學生們回國後能分享在這邊的生活經驗給其他同學,進而帶來更多的交換生來研修。 11日的台南文化尋訪之旅,上午來到台灣歷史博物館參訪,透過導覽員的解說,讓交換生們更瞭解台灣的歷史和文化;下午則來到安平探訪台南古蹟、品嚐台南小吃和體驗畫劍獅,學生們一筆一畫的畫在劍獅上,也傳遞著對自己的期許。 一位日本交換生在問卷裡寫到:「這次台南之旅讓我印象深刻,一是,原來日本也跟台灣的歷史有關係;二是,安平好漂亮、好多小吃、好熱鬧。在日本,像這樣的景象往往都是有特殊節慶的時候,才會這樣的,安平真的讓我大開眼界。」透過這兩天的活動,國際處也更認識這些交換生們,而交換生和台灣學伴們也更認識彼此、感情也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