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情報 / 校園

大學校園 歸仁文化中心春節特展 「兜佇陀位 當代藝術展」 美術系師生攜手展出
歸仁文化中心2023年春節特展「兜佇陀位 當代藝術展」於2023年1月13日假第二展廳開展。此檔展覽由長榮大學美術系副教授洪韵婷策展,共15位藝術家,20件作品展出。其中包含了美術系的師生及畢業系友作品,每件作品都對「家」做了不同的詮釋及藝術表現手法。 農曆年節將近,策展人洪韵婷副教授以「回家過年」為主題,透過展題提問兜佇陀位?(註:台語發音,意思為家在哪裡)召喚我們去面對自身的過去與未來,也透過藝術家的創作重新定義家的基調。 配合展覽,1月15日於歸仁文化中心辦理了「厝在心內」藝術工作坊,利用複合媒材及拼貼的方式,讓參與者做出「家屋」的圖像,並把當天成品展出於展牆外,建構組合出獨一無二的社區景象。讓民眾一同參與此次的展覽,凝聚社區意識及體驗藝術融入生活的創作方式。 展覽展期至2月5日,春節期間歡迎全家大小一起前往展場,看看藝術家們如何呈現對於「家」的想像及敘述。 展覽資訊如下: 主題:兜佇陀位 當代藝術展 時間:1月13日(五)至2月5日(日)9:00-17:00(週一、週二、1月20日除夕至1月22日初二休館) 地點:臺南市歸仁文化中心第二畫廊 (臺南市歸仁區信義南路78號) 主辦單位: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協辦單位:長榮大學美術系
大學校園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介紹
歌仔戲學系簡介 1. 設系特色:歌仔戲是唯一在臺灣本地發軔成長的戲曲劇種,一百多年來,歌仔戲以其獨特自然的表現風格吸引觀眾。從落地掃、外臺歌仔戲、內臺歌仔戲、媒體歌仔戲到現代劇場的精緻歌仔戲,它一直扮演著各階段民間文化活動的重要角色,展現出自由、包容和通俗的戲曲藝術特色。源自閩南民歌、說唱的歌仔戲曲調,其唱腔文字講求押韻和對仗之美,草根性強,通俗自然;在身段、服飾裝扮、劇目、佈景道具等方面,也適度吸收了各時期流傳於臺灣的各類型劇種,如京劇、亂彈戲、高甲戲等,歌仔戲的內涵因此而豐富,並融合成獨樹一幟的表演型態。 歌仔戲雖為臺灣重要的文化指標,但對於表演人才之養成,長久以來缺乏系統性的教學體系,且戲曲表演工作者原本即需要多元技藝的培養,經由一貫制學程設計,方能達成目標。本學系除傳承基礎表演技能外,將在學院教育階段進一步施予學生理論、進階表演及現代劇場行銷管理訓練,以期養成具備現代劇場思維的傳統戲曲人才。歌仔戲學系更期望結合社會脈動、呼應當代思潮,在全球化國際環境下,保持在地特色,為歌仔戲開拓更寬廣的藝術新境。本學系肩負薪傳與再創本土戲曲風華的職責,期盼培育全方位歌仔戲人才,傳唱戲曲,使歌仔戲氣象常青,永續傳承。 2. 教育宗旨:培育具備傳統精神與當代視野的全方位歌仔戲人才,建全並創造更優質的歌仔戲表演環境。透過專業表演、編劇創作、導演實務及藝術行政等四大專業學程教學,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性的思考與實作能力,並落實專業領域的相關知能。 (1)「傳承」、「發揚」、「創新」:建基於傳統,竭力於傳統技藝的傳承保存,充分發揚傳統精神,結合社會脈動與發展潮流趨勢,進而創新研發符合當代社會及業界環境需求之藝術作品,期開拓出更寬廣的藝術新境,充實業界人才,以延續文化之血脈,使之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2)「實務」、「應用」、「技術」:以實務面、應用面、技術面,以及培育國內表演藝術所需之歌仔戲及戲曲表演與創作人才為發展導向;專業表演、編劇創作、導演實務及藝術行政等並重,課程結構以專業學科40%、專業術科60%比例配當;課程設計原則以主修劇藝課程為核心,輔以戲曲理論、舞蹈形體、歷史發展、表演創作、劇場管理、識譜樂理等課程,並配合學生能力,適性發展其主修之專長能力;重視工作倫理、職業道德、團隊精神、智慧財產權等。 3. 教育目標: (1) 培育歌仔戲舞臺新生代演員: 落實本學系十年一貫歌仔戲教育課程,賦予學生由基礎到專業的培養訓練,透過學、術科專業課程的學習與實踐,期望畢業後成為歌仔戲舞臺專業演員,為歌仔戲舞臺挹注新活力,爭取更多年輕觀眾群重視傳統戲曲。 (2) 培養國內歌仔戲教學種籽: 配合十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的實施,除栽培本學系畢業生加入歌仔戲劇團從事舞臺表演外,更鼓勵從事戲曲教育傳承之任務,投入中小學傳統戲曲與戲劇教育的傳播工作,並開設國中、小教師研習營,也可支援社區或地方性的歌仔戲社團,以培養更多的歌仔戲種籽,開拓專業以外的業餘愛好者的歌仔戲空間。 (3) 歌仔戲教材的彙整: 鼓勵本學系專業教師整理編輯相關教材,提升教學品質,將歌仔戲傳統經典劇目、基本曲調與唱念口白彙編成書,以提供學生及歌仔戲愛好族群專業學識的認知,增進其台灣本土文化概念的素養;透過文字與影像的彙整,系統性的教材彙編整理,希冀建構歌仔戲教育傳承之有形文化財產。 (4) 建構與專業劇團的合作連結: 透過建教合作計畫與實習演出課程,讓學生有參與專業演出的機會,透過觀摩與學習,以及表演經驗的累積,訓練養成專業戲曲演員的條件,畢業後亦可進入劇團從事專業之表演工作,為畢業生尋求謀職之管道。 (5) 持續推廣歌仔戲演出: 經由持續的演出磨練,使學生們更能掌握舞臺表演的精髓,並延續本校傳承與推廣宗旨,期待本系畢業生無論從事任何領域的職務,均能秉持發展臺灣歌仔戲為己任之共識,廣為推動與傳承。 (6) 延續傳統、開創新意、發揮特質: 以戲曲學院所受的歌仔戲教育為基礎,加上本身學習心得與經驗累積,發揮創意,突顯歌仔戲的特質,結合全球性與時代性的國際觀念,延續臺灣歌仔戲之本質,拓展歌仔戲表演舞臺之領域。 4. 年度展演: (1) 112.01.02 舉辦111 學年度金獎決賽。(內湖校區中正堂) (2) 112.04.保生文化祭開鑼高職部演出《什細記》(保安宮) (3) 112.04.保生文化祭學院部演出《光武中興》(保安宮) (4) 112.5.28-29 「湖光山色藝術季」春季公演《花田錯》 (5) 112.11 學院部躍升計畫經典劇目傳承演出《甘國寶過臺灣》。(木柵校區演藝中心) (6) 執行教育部112 年度「藝術新4 力」全民美育旗艦計畫 (7) 其他演出計畫規劃中。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運技系 受邀上「綜藝大集合」節目錄影
1月11日電視節目「綜藝大集合」於台南市歸仁區萬國通路創意觀光工廠進行節目錄影,並邀請長榮大學運動競技學系(以下稱運技系)的師生一同參與。運技系共20位師生代表前往錄影,一起賣力闖關拚獎金。 運技系橄欖球隊的學生王家憲受邀挑戰遊戲「提著行李向前衝」,此遊戲不只考驗臂力也同時考驗萬國通路行李箱的堅固性,王家憲在遊戲中,展現平時訓練成果,靠著驚人的爆發力及全身協調性在此遊戲勇奪冠軍! 王家憲表示,能將平時訓練成果用在遊戲上很開心,多虧平時有教練的督促加上認真訓練才能順利地拿到獎金。 此次由運技系老師劉錦謀帶領運技系學生前往錄影,他開心地提到,感謝節目的邀請,讓運技系學生有機會在螢幕前展現平時訓練成果,讓全體運技師生留下寶貴且難忘的回憶。參加本次活動的運技系學會會長劉霈潔也表示,能有機會受邀上電視節目感覺很新鮮是個永生難忘的體驗,感謝節目讓系上擁有不同專長的學生齊聚,展現各自的專業能力以及運動員團結的精神一同努力拿獎金。 長榮運技系致力培育優秀運動專業人才,以體育運動知識為基礎,發展競技運動及全民運動兩大特色課程。強調具廣度與深度的學習,注重實務與理論並重的培養,以提升學生專業運動能力。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民音系師生展開海外教學與交流 魅力風靡馬來西亞國樂圈
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於111年12月26日~31日,受到馬來西亞禾樂藝術及文化協會主席吳淑亮指揮的邀請,前往馬來西亞吉打州參與「2022馬來西亞全國第六屆青少年華樂音樂營」,擔任樂團分部樂器指導以及踩街演出活動,民音系師生的專業實力與精湛演出,所到之處皆造成一股南華旋風,風靡了當地學習華樂的青少年。
大學校園 南華大學運動防護團隊正式成軍
南華大學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日前舉辦「運動防護團隊」成軍典禮,該校校長林聰明與管理學院院長吳萬益出席共襄盛舉,聽取指導老師杜繼超的成果簡報,並參觀運動防護設施與設備,觀賞同學現場施作,林校長對於運防團隊成果與規劃發展表示支持與肯定,也期許能成為雲嘉南地區運動防護的第一品牌。
海外校園 中國教育部長:建設教育強國具戰略意義
中國教育部部長懷進鵬撰文闡述新時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戰略意義,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且二十大報告亦將「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納入2035年發展的總體目標,要求全方位提高教育水準並普及化,使教育事業更具中國特色,並增強教育的發展實力和服務能力,以造就建設教育強國的堅實基礎。 文中提到,為實現科教興國的策略,必須有現代化人才作為支撐,因此要貫徹教育方針以落實為國育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提升教育品質,發展素養教育,促進教育公平;還要將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相互配合,共同聚焦貫徹理念以構建新格局;並深化教育領域的改革,增強系統性、整體性與協同性;最後要推動教育數位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與學習型大國。 ★新聞出處:微信公眾號《一讀EDU》 「懷進鵬:新時代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總體方向和重點任務」
海外校園 2022加拿大高教回顧:疫情與國際學生及氣候變遷受重視
加拿大高等教育過去10年迅速國際化,國際學生為加拿大的經濟貢獻超過200億美元。然而,疫情大流行對加拿大國際學生的生活造成負面影響,包括:邊境管控、旅行交通限制、學校餐廳關閉、校內工讀取消,以及就業剝削、文化衝擊、居住安全等等,使得國際生的求學生活面臨焦慮及抑鬱的風險提高。 為幫助國際生面對這些挑戰,教師們利用線上諮詢、遠距學習等方式讓國際生可以兼顧學業與工作,並開發更具包容性的學習環境與教學法,以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希望藉此讓這些國際生得以在加拿大安居。 此外,氣候變遷的迫切危機也是大學重視的課題。除了在課堂上教育學生如何為即將到來的環境戰鬥做好準備,如何修補過去對環境危害所造成的錯誤之外,研究人員也和世居在土地上的族群進行合作,並以跨科學的方法了解氣候變遷對人類、動物和環境健康的影響。 ★新聞出處:UA/AU 「2022: Canadian higher education in review」
海外校園 2023印度成立第一所線上大學
印度教育部正與相關業者部門合作,預計於2023年成立全國第一所國立線上大學。該國所有高等教育機構與大學都將隸屬這所線上大學,彼此緊密合作,不管是入學申請、教學形式、學生評量等,都採線上進行,學生可以藉由教育部的「Swayam」網站直接線上學習並完成作業。 印度國立線上大學可說是全國學生最佳的新年禮物,因為這所大學沒有學生名額及入學人數的限制,因此所有完成12年級學業的同學都可入學接受高等教育。 ★新聞出處:THE LOGICAL INDIAN 「New Year To Witness Formation Of India's 1st Digital University, Ensures Easy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海外校園 學海築夢到日本 元培食科系師生實習製麴與釀酒
疫情趨緩,元培醫事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師生再度啟動學海築夢計畫,赴日本麴酒之鄉、鹿兒島,師生一行5人將進行為期45天的製麴與釀酒、食品及飼料開發實習計畫,深入了解學習該項技術與產業同時,也加強台灣與日本的食品學術及產業交流,促進雙方親善友誼。 這項教育部補助的學海築夢計畫,由元培食科系林錫斌老師主持,帶領四年級林昕儀、三年級鍾惠欣、葉馨蘭、葉姵綾等4位學生,1月8日起赴日本九州鹿耳島霧島市株式會社源麴研究所實習;實習內容包括了解實習機構之性質、組織狀況及其製麴與製酒內容等,以及了解日本食品製酒生產加工與品質管制內容與週邊產品之利用,也會安排參觀鹿兒島地區相關產業之發展,以及了解日本製酒公司之營運與發展。
大學校園 「吳書緹~花·茶·書三藝心美學」於南華大學登場 首創結合花藝、茶藝、書藝,展現三藝心美學
南華大學藝術文化研究中心於1月7日舉辦「吳書緹~花·茶·書三藝心美學」開幕茶會,首創將花藝、茶藝、書藝這三種藝術形式進行串聯,激盪出互為表裡的展演形式。該校校長林聰明、副校長林辰璋、藝文中心主任馮智皓出席與會之外,也匯聚各界人士共襄盛舉,包含嘉義市文化局長葉國樑、前嘉義市文化局局長暨前嘉義市社區大學校長賴萬鎮賢伉儷、前台南縣秘書長孫重輝、永慶高中校長郭春松以及多位藝術家等貴賓。該展覽展期至1月15日,歡迎民眾前往南華大學中道樓三好廳參觀。
大學校園 亞洲大學會資系與美國管理會計師公會訂合作備忘錄
亞洲大學會資系,繼取得澳洲、英國會計師公會認證後,美國管理會計師公會(IMA)負責東南亞、澳洲區域的資深主任Dr. Josh Hinero等人來亞大參訪,雙方簽訂合作備忘錄(MOA)。讓亞大會資系成為中台灣唯一連續獲國際3大會計師公會認證的系所,帶領同學與國際接軌,就業之路更寬廣。 新聞詳見:https://reurl.cc/MXmo53 #亞洲大學 #亞大會資系
大學校園 「長榮大學 X IKEA design」開箱影片(下)